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政治到學術:論徐復觀的思想史寫作及其意義
作者:白依璇
作者(外文):BAI, YI-SYUAN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黃錦樹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徐復觀新儒家1949思想史Xu FukuanNew Confucianism1949Intellectual hist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徐復觀一生經歷複雜,先從軍後致力學術研究。曾留學日本,就讀明治大學學習經濟,後轉入陸軍士官學校。介入政治甚深,有感現實層面的困境,開啟學術與寫作之路,尋找精神層面的解決之道。對於民國政權的合法化危機、現代性焦慮,以及傳統中國思想的嚮往與檢討,構成徐復觀發展新儒學的動因。
徐復觀特別重視兩漢思想,兩漢思想並非中國傳統思想領域的研究主流。以及,創辦《民主評論》、轉化儒學思想的宗教性理論、發展人文精神,這些議題實際上都是在回應民國的合法化危機問題。在戒嚴時期敢言能言,學術上具備突破現有研究視野的眼光;有許多跨領域的研究成果,並在學術場域中引發或參與論戰。看似「不合時宜」與「好戰善戰」的選擇,構成徐復觀個案帶來的南渡問題。
本文將徐復觀南渡來台的生命歷程問題化,討論徐復觀作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如何佔據特殊的場域定位。處理一九四九年以後徐復觀思想的形成及其特徵,釐清徐復觀在學術史的論述位置。
Serving in the military and then joining the academy, Xu Fukuan had led a complicated intellectual life. Once studying economics at Meji University, and then he attended Imperial Japanese Army Academy. Later, as Xu Fukuan got involved more in the politics, the plight of his time urged him to devote into the intellectual and philosophical searching. The legitimate crisis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he anxiety of the modernity, and the reflection on the Chinese philosophy, constructed the core motivation of Xu Fukuan's new Confucianism.
In his academic discourse, Xu Fukuan has especially focused on the Han Dynasty philosophy, which has not alway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main stream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studies. In addition, Xu Fukuan established Democratic Critics, converted religious theory of the Confucianism, and developed the spirit of humanity. What Xu Fukuan intended to exert is to respond to the legitimacy crisis of the Republic.
Daring to be expressive during the Martial Law era, achieving inter-disciplinary outcomes, and launching debates on the academic fields, Xu Fukuan's has become a stark case in the south bounding exile contexts since 1949.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problematize Xu Fukuan's diasporic experience and to discuss how he occupied a specific position on the discursive field a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the new Confucianism. And attempt to deal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ion of Xu Fukuan's thinking since after 1949, in order to observe Xu's discursive position in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徵引書目

一、徐復觀著作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甲集)》,(台北:中央書局,1957)。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乙集)》,(台中:中央書局,1963)。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66)。
徐復觀,《石濤之一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68)。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1969)。
徐復觀,《徐復觀文錄(三)文學與藝術》,(台北:環宇,1971)。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75)。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甲乙集合訂本)》,(台北:學生書局,1976)。
徐復觀,《黃大癡兩山水卷的真偽問題》,(台北:學生書局,1977)。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1978)。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一》,(台北:學生書局,1978)。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台北:學生書局,1976)。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台北:學生書局,1979)。
徐復觀,蕭欣義編,《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台北:八十年代,1979)。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0)。
徐復觀,《徐復觀雜文:憶往事》,(台北:時報,1980)。
徐復觀,《徐復觀雜文:論中共》,(台北:時報,1980)。
徐復觀,《徐復觀雜文:看世局》,(台北:時報,1980)。
徐復觀,《徐復觀雜文:記所思》,(台北:時報,1980)。
徐復觀,《都是李敖惹的禍》,(台北:四季,1980)。
徐復觀,《徐復觀文錄選粹》,(台北:學生書局,1980)。
徐復觀,《徐復觀雜文續集》,(台北:時報,1981)。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續篇》,(台北:學生書局,1981)。
徐復觀,《論戰與譯述》,(台北:志文,1982)。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台中:東海大學,1982)。
徐復觀,《無慚尺布裏頭歸:徐復觀最後日記》,(台北:允晨,1987)。
徐復觀,《徐復觀文存》,(台北:學生書局,1991)。
徐復觀,黎漢基、李明輝編,《徐復觀雜文補編(一)思想文化卷(上)》,(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1)。
徐復觀,黎漢基、李明輝編,《徐復觀雜文補編(二)思想文化卷(下)》,(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1)。
徐復觀,黎漢基、李明輝編,《徐復觀雜文補編(四)國際政治卷(下)》,(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1)。
徐復觀,黎漢基、李明輝編,《徐復觀雜文補編(五)兩岸三地卷(上)》,(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1)。
徐復觀,黎漢基、曹永洋編,《徐復觀家書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1)。
徐復觀,《周官成立之時代及其思想性格》,(台北:學生書局,2013)。
徐復觀,《徐復觀全集》,(北京:九州,2014)。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續篇》,(北京:九州,2014)。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學生書局,2016)。
徐復觀,《徐復觀先生手稿精選》,(台中:東海大學,2016)。

二、徐復觀譯著
中村元,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法》,(台北:中華文化,1953)。
荻原朔太郎,徐復觀譯,《詩的原理》,(台北:正中,1956)。

三、專書
王潤華主編,《全球化時代的中文系》,(台北:文史哲,2006)。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台北:允晨,1987)。
王汎森,王曉冰譯,《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台北:聯經,2013)。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2007)。
方滿錦,《先秦諸子中和思想研究論集》,(台北:萬卷樓,2015)。
毛子水,《子水文存》,(台北:文星,1963)。
公安部檔案館編注,《在蔣介石身邊八年:侍從室高級幕僚唐縱日記》,(北京:群眾,1991)。
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北京:三聯,2008)。
金岳霖學術基金會學術委員會編,《金岳霖文集》(第四卷),(蘭州:甘肅人民,1995)。
金春峯,《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映的文化與時代新考》,(台北:三民,1993)。
沈亦珍主編,《新亞書院二十週年校慶特刊》,(香港:沈亦珍,1969)。
牟宗三,《歷史哲學》,(高雄:強生,1955)。
牟宗三,《歷史哲學》,(台北:學生書局,1988)。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台北:正中,1990)。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香港:人生,1963)。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1994)。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24:時代與感受續編》,(台北:聯經,2003)。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第五冊),(台北:聯合報系出版,聯經總經銷,2003)。
杜維明,《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台北:聯經,1996)。
李敖,《文星.圍剿.賣》,(台北:四季,1982)。
李敖,《胡適評傳》,(台北:李敖出版社,2002)。
李敖,《李敖風流自傳》,(台北:李敖出版社,2015)。
李文健,《中越戰爭》,(香港:京士威國際,1981)。
李零,《中國方術考》,(北京:東方,2001)。
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
李天綱,《年代記憶》,(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07)。
李怡、張堂錡主編,《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第二輯》,(台北:秀威,2016)。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論》,(台北:三民,2012)。
李淑珍,《安身立命:現代華人公私領域的探索與重建》,(台北:聯經,2013)。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台北:稻香,2005)。
林聰舜,《漢代儒學別裁》,(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
林麗容,《民國以來讀經問題再研究》,(新北:林麗容,2019)。
高焜源,《徐復觀思想研究:一個台灣戰後思想史的考察》,(新北:花木蘭,2015)。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1982)。
余英時,《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台北:東大,1999)。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台北:聯經,2013)。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台北:三民,2015)
余英時,《余英時回憶錄》,(台北:允晨,2018)。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北京:世界圖書,2008)。
周為筠,《在台灣國學大師的1949》,(北京:金城,2008)。
周愛靈,《花果飄零:冷戰時期殖民地新亞書》,(香港:商務,2010)。
胡適口述,唐德剛譯注,《胡適口述自傳》,(台北:傳記文學,1981)。
胡適,《戴東原的哲學》,(台北:遠流,1986)。
胡適,章清整理,《胡適全集第八卷》,(合肥:安徽教育,2003)。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古代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2008)。
曹永祥編,《徐復觀教授紀念文集》,(台北:時報,1984)。
魯迅,《魯迅散文選》,(台北:洪範,2003)。
梁容若,《文學十家傳》,(台中:東海,1966)。
梁容若,《大度山雜話》,(台北:三民,1968)。
勞榦,《學人(第一輯)》,(台北:海天,1957)。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上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80)。
郭紹虞箋釋,《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北京:人民文學,1998)。
郭松棻,《驚婚》,(台北:印刻,2012)。
馬浮,《馬一浮集》(第一冊),(杭州:浙江古籍,1996)。
馬勇編,《章太炎書信集》,(河北:河北人民,2003)。
馮天瑜,《「封建」考論》,(武漢:武漢大學,2006)。
馮友蘭,《過去的學校(回憶錄)》,(湖南:湖南教育,1982)。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台北:台灣商務,1993)。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台北:台灣商務,1993)。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北京:人民,2008)。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紀念版),(台北:台灣商務,2015)。
勞思光,《書簡與雜記》,(台北:時報,1987)。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中國現代性》,(台北:麥田,2006)。
黃錦樹,《論嘗試文》,(台北:麥田,2016)。
黃俊傑,《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台北:台大,2011)。
黃俊傑,《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台大,2012)。
韋政通,《歷史轉捩點上的反思》,(台北:東大,1989)。
陳明採訪,林祥主編,《世紀老人的話:任繼愈卷》,(瀋陽:遼寧教育,1999)。
陳三井,《舵手與菁英》,(台北:秀威,2008)。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2010)。
陳君愷主編,《殖民‧再殖民‧獨立自主》,(台北:台灣歷史學會,2016)。
陳昭瑛編,《徐復觀的思想史研究》,(台北:台大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8)。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學生書局,1978)。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1979)。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卷廿六)書簡》,(台北:學生書局,1991)。
唐君毅,《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台北:三民書局,2005)。
歐陽哲生,《探尋胡適的精神世界》(台北:秀威,2011)。
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2003)。
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第七卷)》,(長沙:湖南教育,2003)。
雷震,《雷震回憶錄》,(台北:七十年代雜誌社,1978)。
雷震,《第一個十年(七)》,(台北:桂冠,1990)。
雷震,《雷震回憶錄之新黨運動黑皮書》,(台北:遠流,2003)。
楊松年,《杜甫〈戲為六絕句〉研究》,(台北:文史哲,1995)。
楊牧,《楊牧自選集》,(台北:黎明,1975)。
楊牧,《陸機文賦校釋》,(台北:洪範,1985)。
楊儒賓,《1949禮讚》,(台北:聯經,2015)。
張漱菡,《胡秋原傳》,(台北:皇冠,1988)。
張令澳,《我在蔣介石侍從室的日子》,(台北:周知,1995)。
葛兆光,《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2004)。
康有為,《孔子改制考》,(台北:台灣商務,2011)。
康有為,《新學偽經考》,(上海:中西,2012)。
翟志成,《當代新儒家史論》,(台北:允晨,1993)。
孫中田、查華國編,《茅盾研究資料(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3)。
殷海光,《殷海光全集9:政治與社會(中)》,(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1)。
熊十力,《讀經示要》卷二,(台北:廣文,2017)。
鄭家棟,《現代新儒學概論》,(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
韓三洲,《動盪歷史下的中國人文情懷》,(台北:秀威,2011)。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台北:史語所,1992)。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二冊)》,(新北:聯經,2017)。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四冊)》,(新北:聯經,2017)。
傅正主編,《雷震全集(38):雷震日記(1955—1956):第一個10年(6)》,(台北:桂冠,1990)。
萬亞剛,〈懷念復觀兄〉,《國共鬥爭的見聞》,(台北:李敖出版,桂冠經銷發行,1995)。
錢鍾書,《管錐篇》(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
錢穆,《莊老通辨》,(台北:東大,1991)。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33)》,(台北:聯經,1995)。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53)》,(台北:聯經,1995)。
錢穆,《國史大綱》(上冊),(台北:台灣商務,2019)。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評議》,(台北:東大,2003)。
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台北:東大,2013)。
劉節,《古史辨》(第五冊),(台北:明倫,1970)。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1945—1970)》,(台北:東大,1991)。
蕭公權,《康有為思想研究》,(台北:聯經,2019)。
顧頡剛,《古史辨自序》,(北京:商務印書,2011)。
謝无量,《中國哲學史》,(台北:中華,1976)。
龔鵬程,《漢代思潮》,(嘉義:南華大學,1999)。

四、翻譯、外文專書
Tu Wei-ming, “Cultural China: The Periphery as the Center”Daedalus Vol. 120, No. 2.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1991.
Shih-Hsiang Chen,Essay on Literature:Written by the Third-Century Chinese Poet Lu Chi.Portland:The Anthoensen Press,1953.
西周,《百一新論.巻之上》,(出版者:山本覚馬,1874)。
克里斯多佛‧高夏(Christopher Goscha),譚天譯,《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台北:聯經,2018)。
艾瑞克‧霍布斯邦(E.J Hobsbawn),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1997)。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2005)。
林‧亨特(Lynn Hunt)編,江政寬譯,《新文化史》,(台北:麥田:2002)。
阿圖塞(Althusser),杜章智譯,《列寧與哲學》,(台北:遠流,1990)。
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張明貴譯,《合法化危機》,(台北:桂冠,2001)。
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台北:桂冠,1997)。
弗雷德里克‧羅格瓦爾(Fredrik Logevall),詹涓譯,《戰爭的餘燼:法蘭西殖民帝國的滅亡及美國對越南的干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7)。
約翰‧梅森(John W. Mason),何鴻儒譯,《冷戰》,(台北:麥田,2001)。
馬恩室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3)》,(北京:人民,1993)。
馬克思.韋伯(Max Weber),錢永祥等譯,《學術與政治》,(台北:遠流,2014)。
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2012)。

五、古籍
〔先秦〕莊周,《莊子.內篇》,(台北:台灣古籍,2005)。
〔漢〕司馬遷,〔清〕蔣善輯,黨藝峰整理,〈秦始皇本紀〉,《史記匯纂》,(北京:商務,2017)。
〔唐〕杜甫,《杜工部集(二)》,(台北:學生書局,1967)。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台北:里仁書局,1981)。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台灣大學,2017)。
[古希臘]柏拉圖,嚴群譯,《游敘弗倫、蘇格拉底的申辯、克力同》,(北京:商務,2009)。
〔宋〕郭知達編,〈卷二二〉,《九家集注杜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68 冊(台北:台灣商務,1983)。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1990)。
〔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北京:中華,2015)。
〔清〕錢謙益箋注,《錢注杜詩》,(北京:中華,1961)。
〔清〕永瑢等撰,〈呂氏春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台灣商務,1983,影印文淵閣本)。
周啟成等注譯,《新譯昭明文選(四)》,(台北:三民,1997)。
黃忠慎編著,《詩經全注》,(台北:五南,2016)。
謝冰瑩等編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1976)。

六、會議論文
台灣政治學會、東海大學政治系主辦,《全國政治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高雄:台灣政治學會,2001)。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緬懷與傳承:東海中文系五十年學術傳承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津,2007)。
朱歧祥,〈論徐復觀的二度飄零〉,《文學‧思想‧藝術:徐復觀學術論壇暨東海大學典藏徐復觀手稿整理計畫成果發表計畫》,(台中:東海大學,2016.12.3),頁1—12。
黃克武,〈胡適與赫胥黎〉,《「胡適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7.5.4),頁1─30。
翟志成,〈文化激進主義vs.文化保守主義:胡適與港台新儒〉,《「胡適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議程》,(會議日期:2007.5.4),頁1—58。

七、網路資料
官方網站,〈歷史語言研究所本所簡介〉(簡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http://www2.ihp.sinica.edu.tw/intro1.php?TM=2&M=1,本文撰寫最後瀏覽時間:2020.7.27。

八、報紙資料
王孝廉,〈古道照顏色:徐復觀師逝世三周年祭〉,《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85.4.1—4.2)。
石秋昌,〈大眾應該藝術化〉,《聯合報》8,(1961.11.3)。
中央社訊,〈婉辭各方發起祝壽舉動〉,《中央日報》1,(1956.10.17),。
朱鴻召,〈國民黨少將觀察員徐佛觀眼中的延安〉,《文匯》〈讀書周報〉,(2016.2.1)。
劉國松,〈為什麼要把現代藝術劃給敵人?:向徐復觀先生請教〉,《聯合報》10,(1961.8.29—8.30)。
劉國松,〈自由世界的象徵:抽象藝術〉,《聯合報》8,(1961.9.6—9.7)。
謝愛之,〈也談抽象的問題〉,《聯合報》8,(1961.9.9)。
陳錫勳,〈關於抽象畫〉,《聯合報》8,(1961.9.11)。
虞君質,〈抽象平議〉,《新生報》,(1961.10.18)。
虞君質,〈藝術辯論:敬向中國文藝協會提出一個公開建議〉,《台灣新生報》217,(1961.11.8)。
虞君質,〈失言:與徐復觀談美學〉,《新生報》,(1961.12.20)。

九、學位論文
鄭慧娟,《傳統的斷裂與延續:以徐復觀與殷海光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論辯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80學年度。
許順昇,《流亡世代的政治構思:《民主評論》的國家論述(1949—1966)》,台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97學年度。
柴宇瀚,《徐復觀與民生評論之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史學組碩士論文,98學年度。
廖啟余,《論戰間﹝1949─1958﹞的徐復觀》,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01學年度。

十、期刊論文
《自由中國》編輯委員會,《自由中國》15:9(1956.10),祝壽專號。
《文星》編輯室,《文星》53(1962.3.1),特大號。
徐復觀主編,《民主評論》1:1—17:9,(1949.6.16—1951年中,1951.12.20—1966.9)。
徐復觀,〈青年反共救國的健全發展的商榷〉,《自由中國》7:8(1952.10),頁10—11。
徐復觀,〈過份廉價的中西文化問題〉,《文星》9:5(1962.3.1),頁49—55。
本社,〈發刊詞〉,《自由中國》1:1(1949.7.1),頁3。
本社,〈不按牌理出牌〉(代發刊詞),《文星》1:1(1957.11),頁2。
王新命等,〈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文化建設》1:4(1935.1.10),頁141—142。
王晨光,〈思想史的雙重批判〉,《新亞學報》34(2017.8),頁93—146。
王汎森,〈從哲學史到思想史:胡適的英文《中國思想史大綱》草稿〉,《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0(2017年第3期),頁5—13。
公告,〈文星雜誌的三個啟事〉,《文星》58(1962.8.1),目錄頁。
任卓宣,〈中西文化問題之總結〉,《政治評論》8:5(1962.5.10),頁7—12。
社論,〈對於我們教育的展望〉,《自由中國》7:6(1952.7),頁3。
社論,〈自由日談真自由〉,《自由中國》10:3(1954.2.1),頁2—3。
社論,〈重整五四精神〉,《自由中國》16:9(1957.5.1),頁3—4。
社論,〈是什麼,就說什麼〉,《自由中國》17:3(1957.8),頁68—69。
社論,〈「五四」是我們的燈塔!〉,《自由中國》22:9(1960.5.1),頁3—5。
社論,〈大江東流擋不住!〉,《自由中國》23:5(1960.9.1),頁4—6。
牟宗三,〈悼念徐復觀先生〉,《書目季刊》16:1(1982.6),頁43—44。
李漁叔,〈論徐復觀先生對師大國文研究所試題指摘之不當,兼評試譯杜甫戲為六絕句〉,《新天地》2:4(1963.6),頁15—18。
李敖〈老年人與棒子〉,《文星》9:1(1961.11),頁5—9。
李敖,〈播種者胡適〉,《文星》51(1962.1),頁3—7。
李敖,〈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文星》52(1962.2),頁9—17。
李敖,〈所謂「小瘋狗」與法律:李敖控徐復觀誹謗案上訴狀〉,《文星》90(1965.4.1),頁16—18。
李淑珍,〈「經學式」、「科學式」與「理學式」的歷史詮釋學:近代中國/台灣史學發展的三個面向〉,《當代》178(2002.6),頁32—55。
虹西方,〈畢卡索的信徒可以休矣!〉,《新文藝》75(1962.6),頁30。
吳豐維,〈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思想》4(2007.1),頁63—78。
吳原元,〈民國學者視野中的美國漢學研究〉,《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3(2014年第3期),頁146—156。
居浩然,〈徐復觀的故事〉,《文星》8:6(1961.10),頁10—11。
居浩然,〈恭賀新禧〉,《文星》51(1962.1),頁8。
居浩然,〈八千里路雲和月〉,《傳記文學》1:4(1962.9),頁35—41。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印,〈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歷年課程表〉,《東海中文學報》5(1985.6),頁99—109。
林桶法,〈溪口時期的蔣介石(1949.1.21—4.24)〉,《輔仁歷史學報》16(2005.7),頁239—277。
封德屏,〈永不休止的文學生命力:從《文壇》穆中南的故事說起〉,《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2007.9),頁67—75。
胡適,〈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社會改革〉,《文星》50(1961.12.1),頁5—6。
胡秋原,〈超越傳統派西化派俄化派前進〉,《文星》51(1962.1),頁9—19。
胡秋原,〈由精神獨立到新文化之創造〉,《文星》53(1962.3.1),頁20—38+43—48。
胡秋原,〈胡秋原的真面目〉,《文星》60(1962.10),頁3—8。
梅蘊理,〈我所認識之「真正的自由人」〉,《自由中國》6:2(1952.1.16),頁10—13。
凌空,〈介紹反共文化運動中的兩個學派(上)〉,《祖國周刊》9:10(1955.3.7),頁26—28。
凌空,〈介紹反共文化運動中的兩個學派(中)〉,《祖國周刊》9:11(1955.3.14),頁26—28。
凌空,〈介紹反共文化運動中的兩個學派(下)〉,《祖國周刊》9:12(1955.3.21),頁25—27。
張忠棟,〈冷戰起源的各種解釋〉,《美國研究》6:2(1976.6),頁73—96。
張忠棟,〈民主評論與自由中國〉,《歷史月刊》23(1989.12),頁126—131。
張淑媚,〈評析《自由中國》雜誌對戰後初期救國團教育(1952—60)之論述〉,《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2:3(2016,秋季號),頁151—171。
張佛泉,〈自由與國際和平〉,《自由中國》8:9(1953.1.1),頁4—10。
張佛泉,〈亞洲人民反共最終的目的〉,《自由中國》11:2(1954.7.16),頁5—7。
張其昀,〈為「民主評論」事與錢穆書〉,《中國一周》629(1962.5.14),頁12。
張崑將,〈徐復觀與當代學者關於「考據」與「義理」之論爭及評議〉,《東吳中文學報》27(2014.5),頁237—265。
陳啟雲,〈漢初「子學沒落、儒學獨尊」的思想史底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2(2003.3),頁127—156。
陳世驤,吳潛誠譯,〈以光明對抗黑暗:〈文賦〉英譯敘文〉,《中外文學》18:8(1990.1),頁4—14。
蔡仁厚,〈當代新儒家的返本與開新〉,《漢學研究通訊》19:4(2000.11),頁545—554。
唐柱國,〈共匪「文化大革命」註〉,《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1968.7),頁14—16。
陶恒生,〈六十年代的台灣中西文化論戰〉,《傳記文學》496(2003.9),頁15—31。
殷海光,〈政治組織與個人自由〉,《自由中國》10:2(1954.1.16),頁5—14。
殷海光,〈獨裁怕自由〉,《自由中國》10:7(1954.4.1),頁11—13。
殷海光,〈胡適思想與中國前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8(1957.5),頁883—888。
翟志成,〈唐君毅對民主政治的想像與批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6(2014.12),頁135—179。
黃富三,〈與徐復觀先生論東西文化〉,《文星》9:4(1962.2),頁33—34。
黃俊傑,〈論東亞遺民儒者的兩個兩難式〉,《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5(2006.6),頁61—80。
黃兆強,〈偉大史家眼中的偉大歷史人物:徐復觀評蔣介石〉,《東吳歷史學報》30(2013.12),頁115—171。
許又方,〈楊牧《陸機文賦校釋》述評〉,《東華人文學報》12(2008.1),頁197—232。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抒情傳統再反思」主講發言提要〉,《中正漢學研究》22,2013.12,頁 411─444。
蔡英俊,〈論杜甫「戲為六絕句」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理論意義〉,《古典文學》6(1984.12),頁179—211。
黎漢基輯,〈徐復觀現刊著述中排印漏誤的問題及補正〉,《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1995.12),頁45—76。
黎漢基,〈難為知己難為敵:略論徐復觀與殷海光的關係〉,《當代》141(1999.5.1),頁46—59。
虞君質,〈對於徐復觀藝術觀點的批判:兼論他的品格與風格〉,《作品》3:1(1962.1),頁9—12。
羅提,〈旁觀者說幾句話:就教於誤用邏輯名詞的「邏輯教授」虞君質教授〉,《文星》52(1962.2),頁34—35。
劉獅,〈我們對「抽象畫」的看法〉,《革命文藝》65(1961.8),頁3—7。
劉國松,〈現代藝術與匪俄的文藝理論〉,《文星》48(1961.10),頁30—32。
劉國松,〈與徐復觀先生談現代藝術的歸趨〉,《作品》3:4(1962.4),頁39—44。
劉國松,〈虹西方可以休矣!〉,《文星》57(1962.7),頁76—79。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九十八)〉,《傳記文學》42:2(1983.2),頁138—148。
劉述先,〈現代新儒學研究之省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2002.3),頁367—382。
劉滄龍,〈自然與自由:莊子的主體與氣〉,《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5(2016.1),頁1—36。
蔣中正,〈中山樓中華文化堂落成紀念文〉,《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1968.7),頁3。
謝鶯興、陳姵穎編,〈徐復觀教授研究資料彙編:著作專書之部〉,《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5(2016.5),頁39—46。
謝鶯興編,〈徐復觀先生學行年表初編(一)〉,《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11(2016.11),頁82—100。
謝文孫,〈斲害「五四精神的幽靈」〉,《自由中國》22:9(1960.5.1),頁10—13。
錢穆,〈為「民主評論」事復張其昀書〉,《中國一周》631(1962.5.28),頁2。
蘇瑞鏘,〈《民主評論》的新儒家與《自由中國》的自由主義關係變化初探〉,《思與言》49:1(2011.3),頁7—4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