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人、生番、熟番交錯下的臺灣邊區社會與法秩序(1683-1800)
作者:陳玉美
作者(外文):Yu-MeiChe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鄭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清代臺灣番界生番熟番漢番關係Qing dynasty TaiwanSheng-fansSho-fansaboriginal boundaryHan Chinese-aborigines relati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摘要
從空間地理及清廷的觀點來看,十九世紀臺灣的番界可謂雙重邊區,是清帝國統治力的最前線,也是區辨熟番、生番身分的空間界線,同時也是漢人禁越之區及冒險樂園。
隨著人流、物流不斷地進入,番界持續地往東向內山移動,呈現著動態的存在。在此場域的漢人、熟番、生番的活動,有著複雜的關係,也交織出極為錯縱的事件,而清帝國試圖透過封禁、隔離政策,主導邊區社會的秩序。
本文透過漢、番衝突事件的研究,試圖呈現清代初期漢人、熟番、生番交錯下的臺灣邊區社會的面貌及其法律秩序;這些事件有者關係著社會秩序,有者牽動政權的穩定,某個程度反映著清王朝統治的本質與地方治理的操控,其中包括「以番制漢」、「以番制番」。清廷試圖以「對立、分化、嚇阻」作為控制漢、番的手段,將邊區秩序寄託於封禁、隔離與漢人畏懼生番之論,以阻止漢人越入番界。然而漢人、熟番與生番在邊區社會的關係,卻呈現了多元樣態,包括對立、勾結、夥同、同番化的多重面貌,其中有對立的生存之爭、有利益共享的競合關係的協商;也產生了命盜傷人、情殺事件、婚姻網絡等等,顯然漢、番關係非全然按照清廷的計算而行。
清廷以國家利益為尚,不僅無法阻止漢人不斷溢出界外開墾,也無能羈糜生番;對熟番殖民式的統治也無法全盤地將其納入統治體系,其中的難題可能與文化相異有關,這也可能導致生番、熟番對清政府的統治,存在著無法協商的「認同」,或許可以從不斷的衝突與「番變」的事件中獲得印證。而這種異文化統治的難題,不僅是近代國家統治的難題,亦可能遠遠超過清朝這種封建專制王朝的統治力之外。
關鍵字:清代臺灣、番界、生番、熟番、漢番關係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interactions among Han Chinese, Sheng-fans, and So-fans on Taiwan’s frontier regarding its society and rule of law, 1683-1800. The social relations among Han Chinese, Sheng-fans and Sho-fans appeared in various types on Taiwan frontier. Qing court capitalized on racial animosity, divide-and-conquer tactics and deterrence as control measures toward Han Chinese and aborigines. Although each side posed an existential threat to each other at times, there also existed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hips when the interests of the two groups converged. The multi-faceted relations between Han Chinese and aborigines in the duration may be, to a certain extent, a testament to the failure of the apartheid policies of the Qing court, which was conducted in the name of national interest.
Key words: Qing dynasty Taiwan, Sheng-fans, Sho-fans , aboriginal boundary, Han Chinese-aborigines relations
參考資料
(一)史料部分
《大清律例》
《大清會典事例》
《六部處分則例》
《內閣大庫檔》、
《刑科題本》
《岸裡大社文書》。原藏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
《淡新檔案》。原藏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
《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
《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雍正朝起居注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8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
《明清史料》(台北:維新書局,1972年)。
天龍長城文化藝術公司、張翔編輯
《台灣史料輯》1-13冊,(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
允裪
《欽定大清會典》(乾隆朝),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6年)。
尹泰
《欽定大清會典》(雍正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4年)。
尹全海等整理
《清代福建大員巡臺奏摺》(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伊桑阿
《欽定大清會典》(康熙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4年)。
崑岡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雍正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4年)。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乾隆朝),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軍機處檔.月摺包》(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宮諭旨檔台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6年)。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實錄˙高宗睿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聖祖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65,1963年)
《清世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67,1963年)
《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86,1964年)。
《雍正硃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300,1972年)
《清會典臺灣事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226,1966年)
國學文獻館編
《台灣研究資料彙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宮中檔康熙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9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年)。
徐本, 三泰等奉敕纂 ; 劉統勳等續纂
《大清律例》(臺北市 : 臺灣商務, 1983年 )
《欽定大清會典》(臺北市 : 世界, 1986年 )
丁曰健
 《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17種,1959年)。
丁紹儀
《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2,1957年)
六十七, 范咸纂輯
《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05,1964年)。
王與、楊奉琨校注
《無冤錄‧自序》(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年)。
王瑛曾
  《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146種,1962年)。
朱壽朋
《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臺北:臺灣經濟研究室,文叢277,1969年)。
《平臺紀事本末》(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6,1958年)。
朱世玠
《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3,1957年)。
朱景英
《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9,1958年)。
《同治甲戌日兵侵臺始末》,(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38種,1959年)。
宋慈著,羅時潤、田一民譯釋
《洗冤集錄今譯》(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
余文儀主修
《續修台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21,1962年)。
周元文
《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66,1960年)。
周鍾瑄
《諸羅縣志》,(臺北:臺灣經濟研究室,文叢141,1962年)。
周璽
《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56,1962年)。
吳子光
《臺灣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36,1959年)
郁永河
《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叢44,1958年)
姚瑩
《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83,1960年)。
高拱乾
《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65,1960年)。
高拱乾纂輯、周文元增修,《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2004年)。
唐贊袞
《臺陽見聞錄》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30,1959年)。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243,1968年)。
黃叔璥
《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4,1957年)。
連橫
《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28,1962年)。
連橫
《臺灣語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69,1992年。
陳文達
《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05,1961年)
陳璸
《陳清端公文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16,1961年)。
陳淑均
《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60種,1963年) 。
陳衍
《臺灣通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20,1961年)。
陳培桂
《淡水聽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72,1963年)。
陳壽祺
《福建通志台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84,1959年)。
陳第
〈東番記〉,收錄自《方豪六十自定稿》(臺北:作者自印,1969年),頁835-844
陳雲林總主編,
《明清宮藏台灣檔案彙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
鄧傳安
《蠡測彙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9種,1958年)
藍鼎元
《東征集》(臺北:臺灣經濟研究室,文叢12,1958年) 。
劉良璧
《重修福建台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74,1961年)。
謝金鑾編
《續修臺灣縣志》(臺北 :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文叢140,1962年)。
蔣毓英著
《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2004年)。
《臺灣府賦役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39,1962年)。
《臺案彙錄己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91,1964年)。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
《明清臺灣檔案彙編》(臺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遠流、臺大圖書館 2006-2007年)。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製
《台灣堡圖》(臺北:遠流出版,1996年)。
台灣慣習研究會原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
《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二卷上》(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6年)。
《臺灣私法物權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50,1963年)。
《臺灣雜詠合刻》(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28,1958年)。
《臺灣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36,1958年)。
  《臺案彙錄甲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31,1958年)。
《臺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55,1959年)
《臺案彙錄己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191,1964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三卷賽夏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8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6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三卷賽夏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8 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2000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2000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排灣族,第五卷第四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2003年)。
劉錚雲主編
《內閣大庫檔案‧台灣史料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2012年)。
(二)專書部分:
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
《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事件百選與法律史研究》(臺北市:五南,2014年)
尹章義
《臺灣開發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史蒂瑞
《福爾摩沙及其住民: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臺灣調查筆記》。(臺北:前衛出版社,2009年)。
李鳳鳴
《清代州縣官吏的司法責任》(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汪榮祖主編
《清帝國性質的再商榷:回應新清史》(臺北:遠流出版社,2014年)
伊能嘉矩原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
《臺灣文化志(上、中、下)》(臺北:臺灣書局,2011年)
艾馬克著,王興安譯
《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十九世紀北部的台灣》(台北:播種者文化,2003年)
步德茂著,張世明、劉亞叢、陳兆肆譯
《過失殺人、市場與道德經濟:十八世紀中國財產權的暴力糾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那思陸
《清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臺北市:文史哲,1992年)。
那思陸
《清代州縣衙門審判制度》(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
邱澎生、陳熙遠編
《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臺北市:聯經,2009年)。
林玉茹、詹素娟、陳志豪主編
《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15年)
林玉茹
《台南縣平埔族古文書集》(台南:台南縣政府,2009年)。
胡興東
《中國古代死刑制度使》(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施添福
《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竹北市:竹縣文
化局,2011年)。
高祥
《康雍乾三帝統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
郭松義、李新達、揚珍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清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康培德
《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荷蘭東印度公司與台灣原住民》(臺北:聯經,2016年)。
黃宗智
《民事審判與民間調解──清代的表達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1998年)。
黃宗智
《清代法律、社會與文化:民法的表達與實踐》(上海:上海書店,2001)。
黃宗智、尤陳俊主編
《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陳戊坤、陳秋生主編
《長彬鄉(吳)陳氏族譜》,(饒平:長彬鄉(吳)陳氏族譜編修組,2011年)
陳惠馨
《傳統個人、家庭、婚姻與國家──中國法制史的研究與方法》(台北:五南,2006年)。
陳惠馨
《清代法制新探》(臺北:五南,2012年)。
陳運棟編纂
《重修苗栗縣志》(苗栗市:苗栗縣政府,2007年)。
張小也
《官、民與法:明清國家與基層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張世明、步德茂、娜鶴雅
《世界學者論中國傳統法律文化(1644-1911)》(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張偉仁
《清代法制史研究》三冊,
張晉藩,
《中國法制史》(臺北:五南,1992年)。
張晉藩總主編
《中國法制通史(第八卷清)》(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張晉藩主編
《清朝法制史》(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張勝彥
《清代台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1993年)。
揆一著、周學普譯
《被遺誤之台灣》(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34種,1956年)。
曹永和
《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曹永和
《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
溫振華
《契字上的新港社群》(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4年)。
楊一凡總主編,本卷主編蘇亦工
《中國法制史考證》甲編第七卷歷代法制考‧清代法制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年)。
楊彥杰
《荷據時代台灣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鄭秦
《清代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
鄭秦
《清代司法審判制度》(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鄭惟中
《荷蘭時代台灣的社會秩序:自然法的難題與文明化的歷程》,(臺北:前衛2004年)。
簡史朗
《水沙連—眉社古文書研究專輯》(南投:南投縣文化局,2005年)。
歐陽泰著、鄭維中譯,
《福爾摩沙如何變成台灣府》(臺北:遠流,2007年)。
潘英海、陳水木編著
《道卡斯後壠社群古文書輯》(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2002年)。
劉寧顏總纂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編〉(臺中縣:臺灣文獻委員會,1995年)。
韓家寶、鄭維中譯著
《荷蘭時代臺灣告令集:婚姻與洗禮登錄簿》(臺北市: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出版,2005年)。
瞿同祖
《瞿同祖法學論著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
瞿同祖原著,范中信、晏鋒譯,何鵬校
《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戴炎輝
《清代台灣之鄉治》(臺北市:聯經,1992年三版)。
(三)期刊論文
王泰升、陳誌雄、魏家弘等著
〈試評M. Allee所著Law and Loca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Northern
Taiw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臺灣史研究》第2第1(台北:中研
院臺灣史研究所,1995),頁321-330
王泰升、堯嘉寧、陳韻如
〈戴炎輝的「鄉村臺灣」研究與淡新檔案──在地「法律與社會」研究取徑
的斷裂、傳承與對話〉,《法制史研究》第5期(台北:中國法制史學會,
2004年),頁255-325。
尹章義
〈臺灣北部拓墾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及其功能〉,《臺北文獻》直字第
59、60期合刊,1982,頁97-251。
江存孝
〈清代人命案件檢驗系統的行程、運作與實效〉《法制史研究》第19期(台北:中國法制史學會,2011年),頁149-186。
村上直次郎譯註,中村孝志教注
〈バタヴィア城日誌〉2,轉引自翁佳音,《荷蘭時代台灣史的連
續性》(臺北:稻鄉,2008年),頁292-293。
林玉茹、畏冬
〈林爽文事件前臺灣的邊區圖像:以乾隆49年的臺灣番界紫線圖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9卷3期,2012年9月,頁47-94。
林玉茹
〈「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與十八世紀末的台灣〉,《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
別墾禁圖說解讀》(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15年),頁14-31。
林文凱
〈清代土地的法律文化〉,《法制史研究》第十卷(台北:中國法制史學會,
2006年),頁223-249。
林仁川,朱建新
〈略论清代台湾社会的失调与控制〉《福州大學學報》第1期(總55期),2002年,頁20-24。
Buoye, Thomas M.(步德茂)著,邱澎生譯
〈司法檔案以及清代中國的法律、經濟與社會研究〉,《法制史研究》第4期,
2003年,頁217-242。
那思陸
〈清代台灣案件的司法審判程序〉,收錄於楊一帆總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乙篇第二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626。原刊於《政大法學評論》60期,(臺北市:政治大學,1998年)
洪麗完
〈清代楠仔仙溪、荖濃溪中游之生、熟番族群關係(1760-1888):以「撫番租」
為中心〉,《台灣史研究》第14卷第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07),頁1-71。
洪麗完
〈嘉南平原沿山地區之族群關係(1700-1900)以「阿里山番租」為例〉,《臺灣史
研究》第18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1年),頁41-102。
洪麗完
〈族群互動與遷徙、擴散:以清代哆囉國社人遷徙水溪流域為中心〉,《臺灣史
研究》第18卷第4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1年),頁1-55。
洪麗完
〈清代臺灣邊區社會秩序之考察:以濁水溪、烏溪中游之「亢五租」為中心〉,
《臺灣史研究》第20卷第4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3年),
頁1-50。
柯志明
〈理性的國家與歷史的機遇—清代台灣的熟番地權與族群政治〉,《臺灣史研
究》第6期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1999年),頁1-76。
柯志明
〈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舉辦,《第三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1年) ,頁1-75。
柯志明
〈岸裡社的私有化與階層化:賦役負擔與平埔族地域社會內部政經體制的形
成和轉變〉,詹素娟編,《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1年),頁57-132。
柯志明
〈菁英轉型與社會抗爭:清代臺灣番政變革後平埔族社會內部的分化與衝突, 以岸裡社為案例的分析〉,共89頁,發表於族群歷史、文化與認同:臺灣平埔原住民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03-21 03-22。
柯志明
〈清代臺灣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形構與轉化:紫線界前後的比較〉,《臺灣
史研究》,第22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5年),頁45-110。
施添福
〈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區域化:以苗栗地區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文獻》第56卷第3期,2005年,181-242。
施添福
〈紅線與藍線: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臺灣田野研究室通訊》19(1991年6月),頁46-50 。
施添福
〈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
學研究所集刊》69,(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0年),頁67-92。
施添福
〈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
灣風物》40(4),(臺北:臺灣風物,1990),頁1-68。
施添福
〈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換〉,刊於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
文集》,臺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1995年,頁301-332。
施添福
〈國家與地獄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收於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頁268-270。
范燕秋
〈臺灣近五十年來大學文學院法史學研究趨勢─以碩博士論文為分析對象〉, 《臺灣史研究》第18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11年),頁198-234。
高明士
〈2009年台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法制史研究》第17期(臺北:中國
法制史學會,2010),頁149-172。
高明士
〈台灣近十年來(1995-2004)大學文史研究所對「中國法制史」研究概況〉,《法
制史研究》第7期(臺北:中國法制史學會,2005),頁343-356。
唐立
〈試論清代台灣生番之歸化與漢族拓墾:以乾隆至道光年間為中心〉,張炎
憲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六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
社會科學研究所,1997年3月。
莊金德
〈清初嚴禁沿海人民偷渡來台始末〉(上)(下),《臺灣文獻》第15卷第3、
4期,1964年9月/12月。
莊金德
〈藍鼎元的治台讜論〉,《臺灣文獻》第17卷第2期,1966年6月。
許雪姬
〈2007年台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台灣史研究》第16卷第2期(台北: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9年),頁161-203。
黃源盛、黃琴唐、江存孝
〈薪傳五十年──臺灣法學院法史學碩博士論文〉,《法制史研究》第14卷(台
北:元照,2008年),頁163-219。
黃煥堯
〈清季臺灣番患成因之探討〉,《台北文獻》(直字77,1986年),頁283-318。
黃煥堯
〈清季台灣番患事件之本質探討〉,《台北文獻》(直字79,1987年),頁129-206。
黃煥堯
〈清領時期臺灣的番患防治〉,《高雄文獻》第32/33期,1988年,頁21-105。
陳哲三
〈18 世紀中葉中台灣的漢番關係─以彰化縣 內凹莊、柳樹湳汛番殺兵民事 件為例〉(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19 期,2009 年 12 月,頁143-173。
陳宗仁
〈十八世紀清朝臺灣邊防政策的演變:以隘制的形成為例〉,《臺灣史研究》第22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5年),1-44。
陳志豪
〈清代臺灣的番屯制度與墾莊建構:以竹塹地區九芎林莊為例〉,《臺灣史研究》 第20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3),頁1-30。
陳秋坤
〈清代萬丹地域的地主、神明信仰與下淡水社人的離散,1720-1900:以萬丹李家古文書中心〉《台灣史研究》第17卷第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灣史研究所,2010),頁1-37。
陳運棟
〈黃祈英與黃南球〉,《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9期,頁87-88。
陳翠蓮
〈2008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台灣史研究》第17卷第2期(臺北: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0年),頁171-212。
閔冬芳
〈清律中的死罪律目及各類死罪數量消長述析〉,《法制史研究》第23期(臺
北:中國法制史學會,2013年),頁257-290。
張世賢
〈清代治臺政策的發展〉,黃富三、曹永和,《台灣史論叢》(台北,眾文圖書
公司,1980年),頁221-238。
張菼
〈清代初期治臺政策的檢討〉,《臺灣文獻》第21卷第1期,1970年,頁 19-44
張隆志
〈帝國邊陲與殖民統治:十九世紀台灣的「番地」問題〉,(臺北:歷史月刊,
2004年),頁69-75。
張隆志
〈國家與社會研究的再思考:以臺灣近代史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集刊,2006》第54期,頁107-128
張隆志
〈歷史人類學與西文台灣史研究的里程碑:評介邵著《臺灣的邊疆治理與經
濟政治》〉,《臺灣史研究》第1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籌備處,1994年),頁150-155。
張隆志
〈學術論辯、科際對話與台灣歷史社會研究──讀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灣史研究》第八卷第一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1年),頁179-190。
張隆志
〈當代臺灣史研究〉,《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4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
史研究所,2009年),頁161-184。
湯熙勇
〈清康熙時期納台爭議與北台灣的開發政策〉,《台北文獻》,直字74期,1985年,頁41-85。
曾獻緯、洪麗完
〈清乾隆間霧里薛溪與秀朗溪上游土地關係暨「山稅銀」性質商榷〉《臺灣史 研究》第22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5年),111-150
詹素娟
〈歷史光束的轉向:「界外研究」的新取向〉,《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15年),頁47-53。
滋賀秀三
〈清代州縣衙門訴訟的若干研究心得──以淡新檔案為史料〉,《日本學者研
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8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頁528-544。
楊秀菁、薛化元
〈2011年臺灣史研究回顧〉,《臺灣史研究》第20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
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11年),頁213-254。
旗尾山人原著,黃又新譯
〈蕃薯寮館內新港卓猴及大傑顛熟番之移居及沿革〉,《台灣慣習記事》中
譯本(第三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年)
鄭惟中
〈略論荷蘭時代台灣法制史與社會秩序〉,《台灣風物》第52卷第1期,2002
年,頁11-40。
戴炎輝
〈清代司法制度〉,《臺灣省通誌》卷三政事志‧司法篇(臺中:臺灣省文獻
委員會,1972年),頁1-73(清代以前)。
謝國興、謝明如
〈2010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第19卷第2期(臺北: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2年),頁209-258。
(四)學位論文
王雲洲
〈清代臺灣北路理番同知研究(1766-1888)〉。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王慧芬
〈清代臺灣的番界政策〉。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石弘毅,
〈清代康熙年間治臺策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7年。
江存孝
〈清代人命案件中的檢驗及取證模式〉政大法研所碩士論文,2008年。
朱一泓
《清代地方刑事訴訟程序淺論》。湖南:湘潭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05年。
那思陸
〈清代州縣衙門審判制度研究〉,臺北:中興法研所碩論,1980年。
林文凱
〈土地契約秩序與地方治理—十九世紀臺灣淡新地區土地開墾與土地訴訟
的歷史制度分析〉,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林永富
〈清律中的誤殺罪〉。國立政大法研所碩論,1993年。
林聖蓉
〈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
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邱純惠
〈十九世紀北部的犯罪現象──以淡新檔案形事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歷
史所碩士論文,1990。
邱正略
〈清代臺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拓墾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2。
邵雅玲
〈由淡新檔案看晚清北臺女性的訴訟〉。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1年。

施志汶
〈清康雍乾三朝的治臺政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年。
卓宏祺
〈清代臺灣理番政策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年.
卓淑娟
〈清代台灣中部漢番關係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莊以馨
〈情罪平允的法律世界──以清代思想「威逼人致死」案件為中心〉。國立政
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2007年。
許毓良
〈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以武力控制為核心的討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年。
黃世杰
〈明清律典的編纂、官僚行政與刑案審判〉,國立臺灣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
2005年。
黃素真
〈土地、國家與邊陲社會:林屺埔大坪頂的地方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陳中禹
〈從乾隆朝岸理社訴訟看番漢糾紛的型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論
文,1998年)
陳志豪
〈清帝國的邊疆治理及其土地制度:以新竹頭前溪中上游地區為例(1790-189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
陳郁如
〈清乾隆時期刑科題本之研究──以調姦本婦未成致本婦修分自盡類型案
件為例〉,臺北:政大法研所碩論,2005年。
陳皋
〈清代贖刑之研究〉,臺北:臺大法研所碩論,1972年。
陳韻如
〈帝國的盡頭──淡新檔案中姦拐故事與申冤者〉。國立臺大法研所碩論文,
2004年。
張炎憲
〈清代治臺政策之研究〉,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詹素娟
〈清代台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1986年。
賴玉玲
〈國家與邊區社會的治理:以中北部臺灣金廣福、廣泰成墾號為考察中心
(1834-1920)〉。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鄭螢憶
〈王朝體制與熟番身分: 清代臺灣的番人分類與地方社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17年
蔡秀娟
〈清代閩粵臺偷渡人口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8年。
鐘千琪
〈清朝苗疆例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3年。
劉育嘉
〈清代彰化縣的開發(1723—1887)〉(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2015年)。

(五)外文論著
林淑美,2010 〈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粵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東洋史研究》68:4(京都:東洋史研究會),頁632-660。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著、林偉盛等譯,
《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Allee, Mark A. Law and loca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northern Taiw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Press,1994).

Derk Bodde & Clarence Morris,《Law in Imperial China》,
Barth, Fredrik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Allen & Unwin.(《族群與邊界-文化差異下的社會組織》。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John R.Shepherd,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1600~1800,(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Jonathan D. Spence and John E. Will, Jr. Form Ming to Ch’ing : Conquest, Region
and Continuity in Seventeeth-Century China.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Kessler,Lawrence D., K’ang-hsi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Ch’ing Rule,1661-1684.台北,敦煌,1977年。

Matthew H. Sommer,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Richard A.Posner,Law and Literature--A Misunderstood Rela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8

Thomas M. Buoye , Manslaughter, Markets, and Moral Economy: Violent Disputes over Property Right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and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