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儀式僧瑜伽燄口施食儀式研究
作者:陳省身
作者(外文):Sing shen Che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陳清香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瑜伽教僧儀式僧香花僧經懺僧瑜伽燄口Sangha of YogaSangha of RitualSangha of OfferingsSangha of SutraYoga alm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臺灣儀式僧及其包括施食儀式在內的種種儀式文化,可說是淵源於明清時期的「瑜伽教僧」,簡稱為「教僧」的儀式傳統。洪武十五(1382)明太祖鑒於當時漢地佛教的僧侶儀式文化內涵,深受這些瑜伽道場經懺儀式文化的影響,故依其性質和功能,將全國漢地佛教寺院及僧侶,區分為「禪、講、教」三種的類別。第一種是「禪僧」,以修禪為主,居禪寺,不與民間接觸。第二種是「講僧」,以學習各宗的經論和講說為主,居「講寺」,同樣不與民間接觸。第三種是「瑜伽教僧」,由於他們在是融通瑜伽顯密的種種法事儀軌,再加上他們最重要的佛教儀式為瑜伽燄口施食,因此被被命名為「瑜伽教僧」。明朝末期,由於佛教僧侶的剃度制度,因明代政府因財政需要破壞,任何人均可輕易買到「空名度牒」,來取得僧侶身分,所以明初原先的三種禪、講、教僧之區分,明末時,已有互相混淆的狀況。
清初將佛教僧人的出家,定位為下階層民眾尋求宗教的社會救助途徑之一,所以不要求其有基本的文化素養才能出家、也不再區分禪、講、教的三種不同的僧侶身分和功能 ;因此這些瑜伽教應赴僧,便自此深入中國民間社會中,存在著稱謂不同並有地方特色。在眾多的不同名稱「儀式僧」中,與臺灣關係最為密切的,分別是「經懺僧」和「香花僧」。北方的「應赴僧」稱為「經懺僧」,是以他們念什麼經什麼懺的原因來命名。此類「經懺僧」,多分佈在中國北方如北京、山西如五台山及江蘇、浙江一帶,尤其以上海為大宗。南方的「應赴僧」稱為「香花僧」的原因,是由於他們以儀式中最重要的為香以及花來命名科儀中「香花請、香花迎」等的相關詞類來命名及科儀。他們多分佈在中國南方包括江西,廣東、福建一帶。
臺灣儀式僧的瑜伽燄口施食儀式在傳承上,基本上可以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為分期點來探討,在第二世界戰前雖然可分為明清和日治時期,但在戰前燄口傳承,主要是以福建系為主流。包括來自福建鼓山湧泉寺和泉州開元寺以及福州雪峰崇聖寺傳承。在瑜伽燄口施食的版本的使用上,「香花僧」主要是以「鼓山湧泉寺版本」為主,搭配各自壇門的傳承口訣。另外在日本統治臺灣時期,臺灣佛教也受到日本佛教文化影響,所以儀式僧侶不管在儀式弘化或是服飾,都有產生新的變革,也在臺灣本地編輯新的施食儀軌出來。戰後由於國民政府來台,江浙和蘇北法師來到臺灣,則引進常州天寧寺和南京寶華山的版本和唱誦。而這些以中國佛教會為主的法師例如他們透過戰後在台復會的中國佛會傳戒等方式,深深影響到臺灣本土佛教的燄口演法以及唱誦。江浙系統的燄口傳承主要是就是以發現原來就是「寶華山隆昌律寺」和「常州天寧寺」所使用的《瑜伽燄口施食要集為主,俗稱為「華山燄口」。
另外在臺灣不管是「香花僧」和「經懺僧」,也不管是本地或是外江,如何來考核是否是一位具格的儀式僧,是否有資格來主持一場大型的齋醮法事,水陸法會,則是以是否能擔任瑜伽燄口施食儀式主法的金剛上師,來做為衡量標準,才明白是否有儀式僧其瑜伽燄口施食儀並非無師自通。而是有一定的傳承考核方式。因此師長覺得其弟子應學習圓滿後,便會擇期舉行「開啟放銜瑜伽燄口施食法會」,可稱為「開啟放銜」,或是「開銜燄口」,也可簡稱為「開銜」。
瑜伽燄口施食法會的儀式結構,可以分為三個部分:1是參禮巡緣。2是登座演法。3回壇禮聖。現今流傳的瑜伽燄口施食儀軌雖有不同的版本,但其儀式內涵本質其實不只是針對餓鬼道眾生,而是融入了淨治六道惡趣或稱滅惡趣的教理思想,因此擴大為對六道眾生施以斛食,並淨化對治六道惡趣業因的法本。瑜伽燄口施食儀軌則融合金剛界普明大日如來淨治惡趣超度儀軌,以及觀音施食度亡儀軌。以蓮華部主聖觀音為行使悲心事業的本尊,能度脫能讓六道亡靈,死者蘇生。這是指亡靈在淨化業因後,能結束業報身,由大日如來八葉胎中,重新蘇生,穫得金剛壽命現金剛菩薩身,即身成佛。
In Taiwan, there is a kind of Buddhist sangha called “sangha of ritual”. It originated from the tradition of “sangha of yoga” in the Ming Dynasty. In 1382, the Hongwu Emperor divided the Buddhist sangha into three categories — Zen, Learning and Ritual — according to the culture of Chinese Buddhism at that time. Firstly, Sangha of Zen mainly practiced Zen meditation. They lived in monasteries remote from cities. Secondly, Sangha of learning lived in temples. They were mainly engaged in the learning of sūtra and treaties of different Buddhist schools. Like the sangha of Zen, they also did not take part in the society. The third one is the sangha of ritual. They learnt all kinds of Buddhist ceremonies, the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is Yoga flaming mouth feeding. So they were also named the sangha of Yoga. In late Ming Dynasty, ordination was corrupted due to financial difficulty of the government. Everyone was able to purchase a Buddhist certificate to be a fake monk. So such categorization of sangha became irrelevant from late Ming onwards.
In Qing Dynasty, the government made Buddhist sangha a lower class in the society. Religions were only for poor people to survive financially. So there was no request for Buddhist cultivation for sangha. The division of the aforementioned categories was practically irrelevant. The sangha of Yoga started deeply participating into the folk communities in China. Later they even diversified in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They were active in the lay communities that they were even called the “sangha on-call”. Functions of the “sangha on-call” differed in different parts of China. In the north, like Beijing, Shanxi, Jiangsu, Zhejiang and mainly Shanghai, they were called the“sangha of sutra” and divided by the names of the sutra they study. On the other hand, those in the south, like Jiangxi, Fujian and Guangdong, were called the“sangha of offerings”. It is because they emphasized offerings (joss sticks and flowers) in the ceremonies.
Basically World War II is the main milestone to discuss the inheritance of Yoga ritual of Taiwan sangha of ritual. Before WWII, although there were Ming, Qing and the Japanese Taiwan systems, the Fujian system prevailed in Taiwan. This Fujian system comprised of three monasteries in different counties of Fujian. In the application of Yoga flaming mouth feeding, the version from Yongquan Temple, Mount. Gu, having their own styles of chanting, was mainly used. Meanwhile Taiwan Buddhism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Japanese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Taiwan, especially in costume and ceremonial presentation. After WWII, sangha from the north came to Taiwan with Kuomintang, so the northern style of sutra chanting was introduced. This greatly affected the Buddhist practice, ceremonies and culture in Taiwan.
In Taiwan, no matter which kind of sangha you are, or which monastery do you come from, there is a special assessment if you want to join the sangha of ritual. The prerequisite to be a host in a grand ceremony is passing the host assessment of Yoga flaming mouth feeding. So it is common for masters to hold a Yoga flaming mouth feeding when there is a need to access a protégé.
There is a special structure for the ritual of Yoga flaming mouth feeding.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t versions in use nowadays, its main aim is to cleanse the world spiritually. In contemporary Buddhism, Yoga flaming mouth feeding ritual does not only aim at hungry ghosts. It has a higher goal to cleanse the three lower migrators (hell beings, hungry ghosts and animals) out of the six (the other three being gods, human-beings and demigods). Like a process of exorcizing, Yoga flaming mouth feeding ritual helps purifying souls from bad karma. Under the blessing of Buddha, one will reborn.
參考文獻
一、史料
(明)葛寅亮,《金陵梵剎志》卷三,《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1輯第3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清)陳光達編,《台灣縣志》,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清)劉良璧、錢洙《重修福建臺灣府志》,清乾隆六年(1741),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清)王必昌的,《重修臺灣縣志》,清乾隆十七年(1752),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註撰人,《安平縣雜記》,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初版。
二、藏經原典
(東晉)竺難提譯,《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呪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0 冊》,2019-04-15,(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正法念處經‧卷16》,《大正藏》冊17,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唐)沙門一行阿闍梨記,《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發行日期:2019-04-15,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唐)不空譯,《佛說施餓鬼甘露味大陀羅尼經》。《大正藏》冊 21,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唐)不空譯,《佛說甘露經陀羅尼咒》,《大正藏》冊21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唐)不空譯,《施諸餓鬼飲食及水法》,《大正藏》冊21
(唐)不空譯,《佛說救拔燄口餓鬼陀羅尼經》,《大正藏》冊21,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唐)不空譯,《瑜伽集要燄口施食起教阿難陀緣由》,《大正藏》冊21,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唐)不空譯,《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 《大正藏》冊32,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唐)大興善寺三藏法師大廣智不空譯,西夏•護國仁王寺法師不動金剛重集,清•天溪香乳行者受登詮次,《瑜伽集要燄口施食儀》,《嘉興大藏經第 19 冊》,(新文豐版),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大藏經(新文豐版)所編輯,發行日期:2019-04-15,(CBETA)。
(唐)不空譯,《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嚕力經》,《大正新修大藏經 》冊20,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唐)不空譯《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大正藏經》冊20,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民國72年1月。
(唐)不空,《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大正新修大藏經18 冊 》,發行日期:2019-04-15,(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唐)不空譯,《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1 冊》,發行日期:2019-04-15,(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唐)不空譯,《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1 冊》,發行日期:2019-04-15,(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唐)不空譯《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大正新修大藏經》冊19,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唐)不空譯,《金剛頂一字頂輪王瑜伽一切時處念誦成佛儀軌》,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民國63年12月。
(唐)善無畏共沙門一行譯,《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卷1)》,《大正藏》冊18,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唐)善無畏譯《七俱胝獨部法》,《大正藏》冊20,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唐)伽梵達摩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正藏》冊20,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唐)寂天菩薩造頌,傑操大師註解,隆蓮法師譯,《入菩薩行論廣解》,《藏外佛教文獻第 4 冊》,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藏外佛教文獻所編發行日期,2019-04-15。
(宋)天息災譯《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卷3》,《大正藏 》冊20,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宋)施護譯,《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調伏一切世間大曼拏羅廣大儀軌分第十五〉》,《大正藏》冊18,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宋)施護譯,《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調伏一切世間大曼拏羅廣大儀軌分第十五〉》,《大正新修大藏經 第十八冊》, 2019-04-15,(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宋)•施護譯,《聖觀自在菩薩功德讚》,《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0 冊》,2019-04-15,(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宋)法賢譯,《佛說瑜伽大教王經‧卷1》,《大正藏》冊18,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宋)楊鍔《初入道場敘建水陸意》出楊鍔水陸儀,引自《施食通覽》,《卍新續藏》第 57 冊 No. 0961,CBETA 電子佛典 2014.04,完成日期:2014/04/26。
(遼)道㲀集《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大正大藏》冊46,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元)惟則會解,明傳燈疏,《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六》,《卍新續藏第 12 冊》,2019-04-15,(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元)末著撰人,《瑜伽集要熖口施食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1 冊》,發行日期:2019-04-15,(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明)明成祖朱棣,﹤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又序﹥,《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永樂北藏第 179 冊 No. 1612》,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永樂北藏所編輯,2019-04-15。
(明)侍者•福善日錄,門人•通炯編輯,嶺南弟子•劉起相重校,〈刻瑜伽佛事儀範序〉,《憨山老人夢遊集》,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 73 冊,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發行日期:2019-04-15。
(明)釋幻輪編,《釋鑒稽古略續集》卷二,《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四十九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補註,《修設瑜伽集要施食壇儀》,《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59冊》,發行日期:2019-10-10,(CBETA)依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所編輯。
(清)法藏法師書,《瑜伽燄口註集纂要儀軌》,《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59冊》,發行日期:2019-10-10,(CBETA)依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所編輯。
(清)巨徹寂暹纂,《瑜伽燄口註集纂要儀軌》,《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59冊》,發行日期:2019-10-10,(CBETA)依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所編輯。
(清)儀潤述,《百丈叢林清規證義》,香港:香港佛經流通處,民國72年1月。



三、水陸法會施食儀軌相關原典
(明)釋澹歸,〈薦陣亡將士建水陸道場疏〉,《偏行堂續集》卷五,《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12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頁420。
(明)蓮池大師著,《竹窗隨筆‧竹窗三筆》,﹙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2003年 。
(明)蓮池大師補註,優婆塞演濟重編,《瑜伽燄口施食要集詳註》,台北市:佛教出版社,1982年。
(清)福聚法師《瑜伽燄口施食儀觀》,南京:寶華山隆昌律寺,清乾隆6年。
(清)不動法師《瑜伽施食集要儀範》,北京:廣濟寺,清道光18年。
(清)盛萱法師《佛事觀門》,福建某寺,清光緒十四年。
(清)千華第三世清定庵基刪輯,千華十五世聖性宗增補儀觀,《瑜伽燄口施食要集》,《瑜伽燄口施食要集•三時繫念全集》,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2012年1月。
釋真常集,釋智雄重編《大甘露門施食要集》,台中市:國際佛教文化出版,1964年。
呂俹祥(光慧),《南供科儀》,新北市:中和慶瑞壇,乙亥年桐月)
呂俹祥(光慧),《北供科儀》這是他根據日治時的抄本,重新整理傳抄而成,新北市:中和慶瑞壇,乙亥年桐月
呂俹祥(光慧)長老編輯《金山科儀》,新北市:中和慶瑞壇,乙亥年桐月。
呂俹祥(光慧),《瑜伽密部秘訣集要》這是他根據日治時的抄本,重新整理傳抄而成,新北市:中和慶瑞壇,乙亥年菊月。
呂俹祥(光慧),《瑜伽燄口施食要集》這是他根據日治時的抄本,重新整理傳抄而成,新北市:中和慶瑞壇,乙亥年菊月。
李鏡塘編輯,《科儀彙編•五方科儀》,宜蘭:惠真壇,庚辰年,葭月。
四、密乘經論法本
楊堅噶威洛覺,袞謙貝尼瑪著,法護譯《生起次第釋 論集三身集論及儀軌通則口訣總集合訂本》,台北市:大藏出版社,西元2002年12月。
談鍚永著,《密宗名相》,台北市:全佛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民國91年12月。
敦都仁波切著,《喜悅•生圓次第綱要•雙身法》,台北市:中華敦都佛學會,民國92年12月。
第一世工珠 (蔣貢康楚) 仁波切,《水食子》,台北市:大藏出版社,民國93年。
竹巴噶舉佛學會譯,《竹巴噶舉二十八本尊‧喀薩巴尼觀音修持儀軌》,台北市:竹巴噶舉佛學會,民國95年4月。
噶南卓•昆秋裩桑作,林生茂譯,《攝集自修持法海之如意寶鬘•喀薩巴尼觀音修持法》,《直貢法藏-攝集自修持法海之如意寶鬘修持法》,﹙台北市:如意國際興業有限公司,2012年7月。
金剛持昆噶賞波所著著,貝瑪慈寧譯師譯,《《妙德大日如來儀軌‧無邊利他》摘錄‧簡明唸誦儀軌滙編《利他甘露》》,頁36,未出版。
五、專書
于凌波,《中國近代佛門人物誌第四集》,台北市:慧炬出版社,1998。
于凌波,《民國高僧傳續編》,台北市:照明出版社,2000年。
太虛大師,《太虛大師全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不著撰人,《癸丑仁王護國息災大法會實錄•序》,1971 年。
王見川,《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
江燦騰、王見川編,《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新文豐,1994年。
江燦騰,《臺灣佛教史》,台北市:五南公司,2009年3月27日。
王馗,《佛教香花——歷史變遷中的宗教藝術與地方社會》,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
李春沐、王馗合著,《梅州客家佛教香花音樂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
李國泰,《梅州客家「香花」研究》,廣州:花城出版社,2005。
呂建福,《中國密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侯沖,《中國佛教儀式研究——以齋供儀式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楊秋悅,《瑜伽焰口施食儀式音樂研究》,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
張崑振,《臺灣的老齋堂》,臺北:遠足文化,2003年
琛明編著,《蒙山佛教文化.蒙山施食儀探源》,四川省:巴蜀書社,2004年。
印順導師著,《華語集第四冊》,竹北市:正聞出版社,民國72年1月。
黃懺華,《佛教各宗大綱》,台北市:天華出版公司,民國69年8月。
虛雲老和尚《虛雲和尚法匯‧規約》,台北市:修元禪院,1997年。
禪慧法師編撰,《覺力禪師年譜‧台灣佛教史傳》,台北市:台北市三慧講堂,一九八一年十月。
陳木子,《曹洞宗東和禪寺》,台北市:財團法人台北市東和禪寺,2004年6月。
陳玉女,《明代佛門內外僧俗交涉的場域》,台北:稻鄉出版社,2010。
鄭榮興,《台灣客家音樂》(台中:晨星出版社,2004。
釋默如,《默如叢書第五冊‧雜著》,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5月。
霍姆斯.唯慈(Holmes Welch)著,王雷泉、包勝勇、林倩等譯,《中國佛教的復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頁195。
歐大年(Daniel Overmyer)著,馬睿譯,《寶卷——十六至十七世紀中國宗教經卷導論》,北京: 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六、期刋論文
王瑞雷〈敦煌、西藏西部早期惡趣清淨曼荼羅圖像探析〉,《故宫博物院院刊》,﹙北京市:故宫博物院,2014年5月。
吳焰灶,〈提唱現代式之道場〉,《南瀛佛教會報》,十四卷第十二號,台北:南瀛佛教會,一九二三年九月。
李筱峰〈兩蔣威權統治時期「愛國歌曲」內容析論〉,《文史臺灣學報•創刊號》,(台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出版,2009年)
李春沐,〈「教僧系」佛教音樂研究的方法視角—以梅州「佛教香花音樂」研究為例〉,《文化遺產》2015年第6期,廣州市:中山大學,2015。
林美容,張崑振合著,〈臺灣地區齋堂的調查與研究〉,《臺灣文獻》第51卷第3期,2000年9月
林美容,〈台灣的巖仔與觀音信仰〉,《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現代佛教學會,1996年。
林美容、祖運輝,〈在家佛教:台灣彰化朝天堂所傳的龍華齋教現況〉,收錄於江燦騰、王見川主編《台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台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一版。
周熟迦,〈燄口〉,中國佛教協會主編《中國佛教‧第二輯》,上海市:東方出版中心,1982年 。
侯沖,〈密教中國化的經典分析:以敦煌本《金剛頂迎請儀》、《金剛頂修習瑜伽儀》和《壇法儀則》為切入點〉,《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九期》,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2012年。
侯沖,〈雲南阿吒力教經典及其在中國佛教研究中的價值〉,《雲南與巴蜀佛教研究論稿》,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頁205。
陳清香,〈從清代僧官制度看台灣媽祖宮的僧侶住持〉,《佛教史與佛教藝術:明復法師圓寂一週年紀念研討會會前論文集一》,台北市:中華民國現代佛教會學會,2006年5月13日。
陳清香,〈大溪齋明寺的傳承宗風〉,《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 年7月。
陳玉女,〈明太祖徵召儒僧與統制僧人的歷史意義〉,《中國佛學v.2 n.1》,台北市:中國佛學編委會,1999
陳玉女,〈明代瑜伽教僧的專職化及其經懺活動〉,《新世紀宗教研究》(台北: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附設出版社,2004
陳玉女,〈明代佛教懺儀的經懺化〉,《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13
陳玉女,〈十六、七世紀臺灣移民社會的准提信仰-以明末清初的舊臺南為例〉,《2018艋舺龍山寺學術研討會--觀音思想文化暨龍山寺宗教歷史研究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板橋文化廣場。
張小燕,﹤眾溪匯潭:廣東僑鄉梅州客家香花儀式的文化源頭分析﹥,《世界宗教文化》,2015年第六期,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2015
張雅靜,〈清宮舊藏「水月觀音」論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17年5期》,北京市:故宫博物院,2017年5月。
張崑振,〈歷史淵源與發展〉,《台灣的老齋堂》,台北市:遠足文化,2003年月8日。
閰亦錚,〈佛教拜斗儀式「藥師斗」初探〉,《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6年第六期》,(福建省: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2016。
蔣中正,〈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三民主義》(台北市:三民書局,2017年)黃輝全,〈東山香花僧音樂淺探〉,《八閩史論•2010年第一期》,漳州市:福建史志,2010年。
駱婧,〈淺論閩南“佛戲”〉,《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北京市:中央戲劇學院,2013年。
默如,〈施食文相檢拾〉,《海潮音雜誌》65卷5期,(台北:海潮音雜誌社,1984
默如,〈施食文相續明〉上篇,《海潮音雜誌》65卷6期,台北:海潮音雜誌社,1984。
默如,〈施食文相續明〉下篇,《海潮音雜誌》65卷8期,台北:海潮音雜誌社,1984
謝世維,〈早期斗母摩利支天文本探討:以《先天雷晶隱書》為中心〉,《成大中文學報, No.47》,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2014年,12月。
藍吉富,〈臺灣佛教之歷史發展的宏觀式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台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1999年7月。
七、學位論文
李姿慧,《蒙山施食研究-歷史發展與當代台灣的實踐》,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2016年。
余惠媛,《客家釋教喪葬儀式及其音樂之研究~以苗栗縣「廣福壇」之午夜功德儀式為例》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處音樂教學碩士班學位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處音樂教學研究所,2011年。
邱宜玲,《台灣北部釋教的儀式與音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研究所1995年。
張崑振,〈臺灣傳統齋堂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楊彥泠,《客家釋教喪葬儀式「取經」科儀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2017年
楊士賢,《台灣釋教喪葬拔度法事及其民間文學研究-以閩南釋教系統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2010年。
邱杏嫺,《新竹客家釋教特殊喪葬禮儀研究-以湖口萬盛佛壇拜香山儀式為例》,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莊: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2014年。
郭玉茹,《臺灣漢傳佛教瑜伽焰口儀式音樂之分析研究》,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2015年。
劉美玲,《釋教打血盆儀式的意涵、流變與傳承:以新竹縣橫山鄉春盛壇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2011年。
鄭元呈,《臺灣釋教源流與發展》,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莊: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2017年。
八、日文專書
大淵忍爾和鎌田茂雄等人所編《中國人的宗教禮儀》,東京:福武書店,1983。
吉岡義豐,《道教と仏教》,第一輯,東京:国書刊行会,昭和45年。
丸井圭治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台北:捷幼書局,1993年。
增田福太郎氏《東亞法秩序序說、南島寺廟探訪記》、1942年東京初版,1996年,台灣南天書局複刻。
惠什編集,《聖觀音•圖像第六觀音部上》,《圖像抄•十巻抄》,(日本:京都仁和寺真光院本,元祿15年(1702年),圖繪謄寫。
九、台灣日日新報
《台灣日日新報•僧侶開銜》,明治40-08-08,西元1907-08-08,第5版,第2779號。
十、網站資料
佛教的手印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MAG/mag575213.pdf
四 部 瑜 珈http://www.vajrayana.asso.fr/Chinois/Pratiques-C/4tantras-C.htm
密宗修行的次第總說http://www.ss.ncu.edu.tw/~calin/article2008/11_6.pdf
戴勝德,〈民間佛樂與道場音樂〉,香港佛學院 2017-08-07
http://www.buddhism.org.hk/tendo/Article-2308.html
戴勝德,〈佛教梵唄〉,香港佛學院 2017-08-07
http://www.buddhism.org.hk/tendo/Article.aspx?id=2309
〈金剛界三十七尊〉,《佛光大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E9%2587%2591%25E5%2589%259B%25E7%2595%258C%25E4%25B8%2589%25E5%258D%2581%25E4%25B8%2583%25E5%25B0%258A.html
日僧賴瑜撰,《祕鈔問答第一•阿彌陀》。http://21dzk.l.u-tokyo.ac.jp/SAT/ddb-sat2.php?mode=detail&useid=2536_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