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水滸傳人物臉譜設計與分析
作者:呂岐衡
作者(外文):LU,CHI-HEN
校院名稱:東方設計大學
系所名稱: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右正
江鑑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水滸傳》108人物臉譜臉譜設計文化語碼Outlaws of the Marsh108characters’ facial makeupfacial makeup designcultural cod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水滸傳》為中國經典四大名著之一,經筆者深入訪查與探究後發現《水滸傳》並無完整代表性之臉譜圖騰。然現今各活動所繪之臉譜,故事性與意涵性都較為薄弱,因此促使筆者設計出完整之《水滸傳》一百零八位人物臉譜圖騰。本論述為讓臉譜圖騰設計建構在藝術與文化體系上,特別規劃《水滸傳》的歷史文獻研究,當代文化與設計原理的置入,讓創意臉譜的設計有所依據,本研究共分五章節進行探討與設計。
第一章為緒論,以研究背景、動機及目的為開始,最後彙整、研擬出本設計研究之架構,第二章為文獻探討,由「臉譜文化」聚焦於「水滸傳文化」及「內門宋江陣文化」等三大文獻作為本研究之歷史背景與參考依據。第三章為學理基礎,以現代色彩、造形、及文字意涵等三類進行相關理論探討及水滸傳人物臉譜解碼的參考依據;第四章為本研究設計之核心,4.1節為《水滸傳》108人物臉譜創意圖騰之色彩與造形設計構成。4.2為108位人物外貌特徵之研究與歸納,並作為4.3圖騰設計依據。4.3節為《水滸傳》108人物臉譜創意設計圖騰,此節以五大設計元素做為設計依據,分別為「星名」、「別號」、「兵器」、「外貌特徵」及「其他」,在此章特別融入色彩學原理與造型原理設計思維,有別於原有的宗教圖騰區域設計,進而提升為藝術化與文化形式的臉譜圖騰創作設計。4.4節為一百零八位人物臉譜之分析,並解析臉譜設計特質與涵蓋意義,建構完整且具水滸傳108人物的個人特色臉譜圖騰。
第五章為衍生文創產品之設計,亦作為文化傳承與社會民間推廣之實踐物項,以符合當代流行文化趨勢並植基於時下年輕人的思想體系,藉由年輕族群的運動軌跡,拓散《水滸傳》新文化的傳播能量。因此在此章節的文創產品設計將融入中國道教五行中的色彩思維及當代色彩學的應用,如火(紅色)、水(黑色)、木(綠色)、金(白色)、土(黃色)等,做為融合應用並實踐於各種場域的生活型文創商品設計。最後希冀藉由《水滸傳》108人物臉譜創意設計與其文創商品設計推廣,能為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的時代性與推廣中國民間藝術的在地性。
Outlaws of the Marsh is one of four great classical novels of Chinese literature. After deep visit and exploration, the author discovers that there are not complete representative facial makeup totems for Outlaws of the Marsh. Facial makeup currently painted in various activities presents weaker storytelling and implication. The author therefore designs the complete facial makeup totems for 108 characters in Outlaws of the Marsh. To design the facial makeup and totem based on art and cultural system, historical literature review of Outlaws of the Marsh is particularly planned in the discussion. The placement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design theory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creative facial makeup. Five chapters are divided in this study for the discussion and design.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starts from research background, motivation, and objective, which are then organized to draft the structure for this design research.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focus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reference on “facial makeup culture”, “Outlaws of the Marsh culture” and “Neimen Song Jiang Battle Ritual culture”. Chapter Three, Academic and theoretical basis, precedes the theoretical discussions related to modern color, modeling, and word meaning as well as the reference for facial makeup decoding of Outlaws of the Marsh characters. Chapter Four is the core of the research design. Section 4.1 is the color and modeling design composition of facial makeup creative totems of 108 characters in Outlaws of the Marsh. Section 4.2 shows the study and conclusion of the appearance features of 108 characters for the reference of totem design in Section 4.3. Section 4.3 reveals the creative facial makeup totem design of 108 characters in Outlaws of the Marsh. Five major design elements, including “name”, “nickname”, “weapon”, “appearance feature”, and “others”, are used as the design reference. In this section, principles of chromatics and modeling principles are particularly integrated into the design thinking. Different from original design of religious totem, it is promoted to facial makeup totem creation design with art and cultural style. Section 4.4 analyzes facial makeup of 108 characters as well as the facial makeup design characteristics and covering meaning to construct facial makeup totem with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108 characters in Outlaws of the Marsh.
Chapter Five, Design of deriv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s the practice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social promotion to conform to contemporary popular culture trend and implant in current youngsters’ ideology to expand the new culture spread energy of Outlaws of the Marsh through young groups’ motion track. Accordingly, color thought and application of contemporary chromatics of Chinese Taoism five elements, fire (red), water (black), wood (green), gold (white), and earth (yellow),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for the integration,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in various lifestyles. Finally, it is expected to carry the timeli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promote local Chinese folk art through the facial makeup creative design of 108 characters in Outlaws of the Marsh and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 promotion.
【書籍】
中文:
王安祈(2002)。 臺灣京劇五十年。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王照璵、李銘偉 (2020)。京劇‧未來式:王安祈與國光劇藝新美學。臺北:時報出版。
王怡芳(2004)。文化創意產業。臺北:文建會。
王芷章(2003)。中國京劇編年史第一卷。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王少洲(1984)。國劇臉譜藝術。臺北: 漢光文化出版社。
王國維(1996)。宋元戲曲史。北京:東方出版社。
王國維(2003)。宋元戲曲史。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王衛民(2004)。戲曲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
毛家華(1995)。京劇兩百年史話。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中井義雄、川崎秀昭著,林昆範、柯凱仁譯(1999)。現代色彩學。新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孔景全、杜鳳銀(2006)。水滸博覽大典。濟南:濟南出版社。
古大治(2000)。色彩與圖像視覺原理–關於看的藝術與科學。北京:科學出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8)。臺灣大百科全書。 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臺灣大百科全書專業版編撰計畫–臺灣大百科全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吉岡幸雄(2000)。日本の色辞典,京都:紫紅社。
朱一玄、劉毓忱編(2002)。《水滸傳》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朱一玄(2006)。明清小說資料選編上、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李銘龍(1994)。應用色彩學。臺北:藝風堂出版社。
李振濤(2019)。心理學概要(包括諮商與輔導)。新北市:千華數位文化。
李維譯(2010)。 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承先行者(2020) 。河洛易命理五行開運術。臺北:達觀出版。
邢亞龍(2021) 。造形設計與心理分析。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何良臣、嚴一萍選輯(1966)。陣紀。板橋 : 藝文出版。
杜易峰(2022)。四柱八字200問:生辰五行有玄機。臺北:達觀出版社。
杜易峰(2020)。紫微斗數200問: 十二宮位看一生。臺北:達觀出版。
易學佛堂、黃四明 (2019) 。八字學入門初階講義(增訂版)。臺北:宏道文化。金田譯(1985)。臺灣民俗誌。臺北:大立出版社
吳同賓(1995)。京劇知識手冊。天津:天津敎育出版社。
邵臺新(1997)。中國文化史。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金聖嘆(2007)。品讀水滸(全三卷)。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俞萬春(2006) 。結水滸全傳上、下冊。濟南:齊魯書社。
高儒(1980),百川書志。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高戈平(2003)。國劇臉譜藝術(上)。臺北: 知識風出版社。
高戈平(2003)。國劇臉譜藝術(下) 。臺北: 知識風出版社。
林崇宏(2005)。造形設計原理;點線面體空間的研究與探討。臺北:視傳文化。
施耐庵、羅貫中著,李泉、張永鑫校注(2001)。水滸全傳校注第一、二、三冊。臺北:里仁書局。
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2001)。《水滸傳》上、下。臺北:聯經出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施耐庵撰、羅貫中著、冀勤校注(2006) 。《水滸傳》上、下。北京:作家出版社。
施耐庵撰、羅貫中纂修、金聖嘆批、繆天華校注(2001)。《水滸傳》上、下冊。臺北:三民書局。
施耐庵著、「清」金聖歎批評、羅德榮校點(2006)。金聖歎批評本《水滸傳》。長沙:岳麓書社。
施耐庵著(2009)。《水滸傳》。濟南:齊魯書社。
施耐庵原著、呂哲編著(2008)。圖解《水滸傳》︰看懂中國江湖文化。海南:南海出版。
徐城北(2003)。中國京劇。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
陸爾奎、方毅等編篡(始編1908年;1915正式出版;1957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辭源。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馬成俊(2005)。崑曲/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馬蹄疾編(2004)。水滸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馬幼垣(2006)。水滸人物之最:生活·讀書。北京:新知三聯書店。
桂曉元(2006)。四大名著人物神怪通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崔偉(2008)。京劇。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孫景全,杜鳳銀(2006)。水滸博覽大典。濟南:濟南出版社。
陳顧遠(1969)。中國文化與中國法系。臺北:三民書局。
陳浩然(1980)。中華國劇臉譜。臺北:上青文化出版。
修海林等著(2003)。樂器。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張其昀編纂、文化大學及中華學術院學者撰稿 (1983)。中華百科全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張育華、陳淑英 (2019)。國光的品牌學:一個傳統京劇團打造臺灣劇藝新美學之路。臺北:時報出版。
陳英偉(2008)。實用色彩學。新北:華立出版社。
歐秀明著(1994)。應用色彩學。臺北: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歐秀明(1994)。應用色彩學。臺北:雄獅圖書出版。
孫楷第(1957)。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北京:作家出版社。
曹國鄰(1984) 。國劇臉譜藝術。臺北:漢光出版。
曹晉杰、朱步樓。(1987)。施耐庵新證。上海:學林出版社。
廖世璋(2011)。文化創意產業。臺北:巨流。
劉思量(1998)。藝術心理學。臺北: 藝術家出版社。
楊明華(2009)。有關文化的100個素養。臺北: 驛站文化
趙夢林 (1999)。吾土吾民文物叢書(15):中國國劇臉譜大全。臺北:淑馨出版社。
趙永岐(2019)。中華圖像文化史:京劇臉譜卷。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蔡振名(2020) 。五行大義。臺北:知青頻道(紅螞蟻)。
寧稼雨(2009)。水滸閑譚。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魯迅(1925)。中國小說史略。北京:北新書局出版。
梅耶(Ralph Mayer), 貓頭鷹編譯 (2005)。藝術名詞與技法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賴一輝(1990)。色彩計畫。臺北:北星圖書公司。
賴瓊琦(1997)。設計的色彩心理:色彩的意象與色彩文化。臺北: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鄧惠芬等著(1985)。色彩學。臺北:正文書局。
鄭國裕、林磐聳編著(1987)。色彩計畫。臺北:藝風堂出版社。
薩孟武(2007)。《水滸傳》與中國社會。臺北:三民書局出版。
顧森、龔繼光(1991)。中國民間藝術(下)。臺北:藝術家出版。
龔文雄總策畫(1993)。羅漢門的故事 (內門誌)。高雄:進育。
外文:
小林重順(1994)。景觀の色とイメージ。東京:ダヴィッド社。
小林重順著、日本カラーデザイン研究所編(1995)。 配色イメージワーク—Art of Color Combinations。東京:講談社。
土屋光正(2016) 。秘傳。東京:現代書林。
山中俊夫著,黃書倩譯(2003)。色彩學的基礎。臺北:六合出版社。
大三正(1998)。色彩心理學:追尋牛頓與歌德的腳步。桃園:牧村圖書。
Wolfgane K”oher(原文作者)、Gestalt Psyghology著、李姍姍譯(1998)。完型心理學。新北:桂冠圖書。
Kurt Koffka 著、李維譯(2010)。 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期刊、論文】
中文部分:
水滸評論資料(197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期。
水滸評論集(197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期。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
沈伯俊編(1994)。《水滸傳》研究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第一期。
任冠文(1999)。關於李贄批評《水滸傳》辨析。山西廣播大學學報,第十六期,頁54~56。
李懷仁(1999)。《水滸傳》的民間性與水滸外傳創作,勝利油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3月,第十三卷第一期,頁37~40。
唐棣、邢璐(2016)。剪紙風格京劇臉譜設計方法。江寧師範大學學報,第三十九期,頁356-361。
竺青選編(1998)。名家解讀-《水滸傳》。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第一期。
馬幼垣(1994)。漢學研究《宣和遺事》中《水滸傳》故事校釋。第十二卷第一期。
劉豐榮(2004)藝術教育研究:視覺藝術創作研究方法之理論基礎探析:
以質化研究觀點為基礎。第八期,頁73-94。
陳崇裕、趙玉盞(2007)。國劇臉譜面具有研究與應用-以軟式教學模板設計為例。美容科技學刊,第四卷第一期,頁87-96。
徐珮清、陳美均(2009)。臉譜藝術化妝設計之研究。藝術學報,第八十五期,頁41-55。
岳筱寧(2000)。金聖歎《水滸傳》評點的藝術虛構論。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一期(總第112期),頁53~57。
陳桂聲選編(1999)。水滸評話。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陶思炎(2008)。論民俗藝術學的研究。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報)第十卷第一期。
張繼(1999)。體現市民階級的意願與理想-談《水滸》「梁山聚義」的性質。《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三期,頁56~57。
聶從從主(2004)編品讀-《水滸傳》。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英文部分:
Chen, M. C., & Li, F. Y. (2015).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Maslc-lilce Facial Makeup of Chinese Beijing Opera: A Case Study in Fashion Design Creative. Journal of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Arts, 97, pp.75-102.
Li Xue Mei、Sang Hee Lee、Sul Ah Han(2012)。Study on Chinese Opera Masks
Applied Fashion Design -Based on a Patchwork Technique。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of Clothing and Textiles。(36)2 pp.194~205。
Mei-Chun CHEN、Fa-Yuan Ll (2016)。STUDY ON APPLICATION OF MASK-
LIKENFACIAL MAKUP OF CHINESE BEIJING OPERA IN FASHION
DESIGN。THE SCIENCE OF DESIGN (63)4pp.29-38。
Tseng, J. H., & Lin P. H. (2013). A comparison of the use of painted faces in the Peking opera with the use of masks in Western Theate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pp304-308.
Xiangling Hu、Ashok Kumar(2013)。Case Beijing Opera Mask Sales in Four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pp. 145–151。
【電子媒體資料】
維基百科-《水滸傳》
(最後瀏覽時間2022/02/12)
文化部-文化新聞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35021.html
(最後瀏覽時間2021/03/25)
百度百科-《水滸傳》
(最後瀏覽時間2022/01/15)
宋江陣數位文化村-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成果
(最後瀏覽時間2021/03/18)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大辭典-張景媛/完型心理學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5580/
(最後瀏覽日期2021/06/23)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最後瀏覽時間2022/02/12)
中國五術學院/謝達輝八字命理研究所
(最後瀏覽時間2022/01/25)
http://www.cdi.org.tw/8w/8w-5element.html
漢川草廬
http://www.xn--5rtnx620bw5s.tw/e/e2/e02.htm
(最後瀏覽時間2022/10/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