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特殊需求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對生活適應實施成效之研究
作者:吳慧聆
作者(外文):Wu, Hui-Ling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張昇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特殊需求學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生活適應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Self-conceptInterpersonal RelationsLife Adapt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教學對國小特殊需求學生生活適應實施成效,首先為了了解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對國小學生生活適應的相關情形,共發出801份問卷,有效樣本750份,問卷分別以t考驗、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典型相關、多元逐步迴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三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和歸納。最後,以臺南市國小特教班特殊需求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實驗設計,自變項為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教學,依變項為生活適應的表現,以目視分析法與C統計方式進行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教學對國小特殊需求學生生活適應實施成效分析。本研究結果與結論如下:
壹、學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和生活適應各層面得分高至低分別為:心理自我、社會自我、能力自我和生理自我;與家人關係、與朋友關係、與同學關係和與師長關係;家人適應、學校適應、社會適應和個人適應。
貳、自我概念方面,不同年級和家中子女數有顯著差異;人際關係方面,不同性別、年級和家中子女數之學生有顯著差異;生活適應方面,不同性別和年級之學生有顯著差異。
參、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人際關係和生活適應與自我概念和生活適應之間皆達到顯著性的正相關。
肆、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和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具有顯著正相關且具有預測力。
伍、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在生活適應上大部分無交互作用,僅自我概念與同學關係和人際關係與生理自我有交互影響。
陸、在不同背景變項下,對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在生活適應上無差異。
柒、特殊需求學生接受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教學後,生活適應有立即成效。
捌、特殊需求學生撤除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教學後,生活適應皆維持成效。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of self-concep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to life adaptation for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in elementary schools. Firs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elf-concep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related to life adapt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 total of 801 questionnaires had been mailed and 750 vali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re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by t-test,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thre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Finally, the study took the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in special education classe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nan City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 research method adopted a single-subject experimental design.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was the teaching of self-concep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the dependent variable was the performance of life adaptation. The teaching of self-concep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was carried out by visual analysis and C statistics to analyz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of the life adaptation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Students’ self-concep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life adaptation scores from high to low were psychological self, social self, ability self and physical self; relationship with family, relationship with friends, relationship with classmates and relationship with teachers; family adaptation, school adaptation, social adaptation and personal adaptation.
2.In terms of self-concep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and the number of children in a family; in term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grades, and the number of children in a family; in terms of life adapta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grades.
3.Self-concep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life adaptation, and self-concept and life adaptation had reach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4.Self-concept and life adaptat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life adapt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and predictive.
5.Most of the self-concep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had no interaction on life adaptation, only self-concept with classmates relationship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with physical self had an interactive effect.
6.Under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self-concep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n life adaptation.
7.After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received the teaching of self-concep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life adaptation had an immediate effect.
8.After removing the teaching of self-concep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the life adaptation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maintained effective.
一、中文部分
王文宜、周建智、彭惠君、葉仰道(2005)。啟發性遊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之影響。體育學報,38(3),51~62。
王正華、陳寬裕(2012)。論文統計分析實務:APSS與AMOS的運用。臺北市:五南。
王美華(2008)。新臺灣之子的自我概念、學習動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王財印(2000)。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瑞霙(2005)。大學生網路/實境間自我揭露與親密關係之探討~以南部地區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甘敏郁(2014)。臺北市國中階段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伍至亮(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何秋蘭(2004)。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的研究。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英奇(1986)。自我觀念評量的檢討。教育研究集刊,28,75-97。
余紫瑛(2000)。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秀玉(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庭氣氛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佩芬 (2011)。國中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孟軒(2006)。部落客網路書寫之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宗立(2005)。學校行政決策。高雄市:麗文。
吳怡禎(2004)。國中聽障生自我概念、家庭氣氛與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怡禎(2004)。國中聽障生自我概念、家庭氣氛與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明隆(1998)。資訊變革社會中教師應有的體認與作法。研習資訊,15 (2),33-42。
吳明隆、張毓仁(2018)。SPSS問卷統計分析快速上手密笈。臺北:五南。
吳芳容(2012)。高雄市國中生家務參與、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姵錚(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新華(1993)。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國教之友,44(3),27-36。
吳萬春(2006)。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呂淑怡 (2003) 。訂做一個他--交友網站的個人網頁自我形象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宋立鈞(2012):高職特教班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方瑜(2015)。國民中小學參與童軍活動學生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玉玲(2009)。獨生子女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小學童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李佩怡(1999)。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152,3153-3156。
李美華、蔡瓊月(1999)。非理性信念、父母親教育水準、父母管教態度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之影響研究。臺南師院學生學刊,20,37-66。
李茂能(2002)。量化研究的品管:統計考驗力與效果值分析。國民教育學報,8,1-24。
李財星(1987)。犯規與無犯規國中生之自我觀念、親子關係生活適應能力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維(1998)。人格的層次。臺北:桂冠。
李蓮芳(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情緒能力、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李靜吟(2013)。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杜正治(2010)。單一受試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谷宗芸(2007)。臺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挫折容忍力與學業成就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卓石能(2001)。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周至亭(2005)。國中生自我概念與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領域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玉彬(2000)。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對國小害羞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佳蓉(2012)。高中職生自我概念、真實及網路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宜靜、廖昭文(2006)。青少年自我概念發展與輔導之探究。木柵高工學報,10,49-70。
林怡慧(2006)。高中職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信香(2003)。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姻秀(2010)。國小獨生子女學童自我概念及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盈萱(2010)。國小高年級ADHD學童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性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輕度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偉傑(2008)。馬祖地區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1997)。人格心理學(原作者:E. J. Phares)。臺北:心理。
林淑華(2001)。情緒覺察評量表之發展:性別、憂鬱、情緒性質及情緒重要性之影響。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黎凱(2009)。老人的幽默感、自我概念與其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麗玉(2009)。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文化認同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邱招婷(2001)。國民中學青少年次及文化、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邱秋雲(2002)。網路戀情者個人特質與其網戀經驗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邱皓政(2012)。量化研究法(三):測驗原理與量表發展技術(初版)。臺北市:雙葉。
邱霓敏(2000)。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氣質、自我概念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邱瓊瑩(2003)。社會技巧訓練團體對國小兒童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之影響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金宛蓁(2013)。新移民學生知覺教師多元文化教育觀及自我概念對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侯伃珊(2011)。高中職學生正向思考、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侯雅齡(1998)。自我概念理論新趨向:多向度階層化建構。輔導季刊,34(1),79。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生活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正彥(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洪光遠、鄭慧玲(譯)(1995)。《人格心理學》(原作者: Lawrence A. Pervin)。台北市:桂冠。
洪佳慧(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知覺父母教養態度與其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洪若和(1995)。國小兒童自我概念之相關因素。臺東師院學報,6,91-134。
洪溱蔆(2015)。高中生社團參與、正向情緒與人際關係對學校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以基隆市學校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洪錚蓉(1992)。高中僑生與本地生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比較暨團體諮商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玉鳳(2005)。國小高年級隔代教養家庭學童學業成就、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胡舜安(2002)。台灣地區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范月華(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挫折容忍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彰化市。
倪小平(2004)。國小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孫育智(2004)。青少年的依附品質、情緒智力與適應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 心理出版社。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涂秀文(1998)。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涂秀文(1998)。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紐文英(201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紐文英、吳裕益(2015)。單一個案研究法-研究設計與後設分析。臺北市:心理。
張玉柏(2014)。臺北市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宏文、邱文芳(2006)。實用人際關係學。臺北市:商頂。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臺北市:東華。
張酒雄、陳枝烈、簡慶哲、張淑美(1993)。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10, 261-322。
張惟亮(2003)。人際關係之班級輔導活動實施效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輔導教學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教育部(2014)。特殊教育法。臺北市:教育部。
莊榮俊(2001)。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自我傷害關係之研究。國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莫麗珍(2003)。國中學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臺灣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許志彰(2001)。團體諮商對國小偷竊兒童自我概念與自我控制影響效果之研究。國立臺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許明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正瑩(2008)。男女大學生網路自我揭露、網路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差異研究—以即時通訊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生玉(1997)。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市:精華。
郭怡汎(2004)。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郭為藩(1987)。自我態度問卷指導手冊。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市:師大師苑。
郭啟瑞(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郭燕玉(2014)。國中生學校生活適應、父母期望與生涯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玉統(1997)。多維智力理論模式的檢驗與國小學生多維智力成份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玉蘭(2009)。馬祖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妙華(2013)。唇腭裂青少年自我概念、母親教養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彤羚(2007)。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自我概念、人際衝突與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李綢(1983)。國小兒童自我概念發展之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0,93-100。
陳坤益(2005)。國小資優學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治豪(2005)。國小轉學生自我概念,社會支持與其學校生活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品涵(2015)。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春美(2004)。生命教育課程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知覺表現.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柔蓁(2005)。北台灣地區國小兒童依附關係、自我效能、害羞與人際關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炳男(2010)。網路使用者行為對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之影響- 以臺灣地區在學學生為例。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珍如(2009)。隔代教養學童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美芬(1996)。學童認同對象與自我觀念之關係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陳淑芬(2013)。社交技巧教學對增進臺灣泛自閉症障礙學生社會能力成效之後設分析。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9,47-71。
陳淑芬(2013)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皎眉(1996)。性別認同與性別角色。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陳貴龍 (1987)。國民小學學生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輔導學報,10, 121-141。
陳瑋婷(2011)。身心障礙者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關聯性之後設分析。特教論壇,11,19-28。
陳寬裕、王正華(2010)。論文統計分析實務─SPSS與AMOS的運用。臺北市:五南。
陳曉真(2009)。國小高年級人格特質、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韻如(1993)。父母管教態度與國小兒童人際關係發展之研究。現代教育,8(3),142-151。
傅義婷(2008)。國中學生人際關係、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曾竹寧(2000)。失能老人社區照顧服務綱絡建構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曾茂蔚(2008)。低收入戶家庭子女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曾端真(1991)。行為學派的親職教育模式。諮商與輔導,72,20-23。
曾端真、曾玲珉譯(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揚智。
鈕文英(2015)。單一個案研究法:研究設計與後設分析。臺北市:心理。
鈕文英、吳裕益(2015)。單一個案研究法─研究設計與後設分析。臺北市:心理。
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玉蘋(2004)。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玉蘭(2015)。高中生體育班學生正向情緒與人際關係對學校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立婷(2005)。新住民社經地位、文化資本、教育期望對其子女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之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國小中高年級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竹瑩(2017)。大學身心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明源(2013)。原住民學生生活適應與自我概念對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欣儀(2015)。南投縣國中學生正向心理特質、自我概念 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盈勳(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自我控制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美玲(2018)。高中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悅菁(2003)。臺中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大學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黃淑芳(2005)。不同家庭結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功能與生活適應模式探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惠芳(2008)。國小ADHD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惠琪(2006)。國小學生國樂學習對於人際關係、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以臺中縣國樂團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音樂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黃綉雯(2014)。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鈺程(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楊易蕙(2005)。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學輔導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楊金娟(2014)。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楊惠婷(2005)。國小兒童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楊雅婷(2008)。金門縣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解釋風格對學校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錦登(1999)。人際關係相關理論之探討。國教輔導,5,45-52。
溫世頌(200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溫甯鈺(2008)。國中學生自我概念、挫折容忍力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葉日芬(2009)。運動參與對國小高年級女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分析研究~以苗栗縣竹南國小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賈莉智(2012)。高雄市高齡者生活適應、人際關係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路渤瀛(1993)。國中生活適應與逃學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宏啟、廖鳳池(1999)。人際行為量表之編製及其相關變項之研究。諮商輔導文粹,4,55-95
趙曉美(2001)。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旭桓(2020)。高中普通班中重度身心障礙學生之自我概念、自我決策與生活適應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旻欣(2019)。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親子溝通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淑君(2019)。國中身心障礙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網路成癮之關係:障礙類別的調節效果。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劉樂農(2006)。高雄縣國中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歐麗雪(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人際關係、情緒能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潘玫秀(2011)。隔代教養學童的自我概念、情緒穩定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佳靜(2001)。國小學童出生序與社會興趣、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河霖(2011)。國小學童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以屏東縣新移民子女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蔡銘津(2004)。青年學生寂寞與害羞的輔導。學生輔導,94,104-129。
蔡靜雯(2009)。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冠仁(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知覺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鄭淑真(2002)。學齡期氣喘患童與一般兒童的自我概念及其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越庭(2007)。談學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師說,198,35。
鄭靜慧(2015)。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於自我概念、學校認同及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以臺南市偏鄉國小為例。遠東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盧強(1986)。山地國中學生自我觀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盧欽銘(1979)。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發展。教育心理學報,12,123-131。
賴朝暉(1998)。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行為困擾與校園暴力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戴增瑜(2013)。新住民子女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薛育青(2004)。國小資優生資優標記接受度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薛怡青(2002)。台灣bbs使用者之自我揭露、名片檔自我呈現意願與暱稱認知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鍾仁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母親教養方式與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鍾佩育(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簡茂發(1983)。國小學童友伴關係之相關因素分析。教育心理學報,16,71-88。
藍三印(1995)。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學生輔導月刊,36,24-29。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羅婉麗(2001)。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羅登耀(2018)。基隆市國小普通班導師知覺自閉症學生在普通班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相關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嚴增虹(2002)。澎湖縣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初等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秋碧(2000)。國小六年級被同儕拒絕兒童其被同儕拒絕因素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蘇曉佩(2011)。國中資源班學生親子互動關係、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適應之研究:以學習障礙及輕度智能障礙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二、西文部分
Adler, M.J. (1980). Aristotle for everybody. Toronto, Canada: Bantam Books.
Alawiye, O. (1987). The self-concept of children, and the perceptions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from schools in Ghana and Gambia,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8(1), 100-100.
Anderson, J. C., & Gerbing, D. W. (1988).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3(3), 411-423.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N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
Arnie, S. G., Marci, E. J. G., and Katelyn, Y. A. M., (2002). Relationship 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What’s the Big Attractio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 (1), 9-32
Babbie, Earl.著,林秀雲譯 (201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雙葉。
Bagozzi, R. P., &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6(1), 74-94.
Benjamin, L. S. (1974). Structural analysis of social behavior. Psychological Review, 81, 392-425.
Berk(1997).Development of sex-related differences andgender-roles.Child development(4nd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rammer, L. M. (1993). The help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rocess and skill. New York, NY: Allyn &Bacon.
Browne, M. W. (1984). Asymptotically distribution-free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covariance structures.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al Psychology, 37, 62-83.
Bruch, M. A., Berko, E. H., & Haase, R. F. (1998). Shyness, masculine ideology,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emotional inexpressiveness: Testing a mediational model of men's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5(1), 84–97.
Bullis, M., & Foss, G. (1986). Assessing the employment-related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of mildly mentally retarded workers.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Deficiency, 91(1), 43-50.
Bollen, K. A. (1989). Structural equations with latent variables. New York, NY: Wiley.
Bollen, K. A., & Long, J. S. (1993). Tes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Newbury Park, CA: Sage.
Caplan, G. (1974). Social support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Lectures om concept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Behavioral Publications.
Cohen, J. (1992). A power primer.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2, pp. 155-159.
Cooley, C. H. (1956). 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der. New York, NY:Glencoe.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der. New York, NY: C. Scribner’s Son.
Comrey (1988). Factor-analytic methods of scale development in personality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6(5), 754.
Devito, J. A.(1994). Human communication: The basic course (6th ed). New York, NY: Harper Collins.
Epstein, J. (1988). Effective schools or effective students? Dealing with diversity. In R. Hawkins and B. Macrae (Eds.), Policies for America’s public schools (pp. 89-126). Norwood, NJ:Ablex.
Erikson, E. H.(1968).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Y: W. W. Norton & Company.
Erikson, E. H. (1982).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New York, NY: W. W. Norton.
Fitts, W. H. (1965). The Tennessee Self Concept Scale Manual. Nashville, TN: Counselor Recordings and Tests.
Freud, S. (1949). 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 W. W. Norton.
Goldberg-Glen, R., Sands, R., Cole, R., & Cristofalo, C. (1998). Multigenerational Patterns and Internal Structure in Families in which Grandparents Raise Grandchildren. Families in Society, 79(5), 477-489.
Hairs, J. F. Jr.,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C.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5th ed.). New York, NY: Macmillan.
Hartup, W. W. (1983). Peer relations. In P. H. Mussen (Series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4, pp. 103–196), E. M. Hetherington (Vol. Ed.),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Wiley.
Hattie, J. (1992). Self-concept.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Huntington, D.D. & Bender, W.N. (1993). Adolesc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t risk? Emotional well-being, depression, suicide.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6, 159-166.
Hurlock, E. B. ( 1974 ).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McGraw-Hill.
Hood, A. B., & Johnson, R. W. (2006). Assessment in counseling: A guide to the use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procedures (4th ed.).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Illich, I. (2002). Deschooling society. New York, NY: Marion Boyars.
James, William. (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NY: Holt.
Jiao, S., Ji, G., & Jing, Q. (1986). Comparative study of behavioral qualities of only children and sibli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57(2), 357–361.
Jourard, S. M. (1959). Self-disclosure and other-cathexis.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3), 428–431.
Labenne, W. D., & Greene, B. I. (1969).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the self-concept theory. Pacific Palisades, CA: Godyear.
Larson, R., & Richards, M. H. (1991). Daily companionship in lat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 Changing developmental contexts. Child Development, 62(2), 284–300.
Lazarus, R. S. (1976). Patterns of adjustment (3rd ed.). New York, NY: McGram-Hill.
Lin, Nan & Dean, A.& Ensel, W.(1986).Social Support,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Luftig, R. L. (1988). Assessment of the perceived school loneliness and isolation of mentally retarded and nonretarded students.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92, 472-475.
Maslow, A.H. (1943). Dynamics of personality organization. Psychology Review, 50, 514-558.
Mead, G.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Ostgard-Ybrandt, H., & Armelius, B.A. (2004). Self-concept and perception of early mother and father behavior in normal and antisocial adolescent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45(5), 437-447.
Parkhurst, J. T., & Asher, S. R. (1992). Peer rejection in middle school: Subgroup difference in behavior, loneliness, and interpersonal concer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2),231-241.
Parks, M. R., & Floyd, K. (1996). 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 80–97.
Pervin, L. A. (1993).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6th ed., New York, NY: John Wily & Sons.
Phares, E.J., & Chaplin, W.F.(1997). Interduction to personality(4th ed.). New York, NY:Longman.
Rigdon, E. (1995). A necessary an sufficient identification rule f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estimated. 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 30, 359-383.
Rogers, C. R. (1951). Client-centered therapy: its current practice,implications, the theory.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Rogers, C. R. (1961). On becoming a pers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Schutz, W. (1958). FIRO: A three 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ur. New York, NY: Reinhart.
Shaffer, F., & Shoben, E. J. (1956). The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Boston: The Riveride Press Company.
Shavelson et. al.(1976). Self-concept: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3), 413.
Stephenson, W. (1953). The study of behavior; Q-technique and its method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ullivan, H. S.(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Y: Norton.
Taylor, S. E., Peplau, L. A., & Sears, D. O. (1997). Social psychology (9th ed.). New Jersey, NJ: Prentice Hall.
Tawney, J. W., & Gast, D. L. (1984). Single subject research in special education. Columbus, OH: Charles E. Merrill.
Teri, Q., & Connie, S. (2002). Academic self-disclosure in adolescence.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28(1), 47-75.
Thibaut, J. W., & Kelley, H. 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New York, NY: Wiley.
Tichon, J. G., & Shapiro, M. (2003).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 Children, the Internet and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 Human Services, 21(4), 73–92.
Tinsley, H. E. A. and D. J. Tinsley (1987). Use of factor analysis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research.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4(4), 414-424.
Tomas, F. B. (1980). The self in education . New Jersey, NJ: Atalantic High lands:.
Tur-Kaspa, H., & Bryan, T. (1995). Teachers’ ratings of the social competence and school adjustment of students with LD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y, 28, 44-92.
Urberg, K. A., Degirmencioglu, S. M., Tolson, J. M., & HallidayScher, K. (1995). The structure of adolescent peer network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1, 540–547.
Viswesvaran, C., & Ones, D. S. (1995). Theory testing: Combining Psychometric meta-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ons Modeling. Personnel Psychology, 48, 865-885.
Walther, J. B. (1992). 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 52-90.
Wellman, B., & Gulia, M. (2002). Net-surfers don’t ride alone. In J. Scott (Ed.). Social networks: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New York, NY: Routledge.
Wheeler, V. A., & Ladd, G. W. (1982). Assessment of children's self-efficacy for social interactions with pee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8(6), 795–805.
Williams,G.A.,&; Asher,S.R.(1992).Assessment of loneliness at school amongchildren with mild mental retardtion.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96(4),373-385.
Zimbardo, P. G. (1977). Shyness: What is it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New York, NY: Symphony.
Zimbardo, P. G. (1982). Shyness and the stresses of the human connection. In L.Goldberger &; S. Brezitz (Eds.), Handbook of stress: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466-481, New York.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