:::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鄉村社區總體營造整合的設計研究
作者:高瑞陽
作者(外文):Jui-Yang Kao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設計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世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社區總體營造設計整合社區公共領域Taiwan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Development (CCDDesignIntegrationCommunityPublic Sphe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community"因欠缺「本土契合性」論述平台,致使社區總體營造更難以有效交流溝通。爰此,本研究引用批判式/生態式鉅觀研究的典範,依照紮根研究的精神整合質性詮釋與量化統計兩套分析工具。
首先,從「社」與「群」的傳統中,創新出本土社區的公/私界域模型,並引用土溝的社造整合設計個案,詮釋印證源自村落地理學的結構功能論模型;其次,再引社區旅遊之社造整合設計的居民參與行為態度研究,先就政策架構的回顧產生問卷量表的變項衡量設計,再透過面訪調查與結構方程模式的資料驗證分析過程,一方面,藉由數據證實社造在社區旅遊政策模型當中的廣泛性影響,另一方面也重新修正確認現階段社造對於社區旅遊的關鍵性影響;最後,回歸社造作為在地社區實踐的庶民生活本質,本研究庶民生活語言重新解秘學術發現,務使其能真正發揮社造整合設計功能。
因而彙整得到下列三項創見:1.藉由「從零到玖」的整數序列可清楚地表現社造整合設計的要點,協助社造政策推導與自主社造發展,重新建立理論與實務有效溝通之論述平台;2.集會結社、營運領導、創新解題是社造整合設計的三項基本能力,它們與傳統設計強調的能力分工有所差別,這三項能力指標亦可作為逐步邁向整合之路發展的設計教育作為參考;3.研究結果發現,無論是在理論、實務、或設計的哪一種應用層面上,多點同時激發「共創」是社造
整合設計的共通特徵,這也正是本研究之所以可貴的重點所在。
Absence from the indigenous appropriation, ‘community’ is unable to be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of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Development (CCD) in Taiwan.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employs “Global Eye of Critical/Ecological Inquiry” to construct a Design Integration (DI) model from CCD.
In first, innovating from the "She" and "Qun" from tradition to form a theoretical model of public-private discrimination, then a “social integration” case of “To-Go” village to interpret above theoretical model for its progressive projects during last decade. Secondly, by “systematic integration” modeling of Communitybased Tourism (CBT) policies to creat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to prove significant impacts from CCD, then, revised a more reasonable CBT in TPB with better fitness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Finally, instead of ideal policy-byproduct of CCD originally, it feedbacks to popular civic governance for lay persons, thus, it needs demystification to the exposition of DI with a plebeian pen.
After all, it concludes three issues as, (1) by way of Number of Logic, research finding about DI of CCD could be well-illustrated from “Zero to Nine” for both literacy and popular writing, (2) three competences around “appealing to mass association”, “operational leadership of NGOs”, and “innovative problem-solving witty” are basis of future DI education, (3) “Co-creation” is a common ground for plural CCD’s DI, it collaborates with partnership by a multi-touch panel on Designs of Governance Integration (DGI) as those cases do.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Baumer, F. L., 1977,西方近代思想史,李日章,譯於1988年,台北市:聯經出版。
Beck, U., 1998,全球化危機,孫治本,譯於1999年,台北市:台灣商務。
Carter, I. E. & Anderson, R., 1991,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蔡淑芳譯,台北:大中國。
Castells, M., 1996,網路社會之崛起,夏鑄九、王志弘等校,譯於2000年,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Cresswell, T., 2004/2006, 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台北。
Curwne, B.; Palmer, S. & Ruddell, P., 2000, Brief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2000, Sage, London,楊大和、饒怡君譯,2003,短期認知行為治療,台北,心理。
Davidson, E. A., 2001,生態經濟大未來,齊立文,譯於2001年,台北市:經濟新潮社出版。
Dehaene, S., 2000,數字感:1,2,3哪裡來?,王麗娟譯,台北:先覺。
Dunn, W. N., 2002,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公共政策分析,李明寰譯,台北:時英。
Giddens, A., 1984/2002/2007,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Cambridge : Polity (publisher),李康、李猛譯,社會的構成,台北:左岸文化出版。
Giddens, A., 1991,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趙旭東,方文,譯於2002年,台北:左岸文化出版
Hamel, G. & Breen, B., 2007, 管理大未來:新管理正在淘汰舊商業,廖建容、楊美齡、周宜芳譯,台北:天下文化。
Hsien, 2008,布魯姆(Bloom)教學目標,網址:http://blog.xuite.net/kc6191/study/15260119。
Levi, D., 2012, Group Dynamics for Teams,團體動力學:團隊工作的運用,曾華源、蕭高明閱審,台北:洪葉文化。
Maruyama, G. M., 2006, Basic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結構方程模式的基本原理,陳玉樹、黃財尉、黃芳銘譯,台北:麗文文化。
Plested, B. A., Edwards R. W. & Jumper-Thurman, P., 2009,社區整備程度模式:成功轉變社區的指引,黃肇新、邱靖媛、朱洪漢譯,台北:巨流圖書。
Rubin, A. & Babbie, E. R., 2005/2008, 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 Wadsworth, a Thomson Learning Company (5th ed.),社會工作研究法,陳若平、張祐綾等譯,臺北:湯姆生。
Salkever, S. G., 2007,當代西方實踐哲學中的新亞里斯多德主義,詹康譯,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7期,頁1-20。
Salkind, N. J. & MIller, D. C., 2010,研究設計與社會量測,風笑天等譯,台北:五南圖書。
Seife, C., 2001,零的故事:動搖科學、哲學、數學、宗教的概念,吳蔓玲譯,臺北:商周。
Swingewood, A., 1994,社會學思想史,彭懷恩、張力可譯於1999年,台北市: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
Verganti, R., 2011, Design-Driven Innovation: changing the rules of competition by radically innovating what things mean,設計力創新,呂奕欣譯,台北市:馬可孛羅。
Yin, R. K., 200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3rd ed.),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台北:五南圖書。
丁文郁,2001,新版農會法疑義分析,農訊雜誌,第十八卷第五期,頁31-33。台北: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
大前研一,2000,看不見的新大陸─知識經濟的四大策略,王德玲、蔣雪芬譯於2001年,台北市:天下雜誌
中央廣播電台,2009,「聽‧好社區: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收錄於「98年度文建會社區(含文化館)深度旅遊國際廣播行銷計畫」之「台灣社區通」,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網址:http://www.cbs.org.tw/big5/2009Activity/community_talk/pro12.aspx。
土溝村水牛,2008,土溝村「水水的夢」,收錄於「微笑俠Xuite隨意窩部落格」,2008/05/19,網址:http://blog.xuite.net/tw319/blog/17214683#。
公共工程委員會,2003,城鄉新風貌設計觀念引介,收錄於「基層公共工程基本圖彙編」,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網址:http://pcces.archnowledge.com/CSINew/Tools/C/Fun_10_5_DownLoad/C_DownLoad_1/3/appendix-A.pdf。
文化部,2011,創意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台北:文化部,網址:http://www.moc.gov.tw/business.do?method=list&id=13。
文化部,2013,7835文化發展計畫(102-105年),台北:文化部。
文化環境基金會,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4,文化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7,磐石行動-新故鄉社區營造第二期計畫(97年至102年),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8a,新故鄉社區營造第二期計畫」(97-102年),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8b,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畫(97-102年),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8c,創意產業發展第二期計畫(97-100年),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9a,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第二期)修正計畫 (97-102年),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9b,98年菁寮聚落活化與再生計畫,收錄於行政院文建會「區域型文化資產網」,網址:http://web.hach.gov.tw/ach/frontsite/plan/planDetailAction.do?method=doViewPlanDetail&planId=192&menuId=2801。
文建會,2010,「2010文建會社區及地方文化館主題展」傑出社造團隊類獲獎名單,網址:http://hometown2010.cca.gov.tw/news/detail.php?No=08&Key=9。
文崇一,1989,台灣社區權力結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方偉達,2010,生態旅遊,五南。
方瓊瑤,2006,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1965-2005,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仕圖,2007,社區型非營利組織資源動員與整合:以社區發展協會為例,臺灣社會福利學刊,第5卷,第2期,頁103-137。
王本壯,2008,社區總體營造的回顧與展望,府際關係研究通訊,第三期,頁18-21。
王本壯,2009,從點的社區營造到面的文化生活圈,社區通社區達人開講,網址:http://sixstar.cca.gov.tw/frontsite/cms/speakingAction.do?method=doViewRead&contentId=MTMxNDY=&subMenuId=NDAxMDc=&menuId=NDAx. 2009/04/10。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俐容,2004,文化與公民權:台灣文化政策的兩個面向,第二屆「國家治理, 公民社會與通識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桃園:開南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管理學系。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A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第1卷,第200509期,頁169-195。
王涵平,2008,土溝村民發起「找回村內最後一頭水牛」,自由時報南部地方報導,2008/10/23,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252842/print。
王逸峰,2005,文化資產與觀光之理論與概說,文化資產保存與觀光國際研討會論文集(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ultural properties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頁23-35,臺南市: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王壽來,2011,文化,是心靈的故鄉,收錄於「一心一藝:巨匠的技與美」,台北:行政院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台南縣政府,2004,台南縣地方永續發展期末報告,行政院內政部環保署「地方永續發展計畫」,網址:http://www.epa.gov.tw/ch/SitePath.aspx?busin=2157&path=9582&list=9582。
台南縣環保局,2008,台南縣永康市觀雲社區榮獲全國南區中小型社區「節約用電創意獎」第1名獎金10萬元,網址:http://www.tncep.gov.tw/mode03_02.asp?num=200811101109374。
台南縣環保局,2010,99年台南縣環保小學堂推廣計畫成績優異雙雙入榜,網址:http://www.tncep.gov.tw/01_news_page.asp?num=20100705103145。
永續台灣,2010,都市台灣指標,永續台灣評量系統「指標架構」,網址:http://www.initiate.com.tw/demo/sdi/section01_6.htm。
田潔菁、林詠能,2010,從福利體制探討臺灣文化政策對地方文化館發展之影響,博物館學季刊,第24卷,第2期,頁83-97。
伊慶春、章英華,2008,父系家庭的持續與變遷:台灣的家庭社會學研究,1960-2000,謝國雄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頁23-73,台北:群學出版社。
吉田就彥,2011,沒有資源,照樣把事做起來:優秀工作者必須修練的七種能力,易起宇譯,台北:大樂文化。
向家弘,2002,WTO的衝擊與挑戰,社造‧2002,雙月刊,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向家弘,2008,日常生活‧社區營造與社會實踐:一個台灣社區工作者的觀察,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成大健康城市研究中心,2006,香草家園—大港社區,台南市健康城市「府城傑出社區得獎名單」,網址:http://www.healthycities.ncku.edu.tw/cht/main-community_2.htm。
江大樹,2005,生命共同體的永續發展:「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政策評析,2005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中國政治學會主辦。
江大樹、張力亞,2008,社區營造、政策類型與治理網絡之建構:六星計畫的比較分析,府際關係研究通訊,第4卷,第2008-11期,頁4-9。
江志成,2005,客家文化空間與社區總體營造,第六屆非營利組織管理研討會:非營利組織與社區總體營造,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頁87-100。
江宜樺,1995,政治社群與生命共同體:亞里斯多德城邦理論的若干啟示,收錄於「政治社群」,陳秀容、江宜樺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社科所。
江宜樺,2003,公共領域中理性溝通的可能性,收錄於「公共性與公共知識份子」,許紀霖主編: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江明修,2005,非營利組織(NPO)與社區營造的實踐之道,台灣社區通電子報,31卷,第2005-10-06期。
江明修,2009,研究方法論,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佐藤貢悅,2005,荀子的群與國家理論再考,山東大學易學與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網址:http://zhouyi.sdu.edu.cn/newsxitong/rujia/2005930142454.htm。
何秀煌,1999,記號‧意識與典範:記號文化與記號人性,臺北:東大。
何信全、黃俊傑,2002,儒家政治哲學的前景—從當代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論爭脈絡的考察,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何飛鵬,1999,精緻農業是台灣的未來,商業週刊,795期,頁14,台北:商業週刊。
余明村,1999,日本吹起「投筆從農」風潮,農訊雜誌,第十七卷第十二期,頁40-43,台北: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
吳介民、李丁讚,2005,傳遞共通感受:林合社區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第九期,頁119-163。
吳同權,2008,台灣休閒農業之現況與展望,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研究基金會,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2/5019。
吳明烈,2009,從社區總體營造論社區終身學習的發展,終身學習研究中心,網址:http://adumlw.ccu.edu.tw/Document/Class/55.ppt。
吳明敏,2002,台灣農業的挑戰與對策,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吳明隆,2008,SPSS操作與應用-多變量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吳明儒,2004,「新故鄉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下的福利社區化,社區發展季刊,第107期,頁107-120。
吳峻安,2003,試構中國人的溝通策略,中華傳播學會2003年會,中華傳播學會,國立交通大學。
吳德森等,2002,人,一切發展的前提,農訊雜誌,第19卷,第4期,頁4-35,台北: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
呂玫鍰,2008,社群建構與浮動的邊界:以白沙屯媽祖進香為例,臺灣人類學刊,第6卷,第1期,頁31-76。
呂耀中,2008,如果有一種興趣叫社區營造,藝術觀點,第33期,2008/01/01。
宋秉明,2000,永續觀光發展的原則與方向(The Principle and Direction of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觀光研究學報,第6卷,第2期 (2000/11),頁1-14。
宋秉明,2002,社區觀光發展的形成:從修正型社區博物館的概念切入。觀光研究學報,第8卷,第1期,頁71-84。
巫淑華、宋光生,2012,不一樣的學習:透過參與社會實習的學習,台北:五南。
李丁讚,2004,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李丁讚編,頁1-62,桂冠,台北。
李丁讚,2007,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收錄於「公共空間中的知識份子」,知識份子論叢第6輯,許紀霖編,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李上儀,2006,陳其南:凝聚生命共同體,社造體現民主理想,新台風,第12卷,第2006-08期,31-33頁。
李永展,2002,不要在我家後院,農訊雜誌,第十九卷第四期,頁30-32。台北: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
李永展,2005,如何營造永續社區,台灣建築,第115期,頁49-97。
李秀娥,1996,人-神-地所建構的信仰場域初探-以鹿港奉天宮的南北大總巡活動為例。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李豐楙、朱榮貴主編,頁249-296,中央研院文哲所,臺北。
李亞樵,2010,行動式規劃在農村-以台南縣後壁鄉土溝村「水水的夢」為例,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宗勳,2009,公民社會與社區參與-從心態期待到空間讓渡,公共行政學報,第30卷,第2009-03期,131-148頁。
李宜玫、王逸慧、林世華,2004,社會學習領域分段能力指標之解讀─由Bloom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修訂版)析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7卷,第2期,1-34頁。
李金龍,2002,當前我國農業施政重點與未來方向,2003.10.08「台灣農業經濟定位與戰略座談會」專題演講。雲林:中興大學行銷系、新境界文教基金會。
李柏諭,2010,跨域公共事務的管理邏輯:治理演化的類型分析,文官制度季刊,第2卷,第4期,1-39頁。
李素馨、侯錦雄,2004,台灣休閒農業之體驗付費與觀光商品化現象,觀光研究學報,第10卷,第1期,頁133-145。
李謁政,2006,臺灣遭遇現代性的後果與社區總體營造的創造性修補,第4卷,第9505期,1-15頁。
杜保瑞、陳榮華,2008,哲學概論,台北:五南。
沈翠蓮,2005,創意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周宏,2002,荀子學說中的交互主體性思想,中國現象學網,網址:http://www.cnphenomenology.com/0301119.htm。
林公孚,品質管理八原則之涵義及其應用,品質管制月刊,第36卷,第6期,84-90頁。
林文浹,2008,營造社區的藝術—土溝農村美感歷程(2001-2006),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火旺,2005,審議民主與公民養成,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29卷,第2005-03期,99-143頁。
林永崙,2002,現代桃花園,後壁鄉土溝村,南瀛藝文,第185期,頁8-9。台南縣:台南縣文化局。
林玉雯,2008,透視地方政府在建構公民社會中的政策角色與功能:以南投縣的社區政策為例,2008TASPAA: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東海大學。
林安梧,2008,「心性儒學」與「公民儒學」相關問題之檢討—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哲學反思,東西政治哲學的交談,第十一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
林秀幸,2007,界線、認同和忠實性:進香,一個客家地方社群理解和認知他者的社會過程,台灣人類學刊,第5卷,第1期:頁109-153。
林佳弦、陳冠位,2005,社區總體營造與創造城鄉風貌推動成效之探討,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七屆第二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中華大學。
林美容,2008,祭祀圈與地方社會,台北:博揚文化。
林振春,1996,鄉鎮圖書館在社區總體營造中的角色,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14卷,第2期,頁4-11。
林崇宏,2008/2010,設計概論:新設計理念的思考與解析,台北: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淑華,2001,為台灣農業加油!推動農業策略聯盟,農訊雜誌,第17卷,第12期,50-53頁,台北: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
邱湧忠,2000,推動農會策略聯盟的意義及做法,農訊雜誌,第17卷,第7期,64-68頁,台北: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
邱榮裕,2007,臺灣客家運動與客家民間信仰的發展,台灣客家運動20年學術研討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網址:http://mx.nthu.edu.tw/~wachang/conference/HAConference/PDFHTMDOC/13_chiou_ry.pdf。
金華社區,2010,歷年重要獎項,台南市南區金華社區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jinhwa.org.tw/Index.asp?ID=59&ID2=3。
施添福,2009,國家與地域社會:從中國歷史上的鄉里制度談起,第二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暨施添福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柯崑城,2005,台南市金華社區自主評量報告書。
柯于璋,2005,社區主義治理模式之理論與實踐-兼論台灣地區社區政策,公共行政學報,第16期,33-57頁。
柯于璋,2008,從公民治理的觀點論台灣參與式社區規劃之課題與展望,府際關係研究通訊,第3卷,第2008-09期,頁7-12頁。
段兆麟,2008,休閒農業-體驗的觀點,華都文化。
洪明洲,2001,從「心」鬆綁經營-新修農業法後,知識經濟下農會的事業空間,農訊雜誌,第十八卷第二期,頁18-25。台北: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
洪儀真,2013,村即是美術館,美術館即是村:臺南土溝農村美術館的敘事分析,現代美術學報,第26期,頁5-35。
紀剛,1995,做一個完整的人:群我文化觀,台北:文建基金會。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孫同文、林玉雯,2007,析論府際關係的多元面向,研習論壇,第75卷,第2007-03期,頁10-15。
孫詩靚、馬波,2007,旅遊社區研究的若干基本問題(Research of the Basic Issues Concerning Tourism Communities),旅遊科學,第21卷,第2期(2007/04),頁29-32。
宮崎清,1995,展開嶄新風貌的社區總體營造,台灣手工業月刊,第55期,頁16-22。
徐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正中書局,台北。
徐震,2004,臺灣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的異同-論社區工作中微視與鉅視面的兩條路線,社區發展季刊,第107期,頁22-32。
柴松林,2003,消滅貧窮或製造貧窮,刊載於民生報/新聞前線,2003/10/17。
高婉瑜,2003,兩周時代父子倫的遞嬗,屏東師院學報,第19期,頁235-253。
高傳棋,2005,如何去建立臺灣傳統聚落百餘年來的地名與人口社經演變─以1895至1925年等三套實測地形圖為基底、中部三縣市為研究地域,第一屆地名研討會論文集,內政部出版。
高瑞陽,2001,「庵古坑」地方概念發展考察—台灣「鄉」村社區流動空間探索,第一屆雲林研究學術研討會,雲林:雲林社區希望聯盟。
高瑞陽,2003,台灣農村「社區總體營造」的未來與挑戰:以台南縣後璧鄉土溝村之經驗為例,2003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國立金門技術學院。
高瑞陽、黃世輝,2010,台灣社區的公/私界域探索—社區總體營造的「社」與「群」創新,科技學刊,第19卷,頁39-48。
高儷萍、劉欣惠,2009,面具後的真相—談資優生的自我發展與輔導,國小特殊教育,第47期,頁97-106。
張以明,2007,走向實踐的共同體—論現代性的反思性重建,現代哲學期刊,第2007卷,第4期,頁12-18。
張秀雄,1999,建構適合台灣社會的公民資格觀,通識教育,第6卷,第2期,頁39-63。
張芳全,2008,統計就是要這樣跑,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張美華、簡瑞良,2006,直觀教學法在特殊教育運用的認知行為理論基礎,雲嘉特教,第4期,頁76-85。
張琢,1992,中國社會和社會學百年史,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張翠、王友剛,2008,重建國家與社會的良性互動―哈貝馬斯的市民社會理論探析,理論月刊,2008卷,第8期,頁54-56。
張劍偉,2008,公私域界分對公民民主意識生成的意義,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3期。
張璉,2003,偕我同志—論晚明知識份子自覺意識中的群己觀,東華人文學報,第5期,頁161-182,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
曹長青,2005,李登輝為何贏得台灣人的感激與尊敬,大紀元,2005/10/18/,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5/10/18/n1088819.htm。
許思偉,2006,新加坡閩南籍道士研究:道士行業圈的源流以及其與社群之關係民俗曲藝,第154號,頁23-76。
郭奕伶,2003,一個台灣兩個世界,商業週刊,800期,頁76-100,台北:商業週刊。
郭奕伶,2003,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第二部,商業週刊,801期,頁86-109,台北:商業週刊。
郭彰仁、侯錦雄、郭瑞坤、歐雙磐、謝政勳,2009,檢視社區居民參與城鄉風貌計畫的計畫行為理論,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69期,頁137-154。
陳志榮,1996,主母廟與庄頭廟的互動關係─以宜蘭五結地區為例,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李豐楙、朱榮貴主編,頁229-248,臺北:中央研院文哲所。
陳李綢,1999,認知發展與輔導,臺北:心理出版社。
陳甫鼎、陳沛悌,2007,居民對觀光發展之影響的認知,旅遊管理研究,第7卷,第1期,頁83-97。
陳良榕,2001,WTO下的農村變貌,收錄於「WTO與兩岸競合」,頁215-235,台北市:天下雜誌。
陳其南,1984,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發展模式,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南港:中研院三研所。
陳其南,1989,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
陳其南,1998,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台北:允晨文化。
陳其南,2003,台灣現代意識的軌跡,新世紀智庫論壇季刊,第22期,頁44-59。
陳其南,2005,社會典範轉移的再思考:從「文化公民權」到「公民美學」,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2卷(五十五週年校慶特刊),第2005-10期,頁181-186。
陳其南,2006,文化資產保存運動在台灣:歷史的回顧與問題的反思,2006「文化資產保存政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陳其南、孫華翔,1999,從中央到地方文化施政觀念的轉型,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其南、劉正輝,2005,文化公民權之理念與實踐,國家政策季刊,第4卷,第3期,頁77-88。
陳定銘,2002,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
陳幸芬,2009,台南縣98年度社區環境改造計畫暨環保小學堂推廣計畫核定補助社區名單出爐了,臺南縣環境保護局新聞資料,2009/06/01。
陳旺聖,2008,創意生創意生活產業:落實深度體驗與美感價值的實驗家,新服務時代,第22期,頁10-12。
陳明柔,2004,我的勞動是寫作:葉石濤傳,頁63-110,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板,2003,客家特色與在地文化創造:以台灣客家運動的經驗為中心的文化創造經驗,2003年全球客家文化會議:認同新故鄉、創造新客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芳蕙,1984,村落地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金萬,2007,嫁妝文化節炒熱‧菁寮聚落活起來,新台灣新聞週刊,第609期,網址: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75496。
陳信雄,2010,農村再生條例與農業發展,新世紀智庫論壇,第51期。
陳昭郎,2002,促進休閒農業發展,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研究基金會,網址: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TE/091/TE-R-091-009.htm。
陳昭瑛,2000,台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台北市:正中書局。
陳郁秀、林會承、方瓊瑤,2013,文創大觀1─台灣文創的第一堂課,台北:先覺。
陳弱水,2004,傳統心靈中的社會觀:以童蒙書、家訓、善書為觀察對象,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李丁讚編,頁63-110,台北:桂冠。
陳清男,2000,農會經營的三角習題,農訊雜誌,第17卷第5期,頁80-83,台北: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
陳章波,2001,生態與社區,社區總體營造年會成果彙編,頁33-34。
陳欽春,2000,社區主義在當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與展望,中國行政評論,第10卷,第1期,頁183-213。
陳寬裕、王正華,2010,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實務:AMOS的應用,台北:五南。
陳錦煌,2000,21世紀社區總體營造之展望—邁向永續發展的社區生活共同體,社區總體營造創意與願景研討會,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協會。
陳錦煌、翁文蒂,2003,以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終身學習、建構公民社會,國家政策季刊,第2卷,第3期,頁63-90。
陳錦煌、郭程元,2004,社造十年的省思,迎向下一個十年:社區發展、社區營造與社區總體營造,「邁向下一個社造十年」研討會論文集專題演講稿,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陳錦煌,2005,穿越騷動:探問2005社區營造如何往前,第六屆非營利組織管理研討會,「非營利組織與社區總體營造」論文集,頁25-30。
陳寶良,1996,中國的社與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彭斯震、施涵,2001,生態旅遊專案的可持續設計(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designing of eco-tourism projects in China),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期刊(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1),第11卷,第01期,頁122-124。
彭杏珠,2010,縣市競爭力1─總體競爭力調查,遠見雜誌,第288期。
彭孟堯,2005,人心難測:心與認知的哲學問題,台北:三民。
揭陽,2005,社造工程循序漸進:沒有標準作業程序,書香遠傳,第22卷,第2005-03-10期,頁4-5。
揭陽,2004,陳其南編織文化台灣新印象,書香遠傳,第14卷,第2004-07-10期,:頁4-5。
揭陽,2006,國族主義到文化公民台灣文化政策初探2004-2005,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曾旭正,2003,它不差,它是我家園—本土社區運動開步走社區建築學苑,台北: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網站資料,網址:www.ours.org.tw。
曾旭正,2006,共同經營美麗新世界:社區營造如何因應全球化,琢磨社區文化與生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編,台北:唐山。
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台北:遠足文化。
曾慈慧,2002,由國外農場觀光經驗談台灣休閒農業發展,農推文彙,第47期,頁173-184。
程琦臻,2007,阿嬤的「私房創藝」:台南縣土溝村女性參與社區營造之嘗試,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寶達、方政楷、翁仲銘,2001,建構理論與技術並重的學習橋樑(Building Learning Bridge between Theory and Technology),國科會科教處支助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網址:http://neuralpc1.cs.ccu.edu.tw/course/iics/materials/yu1.doc。
湯志傑,2004,藉公共領域建立自主性(下):對華人政治優位性傳統的反省,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1期,頁175-257。
費孝通,1985,鄉土中國,北京:三聯書局。
黃世輝,2001,社區自主營造的理念與機制,台北:建築情報。
黃世輝,2001,社區自主營造-的理念與機制,台北市: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
黃世輝,2009,創意生活產業的體驗設計,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工業設計學系,「2009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論述與實務」系列演講稿。
黃世輝,2010,向左走,向右走:地方傳統文化產業的轉型與迷惘,社造面面觀「社造達人開講」,文建會台灣社區通網站,2010/08/16,網址:http://sixstar.cca.gov.tw/frontsite/cms/speakingAction.do?method=doViewList&menuId=NDAx。
黃世輝、牛井淵展子、廖嘉展,1999,觀光發展與形象塑造的方法—以埔里的構想提案為例,台灣工藝,第1期,頁69-76。
黃俊豪,2008,在農村看見藝術—台南土溝農村「社區藝術」之經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禎,1999,解構宜蘭經驗:邁向想像的地方認同1990-2000,台北市:黃國禎。
黃淑芬,2006,日本白川鄉合掌造文化觀光與文化資產之研究,「提昇觀光餐旅休憩人力及行銷競爭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5-88。
黃肇新,2003,從社區發展到新故鄉營造,新故鄉運動研討會論文,台灣農業推廣學會。
黃肇新,2010,從KNOW HOW到KNOW WHY--臺灣社區發展與評鑑的下一步. 99年度社區發展工作績效評鑑報告,黃碧霞、何明寮、黃宏謨編輯,頁23-25,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黃慶源、羅美齡,2005,民眾參與原住民部落生態旅遊之行為意向分析-以屏東縣霧臺鄉為例,觀光研究學報,第11卷,第1期,頁1-22。
黃麗玲,1995,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社區共同體論述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台風,2007,藝術扎根-學生美術館專號,第10期,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楊坤原、徐崇城,2003,國中學生對電腦的態度量表之發展與效化,第19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
楊意,2007,一則傳香千里的奇蹟:大港社區登革熱疫區變香草天堂,「台風眼」社區總體營造範例篇,新台風月刊,第12期,頁20-23。
葉啟政,2001,社會學和本土化,頁128-168,台北:巨流。
葉啟政,2004,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台北:三民書局。
葉義生,2003,農業要告別單打獨鬥,但農業合作社法,卻還躺在立法院裡?,刊載於中國時報—時報廣場,2003/09/17。
蜂報,2003,穀賤傷農自救抗議扁政討尊嚴,蜂報電子報網站資料,網址:www.,stingbee.org.tw。
詹淑清、俞佩君,2008,生態旅遊行為分析:延伸計畫行為理論之觀點,「第五屆台灣地方鄉鎮觀光產業發展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論文集,頁274-286。
農委會,2003,九十一年度自行研究計畫—加入WTO後農地重劃之方向,農委會官方網站資料,網址:http://www.lceb.gov.tw/post6-1.htm。
農委會,2008a,農業基本法草案,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農委會,2008b,農村再生中程計畫(98-101年),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http://www.swcb.gov.tw/class.asp?autoid=390。
農委會,2010,農村再生條例,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http://rr.swcb.gov.tw/download.aspx。
廖世璋,2011,文化創意產業,台北:巨流。
廖名春,2009,周末大儒荀子,拙風文化網,網址:http://www.wenhuacn.com/zhexue/rujiao/daru/03.htm。
廖學誠、黃世輝、陳美惠,2005,日本山村振興案例介紹,放眼天下,第31卷,第2期,頁57-69。
熊秉元,2005,為經濟學教育謀,「圖解經濟學」序,溫美珍編著,台北:易博士文化出版,頁2-5。
熊培霖、范淼、黃哲明、周祥東、陸正平,2006,專案管理基礎知識與應用實務(第2版),中華專案管理學會,台北:博鴻國際專案管理顧問公司。
臺南市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2012,臺南市後壁區土溝社區農村再生計畫,臺南市:土溝社區。
劉文良,2007,「消費者性別對行動加值服務之付費意願徑路關係之比較」,環球科技人文學刊,第5期,2007年3月,頁87-104。
劉正輝,2005,從新的協力觀點展望「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之後續推動與發展,非營利組織與社區總體營造研討會論文集,中華非營利組織管理學會,頁103-120。
劉立偉,2008,社區營造的反思:城鄉差異的考量、都市發展的觀點以及由下而上的理念探討,都市與計劃,35卷,第4期,頁313-338。
劉宜君,2003,建構社區終身學習之探討—知識管理與社會資本的分析觀點,台灣的社區與組織研討會論文,高雄空中大學、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劉高鈿,2010,從社區評鑑獲得肯定之後談如何永續發展的深思,99年度社區發展工作績效評鑑報告,黃碧霞、何明寮、黃宏謨編輯,頁48-51,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劉富善,1996,台灣農民、農村及農民組織論叢,台北市:茂昌圖書有限公司。
劉新圓,2005,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發軔與運作,國政研究報告,教文(研)094-009號,頁9-10。
劉銘緯、李永展,2003,地域產業危機及其結構轉型:社區營造體系文化產業發展芻議,中華民國地區發展學會論文研討會論文。
潘小慧,2001,邁向整全的人:儒家的人觀,應用心理研究,第9期,頁115-135。
蔡必焜,2002/2009,自發性鄉村發展組織及其發展模式,農訊雜誌,第19卷第4期,頁36-41,台北: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
蔡必焜、王俊豪、卓正欽,2004,社會資本與永續社區發展,臺灣鄉村研究,第3卷,第2004期,頁53-76。
蔡宏進,1997,台灣農業與農村生活的變遷,台北市:農訊協會。
蔡宏進,1999,都市少年如何看農業、農民與鄉村,農訊雜誌,第十七卷第七期,頁34-37,台北: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
蔡宏進,2000,社區原理,,文崇一、葉啟政主編,台北市:三民書局。
蔡宏進,2002-1,建設農村生活圈,營造農村新風貌,農訊雜誌,第十九卷第一期,頁58-61,台北: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
蔡宏進,2002-2,鄉村社會發展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蔡松伯,2009,縣市合併升格後的策略—以台南縣市為例,網址:http://heynoo.pixnet.net/blog/post/24089506。
蔡進雄,2006,從學習社群的觀點論校長專業發展,研習資訊,第23卷,第4期,頁129-136。
蔡嘉信,2008,草地所在三百冬—清代至1790年代土溝農村地景變遷,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玉嬋,2004,地方文化產業營造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07期,頁241-253。
鄭先祐,2006,從「生態」的觀點,談台灣的「永續運輸」,生態臺灣,第10期,頁9-12。
鄭健雄,2006,休閒與遊憩概論:產業觀點,雙葉書廊。
鄭進興,2004,陳其南:讓台灣成為「審美的共同體」,新台灣新聞週刊,第433期,2004/07/08。
蕭全政,2011,民主政治願景:2040台灣願景,王世榕主編,第3卷,頁49-52,台北:王世榕。
蕭新煌,2002,台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台北:立緒。
蕭新煌、顧忠華、曾建元、張茂桂、陳明通、徐世榮,2006,台灣新典範,台北:允晨文化。
賴兩陽,2011,以社區圖像編織美麗國家:台灣社區工作的回顧與前瞻,社區發展季刊,第133期,頁445-461。
環保署,2010,社區環保行動網「模範社區」,行政院內政部環保署,網址:http://ivy3.epa.gov.tw/cp/action/page6.htm
謝昇佑、 魏龍達,2009,民粹威權主義?--從社區總體營造的推行重探1990年代的,國家與社會,第7期,頁87-138。
謝震南,2002,游錫堃巡視文建會盼行政和建設應有藝文參與,中央社報導, 2002/02/16,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2/2/16/n170908.htm。
韓增錄,2002,易學與建築,台北市:大展,頁59-61。
瞿杰,2006,旅遊資源整合與品牌塑造問題研究,2006「提昇觀光餐旅休憩人力及行銷競爭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論文集,5-20頁。
顏建賢,2000a,因應WTO農會變革策略,農訊雜誌,第十七卷第七期,頁68-72。台北: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
顏建賢,2000b,持續CIS工程建構永續經營的優質農會,農訊雜誌,第十七卷第七期,頁74-76,台北: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
顏建賢、曾宇良、莊翰華,2011,以農村節慶活動促進城鄉交流與振興鄉村發展之探討:日本的案例分析,農業推廣文彙,第56輯,頁13-30。
顏淑玲,2002,農業希望工程推動農民終身學習計劃,農訊雜誌,第十九卷第四期,頁10-15,台北: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
顏惠珠,2010,社區營造的核心價值與永續發展-以台南縣土溝村為例,文化部台灣社區通,2010/07/05,網址:http://sixstar.moc.gov.tw/frontsite/cms/speakingAction.do?method=doViewRead&contentId=ODMwMzc=&menuId=NDAxMDg=&subMenuId=NDAxMDg=。
羅中峰,2002,試探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的論述空間,「反省、批判與實踐—2002社造論壇」論文。
羅秀華,2004,社區自主與政策的對話,社區發展季刊,第107期,頁22-32。
蘇文清、杜瑞澤,2009,社區創意生活產業之視覺符號意象開發與設計運用-以彰化秀水鄉曾厝社區為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第5卷,第1期,頁37-50。
蘇偉綱,2007,產品設計對顧客價值之影響-以數位相機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景輝,2003,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第二版,巨流圖書公司,台北。
蘇麗瓊、田基武,2004,「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與「社區營造條例草案」的介紹,社區發展季刊,107期,頁5-22。
顧忠華,1998,民主社會中的個人與社群,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頁19-54,台北:桂冠圖書。
顧忠華,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李丁讚編,頁147-175,台北:桂冠。
觀光局,2000,二十一世紀台灣發展觀光新戰略,台北:行政院交通部觀光局。
觀光局,2002a,生態旅遊白皮書,台北:行政院交通部觀光局,網址:http://admin.taiwan.net.tw/auser/d/2002eco/news/white.doc。
觀光局,2002b,觀光政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交通部觀光局。
西文書目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Vol. 50, Issue 2, pp. 179-211.
Ajzen, I., 2002, Residual Effects of Past on Later Behavior: Habituation and Reasoned Action Perspectiv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Vol. 6, No. 2, pp. 107–122.
Ajzen, I., 2002/2006, Constructing a TpB Questionnair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http://socgeo.ruhosting.nl/html/files/spatbeh/tpb.measurement.pdf.
Bachleitner, R. & Zins, A. H., 1999, Cultural Tourism in Rural Communities: The Resident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No.44 (1999), pp.199–209.
Blau, P. M., 1986/1991,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Transaction Publish, transl. Sun, Fei, Taipei: Long Large publisher
Bloch, P. H., 1995, Seeking the ideal form: Product design and consumer response,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59, No. 3, pp. 16
Buchanan, R., 1995, “Wicked Problems in Design Thinking,” in The Idea of Design: A Design Issues Reader, edited by Victor Margolin and Richard Buchanan, pp. 3-20, Cambridge: MIT Press.
Butler, R. J., Markulis, P. M. & Strang, D. R., 1985, LEARNING THEORY AND RESEARCH DESIGN: HOW HAS ABSEL FARED?, Developments in Business Simulation & Experiential Exercises, Volume 12, pp. 86-90.
Cadima, P., 2007, An Integrated Building Design Approach, European Commission, EACI (Executive Agency for Competitiveness and Innovation), Brussels, Belgium, http://www.inive.org/members_area/medias/pdf/Inive%5CIAQVEC2007%5CCadima.pdf
Cannon, H. M. & Burns, A. C., 1999,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COMPETENCIES REFLECTED IN SIMULATION PERFORMANCE, Developments in Business Simulation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Volume 26, pp. 40-44.
CommGAP, 2009, Theories of Behavior, Communication for Governance & Accountability Program, The World Bank, http://www.research4development.info/PDF/Outputs/CommGAP/BehaviorChangeweb.pdf.
Delanty, G., 2003, Commun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Dorst, C.H. (Kees), 2006, Design problems and design paradoxes, Design Issues, No. 22(3), pp. 4-17.
Ferris T. L. J. & Aziz, S. M., 2005, A PSYCHOMOTOR SKILLS EXTENSION TO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 OBJECTIVES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Exploring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ainan, Taiwan, 1-5 March.
Gardiner, M. E., 2004, Wild publics and grotesque symposium: Habermas and Bakhtin on dialogue, everyday life and the public sphere,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52(s1): 28-48.
Hall, D. & Richards, G., 2000,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Routledge.
Hall, D. T., 2005, 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Business (Aspects of Tourism),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Hewstone, M. & Hamberger, J, 2000, Perceived Variability and Stereotype Chan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36, No. 2, pp. 103–124.
Hewstone, M., 2003, Intergroup contact: Panacea for prejudice?, The Psychologist, Vol. 16, No 7, pp. 352-355.
Hsieh, J. C.(謝繼昌), 1979, Structure and History of a Chinese Community in Taiwan(一個中國社區的結構與歷史), Monograph No. 25, Taiwan: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Hwang, K. (黃光國), 1999, Filial piety and loyalty: Two types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 in Confucianism,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No. 2, pp. 163–183.
Jansen-verbeke, M., Priestley, G. K. & Russo, A. P., 2008, Cultural Resources for Tourism: Patterns, Processes and Policies,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Keitumetse, S. O., 2009,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in Botswana: Towards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 Dev. (2009)
Leslie, D. & Sigala, M., 2005, Inter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and cases, Elsevier.
Lozano, E. E., 1990, Community Design and the Culture of Cities: the Crossroad and the Wal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ück, M. & Kirstges, T., 2003, Global ecotourism policies and case studies: perspectives and constraints,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Marshall, C. & Rossman, G. B., 2010,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Sage.
McKercher, B. & Du C. H., 2002, Cultural tourism: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THHP.
Moscardo, G., 2008, Building Community Capacity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James Cook University, Australia.
Nieusma, D., 2004, Alternative Design Scholarship: Working Toward Appropriate Design, Design Issues, Vol. 20, No. 3, pp. 13-24.
Papanek, V., 1984,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human ecology and social change, 2nd edn.,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Parsons, T., 1977/1991, The Evolution of Societies, Prentice-Hall, ed. Toby, Jackson,transl. Zhang, Ying-Hua, Taipei: Yuan-Liou publisher
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2004,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Third Edition (PMBOK Guides).
Ragheb, M. G., 1996, The search for meaning in leisure pursuits: review, conceptualization and a need for a psychometric development, Leisure Studies, Vol. 15, Issue 4, pp. 245–258.
Richins, H., 2009, Environmental, cultural, economic and socio-community sustainability: a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in resort destinations, Environ Dev Sustain (2009), No.11, pp. 785–800.
Roetz, H., 2008, Confucianism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Religion, and Secularization: Questions to TU Weiming, Dao, No. 7, pp. 367–380.
Rubin, A. & Babbie, E. R., 2005, 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 Wadsworth, a Thomson Learning Company (5th ed.).
Shun, K., & Wong, D. B., 2004, Confucian Ethic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lf, Autonomy and Commun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tes, W., Chaskin, R. J. & Parks, V., 2007, Reframing Community Practice for the 21st Century: Multiple Traditions, Multiple Challenges,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Vol. 29, No. 5, pp. 519–541.
Steiner, B., 2006, Understanding Civic Design, http:// www.playce.biz.
Tatum, J. S., 2004, “The Challenge of Responsible Design,” Design Issues, No. 20(3), pp. 66-80.
Turner, J. R., 1999, The Handbook of Project-Based Management: Improving the Processes for Achieving Strategic Objectives, McGraw-Hill, London
WTO, 2004,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onceptual Definition, http://www.world-tourism.org/frameset/frame_sustainable.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