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獲勝組合(Win-Set)在前置談判期的測量:以調查研究探索對兩岸政治談判的阻礙(2015-2019)
作者:溫賈舒
作者(外文):Josh Wenger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明通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獲勝組合雙層賽局兩岸關係前置談判統獨立場民意調查win-settwo-level gamecross-Strait relationopinion pollingprenegotiationunification-independence prefere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論文採用Robert Putnam的「獲勝組合」(win-set) 概念來探索對兩岸政治談判的阻礙,並用該概念作爲測量台灣民衆的統獨立場的新的分析工具。藉由針對大陸涉台專家的問卷調查以及針對台灣民衆的系列民意調查,本論文探討在2015年至2019年期間兩岸是否存在著能獲得各自國内多數支持的政治談判結果。筆者先檢視兩岸的win-set是否有重叠之處,或者雙方在接受率上比較接近的談判結果,再進一步探討以達成該談判結果為目標推動兩岸政治談判的跨兩岸或者台灣國内的聯盟(coalition)的形成之可能性。在分析潛在的聯盟的方法上,除了將兩岸的四個群組(大陸涉台專家與台灣的泛藍、泛綠和中立的選民)對趨於統一的談判結果的接受率加以比較,筆者也從民調中分析台灣民衆對兩岸政治談判的條件的態度,包括大陸所偏好的談判條件、談判雙方的適當身份和立法部門與民衆對談判的監督等條件。本研究的後部分由測量win-set的民調題目分析台灣民衆在統獨立場上的彈性程度,將民衆在統獨立場六方量表上的偏好與他們對趨於統一的談判結果的接受度加以比較。接著筆者特別分析民調受訪者的子總體,即在六方量表上偏向維持現狀或台灣獨立的受訪者,針對此子總體採用二元勝算對數模型,檢驗個體層次變數與受訪者接受趨於統一的談判結果是否有相關性。
This thesis uses Robert Putnam’s win-set concept as a framework for examining domestic constraints on cross-Strait political negotiation and as a new tool for measuring unification-independence preference among the Taiwanese public. Applying Putnam’s definition of the win-set as the set of negotiation outcomes that could be accepted by a majority of domestic constituents, the study identified a spectrum of political negotiation outcomes ranging from unification to independence. Recent questionnaire research of PRC experts, along with textual analysis of PRC expert commentary, and a series of Taiwanese public opinion surveys designed in part by the author (the Cross-Strait Political Negotiation Surveys, or CPNS) were analyzed to see if there was a negotiation outcome that might have received majority domestic approval on both sides in the period from 2015 to 2019. Potential for coalitions in favor of negotiation outcomes that overlapped in the two-sides’ win-sets, or came closest to overlap, were estimated based on congruence in acceptance rates for those outcomes among PRC experts and Taiwan’s major voting blocs. Coalition potential was further explored by examining Taiwanese attitudes toward cross-Strait political negotiation, including their views regarding approval of negotiation, Beijing’s desired preconditions for negotiation, the status of the negotiating entities, and legislative and popular oversight of negotiation.
The latter part of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utility of the win-set as a measure of flexibility in Taiwanese unification-independence preferences. It used the CPNS Taiwan opinion poll data to compare respondents’ preferences on the traditional 6-point measure with their acceptance of negotiation outcomes on the win-set spectrum leading to unification. A subset of respondents who indicated preference for the status quo or independence but accepted negotiation outcomes leading to unification was identifie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performed on that subset to look for cor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level variables and whether or not respondents accepted political negotiation outcomes leading to unification.
Bibliography
English Materials

Brown, David G. 2005. “An Interim Agreement?”.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 27: 259-63.

Chang, Andy and Te-yu Wang. 2005. “Taiwanese or Chinese? Independence or unification? An analysis of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Taiwan.”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40 (1-2) 29-49.

Chen, Chih-Jou Jay. 2016. “The social basis of Taiwan's cross-Strait policies, 2008~2014.” In Taiwan and the ‘China Impac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ed. Gunter Schubert. New York: Routledge.

Chen, Qimao. 2011. “The Taiwan Straits Situation since Ma Came to Office and Conditions for Cross-Straits Political Negotiations: A View from Shanghai.”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68): 153-60.

Cuhadar, Cerag Esra. 2004. “Evaluating Track-Two Diplomacy in Pre-Negotiation: 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Track-Two Initiatives on Water and Jerusalem in the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 Syracuse, NY: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Ding, Yijiang. 2012. “Cross-Strait Peace Agreement: Diminishing Likelihood." Asian Affairs: An American Review 39: 1-20.

Dittmer, Lowell. 2000. “On the Prospect of an Interim Solution to the China-Taiwan Crisis.” China Information 14(1): 58-68.

Duchâtel, Mathieu 2012. “Cross-strait relations after the re-election of Ma Ying-jeou: towards political negotiations?”, SWP/SIIS 9th conference on EU–China relations and the Taiwan issue, Shanghai, July 2–3, 2012.

Fisher, Ronald J. 1997. Interactive Conflict Resolution.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Fisher, Ronald J. 2006. “Coordination between Track Two and Track One Diplomacy in Successful Cases of Prenegotiation.”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11(1): 65-89.

Gewurz, Ilan G. 2000. “Transition from Conflict: The Importance of Pre-Negotiations in the Oslo Peace Process.” Israel Affairs 6: 177.

Glaser, Bonnie S., and Phillip C. Saunders. 2002. “Chinese Civilian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s: Evolving Roles and Increasing Influence.” The China Quarterly 171: 597-616.

Hampson, Fen Osler 1989. “Headed for the Table: United States Approaches to Arms Control Prenegoti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44: 365-409.

Hsieh, John Fuh-sheng, and Emerson M.S. Niou. 2005. “Measuring Taiwanese Public Opinion on Taiwanese Independence.” The China Quarterly 181: 158-68.

Hsieh, John Fuh-Sheng. 2002.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aiwan’s Electoral Politics.” In John Fuh-sheng Hsieh and David Newman (eds.), How Asia Votes, pp. 32-49. London: Chatham House Publisher.

Irwin, CJ. 2004. “Using Public Opinion Polls to Support Peace Processes: Practical Lessons from Northern Ireland, Macedonia, Cyprus, Israel and Palestine.” In Adrian Guelke (ed.), Democracy and Ethnic Conflict: Advancing Peace in Deeply Divided Societies, pp. 62-73. Palgrave MacMillan, Basingstoke and New York.

Kan, Shirley A. 2014. “China/Taiwan: Evolution of the" One China" Policy-Key Statements from Washington, Beijing, and Taipei.” https://www.fas.org/sgp/crs/row/RL30341.pdf.

Kan, Shirley A. 2014. “China/Taiwan: Evolution of the" One China" Policy-Key Statements from Washington, Beijing, and Taipei.”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Kelman, Herbert C, and Stephen P Cohen. 1976. “The Problem-Solving Workshop: A Social-Psychological Contribution to the Res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13(2): 79-90.

Kelman, Herbert C. 1996. “Negotiation as Interactive Problem Solving.”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1(1): 99-123.

Lieberthal, Kenneth. 2005. “Preventing a War over Taiwan.” Foreign Affairs 84(2): 53-63.

Lin, Jin-Wen. 2000. “Two-Level Games between Rival Regimes: Domestic Politics and the Remaking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Issues & Studies 36(6): 1-26.

Liu, Frank C. S. and Yitan Li. 2017. “Generation Matters: Taiwan’s Perceptions of Mainland China and Attitudes Towards Cross-Strait Trade Talk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6(104): 263-79.

Mearsheimer, John J. 2014. “Taiwan’s Dire Straits.” The National Interest 130: 29-39.

NCCU Election Study Center. 2019. “Taiwan National Security Surveys (2002-2019).” Duke University Program in East Asian Studies Website.

https://sites.duke.edu/pass/taiwan-national-security-survey/. Accessed June 1, 2020.
Niou, Emerson M.S. 2004. “Understanding Taiwan Independence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Asian Survey 44 (4): 555-67.

Niou, Emerson M.S. 2005. “A New Measure of Preferences on the Independence-Unification Issue in Taiwan.”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40(1): 91-104.

Pruitt, Dean G. 2007. “Readiness Theory and the Northern Ireland Conflict.”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50(11): 1520-41.

Pruitt, Dean G. 2014. “The Evolution of Readiness Theory." In Mauro Galluccio (ed.), The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Interpersonal, Intercultural, and Diplomatic Perspectives, pp. 123-38. Heidelberg: Springer.

Pruitt, Dean G. 2015. “Prenegotiation Development of Optimism in Intractable Conflict.”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20(1): 59-72.

Putnam, Robert D. 1988. “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2(3): 427-60.

Rigger, Shelley. 1999. “Social Science and National Identity: A Critique.” Pacific Affairs 72 (4): 537-52.

Rigger, Shelley. 2001. “Maintaining the Status Quo: What It Means, and Why the Taiwanese Prefer It.” 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4 (2): 103-14.

Rintala, Marvin. 1963. “A Generation in Politics: A Definition.” The Review of Politics 25 (4): 509-522.

Rothman, Jay. 1991. “Negotiation as Consolidation: Prenegotiation in the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 The Jerusale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3(1): 22-44.

Saunders, Harold. 1985. “We Need a Larger Theory of Negotiation: The Importance of Pre-Negotiation Phases.” J. William Breslin and Jeffery Z. Rubin (eds.), Negoti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pp. 57-70. Cambridge: The Program on Negotiation at Harvard Law School.

Saunders, Harold. 1984. “The Pre-Negotiation Phase.” In D.B. Bendahmane and J.W. McDonald, Jr. (eds.),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Art and Science, pp. 47-56. Washington: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 Department of State.

Saunders, Phillip, and Scott L Kastner. 2009.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Envisioning a China-Taiwan Peace Agreemen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33(4): 87-114.

Schiff, Amira. 2012. “The Israeli-Palestinian Oslo Process: A Prenegotiation Perspective.” Peace and Conflict Studies 19(1): 61-92.

Schiff, Amira. 2008. “Pre-Negotiation and Its Limits in Ethno-National Conflict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Process and Outcomes in the Cyprus Negotiations.”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13(3): 387-412.

Sears, David O. 2001. “The Role of Affect in Symbolic Politics.” In James H. Kuklinski (ed.), Citizens and Politics: Perspectives from Political Psychology, pp. 14-40.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ars, David O., and Carolyn L. Funk. 1991. “The Role of Self-interest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Attitude.”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4: 1-91.

Shambaugh, David. 2007. “China's Propaganda System: Institutions, Processes and Efficacy.” The China Journal 57: 25-58.

Shamir, Jacob, and Khalil Shikaki. 2010. Palestinian and Israeli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Imperative in the Second Intifada.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Shamir, Jacob, and Khalil Shikaki. 2005. “Public Opinion in the Israeli-Palestinian Two-Level Game.”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42(3): 311-28.

Sheng, Emile C. J. 2002. “Cross-Strait Relations and Public Opinion on Taiwan.” Issues & Studies 38 (1): 17-46.

Sobel, Richard, William-Arthur Haynes, and Yu Zheng. 2010. “The polls—Trends: Taiwan Public Opinion Trends, 1992–2008: Exploring Attitudes On Cross-Strait Issue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74 (4): 782-813.

Stein, Janice Gross. 1989b. “Prenegotiation in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The Paradoxes and of Success and Fail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44: 410-41.

Stein, Janice Gross. 1989a. “Getting to the Tabl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Prenegoti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44: 231-36.

Tomlin, Brian W. 1989. “Stages of Prenegotiation: The Decision to Negotiat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International Journal 44: 254-79.

Trumbore, Peter F. 1998. “Public Opinion as a Domestic Constraint in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Two-Level Games in the Anglo-Irish Peace Proces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42(3): 545-65.

Tsai, Chia-hung, Ding-ming Wang, and Liviana S. Tossutti. 2008. “Between Independence and Unification: An Ordered Probit Analysis of Panel Survey Data on Taiwan's Constitutional Future.” Issues & Studies 44 (4): 71-98.

Wachman, Alan M. 1994. Taiwan: 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zation. New York, NY: M.E. Sharpe.

Wang, T.Y., and I-chou Liu. 2004. “Contending Identities in Taiwan: Implication for Cross-Strait Relations.” Asian Survey 44 (4): 568-90.

Weeks, Jessica L. 2008. “Autocratic Audience Costs: Regime Type and Signaling Resolv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62(1): 35–64.

Weiss, Jessica Chen. 2013. “Authoritarian Signaling, Mass Audiences, and Nationalist Protest in Chin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67(1): 1–35.

Wu, Yu-shan. 2000. “Theorizing on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Nine Contending Approach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9(25): 407-28.

Zartman, William , and Maureen Bermann. 1982. The Practical Negotiato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Zartman, William. 1989. “Prenegotiation: Phases and Fun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44: 237-53.

Zartman, William. 2000. “Ripeness: The Hurting Stalemate and Beyond.” In Paul C. Stern and Daniel Druckman (eds.), International Conflict Resolution after the Cold War, pp. 225-50.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Chinese Materials

BBC News (2016) 。〈國民黨正式將「簽署和平協議」納入黨綱〉,9月4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9/160904_taiwan_kmt_peace。2020.06.15檢索。

BBC News (2014) 。〈習近平晤台灣統派重申一國兩制方針〉,9月26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4/09/140925_china_taiwan_relations_xi。2020.06.15檢索。

Newtalk新聞 (2017) 。〈國民黨兩岸政綱 和平願景取代和平協議〉,8月9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4/09/140925_china_taiwan_relations_xi。2020.06.15檢索。

中央日報( 2001)。〈新藍圖新動力連戰新書倡議兩岸邦聯制〉,1月5日,版 01。

中央社(2019a)。 〈兩岸簽署政治協議 須經國會雙審議加全民公投〉,中央通訊社,5月31日。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5310150.aspx 。2020.06.15檢索。

中央社(2019b)。〈馬吳指延長境管是羞辱處分 將提申復向總統說明〉,中央通訊社網站,5月19日。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5190118.aspx。2020.06.15檢索。

中央社(2019c)。〈張五岳:中共或以城市交流 對台促融促統〉,中央通訊社,3月16日。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1903160178.aspx 。2020.06.15檢索。

中央社(2019d)。〈一國兩制放衛星 大陸各界搶發聲一次看懂〉,中央通訊社,3月5日。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1903050233.aspx。2020.06.15檢索。

中央社(2019e)。〈一國兩制台灣方案 學者:陸2014年開始研擬〉,中央通訊社,3月1日。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3010136.aspx。2020.06.15檢索。

中央社(2019f)。〈回應習近平對台原則 蔡總統中英文談話全文〉, 中央通訊社,1月02日。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1025004.aspx 。2020.06.15檢索。

中央社(2019g)。〈習五條 大陸對台工作綱領性講話〉,中央通訊社網站,1月02日。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1901020149.aspx 。2020.06.15檢索。

中國時報(2012)。 〈馬:兩岸和平協議沒有迫切性 強調需經公投 目前並無計畫 無意設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 ,5月21日, A3。

中國時報(2019)。 〈重返執政 將推動兩岸和平協議〉 ,中時電子報,2月25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215000618-260118?chdtv。2020.06.15檢索。

中國新聞社(2008)。 〈兩岸台海政策智囊團揭秘:南北之分vs政黨喜好〉 , 7月27日。http://news.sina.com/tw/chinanews/101-101-101-104/2008-07-27/21153116541.html。
2020.06.15檢索。

中國新聞網( 2013)。〈習近平:政治問題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10月7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10-07/5346801.shtml。2020.06.15檢索。

中評社 (2017)。〈黃嘉樹:融合發展納入大陸對台思維話語體系〉。 中國評論新聞網 。10月28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hk/doc/1048/5/9/5/104859545_2.html?coluid=93&kindid=17211&docid=104859545&mdate=1028001822 。2020.06.15檢索。

中評社 (2018 )。〈王英津:論複合式一國兩制台灣模式〉, 中國評論新聞網,6月27日。http://bj.crntt.com/doc/1051/1/4/2/105114218_3.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5114218&mdate=0627001502。 2020.06.15檢索。

中評社 (2019a) 。〈兩會專訪:李義虎談兩制台灣方案〉, 中國評論新聞網,2月25日。http://hk.crntt.com/doc/1053/4/0/3/105340302_2.html?coluid=93&kindid=19311&docid=105340302&mdate=0225145147。2020.06.15 檢索。

中評社 (2019b)。 〈對黃嘉樹及王英津兩位教授兩岸觀點的新思考〉,中國評論新聞網,2月7日。http://hk.crntt.com/doc/1053/1/4/5/105314522.html?coluid=137&kindid=4930&docid=105314522&mdate=0211134735。 2020.06.15檢索。

中評社 (2019c)。 〈王英津:兩岸關係將進入促統新時期〉,中國評論新聞網,1月5日。http://hk.crntt.com/doc/1052/9/8/8/105298887.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5298887&mdate=0105000819。2020.06.15檢索。

中評社 (2019d)。 〈王英津:兩制台灣方案須解決四大難題〉,中國評論新聞網,3月1日。http://hk.crntt.com/doc/1053/4/9/5/105349591.html?coluid=136&kindid=4730&docid=105349591&mdate=0301001330。2020.06.15檢索。

天下雜志 (2017)。〈2017《天下》國情調查Ⅰ:39歲,民意的斷裂點〉,天下雜志網頁,1月3月。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0204。2020.06.15檢索。

太平洋文化基金會(2009)。 《 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與論文集 》。台北:太平洋文化基金會。11月13-14日。

王甫昌 (1997)。〈台灣民主政治與族群政治的衝突〉,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頁15-30。台北:月旦。

王甫昌(1998)。〈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一九九○年代台灣的族群政治〉,《台灣社會學研究》2:1-45。

王威中(2012)。 《兩岸和平協議的政策分析》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貞威 (2011) 。〈聯合共和國:坦桑尼亞模式與兩岸統一模式初探〉,中國評論新聞網,3月10日。http://hk.crntt.com/doc/1016/2/3/8/101623880.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623880。2020.06.15檢索。

王崑義(2009)。 〈兩岸和平協議:理論、問題與思考〉 , 《全球政治評論》26: 45-92。

王鹤亭(2014)。 〈兩岸民間政治對話的路徑與機制:兩岸關係知識社群的介入〉 ,周志懷 (主編.),《兩岸經濟關係與政治關係的互動路徑》,頁48-57。 北京:九州。

台灣指標民調( 2015a)。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兩岸政治談判民意調查電話訪問調查摘要與交叉分析〉,2015/9/1-9/15。2020.06.15檢索。

台灣指標民調(2015b)。 〈民衆政黨立場傾向追蹤分析〉 。http://www.tisr.com.tw/wp-content/uploads/2015/10/201510PID2.png。2020.06.15檢索。

台灣指標民調(2015c)。 〈「台灣民心動態調查、大選與馬習會」民調 新聞稿〉,11月12日。http://www.tisr.com.tw/wp-content/uploads/2012/06/TISR_TMBS_201511_1.pdf。2020.06.15檢索。

民主進步黨網站(2011)。 〈十年政綱「國家安全、兩岸經貿篇」媒體座談 蔡英文:尋求戰略互利,和世界一起走向中國〉,8月23日。http://www.dpp.org.tw/news_content.php?sn=5261。2020.06.15檢索。

朱雲漢(2012)。 〈和平協議:有待破解的兩岸政治難題〉,邵宗海( 主編) ,《 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陳道元人文社會科學大師講座》, 頁149-70。香港: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朱雲漢(2008)。《2005 年至 2008 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IV):2008 年總統選舉面訪案》計畫編號:NSC 96-2420-H-002-025。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朱雲漢(2012)。《2009年至2012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III):2012年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面訪案》計畫編號:NSC 100-2420-H-002-030。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朱愛莉(2014)。 〈兩岸民間政治對話的路徑探討〉,周志懷 (主編) ,《兩岸經濟關係與政治關係的互動路徑》 ,頁58-76。北京:九州。

朱衛東(2013)。 〈兩岸和平協議基本內涵與落實路徑之探討〉, 《中國評論 》192: 4-6。

江宜樺(2001)。〈新國家運動下的臺灣認同〉,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頁181-216。臺北:新自然主義公司出版。

何思因、吳釗燮(1996)。〈臺灣政黨體系之下政黨認同的測量方法〉,《選舉研究》3(1):1-16。
何維國(2010)。 《兩岸和平協議可行性之研究》 。臺北:國立政治大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余元洲(2005)。 〈中華聯邦共和國憲法(學者建議版)〉 。 http://www.doc88.com/p-931709372713.html。2020.06.15檢索。

余克禮(2009)。 〈兩岸應正視結束敵對狀態簽訂和平協議的問題〉 ,《 台灣研究 》3: 1-6。

余克禮(2010)。〈對後ECFA時代深化兩岸協商、談判、對話的幾點看法〉, 《台灣研究》5: 1-3。

余克禮(2013)。 〈政治對話與協商是開創兩岸關係發展新前景的根本途徑〉, 《中國評論》 191 (11月)。

吳乃德 (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與國家認同〉。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27-51。台北:業強出版社。

吳乃德 (1992) 。〈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 33-61。

吳乃德 (1993) 。〈省籍意識、政治支持與國家認同〉,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27-51。台北:業強。

吳乃德 (2005) 。〈麵包與愛情:初探臺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臺灣政治學刊〉9(2):5-39。

呂明洋(2010)。 〈中共對兩岸政治對話的立場與策略〉 「續與變 2008~2010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國立台北大學,10月2日。

李冠成、楊婉瑩(2016)。〈老台灣人 vs新台灣人:台灣人認同世代差異之初探〉。《台灣政治學刊》20(2):125-186。

李冠成(2014)。〈兩岸經濟整合與簽署 ECFA 對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影響:2008至 2012 定群追蹤樣本的實證分析〉。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學位論文。

李家泉(2008)。 〈簽訂兩岸和平協議的可行性研究〉,《台灣研究》4: 1-5。

李家泉(2009)。 〈關於構建兩岸和平發展框架問題探討〉,中國評論新聞網,3月15日。
http://hk.crntt.com/doc/1009/0/2/2/100902274.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902274。2020.06.15檢索。

李義虎(2015)。《 「一國兩制」台灣模式》。 北京:人民出版社。

沈衛平(2009)。〈兩岸和平協議芻議〉,中國評論 新聞網,5月4日。
http://hk.crntt.com/doc/1009/5/9/4/100959483.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959483。2020.06.15檢索。

兩岸統合学會(2012)。《台北會談 : 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 。台北: 兩岸統合学會。

周克鈞(2014)。 〈拒絕啟動政治談判、兩岸和平協議 張顯耀含忿「被請辭」臨走大爆料〉, 《新新聞周刊》1433,8月20日。

周繼祥(2013)。〈從六個W探討兩岸和平協議〉,邵宗海 (主編.),《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陳道元人文社會科學大師講座》,頁37-48。 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旺報 (2019a)。 〈台灣模式可借鑑坦尚尼亞 兩政府領導人都稱總統!陸專書論兩制 肯定「一中三憲」〉,中時電子報,1月19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119000125-260301?chdtv。2020.06.15檢索。

旺報 (2019b)。 〈台版一國兩制 享分權性自治權〉, 中時電子報,1月3月。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103000093-260301?chdtv。2020.06.15檢索。

旺報 (2019c)。〈 陸軍方學者王衛星 談一國兩制台灣方案〉, 中時電子報,3月4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304000135-260301?chdtv。2020.06.15檢索。

旺報(2012)。 〈陸委會杯葛兩岸民間研討會〉,6月28日, A4。

旺報(2018)。〈 台灣形獨難獨 兩岸未統趨統 陸走融合統一!兩岸半統一 陸學者倡1.6政府〉,中時電子報,7月10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710000201-260309?chdtv。 2020.06.15檢索。

東森新聞雲(2013)。 〈陸學者:兩岸和平協議為「馬習會」鋪路〉 ,10月11日。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011/281166.htm。2020.06.15檢索。

林佳龍 (2001)。〈臺灣民主化與國族形成〉,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頁217-266,臺北:新自然主義公司。

林岡(2008)。 〈美國因素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的影響〉 ,《臺灣研究集刊 》2008(3): 1-6。

林炎能(2009)。 《臺海兩岸建構和平協議之研究 : 從賽局理論觀點 》。桃園: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班國家安全組碩士論文。

林濁水( 2011)。 〈從兩岸兄弟關係到兩岸兄弟之邦〉, 《新新聞 》1272: 7。

林瓊珠(2008)。〈議題、候選人評價、黨派意識:2006 年台北市長選舉投票行為研究〉,《臺灣民主季刊》,5(2):59-87。

林瓊珠(2012)。〈穩定與變動: 台灣民眾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與統獨立場之 分析〉。《選舉研究》19(2):97-127。

林瓊珠、廖益興 (2013) 。〈國族認同的問卷設計與測量:TEDS 與 TSCS 之比較〉,黃紀主編,《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方法論之回顧與前瞻》:391-430,臺北:五南出版社。

林繼文(2015)。〈論述如何框限選擇? 條件式統獨偏好對 2012 年台灣總統選舉的影響〉,《 政治科學論叢》63:55-90。

邱進益(2008)。〈 提出「兩岸和平合作協定草案」的心路歷程〉, 中國評論新聞網, 11月16日。http://hk.crntt.com/doc/1007/9/6/4/100796497.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796497。2020.06.15檢索。

邵宗海 (1999)。 《兩岸政治談判的可能性》。香港: 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硏究中心。

邵宗海 (2004)。 《兩岸協商與談判》。臺北縣: 新文京開發。

邵宗海 (2013a)。 《中共對台政策1979-2013》。 台北: 唐山出版社。

邵宗海 (2013b)。 《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 : 陳道元人文社會科學大師講座》 。香港: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邵宗海(2011)。 《新形勢下的兩岸政治關係》 。台北:五南。

俞振華(2011)。〈解析台灣民眾的統獨偏好:從抽樣分配的假 設出發〉,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 99-2410-H-004-072,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俞振華、林啟耀(2013)。〈解析台灣民眾統獨偏好:一個兩難又不確定的選擇〉,《 臺灣政治學刊》17(2):165-230。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14)。 “Trends in Core Political Attitudes among Taiwanese”。 http://esc.nccu.edu.tw/app/news.php?Sn=166。2020.06.15檢索。

洪昭明、陳光輝 (2013) 。〈教育程度與政治知識之關聯的再檢視〉,黃紀主編,《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方法論之回顧與前瞻》:361-390,臺北:五南出版社。

洪鳳謙 ( 2017)。《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穩定與變遷:2004 年─2016 年》。臺北: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胡佛、游盈隆 (1984 )。〈選民的黨派選擇:態度取向及個人背景的分析〉,《政治學報》,12:1-57。

范世平 (2013)。〈從兩岸和平論壇看兩岸政治對話的發展〉, 《兩岸公評網》,11月。http://www.kpwan.com/news/viewNewsPost.do?id=817。2020.06.15檢索。

倪永杰(2013)。〈兩岸政治對話的實驗場〉,《兩岸關系》 197: 13-15.

徐火炎(1991)。〈政黨認同與投票抉擇:臺灣地區選民的政黨印象、偏好與黨派投票行為之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4 ( 1 ): 1-57 。

徐火炎。(1996)。〈台灣選民的國家認同與黨派投票行為: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三年 間的實証研究結果〉,《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85-127。

徐博東(2009)。〈 關於兩岸政治對話六點建議〉,中國評論網,10月3日。http://hk.crntt.com/doc/1010/9/3/1/101093107.html?coluid=33&kindid=4370&docid=101093107&mdate=1003003433。2020.06.15檢索。

翁秀琪、孫秀蕙 (1995) 。〈性別政治?從民國八十二年臺灣地區縣、市長選舉看性別、傳播與政治行為〉,《新聞學研究》,51:87-111。

耿曙、劉嘉薇、陳陸輝 (2009) 。〈打破維持現狀的迷思:台 灣民眾統獨抉擇中理念與務實的兩難〉,《台灣政治學刊》,13(2):3-56。

馬文鈺(2012)。 《民進黨兩岸政治協商主張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硏究所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13)。〈台灣民眾統獨立 場趨勢分析〉。
http://esc.nccu.edu.tw/modules/tinyd2/ content/tonduID.htm。2020.06.15檢索。

張五岳(2009)。 〈當前兩岸進行政治性議題的對話的機遇與挑戰〉,太平洋文化基金會(主編),《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與論文集》,頁25-29. 台北: 財團法人太平洋文化基金會。

張五岳(2012)。 〈未來四年兩岸政治互信深化與政治議題談判的評析〉,中國評論新聞網,5月24日。http://hk.crntt.com/doc/1020/9/4/8/102094848.html?coluid=33&kindid=547&docid=102094848&mdate=0614154446。2020.06.15檢索。

張五岳(2013a)。 〈台海和平之建構淺議〉,中國評論新聞網,12月17日。http://hk.crntt.com/doc/1029/2/8/5/102928520.html?coluid=33&kindid=547&docid=102928520&mdate=1217135530。2020.06.15檢索。

張五岳(2013b)。〈辜汪會談20周年 正視現實追求和平 兩岸政治對話的判準〉 ,《聯合報》, 4月29日,A15.

張亞中(2008)。 〈兩岸和平發展基礎協定芻議〉 ,《中國評論 》130 (10月)。http://hk.crntt.com/doc/1007/6/6/2/100766286.html?coluid=33&kindid=4372&docid=100766286&mdate=0217093820。2020.06.15檢索。

張亞中(2008)。 〈兩岸和平發展基礎協定芻議〉 ,中國評論新聞網 , 10月10日。http://hk.crntt.com/doc/1007/6/6/2/100766286.html?coluid=118&kindid=3691&docid=100766286&mdate=1104172147。2020.06.15檢索。

張亞中、 張同瑩(2011)。 《兩岸統合與和平發展 : 一條互利雙贏的穏健道路》 。臺北: 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

張茂桂 (1993) 。〈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233-278,台北:業強。

張茂桂、吳忻怡 (1997) 。〈教育對於統獨傾向的作用〉,《臺灣政治學刊》2:107-189。

張國城(2012)。 〈兩岸和平協議研究〉,台灣智庫(主編),《打造直接民主的新公議體系》,頁233-250。台北∶台灣智庫。

張執中( 2002)。 〈兩岸對政治談判的評估及因應策略分析〉 ,《問題與研究 》41: 25-50。

盛杏湲 (2002)。 〈統獨議題與台灣選民的投票行為:一九九○年代的分析〉,《選舉研究》9(1) :41-80。

陳明通 (2011)。〈李扁時期台灣與中國關係的比較:一項政治層面的「安全困境」分析〉,周繼祥 (主編), 《兩岸關係六十年》,頁11-125。 台北: 國家發展研究所。

陳明通(2013)。 〈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邵宗海 (主編.),《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 : 陳道元人文社會科學大師講座》,頁171-188。 香港: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陳明通、楊喜慧(2015)。〈兩岸政治談判協商主體與身分研究:一項紅藍綠三方專家學者的訪問調查〉,《中國大陸研究》58: 73-122。

陳政一、楊喜慧、 陳明通(2016)。〈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意義:「馬習會」前後的民意調查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 17: 1-55。

陳陸輝、周應龍 (2004)。〈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持續與變遷〉,《東亞研究》35, 2:143-186。

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9)。〈兩岸關係與 2008 年台灣總統大選:認同、利益、威脅與選民投票取向〉,《選舉研究》16(2):1-22。

陳陸輝、耿曙、涂萍蘭、黃冠博(2009)。〈理性自利或感性認同?影響台灣民眾 兩岸經貿立場因素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27(2):87-125。

陳陸輝、陳映男、王信賢(2012)。〈經濟利益與符號態度:解析台灣認同的動力〉,《東吳政治學報》30(3):1-50。

陳華昇(2014)。 〈民進黨派系消長情勢及其政治影響評析〉,國家政策基金會國改論壇,7月28日 。https://www.npf.org.tw/1/13899。2020.06.15檢索。

陳勤浩 (2009)。〈兩岸和平協定構想〉, 中國評論新聞網,4月27日。http://hk.crntt.com/doc/1009/5/3/6/100953672.html?coluid=123&kindid=0&docid=100953672&mdate=0427161654。2020.06.15檢索。

陳義彥 (1996)。〈不同族群政治文化的世代分析〉,《政治學報》27:83-121。

陳義彥、陳陸輝 (2003)。〈模稜兩可的態度還是不確定的未來:台灣民眾統獨 觀的解析〉,《中國大陸研究》46(5):1-20。

陸委會網站(2014)。 〈民眾對統一、獨立或維持現狀的看法(區域圖)〉。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432510132833.gif。2020.06.15檢索。

陸輝等,(2009),〈理性自利或感性認同?影響台灣民眾兩岸經貿立場因素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27(2):87-125。

彭雋屹(2004)。《兩岸政治性談判:由結構現實主義觀點分析》。台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游清鑫。(2008)。《2005 年至 2008 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IV):民 國九十七年總統選舉面訪案》,計畫編號:NSC96-2420-H004-017,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湯紹成(2010)。 〈兩岸和平協議芻議〉, 《海峽評論》231: 26-29。

童振源(2013)。 〈首屆「兩岸和平論壇」之解讀〉 ,《展望與探索》 11: 8-11。

黃秀端、趙湘瓊(1996)。〈臺灣婦女近十年來政治態度的變遷:民國七十二年至八十一年〉,《問題與研究》35(10):71-95。

黃冠博(2006)。〈當「理性遇上感性」:民眾兩岸經貿立場分析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紀(2013)。〈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緣起、設計與發展〉,黃紀(主編),《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方法論之回顧與前瞻》,頁1-53。臺北:五南出版社。

黃嘉樹( 2003)。 《兩岸談判研究》。 北京: 九州出版社。

黃嘉樹(2010a)。 〈兩岸政治談判的動力、阻力與路徑〉,《台灣研究》 106: 1-5.

黃嘉樹(2010b)。〈關於兩岸政治談判的思考〉,《中國評論》156: 4-8.

新浪網(2008)。 〈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30周年會上講話〉,12月31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8-12-31/132716956875.shtml。2020.06.15檢索。

楊婉瑩、劉嘉薇 (2006) 。〈探索性別差距的不同型態:以臺灣選民政黨認同為例〉,《東吳政治學報》23:115-156。

楊喜慧、鄭龍水、陳明通 (2016) 。〈「馬習會」對兩岸政治談判的民意衝擊:一項臺灣民眾的民意調查分析〉 ,《中國大陸研究》59: 1-38。

楊開煌 (2010)。 〈兩岸學者「和平協議」文本之比較分析〉,「 2010年台海安全經營與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台北.:大同大學戰略暨產業研究中心,12月10日。

溫賈舒 、陳政一、陳明通 (2018) 。〈兩岸洽簽「臺灣不獨大陸不武」協議理論與民意基礎研究〉,《臺灣民主季刊》 15: 75-126。

葉世明(2013)。 〈商談共識論視域下的兩岸政治對話及路徑選擇〉,《臺灣研究》6 : 7-11,34。

董立文( 2011)。〈民進黨對和平協議的思考,不祇看簽不簽,更要看怎麼簽〉《 新新聞》,11月11日。https://www.new7.com.tw/coverStory/CoverView.aspx?NUM=1288&i=TXT20111109142705B0I。2020.06.15檢索。

董立文(2013a)。 〈兩岸政治對話的形式與内容:檢討與展望〉 ,蘇起 、童振源 (主編) ,《兩岸關係的機遇與挑戰 》,頁145-168。台北:五南出版。

董立文(2013b)。 〈兩岸政治對話的美麗新時代〉,《新新聞》, 1370:10。

劉國奮(2010)。 〈兩岸簽署和平協議前相關問題之探討〉,《 中國評論》 146: 46-49。

劉義周(1994)。〈臺灣選民政黨形象的世代差異〉,《選舉研究》,1(1):53-73。

劉嘉薇(2014)。〈民眾政黨認同、媒介選擇與紅衫軍政治運動參與〉,《政治學報》58:101-126。

劉嘉薇、耿曙、陳陸輝(2009)。〈務實也是一種選擇—台灣 民眾統獨立場的測量與商榷〉,《台灣民主季刊》 6(4):141-168。

蔡政修(2003)。 〈五二○後的兩岸關係結構與兩岸政治談判前景〉,《 問題與研究》42: 75-99。學術研討會」論文。 新竹:玄奘大學,11月21-22日。

蕭怡靖 (2009) 。〈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之政黨認同測量的探討〉,《選舉研究》16(1):67-93。

蕭怡靖、游清鑫 (2012) 。〈檢測台灣民眾六分類統獨立場: 一個測量改進的提出〉,《台灣政治學刊》16(2): 65-116。

總統府新聞稿 (2008) 。〈總統會晤第 12 任總統當選人馬英九先生〉。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4 月 1 日。2020.06.15檢索。http://goo.gl/Atxe48,2020.06.15檢索。

總統府網站(2013)。 〈馬總統接受亞洲週刊專訪〉 ,12月25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31510。2020.06.15檢索。

聯合晚報(2014)。 〈大一中架構 兩岸新選項〉,5月27日, A1。

聯合報 (2011b)。 〈府:和平協議須經公投 未來十年不能迴避的問題〉 ,10月20日, A1。

聯合報 (2015)。 〈洪秀柱堅持兩岸和平協定入黨綱〉 ,07月5日,A4。

聯合報(2003)。 〈總統元旦祝詞:兩岸協商推動直航 今將重申四不一沒有籲建立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 ,1月1日,A1。

聯合報(2009)。 〈王毅:政治協商沒有時間表〉 ,11月20日, A2。

聯合報(2011a)。 〈三前提:民意支持、國家需要、國會監督 馬:洽簽兩岸和平協議 不會為簽而簽〉 11月08日,A1。

聯合報(2011c)。〈綠:簽屬和平協議涉及改變現狀 馬已進入統一進程〉。10月18日, A4。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2015)。〈馬習會,滿意 37.1%,不滿意 33.8%〉,聯合新聞網,11 月 9 日。http://goo.gl/SASvwF,2020.06.15檢索。

謝郁(2009)。〈對兩岸達成和平協議問題的初步探討〉,「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 太平洋文化基金會,11月13-14。

謝郁(2013)。 〈對兩岸和平協議內涵及達成路徑的再探討〉 ,《中國評論 》191 (11月)。

鍾厚濤(2014)。 〈美國對於兩岸政治對話的矛盾態度及其結構性困境〉, 《中國評論》 196: 42-47。

關弘昌(2011)。 〈從國際關係理論看兩岸和平協議之簽訂〉, 《全球政治評論》34: 27-4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