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違和的在地現代性: 戰後臺灣「克難屋風景」的誕生
作者:陳美靜
作者(外文):Chen, MING-CHI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廖新田
陳泓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戰後風景畫克難屋在地現代性post warlandscape paintingmakeshift houselocalmodern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本論文以戰後城市克難屋風景為研究主題,探討臺灣城市因移民之住屋需求而產生之大量克難屋聚落景觀,以其作為畫家風景表現內容時,表徵之另類風景內涵與意義。風景作為整體性知識的集合體,畫家的風景再現意味著明確且完備的觀景意識表現。克難屋聚落形塑之城市地景是畫家風景再現的藍本,城市地景變遷所建構的環境景觀,經由畫家的再製造與再詮釋,賦予新的時代價值,並可作為戰後臺灣非典型風景觀看的重要面向。根據風景畫作品具體指涉之座落場址、空間意象,以及畫家之觀景意識,將作品區分為兩個表現類型加以探討。其一,柳川克難屋聚落屬於「都市空地型自力眷村」,畫家們以膠彩、油畫和水彩等媒介,通過內在知識型地方感意識內之「邊界」、「節點」等城市意象,與外在知識型地方感意識表現之城市意象「地標」,再現開放式「自造風景」的風景畫意識。其二,南機場克難屋聚落之空間隸屬「村營周邊型自力眷村」,吳昊以風景版畫印刻個人內在知識型地方感意識下「區域」特質之城市意象,藉由區域空間的可辨識性,表徵「暫備風景」的風景內涵。上述兩個非典型城市規劃術下產生之城市景觀,標誌著戰後城市發展過程中無法預期、不受控制和非正式部門之空間特質,同時也指涉出臺灣城市存在的「隱藏性秩序」。畫家風景中再現城市景觀的空間、地方與風景之特質,具體而微的呈現戰後風景繪畫的核心關懷與內涵。克難屋風景畫的圖像旨趣,隱含著既衝突又和諧的在地化想像與認同,通過風景媒介的轉譯,產生一種屬於臺灣戰後特有的在地現代性繪畫觀。
研究相關發現如下:一、畫家個人的地方感意識型態左右觀景視角,在相對開放的聚落風景中,柳川克難屋風景畫呈現本地畫家的外部觀景視角,描繪出克難屋聚落的多重風景,呈現較具衝突感的風景意象;南機場克難屋風景畫則表現出以區域意象建構而成的在地城市風景,吳昊以同為移民者身份,透過內部觀點的視角,表現聚落封閉式的地方風景。二、從繪畫形式與風格的角度來看,柳川克難屋風景呈現出以繪畫性、後退、開放、統合和模糊的圖像結構,而南機場克難屋風景多表現出線性、平面、閉鎖、多樣和清晰的繪畫概念。經由上述研究發現,可進一步推論並確立非典型城市規劃下的克難屋風景,在畫家風景再現的創作中,形成特殊的風景類型,並構成戰後臺灣風景畫中的另類風景。
This thesis researches urban landscape paintings of makeshift houses in Taiwan during post world war II era. In order to meet the huge housing demands by the very substantial number of settlers from China right after World War II, communities made up with large numbers of makeshift houses were established within many Taiwan's cities. Painters from that era often highlighted such unique landscapes of makeshift houses in their paintings.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aims at exploring the deeper layers of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landscape paintings.
If landscape is regarded as holistic senses, then a painter's presentation of the landscape must be the clear and complete expression of the painter's viewing consciousness. The urban landscape of makeshift communities became the blue prints of painters creations. Through the painters' reconstruction and reinterpretation, the evolving urban landscapes of makeshift houses by settlers are given new values to the times and can also be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part of Taiwan's landscape after world war II.
For discussion purposes, and based on paintings' landscape location, space imagery, and the painter's viewing consciousness, this thesis author has divided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of makeshift houses into two categories: First, the Liu-Chuan (柳川) makeshift community which can be referred to as "Urban open-space type self-dependent community." The painters in this category used glue painting, oil painting, and water color techniques to reproduce the urban imagery of "landmarks," edge," and "nodes" to express their inner knowledge of local and open landscape consciousness. Second, the "South Airport"(南機場) makeshift community area which will be referred to as "Self support community village." Wu Hao (吳昊) uses printmaking to imprint his inner consciousness-based city imagery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image of the city represent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emporary landscape" through recognizable local spaces.
The urban landscapes created via above mentioned two atypical urban planning techniques symbolize the unpredictable, uncontrollable and informal nature of sector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ost war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aiwan. It also implies the existence of "hidden order" in Taiwan's cities. The painters' presentation of landscapes of makeshift houses re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ce, place, and time; they also concretely and subtly present the core care and connotation of post war landscape paintings. The purport of these makeshift house landscape paintings imply conflicting yet harmonious localized imagin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which, through landscape as the translation media, created a modernity painting concept uniquely belongs to Taiwan after the war.
一、中文部分
1. 專書
公共電視台編著、徐蘊康撰稿,《以藝術之名:從現代到當代,探索台灣視覺藝術》,臺北:博雅書屋,2009。
王世燁等合著,《北投學彙編:地方知識與社區營造》,臺北:開學文化出版,2018。
余如季、王靜儀編著,《形神化境 : 余如季見證臺中一甲子》,臺中:臺中市文化局,2014。
吳明益,《家離水邊那麼近》,臺北:二魚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吳鄭重,《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0。
李淑卿,《自然與情感交融:英國浪漫時期風景畫的天空》,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
李清志,《台灣建築不思議》,臺北:馬可孛羅文化,2009。
李廣均,《眷村保存與多元文化的社會學分析》,桃園:中央大學出版中心、臺北:遠流,2019。
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臺北:麥田出版,2013。
沈孟穎,《台灣公宅100年》,臺北:PCuSER電腦人文化,2021。
沈括(撰),《夢溪筆談》,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87。
阮慶岳策劃,《朗讀違章》,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
林君安,《台北步登公寓:台北最普遍的住宅類型從何而來》,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9。
林秀澧、高名孝執行主編,《計劃城事:戰後臺北都市發展歷程》,臺北:田園城市,2015。
林俊翔、紀巧莉,《柳川新憶-台中市柳川活化之規劃設計》,臺中: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2015。
林思駿,《台北建築觀察:當代城市的空間書寫》,臺北:田園城市,2020。
侯志仁主編,《反造城市:非典型都市規劃術》,臺北:左岸文化,2019。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2002。
席德進,《台灣民間藝術》,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
高傳棋,《古地圖看台北》,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14。
張景森,《臺灣的都市計畫(1895-1988)》,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
張翰璧,《扶桑花與家園想像》,臺北:群學出版社,2011。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2001。
郭冠麟,《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史政處,2005。
陳信木,《續修臺北市志 卷六・社會志 人口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15。
陳樹升,《世紀刻痕 : 台灣木刻版畫展 (1945-2005)》,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8。
陳樹升,《從國美館典藏看台灣現代版畫的發展》,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1。
陳樹升,《台灣現代美術大系──鄉土意識版畫》,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
曾長生,《原彩.東方.吳昊》,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7。
曾得標,《山水真如─曾得標任運膠彩畫邀請展》,臺中:印刷出版社,2019。
曾得標、林景淵合著,《踢躂膠彩: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臺中:臺中市文化局,2017。
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黃春明作品集2)》,臺北:聯合文學,2009。
黃孫權,《綠色推土機:九零年代的台北的違建、公園、自然房地產與制度化地景》,臺北:破週報,2012。
楊長鎮、莊豐嘉主編,《認識台灣眷村》,臺北:民主進步黨族群事務部,2006。
葉維廉,《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臺北:三民書局,1996。
詹秀珠主編,《臺中夢的苦難與輝煌:吊腳樓》,臺中:冶市仔,2020。
廖新田,《台灣美術新思路:框架、批評、美學》,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7。
廖瑾媛,《膠彩.雅韻.林之助》,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鄭芳和,《勇者.精進.楊啟東》,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6。
鄭惠美,《台灣現代美術大系・西方媒材類:鄉土寫實繪畫》,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
蕭瓊瑞,《台灣美術史研究論集》,臺中:伯亞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1。
蕭瓊瑞,《台灣美術史綱》,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5。
蕭瓊瑞,《懷鄉與認同-臺灣方志八景圖研究》,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
駱以軍,《西夏旅館(上)》,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4。
龍冠海、范珍輝編著,《臺北市古亭區南機場社區調查總報告》,臺北:臺大法學院社會學系,1967。
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群學出版社,2010。

2. 專書論文
王澍,〈違章是一種關乎存在感的建造實踐〉,收入阮慶岳策劃,《朗讀違章》,臺北:田園城市,2012,頁128-131。
白適銘,〈「寫生」與現代風景之形構—陳澄波早年(1913-1924)水彩創作及其現代繪畫意識初探〉,收入創價藝文中心委員會編輯部編輯,《阿里山之春──陳澄波與台灣美術史研究新論》,臺北:財團法人勤宣文教基金會,2013,頁92-135。
石川欽一郎,〈台灣地區的風景鑑賞〉,收入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頁32-35。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光的回想〉,收入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頁54-56。
立花義彰撰著,廖瑾瑗翻譯,〈從一八六〇年代到一九三〇年代來台畫家筆下的臺灣〉,收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頁6-15。
吳昊,〈我的繪畫之路〉,收入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輯《吳昊四十創作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4,頁9-13。
吳振廷,〈「瑠」住美麗時光:「非列管眷村」的反迫遷行動〉,收入侯志仁主編,《反造城市:非典型城市規劃術》(City Remaking),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19,頁42-56。
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收入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When Images Speak: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Cultural Mapping in Modern China),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頁289-326。
李知灝,〈「觀視」諸羅風景——歷史記憶、經濟活動與文藝的交疊〉,收入林怡秀主編,《回歸線》,嘉義:嘉義市立美術館,2020,頁的24-29。
侯志仁,〈越界的建築〉,收錄於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著,收入林暉鈞譯,《作為隱喻的建築》(隠喩としての建築),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頁5-10。
高千惠,〈逆行的浮現:如畫之境中的地方誌〉,收入賴依欣主編,《辶反風景》,嘉義:嘉義市立美術館,2021/6,頁193-203 。
高傳棋,〈第五章 中華商場的流金歲月〉,收入凌宗魁、徐明瀚、林月先、蘇碩斌、鍾淑敏、高傳棋著,《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臺北:左岸文化,2019,頁124-151。
張炎憲,〈生活變遷史的重現〉,收入陳柔縉著,《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麥田出版,2005,頁2-3。
陸蓉之,〈吳昊的作品賞析-歆動與靜謐易位〉,收入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輯《吳昊四十創作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4頁,151-152。
曾得標,〈峰華湧現 永續傳承志業—膠彩宗師謝峰生〉,收入賴淑真執行編輯《謝峰生七十膠彩畫回顧展》,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7,頁8-11。
黃金麟,〈導論:帝國邊緣的反思〉,收入黃金麟、江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0,頁1-21。
楊永源,〈簡嘉助教授的藝術成就 八十回顧展祝賀〉,收入簡嘉助作,《微物大觀.體用渾一:簡嘉助80th回顧展2017》,臺中:臺中市立大墩文化中心,2017,頁6-8。
廖新田,〈解放自然:自然的新人文思索〉,收入卡特琳・古特(Catherine Grout)著,黃金菊譯,《重返風景: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Représentations et expériences du paysage jusqu'à aujourd'hui),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頁6-13。
蕭瓊瑞,〈無悔的歡愉-作為一個生活藝術家的吳昊〉,收入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輯《吳昊四十創作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4,頁21-32。
蕭瓊瑞,〈優游於現代與鄉土之間──後現代主義先驅吳昊〉,收入曲德益總編輯,《吳昊版畫展》,臺北:臺北藝術大學關美術館,2013,頁8-14。
薛燕玲,〈觀看與形塑:台灣風景畫中的文化意涵〉,收入國立臺灣美術館主編,《畫家風景・國民風景:百年台灣行旅》,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1,頁10-29。
謝英俊,〈台灣城市因何而死?因何而生?〉,收入阮慶岳策劃,《朗讀違章》,臺北:田園城市,2012,頁132-133。
顏亮一,〈純正都市的挑戰與機會〉,收入雪倫.朱津(Sharon Zukin)著,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譯,《裸城:純正都市地方的生與死》(Naked City: The Death and Life of Authentic Urban Places),臺北:群學出版社,2012,頁xiii-xx。

3. 翻譯專書
卡特琳・古特(Catherine Grout)著,姚孟吟譯,《藝術介入空間:都會裡的藝術創作》(Pour de l’art dans notre quotidien: Des oeuvres en milieu urbain),臺北:遠流,2017。
卡特琳・古特(Catherine Grout)著,黃金菊譯,《重返風景: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Représentations et expériences du paysage jusqu'à aujourd'hui),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Le città invisibili),臺北:時報出版,1993。
安娜.尤季納(Anna Yudina)著,陳婷譯《馬可.卡薩格蘭:邁向第三代城市》(Marco Casagrande‭ : ‬Who Cares‭, ‬Wins the Third Generation City),臺北:田園城市‬‬‬‬‬‬‬‬‬‬‬‬‬‬‬‬‬‬‬‬‬‬‬‬‬‬‬‬‬‬‬‬‬‬‬‬‬‬‬‬‬‬‬‬‬‬‬‬‬‬‬‬‬‬‬‬‬‬‬‬‬‬‬‬‬‬‬‬‬‬‬‬‬‬,2018。‬‬‬‬
‬‬‬‬‬‬‬‬‬‬‬‬‬‬‬‬‬‬‬‬‬‬‬‬‬‬‬‬‬朱利安.貝爾(Julian Bell)著,官妍廷譯,《什麼是繪畫?:我們該如何觀看、如何思索所見之物?》(What is Painting?),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9。
米契爾(W. J. T. Mitchell)編著,楊麗、萬信瓊譯,《風景與權力》(Landscape and Power),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
艾力克.肯德爾(Eric R. Kandel),黃榮村譯,《啟示的年代:在藝術、心智、大腦中探尋潛意識的奧秘 從維也納1900到現代》(The Age of Insight: The Quest to Understand the Unconscious in Art, Mind, and Brain, from Vienna 1900 to the Present),臺北:聯經,2021。
艾倫・貝克(Alan Reginald Harold Baker)著,闕維民譯,《地理學與歷史學:跨越楚河漢界》(Geography and History: Bridging the Divide),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李察・皮特(Richard Peet)著,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譯,《現代地理思想》(Modern geographic thought),臺北:群學出版社,2005。
町村敬志(Takashi Machimura)、西澤晃彥(Akihiko Nishizawa)著,蘇碩斌譯,《都市的社會學: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トシ テキ シャカイガク : シャカイ ケンロ ヒョウショウ テキ ジコク),臺北:群學,2015。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第二版)》(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3。
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著,廖新田譯,《風景入藝》(Landscape into Art),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3。
俞炫準(Yoo HyunJoon)著,邱麟翔譯,《城市如何運作:從人文學看待城市的15種觀點》(도시는 무엇으로 사는가),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20。
段義孚(Yi-Fu Tuan)著,志丞、劉蘇譯,《戀地情結:環境感知、態度和價值觀研究》(Topophili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spec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
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
珍・雅各(Jane Jacobs)著,吳鄭重譯注,《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9。
約拿斯・拉森(Jonas Larsen)、約翰・厄里(John Urry)著,黃宛瑜譯,《觀光客的凝視3.0》(The Tourist Gaze 3.0),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6。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臺北:麥田出版,2005。
原廣司(Hara Hiroshi)著,黃茗詩、林于婷譯《聚落的100則啟示》(集落の教え100),臺北:大家出版社,2011。
恩斯特・貢布里希(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著,楊思梁、范景中、嚴善淳譯,《藝術與科學:貢布里希談話錄與回憶錄》(Looking for Answers: Conversations on Art and Science),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1998。
海因里希・沃夫林(Heinrich Wolfflin)著,曾雅雲譯,《藝術史的原則》(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 The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yle in Later Art),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
馬爾科姆・安德魯斯(Malcolm Andrews)著,張翔譯《風景與西方藝術》(Landscape and Western Art),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馬爾科姆・安德魯斯(Malcolm Andrews)著,張箭飛、韋照周譯,《尋找如畫美:英國的風景美學與旅遊,1760-1800》(The Search for the Picturesque: Landscape Aesthetics and Tourism in Britain, 1760-1800),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
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著,洪慧芳譯,《棲居:都市規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如何打造開放城市,尋找居住平衡的新契機?》(Building and Dwelling: Ethics for the City),臺北:馬可孛羅,2020。
凱文・林區(Kevin Lynch)著,胡家璇譯,《城市的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臺北:遠流出版社,2014。
提姆・克雷斯威爾(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
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著,馮鋼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鄧津華(Emma Jinhua Teng)著,楊雅婷譯,《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
邁克・克朗(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臺北:巨流圖書出版,2004。
羅納德·約翰·約翰斯頓(Ronald John Johnston)著,柴彥威等譯,《人文地理學詞典》(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蘆原義信(Yoshinobu Ashihara)著,尹培桐譯,《街道的美學(上)(下)》(街並みの美学/続‧街並みの美学),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
蘆原義信(Yoshinobu Ashihara)著,常鍾隽譯,《隱藏的秩序》(The Hidden Order: Tokyo through the Twentieth Century),臺北:田園城市事業文化有限公司,1995。
饗庭伸(Shin Aiba)著,林書嫻譯,《折疊都市:從日本的都市規劃實踐經驗,探尋人口減少時代的城市設計和人本生活》(都市をたたむ:人口減少時代をデザインする都市計画),臺北:臉譜,2020。

4. 翻譯論文
艾蘭.普瑞德(Allan Pred)著,許坤榮譯,〈結構歷程和地方—地方感和感覺結構的形成過程〉,《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夏鑄九、王志弘編譯,臺北:明文書局,2002,頁81-103。
亨利.列婓伏爾(Henri Lefebvre)著,王志弘譯,〈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收入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Reading in Social Theories and the Cultural Form of Space),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頁19-30。

5. 期刊論文
王玨,〈陌上花間蝴蝶飛--畫家吳昊〉,《藝術家》,331期,2002/12,頁430-431。
米復國,〈台灣的公共住宅政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卷2/&3期,1988/7/1,頁97-147。
衣若芬,〈瀟湘八景--地方經驗.文化記憶.無何有之鄉瀟湘八景〉,《東華人文學報》,9期,2006/7,頁111-134。
李廣均,〈臺灣「眷村」的歷史形成與社會差異:列管眷村與自力眷村的比較〉,《臺灣社會學刊》,57期,2015/9,頁129-172。
阮慶岳,〈混血建築,變形蟲城市〉,《聯合文學》,270期,2007/4,頁60-63。
阮慶岳,〈違章建築與公民美學〉,《現代美術》,178期,2015/9,頁15-22。
阮慶岳,〈變形蟲城市:鳳山國際工作營的啟示〉,《二十一世紀》,125期,2011/6,頁94-107。
周素卿,〈臺北市南機場社區貧民窟特性的形構〉,《地理學報》,28期,2000/12,頁47 -78。
周素卿、高傳棋,〈舊地圖與都市土地利用變遷:以臺北加蚋仔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地理學報》,21期,1996/11,頁1-38。
林明聖,〈《康熙臺灣輿圖》中的臺灣八景〉,《臺灣博物》,125期,2015/3,頁36-41。
邱函妮,〈創造福爾摩沙藝術--近代臺灣美術中「地方色」與鄉土藝術的重層論述〉,《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7期,2014/9,頁123-215+217-236+240。
邱琳婷,〈臺灣八景的觀看方式〉,《藝術家》,380期,2007/1,頁401-403。
姚舜元,〈論林之助膠彩之現代性實驗〉,《造形藝術學刊》,2018/11,頁59-84。
星極,〈從民俗出發邁向現代的吳昊〉,《藝術家》,79期,1981/12,頁190-192。
夏鑄九,〈空間形式演變中之依賴與發展—臺灣彰化平原的個案〉,《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2/3),1988,頁263-337。
夏鑄九,〈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0期,2000/12,頁47-82。
夏鑄九,〈對一個城市形式與城市設計理論的認識論上之批判:開文‧林區及其知識上之同道〉,《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3(1),1987/9,頁119-131。
張家綸,〈評介[菊池裕子著]《折射的現代性:日治時期臺灣的視覺文化與認同》〉,《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1期,2009/6,頁233-244。
張家綸,〈評介鄧津華《想像臺灣: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6期,2006/12,頁215-225。
盛鎧,〈裏町人生:台灣日治時期美術與文學中的後街風貌〉,《臺灣美術》,85期,2011/7,頁4-19。
盛鎧,〈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藝術學研究》,9期,2011/11,頁129-166。
陳勇成,〈繁花陌上--吳昊的東方浪漫情懷〉,《歷史文物》,301期,2019/6,頁24-31。
陳譽仁,〈薰風:林之助的纖脆現代性〉,《藝術家》,491期,2016/4,頁150-159。
曾長生,〈吳昊的原色鄉愁〉,《歷史文物》,301期,2019/6,頁32-39。
辜炳達,〈「活著的一隻被魔法詛咒成水泥化石的巨獸」:《西夏旅館》的偽巴洛克違章結構〉,《中外文學》,450期,2015/9,頁177-211。
黃冠閔,〈風景思維的當代挑戰—斷裂中的接合與定位〉,《藝術觀點》,45期,2011/1,頁28-33。
黃麗玲,〈「違章建築社區」的再思考〉,《全國律師》,19(1),2015/1,頁18-27。
楊友仁,〈循環的債務:對台北市違章建築與都市規劃的歷史觀察〉,《城市與設計學報》,4期,1998/3,頁301-314。
楊永源,〈「如畫的風景」圖裡點景人物的道德與政治意涵〉,《臺中師院學報》,17(2),2003/12,頁167-197。
楊其文,〈柳川違建探討〉,《逢甲建築》,17期,1979/11,頁25-40。
鄭曉琦、葉憲峻,〈臺中市柳川沿岸景觀之變遷(1950-1988)〉,《社會科教育研究》,13期,2008/12,頁207-222。
蕭瓊瑞,〈臺灣八景〉,《藝術家》,340期,2003/9,頁428-432。
賴明珠,〈清修方志臺灣地景的再現(1747~1893)〉,《史物論壇》,23期,2018/12,頁125-152。
鍾起岱,〈臺灣新舊違章建築日期劃分之研究〉,《都市與計劃》,40(3),2013/9,頁287-303。

6. 學位論文
王文安,《光復臺灣居住空間型態的演變與未來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江秋蓉,《空間與記憶:臺北南機場的歷史發展與變遷》,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18。
吳哲良,《蹲佔聚落的日常生活分析:以台中市無尾巷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3。
呂理維,《臺北市南機場整建住宅規劃歷程與住宅平面型態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11。
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李律鋒,《臺北市中華路的歷史影像1960-1990:中華商場、南機場與外省族群》,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
沈孟穎,《台灣公共(國民)住宅空間治理(1910s ~2000s)》,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論文,2015。
林佳禾,《林之助膠彩畫「水影」之劣化與修復探討》,臺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邱函妮,《街道上的寫生者--日治時期的台北圖像與城市空間》,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研究--以北投七虎新村為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
莊勝傑,《戰後臺北市軍眷村之形成與變遷》,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陳盈潔,《重新看見寶藏巖-開發中國家都市非正式地景的營造過程與形式》,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廖新田,《從深層到表面: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視覺模式研究》,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劉欣蓉,《公寓的誕生》,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劉貞瑾,《謝峰生繪畫藝術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
蔡明媛,《離鄉背井的湖南味──眷村第三代的尋根之旅》,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19。
鄭曉琦,《台中市柳川、綠川沿岸景觀之發展與變遷》,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
謝惠真,《戰後加蚋仔空間邊緣化與地方營造》,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

7. 報紙
汪煥曦,〈憶及那段克難歲月〉,《更生日報》,2015/9/18,副刊。
臺灣日日新報,1927(昭和2年6月4日):第五版。

8. 網路文章
〈Landscape Cultivation︰地景的形塑〉,《眼底城事》,https://eyesonplace.net/2019/12/20/13286/。
〈-scape〉,《劍橋英語詞典》,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詞典/英語-漢語-繁體/scape。
〈另類〉,《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bdic/gsweb.cgi。
〈用畫寫詩~浪漫的謝峰生〉,《謝峰生談藝錄》,https://blog.xuite.net/c2954115/twblog1/snapshot-view/123470937。
〈克難運動〉,《教育百科》,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克難運動&search=克難運動&order=keyword_title。
〈克難運動〉,《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PI.8Tt&o=e0&sec=sec1&op=v&view=0-2。
〈吳昊回顧展:不要說再現〉,《形而上畫廊》,http://www.artmap.com.tw/2-show-past/02-show20190518.htm。
〈重讀寶藏巖〉,《知性篇:城鄉評論》,https://www.cdc.fcu.edu.tw/alupublication/html/129fm/129fm55.htm。
〈時代的眼淚——南機場公寓的前世今生(上)〉,《文化銀行:島嶼說書人》,https://vocus.cc/culturebank/5a1217e8eceaed97b4025fe6。
〈時代的眼淚——南機場公寓的前世今生(下)〉,《文化銀行:島嶼說書人》,https://vocus.cc/article/5a12178eeceaed97b4025eb4。
〈氣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bdic/gsweb.cgi。
〈馬可・卡薩格蘭〉,《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馬可·卡薩格蘭。
〈康熙皇輿全覽圖〉,《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康熙皇輿全覽圖。
〈康熙臺灣輿圖解說〉,《康熙臺灣輿圖線上導覽》,http://kangxitaiwanmap.ntm.gov.tw/comments.html?u=0&c=3。
〈陸海空軍軍官士官任官條例〉,《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F0030002。
〈塚本由晴:建築不僅是形態,是與社會行為的對話〉,《澎湃新聞》,https://kknews.cc/design/5akyo98.html。
〈違和〉,《漢典》,https://www.zdic.net/hant/違和。
〈違章建築的定義及檢舉?〉,《內政部營建署》,http://www.moi.gov.tw/chi/chi_faq/faq_detail.aspx?t=2&n=3416&p=5&f=7。
〈臺中市志【地理志】〉,《文化資產調查研究成果報告》,https://www.tchac.taichung.gov.tw/information?uid=48&pid=1241。
Landscape, Learner’s Dictionary, https://www.learnersdictionary.com/definition/landscape.
Total Taipei, https://edition.cnn.com/videos/bestoftv/2012/06/13/cnn-go-taipei-taiwan-a.cnn.

二、英文部分
Barrell, John., The Dark Side of the Landscape: The Rural Poor in English Painting 1730–184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Burke, Peter., Eyewitnessing: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8.
Cosgrove, Denis., and Stephen Daniels, The Iconography of Landscape: Essays on the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Design and Use of Past Environm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Goffman, Erving.,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59.
Hussey, Christopher., The Picturesque: Studies in a Point of View, London: G.P. Putnam's Sons, 1927.
Jackson, John Brinckerhoff., ‘The Word Itself’, 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John Brinckerhoff Jackson e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2-55.
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1995.
Mitchell, W. J. T., 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6.
Mitchell, W. J. T., Picture Theory: Essays on Verbal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Relph, Edward.,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UK, 1976.
Stilgoe, John R., What is Landscap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15.
Tuan, Yi-Fu., ‘Space and Plac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Progress’, Human Geography 6, 1974, Pp. 211-25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