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文閱讀與表達」課程對大一學生 情意觸發與讀、寫成效之影響研究
作者:朱天穎
作者(外文):CHU,TIEN-YING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楊裕貿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中文閱讀與表達」課程情意教學閱讀教學書寫教學生命教育‘’The Chinese Reading and Expression’’courseAffective Domain TeachingReading EducationWriting EducationLife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因應大學國語文課程發展之需求,教育部於民國100年開始推動全校型閱讀書寫課程推動與革新計畫,該計畫以國語文教育結合生命教育為課程革新之主軸,期盼以嶄新的教學模式,突破過往大學國語文課程教學之困境。至今為止(民國110年),該計畫課程實施已有十年之久,是以,研究者直接進入「中文閱讀與表達」課程,探究該課程對學生情意觸發與讀寫成效之影響。。
本研究採混合研究法,以臺中某大學大一學生,依據該校混班上課之分班模式,選以每一學院各一班級,共四班為研究對象。研究實施一學期共十八週,當中以文件內容分析法,分析學生課堂作業等相關文件,並於各學院班級安排學生訪談,以及在課前與課後實施問卷調查,研究者並入班觀察課堂教學,藉由以上四種研究蒐集資料並進行分析與統計處理,探討「中文閱讀與表達」課程對學生情意觸發與讀、寫成效。研究結果如下:
一、「中文閱讀與表達」課程能提升學生情意教學涵養。
二、「中文閱讀與表達」課程能提升學生閱讀、書寫學習能力。
三、「中文閱讀與表達」課程反應與回饋受到學生肯定。
本研究並依據研究成果於教學課程、教學設計、提供對於課程未來發展之相關建議。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need in Chinese teaching at college level, Ministry of Education launched an innovative project on reading and writing curriculum on a school-wide scale in 2011. The project set “a life education-integrated approach” as its core theme, with a view to break through the barriers in Chinese teaching at college level with a brand-new teaching model. Since its launch, this project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ten year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learn about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Reading and Expression” course on the affective domain as well as reading and writing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freshmen.
This study adopts a mixed approach. It selects one class from each college in a university in Taichung, and takes the students of these four classes as its subjects. The time period of research covers one semester, 18 weeks in total. This study conducts document analysis, interview, pre-lesson and post-lesson questionnaire,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 The analyzed documents include all the assignments, papers, and reports submitted by all the subjects.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Students’ capacity in affective domain is raised after taking “Chinese Reading and Expression” course.
2.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s improved after taking “Chinese Reading and Expression” course.
3. Students give positive feedback and recognition to the “Chinese Reading and Expression” course.
This study can offer suggestion and advice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urse, including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course prepar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teaching site.
壹、 中文部份
大學國文編輯委員會(1993)。《大學國文選》。高雄:復文。
大學國文編輯委員會(2004)。《大學國文》。台北:五南圖書。
文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
文崇一 (1989)。《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 社會文化篇》。
王妙純(2010)。〈親愛的,我把大一國文Live秀了!-以戲劇表演融入國文課程之教學活動設計〉。《教育學報》27-1,161-192。
王瓊珠(2004)。《故事結構教學與分析閲讀》。台北:心理。
王琅(2006)。《大學國文選》。台北:新學林。
王世英、張鈿富、吳慧子(2006)。《基本能力評量跨國發展經驗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王靖婷(2007)。大一國文多元智能取向教學策略—以古典詩歌為例。《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2) 。
王靖婷(2009)。大學國文教學面面觀:相關研究之回顧與展望。《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4),139-172。
王慧茹(2010)。「藏息相輔,修游共成」的大學之數—大一國文課程設計與應用示例。《全人教育學報》。台北:輔仁大學179-196。
王文仁(2013)。〈大學「新解」—我們時代的大學之道〉,《幼獅文藝》第710期。
王文仁、王清煌、陳鳳雀、周玉珠(2014)。生命教育與教育讀書療法融入文學課程—以「進階英文」課程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第三十二卷第二期。雲林縣:國立虎尾科技大學115-130。
王文仁(2014)。〈生命教育融入通識文學課程的理念、策略與反思—以「文學賞析—閱讀與書寫」課程為例〉。《北教大通識學報》第一期。
王慧茹(2013)。理解、詮釋、應用的合一——多元議題融入國文課程事例及其展開。《全人教育學報》,11。1-23。
王文科、王智弘(201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秋香(2016)。《語文閱讀與書寫》。台北:新學林。
王靖婷(2017)。〈鮮活的課堂:大學國文課程分組活動設計之理論與實務〉,《華醫學報》第46期。205-231。
布萊恩‧史坦菲爾(2010)。《學問: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業力》。台北:開放智慧引導科技。
衣若芬(1988)。「革新大一國文」座談會。《國文天地》,4(7),10-17。
朱行能(2007)。《寫作思維學》。香港:人文。
朱榮智(2010)。《大學國文選》。台北:新學林。
江右瑜、陳鴻逸(2018)。〈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在地轉譯——談臺中教育大學大一國文課程共備機制〉,《彰化師大文學院學報》第17期。59-73。
江右瑜(2020)。「協同學習」運用於大學國文教學之研究。第15期。高雄:高雄醫學大學。26-47。
汪淳(1988)。吐不完的苦水。《國文天地》,(15)。16-19。
李威雄(1996)。《大學國文選》。台北:五南。
李嗣涔(1999)。〈大學教育品質之提升〉,劉安之、黃俊傑主編,《大學理念與實踐》。台中:逢甲大學。
李遠哲(1999)。《享受生命—生命的教育》。台北:聯經出版。
李文琪、蔡君逸(2010)。《大學國文選》。台北:新學林。
沈清松、鄭志明(1986)。大學國文問題會診。《國文天地》第二卷第三期總號15。12-41。
沈清松(1988)。國文教育的新方向。《國文天地》,(15)。
沈君山、黃俊傑(1995)。〈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大學通識教育〉,《通識教育》,第2卷,第一期。1-5。
宋曜廷、劉佩雲、簡馨瑩(2003)。〈閱讀動機量表的修訂及相關因素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0(1),47-72。
宋曜廷、潘佩妤(2010)。〈混和研究在教育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4),97-130。
余我(2003)。《語文應用與寫作》。台北:五南。
何福田(2001)。《生命教育論叢》。台北:心理出版社。
呂雄、李岳牧、蔡德欽(2001)。《生命教育概論》。新北:新文京開發。
呂立德、林鳳粧(2007)。《大學國文選》。台北:三民。
吳宗立(1999)。《學校教育的教學與輔導策略》。高雄:復文。
吳武雄(1999)。推展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本質。《高中教育》,7,10-15。
吳清山、林天佑(2000)。教育名詞-生命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39,98。
吳清山、林天佑(2004)。體驗學習,《教育研究月刊》,126。151。
吳清山(2003)。體驗學習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7。14-21。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台北:學富文化事業。
吳桃溫(2004)。淺談生命教育。《學生輔導》,92,82-88。
吳秀碧(2006)。《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祥輝(2006)。《芬蘭驚豔》。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周志文(1986)。〈「問題重重的大學國文」座談會〉發言記錄,《國文天地》2,3。
周漢光(1998)。《閱讀與寫作教學》。香港教育研究系列。香港中文大學。
周小玉(譯)(2001)。戲劇抱抱(原作者:Kathleen Warren)。臺北:成長。
周小兵、張世濤、甘紅梅,(2008)。《怎樣教學閱讀——閱讀教學理論與實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林金定(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 - 136。
林清山(2000),〈學習理論與教學心理學的互動〉。《教育研究集刊》 45期 (2000/07),1-13。
林慧峰(1986)。〈「問題重重的大學國文」座談會〉。《國文天地》,2(3)。14-24。
林保淳(1997)。超越「大一國文」——淡江大學「文學與藝術欣賞」及「中國語文能力表達」之規劃與示例。《淡江大學通識教育季刊》。臺北:淡江大學。
林思伶(2000)。高級中學實施生命教育課程方法與成果調查研究。《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林思伶(2000)。《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出版公司。
林思伶(2001)。生命教育的理念與作法。《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林治平(2002)。《生命教育集思—2001年海峽二岸生命教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宇宙光出版。
林治平(2004)。《生命教育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林明和(2003)。高中生命教育實施現況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台南。
林婉芳(2009)。《大學國文選,古典文學篇》。新北:新文京開發。
邱秀娥(2001)。國民小學教師生命教育相關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
邱惠君(2002)。生命教育的一環-良心的培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邱皓政 (2011)。《當 PLS 遇上 SEM:議題與對話》。《量化研究學刊》3(1),20-53。
宣大衛(1996)。〈我國大學通識教育整體架構之策略規劃〉。《通識教育季刊》第三卷第三期。新竹: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137-149。
柯華葳(1994)。從心理學觀點談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華文世界》,74,63-67。
洪錦淳(2015)。生命教育融入國文教學研究—以一所大專院校二專一年級國文課程為例。《生命教育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93-124。
孫效智、林思伶(2000)。《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台北:寰宇。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舉辦之
《「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出版社。
孫效智(2002)。《生命教育的困境與展望》。回饋。9-13。
孫效智(2007)。〈生命教育與大學生通識人文素養〉,《大專校園生命教育學術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灣生命教育學會承辦。2。
孫效智(2013)。大學生命教育的理念與策略。《生命教育研究》1-25。
孫向晨(2006)。〈耶魯之為耶魯:通識教育的作用-讀理查德·萊文的《大學的工作》〉。《大學通識報》創刊號,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中心。133-143。
莊美玲(2015)。繪本在幼兒園數學創意教學的應用研究。《正修學報》,(28)。293-302。
徐志平(2005)。《大學文選》。台北:新學林。
徐曉放(2009)。穿透文字的體驗學習活動—以中國語文閱讀教學為例。《體驗教育學報》,3。25-34。
徐敏雄 (2009)。〈社區大學融入式課程設計之研究:基隆和新竹青風香社大的比較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第54卷第3期。53-84。
徐培晃(2016)。生命教育和語文教育如何併軌—反思大學閲讀書寫課程。臺中。《應用語文學報》第四期37-57。
教育部(2011)。全校性閱讀書寫課程推動與革新計劃徵件公告。
教育部(2012)。教育報辦理補助全校性閱讀書寫課程推動與革新計劃徵件須知。中華民國101年2月3日臺顧字1010012373號函修正。臺北:教育部。
郭靜晃(2002)。《生命教育》。新北:揚智文化。
陳密桃(1992)。《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談閱讀理解,教育文粹》,21,10-19。
陳芳玲(1998)。生命教育課程之探討。《輔導通訊》,55,29-34。
陳德光(2000)。大學階段生命教育的內涵。《神學論集》,124-125,287-304。
陳福濱(2000)。生命教育的倫理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23-36。
陳明和、郭靜芬(2004)。生命教育融入綜合活動領域之探究。《教師之友》,45(3),45-51。
陳銘煌(2008)。〈藺亭集序〉新詮—與研究結合的大學“本國國文”(大一國文)教學策略示例。《聯大學報》第五卷第一期。23-34苗栗縣:國立聯合大學。
陳福濱(2008)。從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論生命教育。《輔仁學誌》,28,161-170。
陳介英(2008)。通識教育與台灣的大學教育。《思與言》第46卷第二期1-33。
陳麗珊(2010)。生命教育融入史傳文學教學示例—以大仁科大國文教學為例。《國際通識學刊》87-99。
陳欣希(2011)。《問好問題》。台北:天衛文化。
陳智徳(2011)。〈詩幻留形:文學教育的公共價值〉。《文匯報》副刊14版。
陳憶蘇、駱與萱(2016)。談服務學習「橋與路」與「閱讀·生命·書寫」課程之融滲。《通識教學與研究學刊》。嘉義:南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張火慶(1986)。救一救大一國文。《國文天地》。第十期。10,84-85。
張新仁(1992)。《寫作教學研究》。高雄:復文。
張新仁、張淑美、魏慧美、丘愛鈴(2006)。〈大專校院推動生命教育現況及特色資調查研究〉。《高雄師大學報第21期》。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1-24。
張招祥、彭壽寧(1993)。《大學國文選》。台北:台灣東華。
張紅雨(1996)。《寫作美學》。高雄:麗文文化。
張光甫(2000)。《教育哲學:中西哲學的觀點》。台北:雙葉書廊。
張振成(2001)。〈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教育資料與研究》第39期。49-52。
張振成(2001)。〈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教育資料與研究》卷期:39。
張德聰(2002)諮商心理師證照引發諮商專業發展與的迷思與建議。《應用心理研究》,31。
張曉華(2004)。《教育戲劇理論的發展》。臺北:心理。
張淑美(2005)。《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高雄市。復文。
張錦瑤、黃雅琦(2011)。《大學國文選與應用:詩歌、戲曲、小說、應用篇》。台北:新學林。
張芬芬、張嘉育(2015)。十二年國教「議題融入課程」規劃協議。《台灣教育評論》26-33。
梅家玲(1994)。臺灣大學的大一國文教學現況概述。《通識教育季刊》。臺北。台灣大學119-125。
梅家玲(2018)。大學國文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通識在線》,76。
國文教學研討會(1984)。《大學國文選》。台北:幼獅。
國文天地編輯部(1986)。〈國文教育診斷書—誰來根治十大疑難雜症〉。《國文天地》第二卷第三期。32。
國立高師大國文系編輯委員會(1995)。《大學國文選》。高雄市:國立高師大國文系編輯委員會。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
喬衍琯(1985)。〈是大一國文還是高四國文?〉。《國文天地》第五期。52-55。
喬衍琯(1988)。大一國文教材芻議。《國文天地》,4(5)。104-106。
彭妮絲(2010)。〈生命教育視角下之閱讀教學-以案例教學為基礎之研究〉,《人文研究期刊》,(8)。34-35。
彭雅玲、劉君(王告)(2013)。《古典與現代的對話:手繪版大學國文選》。台北:洪葉文化。
彭雅玲、楊裕貿、劉君(王告)(2014)。《古典與現代的對話:手繪版大學國文選》(第二版)。台北:洪葉文化。
彭聃齡(1991)。《語言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逸盧(1992)。〈大一國文的重要〉,《中國語文》,(423)。69-70。
曾忠華(1992)。〈談大一國文教材教法〉,《國文天地》,第8卷第6期(總90期)。76-88。
曾志朗(1999)。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4版。
曾煥棠(2001)。生死教育對護理專業的重要性。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台北:心理。
曾華璧(2015)。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之規劃:以環境史為例。《通識教育與研究學刊》。嘉義:南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黃瑞琴(1993)。《幼兒語文經驗》。台北:五南。
黃俊傑(1995)。〈當前大學通識教育的實踐及其展望〉,《通識教育》,第2卷第2期。23-50。
黃坤錦(1995)。〈美國大學的發展及其通識教育的演進〉。《通識教育季刊》第二卷第二期。新竹: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73-100。
黃俊傑(1995)。〈當前大學通識教育的實踐及其展望〉,《通識教育季刊》第二院第二期,新竹: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3-50。
黃俊傑(2000)。《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桃園: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黃俊傑、萬其超、張光正、朱建民、王福林(1997)。〈美國的大學通識教育考察報告〉。《通識教育季刊》第4卷第1期。新竹: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65-106。
黃德祥(1998)。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輔導通訊》,55,6-10。
黃坤錦(1999)。《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美國心靈的攀登》,台北:師大書苑。
黃義良(2000)。《生命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融合與落實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
黃培鈺(2002)。《生命教育通論》。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
黃志民(2004)。《大學國文選》。台北:三民。
黃連忠(2009)。《大學國文選》。台北:萬卷樓。
楊國樞(1999)。〈大學之理念及其實踐〉。劉安之、黃俊傑主編。《大學理念與實踐》。台中:逢甲大學1-20。
楊淑華、葉憲峻(2009)。大一通識國文課程定位與精進方案—以先秦諸子篇章的選讀與應用爲例。臺中。《臺中教育大學學報》19-53。
楊雅婷(2009)。《一位國中國文科教師情意教學實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楊晉龍(2010)。《看書如讀書精:讀經與研究探論》。發表於臺中教育大學主辦第一屆讀經教育國際論壇研討會(2010.11.28-29)。
楊裕貿 (2011)。《議論文讀寫整合教學對國小學童閱讀與寫作成效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畢威寧、劉若緹、何修仁(2012)。資料包絡分析法應用於「大一國文教學效率」自評模式建構之研究。《聯大學報》,9(2)。51-70。
董純才主編(1993)。《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台北:錦繡。
蓋琦紓(2010)。生命美感與文學讀解—大一國文課程的教學設計。高雄:《高醫通識教育課程》第五期。1-14。
詹海雲(1994)。大學國文教學的回顧與前曕。《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5(3) 45-60。
詹千慧(2009)。大學國文單元教學設計芻議。臺北。《輔仁大學全人教育學報》,第五期。 27-66。
敬世龍,2004,台南縣市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調查及其可行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葉國良(1994)。〈從理論與實際看所謂大學國文通識化〉,《通識教育》,第1卷第3期。
葉麗君(2000)。塑建多元智慧的學習環境推動生命教育。載於林思伶,《生命
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
黎與建球(2000)。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内容。載於林思伶。《生命教育的理論實務》。台北市:寰宇37-4。
廖浿晴(2003)。《大學國文選聖典》。嘉義:蜂鳥。
廖蒼洲(2009)。《大學國文選,現代文學篇》。新北:新文京開發。
廖桂涓(2010)。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閱讀試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台中。
蒲基維(2007)。基測作文與三層語文能力。《國文天地》,264,008-019。
蔡銘津(1996)。《文章結構分析策略教學對增進學童理解與寫作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蔡明昌、吳瓊洳(2004)。融入生命教育的課程設計。《教育學刊》 159-162。
蔡培村、武文瑛(2008)。《生命教育:探索與修鍊》。高雄:麗文文化。
蔡蕙如(2020)。性別意識融入醫學大學國文課程之建構與學習回饋分析。《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39-73。
劉孟宇(1989)。《寫作大要》。台北:新學識。
劉雨(1994)。《寫作心理學》。高雄:麗文文化。
劉世劍(1996)。《文章寫作學:基礎理論知識部份》。高雄:麗文文化。364。
劉永(2004)。《耶魯人的追求》。台北:宏道138。
劉瓊文(2001)。多元化閱讀理解評量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劉淼(2001)。《作文心理學》。台北:高等教育。
劉易齋(2008)。《生命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劉清旭(2014)。閱讀教學中的體驗式學習。《教研天地》,5。37。
劉君(王告)(2008)。「認知」與「情義」並重的大一國文教學—以課程目標轉化教學活動舉隅。2008年《大學本國語文(大一國文)課程與教學學術研究會論文集》。苗栗縣:國立聯合大學。
劉君(王告)(2018)。專家外衣戲劇教育模式在大一國文課程的應用。《語文教育學報》第四期。臺中:臺中教育大學。75-110。
劉君(王告)、彭雅玲、楊裕貿(2018) 。《古典與現代的對話:中文閱讀與表達》。台北:洪葉文化。
劉君(王告)(2019)。以經典閱讀展開體驗式學習的教學設計:大一國文課程實踐之行動研究。《語教新視野》第9期。28-53。
劉君(王告)、彭雅玲、楊裕貿 (2020)。《古典與現代的對話-中文閱讀與表達》(第四版)。台北:洪葉文化。
劉君(王告) (2020)。體驗式學習融入古代經典閱讀情意教學之學習成效研究。臺中:臺中教育大學。
劉君(王告)。《下一站,生命中的古典花園:手繪版大學國語文》。台北:五南。
張錫輝(2015)。從高等教育的變革看「生命書寫」課程的設計—一個文化的批判與反思。《南華大學通識教學與研究學刊》。嘉義:南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鄧運林(2000)。認識生命教育。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台北:心理。
鄭黛瓊(2012)。「專家外衣」教學法裏戲劇與閱讀的邂逅—從苗栗建功國小的一堂課說起。《美育》,188。
鄭石岩(2003)。生命教育的內涵與教學。公訓報導,106,14-19。
歐用生(2008)。讓「身體」回到「課程」--「體驗學習」在概念化。《教育研究月刊》,176。27-37。
錢永鎮(1999)。推廣生命教育-理論篇。刊載於《生命教育:教孩子走人生的路》。台中:曉明之星。25-28。
錢昭萍、梁麗珍(2017)。多元教學對不同學院與性別的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以科技大學大一國文課爲例。《人文社會學報》。臺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219 - 249。
蕭蕭、陳維德、廉永英(2008)。《大學國文》e點靈。台北:五南。
靜宜大學故事驅動力編輯小組(2013)。《村光 · 記憶—忠義村的那些故事》。台中:靜宜大學智慧生活育成平臺計畫辦公室。
謝錫金(1984)。中學生的寫作思維過程。《語文雜誌》,12,41-54。
謝智謀(1992)。〈另類學習方式—體驗學習〉。《教師天地》第127期6-13。
謝元鳳(2001)。蛻變成長-淺談中山女高生命教育。《學生輔導》,76,52-57。
謝智謀(2003)。體驗教育:帶內省指導手冊。台北。幼獅。
謝智謀(2003)。另類學習方式—體驗學習。《教師天地》。第127期。
謝錫金及倪文錦(2006)。《新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謝小芩(2006)。〈二十一世紀的通識核心課程想像〉。《通識在線》第7期,台中: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謝曼盈(2003)。生命態度量表之發展與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
謝金美(2008)。《閱讀與寫作》。高雄:麗文文化。
戴麗珠(2008)。《大學國文選》。新北:Airiti Press。
簡光明(1994)。〈大一國文教學的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五卷第三期。39-44。
簡光明(2010)。《大學國文選》。台北:五南。
鍾啟暘(2013)。〈國語文領域有效教學的體驗式學習策略研究—以北京市瀛海鎮小學為例〉。《國文天地》第29卷第7期。126-136。
蘇石上(2004)。《大學國文選》。高雄市:麗文書局。
蘇伊文(2010)。閱讀教學。輯於《國語文教學理論與應用》(第二版),225-257。 台北:洪葉。
羅文基(2001)。新世紀的教改議題——《生命教育》。《翰林文教雜誌》,17,6-7。
羅娓淑(2018)。學習與展望:認識自己•從這裡出發-大一國文單元主題設計。《遠東通識學報》第十二卷第一期。台南:遠東科技大學。139-150。
羅文苑(2004)〈親愛的,我把「蘭亭集序」變成「生命教育」了〉。《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5)。39-44。
顧明遠(2013)。《教育的本質是生命教育》。課程。教材。教法。33。(9)85。
饒朋湘、何桑等(1993)。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校史初編。臺北市。五南圖書。
Miller John P.、張淑美(2009)。《生命教育:全人課程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紀俊龍(2015)。《服務學習融入國文教學之實踐-以大一國文《史記》選讀為例》。

貳、 外文部份
Adam, Jager Marilyn. (1990).Beginning to read: Thinking and learning about print. Urbana-Champaign,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Read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Center.
Applebee,A.N.(1978).The child’s concept of stor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tkinson, P., Delamont,S., & Hammersley, M.(1988). Qualitative research traditions; A British response to Jacob.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8, 231-25.
Babbie, E. R. (1990).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2nd ed.).Belmont, Calif:Wadsworth.
Bailey, K. D.(1987),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 (3rd ed.),New York: The Free Press.
Bandura, A. (1982). Self- 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V37(2).122-147.
Bandura, A. (1989). Human agency i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American Psychologist,V44(9).1175-1184.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NY: Freeman.
Bandura, A. (2001). Social congnitive theory: An agentic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1-26.
Bandura, A. (2006). Toward a psychology of human agency.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64-180.
Bandura, A. (2008). Social cognitive cognitive they of mass communication. In J. Bryant&D. Zillman (2nd 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272(pp.121-153),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viates.
Borg, W. R. & Gall, M. D. (1989). Educational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5th ed.). New York : Longman.
• B.Berelson.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 first textbook on content analysis
Bestz&kahn. (2006). Research in Education. 10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Cape Town.
Clark, J.S. (2011). Conceptualizing agency: Preservice social studies teachers thinking about professional decision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ndiana University.)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UMI No. 3488046).
Crabtree, B. F.& Miller, W. L.(Eds.). (1992)。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ultiple strategies. Newbury Park, CA: Sage.
Creswell, J. W., & Plano Clark, V. L.(2007).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Thousand Oaks, CA: Sage.
Catherine Marshall & Gretchen B. Rossman (2006).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Downing & Leong, C. K. J. (1982). Psychology of reading development. New York: Mc Graw-HillJ.
Denzin, N.K., & Lincoln, Y.S. (1994). 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D. Cartwright, Stephen Lloyd (1975). Effects of REM Time on What Is Recalled.
Elbow, P. (1973). Writing without Teachers, pp. 12–75.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al Babbid .(1991).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 International Thomson Organization.
Evans, S. S., Evans, W. H.&Mercer, C. D. (1986) Assessment for instruction .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c. Newton, MA: Allyn and Bacon.
Flower, Linda; & Hayes, John R. (1981). A 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of Writing.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32(4), 365–387.
Gibson, E.J. and Levin, H. (1975) The psychology of reading. MIT Press, Cambridge.
Giddens, A.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ld, R. L. (1969). Roles in sociological field observation. In G. I. McGall & J. L. Simmons (Ed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reading (pp.30-39).Mass: Addison-Wesley.
Goodman, S. Kenneth. (1967).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Guba,E. G. (1978). Toward a methodology of naturalistic inquiry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Monograph 8).Los Angeles: UCLA Center for Study of Evaluation.
Hayes, D. (1998). Walking on effshells: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ocultural factors in the mentoring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entoring and Tutoring, 6(2), 67-76.
Hayes, D. (2001). The impact of mentoring and tutoring on student primart teachers’ achievements: a case study, Mentoring and Tutoring, 9(1), 5-21.
Herbert&Riene Rubin . (1995). Qualitative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Hearing Data.
J.H.Barton and V A Howard (1992) Thinking Together Making Meetings Work.
Jacob, E.(1987).Qualitative research traditions; A review.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1, 1-50.
Jacob, E.(1988).Clarify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 A focus on traditions. Educational Researcher,17, 16-24.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vol. 6:4 , 126-135.
Merriam,S.B.(2009).Qualitative research:A guid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Sacramento,CA:Jossey-Bass.
Miles , M. S., & Huberman, A. M.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An expanded sourcebook (2nd ed.).Thousand Oaks,CA : Sage.
Patton, M.Q.(1990).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2nd ed.).Newbury Park,
CA: Sage.
Rohman, D. G. (1965). Pre-writing the stage of discovery in the writing process.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16(2), 106-112.
Rossman,G.B,& Rallis, S. F.(1998). Learning in the field ;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Raymond Gold .(1969).
Strauss,A.,& Corbin,J.(Eds.).(1997).Grounded theory in practice. Thousand Oaks, CA: Sage.
Swaby, E. R. B. (1989). Diagnosis and correction of reading difficulti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Taylor, S. J., Bogdan, R. (1984).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search for meanings (2nd ed.).New York: John Wiley.
Teddlie, C. & Tashakkori, A. (2009). Foundations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Los
Angeles, CA:Sage.
Tucker, B. J. (1996). Teachers who make a difference: Voices of Mexican-American students. Unplubished thesis proposal, Ha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Van Maanen, J. (1988). Tales of the field: On writing ethnograph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einstein, C. and Mayer, R. (1986) The Teach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Wittrock, M.,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Macmillan, New York, 315-327.

參、 網路資料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616/2008443.htm?from=fb_lemon&fbclid=IwAR1NHL5WshzfBrZXeKA55yBOo5cb9bHePnBLoXe2fTyT7P4ul86LIrC0wf4
教育部(2013)。「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劃」網站:http://www.csal.fck.edu.tw/edu/program_start.asp。檢索日期:2013年6月23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