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讀出不一樣的傳統:徐復觀對自我與中國文化精神的看法
作者:余帛燦
作者(外文):Po-tsan Y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石之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徐復觀新儒家性善傳統中國文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以儒家為主流的中國傳統究竟在現代世界有何作用?在「多元的個體抉擇」與「集體利益的正當性」之間的現代性緊張下,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構成了拉扯中國知識份子心靈的兩股主要力量。當用自由主義來定位傳統價值時,傳統就如列文森所言,失去了原初對普遍性的連結,而退入相對主義的歷史中;當強調傳統對民族主義的貢獻時,傳統就成為集體的意識形態工具而令人感到專斷且恐怖。但不論是通往自由主義或民族主義,中國傳統看來都只有工具作用而無獨立價值。
本文認為,如果一個文明有其獨立價值,意味著它提供了某種整合種種分立經驗的意義,其核心在於讓人相信自我可以在種種起伏偶然的境況中仍保持與真實的連結,從而保持內在的完整。因此本文試圖通過探討在徐復觀的心靈裡面,他的動機與種種(中國傳統或西方文明的)概念,是如何形成融貫(coherence)?如何在實踐的挫敗下對自我有所交代?來了解他如何「重構」種種概念,如何面對現代性中「多元的個體抉擇」與「集體利益的正當性」的緊張?
在徐復觀思想中,他對真實的聯繫,所依靠的不是自由主義所謂天賦的基本權利、也不是民族主義所提倡的對集體權威的獻身,而是一種「非有所待的道德動力」——即他所謂「性善」或者「仁」的內涵。而這個內涵所帶來的是「自我解消」的思維,而非「自我實現」——這不同於反啟蒙的浪漫主義思潮。這便是中國傳統在徐復觀身上所呈現出的特點。
Liberalism and nationalism constitute the two main forces of pulling the minds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under the tension of modernity between "pluralistic individual choice" and "legitimacy of collective interests". When using liberalism to view traditional values, the tradition, as Levenson asserted, lost its original connection to universality and withdraw to the history of relativism; when emphasizing the traditional contribution to nationalism, tradition became perfume of collective ideology that make people feel arbitrary and horrifying. But whether it leads to liberalism or nationalism, the Chinese tradition seems to have only a tool and no independent valu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at in Xu Fuguan''s mind, how his motives and all (Chinese traditional or Western civilization) concept, achieved coherence. How he explained to the himself in the frustration of practice? How he faced the tension of "pluralistic individual choice" and "legitimacy of collective interests" in modernity?
In Xu Fuguan''s thought, his connection to reality, is no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iberalism, nor the devotion to collective authority advocated by nationalism, but an " unteleological moral power" T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what he calls "good" or "benevolenc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elf-negation" thinking, rather than "self-realization" -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anti-enlightened romanticism.
壹、中文文獻:

一、史料:

張佛泉,1954,〈亞洲人民反共的最終目的〉,《自由中國》,第十一卷第二期(1954/07/16).
徐復觀,1957,《學術與政治之間・甲集》,台中:中臺出版。
徐復觀,1963a,《學術與政治之間・乙集》,台中,中央書局。
徐復觀,1963,《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中,東海。
徐復觀,1966,《中國藝術精神》,台中,東海。
徐復觀,1966,《公孫龍子講疏》,台中,東海大學出版。
徐復觀,1975,《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
徐復觀,1978,《兩漢思想史卷一》,台北:學生書局。
徐復觀,1980a,《徐復觀文錄選粹》,台北:學生書局。
徐復觀,1980b,《徐復觀雜文・記所思》,台北:時報出版。
徐復觀,1980c,《徐復觀雜文・論中共》,台北:時報出版。
徐復觀,1980d,《徐復觀雜文・憶往事》,台北:時報出版。
徐復觀,1981,《徐復觀雜文續集》,台北:時報出版。
徐復觀,1982,《論戰與譯述》,台北:志文出版。
徐復觀,1984,《徐復觀最後雜文》,台北,時報出版。
徐復觀,1985,《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台北,時報。
徐復觀,1988年增訂再版,《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台北:學生。
徐復觀,1991,《徐復觀文存》,台北,學生書局。
徐復觀,2001,《徐復觀家書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徐復觀,2002,《徐復觀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徐復觀,2004,《中國人的生命精神:徐復觀自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曹永洋編,1984,《徐復觀教授紀念文集》,台北:時報文化。
曹永洋、黎漢基編,2001,《徐復觀家書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李明輝、黎漢基編,2001a,《徐復觀雜文補編・思想文化卷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李明輝、黎漢基編,2001b,《徐復觀雜文補編・思想文化卷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歐陽哲生編,1998,《胡適文集》全十二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殷海光,1958,〈跟著五四的腳步前進〉,《自由中國》,第 18 卷,第 9 期。
殷海光,1996,《中國文化的展望》,台北,桂冠。
殷海光,2010,《殷海光全集13 學術與思想(中)》,台北,台大出版。
胡適,1961,〈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社會改革〉,《文星》第50 期,p.5。
胡適,1994,《胡適文選》,台北,遠流出版社。
胡適,2013,《四十自述》,香港:香港中和出版。
陳崧編,1985,《五四前後東西文化問題論戰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二、相關研究:

何信全,1991,〈當代新儒家自由觀念的性格及其問題〉,收錄於《第一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之三》,台北,鵝湖。PP.95~118。
何信全,1997,〈在傳統中探尋自由民主的根源——徐復觀對儒家政治哲學之新詮釋〉,收錄於《第二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當代新儒家人物論》,台北,鵝湖。PP.261~280。
余英時,1984,《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余英時,1991,《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臺北:時報文化。
余英時,1995,《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台北:三民。
余英時,1999,〈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收錄於《五四新論》,台北:聯經出版社。
余英時,2004,《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余英時,2014,「我為何不承認自己是新儒家?」余英時獲頒第一屆唐獎時所發表之演講,由鳳凰網摘錄。http://news.ifeng.com/a/20140702/40991123_0.shtml
劉擎,2001,〈寬容:政治的還是哲學的?〉,《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中文大學,2001年2月號,六十三期。
劉述先,1995,〈由當代西方宗教思想如何面對現代化問題的角度論儒學傳統的宗教意涵〉,收錄於劉述先主編:《當代儒學論集:傳統與創新》,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PP,1-32。
周明之,2005,《胡適與中國現代知識份子的選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周策縱,1991,《胡適與近代中國》。臺北:時報文化。
周質平,2002,《胡適與中國現代思潮》。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張岱年,2005,《中國哲學大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張曉唯,2003,《蔡元培與胡適(1917-1937):中國文化人與自由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灝,2006,《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北京,新星出版社。
張灝,2013,〈重訪軸心時代的思想突破:從史華慈教授的超越觀念談起〉,《文滙報》,上海:上海報業集團,2013年6月14日。
徐中約,2002,《中國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學。
徐聖心,2005,〈《孟子》「天下之言性」章異疏會詮及其人性論原則〉,《成大中文學報》,13,pp.31~58。
曾國祥,2002,〈多元民主之困局:保守主義的觀點〉,國家政策基金研究會網頁,http://ntupoli.s3.amazonaws.com/wp-content/uploads/2010/02/%E8%AB%96%E6%96%87%E6%A0%BC%E5%BC%8F982.pdf,2002/6/24。
朱文華編,1998,《自由之師:名人筆下的胡適、胡適筆下的名人》。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李明輝,1991,《儒學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出版社。
李明輝,1997,〈徐復觀與社群主義〉,收錄於《第六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台北,鵝湖,pp.1201~1211。
李明輝,1997,〈徐復觀與社群主義〉,收錄於《第六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當代新 儒學與人文精神重建》,台北,鵝湖。PP.1201~1211。
李明輝,2001,《孟子重探》,台北,聯經出版。
李明輝,2013,〈徐復觀與殷海光〉,收錄於《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台北,中央研究院 文哲所,pp.89~128。
李梅玲、石之瑜,2014,《誰的中國?誰的模式?普遍性與特殊性之辯》,台北 : 國立臺大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研中心。
李歐梵口述,陳建華訪錄,1996,《徘徊在现代和後現代之間》,台北:正中書局。
李淑珍,《安身立命:現代華人公私領域的探索與重建》,台北,聯經出版,2013年。
李隆生、張逸安譯,Martin Jacques 著,2010,《當中國統治世界》,台北:聯經。
林俊宏,2001,〈《莊子》的語言、知識與政治〉,《政治科學論叢》,15:101~134。
林月惠,2006,〈杜維明先生與跨文化對話〉,《儒學、文化與宗教 : 劉述先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 : 臺灣學生書局。
林毓生,1989,〈胡適與梁漱溟關於「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的論辯及其歷史涵義〉,收錄於《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北:聯經出版公司,頁303-324。
林毓生,1991,〈「問題與主義」論辯的歷史意義〉,《二十一世紀》,第8期,香港,中文大學。
林毓生,2006,〈史華慈思想史學的意義〉,收入許紀霖等編,《史華慈論中國》北京:新星出版社,P.237-246。
楊貞德,《轉向自我-近代中國政治思想上的個人》,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9年。
楊金榮,2003,《角色與命運:胡適晚年的自由主義困境》。北京:三聯書店。
歐陽哲生編,1999,《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適與他的論敵》。北京:時事出版社。
歐陽哲生選編,2000,《解析胡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歐陽哲生,2003,《自由主義之累:胡適思想之現代闡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江勇振,2011,《璞玉成璧:1891~1917》,台北:聯經。
江宜樺,2003,〈台灣自由主義:挑戰與回應〉,收錄於《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台北,商周。
汪幸福,2004,《胡適與《自由中國》。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沈寂,1993,《胡適政論與近代中國》。香港:商務出版社。
沈衛威,1997,《自由守望:胡適派文人引論》。上海:上海文藝。
沈衛威,2000,《升起與失落:胡適派文人集團引論》。台北:風雲時代。
牟宗三,2000,《歷史哲學》,台北,學生書局。
王汎森,2009,〈後五四的思想變化─以人生觀問題為例〉,收錄於國家圖書館參考組編,《五四運動論著目錄初稿》,台北,國家圖書館。
田浩,2009,《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石之瑜,2006,《身份政治-偶然性、能動者與情境》,高雄,中山大學出版。
石之瑜,2008,〈國民黨大贏221萬票代表什麼意義?〉,《海峽評論》,台北:海峽評論雜誌社,208期。
石之瑜,2011,〈戰後日本的中國研究:口述知識史》台北 : 國立臺大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研中心。
石之瑜,2015,《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石之瑜:社會科學本土化研究的歷程〉,刊登於《文匯學人》2015年6月19日,採訪者任曉。上海:上海報業集團。
章清,2004,《「胡適派學人群」與現代中國自由主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耿雲志編,1999,《胡適及其友人》。香港:商務印書館。
艾思奇,1977,《胡適梁漱溟哲學思想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
葛兆光,2015,《重思何為「中國文化」?》2015年5月17日「望道講讀會」系列學術講座「文化中國:從何處來到何處去」在上海市的第二場講演。https://read01.com/KodNgA.html
葛兆光,2017,〈異想天開—近年來大陸新儒學的政治訴求〉,2017年3月,於哈佛大學「當代中國思想」研討會上發言。翁松燃,1990,〈殷海光先生的民主觀〉,收入韋政通等著,《自由民主的思想與文化》,台北,自立晚報。
蔣慶,1991,〈從心性儒學走向政治儒學——論當代新儒學的另一發展路向〉。收錄於《第一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之三:外王篇》。
蕭高彥,2002,〈史金納與當代共和主義之典範競爭〉,《東吳政治學報》。
蕭高彥,2014,〈五O年代臺灣自由觀念的系譜: 張佛泉、《自由中國》與新儒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第二十六卷第三期(103/9),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pp. 387–425。
許紀霖,2006,〈共和愛國主義與文化民族主義——現代中國兩種民族國家認同觀〉,《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版)》。
謝曉東,《現代新儒學與自由主義:徐復觀殷海光政治哲學比較研究》,北京,東方出版,2008年。
賈祖麟(Jerome B. Grieder)著、魯奇譯,1989,《胡適與中國的文藝復興:中國革命中的自由主義(1917-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邵建,2008,《胡適與魯迅:二十世紀的兩個知識分子》。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郝大維、安樂哲,2014,〈儒家民主主義〉,國際儒學網網站: http://www.ica.org.cn/nlb/content.aspx?nodeid=513&page=ContentPage&contentid=4606&tohtml=false,2014/3/19。
金耀基,2004,《中國的「現代轉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錢永祥,2002,《縱欲與虛無之上:現代情境裡的政治倫理》,北京,三聯出版。
錢永祥,2008,〈徐復觀筆下以「內在道德主體之善」:以泰勒為對比〉,《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九期,pp.1~32。
錢永祥,2014,《動情的理性:政治哲學作為道德實踐》,台北,聯經出版。
陳思賢,1999,《西洋政治思想史─古典世界篇》,台北:五南。
陳瑞麟,2003,〈台灣科學哲學的首航:殷海光的科學哲學〉,《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期。
陳瑞麟,2004,〈邏輯實證論在台灣-透過殷海光對文化、思想與學術產生的影響〉,發表於「西方思想對東亞文明的衝擊:跨文化的視野」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舉辦,於2004 年9 月10 日在台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舉行。
韓廷傑釋譯,星雲大師總監修,1997,《成唯識論》,臺北:佛光。Berlin, Isaiah著,
馮克利譯,2002,《反潮流:觀念史論文集》,南京 : 譯林。譯自:Against the Current: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高焜源,2008,《徐復觀思想研究——一個台灣戰後思想史的考察》,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
黃俊傑,1999,〈試論儒學的宗教性內涵〉,《臺大歷史學報》第23期(1999.6)。pp.395-410。
黃俊傑,2009,《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台北:台大出版中心。楊貞德,2015,〈評李淑珍《安身立命-現代華人公私領域的探索與重建》〉,收錄於《思想史》,第四卷,台北,聯經出版:PP.313~327。
黃俊傑,2016,《東亞儒家人文精神》,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裕美譯,Samuel P. Huntington著,1997,《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
Berlin, Isaiah著,亨利.哈代編,呂梁等譯,2008,《浪漫主義的根源》,南京 : 譯林。譯自: The roots of romanticism。
Berlin, Isaiah著,胡傳勝譯,2003,《自由論》,南京 : 譯林。譯自: Liberty-Incorporating Four Essays on Liberty。
Berlin, Isaiah著,陳曉林譯,1986,《自由四論》,臺北 : 聯經。譯自: Liberty-Incorporating Four Essays on Liberty。
Eisenstadt, Shmuel N.著,2001,〈野蠻主義與現代性〉,《二十一世紀評論》,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Eisenstadt, Shmuel N.著,曠新年、王愛松譯,2006,《反思現代性》,北京:三聯。譯自Reflections on Modernity。
Heer, Friedrick著,趙復三譯,2003,《歐洲思想史》,香港:中文大學。譯自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Europe.
Levenson, Joseph著,鄭大華等譯, 2000,《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Polanyi, Michael & Prosch, Harry著,彭淮棟譯,1986,《意義》,台北:聯經出版社。譯自Meaning(無版權)。
Polanyi, Michael著,許澤民譯,2004,《個人智識》,臺北:商周。譯自Personal Knowledge.
Schwartz, Benjamin I.著,1999,〈全球主義意識形態和比較文化研究〉 收錄於《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1999年2月號總第五十一期。
Schwartz, Benjamin I.著,林鎮國譯,1980,〈論保守主義〉,收錄於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保守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PP.19~38
Schwartz, Benjamin I.著,程剛譯,2008,《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Schwartz, Benjamin I.著,談火生譯,2006,〈盧梭在當代世界的迴響〉,收錄於許紀霖、宋宏編,《史華慈論中國》,北京,新星出版社。譯自The Rousseau Strai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 China and Other Matter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Weber, Max著、錢永祥編譯,2005,《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I)》,台北:允晨。

貳、英文文獻:

Bendix, Reihard. 1977. 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Berkel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milton, Andy, "Conservat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5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plato.stanford.edu/archives/fall2015/entries/conservatism/〉.
Ignatieff, Michael. 1998. Isaiah Berlin: A Life. London: Chatto & Windus.
Levenson, Joseph. 1953. Liang Chi-Chao: And The Mind of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Levenson, Joseph. 1968.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a trilogy.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Lovejoy, Arthur Oncken, 1960.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n Idea. New York : Harper.
Meisner, Maurice J. & Murphey, Rhoads ed. 1976. The Mozartian Historian: Essays on the Works of Joseph R. Levenson. Berkely, Los Ang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eynard, Thierry. 2011. The Religious Philosophy of Liang Shuming:The Hidden Buddhist. Leiden: Brill.
Mitchell, Mark T., 2001/2002. “Michael Polanyi and Michael Oakeshott: Common Ground, Uncommon Foundations.” Tradition and Discovery: The Polanyi Society Periodical. Volume 28, Issue: 2, PP.23~34.
Polanyi, M., & Prosch, H. (1975). Mean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hwartz, Benjamin I. , 1985.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harles, 2011. Dilemmas and Connections: Selected Essay.Cambridge, MA etc. :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u, Weiming. 1989. Centrality and Commonality : An Essay on Confucian Religiousnes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ERNELJ, Tea. “Xu Fuguan’s Concept of Anxiety and Its Connection to Religious Studies.” Asian Studies. Vol 1, No 2 (201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