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博物館文物演出的時間辯證:一個文化再生產的考察
書刊名:博物館學季刊
作者:林崇熙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Chun-hsi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9:3
頁次:頁7-23
主題關鍵詞:博物館時間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0)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
  • 點閱點閱:62
「時間性」與鏡像共生的「去時間性」都影響著文物在其所處脈絡的角色、功能與意義。而文物進入博物館場域後,博物館以「再時間化」與「再去時間化」再賦予文物新意義、新角色與新功能。「時間性」常意涵著品質與信賴,「時間距離感」帶來「異文化感」蘊含的 「特殊性」與「奇異性」,「時間轉換點」提供了新價值的誕生機會。而文物在不同樣態的「去時間性」中各得到懷舊感、神聖位階、經典性及促進認同政治等,使得文物得到超乎物質功能的意義與角色。當博物館基於各種立場或意識型態檢選某些文物後,此場域剝離了文物原有的時空脈絡及功能,從而透過博物館「再時間化」式的展示來賦予文物新時間序列、新詮釋與新角色。博物館將文物入藏、登錄、修復、展示時,亦都同時蘊含著博物館對文物「再去時間化」的作用,在權力╱知識╱時間的三角聯盟消弭了文物的本質性真實後,使得博物館得到詮釋彈性的機會,而以文物演出遂行各式各樣的目的。
研究報告
1.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2004)。退輔會龍崎炸藥工廠產業文化資產清查計畫報告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崇熙(2003)。臺鹽實業公司產業文化資產清查報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華建築文化協會(2004)。歷史建築公賣局臺中第五酒廠調查研究修復及再利用規劃建議案報告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2004)。臺南創意文化園區古蹟「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再利用修復調查研究案報告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嵩山(2003)。過去就是現在:當代阿里山鄒族文化形式的社會建構。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雲林科技大學設計中心(2005)。北門鹽場舊建物群空間再利用先期規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2)。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蒐藏政策,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05)。總統令修正文化資產保存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