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意象中國:1970年代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的國族符號建構
書刊名:文史臺灣學報
作者:解昆樺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ieh, Kun-hua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1
頁次:頁113-151
主題關鍵詞:戰後第一世代詩人中國意象國族主體性書寫意識Poet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postwarImage of ChinaNationSubjectivityWriting perspectiv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71
  • 點閱點閱:59
期刊論文
1.蕭蕭(20030700)。臺灣詩刊概述。文訊,213,73-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紀蕙(19961200)。故宮博物院vs超現實拼貼--臺灣現代讀畫詩中兩種文化認同之建構模式。中外文學,25(7)=295,66-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明娳(19860800)。鍛接的鋼--論現代詩中古典素材的運作。文訊,25,56-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咸浩(19951000)。逃離國族--五十年來的臺灣現代詩。聯合文學,11(12)=132,138-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慧如(20000900)。隱藏與揭露--論臺灣新詩在文化認同中的世代屬性。臺灣詩學季刊,32,7-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慧如(19971200)。狂戀福爾摩沙--詩社.詩選與族群認同。臺灣詩學季刊,21,108-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瑞騰(19930900)。文學中國:以臺灣為中心的思考。臺灣文學觀察雜誌,8,62-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蕭阿勤(20050600)。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臺灣一九七○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形成。臺灣社會學,9,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建忠、沈芳序(20030700)。臺灣新文學雜誌年表初編(一九二五-二OO三)。文訊,213,119-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瑞騰(20030700)。文藝雜誌學導論。文訊,213,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豐楙(1977)。傳統純詩與現代詩--現代詩的初步考察。大地詩刊,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向陽(19920700)。從「小圈圈」到「大圈圈」--試析臺灣現代詩的傳播困境。文訊,42=81,17-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大為(2004)。當代馬華文學的三大板塊。香港文學,2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春榮(19770415)。鎔成--從古典詩詞到現代詩。詩人季刊,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弦(1990)。新詩四十年的詩社與詩運。幼獅文藝,71(5)=437,48-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默(19831000)。「三十年來全國新詩期刊縱橫談」補述。創世紀詩雜誌,62,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鄭慧如(19970900)。狂戀福爾摩沙(上)--詩社.詩選與族群認同。臺灣詩學季刊,20,42-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建忠(20001000)。尋找臺灣詩的航向--試論戰後多次現代詩論戰的時代意義。文學臺灣,36,175-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蕭阿勤(20001000)。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史研究,6(2),77-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淇瀁(19970500)。八0年代臺灣現代詩風潮試論。臺灣史料研究,9,98-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癸雲(20051200)。詩和現實的理想距離--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三年台灣現代詩論戰的再檢討。臺灣文學學報,7,43-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江寶釵(20050500)。重省五○年代臺灣文學史的詮釋問題--一個奠基於「場域」的思考。東華漢學,3,319-3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蕭阿勤(20050900)。臺灣文學的本土化典範:歷史敘事、策略的本質主義與國家權力。文化研究,1,97-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奚密(1997)。回顧現代詩論戰:再論「一場未完成的革命」。青春時代的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廿週年回顧研討會。台北:文建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豐楙(1996)。七十年代新詩社的集團性格及其城鄉意識。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台北:文訊雜誌社。325-3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淇瀁(1996)。微弱但是有力的堅持--七十年代現代詩的回歸風潮。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臺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瑞明(1996)。戰後臺灣文學的再編成。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臺北:文建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燿德(1996)。八十年代現代詩世代交替現象。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臺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義芝(2004)。另裁偽體親風雅:一九七O年代臺灣新詩的轉向。兩岸現代文學發展與思潮學術研討會,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主辦、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承辦 (會議日期: 2004/10/29-10/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雙英(2004)。七O年代臺灣新詩論述的流變。兩岸現代文學發展與思潮學術研討會,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主辦、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承辦 (會議日期: 2004/10/29-10/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慧如(1996)。從敘事詩看七十年代現代詩的回歸風潮。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臺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向陽(1996)。文學、社會與意識型態:以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中的副刊媒介運作為例。第二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臺灣文學與社會,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文訊雜誌社(1996)。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台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阮美慧(2002)。台灣精神的回歸:六、七○年代台灣現代詩風的轉折(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正忠(2001)。軍旅詩人的異端性格--以五、六十年代的洛夫、商禽、瘂弦為主(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解昆樺(2007)。青春構詩:七O年代新興詩社與1950年世代詩人的詩學建構策略。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大為(2001)。亞細亞的象形詩維。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aid, Edward W.、王志弘、王淑燕、莊雅仲、郭莞玲、游美惠、游常山(2004)。東方主義。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天儀(2000)。臺灣文學的週邊--臺灣文學與臺灣現代詩的對流。臺北:富春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渡也(1995)。新詩補給站。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潛誠(1994)。感性定位:文學的想像與介入。臺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錦樹(1998)。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霍布斯邦、陳思仁、潘宗億、洪靜宜、蕭道中、徐文路、崔姆.路普、摩根、康納汀、康恩、藍傑(2002)。被發明的傳統。貓頭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洪三雄(19930000)。烽火杜鵑城:七〇年代臺大學生運動。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漢良(1977)。現代詩論衡。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小楓(1996)。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焦桐(19981110)。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春榮(1987)。詩學析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趙天儀(20020000)。時間的對決:臺灣現代詩評論集。臺北:富春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錦樹(20060000)。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廖咸浩(1995)。愛與解構--當代台灣文學評論與文化觀察。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奚密(1998)。現當代詩文錄。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瑞騰(1995)。文化理想的追尋。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明德(2001)。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義芝(2006)。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錦忠(20030000)。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孟樊(1993)。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新詩批評卷。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雙英(2006)。二十世紀台灣新詩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丁迺庶(1968)。中華文化復興論文集。臺北:五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呂正惠(1992)。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臺北市: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果顯(2005)。中華文化復與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孟樊、林燿德(1994)。世紀末偏航:八〇年代臺灣文學論。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芳明(1974)。鏡子與影子--現代詩評論。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默(1996)。臺灣現代詩編目1949-1995。臺北市: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解昆樺(2006)。詩不安:七O年代新興詩社及詩人之精神動員與典律建制。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鄭鴻生(2002)。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臺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臺北市:聯經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SarDesai, D. R.、蔡百銓(2002)。東南亞史。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楊澤(1994)。七O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游勝冠(1996)。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古添洪(1984)。記號詩學。台北:東大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林燿德(1993)。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2.文學現象。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孟樊(1998)。當代臺灣新詩理論。臺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楊宗翰(20020000)。臺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廖炳惠(20060000)。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呂正惠(1992)。戰後臺灣文學經驗。新地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林淇瀁(20010000)。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誦聖(20010000)。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臺灣小說論。臺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盧建榮(19990000)。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劉紀蕙(20000000)。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立緖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林于弘(2004)。臺灣新詩分類學。臺北:鷹漢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尉天聰(1980)。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市: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王德威(1998)。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簡政珍(20040000)。臺灣現代詩美學。臺北市: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潘麗珠(2004)。現代詩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柯慶明(20060000)。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葉維廉(1988)。歷史、傳釋與美學。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班納迪克.安德森、吳叡人(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邱天助(20020000)。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鄭毓瑜(20050000)。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黃俊傑(20060000)。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奚密(1997)。回顧現代詩論戰:再論「一場未完成的革命」,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錦樹(2004)。幽靈的文字--新中文方案、白話文、方言土語與國族想像。重建想像共同體。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豐楙(1993)。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前後新詩社的興起及其意義--兼論相關的一些現代詩評論。文學現象卷 : 台灣1970--1989。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淇瀁(1993)。七O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2.文學現象。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淇漾(2001)。長廊與地圖。臺灣現代詩經緯。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