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隱藏與揭露--論臺灣新詩在文化認同中的世代屬性
書刊名:臺灣詩學季刊
作者:鄭慧如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0
卷期:32
頁次:頁7-36
主題關鍵詞:臺灣新詩文化認同世代屬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69
  • 點閱點閱:50
期刊論文
1.余光中(1972)。第十七個誕辰。現代文學,46,1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瑞騰(2000)。迎向新世紀-「新世代詩人大展」前言。臺灣詩學,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我軍(19240421)。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臺灣民報,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燿德(19860800)。不安海域:臺灣地區八○年代前葉現代詩風潮試論。文訊,25,94-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淇瀁(19990600)。長廊與地圖:臺灣新詩風潮的溯源與鳥瞰。中外文學,28(1)=325,70-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正治(1987)。新詩未來開展的根源問題。文訊,28,126-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麗秋、楊宗翰(2000)。詩觀。臺灣詩學季刊,30,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須文蔚(2000)。詩觀。臺灣詩學季刊,30,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廖之韻(2000)。詩觀。臺灣詩學季刊,30,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夏宇(1997)。腹語術。臺北:現代詩季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燿德、簡政珍、游喚、鄭明娳(1990)。臺灣新世代詩人大系。臺灣新世代詩人大系。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捐(1997)。暗中。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玲(1988)。芬芳的海。臺北:大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Appleby, Joyce、Hunt, Lynn、Jacob, Margaret、薛絢(1996)。歷史的真相。正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羅青(1988)。詩人之燈。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趙振江(1993)。意氣草。台北:詩之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夏宇(1999)。Salsa。臺北:唐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克華(1995)。欠砍頭詩。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克華(1997)。美麗深邃的亞細亞。臺北: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燿德(1987)。銀碗盛雪。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燿德(1988)。都市終端機。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康(199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城邦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利玉芳(1996)。向日葵。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顏艾琳(1994)。抽象的地圖。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顏艾琳(1997)。骨皮肉。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古繼堂(1989)。臺灣新詩發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義芝(19990000)。從半裸到全開:臺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江文瑜(1998)。男人的乳頭。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紀小樣(1998)。想像王國。詩藝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明珂(19970000)。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千武(1982)。光復前臺灣新詩論。亂都之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紀蕙(2000)。前衛的推離與淨化:論林亨泰與楊熾昌的前衛詩論及其被遮蓋的境遇。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中村義一(1995)。臺灣的超現實主義。水蔭萍作品集。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包忠文(1992)。現代文學觀念的發展史。現代文學觀念的發展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向陽(1984)。七十年代臺灣現代詩風潮試論。七十三年文學批評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Foucault, Michel(1997)。知識的考掘。知識的考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余光中(1996)。征途未半念驊騮─序「溫健騮卷」。井然有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林亨泰(1998)。林亨泰全集(5)。林亨泰全集(5)。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林亨泰(1990)。從八○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世紀末偏航:八○年代臺灣文學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紀小樣(1997)。實驗劇團。實驗劇團。彰化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唐捐(1998)。大規模的沈默。大規模的沈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夏宇(1997)。摩擦‧無以名狀。摩擦‧無以名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商禽、辛鬱(1998)。八十七年詩選。八十七年詩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陳克華(1998)。因為死亡而經營的繁複詩篇。臺北:探索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陳義芝(1988)。不安的居住。不安的居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鯨向海(2000)。詩黨人聚眾滋事秘密檔案。談詩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Dillard, Annie(2000)。溪畔天問。溪畔天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黃應貴(1999)。根基歷史:羌族的兄弟故事。實踐、歷史與記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向陽(1996)。微弱但是有力的堅持:七○年代臺灣現代詩壇本土論述初探。臺灣現代詩史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連溫卿(1924)。將來之臺灣語,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向陽(1997)。八○年代臺灣現代詩風潮試論,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向陽(1998)。五○年代臺灣現代詩風潮試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廖毓文(1979)。台灣文字改革運動史略。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耀德(1996)。八○年代現代詩世代交替現象。臺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