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齊、魯視野下之荀子思想研究—以「禮義源 頭」、「稷下學風」與「光明思想」為中心
作者:張胤賢
作者(外文):Chang, Yin-Hsie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林聰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禮義稷下光明荀子RitualJi-Xia AcademyBrightnessXunz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文透過齊國稷下學風與魯國周禮儒學來檢視荀子思想。
就魯學方面,透過五爵制與列鼎制度的交互考證,再加上西周創國之初仍必須依靠殷商文化支援的歷史事實,西周並不存在一個在開國之初就業已成熟、穩定、森嚴的等級制度;而西周中期共王之後的禮制改革,雖然確立了以周人文化風格為主的禮樂體系,但是終西周一朝,絕大多數時期屬於拓荒殖民的奮鬥歷程,周王室僅具名義上的分封及少數人員的有限贈與,至於如何完成分封國土之征服與統治,則必須倚靠各封國自行努力,因此除了與周王室在血緣關係上較為緊密的姬姓諸國,尚能服膺由西周天命觀下所產生粗略的等級制度,其他封疆諸國,基於血緣情感、利益考量,並無形成後儒所云之縝密封建等級制。職是之故,荀子所提倡之禮,實質內容就不是來自西周之禮,而是承繼《左傳》、孔子以降,公卿士大夫所提倡之禮樂文化。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荀子所處的年代已趨戰國之末,兼併戰爭慘烈,各國皆以強調尊君、上下軍功爵位之變法來因應此一巨大變局,因此荀子在繼承春秋左傳以降之禮樂文化之際,亦將變法的意涵融合進入禮義系統之中。
就齊學而言,東夷齊地不僅為諸子學派的文化重鎮,東齊海濱氤氳蒸騰的特殊地理條件,更使齊地為古典神話的發源中心。從鄒衍五行之說、莊子的神話取材到孟子的「歷史循環預言論」,多少皆與東海之濱----東夷齊地有所關聯。然而荀子曾經遊學稷下,「三為祭酒」,「最為老師」,與稷下齊風的染習甚深,
從荀子擅言「變化」,喜用「玉」、「珠」來形容為善之效,更用「蛟龍」、「神明」形容聖心之狀,這些孔孟不常使用的奇異詞彙,荀子卻信手拈來、運用自如,
再加上荀子強調「化」境之後的聖人境界往往出現天地意象的誇飾形容,而在戰國諸子中,強調「化」境工夫境界之誇飾言語者,乃是與齊風關係密切之莊子,如此一來,不難看出荀子學說中齊學所佔的比重。
儘管荀子所提倡之禮並非實質來自西周之禮,但是荀子畢竟是儒家,《詩》、《書》等代表周人文化價值之傳世文獻,即成了荀子努力汲取的文化資源。除了單純地直接引用文句外,荀子進一步承繼《詩》、《書》中具有「刑德二元」之光明思想,並以此光明思想,結合稷下「精氣說」,形成一具有儒家特色之光明工夫論。除此之外,荀子禮學帶有功利色彩,但亦能保有留儒家的道義傳統;而「禮者,養也。」在強調滿足人性慾望的同時,也不忘以道德節用加以調和。由此觀之,荀子雖以儒家自居,但不難發現其將稷下齊學融於儒家的苦心;而荀子雖「三為祭酒」,「最為老師」,與稷下學派浸染甚深,但荀子卻也堅持儒家道義傳統,在稷下學風盛行之際,勇敢無畏展現儒生本色。
Xunzi is known for the theory of humanity evil, and becomes a unique school in the Confucianism. However, under the powerful influence of metaphysical morality thinking of Mencius, the uniqueness and value of the idea of Xunzi is not completely settled. Most scholars believe that Xunzi’s thinking lacks autonomy and universality with regard to the idea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humanity,” because it lacks an organic root of moral system. Therefore, the method of research Xunzi today must get rid of the influence of Menciu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unearthed documents, combining with the history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the Book of Xunzi, trying to clarify the real status of Xunzi, in history. This article aims to elucidate three topics of ritual source, Chi-Hsia Academy and Brightness Thought. In the beginning, the ritual, li 禮, in Xunzi concept has based on the ritual of the Zhou Dynasty; however, we found that Xunzi was following the li 禮 which aristocracy in the face of social chaos to build a set of maintenance of social order etiquette by unearthed documents. Therefore, the ritual, li 禮, in Xunzi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Lu country.
Second, we can find a lot of brightness image in The Book of Songs(詩經) and Shangshu(尚書); however, we can’t find the same inheritance of brightness image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ook of Mencius. To my surprise, we found a lot of bright images in the book of Xunzu who is a Confucian heresy. Why is there such a situation, being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Finally, Xunzi is always regarded as advocating separation of heaven from human; however, Xunzi declared that if we get the 德 in our mind by accumulating good things, then you will obtain the bright spirit (神明) and you will combine the inside and outside bright spirit together(通於神明). In other word, human and heaven( bright spirit) is a
System, not a separation.
參考書目
一、古籍文獻

1.先秦典籍
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
王天海:《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謝墉之:《荀子箋釋》(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
郝懿行:《荀子補注》(濟南市:齊魯書社,2010)
朝川鼎:《荀子述》,《無求備齋荀子集成47》(臺北市:成文書局,1980)
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8)
焦 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8)
周勛初:《韓非子校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黎翔鳳:《管子校注‧形勢》(北京:中華書局,2011)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袁 珂:《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 藝文印書館,民國五十六年)
徐元皓:《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阮 元:《十三經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朱彬撰:《禮記訓纂》(北京,中華書局,1998)

2.漢-隋唐-宋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
揚 雄:《法言》(臺北:中華書局,民國72年)
許 慎:《說文解字》(臺北:天工書局,民國81年)
顧野王:《玉篇》(上海:中華書局,1936)
蕭 統:《文選》(臺北:五南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二年)
範文瀾:《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韓 愈:《韓昌黎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91)
柳宗元:〈封建論〉,《全唐文》第六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
朱熹編:《河南程氏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朱 子:《朱子語類》(臺北:正中書局,1962)。
王孝魚標點:《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3.清
四庫全書出版工作委員會編:《文津閣四庫全書提要匯編》子部冊(北京:商務
印書館,2006年1 月),頁2。
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七年)
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 年4 月)
顧棟高:〈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載《清經解續編》第一冊(上海:上海書店,1988)
蔡尚思:《譚嗣同全集》(北京: 中華書局,1981)

二、近人專書

中國社科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
王國維:《觀堂集林》(香港:中華書局,1973)
王獻唐:《山東古國考》(濟南市:齊魯書社,1983)
王 襄:《簠室殷契徵文》附考釋四(北京圖書館,年代不詳)。
王 穎:《荀子倫理思想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毛 鋒:《神秘詩學》(臺北: 揚智文化,1997)
白川靜:《金文的世界》(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八年)
白川靜撰;王孝廉編:《中國神話》(臺北:長安,民72)
白 奚:《稷下學研究》( 北京: 三聯書店出版社,1998)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學生書局,民國81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民國82年)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學生書局,民國68年)
牟宗三:《原善論》(臺北:學生書局,民國八十五年)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學生書局,1990)
田富美:《清代荀子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 年9 月)
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會結構研究》(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8)
江昆伍:《詩書成詞考釋》(濟南:齊魯書社,1989)
江心力:《20 世紀前期的荀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林宏星:《合理性之追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台大出版社,2011)
林則堯:《惠棟荀學研究--以《荀子微言》為中心》(高雄:高雄師範大學
碩士論文,2012)
林安梧:《存有意識與實踐:熊十力體用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東大出
版社,民國八十二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
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民國八十一年)
杜正勝:《編戶齊民》(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
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13)。
李學勤主編:《西周史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硏究‧下編》(臺北:雲龍出版社,2006)
李學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書社,2006)
李澤厚:《該中國哲學登場了---李澤厚2010年談話錄》(上海:上海譯文出版
社,2011),
何懷宏:《世襲社會及其解體》(北京:三聯書店,1996)
塗可國、劉廷善主編:《荀子思想研究》(山東:齊魯書社,2015)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中華民國八十年)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聯經,民國七十三年)
袁 柯:《中國神話史》 (上海藝文出版社,1988)
袁 林:《兩周土地制度新論》(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2000)
伍振勳:《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意義新探》(新竹: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05)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台灣大學
出版中心,2004)
張西堂:《荀子真偽考》(臺北:明文書局,民國八十三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2002)
賀 麟:《文化與人生》(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
趙沛霖:《先秦神話思想史論》(臺北:五南,1998)
徐炳昶:《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臺北:裡仁書局,1999)
郭沫若:《十批判書》(民間翻印本)
郭沫若:〈青銅時代〉(民間影印版)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郭寶鈞:《山彪鎮與琉璃閣》(科學出版社,1959年)
馮天瑜《封建考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趙伯雄:《周代國家型態研究》(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餘其濬:《《史記》與公羊學》(臺北: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民國85年)
劉翠溶主編:《四分溪論學集:慶祝李遠哲先生七十壽》(臺北:允晨文化,
2006)。
董洪利:《孟子研究》(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廖名春:《荀子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
黃聖旻:《王先謙荀子集解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6) ,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香港:東方人文學會,1974)頁120。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學生書局,民國八十一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 年10 月)
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商務出版社,1992)
錢 穆:《國史大綱》(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一年)
侯外盧:《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民間翻印本)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黃銘崇:《中國史新論.古代文明的形成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
司,2016)
瞿同祖:《中國封建社會》(臺北:裡仁書局,民國七十三年)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趙世超:《周代國野關係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
傅築夫:《中國經濟史資料‧先秦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0)
顧德融、朱舜龍:《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顧頡剛:《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店,1993)
廖名春:《荀子的智慧》(吉林:延邊大學出版社,,1992年)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周福昌等撰:《新譯左傳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11)
陳泳超:《堯舜傳說研究》(江蘇: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陳 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書店,1996)
詹鄞鑫:《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江蘇:古籍,1992)
董作賓:《甲古學六十年》(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蕭 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臺北市:桂冠, 1991)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劉 翔:《中國傳統價值觀詮釋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孫詒讓:《原名》〈古籀撰異第四〉(山東:齊魯書社,1986)
孫詒讓:《契文舉例》(山東:齊魯書社,1986)
魏慈德:〈中國古代風神崇拜》,(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2)
聞一多:《古典新義》(臺北:裡仁,1996)
鄭 開:《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北京:三聯書店,2009)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觀》(北京:三聯書局,1993)
陳慧等著:《天、人、性:讀郭店楚簡與上博竹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陳 復:《商周交會在齊國:齊文化與齊學術的研究》,甲編:《先秦齊文化的淵
源與發展》(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頁85-89
詹 康:《爭論中的莊子主體論》(臺北:學生書局,2014)
錢 穆:《先秦諸子系年》(臺北:商務印書館,2005)

三、翻譯書籍
史華茲著,程鋼等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凱西勒著、黃龍保譯:《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科院出版社,1992年)
馬伯樂著,馮沅君譯:《書經中的神話》(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
塗爾幹著,趙學元等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遠流出版社,1992)
狄培理著 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
孟旦著 丁棟等譯:《早期中國人的概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伊藤道治著,江藍生譯:《中國古代王朝的形成》(北京:中華書局,1999)
海德格著,孫周興譯:《荷爾德林詩的闡釋》,(山東:商務印書館,2000)。
海德格著著,郜元寶譯:《人,詩意地安居》,(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韋伯著,簡惠美等譯:《宗教與世界:韋伯選集(II)》(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
韋伯著 李永熾譯《韋伯的比較社會學》(臺北:水牛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
葛蘭言著,趙丙詳等譯:《古代中國的節慶與歌謠》(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
版社,2005)
劉殿爵著:《採掇英華---劉殿爵教授論著中譯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4)
齊格蒙.鮑曼著 洪濤譯:《立法者與闡釋者----論現代性、後現代性與知識分子》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羅哲海著 陳詠明等譯:《軸心時期的儒家倫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樋口隆康主編,蔡鳳書譯:《日本考古學研究者,中國考古學研究論文集》(東
京:東方,1990)

四、期刊論文

丁 鼎:〈齊魯文化與兩漢禮制及禮學〉《煙臺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004年6月。
于常青:〈淺析春秋時期的人口狀況〉,《河北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
年9月,第3期。
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等: 《山東鄒平縣古文化遺址調查》,《考古》1 989 年
第6 期。
山東博物館:《山東益都蘇埠屯第一號奴隸殉葬墓》,《文物》,1972 年第8 期。
山東博物館:〈臨淄郎家莊一號東周殉人墓〉《考古學報》1977年1月。
牛繼清:〈魯東徙信齊說— 對西周封建的再思考〉《西北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
版 ) 1999年7月。
尤 銳:(Yuri Pines)〈新舊的融合:荀子對於春秋思想傳統的重新詮釋〉,《國
立政治大學學報》,第十一期,2003年12月。
王 遲:〈曲阜魯國故城〉《考古》,1984年12月。
王立民:〈孟子與荀子的君主想樂觀比較〉,《世紀橋》,2010年第5期。
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諸侯爵稱〉,《歷史研究》,1983年3月。
王 飛:〈用鼎制度興衰異議〉,《文博》,1986年6月。
王玉哲:〈周平王東遷乃避秦非避戎說〉,《天津社會科學》,1986年第3期、王雷 生:〈周平王東遷原因新論----周平王東遷受逼於秦、晉、鄭諸侯說〉,《
人文雜誌》,1998年第1期。
王江舟:〈古代齊魯地域的音樂特點與差異〉《濟南職業學院學報》 2014 年第2
期。
王孝廉:〈王權交替與神話轉換〉《民間文學論壇》1998年第 3 期。
方 輝:〈商周時期魯北地區海鹽業的考古學研究〉,《考古》 2004年第4期。
方 輝:〈海岱地區夏商周考古的新收穫〉,《山東大學學報》 2006年第五期。
朱繼平:〈從商代東土的人文地理格局談東夷族群的流動與分化〉,《考古》2008
第三期
宋洪兵:〈論司馬談之“道家”概念與司馬遷之“黃老”概念〉《國學學刊》2016
年第二期。
林 沄:〈周代用鼎制度商榷〉,《史學集刊》,1990年3月。
林慧瑛:〈中國蠶桑文化的女子定位──以嫘祖、先蠶與女化蠶故事為觀察中心
〉《文與哲》, 第二十一期 2012 年 12 月。
林存光:〈試析先秦齊魯政治文化的差異性〉《管子學刊》1991年2月
林素娟:〈飲食禮儀的身心過度意涵及文化象徵意義-----以三《禮》齋戒、祭祖為
核心進行探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所,
2008.3)。
林壯青:〈以恐懼對恐懼—霍布斯利維坦的誕生〉,《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2010年三期。
伍振勳:〈兩種「通明意識」--莊子、荀子的比較〉,《漢學研究》,第二十一卷,
第二期﹝2003.12﹞。
江富建:〈南陽春秋玉龍形制和紋飾與龍文化釋考〉《裝飾》 2012年01期。
何光嶽:〈 薑齊建國述略〉,《管子學刊1》1990年第四期。
吾 淳:〈儒家倫理的精英定位〉,《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
年3月。
李加成:〈荀子禪讓觀釋義〉,《社會科學論壇》,2014年5月。
李 凱:〈 帝辛十祀征夷方與商王巡狩史實〉,《中國歷史文物》,2009年第六
期。
李龍海:〈 殷商時期東夷文化的變遷〉,〈華夏考古〉2013年第二期、
李龍海:〈早商晚段至殷墟時期商人與東夷的文化融合〉,〈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
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年6月。
李松駿:〈論劉勰文心雕龍之氣論間架及其工夫論實踐〉,《中國文學研究》第三
十八期〉。
李少兵:〈紅山文化玉龍〉《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 年。
李 元:〈酒與殷商文化〉《學術月刊》1994年第五期。
李炳海:〈蓬萊、崑崙神話同源於東夷考〉《東嶽論叢》,1991年第一期
〈崑崙地望及東夷文化區的西限〉《東嶽論叢》,1992年第2期。
李小成:思想〉《唐都學刊》 1999年1月。
李啟成:〈自崇禮到重法》(上)《政法論壇》 2012 年第四期。
李哲賢:〈荀子人性論在美國〉《政大中文學報》,2007年12月。
李學勤:〈關于東周鐵器的問題〉,《文物〉,1959年12期。
束世瀓:〈爵名釋例——西周封建制探索之一〉,《學術月刊》,1961年4月。
杜文勝:〈春秋禮崩樂壞了嗎?〉《史學月刊》,2003年第九期。
杜小鈺:〈玉“龍”試辨〉《考古與文物》2012 年第5 期。
胡厚宣:〈殷代的蠶桑和絲織業〉,《文物》11 期(1972 年)。
沈英英:〈《詩經》中的蠶事文化〉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15 年第4 期。
馮 時:〈班簋銘文補釋〉《出土文獻》,2012年,第二輯。
佐藤將之:〈中國古代「變化」觀念之演變暨其思想意義〉,《政大中文學報 》,
2005年6月。
佐藤將之:〈戰國時代“誠”概念的形成與意義:以《孟子》《莊子》《呂氏春秋》
為中心〉,《清華學報》,新 35 卷第 2 期(2005.12),第 215-244 頁;
佐藤將之:〈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漢學研究》,第 27 卷
第 4 期(2009.12),第 35-60 頁。
佐藤將之:〈荀子哲學研究之解構與建構:以中日學者之嘗試與「誠」概念之探
討為線索〉,《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評論》,第34期,2007年10月。
周汝昌:〈〈文賦〉即“文心”論——兼評〈管錐編〉之解“玄覽” 〉,《北京大
學學報》,2000年第2期,第17-18頁。
吳聲佑:〈劉師培「三《傳》《荀子》相通考」探析〉《靜宜中文學報 》 2013 年
12 月。
許倬雲:〈周代都市的發展與商業的發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1977年6月。
姚彥祺:〈「命」與西周神聖世界觀的建立〉,《臺北市立大學學報》,第44卷,
第一期。
雷廣臻:〈紅山文化玉器蘊藏著黃帝及龍鳳文化資訊〉《理論界》 2012年7月。
賀 園:〈天使的悲劇— 《搜神記女化蠶》的女性主義分析〉《西安文理學院
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 5 年2 月。
徐湘霖:〈蠶馬雜譚〉《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科版)2004年12月。
振 鎬:〈齊髻兩國建國方針之比較研究〉《東嶽論叢》一九八七年第三期。
黃 海:〈曲阜魯國故城與臨淄齊國故城的比較研究〉《四川文物》1999年5月。
陳 君:〈釋“佇中區以玄覽”〉,《文學遺產》,2004年第5期,頁118-121。
俞偉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上)、(中)、(下),《北京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1月、2月,1979年1月。
許雅惠:〈近二十多年西周青銅禮器與金文研究之課題與檢討〉,《新史學》,
2013年9月。
管銀鳳:〈略論霍布斯宗教神學的基本精神〉,《經濟研究導刊》
管東貴:〈從李斯廷議看周代封建制的解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
刊》,64本3分,1993年12月。
趙 柯:〈論施特勞斯視野中的霍布斯〉,《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14期5卷。
趙 菡:〈大、小傳統新說釋義〉《百色學院學報》2016年7月。
趙伯雄:〈以國字的古訓看所謂的西周國野制度〉,《人文雜誌》,1987年1期。
陳 曉:〈神話傳說與歷史事實中的姜太公>《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7
月。
陳啟智:〈齊魯之學與齊國政治〉《東嶽論叢》1990年第一期。
陳佩君:〈兩周金文所見先人美稱詞研究〉,《有鳳初鳴年刊》,第3期,2007/10
楊博達:〈 西周至南北自製玻璃概述〉《故宮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5 期。
楊 寬:〈呂不韋和《呂氏春秋》新評〉《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79年5月。
夏長樸:〈《四庫全書總目》與漢宋之學的關係〉,《故宮學術季刊》(第23卷
第2期)頁99-102。
藍文欽:〈四庫全書文淵、文溯、文津三閣書前提要之文字比勘:以三百六十五
種書前提要為例〉《圖書資訊學刊》第13卷第1期(2015.6)。
鄧小虎:〈荀子思想中的“誠”的回顧和梳理〉《邯鄲學院學報》,2015年4月
楊建芳:〈戰國玉龍佩分期研究一兼論隨縣曾侯乙墓年代〉《 江漢考古》1985年
第2期.
張 亨:〈荀子對人的認知〉,《台大文史哲學報》18 期,頁198。
張國碩:〈夏末早商的商夷聯盟〉,〈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年3
月。
張胤賢:〈莊子聖王形象研究〉,《鵝湖》,第476期,2015/2。
張宏明:〈中國鐵器時代應起源於西周晚期〉,《安徽史學〉,1989年2月。
張 傑:〈荀子法先王、法後王思想新探〉,《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第25卷第3期,1996年9月。
劉 濤:〈分封魯國的學術文化史意義〉《東嶽論叢》2012年7月。
蔣 波:<三十年來的姜太公研究>《管子學刊》2012年第四期。
孫開泰:〈稷下學宮創建于齊威王初年考辨〉《管子學刊》1994年第一期。
劉 桓:〈大盂鼎銘文釋讀及其他〉《北方論叢》2005年第四期。
楊漢民:〈秦政駁而霸與秦相容並蓄的文化傳統〉《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11
年3 月。
楊儒賓:〈莊子與東方海濱巫文化〉,收入其《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
社,2016)。
楊儒賓:〈離體遠遊與永恆的回歸─屈原作品反應出的思想型態〉,《國立編譯館
館刊》,第22卷,第1期,1993年6月。
楊儒賓:〈論《管子》四篇的學派歸屬問題─一個孟子學的觀點〉《鵝湖學誌》1994
年12月。
楊儒賓:〈先秦儒家與冥契論述〉,《中國文化》,第35期(春季號),2012
年05月。
楊士欽:〈荀子中節用思想探微〉,《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年4月,
第33卷第2期。
蔣猷龍:〈蠶與馬相聯繫的民俗學研究〉《東南文化》1990年4月。

蔡鳳書:〈關于大汶口文化時期社會性質的初步探討〉《文史哲》1987年01
期。
錢榮貴:〈鄭玄注經及其體系〉《山東社會科學》2013年第九期。
劉保禧:〈陳漢生與牟宗三:論直覺與神秘主義〉《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2013年1月。
劉海川:〈懸擱倫理學的政治學---霍布斯的實踐哲學方法〉,《學術月刊》,2015
年第二期。
劉又銘:〈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收入於《「孔學與二十一世紀」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2001年)。
劉又銘:〈當代新荀學的基本理念〉,收入於龐樸主編:《儒林》輯4(濟南:山
東大學,2008年)。
劉又銘:〈儒家哲學的重建──當代新荀學的進路〉,收入於:《邯鄲學院學報》,
卷22期1(2012年3月),頁25-30,等。
葉舒憲:〈食玉信仰與西部神話的建構〉《尋根》2008年4月。
傅斯年:〈大東、小東說----兼論魯燕齊初封在成周東南後乃東遷〉,《中央研究
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
傅斯年:〈論所謂五等爵〉,《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裘錫圭:〈說殷墟蔔辭的奠---試論商人處置服屬者的一種方法〉,《中央研究院歷
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四本,第三分。
董並生:〈城字考源〉,《文物季刊》,1989年,第2期。
鄭同修:〈山東高青陳莊西周遺址考古發掘獲重大成果〉,《中國文物報》,2010
年2月5日。
陳世輝:〈”爵名釋例”質疑〉,《學術月刊》,1961年8月。
黃銘崇:〈從考古發現看西周墓葬的「分器」現象與西周時代禮器制度的類型與
階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民國101年.12月。
黃崇銘:〈古史即神話----以大荒經及堯典為中心的再檢討〉,《新史學》七卷三
期。
夏含夷:〈從西周禮制改革看《詩經‧周頌》的演變〉,《河北師院學報》,1996
年第三期。
馬衛東:〈春秋采邑制度在歷史上的進步作用〉,《古代史研究》,2012年第7
期。
馬承源:《何尊銘文初釋》,《文物》,1976年第一期。
周蘇平:〈春秋輿人考辨〉,《人文雜誌》,1999年第三期。
尉博博:〈春秋魯國”一繼一及”辨〉,《社會科學論壇》,2010年10月。
郭颯颯:〈從周公倫理思想看儒家倫理的精英定位〉,《陜西教育學院學報》,
2007年2月。
殷之彝:〈山東益都蘇埠屯墓地和“亞醜”銅器》,《考古學報》,1977 年第2
期。
殷南根:〈五行之理與戰國秦漢人的四時教令說〉《中國農史》,1990年第一
期。
曹 斌:〈商周時期的政權更迭與海岱地區文化格局的變動———兼論海岱地區
的商周分界問題〉《東嶽論叢》 2016 年11 月( 第37 卷/ 第11 期)。
藏知非:〈駁而霸”探微—荀子眼中的秦國政治評析〉《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2002年4月。
顧洪列:〈試論三年之喪的起源〉,《齊魯學刊》,1989年第三期。

五、專書論文
小倉芳彥著,許洋主譯:〈左傳中的霸與德〉收入《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
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
小南一郎:〈論射禮的儀禮化過程——以辟雍禮儀為中心〉,《西周文明論集》(北
京:朝華出版社,2004)。
馮 時:〈西周金文所見「信」、「義」思想考〉,收入《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
構》(臺北:台灣書房,2007)。
於省吾:〈壽縣蔡侯墓銅器銘文考釋〉,收錄於《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
華書局,1979)。
杜正勝:〈夏代考古與早期國家〉,見其《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
民國八十一年)。
何幼琦:〈海經新探〉,收入中國山海經學術討論會編輯:《山海經新探》(成都: 社
會科學院,1986)。
何 新:〈古崑崙---天堂與地獄之山〉,收入中國山海經學術討論會編輯:《中國
遠古神話與歷史新探》(哈爾濱: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
馮 時:〈西周金文所見「信」、「義」思想考〉,收入《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
構》(臺北:台灣書房,2007)。
勞悅強:〈釋莊子的”明”義〉,收入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第三輯(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7)。
伊藤道治:〈殷代史的研究〉,收入樋口隆康主編,蔡鳳書譯:《日本考古學研究
者,中國考古學研究論文集》(東京:東方,1990)。
聞一多:〈神仙考〉 收入《聞一多全集》(臺北: 裡仁書局,民國八十八年),第一冊。
薑亮夫:〈光明崇拜及其在封建政治中的痕跡與作用〉,《古史學論文集》(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黃銘崇:〈「殷周革命」新論──邁向「人文的」國家〉,收入黃銘崇主編:《中國
史新論.古代文明的形成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
2016)。
陳寅恪:〈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陳寅恪史學論文選集》 (上海: 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2)。
陳昭瑛:〈人作為類的存有:荀子人文精神重探〉,收入林鴻信編:《跨文化視野
中的人文精神:儒、佛、耶、猶的觀點與對話雛議》(臺北:台大出版
社,2011)。
曾春海:<荀子社會倫理中的公道論>,收入《第七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論文
集》(輔仁大學文學院暨哲學糸,2003) 。
楊儒賓:〈黃帝與堯舜---先秦思想的兩種天子觀〉,收入李學勤等編《新出土文獻
與先秦思想重構》(臺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7)。
楊儒賓:〈巫風籠罩下的性命之學─屈原作品的思想史意義〉, 中興大學中文系
《「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臺北:新
文豐出版公司,2003)。
楊 寬:〈中國上古史導論〉,收入《古史辨》第七冊上編(民間影印本)。
謝曉東:〈荀子政治哲學中的禮:以人性、優良政府和正義為中心的考察〉,收入
汪江中等編:《中國儒學》第九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蔡茂哲:〈甲骨文四方風名再探〉,《金祥恆教授逝世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台
金祥恆教授逝世周年紀念論文集編輯小組,1989)。
劉 源:《試論西周金文“帥型祖考之德”的政治內涵》,王興尚主編《周秦倫理文
化與現代道德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
年。
蔣年豐:〈荀子與霍布斯的公道世界之形成〉,收入《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
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出版社,2008)。
蔣年豐:〈《荀子》「隆禮義而殺詩書」涵義之重探--從「克明克類」的世界著眼〉,
《第一屆中國思想史討論會文集》(東海大學文學院編印,1989 年12
月)。
熊鐵基:〈對“神明”的曆史考察〉,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
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傅斯年,見其〈夷夏東西說〉,收入《史學方法導論》(北京:中華書局,2016),
顧頡剛:〈《莊子》和《楚辭》中昆侖和蓬萊兩個神話系統的融合〉,收入《中華
文史論叢》(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第二輯。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