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院藏良渚文化玉禮器研究
書刊名:故宮學術季刊
作者:鄧淑蘋
作者(外文):Teng, Shu-p'ing
出版日期:2005
卷期:23:1
頁次:頁53-109+631
主題關鍵詞:良渚文化玉器Liangchu cultureJad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9
  • 點閱點閱:28
期刊論文
1.鄧淑蘋(19880900)。考古出土新石器時代玉石琮研究。故宮學術季刊,6(1),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淑蘋(19890100)。狂飆中的玉琮。故宮文物月刊,6(10)=70,44-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巳奈夫(1981)。良渚文化の玉器若干をめぐつて。東京國立博物館志,3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明華(1989)。良渚玉戚研究。考古,1989(7),624-6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聞廣(1986)。蘇南新石器時代玉器的考古地質學研究。文物,1986(10),42-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聞廣(19940300)。古玉叢談(6)--古玉的受沁。故宮文物月刊,11(12)=132,92-1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方向明(20020800)。良渚文化的玉三叉形器。故宮文物月刊,20(5)=233,36-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方向明(20030500)。良渚文化玉璧的考古學認識。故宮文物月刊,21(2)=242,74-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明達(1997)。良渚文化若干玉器的研究--從反山20號墓談良渚玉器的功能。東方博物,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牟永抗(1999)。關於璧琮功能的考古學觀察。東方博物,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凡(19930400)。良渚玉器探微。故宮文物月刊,11(1)=121,120-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汪遵國(1984)。良渚文化的"玉殮葬"。南京博物院集刊,198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宣佩(1998)。良渚文化分布範圍的探討。文物,199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宣佩(2004)。良渚文化晚期玉器的異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刊,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聞廣(1986)。草鞋山出土玉器的考古地質學研究。文物,1986(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聞廣(199005)。對「江蘇省溧陽縣透閃石岩研究」一文的補充。岩石礦物學雜誌,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聞廣(19940600)。古玉叢談(9)--用玉的等級制度。故宮文物月刊,12(3)=135,88-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斌(1993)。良渚治玉的社會性問題初探。東南文化,199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斌(199706)。試論良渚玉器紋樣與玉禮器型態的關係。故宮文物月刊,15(3)=1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蔣衛東(1997)。試論良渚文化玉璧。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蔣衛東(2004)。神聖與世俗--關於良渚文化玉器功能的若干思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刊,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鄭建(1983)。江蘇吳縣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古玉器研究。考古學集刊,198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鄭建(1986)。吳縣張陵山東山出土玉器鑑定報告。文物,1986(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鄧淑蘋(1999)。晉、陝出土東夷系玉器的啟示。考古與文物,199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鄧聰、呂紅亮、陳瑋(20050400)。以柔制剛--砂繩截玉考。故宮文物月刊,23(1)=265,70-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鄧聰、呂紅亮、陳瑋(20050300)。以今鑑古--玉石切割實驗考古。故宮文物月刊,22(12)=264,76-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林巳奈夫(1989)。中國古代の遺物に表はされた「氣」圖像的表現。東方學報,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Murray, Julia(1983)。Chinese Jades in the Freer Gallery of Art。Orientations,14(11)。  new window
29.周曉陸、張敏(1984)。治玉說: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三件玉製品棄餘物的研究。南京博物院集刊,1984(7),46-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張臨生(19960300)。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源流史略。故宮學術季刊,13(3),1-82+左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Wu, Hung(198510)。Bird Motifs in Eastern Yi Art。Orientations,16(10)。  new window
32.林巳奈夫(1988)。中國古代の玉器、琮について。東方學報,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鄧淑蘋(19860900)。古代玉器上奇異紋飾的研究。故宮學術季刊,4(1),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鄧淑蘋(19930100)。鳩杖--兼談古越俗中的鳥崇拜。故宮文物月刊,10(10)=118,98-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鄧淑蘋(19881000)。由「絕地天通」到「溝通天地」[玉璧與琮]。故宮文物月刊,6(7)=67,13-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葛兆光(19901200)。眾妙之門--北極與太一、道、太極。中國文化(風雲時代),3,46-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蔣衛東(20020200)。介紹三件新地里遺址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故宮文物月刊,19(11)=227,35-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丁品(2003)。良渚文化聚落群初論。良渚文化學術討論會。杭州: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巳奈夫(1999)。有孔玉、石斧的孔之象徵。紀念良渚文化發現六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敏(2002)。勾容城頭山遺址出土的史前玉器及相關問題的討論。玉魄國魂--中國古代玉器與傳統文化學術討論會。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倬雲(1999)。良渚文化到哪裡去了。紀念良渚文化發現六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賀雲翱(2001)。江蘇勾容丁沙地遺址出土玉件及相關資料的初步研究。海峽兩岸古玉學會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質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量博滿(1999)。關於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玉鉞。紀念良渚文化發現六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翠梅、葉貴玉(200407)。從紅山與良渚文化玉器論藝術形式與材料來源的因果關係。首屆紅山文化會議,(會議日期: 2004年7月)。赤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趙輝(1999)。良渚文化的若干特性--論一處中國史前文明的衰亡原因。紀念良渚文化發現六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斌(2002)。良渚文化的玉鉞與石鉞。中國古代玉器與傳統文化學術討論會。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斌(200310)。良渚遺址群的考古歷程及今後的學術構想。良渚文化學術討論會,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03年10月)。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蔣衛東(1999)。良渚玉器的原料與琢製。紀念良渚文化發現六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蔣衛東(200011)。良渚文化的玉梳背。中國玉器學術會議,北京大學舉辦 (會議日期: 2000年11月)。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翠梅(1999)。傳承與變異:論新石器時代晚期玉琼形制與角色之發展。紀念良渚文化發現六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北京:科學出版社。215-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3)。瑤山。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述蓉(2002)。梅岭玉與蘇浙皖地區史前古玉生成年代與對比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秦嶺(2003)。環太湖地區史前社會結構的探索(博士論文)。北京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宣佩、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2000)。福泉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南京博物院(1989)。良渚文化玉器。香港:兩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鄧淑蘋(1992)。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新石器時代玉器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華東(1998)。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明達(20020920)。塘山遺址發現良渚文化製玉作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明達(1998)。良渚文化玉璧研究。東亞玉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宣佩(2003)。良渚玉器上砣研痕之研究。史前琢玉工藝技術。臺北:國立台灣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建秋(2003)。良渚文化治玉技法的實驗考古研究。史前琢玉工藝技術。台北:國立台灣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牟永抗(2003)。關於史前琢玉工藝考古學研究的一些看法。史前琢玉工藝技術。台北:國立台灣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村慎一(2003)。良渚文化的遺址群。古代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村慎一(1999)。城市化和國家形成--良渚文化的政治考古學。良渚文化研究--紀念良渚文化發現六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方向明(1996)。良渚文化的冠狀器。日中文化研究‧第11號‧良渚文化--中國文明的曙光。東京:勉誠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明達(1999)。杭嘉湖平原史前文化考古。浙江考古精華。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明達(2003)。介紹一件良渚文化玉琮半成品--兼談琮的製作工藝。史前琢玉工藝技術。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牟永抗(1989)。前言。良渚文化玉器。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之恆(1996)。良渚文化聚落群研究。東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發現六十週年紀念文集。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光直(1986)。談「琮」及其在中國古史上的意義。文物與考古論集:文物出版社成立三十週年紀念。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弛(1997)。良渚文化大墓試析。考古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祖方(2003)。良渚玉器的刻紋工具--兼談玉石軟化工藝。史前琢玉工藝技術。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宣佩(2000)。良渚文化研究五十年。史前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趙曄(1999)。良渚玉琮新探。紀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論文。杭州:西冷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鄭建(1996)。寺墩遺址出土良渚文化玉器鑑定報告。東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發現六十週年紀念文集。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陸建方(1996)。良渚文化墓葬研究。東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發現六十週年紀念文集。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鄧淑蘋(20020000)。刻有天象符號的良渚玉器研究。石璋如院士百歲祝壽論文集:考古.歷史.文化。臺北:南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