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學校樹木保育行動探索環境教育之展開、實踐與省思:以桃園市內柵國小為例
作者:徐明麟
作者(外文):Hsu, Ming-Li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方偉達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環境行動環境教育樹木保育民族誌實用主義Environmental actionEnvironmental Educationtree conservationEthnographypragmat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教育對於人類生活極為重要,而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國民小學教育場域,一直是推動學校環境教育的重要目標。教育工作者企盼環境教育能讓學生具有生活化與操作化之真實情境體驗,以利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之解決能力,並透過參與環境行動過程,讓學生型塑應有的價值觀、態度與社會責任。本研究個案係為桃園市大溪區的一所鄉村小學:內柵國小,從2011年起以校園樹木保育行動,開展學校環境教育。本研究係為應用科學實證研究成果之環境友善公民行動,並進一步以民族誌為研究取徑,梳理研究個案之學校環境教育利害關係人,透過其經歷述說、對話、訪談與影音資料,探究該校由樹木保育到環境教育之實踐過程。本研究個案之樹木保育行動,初始於學校領導者與教育人員覺察校園樹木可能造成校安危機,希望解決校內樹木枯枝危木所衍生之安全問題以及改善學校老樹生長的衰敗情形。透過樹木保育專家學者的協助,援引樹木學理專業知識與樹木保育無毒有機技術支援,經由學校人員團隊的長期田野實踐,逐漸讓樹木衰敗現象得到改善。另從2015年起,研究者親身進入研究個案之田野場域,經由四年樹木保育行動具體實踐經驗當中,梳理本研究「人、樹、行動」之民族誌故事脈絡,即以科學為本之實事求是作為、以生態中心觀點的環境倫理典範轉移,以及運用美學調和教育現場多目標扞格衝突。這些皆為研究個案由樹木保育至環境教育實踐過程中之特有文化特質。內柵國小師生走出教室並從校園環境樹木衰敗真實情境中,透過實用主義觀點,採取樹木根系棲地改善與正確樹木修剪之在地校園樹木保育作為,冀盼內柵學生將來能成為對環境有責任感的地球公民。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human’s life. It is important to assimilate environmental action experiences into the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ors ar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oward their lives and deep experiences,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apabilitie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around them, to enabl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action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values, attitude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case of this study is a rural elementary school located at the Daxi District of Taoyuan City: the Nei-Zha Elementary School(NZES). The study is from school tree conservation action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ince 2011. This pro-environmental action based on scientific empirical research. This study approach on Ethnography and through the interviews, experience and audio-visual materials. The school tree conservation in this case was initiated by school leaders and educators who were aware of the campus trees causing a school security crisis. They hoped to solve the security problems caused by the dangerous trees in the school and to improve the decline of the old trees. Through the assistance of tree conservation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the tree theory and conservation technical support, through the long-term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f the school team, the tree decline phenomenon is improved day by day. On the other hand, from 2015, the researcher personally entered the field of research cases.Through the four-year tree conservation action specific practical experience, combing the ethnographic story of the study of "people, trees, actions", that is, science-based action, shifting from the environmental ethics paradigm of the ecological center point of view, and arranging the multi-objective conflicts in the education field with aesthetics.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NZES walked out the classroom and into the real situation about school trees’ decline phenomenon.The students of NZES has became responsible citizens of the future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pragmatism view of the campus tree conservation.
一、中文文獻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順美(1994)。解決環境問題教學模式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22,38-45。
方偉達(2006)。聽,濕地在唱歌:城市生態復育手冊。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方偉達(2010)。生態旅遊。臺北市:五南。
方偉達(2018)。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藝術、人文與社會學科,研究生完全達陣祕技。臺北市:五南。
方偉達(2019)。環境教育: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市:五南。
白韜(2014)。陶行知的生平及其學說(簡體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李玉馨(2010)。「進步」的揭示與開創:論杜威學說與美國進步主義教育各派別之差異。教育科學期刊,9(2),53 - 76。
李政賢(譯)(2018)。質性研究的五種取徑。臺北市:五南(原書:John W. Creswell , Cheryl N.Poth(2000)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Approaches)
李碧峰(2016)。種樹移樹基礎全書。臺北市:麥浩斯。
李雯琪(2016)。論杜威進步教育下的兒童中心思想。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6),195-201。
李維倫(譯)(2004)。現象學14講。臺北市:心靈工坊。(原書:Robert Sokolowski (2000)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汪靜明(2003)。環境教育的生態理念與內涵。環境教育學刊,2,9-46。
吳清山(2016)。未來教育發展動向之探究。教育研究月刊,270,13-27。臺北市:高等教育
周欣宜(2016)。利用有限元素法分析不當修剪行道樹的結構問題(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市。
周儒、呂建政譯(2008)。戶外教學(二版)。臺北市:五南。(原書:Hammerman,D.R.,Hammerman ,W.M.,&Hammerman,E.L.(2001)Teaching in the outdoors.PersonEducation,Inc)
周儒(2001)。尋找一個環境教育的實踐場域—環境學習中心的需求與概念。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72-80。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3)。環境教育課程規劃。臺北市,五南。(原書:Engleson,D.C.,Yockers,D.H.(1994) A Guide to Curriculum Planning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林文源、林進燈、陳群典(2012)。把生活帶進實驗室:跨領域與研發。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林玉体(2011)。西洋教育思想史。臺北市:三民書局。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教育哲學之詮釋。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茂昌等人(譯) (2018)。樹,擁抱了全世界:世界環境大師傾聽森之音(三版)。臺北市:貓頭鷹。(原書:Suzuki, D., Grady, W.(2004) TREE: A LIFE STORY)
林楷昕(2014)。公共綠地之樹木生長土壤有效性之分析與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市。林寶山等人(譯) (2013) 。民主主義與教育(2版)。臺北市,五南。(原書:John Dewey(1916)Democracy and Education)。
林暉鈞(譯) (2011)。倫理21。臺北市:心靈工坊。(原作者:柄谷行人)
洪詠善、范信賢(2015)。同行~走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桂景星(2012)。新榮論述:校園空間規畫與活動課程實踐的創校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桂景星(2018)。另類濕地概念:談「水方舟」校園空間活化---以臺灣一所小學為例。2018國際濕地大會。臺北市。
桂景星(2019)。戶外教育與遊憩之校園空間形塑初探-以桃園兩所小學為例。戶外遊憩研究32(4)。
徐明麟(2014)。老街溪的蛻變與重生。綠芽教師,7,28-29。
徐明麟(2019)。臺灣先民開墾的用水智慧-八字圳前世今生。綠芽教師,12,30-31。
高翠霞、張子超(2016)。環境教育的發展脈絡與融入十二年國教的方法。課程與教學,19(2),27-51。
許世璋(2003)。影響花蓮環保團體積極成員其環境行動養成之重要生命經驗。科學教育學刊,11(2),121-139。
許世璋(2005)影響環境行動者養成的重要生命經驗研究-著重於城鄉間與世代間之比較。科學教育學刊,13(4),441-463。
許世璋、任孟淵 (2014) 培養環境公民行動的大學環境教育課程-- 整合理性、情感、與終極關懷的學習模式。科學教育學刊,22(2),211-236。
許佳琪(2011)。杜威的教育哲學對終身學習之啟示。育達學院學報,29,165-178。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黃敏碩(2010)。以VTA法進行台中市綠園道行道樹之危險度評估(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市。
郭秋勳(1985)。康德、杜威知識論與教育理論之比較及其在職業教育上的啟示。教育學院學報,10,71-105。
陶行知(2008)。中國教育改造(簡體書)。人民出版社。
國立編譯館(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市:文景書局。
張子超 (1995)。 環境教師對新環境典範的態度分析。環境教育季刊,29,37-45。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臺灣教育,589,12-21。
張子超(2001)。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與環境教育融入。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38-44。
張子超(2004)。永續教育的意涵。教師天地,l32,4-11。
張子超(2005)。九年一貫課程永續發展教學模組之研究-重要議題(環境教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93-2511-S-003-014。臺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張立詳(2017)。臺灣綠化樹木醣類含量年變化研究—以樟樹和楓香為例(碩士論文) 。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市。
張芬芬、胡白曼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臺北市:雙葉書廊。(原書:Matthew B. Miles, A. Michael Huberman(2002)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張僡宴(2011)。台中市的公園樹木修剪現況調查與研究-以健康公園為例(碩士論文) 。國立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市。
彭奕森、劉東啟(2017)。以有限元素分析樹木枝幹結構力學的探討,興大園藝,42(2),141-155。
黃敏碩、劉東啟(2010)。以VTA法進行台中市綠園道行道樹之危險度評估,興大園藝,35(4),113-128。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葉芯芳、劉東啟(2012)。珍貴老樹非破壞性根系調查之研究以后里澤民老樟樹為例。興大園藝,37(4),97-109。
楊冠政(1993)。環境素養,環境教育季刊,19,2-14。
楊冠政(1996a)。人類環境倫理信念的演進。環境教育季刊,28,7-20。
楊冠政(1996b)。人類中心主義。環境教育季刊,28,33-48。
楊冠政(1996c)。生命中心倫理。環境教育季刊,29,17-30。
楊冠政(1996d)。生態中心倫理。環境教育季刊,30,15-30。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書局。
楊冠政 (1998)。 環境倫理學概論(上冊)。臺北市:大開資訊。
楊冠政 (1998)。 環境倫理學概論(下冊)。臺北市:大開資訊。
楊淳正(譯)(2018)。圖解樹木的診斷與治療【增訂版】:愛樹、種樹、養樹、醫樹,請先讀懂樹的語言,了解樹的心聲(二版)。臺北市:新自然主義。(原書: 堀大才、岩谷美苗(2002) 図解 樹木の診断と手当)
達娃(譯)(2017)。共用自然,珍愛世界。臺北市:張老師文化。(原書:Joseph Cornel (2015) Sharing Nature :nature awareness activities for all ages.)
趙家麟(2013)。老樹應是環境中的常數不是變數。建築師,39:5,126-127。
趙恩潔等著(2019)。辶反田野:人類學異托邦故事集。臺北市:左岸文化。
賈馥茗(2004)。教育倫理學,臺北市:五南。
賈馥茗(2007),融通的教育方法,臺北市:五南。
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識、權力。臺北市:心靈工坊。(原書:Michael White, David Epston(2010)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
劉東啟譯(2017)。繪圖解說樹木的知識。臺中市:晨星。(原書: 堀大才 (2012) 絵でわかる樹木の知識)
劉宛純、劉東啟(2011)。大學校園樹木健康・安全度與棲地因子調查與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興大園藝,36(4),93-104。
劉銳(2017)。陶行知傳。新北市:麥禾陽光文化出版社
蔡清田(主編)(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臺北市:五南。
蔡慧敏(1999)。人類活動對島嶼生物多樣性之影響。環境教育季刊,38,51-65。
蔡慧敏(1999)。海島永續發展議題。永續臺灣簡訊,2(2),33-37。
費張心漪(譯)(1987)砂地郡曆誌 (原作者:Aldo Leopold,原書:A Sand County Almanac),臺北市:新環境月刊。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蕭寶森(譯) (2017)。樹之歌:生物學家對宇宙萬物的哲學思索。臺北市:商周出版。(原書:Haskell,D.G.(2017) The Songs of Trees: Stories from Nature’s Great Connectors)
鐘寶珍(譯)(2016)。樹的秘密生命。臺北市:商周出版。(原書:Wohlleben, P.(2015) Das geheime Leben der Bäume)
羅清俊(201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打開天窗說量化。臺北市:威士曼文化。

二、英文文獻
Cremin, L. A. (1959). John Dewey and the Progressive-Education Movement, 1915-1952, The School Review, 67(2), 160-173.
Dewey, J. (1915). Schools of to-morrow. New York: E. P. Button & Company.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Y: Macmillianco.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Y: Macmillianco.
Dunlap, R. E. and K. D Van Liere. (1978) The 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9(4):10-19.
Hungerford, H. R., & Volk, T. L. (1990). Changing learner behavio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3), 8-21.
Leopold, A. Carl. (2004) Living with the land ethic. Bioscience, 54(2), 149-154
Mattheck C., H. Breloer. (1993). The body language of trees. A Handbook for Failure Analysis. London: Office of the Deputy Prime Minister, Stationery Office.
Mattheck, C., Bethge, K., & Weber, K. (2015). The body language of trees: encyclopedia of visual tree assessment. Karlsruhe Inst. of Technology-Campus North.
Oliva, P. F. (2005).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6th ed.). Boston, MA: Allyn&Bacon.
Orr, David W. (1992). Ecological Literacy: Educ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Postmodern World.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oth, C. E. (1992). Environmental Literacy: Its Roots, Evolution and Directions in the 1990s.
Shigo, A.L. (1984). Compartment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ow trees grow and defend themselves.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22 (1),189–214.
Shigo, A. L. (1985). How tree branches are attached to trunks.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 63(8), 1391-1401.
Tee, S P, and Wee, M. L. (2009).Trees of Our Garden City: A Guide to the Common Trees of Singapore. Singapore: National Parks Board. (Second Edition)


三、網頁資訊
公共電視。(2012a)《我們的島-樹教我種樹》,取自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E6%A8%B9%E6%95%99%E6%88%91%E7%A8%AE%E6%A8%B9,民107年12月8日查詢。
公共電視。(2012b)《我們的島-讓樹醫樹》,取自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E8%AE%93%E6%A8%B9%E9%86%AB%E6%A8%B9,民107年12月8日查詢。
公共電視。(2013)《我們的島-樹木修剪》,取自https://ourisland.pts.org.tw/%E9%97%9C%E9%8D%B5%E5%AD%97/%E6%A8%B9%E6%9C%A8%E4%BF%AE%E5%89%AA,民107年12月8日查詢。
公共電視。(2015)《我們的島-劉東啟》,取自https://ourisland.pts.org.tw/%E9%97%9C%E9%8D%B5%E5%AD%97/%E5%8A%89%E6%9D%B1%E5%95%9F,民107年12月8日查詢。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0)。環境教育法。取自:http://ivy5.epa.gov.tw/epalaw/index.aspx,民107年12月5日查詢。
百度百科。陶行知(簡體字)。取自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陶行知,民107年12月8日查詢。
泛科學(2017)。樹木斷頭修剪的便宜行事,埋下了颱風來臨時的危機! 。取自:https://pansci.asia/archives/124117,民108年5月9日查詢。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環境教育(97年修訂100學年度實施)。取自:https://www.k12ea.gov.tw/ap/sid17_law.aspx,民107年12月9日查詢。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信度。【雙與辭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720/,民107年12月8日查詢。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行動研究。【雙與辭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0217/,民107年12月8日查詢。
維基百科。四道壁理論。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9%81%93%E5%A3%81%E7%90%86%E8%AB%96,民107年12月8日查詢。
WIKIPEDIA。ANSI_A300。取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SI_A300,民107年12月9日查詢。
WIKIPEDIA。Aldo Leopold。取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do_Leopold,民107年12月8日查詢。
WIKIPEDIA。 Alex_Shigo。取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ex_Shigo,民107年12月8日查詢。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