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官僚、喇嘛、晉商與歸化城(1634-1911):權力網絡的分析
作者:蔡松穎
作者(外文):Sung-ying Tsa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國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歸化城多民族帝國族群漢化社會網絡分析Guihua Citymulti-ethnical empireethnic groupSinicizationsocial network analysi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清代的歸化城位於多種行政區與人群交疊之處,使得該城有著各式的權力網絡、以及網絡之間的複雜互動。這些網絡分別屬於不同的人群,並有著不同的結構、規範以及資源流動。本文採用了社會網絡分析的方式,著眼於個體與個體間產生連結的方式。這些連結成為了資源和權力流通的管道,並藉此連結成為規模更大的網絡。本文一方面從人與人、組織與組織間的連結方式,探索各種不同的連結如何帶來不同的可能性。更進一步從這些連結推論出個體在網絡中所面對的選擇、資源及其能動性,以及個體如何由此進一步改變網絡的結構。另一方面則藉由重構地方上不同網絡交織的樣態,分析清帝國作為一個多族群國家,如何以最少的資源來掌控其治下的多種族群。
每張權力網絡都有其自身的規範,並由這些規範建立起內部的權力階層。由官員組成的清官僚權力網絡,以清朝的法規、典章和對皇帝的忠誠作為其基礎規範。這些規範讓清朝的官員們組成了一個階層式、有核心的權力網絡,以皇帝和軍機處等決策官僚作為核心,分成多個部門向外層層延伸網絡,權力亦由核心向外層層傳遞。清官僚網絡的人員有限,為了統治廣大的領土,多會選擇吸納當地既有的權力網絡領導者,要求其遵守清官僚網絡的規範,藉以間接控制該網絡。
歸化城的不同網絡,依其各自的特性不同,和清政府有著不同形式的互動。該城的蒙古人直接被清政府納入駐防體系之下。而由商人們組成的行社網絡,則是透過祭祀連結起城中各行業的同業組織,位居網絡核心的十二行/十五社以大量的資源投注在祭祀活動中,並創造出城中專用的貨幣,以維持自身在城中的活躍度與公信力,藉此維繫整張網絡的凝聚力,並成為此處民人地方社會的領導者。當清政府選擇透過這些人來掌控該城商人時,他們成了連結兩張網絡的橋,以及清政府和城中商人雙方對彼此的代理人。他們必須付出更多的資源以同時滿足兩張網絡的規範,卻也因為獨佔了兩張網絡間資源流通的位置而得以獲取暴利。
由喇嘛們組成的藏傳佛教網絡則是依靠神蹟、扎倉的課程和學位制度來形塑網絡內部的階級和權力流向。以西藏四大寺作為核心,越直接從該處取得學位者,在網絡中的地位就越高。與之相對的,前往四大寺求學者則需付出相當多的金錢與時間成本,才能獲得該處的學位。歸化地區地位最高的召廟是五當召,幾乎歷任呼圖克圖都曾直接從西藏取得學位。歸化地區的其他小型召廟,在沒有資源前往西藏的情況下,則得派喇嘛到五當召繳納學費並修習學位。清政府出現並將天下喇嘛編為九等職官後,使得這些小召廟有了不同過往的權力來源,其中一部分召廟選擇了將資源投注於理藩院,而非五當召或其他黃教大寺,然而在沒有特殊資源優勢的情況下,這些小型召廟因為彼此無止盡的軍備競賽進而導致過度借貸,而在清末紛紛破產,又或是在清朝滅亡後失去權力來源而衰亡。反而是同時向兩張網絡投注資源的部分召廟得以倖存。
透過重建權力網絡、並以社會網絡的分析法運用在地方社會的研究上,本文得以呈現出史料未明言的面向,如個人所面對的社會環境、以及環境如何提供或限縮了個人的選擇、以及資源流向。
Lay at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ple political administrations and groups, Guihai City in the Qing period hosted diverse power networks that closely interacted with one and another. Belonged to different groups, each of these networks had its structures, regulations, and resources. Adopt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s the research method,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how individuals connected with others, forming channels to share and circulate resources and power, and developing large-scale networks. On the one hand, it explores the choices and resources available to individuals and their agency by studying the diverse possibilities brought by different interpersonal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connections. Furthermore, it examines how these possibilities enabled people to reshape a network’s structure. On the other hand, by reconstructing the interwoven networks in the local, this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s how the Qing Empire managed diverse populations under its rule with minimal resources as a multi-ethnical empire.
Each network followed its own regulations to build an internal power hierarchy. For the Qing bureaucracy’s power network composed of Qing officials, law, institutions, and loyalty to the emperor were the fundamental regulations. These regulations allowed Qing officials to form a centralized, hierarchal power network. Centered around the decision-making bureaucracy including the emperor and Grand Council, this network extends outward through different governmental departments, delivering power from the center to the periphery. To reign its extensive territory with the limited personnel of this bureaucratic network, the Qing government achieved indirect control over local networks by absorbing local leaders and requiring them to follow the Qing’s bureaucratic regulations.
Based on their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networks in Guihua City interacted with the Qing government differently. The Mongols in the city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Qing’s stationing system, while the guild network of merchants linked trade associations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through worships. The Twelve Hang and the Fifteen She occupied the center of the latter network. They invested huge resources into the worship activities and created currency circulated only in the city to maintain visibility and public trust. By doing so, they enhanced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network and became leaders of local civil society. As the Qing government chose them to control merchants in the city, they became the bridge across two networks, serving as the agency for both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merchants. They spent more resources to meet the regulations of both networks, however, they earned considerable profits by monopolizing the channel of resource flow between networks.
Tibetan Buddhism network built by lamas relied on miracles, Datsan’s courses, and a degree system to forge internal hierarchy and power flow. For the network, the Great Four Monasteries of Tibet signified the highest symbolic value. Monks who received their degrees in these monasteries earned the highest statuses in the network. However, this also meant that they had spent a huge amount of time and money to earn the degree. For Wudang Monastery, the monastery with the highest status in the Guihua, almost every Khutugtus in its history had earned their degrees in Tibet. Other smaller monasteries in the region, lacking resources to travel to Tibet, could only send lamas to Wudang Monastery and pay tuitions for studying. However, these monasteries had an alternative source of power after the Qing arranged lamas into an official system of nine kinds. Some of the small monasteries allotted their resources for the Lifan Yuan instead of Wudang Monastery or other large monasteries of the Gelug School. However, without the advantage of having sufficient resources, these small monasteries fell into endless competitions against each other and over-borrowing. Ultimately, they went bankrupt by the end of Qing or declined due to the loss of power after the Qing fell. In contrast, some of the monasteries that had invested in both Qing and Tibetan Buddhism networks survived the empire’s collapse.
This dissertation unravels the hidden information in historical records by reconstructing power networks through studying local society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t presents the social surroundings of individuals, as well as how the environment offered or limited individual’s options and control of resources.
傳統文獻:
《大清會典(光緒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光緒二十五年石印本。
《大清會典(嘉慶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嘉慶年間刻本。
《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嘉慶年間刻本。
《中外經濟週刊》,1926:146(北京,1926),〈歸化城之茶貿易〉,頁17-21。
《中外經濟週刊》,1926:156(北京,1926),〈歸化城之輸出入貨物〉,頁8-25。
《內閣大庫檔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
《成家寶書》,收於國家圖書館分館編,《中國古代當舖鑑定秘籍(清鈔本)》,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2001,清鈔本影印。
《聖祖仁皇帝親征平定朔漠方略》,收於溫達等奉敕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35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清實錄.仁宗睿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宣宗成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當譜》,收於國家圖書館分館編,《中國古代當舖鑑定秘籍(清鈔本)》,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2001,清鈔本影印。
勹與撰,忒莫勒註釋,《西盟游記》,收入內蒙古圖書館主編,《西盟會議始末記、西盟游記、偵蒙記、征蒙戰事詳記》,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7。
土默特左旗檔案館、內蒙古科技大學聯合整理,《土默特左旗檔案館藏土默特歷史檔案》,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8。
土默特左旗檔案館、內蒙古科技大學聯合整理,《土默特左旗檔案館藏土默特歷史檔案》,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8。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旅蒙商大盛魁》,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編,《清末十三世達賴喇嘛檔案史料選編》,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合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雍和宮管理處編,《清代雍和宮檔案史料》,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0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朝硃批奏摺》,北京:中華書局,1995-199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長沙:岳麓書社,201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軍機處滿文熬茶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五世達賴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陳慶英、馬連龍、馬林譯,《五世達賴喇嘛傳(上、下)》,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5。
內蒙古師範大學圖書館編,《歸化城廳志》,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11,南京地理研究所藏抄本。
內蒙古高校人文社科中國北疆史重點研究基地、老牛灣國家地質公園管理局主編,《內蒙古清水河縣碑刻輯錄》,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15。
扎西旺都編,王玉平譯,《西藏歷史檔案公文選.水晶明鑒》,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6。
王雲五編,《道咸同光四朝奏議》,臺北:臺灣商務,1970。
王德乾,《望都縣志》,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
申啟賢,《申大人奏稿》,北京 :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12,據清抄本影印。
余誼密,《(民國)蕪湖縣志》,民國八年石印本。
吳兆熙,《(光緒)善化縣志》,清光緒三年刻本。
岑春煊,《蒙古墾務奏稿公牘》,收入《中國邊疆行紀調查記報告書等邊務資料叢編.初編》,10,香港:蝠池書院,2009。
杰米多娃、米亞斯尼科夫著,黃玫譯,《在華俄國外交使者:1618-165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東亜同文会,《豫晋線調査報告書》,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藏,檔案編號:B03050558000,網址: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MetSearch.cgi,檢索日期:2020/5/12
松森等奉敕修,《欽定理藩部則例》,收於張羽新、張双志主編,《唐宋元明清藏事史料彙編》,第44冊,北京:學苑,2009。
長尾雅人,《蒙古喇嘛廟記》,京都:高桐書院,1947。
阿.馬.波茲德涅耶夫(Алексе́й Матве́евич Поздне́ев)著,劉漢明等譯,《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俞慶瀾《宿松縣志》,民國十年刊本。
姚明煇,《蒙古志》,收入《唐宋元明清藏事史料匯編》,33,北京:學苑,2009,影印光緒三十三年中國圖書公司版。
柳得恭,《灤陽錄》,收於《叢書集成續編》,史部,第65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
紀昀等纂,李洵等點校,《欽定八旗通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耶喜巴勒登著,蘇魯格譯註,《蒙古政教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范昭逵,《從西紀略》,收入忒莫勒、烏雲格日勒主編,《中國邊疆研究文庫.初編》,北部邊疆,第一卷,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4。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
海寧輯,《晉政輯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乾隆五十四年山西布政使司刊本。
高賡恩纂,忒莫勒註釋,《土默特旗志》,收入內蒙古圖書館主編,《新修清水河廳志、清水河縣縣長王士達呈報出巡情形、清水河縣概略、武川縣志略、土默特旗志、土默特特別旗調查報告》,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9。
乾隆四十四年敕撰,《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功績表傳》,收於紀昀等奉敕編,《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史部,456,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
勒德洪等奉勅纂修,《大清會典(康熙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康熙年間刻本。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咸豐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0。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宮中檔奏摺.光緒朝》,未出版。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宮中檔滿文奏摺光緒朝》,未出版。
張小峰編,《巴彥塔拉盟要覽》,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6。
張心泰,《宦海浮沈錄》,夢梅仙館藏版,1906,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線上閱覽版。
張曾纂修,《歸綏識略》,收入《清代邊疆抄稿本彙編》,13,北京:線裝書局,2003,影印清咸豐十一年抄本。
張鵬翮,《奉使俄羅斯日記》,收入忒莫勒、烏雲格日勒主編,《中國邊疆研究文庫.初編》,北部邊疆,第一卷,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4。
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1987。
盛繩祖輯《衛藏識略》,收於《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正編》,第三帙,清光緒三年至二十三年上海著易堂排印本。
第悉.桑結嘉措著,許德存譯,《格魯派教法史.黃琉璃寶鑒》,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
陳法,《塞外紀程》,收於《叢書集成續編》,史部,第65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
喇德納巴德喇著,成崇德譯註,《咱雅班第達傳》,收於《清代蒙古高僧傳譯輯》,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1990。
貽榖,《綏遠奏議》,臺北:文海,1974。
貽榖,《墾務奏議》,臺北:文海,1974。
貽榖等修,高賡恩纂,《歸綏道志》,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7,內蒙古圖書館藏抄本。
貽榖總裁,高賡恩總纂,《綏遠全志》,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2002。
賀長齡編,《皇朝經世文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料全文資料庫。
隆科多等奉勅纂修,《大清會典(雍正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雍正年間刻本。
雲廣藏,《清代至民國時期歸化城土默特土地契約》,第四冊,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1。
會典館編,趙雲田點校,《乾隆朝內府抄本《理藩院則例》》,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6。
楊維中,《渠縣志》,民國二十一年鉛印本。
溫達奉敕撰,《親征平定朔漠方略》,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54-35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綏遠通志館編纂,《綏遠通志稿》,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萬震霄,《青縣志》,民國二十年刊本。
葛士濬編,《皇朝經世文續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料全文資料庫。
達摩三諾陀羅著,烏力吉圖譯,《內齊托音二世傳》,收於《清代蒙古高僧傳譯輯》,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1990。
福格著,汪北平點校,《聽雨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4。
趙令志、鮑洪飛、劉軍主編,郭美蘭等譯,《雍和宮滿文檔案譯編》,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
趙爾巽等撰,楊家駱校,《清史稿》,臺北:鼎文,1981。
劉若金,《本草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嘉慶十五年還讀山房刻本。
歐陽修、宋祁撰,楊家駱主編,《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蔣溥、孫嘉淦等撰,《大清會典(乾隆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蔣溥、孫嘉淦等撰,《欽定大清會典則例(乾隆朝)》,北京:商務,2006,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鄭裕孚總纂,《歸綏縣志》,收入《內蒙古史志》,37,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2002,景印民國三十二年北平文嵐書局本。
錢良擇,《出塞紀略》,收入忒莫勒、烏雲格日勒主編,《中國邊疆研究文庫.初編》,北部邊疆,第一卷,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4。
額爾德尼畢力袞達賴著,成崇德、申曉亭譯註,《內齊托音一世傳》,收於《清代蒙古高僧傳譯輯》,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1990。
譚吉璁纂修,《陝西延綏鎮志》,哈佛燕京圖書館藏,康熙十二年刻本。
鐘秀、張曾編,《古豐識略》,收於《中國少數民族古籍集成(漢文版)》,27,成都:四川民族,2002。
龔柴,《西藏記略》,收於《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正編》,第三帙,清光緒三年至二十三年上海著易堂排印本。


近人著作:

E・シャヴァンヌ(Edouard Chavannes)著,菊地章太譯註,《古代中国の社 : 土地神信仰成立史》,東京:平凡社,2018。
E・シャヴァンヌ(Edouard Chavannes)著,菊地章太譯註,《古代中国の社 : 土地神信仰成立史》,東京:平凡社,2018。
Irving Fisher著,程光蘅、周阿定譯,《貨幣購買力》,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8。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張華譯,《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上田裕之,《清朝支配と貨幣政策:清代前期における制銭供給政策の展開》,東京:汲古書院,2009。
小沼孝博,《清と中央アジア草原:遊牧民の世界から帝国の辺境》,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14。
山口瑞鳳著,許明銀譯,《西藏》,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山本進,〈清代の京銭と折銭納税〉,《名古屋大学東洋史研究報告》,29(名古屋,2005),頁40-60。
山本進,〈清代東錢考〉,《史学雑誌》,114:3(東京,2005),頁322-345。
山本進,《清代の市場構造と経済政策》,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会,200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內蒙古文史資料第十八輯》,呼和浩特:內蒙古文史書店,1985。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王同春與河套水利》,呼和浩特:內蒙古文史書店,1989。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旅蒙商大盛魁》,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今堀誠二,《中国封建社会の構造》,東京:日本學術振興會,1978。
今堀誠二,《中国封建社会の機構》,東京:汲古書院,2002,影印版。
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局水利史志編纂辦公室,《內蒙古水利大事記(公元前214年至公元1985年)》,出版地不詳,1982。
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局水利史志編纂辦公室,《內蒙古水利大事記(公元前214年至公元1985年)》,出版地不詳,1982。
牛淑貞,〈明末歸化城商貿地位的形成及其發展〉,《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5:4(呼和浩特,2013),頁87。
牛敬忠,〈清代歸化城土默特地區的土地問題及其它──對西老將營村地契的考察(代序)〉,收於曉克編,《清代至民國時期歸化城土默特土地契約》,第一冊,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1。
王日根,《鄉土之鏈:明清會館與社會變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森,《西藏佛教發展史略》,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9。
王業鍵,〈中國近代貨幣與銀行的演進(1644-1937)〉,收入氏著,《清代經濟史論文集(一)》,臺北:稻鄉,2003,頁161-274。
王輔仁編著,《西藏佛教史略》,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
王磊義、姚桂軒、郭建中,《藏傳佛教寺院美岱召五當召調查與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9。
代林、馬靜主編,《大盛魁聞見錄》,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
古伯察(Évariste Régis Huc)著,耿昇譯,《韃靼西藏旅遊記》,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12。
司法行政部編著,《中國民商事習慣調查報告錄》,臺北:進學,1969。
札奇斯欽,《蒙古與西藏歷史關係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0。
札奇斯欽、海爾保羅撰述,《一位活佛的傳記──末代甘珠爾瓦.呼圖克圖的自述》,臺北:聯經,1983。
田山茂著,潘世憲譯,《清代蒙古社會制度》,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
田宓,〈「水權」的形成──以歸化城土默特大青山溝水為例〉,《中國經濟史研究》,2019:2(北京,2019),頁111-123。
田宓,〈清代內蒙古土地契約秩序的建立——以「歸化城土默特」為例〉,《清史研究》,2015:4(北京,2015),頁23-38。
田宓,〈清代的旅蒙商與歸綏社會〉,廣州:中山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8。
田宓,〈清代歸綏地區的基層組織與鄉村社會〉,《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8:9(天津,2008),頁343-356。
石濱裕美子,《チベット仏教:菩薩王となった乾隆帝》,東京:早稲田大學出版部,2011。
任玉雪、武洋,〈論清代奉天地區的市錢〉,《清史研究》,2014:4(北京,2014),頁13-27。
伊.亞.茲拉特金(Илья Яковлевич Зламкин)著,馬曼麗譯,《準噶爾汗國史(1635-1758)》(История Джунгарского Ханства(1635-1758)),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據莫斯科科學出版社1964年版譯。
全漢昇,《中國行會制度史》,臺北:食貨出版社,1986。
朱英,《近代中國商會、行會及商團新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米華健(James A. Millward)著,賈建飛譯,《嘉峪關外:1759-1864年新疆的經濟、民族和清帝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7。
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著,安佳譯,《貨幣的禍害:貨幣史片段》,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色多.羅桑崔臣嘉措著,郭和卿譯,《塔爾寺志》,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
李仁淵,〈在田野中找歷史:二十年來的中國華南基層社會研究與人類學〉,《考古人類學刊》,2018:88 (臺北,2018),頁109-140。
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實地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89。
李伯重,〈「道光蕭條」與「癸未大水」:經濟衰退、氣候劇變及19世紀的危機在松江〉,《社會科學》,2007:6(北京,2007),頁173-178。
杜家驥,〈清中期以前的鑄錢量問題——兼析所謂清代「錢荒」現象〉,《史學集刊》,1999:1(吉林,1999),頁27-31。
沃特.德.诺伊(Wouter De Nooy)、安德烈.姆爾瓦(Andrej Mrvar)、弗拉迪米爾.巴塔蓋爾吉(Vladimir Batagelj)著,林楓譯,《蜘蛛:社會網絡分析技術》,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
周育民,〈咸豐朝的大錢鑄造及其後果〉,收入馬飛海主編,《中國歷代貨幣大系.清錢幣》,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頁683-692。
周魯生、周默,〈倦勤齋內飾用珍稀木材的分析與對比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2006:5(北京,2006)。
定宜庄,《清代八旗駐防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2。
岡洋樹,〈乾隆三十年桑齋多爾濟等人對俄羅斯秘密貿易事件〉,收入石橋秀雄著,楊寧一、陳濤譯,《清代中國的若干問題》,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1,頁307-321。
岸本美緒,〈關於清代的「七折錢」慣例〉,收於氏著,劉迪瑞譯,《清代中國的物價與經濟波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頁295-328。
岸本美緒著,劉迪瑞譯,《清代中國的物價與經濟變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臺北,1987),頁53-114。
林美容,〈從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收入張炎憲編,《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8),頁95-125。
林滿紅著,林滿紅、詹慶華等合譯,《銀線:十九世紀的世界與中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金啟孮,〈從清代歸化城土默特地約、借約中所看到的問題〉,收於盧明輝編,《北方民族關係史論叢》,第一輯,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長尾雅人,《蒙古学問寺》,東京:中央公論社,1992。
柳陞祺,《西藏的寺與僧:1940年代》,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14。
洛薩.克萊姆佩爾(Lothar Krempel),〈網絡的可視化〉(Network Visualization),收於約翰.斯科特(John Scott)、彼得.J.卡林頓(Peter J. Carrington)主編,劉軍等譯,《社會網絡分析手冊》,下卷(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8),頁779-802。
洪麗完,〈從十九世紀入埔遷徙活動看臺灣中部平埔熟番集體意識之展現〉,《新史學》,19:2(臺北,2006),頁55-126。
洪麗完,〈從清代「社」之多重性質看平埔社群關係發展:以臺灣中部爲例〉,《臺灣史研究》,12:1(臺北,2005),頁1-41。
科大衛(David Faure)著,卜永堅譯,《皇帝和祖宗》,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科大衛著,卜永堅譯,《皇帝和祖宗》,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島田正郎,《清朝蒙古例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2。
烏仁其其格,《18-20世紀初歸化城土默特財政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烏雲,〈清至民國時期土默特地區藏傳佛教若干問題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博士論文,2010。
烏雲畢力格,《青冊金鬘:蒙古部族與文化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珠颯,《18-20世紀東部內蒙古農耕村落化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班旦加措著,夏加.次仁、廖天琪譯,《雪山下的火焰──一個西藏犯人的證詞》,華盛頓:勞改基金會,2003。
馬汀.奇達夫(Martin Kilduff)、蔡文彬著,王鳳彬、朱超威等譯,《社會網絡與組織》,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著,羅家德譯,《鑲嵌:社會網與經濟行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張俊峰,〈清至民國內蒙古土默特地區的水權交易──兼與晉陝地區比較〉,《近代史研究》,2017:3(北京,2017),頁83-94。
張珣,〈光復後臺灣人類學漢人宗教研究之回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1(臺北,1996),頁163-215。
曹建成、邢野,《歸化城老街巷》,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7。
淸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淸史稿校註審查委員會審定,《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1986-1991。
畢達克,〈西藏的噶倫協札旺曲結布〉,收於鄭炳林主編,耿昇譯,《法國藏學精粹》,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0,頁199-211。
許雅惠,〈北宋晚期金石收藏的社會網絡分析〉,《新史學》,29:4(臺北,2018),頁71-124。
許檀,〈前言:商人會館碑刻資料及其價值〉,收於氏編,《清代河南、山東等省商人會館碑刻資料選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頁1-10。
許檀,〈清代山西歸化城的商業〉,《文史哲》,2009:4(濟南,2009),頁119-129。
郭娟娟,《旅蒙山西商人與內蒙古城市經濟近代化(1860-1937):以歸綏、包頭為中心的考察》,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6。
陳文慧、燕紅忠,〈清代的發商生息及其影響:基於土默特清代歷史檔案的區域分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8:2(福建,2018),頁39-48。
陳彥良,〈貨幣史研究與貨幣理論相關概念評析──以「流動性」為中心的檢討〉,《東華人文學報》,2013:22(花蓮,2013),頁107-139。
陳昭南,《雍正乾隆年間的銀錢比價變動(一七二三──九五)》,臺北:臺灣商務,1966。
陳國棟,〈內務府官員的外派、外任──與乾隆宮廷文物供給之間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012:33(臺北,2012),頁225-269、346。
陳雯怡,〈從去思碑到言行錄-元代士人的政績頌揚、交游文化與身分形塑〉,《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6:1(臺北,2015),頁1-52。
陳鋒,《清代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森川哲雄,〈一七世紀前半の帰化城をめぐって〉,收入護雅夫編,《内陸アジア・西アジアの社会と文化》(東京:山川出版社,1983),頁373-390。
黃麗生,《由軍事征掠到城市貿易:內蒙古歸綏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14世紀中至20世紀初)》,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5。
黑田明伸著,何平譯,《貨幣制度的世界史:解讀「非對稱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7。
綏遠通志館編纂,《綏遠通志稿》,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萬志英(Richard von Glahn)著,崔傳剛譯,《劍橋中國經濟史:古代到19世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葉高華,〈分而治之:1931-1945年布農族與泛泰雅族群的社會網絡與集團移住〉,《臺灣史研究》,23:4(臺北,2016),頁123-172。
葉高華,〈從山地到山腳: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社會網絡與集體遷村〉,《臺灣史研究》,24:1(臺北,2017),頁125-170。
葉高樹,〈「參漢酌金」:清朝統治中國成功原因的再思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006:36(臺北,2006),頁153-192。
趙士第、邱永志,〈清代「東錢」問題再探〉,《中國經濟史研究》,2019:6(北京:2019),頁70-85。
趙令志、郭美蘭,《準噶爾使者檔之比較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8。
齊偉先,〈臺灣民間宗教廟宇的「公共性」變遷:台南府城的廟際場域研究〉,《臺灣社會學刊》,2011:46(臺北,2011),頁57-114。
劉勇、杜一,《網絡數據可視化與分析利器:Gephi中文教程》,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
劉朝輝,《嘉慶道光年間制錢問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德勒格編著,《內蒙古喇嘛教史》,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歐立德(Mark C. Elliott)著,青石譯,《乾隆帝》,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潘凌雲,《拉卜楞寺與喇嘛生活》,收於《中國西北文獻叢書》,第四輯,第二十四卷,蘭州:蘭州古籍書店,1990。
蔡松穎,〈皇太極時期的漢官(1627-164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
蔡偉傑,〈居國中以避國:大沙畢與清代移民外蒙之漢人及其後裔的蒙古化(1768-1830)〉,《歷史人類學學刊》,15:2(廣州,2017),頁129-167。
蔡偉傑,〈美國「新清史」的背景、爭議與新近發展〉,收入氏著,《從馬可波羅到馬戛爾尼:蒙古時代以降的內亞與中國》,新北:八旗,2020。
鄭振滿,〈神廟祭典與社區發展模式: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證〉,《史林》,1995:1(上海,1995),頁33-47、111。
鄭振滿,〈莆田平原的宗族與宗教──福建興化府歷代碑銘解析〉,《歷史人類學學刊》,4:1(香港,2006),頁1-28。
噶傑康楚仁波切著,羅桑佐巴、哲仁多傑譯註,《失落的密境──噶傑康楚仁波切回憶錄》,新竹:新竹市倫珠企美噶察林佛學研究會、倫珠企美噶察林分寺,2010。
曉克編,《清代至民國時期歸化城土默特土地契約》,第一冊,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1。
曉克編,《清代至民國時期歸化城土默特土地契約》,第二冊,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1。
橋本光寶,《蒙古の喇嘛教》,東京:佛教公論社,1942。
盧明輝、劉衍坤,《旅蒙商—17 世紀至 20 世紀中原與蒙古地區的貿易關係》,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5。
蕭啟慶,〈元季色目士人的社會網絡:以偰百遼遜青年時代為中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4:1(臺北,2003),頁65-96。
賴依縵,〈晚清西藏入貢僧俗考──以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半寶石數珠進貢者為例〉,《漢學研究》,37:1(臺北,2019),頁151-194。
賴惠敏,〈山西常氏在恰克圖的茶葉貿易〉,《史學集刊》,2012:6(吉林,2012),頁33-47。
賴惠敏,〈太谷曹家的商貿網絡〉,《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呼和浩特,2018),頁28-38
賴惠敏,〈珊瑚與清代的朝貢貿易〉,《故宮文物月刊》,2017:409(臺北,2017),頁18-29。
賴惠敏,〈清代北京的旅蒙商〉,《中国邊疆史地研究》,2016:3(北京,2016),頁136-148。
賴惠敏,〈清代北商的茶葉貿易〉,《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2016:1(呼和浩特,2016),頁57-74。
賴惠敏,〈清代科布多的官商〉,《中國邊疆學》,2016:2(北京,2016),頁23-51。
賴惠敏,〈清代庫倫的規費、雜賦與商人〉,《故宮學術季刊》,32:4(臺北,2015),頁1-45。
賴惠敏,〈清代庫倫商卓特巴衙門與商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14:84(臺北,2014),頁1-58。
賴惠敏,〈清代烏里雅蘇臺的衙門與商號〉,《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呼和浩特,2017),頁84-102。
賴惠敏,〈清代歸化城的藏傳佛寺與經濟〉,《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漢文版)》,39:3(呼和浩特,2010),頁88-101。
賴惠敏,〈清政府對恰克圖商人的管理(1755-1799)〉,《內蒙古師大學報》,41:1(呼和浩特,2012),頁39-66。
賴惠敏,《但問旗民:清代的法律與社會》,臺北:五南,2007。
賴惠敏,《滿大人的荷包:清代喀爾喀蒙古的衙門與商號》,北京:中華書局,2020。
濮德培(Peter Perdue)著,葉品岑、蔡偉傑、林文凱譯,《中國西征:大清征服中央歐亞與蒙古帝國的最後輓歌》,新北:衛城,2021。
韓書瑞(Susan Naquin)著,孔祥文譯,《北京:公共空間和城市生活(1400-190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
韓書瑞著,朱修春譯,《北京:寺廟與城市生活(1400-1900)》,新北:稻鄉,2014。
額爾敦昌編譯,《內蒙古喇嘛教》,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1。
額爾德尼畢力袞達賴、達摩三謨陀羅,《內齊托音一世傳.內齊托音二世傳》,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4。
羅威廉(William T. Rowe)著,江溶、魯西奇譯,《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會(1796-188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羅威廉著,魯西奇、羅杜芳譯,《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衝突和社區(1796-189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羅威廉著,李仁淵、張遠譯,《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寶音德力根,〈初使清朝之西藏格魯派使臣車臣綽爾濟與戴青綽爾濟事蹟考辨〉,《清史研究》,2018:4(北京,2018),頁49-60。
Aslanian, Sebouh. From the Indian Ocean to the Mediterranean: The Global Trade Networks of Armenian Merchants from New Julfa.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1.
Burt, Ronald S..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Carrington, Peter J., and John Scott. “Introduction.” In The SAGE Handbook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edited by John Scott and Peter J. Carrington, 1-8.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Ltd, 2011.
Crossley, Pamela Kyle.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d California Press, 2000.
Kilduff, Martin, and Wenpin Tsai, Social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 London: SAGE, 2003.
Krempel ,Lothar. “Network Visualization.” In The SAGE Handbook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edited by John Scott and Peter J. Carrington, 558-577.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Ltd, 2011.
Marin, Alexandra, and Barry Wellma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In The SAGE Handbook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edited by John Scott and Peter J. Carrington, 11-25.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Ltd, 2011.
Oidtmann, Max. Forging the Golden Urn: The Qing Empire and the Politics of Reincarnation in Tibe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8.
Will, Pierre-Etienne and R. Bin Wong. Nourish the people : the state civilian granary system in China, 1650-1850.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