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東周楚系文化圈考察
作者:陳珈貝
作者(外文):Chen, Chia Pei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孫鐵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楚系文化東周文化圈楚國郢都出土文物Chu CultureEastern Zhou DynastyCulture Circlethe State of ChuYing (capital of Chu)Relics Unearthe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9
  本文將討論重心從傳統認知的楚文化圈,轉化為楚系文化圈,以「楚系」文化作為理解江漢流域東周文化的關鍵,而非討論楚人所進行的單面向征服。希望能透過此一研究角度的轉換,關照地域文化內部的多元族群,得以分梳政治權力與文化勢力的影響。
  楚國郢都為楚系文化長期發展的重心,而郢都核心區的範圍,大體可對應為楚國的「王畿」,是以楚王居所與中央官署為中心所形成的區塊。楚國郢都行政體系已有一定規模,然而由地方勢力與封君控制的封邑,以及州的存在,阻礙中央對地方資源的徵調,致使楚王的支配權無法貫徹。
  除了界定楚系文化核心的空間,本文也循楚人追溯先世之記憶,以楚人早期發展的沮漳之地,探索郢都文化的成形。沮漳河沿岸所見的大型城邑與春秋楚貴族墓群,呈現楚文化早期嘗試創新,卻受限於既有禮制之過程。戰國時期,郢都成為楚系文化繼起之重心,本文整合郢都核心區的貴族(士以上)墓葬資料,並參考楚地所出可資對照的實物,探討高等級墓葬所共享的文化特質。
  本文前半部份的討論主軸在於楚國政體規畫,釐清楚國權力核心的範圍。然而,楚系文化圈之成立,政治勢力的拓展雖為其主要環節,最終仍著眼於文化圈內的住民能擁有同時性(simultaneity)的文化認知。先秦時期的政治控制與文化接受的關係複雜,兩者發展的進程是否同軌,仍需進一步考察。本文著眼於考古成果,分別探討楚人與楚系文化自郢都循長江的東、西向發展。對於西境的探討,首先整合渝東地區的出土資料,探討巴、楚文化彼此之間的採借與融合形式,以及整體峽區的物質流通。其後,再將討論焦點放於湘西與西陵峽地區,觀察楚人經營「西境」的模式。至於楚人的東向擴張,則有一段從漢東到東國的歷程,本部分討論著重探討江淮地帶的「吳頭楚尾」之地,將從楚人最初的東拓目標──漢水以東地區進行討論,再順長江而下,繼續討論楚國勢力東進至江淮間的過程,以及楚系文化於東國結構之下的發展。
  戰國末期,楚作為政治實體已趨消亡,但是楚系文化圈生機未斷。楚人「東國」及其延伸的「南楚」領域,仍展現了一定的文化創制動力。此一由湘江、資水流域,經過江漢交會處的武漢,再到長江下游,循長江走向的區塊,在楚國政權亡覆前,憑藉楚系文化而有所整合。直至西漢初年,地方社群的文化表現猶能見其痕跡。當楚系文化不再依憑政治擴張的推動力量,其文化風格之延續,可作為解析早期中國地域文化發展的進一步課題。
一、 史料與清代以前著作(依撰者時代先後排序)
1.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何寧(集釋),《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
2.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二版。
3. [漢]劉向(編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 [漢]劉向(編著),石光英(校釋),陳新(整理),《新序》,北京:中華書局,2001。
5. [漢]鄭玄(注),《周禮》,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漢魏古注十三經》,北京:中華書局,1998。
6. [漢]鄭玄(注),《禮記》,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漢魏古注十三經》。
7. [三國]韋昭(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8. [晉]杜預(注),《春秋經傳集解》,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漢魏古注十三經》。
9. [晉]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0. [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11. [唐]虞世南,《北堂書鈔》,臺北:文海出版社,1978。
12. [唐]李泰(撰);賀次君(輯校),《括地志輯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
13.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80。
14. [宋]趙明誠(撰),金文明(校證),《金石錄校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15. [宋]朱熹,《楚辭集注》,收入氏著,蔣立浦(校點),《朱子全書》1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6.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17. [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18. [清]馬驌(撰),徐連城(校點),《左傳事緯》,濟南:齊魯書社,1992。
19.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黃懷信(修訂),李學勤(審定),《逸周書彙校集注(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二、 專書(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1. 丁毅華,《湖北通史(秦漢卷)》,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2. 丁蘭,《湖北地區楚墓分區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兩周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5. 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總編輯部,《中國音樂文物大系(1)湖北卷》,鄭州:大象出版社,1996。
6. 文崇一,《楚文化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new window
7. 尹弘兵,《楚國都城與核心區探索》,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8. 木村正雄,《中国古代帝国の形成:特にその成立の基礎条件》,東京:比較文化研究所,2003新訂版。
9.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new window
10. 王青,《海岱地區周代墓葬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
11. 王紀潮,《異彩紛呈──楚文化與希臘羅馬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12. 王祖龍,《楚美術觀念與型態》,成都:巴蜀書社,2008。
13. 王崇禮,《楚國土木工程研究》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14. 皮道堅,《楚藝術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15. 平勢隆郎,《左傳の史料批判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8。
16. 平勢隆郎,《よみがえる文字咒術の帝國──古代殷周王朝の素顏》,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1。
17.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18. 印群,《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東周墓葬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19. 石泉(主編),《楚國歷史文化辭典(修訂本)》,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
20. 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1. 伍新福(主編),《湖南通史(古代卷)》,長沙:湖南出版社,1994。
22. 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23. 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銅文化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8。
24.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安徽省博物館,《壽縣蔡侯墓出土遺物》,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
25.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昌博物館(主編),《銅嶺銅礦遺址的發現與研究》,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26. 西嶋定生(著),武尚清(譯),《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與結構──二十等爵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27. 守屋美都雄(著),錢杭、楊曉芬(譯),《中國古代的家族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8. 曲英杰,《先秦都城復原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
29. 何光岳,《楚滅國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0. 何浩,《楚滅國研究》,武漢:武漢出版社,1989。
31. 吳小平,《漢代青銅容器的考古學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5。
32. 吳良寶,《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33. 吳曉筠,《商周時期車馬埋葬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34. 呂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增訂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35.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事業出版有限公司,1990。new window
36. 李元慶,《三晉古文化源流》,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37. 李峰(著),徐峰(譯),湯惠生(校),《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8. 李純一,《中國上古出土樂器綜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39.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0。
40. 李維明,《豫南及鄰境地區青銅文化》,北京:線裝書局,2010。
41.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42. 李龍章,《嶺南地區出土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43. 宋華強,《新蔡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44. 林天人,《先秦三晉區域文化研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3。new window
45. 林庚,《林庚楚辭研究兩種》,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46. 邴尚白,《葛陵楚簡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10。new window
47.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庫區考古發掘隊、浙川縣博物館,《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48. 長江水利委員會,《宜昌路家河》,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49. 姚智輝,《晚期巴蜀青銅器技術研究及兵器斑紋工藝探討》,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50. 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移民局,《萬州大坪墓地》,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51. 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移民局,《雲陽曬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52. 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
53. 孫慶偉,《周代用玉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4. 唐曉峰,《從渾沌到秩序: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論述》,北京:中華書局,2010。
55. 柴煥波,《湘西古文化鉤沉》,長沙:岳麓書社,2007。
56. 益陽市文物管理處、益陽博物館,《益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57. 荊州博物館,《荊州荊南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58.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59. 荊門市博物館,《荊門子陵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60. 荊門市博物館、襄荊高速公路考古隊,《荊門左冢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61. 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商洛市博物館,《丹鳳古城楚墓》,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62. 高介華、劉玉堂,《楚國的城市與建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63. 高至喜,《楚文化的南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64. 高至喜(主編),《楚文物圖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65. 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武漢: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66. 馬世之,《中原古國歷史與文化》,鄭州:大象出版社,1998。
67. 國家文物局,《中國考古60年(1949-2009)》,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68. 國家文物局(主編),《中國文物地圖集(湖南分冊)》,長沙:湖南地圖出版社,1997。
69. 國家文物局(主編),《中國文物地圖集(湖北分冊)》,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2。
70. 國家文物局三峽考古隊,《朝天嘴與中堡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71.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文物局,《秭歸柳林溪》,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72.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文物局,《秭歸官莊坪》,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73.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文物局,《秭歸卜莊河》,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74.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文物局,《峽江地區考古學文化的互動與諸要素的適應性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75. 張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6. 張正明,《楚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77. 張正明,《秦與楚》,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78. 張正明(主編),《楚文化志》,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79. 張正明、劉玉堂,《荊楚文化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80. 張昌平,《曾國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板社,2009。
81. 常德市文物處(主編),《常德文物薈萃》,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82. 梁云,《戰國時期的東西差別──考古學的視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83. 淮安市博物館,《淮陰高莊戰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84. 許宏,《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85. 郭永秉,《帝系新研──楚地出土戰國文獻中的傳說時代古帝王系統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86. 郭德維,《楚系墓葬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87. 郭德維,《楚都紀南城復原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88. 陳松長,《湖南古代璽印》,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
89. 陳珈貝,《商周南土政治地理結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
90. 陳振裕,《戰國秦漢漆器群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91. 陳偉,《楚「東國」地理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92. 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93. 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94. 晉淑蘭(主編),《湖北省地圖冊》,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05。
95. 彭萬廷(等編),《巴楚文化源流》,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96. 游國恩,《楚辭論文集(下卷)》,收入游寶諒(編),《游國恩楚辭論著集(第四卷)》,北京:中華書局,2008。
97.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東周墓》,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
98.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99.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荊門羅坡崗與子陵崗》,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100.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冶五里界:春秋城址與周圍遺址考古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101.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咸寧市博物館、赤壁市博物館,《赤壁土城──戰國西漢城址墓地調查勘探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102.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荊門市博物館、襄荊高速公路考古隊,《荊門左冢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03.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考古隊、襄陽區文物管理處,《襄陽王坡東周秦漢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104. 湖北省文物事業管理局、湖北省三峽工程移民局,《秭歸廟坪》,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105. 湖北省文物局,《峽江遺珍:三峽工程湖北段出土文物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06. 湖北省宜昌地區博物館、北京大學考古系,《當陽趙家湖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107. 湖北省宜昌博物館,《當陽岱家山楚漢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108. 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馬山一號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09. 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江陵雨台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110. 湖北省荊州博物館,《棗林崗與堆金台:荊江大堤荊州馬山段考古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111. 湖北省荊州博物館,《荊州天星觀二號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12. 湖北省荊州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石家河考古隊、北京大學考古學系,《蕭家屋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113.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114.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115. 湖北省清江隔河岩考古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江考古:長陽地區考古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116. 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117. 湖北省博物館,《九連墩──長江中游的楚國貴族大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118. 湖北省潛江博物館、湖北省荊州博物館,《潛江龍灣:1987-2001年龍灣遺址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119.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發掘報告》,長沙:岳簏書社,2006。
120. 湖南省博物館,《長沙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121. 程鵬萬,《安徽壽縣朱家集出土青銅器銘文集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
122. 黃石市博物館,《銅綠山古礦冶遺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123. 黃岡市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湖北省京九鐵路考古隊,《羅州城與漢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124. 黃岡市博物館、湖北省文物總店;吳曉松(主編),《蘄春羅州城:2001年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125. 黃曉芬,《漢墓的考古學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3。
126. 黃錫全,《先秦貨幣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
127. 楊式昭,《春秋楚系青銅器轉型風格之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
128. 楊建芳,《長江流域玉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129. 楊寬,《戰國史(1997增訂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new window
130. 楊寶成(主編),《湖北考古發現與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
131. 楊權喜,《楚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132. 楚文物展覽會,《楚文物展覽圖錄》,北京:北京歷史博物館,1954。
133. 董楚平,《吳越徐舒金文集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134. 熊傳薪(主編),《楚國‧楚人‧楚文化》,台北:藝術家雜誌社,2001。
135.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new window
136. 趙德馨,《楚國的貨幣》,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137. 劉和惠,《楚文化的東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138. 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3。
139. 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140. 劉影,《皇權旁的山西:集權政治與地域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141. 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南寧市博物館,《廣西先秦岩洞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142. 蔡靖泉,《楚文化流變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143. 鄒芙都,《楚系銘文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
144. 鄭小爐,《吳越和百越地區周代青銅器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145. 閻步克,《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
146. 蕭兵,《楚辭的文化破譯:一個微宏觀互滲的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
147. 藤田勝久,《司馬遷とその時代》,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1。
148. 藤田勝久,《中国古代國家と郡縣社會》,東京:汲古書院,2005。
149. Michael Loewe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50. Michael R. Cunningham, Masterworks of Asian art, Cleveland :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 New York : Thames and Hudson, 1998.
151. Nicola Di Cosmo, Ancient China and It’s Enemies: the rise of nomadic power in East Asian History, Cambridge, U.K.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52. Nils Palmgren ed., Selected Chinese Antiquitie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Gustaf Adolf, Grown Prince of Sweden, Stockholm: Generalstabens litografiska anstalts förlag, 1948.
三、 期刊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1. 〈常德市鼎城區黃土山和漢壽縣武峰山戰國至唐、宋墓葬〉,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年鑑2002》(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頁296。
2. 丁邦鈞,〈壽春城考古的主要收獲〉,《東南文化》,2(南京,1991.04),頁-。
3. 丁蘭,〈戰國末期楚墓隨葬陶器的區域特徵〉,《華夏考古》,1(鄭州,2004.03),頁37-44。
4. 丁蘭,〈試論湖北地區的帶龕楚墓〉,《江漢考古》,2(武漢,2004.06),頁64-69。
5. 丁蘭,〈試論楚式「鎮墓獸」與東周時期楚民族的巫文化〉,《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8:3(北京,2008.05),頁151-154。
6. 丁蘭,〈楚式「鎮墓獸」特徵綜論〉,《江漢考古》,1(武漢,2010.03),頁98-107。
7. 卜憲群,〈秦制、楚制與漢制〉,原載《中國史研究》,1(北京,1995.02);後收入氏著,《秦漢官僚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頁67-83。
8. 三峽考古隊,〈宜昌朱其沱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94.03)頁56-59。
9. 于孟洲,〈鄂西峽江地區朝天嘴文化研究〉,《考古》,3(北京,2010.03),頁57-70。
10. 大冶縣博物館,〈鄂王城遺址調查簡報〉,《江漢考古》,3(武漢,1983.09),頁23-28。
11. 大冶縣博物館,〈大冶縣發現一戰國墓葬〉,《江漢考古》,4(武漢,1984.12),頁16。
12. 大冶縣博物館,〈大冶縣發現草王嘴古城遺址〉,《江漢考古》,4(武漢,1984.12),頁66。
13. 大冶縣博物館,〈大冶縣出土戰國窖藏青銅器〉,《江漢考古》,3(武漢,1989.09),頁18-21。
14. 大櫛敦弘,〈統一前夜──戰國後期の「國際」秩序〉,《名古屋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19(名古屋,1995.03),頁1-25。
15.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上海青浦縣重固戰國墓〉,《考古》,8(北京,1988.08),頁688-693。
16. 山東大學考古學系、重慶文物局、開縣文物管理所,〈開縣余家壩墓地發掘簡報〉,收入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移民局,《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2000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頁671-687。
17. 工藤元男,〈「秦の領土擴大と國際秩序の形成」再論〉,《長江流域文化研究所年報》,2(東京,2003.10),頁150-163。
18. 中村威也,〈從獸皮納入簡看古代長沙之環境〉,《吳簡研究》,2(武漢:崇文書局,2006),頁245-257。
19. 中國歷史博物館故陵考古隊、雲陽縣文物管理所,〈雲陽故陵楚墓發掘報告〉,收入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移民局,《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8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頁387-415。
20. 丹羽崇史,〈春秋戰國時代華中地域における青銅器生產體制復元のための基礎的檢討──青銅鼎の製作技術の分析から〉,《中國考古學》,6(福岡,2006.12),頁165-186。
21. 丹羽崇史,〈製作技術からみた戰國時代江漢地域出土青銅鼎──包山2號墓.天星觀2號墓.望山1,2號墓出土青銅鼎の檢討〉,收入九州大学考古学研究室50周年記念論文集刊行会(編),《九州と東アジアの考古学:九州大学考古学研究室50周年記念論文集》(福岡:九州大学考古学研究室50周年記念論文集刊行会,2008),頁859-878。
22. 方林,〈西漢玉器的楚文化因素〉,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六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頁168-174。
23. 六安市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市城西窯廠5號墓清理簡報〉,《文物》,7(北京,1999.07)。頁31-38。
24. 六安市文物管理所,〈六安市九里溝戰國墓清理簡報〉,《文物研究》,13(合肥:黃山書社,2001),頁128-130。
25. 六安地區文管所、六安縣文管所,〈六安縣城北窯廠戰國墓清理簡報〉,《文物研究》,8(合肥:黃山書社,1993),頁135-138。
26. 太田麻衣子,〈鄂君啟節からみた楚の東漸〉,《東洋史研究》,68:2(京都,2009.09),頁1-32。
27. 尹檢順,〈漢壽聶家橋戰國墓群〉,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年鑑199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頁200-201。
28. 尹弘兵,〈蠻河流域文物普查資料分析與楚都探索〉,《江漢考古》,1(武漢,2007.03),頁73-79、53。
29. 王子今,〈戰國秦漢時期楚文化重心的移動──兼論垓下的「楚歌」〉,《北大史學》,12(北京,2007.01),頁13-24。
30. 王子嵐、袁悅蓉、王克陵,〈明清時期漢江宜城段河道變遷與楚鄢都城址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1:1(西安,2006.01),頁125-133。
31. 王先福,〈楚文化在宜城平原發展的考古學觀察〉,收入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考古文集(第一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頁513-518。
32. 王英黨,〈湖南桃源三元村二號楚墓〉,《考古》,11(北京,1990.11),頁1046-1047。
33. 王紅星〈楚都探索的考古學觀察〉,《文物》,8(北京,2006.08),頁63-68、96。
34. 王善才、朱德君,〈襄陽、宜城幾處東周遺址的調查〉,《江漢考古》,2(武漢,1980.10),頁101-106。
35. 王善才、費世華,〈湖北陽新發現一處青銅器窖藏〉,《文物》,8(北京,1993.08),頁75-79。
36. 王然、丁蘭,〈麻城李家灣楚墓考析〉,《江漢考古》,4(武漢,2000.12),頁81-87。
37. 王瑞明,〈「鎮墓獸」考〉,《文物》,6(北京,1979.06),頁85-87。
38. 付羅文、袁靖,〈重慶忠縣中壩遺址動物遺存的研究〉,《考古》,1(北京,2006.01),頁79-88。
39. 平勢隆郎,〈楚國の縣〉,收入氏著,《左傳の史料批判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8),頁198-261。
40. 平勢隆郎,〈戰國時代徐州の爭奪──滅宋.滅越問題を中心として〉,收入川勝守(編),《東アジアにおける生産と流通の歴史社会学的研究》(福岡:中國書店,1993),頁24-54。
41. 四川省博物館、重慶市博物館、涪陵縣文化館,〈四川涪陵地區小田溪戰國土坑墓清理簡報〉,《文物》,5(北京,1974.05),頁61-80。
42.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三峽考古隊、重慶市忠縣文物管理所,〈忠縣崖腳墓地發掘報告〉,收入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移民局,《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8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頁679-734。
43.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三峽考古隊、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忠縣文物保護管理所,〈忠縣甘井溝遺址崖腳(半邊街)墓地發掘報告〉,入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移民局,《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2000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頁905-963。
44.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三峽考古隊、重慶市忠縣文物保護管理所,〈重慶忠縣崖腳楚墓2000年發掘簡報〉,《四川文物》,1(成都,2009.02),頁3-13。
45. 白九江,〈從三峽地區的考古發現看楚文化的西進〉,《江漢考古》,1(武漢,2006.03),頁51-64。
46. 白雲翔,〈戰國秦漢時期甕棺葬研究〉,《考古學報》,3(北京,2001.07),頁305-334。
47. 石泉,〈齊梁以前古沮(雎)、漳源流新探──附荊山、景山、臨沮、漳(章)鄉、當陽、麥城、枝江故址考辨〉,收入氏著,《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頁211-257。
48. 石泉,〈古鄢、維、涑水及宜城、中廬、邛縣故址新探──兼論楚皇城遺址不是楚鄢都、漢宜城縣〉,收入氏著,《古代荊楚地理新探》,頁258-348。
49. 石泉,〈古期思-雩婁灌區(期思陂)在今河南省固始縣東南境考辨〉,收入氏著,《古代荊楚地理新探:續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頁32-49。
50. 石泉,〈關於芍陂(安豐塘)和期思-雩婁灌區(期思陂)始建問題的一些看法〉,收入氏著,《古代荊楚地理新探:續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頁50-79。
51. 田餘慶,〈說張楚──關於「亡秦必楚」問題的探討〉,原載《歷史研究》,2(北京,1989.04);後收入氏著,《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1-29。
52. 安倍道子,〈春秋楚國の申縣、陳縣、蔡縣をめぐって〉,《東海大學紀要文學部》,41(東京,1984.10),頁29-44。
53. 安徽阜陽地區展覽館文博組,〈安徽鳳臺發現「郢大府」銅量〉,《文物》,5(北京,1978.05),頁96。
54. 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安徽淮南市蔡家崗趙家孤堆戰國墓〉,《考古》,4(北京,1963.04),頁204-212。
55. 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安徽舒城出土的銅器〉,《考古》,10(北京,1964.10),頁498-503。
56. 安徽省文物工作隊,〈安徽長豐楊公發掘九座戰國墓〉,《考古學集刊》,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頁47-59。
57. 安徽省文物工作隊,〈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考古學報》,2(北京,1982.04),頁229-242。
58. 安徽省文物工作隊、繁昌縣文化館,〈安徽繁昌出土一批春秋青銅器〉,《文物》,12(北京,1982.12),頁47-49。
59.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鳳凰嘴發現二座戰國西漢墓〉,《考古》,8(北京,1987.08),頁723-727。
60.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長豐戰國晚期楚墓〉,《考古》,2(北京,1994.02),頁119-126。
61.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安市文物局,〈安徽六安戰國晚期墓發掘簡報〉,《文物》,11(北京,2007.11),頁37-41。
62.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陵縣文物管理所,〈安徽南陵縣古銅礦採冶遺址調查與試掘〉,《考古》,2(北京,2002.02),頁45-54。
63.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縣文物管理所,〈安徽省舒城縣河口春秋墓〉,《文物》,6(北京,1990.06),頁58-66、53。
64.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銅陵市文物管理所,〈安徽銅陵金牛洞銅礦古採場遺址清理簡報〉,《考古》,10(北京,1989.10),頁910-918。
65.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樅陽縣文物管理所,〈樅陽縣井邊東周採銅礦井調查〉,《東南文化》,5(南京,1992.05),頁89-90。
66.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潛山縣文物管理所,〈安徽潛山公山崗戰國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北京,2002.0),頁95-124。
67. 安徽省六安縣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縣城西窯廠2號楚墓〉,《考古》,12(北京,1995.12)。頁124-140、123。
68. 安徽省博物館、六安縣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縣發現一座春秋時期墓葬〉,《考古》,7(北京,1993.07),頁656-657、670。
69. 吉村苣子,〈楚鎮墓獸的產生與開展〉,《南京藝術學院學報》,3(南京,1997.05),頁29-35。
70.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秭歸石門嘴遺址發掘〉,《考古學報》,4(北京,2004.10),頁419-449。
71. 向開旺,〈湖南懷化出土一件「武王」銅戈〉,《文物》,5(北京,1998.05),頁93。
72. 向開旺,〈懷化地區出土的幾件戰國銅兵器〉,《湖南考古輯刊》,7(長沙,1999),頁273-275。
73. 后德俊,〈「玻璃之路」──楚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交流的探索(上)〉,《故宮文物月刊》,19:9=225(臺北,2001.12),頁124-131。new window
74. 后德俊,〈「玻璃之路」──楚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交流的探索(下)〉,《故宮文物月刊》,19:10=226(臺北,2002.01),頁108-117。new window
75. 朴俸柱,〈戰國楚的地方統治體制──關於「『縣邑』支配體制」的試論之一部份〉,收入李學勤、謝桂華(主編),《簡帛研究二○○二、二○○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頁13-23。
76. 朱活,〈蟻鼻續解──談山東省曲阜縣董大城村出土的楚國蟻鼻錢兼論魯國的貨幣經濟〉,收入氏著,《古錢新探》(濟南:齊魯書社,1984),頁211-216。
77. 朱活,〈郢爰新探──試論春秋戰國時期有關楚國黃金貨幣的幾個問題〉,收入氏著,《古錢新探》,頁217-244。
78.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靖安縣李洲坳東周墓葬〉,《考古》,7(北京,2008.07),頁47-53。
79. 江西省文物文物考古研究所、玉山縣文物管理所,〈玉山雙明地區考古調查與試掘〉,《南方文物》,3(南昌,1994.09),頁8-23。
80.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春市博物館,〈江西宜春下浦壩上古墓群發掘報告〉,《江西文物》,2(南昌,1991.06),頁1-27。
81.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靖安縣博物館,〈江西靖安縣李洲坳東周墓發掘簡報〉,《文物》,2(北京,2009.02),頁4-17。
82. 江西省博物館、九江縣文化工作站,〈江西九江縣沙河街遺址發掘簡報〉,《考古學輯刊》,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頁61-68。
83. 江西省博物館、清江縣博物館,〈江西清江戰國墓清理簡報〉,《考古》,5(北京,1997.05),頁310-312。
84. 江西省歷史博物館、靖安縣文化館,〈江西靖安出土春秋徐國銅器〉,《文物》,8(北京,1980.08),頁13-15。
85. 江陵文物局,〈江陵沱江寺古文化遺址〉,《江漢考古》,2(武漢,1988.06),頁48-50。
86. 江陵縣文物局,〈江陵陰湘城的調查與探索〉,《江漢考古》,4(武漢,1986.12),頁1-7。
87. 江陵縣文物局,〈湖北江陵武昌義地楚墓〉,《文物》,3(北京,1989.03),頁35-50、62。
88. 江陵縣博物館,〈江陵棗林鋪楚墓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95.03),頁19-24。
89.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重慶市文物局、忠縣文物管理所,〈忠縣羅家橋遺址2001年度發掘報告〉,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移民局,《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2001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頁1547-1566。
90.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重慶市忠縣文物管理所,〈重慶市忠縣羅家橋戰國秦漢墓地第一次發掘報告〉,收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考古發現2001》(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頁439-459。
91.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重慶市忠縣文物管理所,〈重慶市忠縣羅家橋戰國秦漢墓地第二次發掘報告〉,收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考古發現2001》,頁460-483。
92. 西北大學考古隊、萬州區文物管理所,〈萬州中壩子遺址東周時期墓葬發掘報告〉,收入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移民局,《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8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頁592-606。
93. 佐藤三千夫,〈「吳郢に入る」の一考察その一──とくに豫章の位置について〉,收入靑山学院大学東洋史論集編集委員會,《東アジア世界史の展開:靑山学院大学東洋史論集》(東京:汲古書院,1994),頁57-82。
94. 何介鈞,〈湖南晚期楚墓及其歷史背景〉,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頁112-124。
95. 何介鈞、鄭元日,〈關於湘西、湘西北發現的寬格青銅短劍〉,《文物》,2(北京,1993.02),頁87-92。
96. 何駑,〈江陵拍馬山紅土地臺基的時代與功能〉,《考古與文物》,6(西安,1997.11),頁38-47。
97. 何浩,〈論楚國封君制的發展和演變〉,《江漢論壇》,5(武漢,1991.05),頁72-77。
98. 何浩,〈楚國封君封邑地望續考〉,《江漢考古》,4(武漢,1991.12),頁63-70。
99. 何浩、劉彬徽,〈論包山楚簡中的幾處楚郢地名〉,收入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上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頁564-567。
100. 何浩、劉彬徽,〈包山楚簡「封君釋地」〉,收入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頁569-579。
101. 余本愛,〈潛山縣彰法山清理一座戰國墓〉,《文物研究》,2(北京,1986.12),頁14。
102. 余靜,〈從近年來三峽考古新發現看楚文化的西漸〉,《江漢考古》,1(武漢,2005.03),頁73-84。
103. 巫鴻,〈說「俑」一種視覺文化傳統的開端〉,收入氏著,《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三聯書店,2005),頁587-615。
104. 巫鴻,〈墓葬:美術史學科更新的一個案例〉,收入氏著,《美術史十講》(北京:三聯書店,2008),頁76-78。
105. 巫鴻,〈東亞墓葬藝術反思:一個有關方法論的提案〉,收入氏著,梅枚、蕭鐵、施傑(譯),《時空中的美術:巫鴻中國美術史文編二集》(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193-208。
106. 孝感市博物館,〈孝感市天津湖戰國墓清理〉,《江漢考古》,2(武漢,1990.06),頁44、43。
107. 孝感市博物館,〈湖北孝感吳家墳遺址發掘〉,《考古學報》,3(北京,1998.07),頁331-360。
108. 孝感地區博物館,〈湖北大悟呂王城遺址〉,《江漢考古》,2(武漢,1990.06),頁31-43。
109. 吳郁芳,〈包山二號墓墓主昭佗家譜考〉,《江漢論壇》,11(武漢,1992.11),頁62-64。
110. 吳順東,〈漢壽縣馬嘶橋楚墓〉,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年鑑1998》(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頁187。
111. 吳銘生,〈長沙發現印「鄢」字冥幣〉,《文物參考資料》,3(北京,1957),頁85。
112. 吳銘生、賀剛,〈試論湘西戰國時期楚文化的特徵〉,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一集)》(武漢:荊楚書社,1987),頁71-82。
113. 吳曉松,〈湖北黃岡縣禹王城出土一批銅蟻鼻錢和其他文物〉,《考古》,12(北京,1984.12),頁1095。
114. 吳輝,〈長沙楚墓年代學研究述評〉,《江漢考古》,1(武漢,2008.03),頁90-95。
115. 谷口滿,〈再論楚郢都的地望問題──紀南城是否春秋時期的郢都?〉,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六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頁463-475。
116. 宋少華,〈湖南秦墓初論〉,收入《中國考古學會第七次年會論文集(198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頁189-212。
117. 宋煥文,〈從應山春秋墓看楚三關的地位和作用〉,《江漢考古》,3(武漢,1987.09),頁40-46。
118. 宋煥文,〈雲夢古城不是楚王城〉,《江漢考古》,2(武漢,1990.06),頁76-79。
119. 李丁生,〈潛山黃嶺春秋墓〉,《文物研究》,7(合肥:黃山書社,1991),頁125-127。
120. 李紹連,〈河南境內楚文化的特點和分期〉,收入河南省考古學會、河南省博物館、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編,《楚文化覓蹤》(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頁54-69。
121. 李永康,〈武漢江夏丁家嘴發現戰國楚墓並出土竹簡〉,《江漢考古》,3(武漢,2008.09),頁128。
122. 李成珪(著),柳美那(譯),〈「國家」と「地方、邊境」──楚國の中心から秦、漢の郡縣へ〉,《長江流域文化研究所年報》,3(東京,2005.01),頁1-12。
123. 李兆華,〈荊門市響嶺崗東周遺址與墓地淺論〉,《江漢考古》,4(武漢,1990.12),頁62-69、95。
124. 李兆華、高山、王傳富,〈湖北荊門子陵崗調查〉,《考古》,11(北京,1993.11),頁997-1001。
125. 李勇、胡援,〈春秋「子蕩」楚器考〉,《東南文化》,1(南京,1993.02),頁114-117。
126. 李科友,〈東周時期江西地區的楚文化及其有關問題〉,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會第二次年會論文集(1980)》(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頁51-58。
127. 李紅鷹,〈沌口戰國楚墓群6號墓出土18件重要文物〉,《武漢晚報》,武漢,2005.04.28。
128. 李家浩,〈楚國官印考釋(四篇)〉,《江漢考古》,2(武漢,1984.06),頁44-49。
129. 李海勇,〈湖南早期楚文化的歷史地理分析〉,《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6:2 (西安,2001.04),頁97-103。
130. 李紹連,〈楚文化起源的幾個問題〉,收入河南省考古學會,《楚文化研究論文集》(鄭州:中州書畫社,1983),頁96-106。
131. 李森林,〈發現武漢新洲戰國古墓群〉,《武漢文史資料》,1(武漢,2004.),頁55-57。
132. 李景聃,〈壽縣楚墓調查報告〉,《田野考古報告》,1(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頁213-279。
133. 李雲清,〈長阪坡古戰場地理位置初探〉,《江漢考古》,4(武漢,1990.12),頁70-102。
134. 李零,〈論東周時期的楚國典型銅器群〉,《古文字研究》,19(北京,1992),頁136-177。
135. 李零,〈出土發現與古書年代的再認識〉,收入氏著,《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頁53-55。
136. 李德喜、陳善玉,〈楚國家具初探〉,《南方文物》,1(南昌,1993.03),頁39-45、116。
137. 李學勤,〈新出簡帛與楚文化〉,收入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楚文化新探》(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頁28-39。
138. 李學勤,〈釋桃源三元村鼎名〉,《江漢考古》,2(武漢,1988.06),頁59。
139. 李學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發現〉,收入《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二十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頁14。
140. 李學勤,〈論「景之定」及有關史事〉,《文物》,2(北京,2008.02),頁56-58。
141. 沙市市博物館,〈沙市市楊岔古遺址試掘簡報〉,《江漢考古》,2(武漢,1995.06),頁19-29。
142. 汪豔明、李怡南,〈應城市長江埠磚瓦廠戰國楚墓發掘簡報〉,收入熊卜發、李端陽、涂高潮(編),《鄂東北考古報告集》(武漢:湖北科技出版社,1996),頁66-72。
143. 村松弘一,〈漢代淮北平原の地域開発:陂の建設と澤〉,《東洋文化硏究》,8(東京,2006),頁41-67。
144. 沈銀華,〈武漢以西漢川青銅器〉,《文物》,6(北京,1974.06),頁85。
145. 沈融,〈從「郢侯戈」管窺楚國早期政治中心的變遷〉,《中原文物》,2(鄭州,2005.04),頁58-61。
146. 邢義田,〈從出土資料看秦和聚落形態和鄉里行政〉,收入黃寬重(主編),《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2010),頁34-126。
147. 宜昌市文管處、湖北省博物館,〈宜昌市前、後坪古墓1981年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武漢,1985.06),頁27-33。
148. 宜昌市博物館,〈湖北當陽唐家巷三號楚墓〉,《文物》,10(北京,1995.10),頁17-21。
149. 宜昌市博物館,〈三峽庫區秭歸曲溪口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武漢,1999.06)頁21-26。
150. 宜昌市博物館,〈湖北當陽發現春秋時期人殉墓〉,《江漢考古》,1(武漢,1997.03),頁52。
151. 宜昌地區博物館,〈當陽發現一組春秋銅器〉,《江漢考古》,1(武漢,1983.03),頁81-82、73。
152. 宜昌地區博物館,〈湖北蕭家山戰國西漢墓〉,《考古與文物》,3(北京,1989.03),頁36-44。
153. 宜昌地區博物館,〈當陽付家窯兩周遺址調查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89.12),頁13-15、8。
154. 宜昌地區博物館,〈湖北當陽趙巷4號春秋墓發掘簡報〉,《文物》,10(北京,1990.10),頁25-32。
155. 宜昌地區博物館,〈湖北枝江姚家港楚墓第四次發掘簡報〉,《文物》,10(北京,1990.10),頁33-36。
156. 宜昌地區博物館,〈當陽何家山楚墓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91.03),頁1-6。
157. 宜昌地區博物館,〈當陽趙巷楚墓第二次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91.03),頁14-16。
158. 宜昌地區博物館,〈當陽季家湖楚墓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91.03),頁17-19。
159. 周世榮,〈湖南出土戰國以前青銅器銘文考〉,《古文字研究》,10(北京,1983),頁251、253。
160. 周宏偉,〈傳世文獻中沒有記載過洞庭郡嗎?〉,《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2:3(長沙,2003),頁83-84。
161. 周厚強、李端陽、陳明芳,〈孝感花園發現戰國秦漢墓群〉,《江漢考古》,1(武漢,1987.03),頁36。
162. 周振鶴,〈秦代洞庭、蒼梧兩郡懸想〉,《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5(上海,2005),頁63-67。
163. 岡本則真,〈古代四川の岷江上流域の楚系青銅器──牟托一號石棺墓出土の青銅禮樂器の分析を中心として〉,收入長江流域文化研究所,《長江流域と巴蜀、楚の地域文化》(東京:雄山閣,2006),頁45-72。
164. 岡村秀典、張緒球,〈湖北陰湘城遺址研究(I):1995年日中聯合考古發掘報告〉,《東方學報》,69(京都,1997),頁459-510。
165. 官信、鄭忠華、龍永芳,〈楚紀南故城大遺址周邊古墓群保護管理現狀與對策〉,《江漢考古》,3(武漢,2008.09),頁123-129。
166. 武仙竹、盧德佩,〈卜莊河遺址動物群研究報告〉,收入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文物局,《秭歸卜莊河》(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頁836-878。
167. 武家璧,〈虎座鳥架鼓辨正〉,《考古與文物》,5(西安,1997.09),頁57-62。
168. 武漢大學荊楚史地與考古研究室,〈南漳縣幾處古文化遺址調查簡報〉,《江漢考古》,2(武漢,1986.06),頁32-36。
169. 武漢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宜城市博物館,〈湖北宜城市周代文化遺址調查簡報(一)〉,《江漢考古》,4(武漢,2007.12),頁12-18。
170. 武漢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宜城市博物館,〈湖北宜城市周代文化遺址調查簡報(二)〉,《江漢考古》,2(武漢,2008.06),頁35-42。
171. 武漢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宜城市博物館,〈湖北宜城市周代文化遺址調查簡報(三)〉,《江漢考古》,3(武漢,2008.09),頁3-10。
172. 武漢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鍾祥市博物館,〈鍾祥羅山遺址調查簡報〉,《江漢考古》,3(武漢,2007.09),頁13-17。
173. 武漢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湖北麻城栗山崗戰國秦漢墓清理簡報〉,《考古》,11(北京,1990.11),頁997-1001。
174. 武漢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湖北宜城郭家崗遺址發掘〉,《考古學報》,4(北京,1997.10),頁515-551。
175. 武漢市文物局,〈武漢市收集的幾件重要的東周青銅器〉,《江漢考古》,2(武漢,1983.06),頁36-37。
176. 武漢市考古隊、漢陽縣文化館,〈武漢市漢陽縣熊家嶺楚墓〉,《考古》,12(北京,1988.12),頁1099-1108。
177. 武漢市考古隊、漢陽縣博物館,〈武漢市漢陽縣熊家嶺東周墓發掘〉,《文物》,6(北京,1993.06),頁65-76。
178. 松丸道雄,〈西周青銅器製作的背景──周金文研究‧序章〉,收入氏編,《西周青銅器とその國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0),頁13-14。
179. 林原,〈建國前楚文化硏究綜述〉,《江漢考古》,3(武漢,1995.09),頁49-54。
180. 枝江縣博物館,〈湖北枝江關廟山一號春秋墓〉,《江漢考古》,1(武漢,1990.03),頁12-13、6。
181. 枝江縣博物館,〈枝江近年出土的周代銅器〉,《江漢考古》,1(武漢,1991.03),頁53-56。
182.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區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陽馬鞍塚楚墓發掘簡報〉,10《文物》(北京,1984.10),頁1-17。
183.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淮陽縣文物保管所,〈河南淮陽平糧臺十六號楚墓發掘簡報〉,10《文物》(北京,1984.10),頁18-27。
184. 青陽縣文物管理所,〈安徽青陽縣龍崗春秋墓的發掘〉,《考古》,2(北京,1998.02),頁18-24。
185. 邵學海,〈虎座飛鳥是楚巫蹻與巴巫蹻的重組〉,《江漢考古》,2(武漢,1997.06),頁76-80。
186. 近藤浩之,〈馬王堆漢墓關係論著目錄〉,《中國出土資料研究》,創刊號(東京,1997.03),頁25-199。
187. 長沙市文物工作隊,〈長沙市白泥塘5號戰國墓發掘簡報〉,《文物》,(北京,1995.12),頁17-26。
188.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長沙市茅亭子楚墓的發掘〉,《考古》,4(北京,2003.04),頁33-49。
189.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長沙市馬益順巷一號楚墓〉,《考古》,4(北京,2003.04),頁50-73。
190.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長沙市三公里楚墓發掘簡報〉,《文物》,12(北京,2007.12),頁4-20。
191. 金翔,〈浙江安吉縣壟壩村發現一座戰國楚墓〉,《考古》,7(北京,2001.07),頁92。
192. 俞偉超,〈漢代諸侯王與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論「周制」、「漢制」與「晉制」的三階段性〉,原載《中國考古學會第一次年會論文集》,後收入氏著,《先秦兩漢考古學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頁117-124。
193. 宣州市博物館,〈宣州市戰國墓清理簡報〉,《文物研究》,12(北京,1999),頁75-76。
194. 咸寧地區博物館、陽新縣博物館,〈湖北陽新半壁山一號戰國墓〉,《考古》,6(北京,1994.06),頁525-531、537。
195. 重慶市博物館、萬州區文管所、復旦大學文博系,〈萬州麻柳沱遺址發掘報告〉,收入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移民局,《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8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頁539-559。
196. 重慶師範大學歷史與文博學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重慶忠縣石匣子和洞天堡戰國墓地發掘簡報〉,《考古》,12(北京,2009.12),頁32-38。
197. 胡仁宜,〈六安市九里溝出土的銅簋〉,《文物研究》,2(合肥:黃山書社,1986),頁39-40。
198. 胡文輝,〈睡虎地秦簡中的楚《日書》〉,《華學》,4(北京,2000),頁108-117。
199. 胡建軍,〈沅陵縣大洋山楚墓和窯頭戰國城址〉,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年鑒2004》(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284-285。
200. 胡悅謙,〈試談安徽出土的楚國銅量〉,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會第二次年會論文集1980》(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頁90-100。
201. 胡雅麗,〈包山楚簡所見「爵稱」考〉,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四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頁511-518。
202. 孫華,〈楚國國都地望三題〉,《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4:7(武漢,2005.07),頁51-59。
203. 孫華、曹大志,〈壽縣楚故城考古的回顧與展望〉,《古代文明研究通訊》,11(北京,2001.12),頁24-31。
204. 孫機,〈深衣與楚服〉,原載《考古與文物》,1(西安,1982.01);後收入氏著,《中國古輿服論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頁147。
205. 孫澤宏,〈漢壽聶家橋戰國墓葬〉,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年鑑1992》(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頁278-279。
206. 孫繪,〈利川縣出土一件虎紐錞于〉,《江漢考古》,3(武漢,1985.09),頁40。
207. 徐少華,〈楚都鉅陽及其相關問題考辨〉,收入唐曉峰(主編),《九州(第三輯)》(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頁180-186。
208. 徐少華,〈從南漳宜城出土的幾批蔡器談春秋楚郢都地望〉,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六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頁157-167。
209. 徐少華,〈郭店一號楚墓年代析論〉,《江漢考古》,1(武漢,2005.03),頁68-72。
210. 徐少華,〈古鄀國、鄀縣及楚鄀都地望辨析〉,收入武漢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石泉先生九十誕辰紀念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頁276-289。
211. 徐少華,〈楚都陳城及其歷史地理探析〉,《社會科學》,5(上海,2008.10),頁152-159。
212. 唐際根、荊志淳,〈商時期贛江流域的青銅文化格局〉,收入唐際根,《考古與文化遺產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頁279-289。
213. 夏志峰,〈新鄭器群文化因素分析〉,收入陳永源(主編),《海峽兩岸春秋鄭公大墓青銅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頁155-163。
214. 夏鼐,〈楚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鼐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頁158-159。
215. 夏瓊,〈沌口戰國楚墓清理工作完成 出土文物160餘件〉,《武漢晚報》,武漢,2005.05.03。
216. 晏昌貴,〈春秋楚王權與楚國政治地理結構〉,《江漢論壇》,3(武漢,1998.03),頁42-44。
217. 袁豔玲,〈周代青銅器的生產與流動〉,《考古》,10(北京,2009.10),頁68-77。
218. 涂高潮,〈略談黃陂魯臺山東周墓〉,《江漢考古》,2(武漢,1982.06),頁73-78。
219.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吉縣博物館,〈浙江安吉五福楚墓〉,《文物》,7(北京,2007.07),頁61-74。
220. 祝建華,〈楚俗探秘──鹿角立鶴懸鼓、鹿鼓、虎座鳥架鼓考〉,《江漢考古》,4(武漢,1991.12),頁83-86。
221. 秦潁、王昌燧、馮敏、楊立新、汪景輝,〈安徽淮北部分地區出土青銅器的銅礦來源分析〉,《東南文化》,1(南京,2004.02),頁86-88。
222. 益陽市文物管理處,〈湖南桃江腰子侖春秋墓〉,《考古學報》,4(北京,2003.10),頁511-543。
223. 草店坊城聯合考古勘探隊,〈孝感草店坊城的調查與勘探〉,《江漢考古》,2(武漢,1990.06),頁19-25。
224. 荊州地區博物館,〈湖北江陵藤店一號墓發掘簡報〉,《文物》,9(北京,1973.09),頁7-17。
225. 荊州地區博物館,〈湖北枝江出土一件銅鐘〉,《文物》,2(北京,1976.02),頁86。
226. 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馬山磚廠二號楚墓發掘簡報〉,《江漢考古》,3(武漢,1987.09),頁30-34、29。
227. 荊州博物館,〈湖北荊州院墻灣一號楚墓〉,《文物》,4(北京,2008.04),頁4-23。
228. 荊州博物館,〈湖北荊州熊家塚墓地2006~2007年發掘簡報〉,《文物》,4(北京,2009.04),頁4-25。
229. 荊州博物館、鐘祥市博物館,〈湖北鐘祥黃土坡東周秦漢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北京,2009.04),頁247-294。
230. 荊沙市文物處,〈江陵車壋戰國墓清理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96.03),頁22-25。
231. 荊沙鐵路考古隊,〈江陵秦家嘴楚墓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武漢,1988.06),頁36-43。
232. 荊沙鐵路考古隊,〈荊門簡家灣墓葬和窯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92.03),頁28-32。
233. 荊門市博物館,〈荊門市胡家崗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武漢,1988.06),頁23-29、68。
234. 荊門市博物館,〈荊門十里磚廠一號楚墓〉,《江漢考古》,4(武漢,1989.12),頁16-22、39。
235. 荊門市博物館,〈荊門市響嶺崗東周遺址與墓地發掘簡報〉,《江漢考古》,4(武漢,1990.12),頁12-23、55。
236. 荊門市博物館,〈紀山楚冢調查〉,《江漢考古》,1(武漢,1992.03),頁10-27。
237. 荊門市博物館,〈湖北荊門市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考古》,6(北京,1992.06),頁489-495、521。
238. 荊門市博物館,〈湖北省荊門市四冢一號楚墓〉,《文物》,4(北京,1999.04),頁29-31。
239. 荊門市博物館,〈湖北荊門黃付廟楚墓發掘報告〉,《江漢考古》,1(武漢,2005.03),頁24-44。
240. 郝本性,〈虢、鄭、秦、蔡、黃等國青銅器概述〉,收入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青銅器全集》第七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頁1-21。
241. 高至喜,〈從長沙秦和西漢早期墓葬看楚文化的延續和影響〉,原載湖南省楚史研究會,《楚史與楚文化研究》(長沙:求索雜誌社,1987);後收入氏著,《商周青銅器與楚文化研究》,頁254-259。
242. 高至喜,〈論戰國晚期楚墓〉,《東南文化》,4(南京,1990.04),頁75-85。
243. 高至喜,〈馬王堆漢墓中的楚文化因素分析〉,湖南省博物館,《湖南博物館文集》(長沙:岳麓書社,1991);後收入氏著,《商周青銅器與楚文化研究》,頁260-265。
244. 高至喜,〈略論秦鏡及其與楚鏡的關係〉,原載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後收入氏著,《商周青銅器與楚文化研究》,頁245-253。
245. 高至喜,〈湖南出土戰國玻璃璧和劍飾的研究〉,收入氏著,《商周青銅器與楚文化研究》(長沙:岳麓書社,1999),頁208-212。
246. 高至喜,〈論湖南秦墓〉,收入氏著,《商周青銅器與楚文化研究》,頁297-306。
247. 高至喜,〈論湖南戰國墓出土的巴蜀文物和巴人墓〉,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六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頁121-134。
248. 高至喜,〈越楚墓混葬和越器楚用──讀《湖南桃江腰子侖春秋墓》有感〉,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七集)》(長沙:岳麓書社,2007),頁447-457。
249. 高至喜、熊傳薪,〈楚人在湖南的活動遺跡概述──兼論有關楚文化的幾個問題〉,《文物》,10(北京,1980.10),頁50-60。
250. 高崇文,〈楚「鎮墓獸」為「祖重」解〉,《文物》,9(北京,2008.09),頁54-60。
251. 高崇文,〈從里耶古城、丹鳳古城的考古發現談秦楚關係〉,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研究──中國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0-67。
252. 高蒙河,〈萬州聚落:考古地理學的實踐與思考〉,收入湖北省文物事業管理局、湖北省三峽工程移民局,《2003三峽文物保護與考古學硏究學術硏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頁254-260。
253. 馬人權,〈安徽壽縣雙橋發現戰國墓〉,《考古通訊》,3(北京,1956.03),頁56。
254. 馬世之,〈關於楚之別都〉,《江漢考古》,2(武漢,1985.06),頁69。
255. 馬世之,〈略論楚郢都城市人口問題〉,《江漢考古》,1(武漢,1988.03),頁56-61。
256. 馬全,〈馬鞍塚楚墓墓主考〉,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一集)》,頁235-239。
257. 馬承源,〈漫談戰國青銅器上的畫像〉,《文物》,10(北京,1961.10),頁26-30。
258. 張中一、彭青野,〈論楚人入湘的年代〉,《江漢考古》,4(武漢,1984.12),頁84-90。
259. 張正明,〈讀書.考古.采風──南方民族史的史料學問題〉,收入中國民族史學會,《中國民族史學會第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4),頁224-230。
260. 張正明、滕壬生、張勝琳,〈鳳鬥龍虎圖象考釋〉,《江漢考古》,1(武漢,1984.03),頁96-100。
261. 張正明,〈從文化的機制和模式看楚國的西境〉,收入湖北省考古學會,《湖北省考古學會論文選集(二)》(武漢:《江漢考古》編輯部,1991),頁78-81。
262. 張正烺,〈矢王簋蓋跋──評王國維《古諸侯稱王說》〉,收入中國古文字研究會、陝西省考古研究所、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頁174-180。
263. 張光裕,〈新見楚式青銅器器銘試釋〉,《文物》,1(北京,2008.01),頁73-84。
264. 張吟午,〈先秦楚系禮俎考述〉,《考古》,12(北京,2005.12),頁59-67。
265. 張吟午、李福新,〈湖北宜城駱家山一號墓出土青銅器〉,《江漢考古》,1(武漢,1983.03),頁84。
266. 張昌平,〈早期楚文化中心區域的考古學觀察〉,《楚文化研究論集(第6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頁450-454。
267. 張國茂,〈安徽銅陵謝壠春秋銅器窖藏清理簡報〉,《東南文化》,4(南京,1990.04),頁210-212。
268. 張國茂,〈安徽銅陵市金口嶺春秋墓〉,《文物研究》,7(合肥:黃山書社,1991),頁286-289、295。
269. 張新明,〈湖北省秭歸縣發現周代甬鐘〉,《江漢考古》,4(武漢,1988.12),頁133-134。
270. 張樂發,〈湖北宜城市母牛山出土一批春秋青銅器〉,《考古》,9(北京,2008.09),頁93-96。
271. 張學武,〈廣水市黑洞灣東周墓葬發掘報告〉,收入熊卜發、李端陽、涂高潮(編),《鄂東北考古報告集》(武漢:湖北科技出版社,1996),頁46-63。
272. 張鐘雲,〈舒城五里鄉古墓葬清理簡報〉,《文物研究》,8(北京,1993),頁141-145。
273. 張鐘雲,〈楚都壽春城的探索〉,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五集)》(合肥:黃山書社,2005),頁121-132。
274. 常德市文物工作隊,〈湖南桃源縣二里崗戰國西漢墓葬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武漢,1995.06),頁7-18。
275. 常德市文物事業管理處,〈湖南常德德山茅灣戰國墓發掘簡報〉,《江漢考古》,3(武漢,1997.09),頁33-38。
276. 常德市文物事業管理處、漢壽縣文物管理所,〈湖南漢壽縣祝家崗戰國墓發掘簡報〉,《江漢考古》,4(武漢,1996.12),頁22-26。
277. 常德市文物管理所,〈湖南常德黃土山楚墓發掘報告〉,《江漢考古》,1(武漢,1995.03),頁1-18。
278. 常德市文物處、常德市鼎城區文管所,〈湖南常德黃土山板粟崗楚墓群〉,《江漢考古》,1(武漢,2004.03),頁10-24、58。
279. 常德市博物館,〈湖南常德跑馬崗戰國墓發掘簡報〉,《江漢考古》,3(武漢,2003.09),頁36-48。
280. 常德市博物館、桃源縣文管所,〈湖南桃源印家崗古墓葬〉,《江漢考古》,2(武漢,1994.06),頁30-33。
281. 常德地區文物工作隊、桃源縣文化局,〈桃源三元村一號楚墓〉,《湖南考古輯刊》,4(長沙,1987),頁22-32。
282. 梁云,〈從秦文化的轉型看考古學文化的突變現象〉,《華夏考古》,3(鄭州,2007.09),頁103-113。
283. 崔仁義,〈試析與郭店楚簡共存的木片俑〉,《文物》,9(北京,2007.09),頁88-92。
284. 曹桂岑,〈淮陽楚墓論述〉,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一集)》(武漢:荊楚書社,1987),頁60-70。
285. 曹桂岑、駱崇禮、張志華,〈淮陽平糧臺四號墓發掘簡報〉,《河南文博通訊》,1(鄭州,1980),頁34-36。
286. 曹傳松,〈湘西北楚城調查與探討──兼談有關楚史幾個問題〉,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頁177-190。
287. 淮安市博物館,〈江蘇淮安市運河村一號戰國墓〉,《考古》,10(北京,2009.10),頁3-20。
288. 盛儲彬,〈徐州地區楚文化及其對兩漢文化的影響〉,收入徐州市兩漢文化研究會,《兩漢文化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頁143-152。
289. 符伏田,〈「武王戈」主尋析〉,《湖南考古輯刊》,7(長沙,1999),頁272-273。
290. 笪浩波,〈湖北宜城羅崗車馬坑的幾個相關問題〉,《華夏考古》,2(北京,1999.06),頁77-80。
291. 笪浩波,〈先秦禮車制度初探〉,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六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頁81-103。
292. 笪浩波,〈由楚文化遺存的分布特點看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區域〉,《華夏考古》,1(鄭州,2010.03),頁95-104。
293. 許文,〈安徽懷寧縣出土春秋青銅器〉,《文物》,11(北京,1983.11),頁68-71。
294. 郭偉民,〈沅陵楚墓新近出土銘文砝碼小識〉,《考古》,8(北京,1994.08),頁719-721。
295. 郭偉民,〈湘西巴跡初探〉,《四川文物》,5(成都,1994.10),頁10-14。
296. 郭偉民、胡建軍,〈沅陵縣窯頭東周城址及戰國西漢墓葬〉,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年鑒1993》(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頁210-211。
297. 陳千萬、卓道成,〈保康重陽楚鼎及有關遺址的發現與啟示〉,《江漢考古》,2(武漢,2000.06),頁75-81、93。
298. 陳光祖,〈「南方文明」的南方──越南東山文化人形柄青銅短劍初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0:1(臺北,2009.03),頁1-42。new window
299. 陳芳妹,〈時代與區域風格間的激盪:西周青銅藝術風格的多樣性及禮制發展大勢變因試析〉,收入邢義田(主編),《中世紀以前的地域文化、宗教與藝術》(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頁99-181。new window
300. 陳柏楨,〈中國早期鹽的使用及其社會意義的轉變〉,《新史學》,17:4(臺北,2006),頁15-72。
301. 陳伯楨,〈世界體系理論觀點下的巴楚關係〉,《南方民族考古》,6(北京,2010),頁41-68。
302. 陳洪,〈墓葬からみた秦の社會樣相──睡虎地墓地を中心として〉,《中國考古學》,5(福岡,2006.11),頁1-30。
303. 陳昭容,〈從古文字材料談先秦的盥洗用具及其相關問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4(臺北,2000.12),頁857-932。
304. 陳昭容,〈性別、身分與財富──以商周青銅器與墓葬遺物所作的觀察〉,收入李貞德(主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9),頁19-86。new window
305. 陳振裕,〈談虎座鳥架鼓〉,《江漢考古》,1(武漢,1980.04),頁65-68。
306. 陳振裕,〈東周楚城初探〉,收入氏著,《楚文化與漆器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頁33-53。
307. 陳振裕,〈湖北楚墓綜述〉,收入氏著,《楚文化與漆器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頁54-68。
308. 陳振裕、楊權喜,〈當陽沮河下游一九七二年考古調查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82.03),頁25-32。
309. 陳躍均、院文清,〈「鎮墓獸」略考〉,《江漢考古》,3(武漢,1983.09),頁63-67。
310. 彭文,〈從秦陵銅車馬上的菱形紋樣看秦文化與楚文化的交流〉,《中原文物》,1(鄭州,2003.02),頁36-43。
311. 彭浩,〈「鎮墓獸」新解〉,《江漢考古》,2(武漢,1988.06),頁66-68。
312. 彭浩,〈包山楚簡反映的楚國法律與司法制度〉,收入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上冊)》,頁548-554。
313. 彭裕商,〈東周青銅盆、盞、敦研究〉,《考古學報》,2(北京,2008.04),頁175-194。
314. 彭學斌、李應東,〈重慶萬州大丘坪墓群考古發掘〉,原載《中國文物報》(北京),2004年5月21日,1版,後收入曹兵武、李衛(主編),《發現中國──2004年100個重要考古新發現》(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頁176-178。
315. 彭錦華,〈沙市地區楚文化遺址綜述〉,收入湖北省考古學會,《湖北省考古學會論文選集(二)》(武漢:《江漢考古》編輯部,1991),頁110-120、133。
316. 舒向今,〈試論「五溪」在楚國中的戰略地位〉,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三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401-411。
317. 舒城縣文物管理所,〈舒城縣秦家橋戰國楚墓清理簡報〉,《文物研究》,6(北京,1990),頁135-138。
318. 渡邊英幸,〈秦律の夏と屬邦〉,《東洋史研究》,66:2(東京,2007.09),頁1-33。
319.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雨臺山楚墓發掘簡報〉,《江漢考古》,3(武漢,1990.09),頁1-7。
320.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8年楚都紀南城松柏區的勘查與發掘〉,《江漢考古》,4(武漢,1991.12),頁6-15。
321.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黃州龍王山磚廠5號墓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93.03),頁34-39。
322.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昌縣小溪口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94.03)頁65-68。
323.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江三峽工程壩區白獅灣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99.03)頁1-10。
32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荊州紀城一、二號楚墓發掘簡報〉,《文物》,4(北京,1999.04),頁4-17。
325.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荊州秦家山二號墓清理簡報〉,《文物》,4(北京,1999.04),頁18-28。
326.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麻城市李家灣春秋楚墓〉,《考古》,5(北京,2000.05),頁21-33。
327.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荊州施家地楚墓發掘簡報〉,《考古》,8(北京,2000.08),頁36-54。
328.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城市楚皇城遺址文物保護管理總體規劃〉(2001.08),轉引自尹弘兵,〈蠻河流域文物普查資料分析與楚都探索〉,《江漢考古》,1(武漢,2007.03),頁75。。
329.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昌上磨垴周代遺址發掘簡報〉,收入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文物局,《湖北庫區考古報告集(第一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頁738-750。
330. 湖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孝感地區博物館、雲夢縣博物館,〈’92雲夢楚王城發掘簡報〉《文物》,4(北京,1994.04),頁42-51。
331.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城市博物館,〈湖北宜城老鴰倉遺址試掘報告〉,《江漢考古》,1(武漢,2003.03),頁16-17。
332.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城縣博物館,〈宜城桐樹園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96.03),頁15-21。
333.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城縣博物館,〈湖北宜城蕭家嶺遺址的發掘〉,《文物》,1(北京,1999.01),頁21-31。
33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荊州市博物館、鍾祥市博物館,〈湖北鍾祥市冢十包楚墓的發掘〉,《考古》,2(北京,1999.02),頁61-74。
335.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崇文,〈試論先秦兩漢喪葬禮俗的演變〉,《考古學報》,4(北京,2006.10),頁454。
336.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黃岡市博物館、黃州博物館,〈湖北黃州楚墓〉,《考古學報》,2(北京,2001.04),頁227-274。
337.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黃岡地區博物館、麻城市博物館、紅安縣博物館,〈京九鐵路(紅安、麻城段)文物調查〉,《江漢考古》,3(武漢,1993.09),頁14-16、13。
338.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水市博物館,〈湖北廣水巷子口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2008.03),頁15-36。
339.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博物館、宜城縣博物館,〈湖北宜城羅崗車馬坑〉,《文物》,12(北京,1993.12),頁1-18、35。
340.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工作站,〈江陵紀南城陝家灣楚墓發掘簡報〉,《江漢考古》,4(武漢,1989.12),頁23-24。
341. 湖北省京珠公路考古隊孝感組,〈孝感黃土崗戰國楚墓發掘簡報〉,《江漢考古》,3(武漢,2000.09),頁26-30。
342. 湖北省宜昌地區博物館,〈枝江縣青山古墓群調查簡報〉,《江漢考古》,2(武漢,1987.06),頁57-59。
343. 湖北省宜昌地區博物館,〈湖北枝江縣姚家港楚墓發掘報告〉,《考古》,2(北京,1988.02),頁157-168。
344. 湖北省宜昌地區博物館,〈當陽曹家崗5號楚墓〉,《考古學報》,4(北京,1988.10),頁455-500。
345. 湖北省宜昌地區博物館,〈湖北枝江姚家港高山廟兩座春秋楚墓〉,《文物》,3(1989.03),頁57-62。
346. 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天星觀1號楚墓〉,《考古學報》,1(北京,1982.01),頁71-116。
347. 湖北省荊門市博物館,〈荊門郭店一號楚墓〉,《文物》,7(北京,1997.07),頁35-48。
348. 湖北省荊門市博物館,〈荊門馬家垸屈家嶺文化城址調查〉,《文物》,7(北京,1997.07),頁49-53。
349. 湖北省博物館,〈湖北枝江百里洲發現青銅器〉,《文物》,3(北京,1972.03),頁65-68。
350. 湖北省博物館,〈宜昌前坪戰國兩漢墓〉,《考古學報》,2(北京,1976.04),頁115-148。
351. 湖北省博物館,(當陽季家湖楚城遺址),《文物》,10(北京,1980.10),頁31-41。
352. 湖北省博物館,〈沮、漳河中游考古調查〉,《江漢考古》,2(武漢,1982.06),頁82-84。
353. 湖北省博物館,〈楚都紀南城的勘查與發掘(上)〉,《考古學報》,3(北京,1982.07),頁325-350。
354. 湖北省博物館,〈楚都紀南城的勘查與發掘(下)〉,《考古學報》,4(北京,1982.10),頁477-507。
355. 湖北省博物館,〈宜昌覃家沱兩處周代遺址的發掘〉,《江漢考古》,1(武漢,1985.03)頁38-56。
356. 湖北省博物館江陵工作站、麻城縣革命博物館,〈麻城楚墓〉,《江漢考古》,2(武漢,1986.06),頁10-28。
357. 湖北省博物館江陵工作站,〈江陵馬山十座楚墓〉,《江漢考古》,3(武漢,1988.09),頁21-35。
358. 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當陽馮山、楊木崗遺址試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83.03),頁43-50。
359.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沅陵縣文管所,〈湖南沅陵木馬嶺戰國墓發掘簡報〉,《考古》,8(北京,1994.08),頁683-684。
360.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桃源縣文化局、桃花源文物管理所,〈湖南桃源縣獅子山戰國墓發掘〉,《文物》,7(北京,1992.07),頁60-74。
361. 湖南省益陽地區文物工作隊,〈益陽羊舞嶺戰國東漢墓清理簡報〉,《湖南考古輯刊》,2(長沙,1984),頁70-77。
362. 湖南省益陽地區文物工作隊,〈益陽楚墓〉,《考古學報》,1(北京,1985.01),頁89-117。
363. 湖南省常德地區文物工作隊,〈常德縣官山戰國墓清理簡報〉,《考古》,12(北京,1985.12),頁1109-1113。
364.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常德德山戰國墓葬〉,《考古》,12(北京,1959.12),頁658-662。
365.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常德德山楚墓發掘報告〉,《考古》,9(北京,1963.09),頁461-473、479。
366. 湖南省博物館,〈長沙瀏城橋一號墓〉,《考古學報》,1(北京,1972.01),頁59-72。
367.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湘鄉牛形山一、二號大型戰國木槨墓〉,《文物資料叢刊》,3(北京,1980),頁98-112。
368. 湖南省博物館、益陽縣文化館,〈湖南益陽戰國兩漢墓〉,《考古學報》,4(北京,1981.10),頁519-549。
369. 湖南省博物館、麻陽銅礦,〈湖南麻陽戰國時期古銅礦清理簡報〉,《考古》,2(北京,1985.02),頁113-123。
370. 程亦勝,〈浙江安吉古城發現楚金幣〉,《考古》,10(北京,1995.10),頁955。程欣人,〈湖北孝感野豬湖中發現大批楚國銅貝〉,《考古》,7(北京,1964。07),頁369。
371. 覃芳,〈廣西先秦時期的青銅劍〉,收入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廣西考古文集(第二集)──紀念廣西考古七十週年專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頁474-493。
372. 鄂博三峽考古隊第三組,〈宜昌縣朱家台遺址試掘〉,《江漢考古》,2(武漢,1989.06)頁22-26。
373. 雲夢縣文化館,〈湖北雲夢縣珍珠坡一號楚墓〉,《考古學集刊》,1(北京,1981),頁104-110。
374. 雲夢縣博物館,〈雲夢楚王城H11清理簡報〉,《江漢考古》,4(武漢,1996.12),頁18-21、26。
375. 間瀨收芳,〈戰國時代楚文化の中の鼎と敦──周邊文化との關連を主眼にみる〉,《古史春秋》,3(東京,1986),頁30。
376. 間瀨收芳,〈戰國楚國末期の壽春地域について〉,收入氏(編),《『史記』、『漢書』の再檢討と古代社會の地域的研究》(平成五年度科學研究費補助金一般研究(B)研究成果報告書,1994.03),頁65-93。
377. 黃石市博物館,〈大冶古文化遺址考古調查〉,《江漢考古》,4(武漢,1984.12),頁10-16。
378. 黃州古墓發掘隊,〈湖北黃州國兒沖楚墓發掘簡報〉,《江漢考古》,3(武漢,1983.09),頁13-22。
379. 黃州古墓發掘隊,〈黃岡羅漢山楚墓〉,《江漢考古》,1,(武漢,1987.03),頁1-4。
380. 黃岡市博物館、黃州區博物館,〈湖北黃崗兩座中型楚墓〉,《考古學報》,2(北京,2000.04),頁257-284。
381. 黃尚明,〈楚文化的西漸歷程:兼論楚文化的「峽區類型」〉,《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3:6(武漢,2004),頁20-29。
382. 黃尚明,〈湖北襄樊市區附近的秦移民遺存探討〉,《考古與文物》,1(西安,2006.01),頁70-76。
383. 黃尚明,〈論楚文化對巴文化的影響〉,《江漢考古》,2(武漢,2008.06),頁68-73、121。
384. 黃陂縣文化館,〈黃陂縣作京城遺址調查簡報〉,《江漢考古》,4(武漢,1985.12),頁11-19。
385. 黃陂縣文化館、孝感地區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黃陂魯台山兩周遺址與墓葬〉,《江漢考古》,2(武漢,1982.06),頁37-61。
386. 黃宣佩,〈上海市嘉定縣外岡古墓清理〉,《考古》,12(北京,1959.12),頁685-686。
387. 黃鳳春,〈試論包山2號楚墓飾棺連璧制度〉,《考古》,11(北京,2001.11),頁60-65。
388. 黃鳳春,〈湖北荊門市十里鋪鎮何橋古城遺址試掘簡報〉,《江漢考古》,4(武漢,2001.12),頁16-22。
389. 黃綱正,〈長沙與壽縣晚期楚文化比較研究〉,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五集)》(合肥:黃山書社,2003),頁37-44。
390. 黃錫全,〈楚器銘文中「楚子某」之稱謂問題辯證──兼述古文字中有關楚君及其子孫與楚貴族的稱謂〉,《江漢考古》,4(武漢,1986.12),頁75-81。
391. 黃錫全,〈楚幣新探〉,《中國錢幣》,2(北京,1994),頁10-16。
392. 黃錫全,〈長江中游楚國「 郢」試探〉,原載重慶長江三峽博物館,《長江文明(第一輯)》,後收入氏著,《古文字與古貨幣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頁347-351。
393. 黃錫全,〈楚都「鄩郢」新探〉,收入氏著,《古文字與古貨幣文集》,頁340-346。
394. 黃應貴,〈歷史學與人類學的會合:一個人類學者的觀點〉,收入杜正勝(編),《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頁285- 316。new window
395. 楚皇城考古發掘隊,〈湖北宜城楚皇城勘查簡報〉,《考古》,2(北京,1980.02),頁108-113、134。
396. 楊立新,〈楚文化東漸江淮的歷程〉,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五集)》(合肥:黃山書社,2003),頁23-36。
397. 揚州博物館,〈江蘇揚州市西湖鎮果園戰國墓的清理〉,《考古》,11(北京,2002.11),頁35-41。
398. 楊啟乾,〈常德市德山夕陽坡二號楚墓竹簡初探〉,收入湖南省楚文化研究會,《楚史與楚文化研究》(長沙:求索雜誌社,1987),頁336-349。
399. 楊啟乾,〈常德市德郊東周西漢墓〉,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年鑑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頁215。
400. 楊啟乾,〈湘西北出土巴式銅器考略〉,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四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頁446-459。
401. 楊啟乾、劉廉銀、李紹南,〈漢壽縣朱木山戰國墓群〉,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年鑑1988》(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頁214-215。
402. 楊華,〈三峽地區春秋戰國時期冶鐵業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兼論楚國對巴蜀地區冶鐵業的影響〉,《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重慶,2005.),頁61-69。
403. 楊華,〈長江三峽地區東周時期埋葬習俗考古文化的研究〉,收入氏著,《三峽遠古時代考古文化》(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頁306-307。
404. 楊華,〈長江三峽南岸入蜀古道考〉,收入李禹階(編),《三峽考古與多學科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頁110-134。
405. 楊鳩霞,〈長豐戰國晚期楚墓〉,《文物研究》,4(北京,1988.10),頁89-98。
406. 楊鳩霞,〈樅陽旗山戰國楚墓〉,《中國考古學年鑑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頁189。
407. 楊權喜,〈東周時代楚郢都的農業生產考略〉,《農業考古》,2(南昌,1990),頁111-120。
408. 楊權喜,〈楚郢都的製陶手工業〉,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頁30-43。
409. 董珊,〈新蔡楚簡所見的「顓頊」和「雎漳」〉,「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admin3/html/dongshan01.htm 刊登時間:2003.11.27)。
410. 董珊,〈出土文獻所見「以諡為族」的楚王族──附說《左傳》「諸侯以字為諡因以為族」的讀法〉,《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2(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頁110-130。
411. 董國安,〈常德市德山楚墓〉,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年鑑1985》(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頁197。
412. 葉波,〈銅陵鳳凰山發現春秋銅器〉,《文物研究》,3(合肥:黃山書社,1988),頁84-86。
413. 葉潤清,〈樅陽縣旗山戰國墓群小灣墓地〉,《中國考古學年鑑2006》(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頁214-215。
414. 賈慶元、任一龍,〈淮南市九里戰國及兩漢墓地〉,《中國考古學年鑑2006》(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頁215。
415. 賈漢清,〈熊家塚墓地〉,收入荊州博物館,《荊州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頁143-152。
416. 賈曉玲,〈湖北陽新蔡家祠出土一批銅器〉,《考古》,3(北京,1994.03),頁277-278。
417. 廖泱修,〈試析戰國楚式「玉瓶形飾」擺置方向與正名:兼論「花朵形紋」的由來與演變〉,《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刋》,11(臺北,2003),頁175-187。
418. 廖靈敏、潘春旭、陳官濤,〈子陵崗出土銅器樣品檢測分析〉,收入荊門市博物館,《荊門子陵崗》,頁246-254。
419. 壽縣博物館,〈壽縣雙橋戰國墓調查〉,《文物研究》,2(北京,1986.12),頁11-13。
420. 熊卜發,〈略談孝感吳家墳東周墓葬的陶器分期與文化特徵〉,收入熊卜發(編),《鄂東北地區文物考古》(武漢:湖北科技出版社,1995),頁167-172。
421. 熊卜發、李端陽,〈孝昌縣武家崗東周墓葬第一次發掘報告〉,收入熊卜發、李端陽、涂高潮(編),《鄂東北考古報告集》,頁16-45。
422. 熊卜發、李端陽、陳明芳,〈孝感天津湖戰國楚墓發掘〉,收入熊卜發(編),《鄂東北地區文物考古》,頁180-188。
423. 熊卜發、張學武,〈廣水市黃家嘴東周遺址試掘〉,收入熊卜發(編),《鄂東北地區文物考古》,頁173-179。
424. 熊卜發、劉志升,〈雲夢楚王城遺址發掘和城垣解剖〉,收入熊卜發(編),《鄂東北地區文物考古》,頁153-166。
425. 熊傳薪,〈湖南發現的古代巴人遺物〉,《文物資料叢刋》,7(北京,1983),頁30-33。
426. 熊傳薪,〈常德市德山戰國木槨墓〉,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年鑑1984》(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頁145-146。
427. 熊傳薪,〈楚、曾諸侯國的青銅藝術〉,收入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青銅器全集(第10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頁2。
428. 趙成甫,〈楚畫楚俗對南陽漢畫像石的影響〉,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四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頁543-551。
429. 趙炳清,〈楚、秦黔中郡略論:兼論屈原之卒年〉,《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1:3(西安,2006),頁107-115。
430. 趙炳清,〈從峽江地區的楚墓看楚國的西境變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3:2(上海,2008.04),頁52-58、75。
431. 趙炳清,〈從峽江地區楚文化遺存看東周時期的巴楚關係〉,《考古》,4(北京,2010.04),頁79-86。
432. 劉玉堂,〈楚人入贛的時間、路線及發展試探〉,《中南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武漢,1987.07),頁128-132。
433. 劉建國,〈蔡侯墓文化屬性試析──兼論楚式青銅器的形成及其外因〉,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頁229-242。
434. 劉家和,〈楚邦的發生和發展〉,收入日知(編),《古代城邦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頁304-314。
435. 劉祖信,〈荊門楚墓的驚人發現〉,《文物天地》,6(北京,1995.11),頁2-5。
436. 劉彬徽,〈里耶古城一、二期文化內涵的思考〉,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研究──中國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頁68-73。
437. 劉廉銀,〈常德縣四運停車場戰國墓〉,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年鑑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頁216-217。
438. 劉廉銀,〈常德縣崗市樟樹山戰國西漢墓群〉,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年鑑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頁219。
439. 劉綱紀,〈楚藝術美學五題〉,《文藝研究》,4(北京,1990.08),頁81-96。
440. 廣水市博物館,〈湖北省廣水市彭家壪古墓清理簡報〉,《江漢考古》,2(武漢,1990.06),頁49-53。
441.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萬州文物管理所,〈萬州黃陵嘴遺址發掘報告〉,收入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移民局,《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2001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頁1132-1173。
442. 廣瀨薰雄,〈包山楚簡「所 」分析〉,《郭店楚簡思想史的研究》,5(東京,2001.02),頁129-167。
443. 廣瀨薰雄,〈包山楚簡に見えゐ證據制度について〉,收入郭店楚簡研究會,《楚地出土資料と中國古代文化》(東京:汲古書院,2002),頁347-389。
444. 增淵龍夫,〈先秦時代の封建と郡縣〉,收入氏著,《中國古代の社會と國家》(東京:岩波書店,1996再版),頁377-487。
445. 樟樹市博物館,〈江西樟樹觀上春秋墓〉,《南方文物》,2(南昌,1997.06),頁46-48。
446. 潘佳紅,〈小議「鎮墓獸」-與〈「鎮墓獸」意義辨〉一文商榷〉,《江漢考古》,2(武漢,1992.06),頁82-84。
447. 潛山縣文管所,〈安徽潛山彰法山9號戰國墓〉,《江漢考古》,4(武漢,1992.12),頁22-24。
448. 黎石生,〈里耶秦簡中的兩個小問題〉,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研究──中國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頁181-187。
449. 滕引忠,〈橫峰出土春秋戰國銅器〉,《江西文物》,2(南昌,1991.06),頁40。
450. 褚金華,〈安徽省六安縣城北楚墓〉,《文物》,1(北京,1993.01),頁29-39。
451. 蔣廷瑜,〈楚國的南界和楚文化對嶺南的影響〉,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會第二次年會論文集(1980)》(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頁67-73。
452. 蔣廷瑜、藍日勇,〈廣西出土的楚文物及相關問題〉,《江漢考古》,4(武漢,1986.12), 頁68-74、91。
453. 鄧淑蘋,〈鳩杖:兼談古越俗中的鳥崇拜〉,《故宮文物月刊》,10:10=118(臺北,1993.01),頁98-123。new window
454. 鄭忠華、許道勝,〈鐘祥黃土坡五座銅禮器墓分期研究〉,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六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頁241-250。
455. 鄭威,〈新蔡葛陵楚簡地名雜識三則〉,收入丁四新(主編),《簡帛思想研究(三)──「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頁580-587。
456. 鄭祖梅、龍朝彬,〈常德市沅江內戰國錯金銅方壺〉,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年鑑1996》(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頁208。
457. 遼寧省博物館文物隊,〈遼寧蓋縣九壠地發現東漢紀年磚墓〉,《文物》,9(北京,1977.09),頁93。
458. 龍朝彬,〈桃源縣樟江鎮戰國墓群〉,收入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年鑑1997》,頁201。
459. 應山縣文化館文物組,〈應山吳店古墓葬清理簡報〉,《文物》,3(北京,1989.03),頁51-57。
460. 蕭兵,〈在廣闊的背景上探索──兼談《楚辭》與中華上古四大集群文化及太平洋文化因子的關係〉,《文藝研究》,6(北京,1985.12),頁21-32。
461. 謝小成,〈蕪湖縣「楚王城」遺址調查簡報〉,《文物研究》,9(合肥:黃山書社,1994),頁120-131。
462. 鍾立飛,〈試析江西的楚文化〉,《江漢考古》,2(武漢,1994.06),頁64-68。
463. 魏航空,〈楚文化消失過程的考古學分析〉,收入湖北省考古學會(選編),《湖北省考古學會論文選集(三)》(武漢:江漢考古編輯部,1998),頁150-163。
464. 魏航空,〈關於秦漢時期楚文化的探討〉,《南方文物》,1(南昌,2000.03),頁51-57、74。
465. 聶菲,〈楚系墓葬出土漆案略論〉,《南方文物》,1(南昌,1996.03),頁100-105。
466. 聶菲,〈楚式俎研究〉,《文物》,5(北京,1998.05),頁35-40。
467. 聶菲,〈「木辟邪」應為憑几考〉,《文物》,1(北京,2006.01),頁61-64。
468. 鎮江市博物館,〈江蘇武進孟河戰國墓〉,《考古》,2(北京,1984.02),頁135-137。
469. 鎮江博物館、重慶市文物局、重慶文物考古所、重慶市萬州文物管理所,〈萬州曾家溪墓地考古發掘報告〉,收入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移民局,《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2001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頁979-1019。
470. 羅運環,〈古文字資料所見楚國官制研究〉,收入楚文化研究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頁270-289。
471. 羅運環,〈論包山楚簡中的楚國州制〉,《江漢考古》,3(武漢,1991.09),頁75-78。
472. 羅運環,〈釋包山楚簡三字 及相關制度〉,收入李學勤、謝桂華(主編),《簡帛研究二○○二、二○○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頁6-13。
473. 羅運環,〈葛陵楚簡鄩郢考〉,《古文字研究》,27(北京,2008),頁498-500。
474. 譚宗菊,〈湖北當陽縣出土的戰國青銅器〉,《考古》,2(北京,1990.02),頁175。
475. 譚其驤,〈鄂君啟節銘文釋地〉,收入氏著,《長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頁193-211。
476. 譚遠輝,〈澧水下游楚墓論述〉,收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考古學會,《湖南考古2002》(長沙:岳麓出版社,2003),頁561-587。
477. 饒宗頤,〈荊楚文化〉,收入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中國上古史待定稿》(臺北,1969),頁273-315。new window
478. 蘇秉琦,〈楚文化探索中提出的問題──在中國考古學會第二次年會閉幕式上的講話〉,收入氏著,《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頁218-224。
479. 顧頡剛,〈春秋時代的縣〉,《禹貢半月刊》,7:6、7(北京,1937. .06),頁169-193。
480. 〈湖北江陵發現楚國大型遊宮基址群〉,原載《中國文物報》(2009.10),後轉載「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荊楚文化研究中心——荊楚文化網」(網址:http://chu.yangtzeu.edu.cn/newshow.asp?id=175&mnid=15306&classname=考古发现 ,2010.04.07刊載,2010.05.10檢索)。
481. Colin Mackenzie, ''The Evolution of Southern Bronze Styles in China during the Eastern Zhou Period,'' Bulletin of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of Hong Kong, number 7(1984-86), pp. 31-48.
482. 杜德蘭(Alain Thote),劉玉堂、賈繼東(譯),〈異質文化撞擊與交流的範例──浙川下寺墓隨葬器物的產地及相關問題〉,《江漢考古》,2(武漢,1996.06),頁89-93。
483. 羅森(Jessica Rawson),牛珺莉(譯),〈楚文化對漢代青銅器發展的影響〉,收入氏著,《中國古代的藝術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頁164-193。
484. 羅森,〈思想與圖像的互動──從中國後世觀念看隨葬陶俑〉,收入氏著,《中國古代的藝術與文化》,頁394-418。
485. Jessica Rawson, “Ritual Vessel Changes in the Warring States, Qin and Han Periods”, 收入邢義田(主編),《中世紀以前的地域文化、宗教與藝術》(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頁1-57。
486. Oscar Karlbeck, “Notes on some early Chinese bronze mirrors”, The China journal of science & arts, 4:1(Shanghi, 1926.01), pp.3-9.
四、 學位論文
1. 文炳淳,〈包山楚簡所見楚官制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2. 朱繼平,〈鄂東楚文化的歷史進程與特徵〉,武漢:武漢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3. 余慧君,〈淅川下寺器群研究:楚系青銅器區域風格及其成因〉,臺北: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4. 鄭威,〈楚國封君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
5. 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6. Cortney E Chaffin, Strange creatures of Chu: Antlered tomb sculpture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0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