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壞毀與重建──遷台詩人群對「家」的書寫與再現
作者:廖堅均
作者(外文):Jian-JyunLiao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昌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遷台詩人台灣現代詩家的意義鄉愁地方感First-generation mainlandersmeaning of homesense of placenostalgiamodern Taiwanese poet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本論文以「家」為核心概念,探討遷台詩人筆下的「家」如何從壞毀走向重建的歷程。揮別本質論的認同邏輯及緬懷過去的鄉愁論述,本論文將從建構論及當下關懷的視角,觀察詩人如何開啟當下幸福之可能。本論文欲探討以下問題:詩人在經歷過戰爭所造成之創傷與斷裂時,如何透過詩歌創作來反映或回應現實與內心,提筆寫作抒發之際,創造了怎樣的「家」的形象?其次,隨著遷台的時間累積與生命經驗的發展,如何在環境與人情中嘗試生產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家」,乃至在書寫中表現出親密的心理狀態?再次,在一九八七返鄉之後,對「生身之家」的鄉愁該如何理解?回歸到以「人」為本位來思考,「新生之家」與「生身之家」的存在是否必須成為一道認同的單選題?再者,從性別的角度觀察,遷台女詩人在面對家國意識及傳統家庭觀時,如何依違協商以保有女性自我?
為了完整性及論述層次的豐富度,本論文跨領域援用心理學「家作為自我之象徵」、空間現象學「家作為靈魂的幸福居所」以及人文地理學「家作為生命實踐的方式」等概念,輔助詩歌文本的深入解讀。本論文在章節推進的過程中,將展開由「生身之家」到「新生之家」的認同情感表現光譜。有些詩人凝望故土一生,有些詩人則以台灣為家,更有些詩人在這兩端之間游移不定,無論何者都是詩人存在狀態真實的顯現。在研究成果中,本論文嘗試提出以「家」為核心之觀看戰後遷台詩人作品的理解框架,以平衡過度偏重「過去之家」(鄉愁)的研究論述。
Nostalgia, Place, and Home: On the First-Generation Mainlanders’ Taiwanese Modern Poetry
Author: Liao, Jian-Jyun
Advisor: Chen, Chang-M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SUMMARY
This thesis examines ‘home’ imagery as the core theme, and explores how the ‘home’ imagery went from ruin to reconstruction which was created by the first-generation mainlanders’ poets. This thesis employing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ism approach’ as a method, rather than identity of essentialism and nostalgia research that was used approach way. Through the lens to figure out how the poets rebuild their living world, getting rid of past memory turn consciousness to the moment in life and future, settle down the mind and finding happiness.
For intensifying discussion, this study used cultural theorist whose concepts and ideas, for example, poetic space of Gaston Bachelard, sense of place in human geography, and meaning of home in social psychology.
In the progress of analysis, it expands a ‘home’ identity spectrum between ‘family of orientation’ and ‘family of procreation’. Especially, it focuses on 11 poets, including 8 males and 3 females. I found that some poets stared at their homeland for all lifetime, some poets transformed Taiwan space into a new homey place, and some poets wandering between two sites.
As a result of conducting this research, I revise that approach of mainlanders’ nostalgia discourse, supplementing ‘home’ imagery of their everyday life scene in this island Taiwan. Finally, I promoted a new research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ir life stories.
Key words: First-generation mainlanders, meaning of home, sense of place, nostalgia, modern Taiwanese poetry.
INTRODUC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middle 20th century, the KMT(國民黨) government retreated to Taiwan because of the Chinese Civil War. This ethnic group about 2 million people, who were called ‘mainlanders’ by fellow researchers.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research perspectives, known as nostalgic, Chinese nationalism, diaspora, and rootless. This thesis connects the two parts of their life with the image of ‘home’. This study selects 11 poets of ‘mainlanders’: jhong ding wun(鍾鼎文), yang huan(楊喚), ji sian(紀弦), ya sian(瘂弦), shang cin(商禽), guan guan(管管), yu guang jhong(余光中), wang ci jiang(汪啟疆), rong zih(蓉子), hu pin cing(胡品清), jhang siang hua(張香華). Through examines their works, and explain his and her existent feeling of everyday life experience, to know the emotion and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that they shared.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en they have been forced to leave their hometown to escape war, persecution, how do they reflect or transform reality experience into their poetry, especially ‘home’ imagery will be recovered or not? Secondly, with time goes away, they have more experience and social networks in their living world, so how would they sense of their place, turn the environment to a homey place? And, when they develop new relationships by making friends, works, and get married. How do they represent their familiarity, intimacy, and attachment to the new home place?
Third, after the period of Martial Law in Taiwan (1949-1987), ‘mainlanders’ can go back to mainland home and visits their family. Between these two ‘home’, how do they think about the concept of identity and the real living world? As the position of humanism, would they possibly constructed a new identity with a new place? Furthermore, concern about the balance of gender, the thesis selected 3 poetesses to observe their ‘home’ imagery. When they fac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ethnic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family discipline, how would they negotiate with it and maintain herself consciousness of the female gender?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intensifying discussion, this study uses some theorist whose concepts and ideas, for example, poetic space of Gaston Bachelard, sense of place in human geography, and meaning of home in social psychology. These discourses all about ‘home’ research, some focus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safe and happy in poetry, and some focus on real housework and social network practice. In this thesis, no matter how the ‘home’ imagery illusionary or realistic, it will be adopted and figure out profound meanings with suitable theorie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In the progress of analysis, it expands a ‘home’ identity spectrum between ‘family of orientation’ and ‘family of procreation’. Via discusses 11 cases of the ‘mainlanders’, including 8 poets and 3 poetesses. Classified them in 4 main chapters, I found that some poets’ works stared at their homeland for all lifetime; some poets’ works transform Taiwan space into a new homey place, and some poets wandering between two ‘home’ sites. It’s all authentic situation of their own life, that broke the imagination of the first-generation ‘mainlanders’ identity and previous research. This thesis figure out that there were many differences in this community depends on social class, gender, and family life cycle.
CONCLUSION
As a result of conducting this research, I revise that approach of mainlanders’ nostalgia discourse; reveal many ‘home’ imagery of their everyday life scene in this island Taiwan. Finally, I promote a new research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ir life stories.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一)、 詩集、詩選集、文集
上官予編:《十年詩選》,台北:明華書局,1960。
也斯:《城市筆記》,台北:東大出版,1987。
汪啟疆:《夢中之河》,台北:黎明文化出版,1979。
汪啟疆:《海上的狩獵季節》,台北:九歌出版,1995。
汪啟疆:《藍色水手》,高雄:黎明文化,1996。
汪啟疆:《人魚海岸》,台北:九歌出版,2000。
汪啟疆:《疆域地址》,高雄:宏文館圖書,2008。
余光中:《白玉苦瓜》,台北:大地出版社,1974。
余光中:《余光中詩選:1949-1981》,台北:洪範書店,1981。
余光中著,陳芳明編:《余光中六十年詩選》,台北:印刻出版,2008
紀弦:《紀弦自選集》,台北:黎明出版,1978。
紀弦:《半島之歌》,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3。
紀弦:《紀弦詩拔萃》,台北:九歌出版,2002。
紀弦:《年方九十》,台北:文史哲出版,2008。
紀弦:《第十詩集》,台北:九歌出版,1996。
商禽:《夢或者黎明及其他》,台北:書林,1988。
商禽:《用腳思想:詩及素描》,台北:漢光出版,1992。
商禽:《商禽詩全集》,台北:印刻文學生活,2009。
張默、洛夫、瘂弦主編:《六十年代詩選》,高雄:大業書店,1961。
張默、洛夫主編:《中國新詩選輯》,高雄:創世紀詩刊社,1956。
張默、張漢良、辛鬱、菩提、管管編:《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台北:源成文化圖書供應社,1977。
張默編:《現代詩人書簡集》,台中:普天出版,1969。
彭邦楨、墨人主編:《中國詩選》,高雄:大業書店,1958。
舒暢:《焚詩祭路》,台北:九歌出版,2008。
瘂弦:《深淵》,台北:晨鐘出版社,1982。
瘂弦:《瘂弦詩集》,台北:洪範書店,2010。
管管:《早安‧鳥聲》,台北:九歌出版社,1982。
管管:《管管詩選》,台北:洪範出版,1986。
管管:《腦袋開花─奇想花園66朵》,台北:商周出版,2006。
管管:《燙一首詩送嘴,趁熱──管管百分百詩選》,台北:印刻出版,2019。
鍾鼎文:《山河詩抄》,台北:正中書局,1956。
鍾鼎文:《雨季》,台北:台灣省新聞處,1967。
鍾鼎文:《鍾鼎文詩全集:年代》,新北:詩藝文出版社,2014。
歸人編:《楊喚全集I》,台北:洪範書店,2006。
蓉子:《七月的南方》,台北:藍星出版,1961。
蓉子:《蓉子詩抄》,台北:藍星詩社,1965。
蓉子:《青鳥集》,台北:爾雅出版,1982。
胡品清:《胡品清譯詩及新詩選》,台北:中國文化研究所,1962。
胡品清:《人造花》,台北:文星書店,1965。
胡品清:《夢幻組曲》,台北:水牛出版社,1967。
胡品清:《晚開的歐薄荷》,台北:水牛出版社,1968。
胡品清:《最後一曲圓舞》,台北:水牛出版社,1968。
胡品清:《芒花球》,台北:水牛出版社,1969。
胡品清:《玻璃人》,台中:學人文化事業,1978。
張香華:《不眠的青青草》,台北:星光出版社,1978。
張香華:《愛荷華詩抄》,台北:林白出版,1985。
張香華:《千般是情》,台北:漢藝色研,1987。
張香華著,李蘇羽繪:《貓,你喜歡我嗎》,台北:麥田出版,2004。
張香華:《初吻》,台北:遠流出版事業,2006。
楊文娟編:《她的人‧她的詩》,台北:星光出版社,1992。
羅英:《二分之一的喜悅》,台北:九歌出版社,1987。
羅門編著:《燈屋‧生活影像》,台北:文史哲,1995。

(二)、 研究論著
文訊雜誌社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 : 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出版,1996。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2003。
王鈺婷:《女聲合唱:戰後台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宇文所安:《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台北:聯經出版,2006。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7。
余德慧:《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2001。
吳當:《楊喚童詩賞析》,台北:國語日報社,2001。
吳鄭重:《廚房之舞──身體與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台北:聯經出版社,2010。
李元貞:《女性詩學─台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1951-2000》,新北:女書文化事業,2000。
李有成、張錦忠編:《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台北:允晨文化,2010。
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台北:萬卷樓,2002。
林淇瀁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36 商禽》,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2013。
邵玉銘、瘂弦等編:《40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5。
侯如綺:《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1950-1987)》,台北:聯經出版,2014。
洪淑苓:《思想的裙角: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銘刻與時空書寫》,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洪淑苓編:《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82 胡品清》,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6年12月。
洪淑苓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74蓉子》,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2015。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2008。
徐復觀:《中國文學精神》,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十與八、九十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出版,2004。
畢恆達:《物情物語》,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1996。
畢恆達:《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心靈工坊,2004。
許世旭:《新詩論》,台北:三民書局,1998。
陳政彥:《跨越時代的青春之歌:五、六○年代台灣現代詩運動》,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2。
陳國偉:《想像台灣:當代台灣小說的族群書寫》,台北:五南圖書,2007。
陳康芬:《斷裂與生成─台灣五十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陳啟佑、陳敬介主編:《瘂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讀冊文化事業,2011。
陳義芝:《從半裸到全開─台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
須文蔚編:《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9紀弦》,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
須文蔚編:《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5楊喚卷》,台南:台灣文學館,2012。
黃應貴主編《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台北:群學出版,2014。
楊明:《鄉愁美學─1949大陸遷台作家的懷鄉文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0。
楊景龍:《傳統與現代之間:中國現當代詩歌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17。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2003。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主編:《台灣前行代詩家論》,台北:萬卷樓,2003。
趙彥寧:《帶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台北:巨流,2001。
鄭慧如:《台灣現代詩史》,新北:聯經,2019。
蕭蕭、方明主編:《現代詩壇的孫行者─管管作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2009。
蕭蕭編:《詩儒的創造──瘂弦詩作評論集》,台北:文史哲,1994。
龍彼德:《瘂弦評傳》,臺北:三民書局,2006。
應鳳凰:《五十年代台灣文學論集──戰後第一個十年的台灣文學生態》,高雄:春暉出版,2007。
鍾玲:《現代中國繆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台北:聯經出版,1989。
簡政珍:《放逐詩學》,台北:聯合文學,2003。
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9。
蘇其康主編:《結網與詩風─余光中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

Ben Highmore(本‧海默爾),王志宏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Clare Cooper Marcus著,徐詩思譯:《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2010。
Douwe Draaisma,謝樹寬譯:《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台北:漫遊者文化事業,2016。
Gaston Bachelard(加斯東‧巴什拉)著,杜小真、顧嘉琛譯:《火的精神分析》,湖南:岳麓書社,2005。
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2010。
Linda McDo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台北:群學出版,2006。
Michel de Certeau(米歇爾‧德‧塞托)、Luce Giard(呂斯‧賈爾)、Pierre Mayol(皮埃爾‧梅約爾)著,冷碧瑩譯:《日常生活實踐2.居住與烹飪》,南京:南京大學,2014
Michel de Certeau(米歇爾‧德‧塞托)著,方琳琳、黃春柳譯:《日常生活實踐 1.實踐的藝術》,南京:南京大學出版,2015。
Mike Crang(邁克‧克朗)著,楊淑華、宋慧敏譯:《文化地理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2007年4月。
Mike Crang(邁克‧克朗)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出版社,2008。
Tim Cresswell 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2006。
Tuan Yi-Fu(段義孚)著,王志標譯:《空間與地方:經驗的視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17。
Wendy Joy Darby著,張箭飛、趙紅英譯:《風景與認同─英國民族與階級地理》,江蘇:譯林出版社,2011。


二、期刊論文

丁旭輝:〈囚禁與脫逃:商禽詩中本尊與分身的共構現象〉,《台灣詩學學刊》第16號(2010.12),頁29-46。
向明:〈永遠挺立的「檳榔樹」〉,《文訊》第19期(1985年8月),頁123-128。
朵思:〈記憶中的移動實境─悼女詩人羅英〉,《文訊》第339期(2014年1月),頁47-49。
余欣娟:〈不僅僅是鄉愁──女詩人的「流亡」與「落地生根」〉,《台灣詩學學刊》第5期(2005年6月),頁147-181。
余德慧:〈殘破家園的心理學方法〉,《應用心理研究》第9期(2001年3月),頁16-20。
吳瑾嫣:〈女性遊民研究:家的另類意涵〉,《應用心理研究》第8期(2000年冬),頁83-120。
李癸雲:〈戰爭‧囚禁‧逃亡─試探商禽的戰爭創傷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3期(2011年10月),頁243-274。
沈玲:〈汪啟疆詩歌「井」意象研究〉,《台灣詩學學刊》第28期(2016年11月),頁7-28。
洪淑苓:〈台灣女詩人的童話論述〉,《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三期(2007年5月),頁141-168。
洪淑苓:〈現代詩中「家國」經驗的轉變──以一九八七以後的「返鄉詩」及相關作品為例〉,《創世紀詩雜誌》第146期(2006年3月),頁164-188。
洪淑苓:〈越華現代詩中的戰爭書寫與離散敘述〉,《中國現代文學》第27期(2015年6月),頁108-110。
范瑞:〈多面的民族英雄:評Ralph C. Croizier(1977), Koxinga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History,Myth, and the Hero〉,《二十一世紀》第109期(2008年10月),頁155-159。
夏婉雲:〈遠土的囚與逃─商禽的原質追索和形神分裂〉,《當代詩學》第9期,(2014年7月),頁5-44。
翁文嫻:〈在古典之旁辨解現代詩的「變形」問題〉,《創世紀詩雜誌》第128期(2001年9月),頁114-132。
翁文嫻:〈進入事物內質的代價─讀商禽詩〉,收於北京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編:《新詩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11),頁41-47。
馬翊航:〈激昂與寧靜之間─紀弦的《在飛揚的時代》〉,《文訊》第262期(2007年8月),頁66。
張歎鳳:〈「海的制高點上」——論汪啟疆海洋詩作的象徵性〉,《台灣詩學學刊》第28期(2016年11月),頁29-46。
梅家玲:〈戰鬥文藝與聲音政治──《大公報• 戰線》與五○年代台灣的「朗誦詩」〉,《中國文學學報》2012年第3卷(2012年12月),頁39-59。
畢恆達:〈物的意義──一個交互論的觀點〉,《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七期(1993年12月),頁97-110。
畢恆達:〈從環境災害過程中探索家的意義:民生別墅與林肯大郡的個案分析〉,《應用心理研究》第8期(2000年冬),頁57-82。
郭澤寬:〈「空間」與「地方」─「省政文藝叢書」中外省作家的臺灣經驗書寫〉,《東華人文學報》第19期(2011年7月),頁121-155。
陳玉箴:〈「家」的身體實踐:林海音飲食書寫中的烹與食〉,《成大中文學報》第53期(2016年6月),頁159-160。
陳義芝:〈女性自覺的先聲─讀蓉子《千曲之聲》有感〉,《創世紀詩雜誌》第104期(1995年9月),頁97-98。
曾進豐:〈荒謬世界的孤獨者─論商禽詩的存在與死亡意識〉,《成大中文學報》第48期(2015年3月),頁121-152。
須文蔚:〈臺灣當代文學評論中楊喚研究之主題與意涵〉,《文史台灣學報》第4期(2012年6月),頁27-50。
黃啟峰:〈主觀的真實──論台灣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的國共內戰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9期(2014年10月),頁9-49。
楊佳嫻:〈戰爭、地方與崇高:以路易士發表於《中華副刊》的詩與散文為例(1942-1945)〉,《中國現代文學》第27期(2015年6月),頁67-90。
楊宗翰:〈穿不穿燈草絨的衣服——評瘂弦「在中國街上」〉,《詩探索》2004年秋冬卷,頁155-159。
楊碧玉、鄭仰峻:〈從新聞傳播看鄭成功的形象〉,《復興崗學報》第94期(2009年6月),頁179-200。
楊瀅靜:〈試探汪啟疆詩作中的時間書寫〉,《台灣詩學學刊》第28期(2016年11月),頁67-99。
瘂弦:〈我的詩路歷程:從西方到東方〉,《創世紀詩刊》第59期(1982年10月),頁27-29。
葉高華:〈外省人的人數、來源與分布〉,《台灣學通訊》第103期(2018),頁15-17。
葉維廉:〈臺灣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兩種文化錯位的現代詩〉,《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6年11月),頁129-164。
蓉子:〈我的詩路歷程〉,《文訊》第27期(1986.12),頁191-198。
劉正忠:〈軍旅詩人的疏離心態─以五六十年代的洛夫、商禽、瘂弦為主〉,《台灣文學學報》第2期(2001年2月),頁113-156。
劉益州:〈焦慮的現實:論呂赫若〈牛車〉「家屋」場域中的表述〉,《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第29卷4期(2010年12月),頁85-98。
蔡明諺:〈一九五○年代台灣現代詩的幾個面向〉,《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1期(2010年10月),頁89-112。
蔡芳玲:〈五十年代台灣文學析論〉,《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9期(1994年11月),頁74-83。
鄭佳昆、郭蕙瑜:〈與未造訪過地點之地方連結發展探討〉,《地理學報》第73期(2014年),頁29-52。
蕭百興:〈鄉關何在?全球在地化浪潮衝擊下歸家的奢靡實踐〉,《應用心理研究》第9期(2001年春),頁1-12。
謝世宗:〈遇見他者──余光中的旅美詩作與其國族認同的形塑〉,《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1期(2010年10月),頁113-138。
蘇毓婷、王正平:〈寵物依附與公園管理:寵物狗依附與入園規定接受度關係之研究〉,《觀光休閒學報》第23卷第3期(2017年12月),頁323-354。

三、 學位論文

王浩翔:〈台灣現代詩的旅行書寫〉,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陳昌明教授指導,2008。
王慈憶:〈戰後台灣現代詩中的文化認同研究─以「跨語詩人」及「渡台詩人」為觀察比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明台教授指導,2007。
田明樺:〈管管現代詩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杜明德教授指導,2015。
朱美黛:〈汪啟疆新詩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陳啟佑教授指導,2008。
呂淑端:〈羅門與蓉子懷鄉詩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江惜美教授指導,2008。
李友煌:〈主體浮現:台灣現代海洋文學的發展〉,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呂興昌教授指導,2011年。
林怡芳:〈楊喚抒情詩意象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曾進豐教授指導,2013年。
施麗雯:〈從「家」的多重意義分析紅棉新村第一代居民的生命歷程〉,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朱元鴻教授指導,2004年。
翁柏川:〈「鄉愁」主題在台灣文學史的變遷─以解嚴後(1987-2001)返鄉書寫為討論核心〉,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陳萬益教授指導,2006。
張忠進:〈余光中高雄書寫詩作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林文欽教授指導,2018。
教鶴然:〈一九四九年前後大陸遷台作家的故土想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范宜如教授指導,2016。
陳宛渝:〈從宜家到安室──台灣九〇年代以降女性小說「家」想像〉,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劉乃慈教授指導,2011。
陳怡嘉:〈張香華詩作與詩觀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學位班碩士論文,張雙英教授指導,2008。
陳葆玲:〈余光中高雄時期現代詩創作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林文欽教授指導,2003。
趙慶華:〈紙上的「我(們)」--外省第一代知識女性的自傳書寫與敘事認同〉,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博士班,游勝冠教授指導,2013。
鄭禎玉:〈余光中臺灣詩研究〉,宜蘭:佛光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黃維樑教授指導,2012。
謝嘉琪:〈余光中詩中的文化認同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江寶釵教授指導,200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