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原住民族節慶祭典的保存與應用: 以阿美族、賽夏族、達悟族為例
作者:黃靜惠
作者(外文):HUANG CHING-Hui
校院名稱:元智大學
系所名稱:文化產業與文化政策博士學位學程
指導教授:劉阿榮
丘昌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阿美族賽夏族達悟族豐年祭矮靈祭飛魚祭文創產業AmiSaixiaDawuHarvest FestivalDwarf Spirit FestivalFlying Fish Festival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研究基於世界各國對於原住民族文化的逐漸重視與善待,尤其是對於原住民族中弱小的族群,更應特別予以保障並促進其發展。有鑒於此本論文將臺灣原住民中的阿美族、賽夏族與達悟族三個族群的節慶祭典文化作為研究之主題。本文從上述三個族群文化中探索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祭典由來與傳說,並且在祭典文化的展現上,試圖闡述原住民族文化保存、受到文創產業的洗禮與觀光政策的興起之後,如何喚起大眾正視少數原住民族的文化保存與延續,如何保障與尊重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讓他們在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環境中,持續成長同時也保有自己族群的特有文化。本研究透過闡述三個族群的重要祭典與傳說故事、文獻回顧、理論探討、學者專家看法,以及本研究的深度田野調查等方法,並從文化產業和祭典文化的角度分析三個族群在未來的文化延續與保存,相關的直屬管轄單位與政府部門,是不是仍有不足之處?還有甚麼缺漏可以讓少數的原住民族文化可以在文明的洪流沖刷下,持續保有小眾族群的特有傳統,並受到大眾的支持與尊重。本文總共八個章節,最後為本研究之建議,除了研究心得之外,由於無法長期觀察了解及參與原住民族的生活,也因為三個族群的生活領域相當廣泛,祭典的時間點也各自不同,無法更深入的探索,未來只要有機會當更加深入與細緻探索原住民族的生活模式與傳統精神。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gradual emphasis and kind treatment of the indigenous cultures of various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especially the weak and small groups of indigenous peoples, which should be specially protected and promoted for their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is, this thesis takes the celebration and ceremonial culture of the Ami, Saixia and Dawu tribes of the aborigines as the subject of research.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origins and legends of the three ethnic cultures’ traditional rituals and tries to explain how the indigenous people’s cultural preservation, the baptism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and the rise of tourism policies in the display of the celebration culture can arouse the public’s attention. The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continuation of a small number of aboriginals depend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spect of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s, so that they can continue to grow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only the “fittest and strongest” survive, while maintaining the unique culture of their own ethnic group.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cultural future of the three ethnic group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ceremonial culture by elaborating on the important ceremonies and legends of the three groups, using literature review, theoretical discussion, scholars and experts’ opinions, and in-depth field investigations carried out as part of this research. For continuation and preservation,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re there still deficiencies in the relevant areas directly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What is missing so that a small number of indigenous cultures can continue to maintain their unique traditions of minority ethnic groups under the torrent of civilization, and receive the support and respect of the public? There are eight chapters in this dissertation, as well as final recommendations from this research. In closing, a few words on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research experience: because it is impossible to observe and understand the life of the aboriginal people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also, because the living areas of the three ethnic groups are quite extensive; and finally, because the times of their various celebrations are different, it has been impossible to go deeper. In the future, so long as there is a chance, we will explore the life, language and traditional spirit of the aboriginal people in a more in-depth and detailed manner.
壹、中文文獻
巴奈.母路(2010)。〈十首豐濱阿美族豐年祭歌的分析研究〉,《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3卷第3期,頁197-229。
巴奈‧母路(2003)。〈阿美族豐年祭的聖與俗〉,《社教資料雜誌》,第292期,頁1-4。
巴蘇亞.博伊哲努(2007)。〈混沌年代重要的神話母題:以臺灣原住民族為例〉,《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1期,頁159-207。
巴蘇亞.博伊哲努(2008)。〈出入創作與論述之間的原住民文學健筆:瓦歷斯.諾幹〉,《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3期,頁31-63。
巴蘇亞.博伊哲努(2009)。〈國家與原住民族文學史〉,《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2卷第4期,頁1-37。
巴蘇亞.博伊哲努(2010)。〈臺灣原住民族故事與儀式牽連探討:以排灣族蛇郎君為例〉,《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8期,頁47-66。
方維璽(2018)。〈蘭嶼人的地方依附:從傳統空間到現代空間?〉,《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18期,頁79-112。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市:洪葉文化
王佳涵(2016)。〈盛夏ho hai yan!原住民族聯合豐年節一起「蜂」到底〉,《花蓮趣》,第17期,頁26-31。
王昱心(2016)。〈臺灣原住民族傳統工藝的歲時美學〉,載於《臺灣工藝季刊》第61期,頁14-21。
王昱婷(2005)。〈驚奇與認同--二十年來臺灣原住民藝術研究〉,《臺灣美術》,第59期,頁44-49。
王敏秀(2001)。〈鄉土體育課程之研究--以臺灣原住民阿美族豐年祭為主題〉,《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第9期,頁105-113。
王進發、陳希宜、辜雯華(2015)。〈臺灣原住民族產業發展議題策略〉,《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5卷第2期,頁171-193。
王嵩山(2001)。《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聯經文化。
王櫻芬(2005)。〈殖民化與全球化:從日治時期音樂學者的調查記錄看臺灣原住民音樂的變遷及其成因〉,《民俗曲藝》,第148期,頁43-102。
丘昌泰(2012)。〈在地文化創新的民間推手〉,《第三部門學刊》,第18卷第3期,頁3-4。
丘昌泰(2020)。《文化行政與政策》。臺北市:巨流圖書。
包正豪(2009)。〈原住民部落觀光發展的困境與策略--宜蘭縣南澳鄉金洋及武塔部落個案研究〉,《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2卷第4期,頁87-109。
台邦.撒沙勒、裴家騏等(2011)。〈生態保育、在地發展與遷村--山林守護在西魯凱的實踐經驗〉,《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1卷第3期,頁109-138。
石雅如(2009)。〈土著主義、原住民主義與拉丁美洲原住民運動〉,《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2卷第3期,頁85-97。
向柏松(2010)。〈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問題的思考〉,《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8期,頁183-204。
朱紀蓉(2012)。〈重新審視博物館與文創產業:臺灣的困境與機會〉,《博物館學季刊》,第26卷第3期,頁101-109。
江 雯、紀舜傑(2011)。〈都市邊緣化下原住民族部落認同與重建--以新北市新三鶯部落為例〉,《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10期,頁125-155。
江冠榮(2010)。〈布農族傳統建築家屋選址之智慧〉,《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8期,頁85-116。
江惠英(2003)。〈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書目資料庫的規劃與建立〉,《佛教圖書館館訊》,第34期,頁47-65。
行政院(2018)。〈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1次及第2次會議〉。臺北市:行政院
余錦福(2012)。〈歌謠文本讀者的主體位置與連結的解讀脈絡--以四首臺灣原住民歌謠詮釋為例〉,《玉山神學院學報》,第19期,頁41-61。
吳宗瓊(2003)。〈部落觀光與生態旅遊〉,《農業經營管理會訊》,第35期,頁15-18。
吳明季(2014)。〈部落共同經營與青年組織〉,《台灣社會研究》,第96期,頁215-223。
吳明季(2015)。〈部落實踐團結經濟〉,《台灣社會研究》,第98期,頁397-403。
吳明季(2018)。〈「魚梁」概念如何帶動原住民部落的未來?從新的博物館思維來反思原住民地方文化館資源整合問題〉,《博物館簡訊》,第86期,頁12-17。
吳松齡(2005)。《創新管理》。臺北市:五南書局。
吳建翰(2012)。〈Tao Namen--蘭嶼觀光發展的新經濟模式〉,《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5卷第1期,頁99-124。
吳昭潔(2010)。〈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的樂器調查與田野照片--黑澤隆朝樂器普查與日治時期樂器相關田野影像資料之比較〉,《人類與文化》,第41期,頁21-32。
吳博滿、陳偉之(2016)。〈苗栗縣拓展桐花祭活動做法之研究:創新理論之應用〉,《藝術學報》,第98期,頁345。
吳榮順(2000)。〈傳統音樂的即興--以臺灣原住民音樂為例〉,《藝術評論》,第11期,頁51-73。
吳榮順(2011)。〈文獻紀錄下的臺灣原住民音樂百年發展史〉,《中華民國發展史:文學與藝術》。臺北市:政治大學人文中心。
呂柏賢(2017)。〈賽夏族矮靈祭十年大祭〉,《卓越雜誌》,第370期,頁102-104。
呂傑華、陳孟君(2011)。〈花蓮「阿美文化村」觀光符碼對原住民圖像建構之研究〉,《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4卷第2期,頁39-76。
呂鈺秀、孫俊彥(2007)。〈傳統的樣貌--臺灣原住民音樂形式傳承與傳統意識建構〉,《止善》,第2期,頁21-42。
宋國用(2011)。〈部落文化創意與行銷策略:以復興鄉泰雅族溪口臺部落為例〉,《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9期,頁107-134。
李壬癸(2010)。〈臺灣東部早期族群的來源及遷移史〉,《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3期,頁4-10。
李壬癸(2011)。《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李天鐸著(2011)。《文化創意產業讀本:創意管理與文化經濟》。臺北市:遠流出版。
李汾陽(2008)。〈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發展與特質1984—2007〉,《通識研究集刊》,第13期,頁57-76。
李汾陽(2010)。《文化資產概論》。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李恕權(2004)。《華人娛樂產業之水平與垂直整合策略:以電影產業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李素君(2012)。〈「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之知識建構:臺北市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的實務運作〉,《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11期,頁109-147。
汪 浩(2015)。〈從社會創業生態的全觀論探討臺灣原住民產業的發展策略〉,《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5卷第4期,頁173-201。
汪祖胤、廖慶華(2010)。〈東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創新設計-松園別館古蹟建築與永續經營管理策略評析〉,《創新研發學刊》,第6卷第1期,頁1-20。
周惠民(2010)。〈臺灣原住民族研究—一個資料庫分析〉,《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3卷第4期,頁167-194。
奔 嘉(2010)。〈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中的藏文古籍文獻的搶救與保護--從西南民大藏文古籍文獻搶救與保護的現狀談起〉,《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8期,頁233-243。
官大偉(2011)。〈加拿大的原住民研究〉,《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1卷第1期,頁51-74。
帖喇.尤道(2011)。〈從中國納西族摩梭人的文化產業來探討「文化創意產業」建構之研究〉,《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頁145-172。
林一宏(2011)。〈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歷程概要〉,《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第64卷第1期,頁75-106。
林正木(2016)。〈深耕奇美部落有機產業|提升有機蔬菜栽培技術〉,《豐年》,第66卷第8期,頁63-63。
林炎旦主編、林義斌、林詠能校譯(2011)。〈2010創意經濟報告〉,《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原著》。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威城(2007)。〈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概述〉,《台灣圖書館管理季刊》,第3卷第3期,頁105-113。
林建成(2013)。〈嘉蘭村傳統歌舞的集體情感與交流經驗〉,《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13期,頁97-113。
林思玲、秋龍禹、榮芳杰(2013)。〈文化資產經濟評估概念與應用〉,《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第3卷第1期,頁33-44。
林春鳳(2008)。〈從豐年祭談原住民之民族認同〉,《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4期,頁101-133。
林素甘(2012)。〈飛魚的故鄉臺灣蘭嶼專題書目〉,《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158期,頁40 - 49。
林素甘、高子洵(2014)。〈誰在書寫蘭嶼,建構蘭嶼知識:蘭嶼專題圖書之分析〉,《國家圖書館館刊》,第103卷第1期,頁1-18。
林國章(2010)。《民族意識與兩岸關係》。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林逢林(2006)。〈論臺灣原住民小說中的泛靈信仰〉,《中國現代文學》,第9期,頁21-37。
林會承(2006)。〈臺灣新舊「文化資產保存法」之比較〉,《2006文化資產行政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27-55。
林筱慈,陳惠惠,陳怡孝等(2011)。〈臺灣原住民織品藝術延伸之商品設計--以泰雅族為例〉,《資訊傳播學報》,頁94-99。
林裕恩、許國鐘等(2016)。〈傳統宗教節慶之參與動機、滿意度與行為意圖之關係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第13期,頁91-111。
林榮淑(2019)。〈飛魚季的傳說〉,《海翁台語文學》,第210期,頁114-119。
林福岳(2010)。〈由「他者」轉向「我群」--原住民電視臺傳播主體性實踐之探討〉,《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3卷第2期,頁131-162。
林靜玉(2007)。〈文化產業之研究:以南勢阿美族歲時祭儀為例〉,《大漢學報》,第22期,頁135-153。
邱坤良(2012)。〈紅塵鬧熱白雲冷:臺灣現代藝術節慶的本末與虛實〉,《戲劇學刊》,第15期,頁49-78。
邱若芷(2014)。〈符號經濟對於臺灣文化消費市場的關聯性影響〉,《華人前瞻研究》,第10卷第1期,頁1-28。
邱珮萱(2017)。〈凝視翻轉:夏曼•藍波安重構島嶼符碼的生命書寫〉,《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人文社會科學類》,第11卷第4期,頁47-62。
金元浦(2010)。《文化創意產業概論》。臺北市:臺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侯宜凱、梁炳琨(2010)。〈原住民族地區觀光與地方發展之研究--以鄒族來吉部落為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3卷第1期,頁105-148。
施正鋒、吳珮瑛(2008)。〈原住民族與自然資源的共管〉,《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1卷第1期,頁1-38。
施君翰、高偉傑、呂友銘等(2017)。〈離島休閒漁業地方創生景點遊程熱點規劃與旅遊策略之研究〉,《休憩管理研究刊物》,第4卷第2期,頁31-54。
洪泉湖(2015)。〈東桃園文創產業發展分析〉,《國家與社會期刊》,第17期,頁1-28。
洪淑芬(2012)。《應用知識組織系統原理在數位典藏系統之建置:以臺灣原住民族影音與照片資料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台麗(2003a)。《文化展演與臺灣原住民》。臺北市:聯經出版。
胡台麗(2003b)。〈蘭嶼觀點的原點 : 民族誌電影的實踐〉,《文化展演與臺灣原住民》,頁49-99。
胡台麗(2003c)。〈民族誌電影之投影 : 兼述臺灣人類學影像實驗〉,《文化展演與臺灣原住民》,頁11-47。
胡台麗(2003d)。〈臺灣原住民族的祭典儀式 : 現況評估〉,《文化展演與臺灣原住民》,頁279-313。
胡台麗(2003e)。〈賽夏矮人祭歌舞祭儀的「疊影」現象〉,《文化展演與臺灣原住民》,頁161-221。
胡台麗、劉璧榛(2006)。《臺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胡家瑜(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59期,頁177-214。
胡家瑜(2006)。〈博物館、人類學與臺灣原住民展示--歷史過程中文化再現場域的轉形變化〉,《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66期,頁94-124。
胡家瑜(2009)。〈食物符碼與儀式行動:從賽夏社會關係的建構到時間連結的體現〉,《民俗曲藝》,第166期,頁61-96。
胡家瑜(2011)。〈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臺灣原住民儀式—對於遺產政治和文化傳承的ㄧ些反思〉,《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頁201-219。
倪進誠(2013)。〈機會與命運苗栗南庄泰雅地區觀光發展辯證〉,《地理學報》,第68期,頁43-68。
夏禹九、林佩蓉(2011)。〈原住民與自然資源經營--共同經營的理論框架〉,《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頁39-66。
夏曼‧藍波安(2009)。〈蘭嶼達悟族的海洋知識〉,《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5期,頁125-154。
孫大川(2005)。〈神聖的回歸--臺灣原住民族祭儀的現況與再生〉,《臺灣戲專學刊》,第11期,頁253-268。
孫嘉穗(2014)。〈原住民語言媒介的發展與省思--以原住民族電視臺族語新聞為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4卷第3期,頁45-68。
徐文琴(2003)。〈臺灣原住民--視覺藝術的特色與成就探討〉,《臺灣美術》,第54期,頁56-75。
徐重仁(2018)。〈地方創生,再造幸福社會〉,《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第6卷第2期,頁36-43。
浦忠成(2007)。〈神話與祭儀 : 以臺灣原住民族農作祭儀為例〉,《被遺忘的聖域:原住民神話.歷史與文學的追溯》,頁211-228。
浦忠勇(2011)。〈鄒族戰祭的意義與詮釋〉,《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10期,頁95-123。
涂良錦、蕭銘芚、林榮泰(2006)。〈數位典藏文物的文化創意應用--以臺灣原住民服飾圖騰展開的工藝設計〉,《藝術論文集刊》,第6期,頁27-44。
郝譽翔(2010)。〈孤獨的救贖之地--論夏曼‧藍波安的海洋書寫〉,《中國現代文學》,第17期,頁181-197。
馬騰嶽(2013)。〈原住民主權運動與國家主權運動之差異--以當代夏威夷為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3卷第1期,頁91-122。
高旋淨(2013)。〈臺灣原住民文學的逆寫策略:以小說《玉山魂》為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6卷第4期,頁119-146。
高德義(2013)。〈教育、人才與發展--臺灣原住民族人才發展的策略規劃〉,《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13期,頁1-42。
張百蓉(2004)。《高雄都會區臺灣原住民口傳故事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郁齡(2014)。〈原住民文創產業「創作端」之取樣授權問題研究〉,《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7卷第4期,頁1-29。
張雅粱(2009)。〈淺論排灣族古陶壺中的神話--圖騰與世界觀〉,《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2卷第3期,頁99-132。
張瑋琦(2010)。〈以原住民知識為基礎之社區總體營造--應用人類學在佳平部落的實踐與挑戰〉,載於《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7期,頁155-180。
張維倫等譯(2003)。大衛.索羅斯比David Throsby著,《文化經濟學》。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張慶良(2003)。〈為什麼臺灣需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優勢在哪裡?以臺灣原住民音樂藝術「布農族八部合音」為例〉,《通識研究集刊》,第4期,頁123-140。
張寶云(2017)。〈論夏曼.藍波安的散文語言修辭特徵及其效能-以《冷海情深》、《海浪的記憶》為例〉,載於《人文研究學報(新)》,第51卷第1期,頁109-128。
張耀華、連冬花(2010)。〈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创新〉,《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3期,頁11-15。
梁炳琨(2008)。〈部落觀光相關文獻的「部落」地方概念〉,《鄉村旅遊研究》,第2卷第2期,頁29-45。
許光廷、堀込憲二(2011)。〈臺灣原住民聚落生態博物館規劃之研究:以魯凱族下三社為例〉,《設計學研究特刊》,頁133-152。
許瑄、辜雯華、王進發(2012)。〈原住民文化工藝產業發展之研究〉,《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12期,頁185~244。
郭俊巖、賴秦瑩、王德睦(2015)。〈臺灣原住民部落合作事業的限制與可能:以信義鄉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9卷第2期,頁145-183。
陳小慧(2019)。〈獨具特色的原民風味料理〉,《漾台中》,第5期,頁48-51。
陳元陽、李右婷(2015)。〈運用原住民祭儀活動促進文化觀光發展:以臺灣賽夏族矮靈祭為例〉,《東亞論壇季刊》,第487期,頁59-74。
陳文德(2004)。〈「族群」分類的省思—認識臺灣南島社會與文化〉,《歷史月刊》,第199期,頁76。
陳世昌(2005)。《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與文化行銷之研究――布農部落屋的個案分析》。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仁(2018)。〈借鏡日本地方創生發展經驗〉,《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第6卷第2期,頁18-25。
陳亭伊、謝杏慧、黃春長等(2017)。〈國內外地方特色發展策略之個案研究〉,《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25卷第3期,頁191-202。
陳俊男(2008)。〈阿美族研究文獻回顧〉,《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4期,頁135-159。
陳品秀、吳莉君譯(2013)。Marita Sturken and Lisa Cartwright著,《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臺北市:臉譜出版。
陳建智(2013)。〈傳遞愛到奇美部落,「被遺忘的旅程」微電影首映活動〉,《豐年》,第63卷第5期,頁60。
陳啟明、梁仲正、戴昭瑛等(2016)。〈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遊客旅遊意向與滿意度認知模式測量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第30卷第1期,頁1-20。
陳張培倫(2011)。〈『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中的集體權議題〉,《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1卷第3期,頁47-65。
陳張培倫(2012)。〈加拿大政府的原住民族自治政策〉,《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2卷第3期,頁1-16。
陳雪惠(2012)。〈論現代詩歌以「臺灣原住民族神話」為題材之書寫〉,《問學》,第16期,頁51-80。
陳雪惠(2014)。《臺灣原住民族現代詩研究(1970─2013)》。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陳揚威(2009)。〈現代舞與文化認同--當代臺灣原住民編舞者研究〉,《臺灣舞蹈研究》,第5期,頁1-38。
陳瑤玲(2015)。〈傳統的創造:以阿里山鄒族生命豆季為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8卷第1期,頁77-112。
陳曉林譯(1984)。湯恩比著,《歷史研究》。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陳蕙芬(2016)。《流轉的傳統:節慶創新之道》。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陳譽仁(2015)。〈奇美文物館:處於行政與部落主體性的困境中〉,《人本教育札記》,第313期,頁76-83。
鹿憶鹿(2007)。〈賽夏族矮靈祭所反映的粟作神話信仰〉,《民間文學年刊》,第1期,頁159-165。
傅鳳琴(2013)。〈從「聽」傳說到「看」傳說--試論原住民口傳故事的變異與變遷〉,載於《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14期,頁1-17。
曾竫萌、沈聰明、黃安葳(2014)。〈奇美部落阿美族文化帶動轉型〉,《鄉間小路》,,第40卷第7期,頁82-85。
游之穎、余德發、黃佳興(2015)。〈環境友善奇美部落好吃又好玩〉,《農政與農情》,第278期,頁60-63。
賀瑞麟(2014)。〈創意與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文星、陳永坤(2009)。〈文化元素置入廣告之效果研究--以臺灣原住民文化元素為例〉,《朝陽商管評論》,第8卷第34期,頁1-23。
黃季平(2007)。〈臺灣原住民族「舊.新文學」的唯一作家陳英雄〉,《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報》,第26期,頁1-22。
黃國敏、張碧琴(2009)。〈觀光產業行銷策略規劃:新竹縣個案分析〉,《中華行政學報》,第6期,頁61-93。
黃靜惠(2015)。〈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發展過程的定位問題(1981-2015)〉,《國家與社會期刊》,第17期,頁181-203。
楊仁煌(2008)。〈阿美族之歲時祭儀〉,《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4期,頁1-26。
楊仁煌(2010)。〈撒奇萊雅民族無形文化建構之研究〉,《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3卷第4期,頁97-143。
楊仁煌,林靜玉(2010)。〈南勢原住民族之傳統宗教信仰--傳統巫師與祭師團之知識與運用〉,《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8期,頁147-182。
楊志誠(2010)。〈全球化的文化圖像:文化共生與創意產業〉,載於《文化越界》第1卷第4期,頁19-35。
楊政賢(2012)。〈原住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百年蘭嶼的現象與省思〉,《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2卷第2期,頁87-124。
楊政賢(2013a)。〈文化禁忌、在地飲食與異族觀光:當代蘭嶼的 觀光發展與「飛魚」的多重品味〉,《中華飲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51-452。
楊政賢(2013b)。〈菲律賓巴丹島「飛魚節」慶典的參與觀察與現象詮釋〉,《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14期,頁19-55。
楊政賢(2013c)。〈意象、藝像與商品:蘭嶼達悟族飛魚文化的當代顯像〉,《民俗曲藝》,第179期,頁75-121。
楊時昕、黃文宗(2016)。〈創意經濟下的設計創新力量崛起〉,《商業設計學報》,第20期,頁2-19。
楊敏芝(2002)。《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舜云、葉雯玓(2016)。〈客家創意服飾設計要素探索〉,《藝術論文集刊》,第27期,頁1-27。
溫麗香(2005)。〈臺灣原住民祭典儀式的運動文化學研究方法:一個理論與文獻的綜合探析〉,《大專體育》,第80期,頁89-93。
葉秀燕、吳孟蓉(2014)。〈族群技藝與文化創意產業:以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族女性工藝編織者爲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7卷第3期,頁1-37。
葉美利(2015)。〈族語復振的合作模式:赛夏族經驗〉,《臺灣原住民族研究》,第8卷第3期,頁121-149。
董恩慈、汪明輝(2016)。〈達悟族傳統生態知識與其永續性價值〉,《地理研究》,第65期,頁143-167。
靳菱菱(2010)。 〈漁場保育與族群文化發展的兩難:以台東富山漁場及蘭嶼禁漁區為例〉,《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第3卷第1期,頁 1-25。
廖淑容、周志龍、古宜靈(2000)。〈文化產業生根與地方發展〉,《都市與計劃》,第27卷第3期,頁319-342。
漢寶德(2014)。《文化與文創》。臺北市:聯經出版。
趙元貞(2009)。〈試析蘭嶼達悟族創生神話的思維〉,《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8期,頁59-77。
趙碧華、朱美珍編譯、鍾倫納(1995)。《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臺北市:臺灣商務出版。
劉子德(2008)。〈原住民博物館經營之研究--以私立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為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1卷第1期,頁189-200。
劉克浩(2008)。《臺灣原住民族口簧琴研究-以文獻資料和田野調查探討口簧琴溝通型態的人文觀以及口簧琴的產業觀》。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劉志鈺、張志青(2009)。〈不同節慶活動與地方行銷策略之探討〉,《明道通識論叢》,第7期,頁91-108。
劉育玲(2015)。《臺灣原住民族矮人傳說研究》。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
劉其偉(2001)。《臺灣原住民文化藝術》。臺北市:雄獅出版。
劉雨青(2017)。〈部落的博物館實踐〉,《博物館簡訊》,第79期,頁6-9。
劉漢鼎(2018)。〈蘭嶼之燈——魏克琳宣教士的故事〉,《新使者》,第164期,頁40-49。
劉璧榛(2014)。〈從祭儀到劇場、文創與文化資產:國家轉變中的葛瑪蘭族與北部阿美之性別與巫信仰〉,《考古人類學刊》,第80期,頁141-178。
潘裕豐(2007)。〈臺灣原住民文化創意發展之行動探究--參觀美國、加拿大原住文化之省思〉,《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1期,頁103-124。
蔡中涵(2008)。〈臺東市阿美族豐年祭儀的變遷與傳承〉,《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4期,頁27-63。
蔡志偉(2010)。〈毛利傳統知識與部族善治〉,《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8期,頁29-46。
蔡志偉(2011)。〈初探美國「印地安學」的原住民族研究〉,《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1卷第1期,頁29-50。
蔡旻軒(2012)。〈男人的海洋─夏曼‧藍波安的海洋書寫〉,《文史臺灣學報》,第4期,頁103-130。
蔡政良(2017)。〈陌生人總幹事?一位客家人成為原住民部落公共事務推動者過程中的認同政治〉,《台灣社會研究》,第108期,頁65-104。
蔡惠琴(2007)。〈從鯨魚到飛魚--原住民的魚類神話傳說與飲食文化〉。《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第13卷第4期,頁20-26。
蔡鳳凰(2018)。〈借鏡日本經驗發展我國地方特色產業〉,《經濟前瞻》,第177期,頁107-113。
蔡慧芳(2010)。〈產業風險、市場創新與企業績效〉,《吳鳳學報》,第18期,頁265-271。
鄧郁生(2012)。〈日治時期阿美族女人島傳說的異域論述〉,《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5期,頁117-150。
鄭依憶(1989)。〈血緣、地緣與儀式:向天湖賽夏族三儀式之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7期,頁109-142。
鄭政誠(2005)。《認識他者的天空 : 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的觀光行旅》。臺北市:博揚文化。
魯郡(2020)。〈蘭嶼船歌〉,《清流雙月刊》,第25期,頁80-83。
盧俊偉(2014)。〈引導文化消費健全化,推升文創產業成長〉,《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7卷第11期,頁55-62。
賴聲川(2006)。《賴聲川的創意學》。臺北市:天下雜誌。
戴介三、孫正華、劉興榮等(2016)。〈奇美部落——編織部落農業的冬瓜搖籃〉,《農政與農情》,第292期,頁110-114。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市:玉山社。
謝育容譯(2006)。大前研一著,《創新者的思考:看見生意與創意的源頭》。臺北市:商周出版。
簡美玲(1994)。〈阿美族起源神話與發祥傳說初探-兼論阿美族亞群的類緣關係〉,載於《臺灣史研究》,第1卷第2期,頁85-108。
簡鴻模(2003)。〈臺灣原住民祭典中的神聖現象--以賽夏族矮靈祭為例〉,《輔仁宗教研究》,第8期,頁129-162。
闕河嘉(2011)。〈紐西蘭的原住民族研究--毛利研究的發展〉,《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1卷第1期,頁95-112。
顔白瑜(2007)。〈從矮靈祭看臺灣賽夏族的族群特點〉,《臺灣源流》,第41期,頁141-147。
魏貽君(2007)。《戰後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學形成研究》。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蘇鴻昌(2011)。〈從舊建築再利用看老字號旅店的文化創新體驗-以台南佳佳西市場為例〉,《設計學研究》,第14期,頁237-256。

貳、英文文獻
Andersson, T. D. and D. Gatz (2008). “Stakeholder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Festivals.” Journal of Convention and Event Tourism, 9(3): 199- 220.
Bateman, T. S. and S. A. Snell (1999). Management: Build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No. Ed. 4). Boston, MA: Irwin- McGraw Hill.
Bernard, H. R. (1988). Research Method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Beverly Hills, CA: Sage.
Den Hertog, P. (2000).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as Co- producers of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4(4): 491-528.
Douglas, J. D. (1976). Investigative Social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Guiso, L., P. Sapienza, and L. Zingales (2006). “Does Culture Affect Economic Outcom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2): 23- 48.
Hipwell, W. T. (2007). “Taiwan Aboriginal Ecotourism: Tanayiku Natural Ecology Park.”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4(4): 876- 897.
Kenny, M. (1986). “Schumpeteria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 in Capitalism: A Case Study in the US Biotechnology Industry,” Research Policy, 15: 21- 31.
Lin, C. Y. and M. Y. Chen (2007). “Does Innovation Lead to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 of SMEs in Taiwan,” Management Research News, 30(2): 115- 132.
Maidique, M. A. and A. L. Frevola (1988). “Technology Strategy.” in R. A. Burgelman and M. A. Maidique (eds.),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Homewood, IL: Richard D. Irwin.
McIntosh, A. J. (2004). “Tourist’s Appreciation of Maori Culture in New Zealand.” Tourism Management, 25(1): 1- 15.
McIntosh, R. W., C. R. Goeldner, and J. B. Ritchie (1995).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 (7th ed.).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Rungtusanatham, M. and C. Forza (2005). “Coordinating Product Design, Process Design, and Supply Chain Design Decisions. Part A: Topic Motivation,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and Article Review Proces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3(3): 257- 265.
Schumpeter, J. (193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參、網際網路資料
文化部(2016)。《文化資產保存法》,網址: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306_19723.html,檢索日期:2017年9月20日。
文化部(2017)。《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處理辦法》,網址: https://nchdb.boch.gov.tw/laws,檢索日期:2017年3月15日。
文化部(2018)。《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網址:http://www.rhs-moc.tw/index.php?inter=about&id=1,檢索日期:2017年9月30日。
花蓮縣文化局(2019)。《花蓮縣豐濱鄉Makotaay(港口)部落阿美族ilisin豐年祭》,網址:http://www.hccc.gov.tw/zh-tw/CulturalHeritage/Detail/119,檢索日期:2017年5月20日。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2013)。《賽夏族與巴斯達隘傳說》,網址:http://www.mlc.gov.tw/folklore/index-1.asp?Parser=99,6,126,28,,,4,檢索日期:2017年3月15日。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原住民族介紹-平埔族與南島語族》,網址: 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49744114ECE41D1F/index.html?cumid=49744114ECE41D1F,檢索日期:2017年9月28日。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原住民族文化振興發展第3期6年計畫》,網址: https://ws.ndc.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hZG1pbmlzdHJhdG9yLzEwL3JlbGZpbGUvMC8yNzMvMjc3MGVjOTUtMzk1OC00YWQ5LWEzNDYtMjIyNmRiN2FhMWU4LnBkZg%3D%3D&n=Mjjljp%2FkvY%2FmsJHml4%2Flp5Tlk6HmnIMucGRm&icon=..pdf,檢索日期:2016年5月1日。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2016總統大選蔡英文原住民族政策主張》,網址: 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701E3CB4B3985EB8/0C3331F0EBD318C247C25EFB8C8F22F0-info.html,檢索日期:2018年1月8日。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2013)。《新竹縣賽夏族Pasta’ay 矮靈祭》,網址: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cultural/3_0011.aspx?i=43,檢索日期:2017年5月20日。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5)。《達悟族族群概述》,網址:http://www.tipp.org.tw/aborigines_info.asp?A_ID=11,檢索日期:2017年3月15日。
蘭嶼鄉公所(2017)。《蘭嶼觀光旅遊-雅美文化歲時祭儀》,網址:http://lanyu.twgov.mobi/iframcontent_edit.php?menu=2240&typeid=2546#nav-Yami,檢索日期:2017年5月20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