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西方浮士德到東方狂魂--跨文化編創之文本比較研究
書刊名:儒學研究論叢
作者:楊馥菱
出版日期:2012
卷期:5
頁次:頁145-159
主題關鍵詞:浮士德狂魂一心歌仔戲劇團跨文化編創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
2011年12月17─18日,「一心歌仔戲劇團」假臺北城市舞台推出《狂魂》,即是改編自《浮士德》,這部作品可說是傳統戲曲與西方文學作品的再次接軌。據編劇孫富叡表示,該劇是以馬婁的《浮士德博士悲劇史》作為改編士德》之部分情節內容,加以編創。對於一部舉世皆知的故事進行改編,無可避免的的依據,再吸收歌德的詩劇《浮是文化隔閡的克服與主題思想的掌握,《狂魂》的深度與向度能否適合劇種本身,能吿 契合臺灣觀眾的審美趣味,這在臺灣劇場史上是相當值得大家留心與關注的。 為了對於《狂魂》進行深入的分析,便需先就其本事根源加以探究。《狂魂》的故事內涵究竟承襲自馬婁版本的哪些情節?又汲取了歌德版本的哪些內容?為了能夠精準爬梳這其中的承襲與衍異,而不淪為表淺的討論,筆者認為精讀文本是有其必要的,因而將對於馬婁、歌德及孫富叡三個版本詳盡介紹與分析。本文將先就浮士德故事之淵源與相關作品加以介紹,接著再就浮士德(馬婁及歌德兩個版本)與《狂魂》之文本內容加以分析,根據分析內容進一步探討編創的部分,據此以窺探《狂魂》改編後所承襲與創新之處。
期刊論文
1.李惠綿(20010700)。論析元代佛教度脫劇--以佛教「度」與「解脫」概念為詮釋觀點。佛學研究中心學報,6,271-3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楊馥菱(201106)。歌仔戲的跨文化編創--談梨園天神的兩次創作。臺北市: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豐楙(2002)。神化與謫凡:元代度脫劇的主題及其時代意義。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37-2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郭錦秀(1997)。馬婁《浮士德博士悲劇史》之翻譯及其內文暨當代重要演出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兆烜(2005)。沈淪與昇華:論馬羅的《浮士德博士》與哥德的《浮士德》中兩位主角的心靈的擺盪與反轉(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智莉(1999)。現存元人宗教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von Goethe, Johann Wolfgang、周學普(1981)。浮士德。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莉莉(2003)。歷盡宇宙乾坤之作:談《浮士德》與《天譴》的舞臺演出。白遼士:浮士德的天譴。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盧景文。浮士德:傳說、文學與歌劇,http://jocelyn-maria-ma.xanga.com/291810826/ite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邢子青(2003)。上帝與撒旦的賭局。白遼士:浮士德的天譴。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