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部落認同到『平埔』我群--台灣中部平埔族群之歷史變遷(1700-1900)
作者:洪麗完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Wan Hu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世慶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地域史平埔番熟番生番族群關係族群認同regional historyshe (tribe)fan (aborigine)p''ing p''u fan (plains aborigines)shugfan (cooked)shengfan (uncooked)ethnic relationshipethnic ident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9
近十餘年來,平埔研究日趨熱絡,但就地域史或社群關係的角度而言,仍缺乏全面性的討論。因此,承接過去的研究基礎,筆者特別從「地域與社群」的角度,以中部台灣為個案,利用文獻記錄、口傳資料、遊記、探險記錄等,探討歷史上曾在西湖溪與濁水溪間活動的社群的歷史變遷。
本文重點之一,在於考察清治下「社」的性質及社群關係發展,特別是十八世紀初中部平埔社群的聯合抗清行動,與十九世紀跨部落的大遷徙聯合活動,參與社群彼此間的關聯。從清治下「社」的性質來看,由於政治力的介入,使清治以前凝聚在血緣部落關係下或語言互動圈的部落村社各自形成更緊密的互動,因而清代以來他們可以再被細分出更小的族群互動圈,以及更緊密的社群關係。那就是作為餉稅單位、具有行政性質,以及聚合為地域社群關係的「社」,甚至屯屬關係的「社」,所展現的社群內在網絡。換言之,筆者從清治下「社」的性質,以及中部平埔歷史發展中的幾次重大事件,更細緻地描述他們彼此間的互動網絡,從而考察清治下不同社群如何在統治策略的操縱下,作更大範圍的串聯。
其次,本文企圖從平埔社群的立場,特別是「平埔」我群意識發展的角度,並從統治權力運作、地域史與族群關係史的觀點,一方面分析在清廷的邊疆統治政策、漢人優勢社經,以及平埔社群適應急遽變遷的社會環境中,「平埔熟番」作為人群族屬泛稱的發展、變化;另方面檢討在政治分類上的「生、熟番」人群,透過漢人社會的成長、定型,如何影響及於日常生活中的人群互動,從而論析「平埔熟番」人群的性質、「平埔」我群意識的生成與展現方式。
簡言之,本文「從部落認同到『平埔』我群--台灣中部平埔族群之歷史變遷(1700-1900)」,主要從清廷的邊疆治理與漢人優勢社會的發展,一則論析平埔族群的社群關係發展,以及平埔族群的人群組合原理;一則由清廷的人群分類、教化觀點、民族相制的統治方針等,解析「熟番」與漢人、「生番」區別之由來,希望有助於釐清「熟番」人群性質的問題。
本文結論指出,就「平埔」作為人群指稱與自稱的發展過程而言,一則受清廷統治策略的影響,一則與邊疆移墾社會環境的變化有關。「平埔熟番」原為外加集稱,最初乃根基於政治上的分類,「平埔」指住居在山麓平原埔地的人群;「熟番」指歸化清廷且納餉、服勞役並接受官方「教化」的原住族群。由於外在環境的激盪,促成部落村社內在的回應,而有跨部落的認同變遷,最終以「平埔」我群與漢人、「生番」他群的區辨,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簡言之,「平埔熟番」一詞,從清初政治上的「生、熟番」人群分類,變成十九世紀台灣住民日常生活人群的指稱並作為我群、他群之分的變化由來,並非部落內部的自發現象,而是與部落外在環境的發展因素相互作用,兩者同時促使變化的最終實現。
參考文獻及引用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一、史料
───
── 〈雍正中葉台灣輿圖〉。
───
── 《岸裡大社文書》。原藏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 。
───
1963 《台案彙錄丙集》,台文叢176種。
───
1963 《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台灣文獻叢刊第152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以下簡稱「台文叢」)。
───
1968 《清奏疏選彙》,台文叢256種。
───
1969 《大清世宗憲(雍正)皇帝實錄》,卷六一。台北:華文書局。
1969 《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卷一二九、三0一。台北:華文書局。
1969 《大清聖祖(康熙)仁皇帝實錄》,卷一一五。台北:華文書局。
丁日健
1997 《治臺必告錄》,台文叢17種。
六十七
1961 《番社采風圖考》。台文叢90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
1953-1954《明清史料》,戊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王世慶(編纂)
── 《台灣公私藏古文書》十輯,每輯十二巨冊,共計120冊。
司馬遷
1979 《史記》。台北:大申書局。
台中縣神岡鄉戶政事務所(提供)
── 〈日治時期戶籍舊簿〉。
台中縣清水鎮戶政事務所(提供)
── 《戶口調查簿》,1-46冊。
── 《除戶簿》,47-77冊。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藏)
──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古文書》。
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藏)
1983 〈台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二)〉,《台灣文獻》34(2):99-178。
1983 〈台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三)〉,《台灣文獻》34(3):167-191。
1985 〈台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五)〉,《台灣文獻》35(1):89-152。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59 《安平縣雜記》,台文叢52種。
1962 《台灣中部碑文集成》。台灣文獻叢刊第151種。
1966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引自《清會典臺灣事例》,台文叢226種。
1972 《雍正硃批奏摺選輯》,台文叢300種。
朱景英
1958 《海東札記》,台文叢19種。
江日昇
1960 《台灣外記》,台文叢60種。
余文儀
1959 《續修臺灣府志》,台文叢121種。
吳子光
1979 《吳子光全書》,下卷。台北:中華民國史蹟中心。
吳密察(主編)
1995 《淡新檔案》。原藏台灣大學圖書館。
吳德鐸(標校)
1986 《台灣外志》。上海:古籍出版社。
沈有容
1994 《閩海贈言》,台文叢56種。
沈茂陰
1962 《苗栗縣志》,台文叢159種。。
周 璽
1962 《彰化縣志》,台文叢156種。
周元文
1960 《重修臺灣府志》,台文叢66種。
金 鋐
1983 《康熙福建通志台灣府》。台北︰成文出版社。
姚 瑩(著)
1957 《東槎紀略》,台文叢7種。
柯培元
1961 《噶瑪蘭志略》,台文叢29種。
洪麗完(編)
1996 《台灣古文書集(上、下冊)》。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2001 《外埔鄉藏古文書專輯》。台中:外埔鄉公所。
2002 《臺灣社會生活文書專輯》。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洪麗完
2002 《台灣中部平埔族群古文書研究與導讀:道卡斯族崩山八社與拍瀑拉族四社》,上冊、中冊、下冊。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郁永河
1959 《裨海紀遊》,台文叢44種。
施 琅
1958 《靖海紀事》,台文叢13種。
原作者不詳
1984 《尚書》,卷十三周書,秦誓篇。台北:新文豐。
高拱乾
1960 《台灣府志》,台文叢65種。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1980《宮中檔雍正朝奏摺》,二十輯。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82 《宮中檔乾隆朝奏摺》,三輯。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學文獻館(主編)
1993 《台灣研究資料彙編》,第一輯。台北:聯經。
張 燮
1962 《東西洋考》。台北:正中書局。
張 獻
1957 《潮州府大埔縣赤山鄉樹德堂張氏族譜》。豐原: 張氏祭祀公業張五合管理人辦公處。
張炎憲(主編)
1987 《臺灣漢人移民史研究書目》,臺灣史田野研究室資料叢刊之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梁志輝、鍾幼蘭(編)
1998 《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七輯: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摺台灣原住民史料》。南投:省文獻會。
莊英章(主編)
1988 《台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連 橫
1979 《台灣通史》。台北:眾文。
陳文達
1957 《鳳山縣志》,台文叢124種。1961 《台灣縣志》,台文叢103種。
陳水木、潘英海(編著)
2002 《道卡斯族蓬山社群古文書輯》。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陳炎正(編)
── 《中縣文獻》。豐原:台中縣政府。
陳秋坤
1997 《台灣古書契(1717∼1906)》。台北:立虹出版社。
陳夢林
1962 《諸羅縣志》,台文叢141種。
黃士旂(編)
2000 《台灣族群研究目錄(1945-1999)》。台北:捷幼。
黃叔璥
1957 《台海使槎錄》,台文叢4種。
黃宗羲
1958 《賜姓始末》,台文叢25種。
黃逢昶
1960 《臺灣生熟番記事》,台文叢51種。
黃彰建(校堪)
1966 《明實錄》,冊97《明神宗實錄》。台北:中研院史語所校印。
楊 英
1958 《從征實錄》,台文叢32種。
劉良璧
1961 《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文叢74種。
蔣師轍(編纂)、陳文騄(修)
1962 《臺灣通志》,台文叢130種。
蔣毓英(撰)、陳碧笙(校注)
1895 《台灣府志》。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諸 家
1966 《清經世文編選錄》,台文叢229種。
鄭雲鵬、曾逢辰(編)
1959 《新竹縣志初稿》,冊二,台文叢61種。
鄧相揚
1990 〈平埔族古文書溯源〉,《台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台南市政府。頁375-425。
鄧傳安
1958 《蠡測彙鈔》,台文叢9種。
魯之裕
1996 〈台灣始末偶紀〉,《台灣輿地會鈔》,台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省文獻會。
簡史朗、曾品滄(主編)
2002 《水沙連埔社古文書選輯》。台北:國史館。
藍鼎元
1958 《東征集》,台文叢12種。
羅萬(藏)
1983 《分墾蛤美蘭鬮分名次總簿》,引自劉枝萬,〈開發篇〉,收入劉枝萬、石璋如等(纂),《臺灣省南投縣志稿(一)》,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74號。台北:成文出版,頁64-88。
二、近人專著與期刊論文
───
1959 《台中外史》。豐原:台中縣政府。
尹章義
1987 〈台灣北部拓墾初期「通事」之角色與功能〉,收入氏著《台灣開發史
研究》,臺灣研究叢刊13。台北:聯經出版,頁173-278。
1989 〈臺灣開發史的階段論和類型論ñ,氏著,《臺灣開發史研究》,頁1-28。
王世慶
1956 〈臺灣隘制考〉,《臺灣文獻》7(3/4):7-25。
1958 〈清代臺灣的米產與外銷〉,《臺灣文獻》9(1):15-31。
1958 〈清代臺灣的米價〉,《臺灣文獻》9(4):11-20。
1972 〈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歷史〉,《臺灣文獻》23(3):1-38。
1985 〈從清代台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臺灣文獻》36(2):107-150。
1993 〈貓霧拺藍興庄墾拓史料兩則〉,《史聯雜誌》23:16-22。
王世慶、張炳楠(合著)
1968 〈鹿港開發史〉,《臺灣文獻》19(1):1-44。
王明柯
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
王慧芬
2000 〈清代台灣的番界政策〉,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興安
2001 〈評柯志明著《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大歷史
學報》27,頁225-234。
何傳坤、劉克竑、陳浩維
1998 《台中縣清水鎮清水遺址調查暨考古發掘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會委託。
宋文薰、劉枝萬
1952 〈貓霧拺番社曲〉,《台灣專刊》3(1):1-20。
李亦園
1984 〈從文獻資料看臺灣平埔族〉,氏著,《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
臺灣研究叢刊7。台北:聯經,頁49-76。
李季樺
1989 〈清代「番兒至老而無妻」原因初探〉,收於《台灣史學術研究研討會
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頁73-100。
李國銘
1995 〈屏東平埔族群分類再議〉,收入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
集》。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頁365-377。
李憲榮
1997 〈加拿大族群政治和政策〉,收入施政鋒編,《族群政治與政策》,教授
論壇專刊4。台北:前衛出版社,頁225-226。
杜正勝
1998 《番社采風圖題解》。台北:中研院史語所。
周婉窈
1999 〈明清文獻中「台灣非明版圖」例證〉,收入《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
文集》。台北:稻鄉出版,頁267-293。
林文龍
1999 〈八卦山畔平埔社址考辨:以阿束社柴仔坑社半線社糾纏問題為中心〉,《彰化藝文季刊》2:19-25。
林玉茹
1996 《清代台灣港口的空間結構》。台北:知書房。
林欣宜
1999 〈樟腦產業下的地方與國家--以南庄地區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歷史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英彥
1974 〈台灣先住民在狩獵時期之經濟生活〉,《台灣經濟史十一集》,台灣研
究叢刊113號。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以下簡稱台研叢。
林偉盛
1988 〈清代臺灣分類械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正略
1992 〈清代台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拓墾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
芮逸夫
1972 〈西南少數民族蟲獸偏旁命名考略〉,氏著,《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
台北:藝文,頁73-117。
施政鋒
1997 〈台灣的族群政治〉,氏編,《族群政治與政策》,頁73-108。
施添福
1986 《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地理研究叢書15號。台
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1994 〈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台灣岸裡地域為例〉,黃應貴主編
《空間﹑家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39-71。
1995 〈清代台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
文集》。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頁301-332。
2000 〈台灣歷史地理研究劄記(一)--試釋土牛線〉,收入氏著《清代台
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頁229-232。
2001 〈清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收入氏著《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竹縣文化局,頁65-116。
2001 〈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為例〉,收入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論文集》。台北:中研院台史所,頁33-112。
柯志明
1988 〈族群政治、土地租佃關係與開墾:十八世紀台灣的番政變革與岸裡社
的危機〉,國科會84-86學年度社會組專題報告。台北:中央研
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2001 《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洪英聖
1999 《畫說乾隆台灣輿圖》。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洪敏麟
1972 《臺灣省通誌》,卷八同冑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以下簡稱「省文獻會」。
1983 〈住民志平埔族篇〉,收於劉枝萬、石璋如等纂,《南投縣志稿(七)》,
頁2337-2510。
1984 《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下。台灣:省文獻會。
1993 《台中縣地名沿革專輯》,第一輯。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洪麗完
1990 〈清代台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衰為
例〉,《台灣文獻》,41(1):63-93。
1992 〈大安大肚溪間墾拓史研究(1683-1874)〉,《台灣文獻》43(3):165-260。
1997 (實際出刊1999年)〈二林地區漢人拓墾過程與平埔族群移居活動之探
討〉,《台灣史研究》4(1):49-96。
1997 《台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
1999 〈檔案利用與平埔研究:以日治時期之戶籍舊簿為中心〉,《台灣文獻》
50(1):17-74。
2000 〈牛罵頭地域之歷史與族群(1700-1900):以牛罵社為中心〉。台中:行
政院文建會主辦「中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2000年9月14-15日,頁111-149。
2000 〈地域、社群與村際關係:以岸裡大社為中心之考察〉。台北:中研院
台史所籌備處主辦「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2000年
10月23-25日,頁1-37。
2001 〈異族接觸與南島民族之「文明化」:十八世紀後半葉岸裡社群社會文
化之探索〉。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主辦 「國科會台灣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研討會」,2001年6月28-29日,頁1-37。
2001 〈台灣中部地域平埔社群關係之考察:以崩山八社為中心〉。台中:靜
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辨「中部地區自然與人文互動系列議題研討會」,2001年10月27-28日,頁81-108。
翁佳音
1992 〈被遺忘的台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42(4): 145-188。
1995 〈虎尾人(Favorlangh)的土地與歷史〉,演講稿,發表於中研院史語所,
未出版。
馬汝珩、馬大鄭(主編)
1994 《清代的邊疆政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高山族簡史編寫組
1982 《高山族簡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康培德
2003 〈環境、區域與空間:地理學觀點下十七世紀中葉大肚王統治的興衰〉。
台北:中研院民族所主辦「人類學與歷史研究的結合:以台灣南島民族研究為例」,2003年3月14-15日,頁1-17。
2003 〈大肚王的統治與拍瀑拉族群關係再思考〉。台中:台中縣政府主辦「台
中縣開發史學術研討會」,2003年3月29-30日,頁1-13。
張 菼
1970 〈清代初期治臺政策的檢討〉,《台灣文獻》21(1):19-44。
張 獻
1962 《張公渡台開墾沿革史》。台中:祭祀公業張五合管理事務所。
張光直
1977 〈「濁大流域」與民國六一至六三年度濁大流域考古調查ñ,《臺灣省濁
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中院史語所專刊之70。台北:中院史語所,頁1-25。
張旭宜
1995 〈台灣原住民出草慣習與總督府的理番政策〉,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
張炎憲
1989 〈苗栗鯉魚潭巴宰族的古文書〉,《史聯》13:15-20。
張素玢
2000 〈平埔社群空間地圖的重構與解釋:以東螺社與眉裡社為中心〉。台北:
中院民族所、台史所籌備處主辦「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2000年10月23-25日,頁1-37。
張捷夫
1984 〈關於雍正西南改土歸流的幾個問題〉,《清史論叢》,四輯,頁273-286。
張隆志
1991 《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 一個清代台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與理解》,
台灣大學文史叢刊87種。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會。
1994 〈歷史人類學與西文台灣史研究的里程碑--評介卲著《台灣邊疆的治
理與政治經濟》〉,《台灣史研究》1(2):150-155。
1997 〈追尋失落的福爾摩沙部落──台灣平埔族群史研究的反思〉,黃富三
等編,《台灣史研究百年回顧與專題論文集》。台北:中院台史所。
2001 〈學術辯論、科際對話與台灣歷史社會研究--讀柯志明《番頭家:清
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灣史研究》8(1):179-190。
張耀焜
1983 〈岸裡大社與台中平原之開發(上)〉,《中國方志叢書台灣地區台灣省
苗中彰三縣文獻》。台北:成文出版,頁140-164。
1991 〈岸裡大社與台中平原之開發〉,台中縣民俗研究會編,《台中平原開發
史研究會論文集》。豐原:台中縣民俗研究會。
張耀錡
1951 〈關於移住內山及後山之西部平埔族ñ,收入張耀錡,《平埔族社名對照
表》,《臺灣文獻專刊》2:1/2,附錄二。
曹永和
1979 〈明代臺灣漁業誌略補說ñ,收於氏著,《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
聯經出版,頁175-253。
莊金德
1964 〈清初嚴禁沿海人民偷渡始末〉(上)、(下),《台灣文獻》15(3):1-20、
15(4):40-60。
莊雅仲
1988 〈文化、書寫與差異:三個有關異己論述的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
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輪文。
許雪姬
1987 《清代台灣的綠營》,中研院近史所專刊54。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1990 《龍井林家的歷史》。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郭康成
2001 《十八世紀中國的政治》。台北:昭明。
陳一仁
2000 〈馬芝遴社社域與人口變遷〉,《彰化文獻》創刊號:149-180。
陳中禹
1999 〈從乾隆朝岸裡社訟案看番漢糾紛的型態 (1758∼1972)〉,國立台灣大
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祥
1993 《台灣地志》,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報告94號。台北:南天書局。
陳仲玉
1994 〈清代漢人拓殖埔里盆地與“眉番”所引起的族群變遷〉,《第一屆「台
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
育中心。
陳其南
1980 〈清代台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9。台
北:中研院民族所。
陳宗仁
1996 《彰化發展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2000(2001年4月)〈南港社與北港社考試──兼論清代台北地區番丁銀制〉,
《台灣史研究》7(1):1-26。
陳俊傑
2000 《彰化縣福興鄉巴布薩族馬芝遴社平埔族人現況調查》。彰化:彰化文
化局。
陳秋坤
1980 〈臺灣土地之開發(一七00∼一七五六)〉,曹永和、黃富三編,《臺灣史論叢》,一輯。台北:眾文,頁163-192。new window
1991 〈平埔族岸裡社潘姓經營地主的崛起(1699∼1770)〉,《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研究所集刊》20:1-35。
1993 《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
中研院近史所集刊74。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陳美玲
1994 〈埔里盆地的平埔族聚落分佈型態〉,《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2:
229-264。
2000 〈二林鎮土地利用的變遷ñ,《嘉義師院學報》10:473-516。
2000 〈自然環境ñ,洪麗完總纂,《二林鎮志》,上冊。彰化:二林鎮公所,
頁486-490。
陳計堯
2000(實際出刊2001年)〈試論日月潭地區原住民的歷史變遷(1815-1934)〉,
《台灣史研究》7(1):81-134。
程士毅
── 〈北埔姜家與岸裡大社的一段淵源〉(未發表)。
1994 〈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6),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 〈清代台中沿山地區族群關係初探──巴宰族群與泰雅族〉,台中:行
政院文建會主辦「中台灣鄉土文化研討會」,2000年9月14-15日。
黃富三
1987 《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一七二九-一八六四)》。台
北:自立晚報。
黃智偉
1999 〈統治之道-─清代台灣縱貫線〉,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增泉、臧振華
1972 〈台灣之古生態研究(6)台灣中部十八張、大邱園、牛罵頭、草鞋墩
等史前遺址的孢粉分析〉,《台大考古人類學刊》39、40:91-115。
溫 吉(編譯)
1957 《台灣番政志》。台北:省文獻會。
溫振華
1992 《清代東勢地區的土地開墾》。台北:日知堂。
葉春榮
2002 〈「番」與族群〉。台北:中研院民族所主辦「人類學與歷史研究之結合」
第六次討論會演講稿。
詹素娟
1989 〈岸裡社群遷移活動研究之一─裡蘭社與鯉魚潭關係初探〉,《台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台南市政府,頁339-362。
1995 〈族群歷史研究的常與變:以台灣平埔族群研究為中心的討論〉,《新史
學》6(4):127-163。
1998 〈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3 〈南島民族在台灣史上的人群單位與性質──以平埔族社群為例〉。台北:中研院民族所主辦、國科會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贊助「人類學與歷史研究的結合:以台灣南島民族為例」,2003年3月14日至15日。
詹素娟、張素玢
2001 《台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南投:省文獻會。
劉如仲、苗學孟
1987 《清代台灣高山族社會生活》,台灣文化論叢。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劉克襄
1988 《探險家在台灣》。台北:自立晚報。
1992 《後山探險:十九世紀外國人在台灣東海岸的旅行》。台北:自立晚報。
1999 《橫越福爾摩沙》。台北:玉山社。
劉枝萬
1951 《台中彰化史話》,上卷。
1978 〈日月潭史話〉(二),《埔里鄉情》2,頁35-38。
1983 〈開發篇〉,收入劉枝萬、石璋如等籑,《臺灣省南投縣志稿(一)》,頁3-333。
劉益昌
1999 《存在的未知:台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劉益昌、潘英海(主編)
1989 《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省文獻會。
潘大和
1998 《平埔巴宰族滄桑史》。台北:南天書局。
潘英海
1987 〈平埔族研究的意義與困惑──從邵式伯的博士論文談起〉,《臺灣風物》
37(2):157-165。
1993 〈平埔研究的再思考與再出發──記「平埔族群研究學術研討會」〉,台灣史研究1(1):166-170。
1997 〈「平埔學」芻議〉。台北:中研院民族所舉辨「探索台灣田野工作的新面向學術研討會」,1998年5月5日至8日。
衛惠林
1981 《埔里巴宰七社志》,中研院民族所專刊27種。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衛惠林、丘其謙
1983 〈南投縣土著族ñ,收於劉枝萬、石璋如等纂,《南投縣志稿》七,頁2152-2336。
鄭喜夫
1976 〈清代台灣「番屯」考(上)、(下)〉,《台灣文獻》29(2):111-130、29
(3):59-89。
鄧相揚
2001 〈水沙連地區的拓墾與卲族的處境〉,陳秋坤、洪麗完主編,《契約文書
與社會生活(1600-1900)》。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頁67-116。
蕭新煌
1996 〈大轉型:勾勒八O年代以來台灣社會宏觀變遷的軌跡〉,《學術教育叢
書》。高雄:高雄市政府教育人員訓練中心。
蕭瓊瑞
1999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台灣原住民生活圖像》。台北:東大。
戴炎輝
1992 《清代台灣之鄉治》,台灣研究叢刊。台北:聯經出版三版。
謝世忠
1987 《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尚峯出版社。
鍾幼蘭
1995 〈族群歷史與意義--以大社巴宰族裔的個案研究為例〉。清華大學人
類學研究所人類學組碩士論文。
1997 〈平埔研究中的「族群分類」問題--再議Hoanya(洪雅族)之適宜
性〉,收入《台灣開發史論文集》。台北:國史館,頁137-166。
1998 〈平埔族群與埔里盆地的開發〉,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的區
域研究論文集》。南投:省文獻會,頁97-140。
韓嘉寶(Pole Heyns)
2002 《荷蘭時代台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台北:播種者。
簡炯仁
1997 〈台灣族群關係的歷史發展--以屏東平原的閩客關係為例〉,收入施政鋒編,《族群政治與政策》,教授論壇專刊4。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09-123。
羅美娥
2000 〈從契約文書看洪雅族北投社的土地流失問題〉,台中:行政院文建會主辦「中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2000年9月14-15日,頁151-167。
貳、日文部分(含中譯)
一、史料
台灣總督府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
1917 《大正四年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概覽表》(上)。台北:臺灣總督官
房臨時戶口調查部。
島田正郎
1982 《熊本藩訓本清律例彙纂(五)》。東京:汲古書店。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編)
1904 《大租取調附屬參考書》。台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編)
1901 《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一卷》,下,神戶小寺活版所。
二、近人專著與期刊論文
───
1910 《平埔蕃調查書》。
小川尚義
1930 〈關於費佛朗語〉,《語言與文學》4:33-44。中譯文發表於李壬癸編審,《台灣南島語言研究論文日中譯彙編》。台東:台灣史前博物館籌備處,
頁243-257。
小林里平
1912 〈埔里社小記(上)(下)〉,《臺法月報》5(5):22-25;5(6):24-30。
土俗人種學研究室
1935 《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第一冊,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類學研究室調查報告。
中村孝志
1931、1936〈蘭人時代の蕃社戶口表〉,《南方土俗》1(1):42-59、4(3):182-196。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編)
1997 《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台北:稻鄉出版社。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
1994 〈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台灣風物》44(1):234-197。
中村孝志(著)、許賢瑤(譯)
1993 〈荷蘭統治下位於臺灣中部的Quataong村落〉,《臺灣風物》43(4):
238-206。
不著撰人
1901 〈大小蕃社の別につき〉,《台灣慣習記事》4(10):909-910。
伊能嘉矩
1899 〈台灣ニ於ケル「ベイホ」族ノ概察〉,《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54:126-137。
1899 〈埔里社平原に於ける熟蕃〉,《番情研究會誌》2(1):31-55。
1904 《臺灣蕃政志》。台北:古亭書屋。
1909 〈關於費佛朗番語〉,《東京人類學會雜誌》24:358-359。中譯文發表於李壬癸(編審),《台灣南島語言研究論文日中譯彙編》,頁85-86。
1910 《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富山房會社。
1965 《臺灣文化志》,下卷。東京:刀江書院。
伊能嘉矩(原著)、孫口雄稔(編著)
1992 《伊能嘉矩の台灣踏查日記》。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
1996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台北:遠流。
1996 《台灣踏查日記》,上、下。台北:遠流。
安倍明義
1938 《台灣地名研究》。台北:杉田書店。
村上直次郎(原譯)、郭輝中(譯)、王詩琅、王世慶(校訂)
1989 《巴達維亞城日記》冊三。台北:省文獻會。
芝原太次郎
1941 〈昔の埔里社(上)(下)〉,《民俗臺灣》1(4):34-36、1(5):43-45。
宮本延人
1949 〈台灣新竹州の新港熟社番部落〉,《民族學研究》14(2):164-165。見宋文薰(譯),〈苗栗新港的平埔部落〉,收入胡家瑜主編,《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台北:臺灣大學人類學系,1999,頁214-217。
根岸勉治
1933 〈噶瑪蘭に於ける熟番の移動と漢族の移民〉,收於奧田彧編,《農林經
濟論考》。東京:養賢堂,頁528-529。
張士陽
1988 〈雍正九、十年台灣中部の先住民に反亂つぃて〉,《台灣近現代史研
究》6:5-55。
移川子之藏
1931-1932 〈承管埔地合同約字を通じて觀たる──埔里の熟蕃聚落(其一)、(其二)、(其三),《南方土俗》1(2):11-19、1(3):37-44、2(1):1-5。
鳥居龍藏
1900 〈埔里社方面にて調查人類學的事項〉,《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74,頁472-479。
鳥居龍藏(原著)、孫口雄稔(編著)
1996 《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台北:遠流。
鹿野忠雄
1932 〈臺灣島に於ける小人居住の傳說〉,《人類學雜誌》47(3):103-116。
鹿野忠雄(著)、楊南郡(譯註)
2000 《山、雲和蕃人:台灣高山紀行》。台北:玉山社。
森田明
1974 《清代水利史研究》,亞紀書房。
奧田彧、陳茂詩、三蒲敦史
1953 〈荷蘭時代之台灣農業〉,《台灣經濟史初集》,台研叢25種,頁38-53。
楊南郡(譯著)
2002 《台灣百年火花:清末日初台灣探險踏查實錄》。台北:玉山社。
鈴木滿男
1988 《漢蕃合成家族の形成と展開》,山口大學人文學部。
蒲廉一(著)、賴永祥(譯)
1955 〈清初遷界令考〉,《台灣文獻》64(4):109-123。
鯉登行文
1899 〈高山番と平地番〉,《蕃情研究會誌》2,頁6-11。
三、英文部分(含中譯)
Andrade, Tonio (著),白采穎(譯)
1999 〈最強大的部落--從福爾摩沙平原之地緣政治及外交論之(一六二三
〜一六三六)〉,《台灣文獻》50(4):133-148。
Baker, D.W.A.
1997 The Civilised Surveyor. Victory: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Bellwood, Peter
1991 “The Austronesian Dispersal and the Origin of Languages.” Scientific
American, pp.88-93.
Barth, Fredrik ed.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Campbell, Judy
2002 Invisible Invaders: Smallpox and Other Diseases in Aboriginal Australia,
1780-1880. Victoria: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Campbell, WM.
1992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台北:南天書局。
C. E. S.
1675 〈被遺誤的台灣〉,收入《台灣經濟史三集》,台研叢34種。
Coombs, H.C. ,edited by Smith, Diane
1994 Aboriginal Autonomy: Issues and Strateg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urthoys, Ann
2000 “An Uneasy Conversation: the Multicultural and the Indigenous”in Race,
Color and Identity in Australia in New Zealand .edited By John Docker &
Gerhard Fischer, Sydney: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Press Ltd,
pp.21-36.
Diamond, Marion
2000 〈貿易的互動〉,Max Quanchi & Ron Adams edited, 蔡百銓(譯)《太
平洋文化史Culture Contact in the Pacific》。台北:麥田出版。
Docker, John & Fischer, Gerhard
2000 Race, Color and Identity in Australia in New Zealand.
Doffman, Erving
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Inc.
Frank N. Pieke 彭軻(著)、陳國土(譯)
1992 《荷蘭華人的社會地位The Social Statu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Holland》,中研院近史所史料叢刊14。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Harrell, Stevan
1997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New York: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Herport, Albrecht
1669 Reise nach Jova, Formosa, Vorder Indien und Ceylon 1659-1668, 本文引
用台灣部分見周學普(譯)《台灣旅行紀》,收入《台灣經濟史三集》,台研叢34種,頁112-127。另收在Campbell, William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London :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Ltd. ,1903。台北:南天書局,1992影印,頁251-257。
Keyes, Charles F
1981 “The Dialectics of Ethnic Change” in Ethnic Change, edited By Charles F.
Keye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pp.4-30.
Myers, R.H.
1972 “Some Reflections on Taiwan Economic Histor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Chinese History the pro-prince of Taiwan, Asilomar
California, pp.24-29.
Reynolds, Henry
1995 The Other Side of the Frontier: Aboriginal Resistance to the European Invasion of Australia. Victory: Penguin Books Ltd.
1996 Frontier: Aborigines, Settlers and Land. New South Wales: Allen & Unwin.
Shepherd, John R.
1993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57-394.
Spicker, Paul
1984 Stigma and Social Welfar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Trosper, Ronald L
1981 “American Indian Nationalism and Frontier Expansion.” in Ethnic Change,
pp.246-270.
Trottier, Richard W.
1981 “Charters of Panethnic Identity: Indigenous American Indians and
Immigrant Asian-Americans.” in Ethnic Change, ed. By Charles F. Keye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pp.271-305.
ZHENG, Chantal白尚德(著)、鄭順德(譯)
1999 《十九世紀歐洲人在台灣》。台北:南天書局。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