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各國柔道技術發展差異性之研究
書刊名:華醫社會人文學報
作者:盧彥丞徐文冠黃琬婷 引用關係陳瑞斌
作者(外文):Lu, Yen-chengHsu, Wen-kuanHuang, Wan-tingChen, Jui-pi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31
頁次:頁89-100
主題關鍵詞:奧運會柔道技術競技運動Olympic gamesJudo techniqueAthletic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
  • 點閱點閱:1
柔道是一種兩人徒手較量的競技運動,是一種能最有效地使用身心力量獲得最大效用的一項競技性運動。柔道運動在比賽過程中的攻擊及防守技術可說是以柔克剛、剛柔相濟的技術特點,可使身體的敏捷性、靈活性、力量,性和精神品質等發揮至極致。柔道競賽是藉由技術將對手摔倒在地而贏得比賽,也是奧運會比賽中唯一允許使用窒息或扭脫關節等手段來制服對手的運動項目。柔道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競技運動,它強調運動員對技術的巧妙掌握和熟悉並用的程度,而非力量的對比。在國際柔道比賽日趨緊張劇烈,雙方對抗越來越凶,有時比賽雙方實力在旗鼓相當,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正確運用有效的技術和戰術,可以減少運動員對體力的消耗,並獲得比賽的勝利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因此,柔道比賽勝負往往取決於技術和戰術的運用,在對抗性極強柔道比賽中,雙方始終貫徹著發揮技術性的制約能力,企圖發揮自己的技術特長,同時也要限制對方發揮它的技術特長,進而在一場競賽中獲得最後的勝利。
期刊論文
1.盧彥丞(20090200)。臺灣柔道運動推展之探究:以嘉納治五郎推展柔道歷程為例。大專體育,100,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光智、羅友維(20051200)。日據時代臺灣柔道運動的傳入與發展(1895-1945)。競技運動,7,53-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癸賓(20081000)。如何提升臺灣柔道運動競爭力。大專體育,98,112-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程國峰、施佩均、蘇宗賢(20110800)。臺灣柔道運動競技發展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10(2),234-2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國恩(20080700)。亞洲青年柔道選手致勝技術之分析。運動教練科學,10,65-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謝秀芳、紀俊吉(2008)。男子柔道競爭優勢之探討。2008國際比較體育研討會,澳門大學 。澳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呂耀宗(2001)。臺灣柔道史(1952-1970)(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松本芳三(1970)。柔道百年の歷史。東京:講談社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老松信一(1966)。柔道百年。東京:時事通信社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大瓏忠夫(1984)。論說「柔道」。東京:不昧堂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岡野功(1990)。柔道寢技技篇。東京:日貿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衛軍(2006)。柔道教室實戰技術圖解。香港:其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岸野雄三、多和健雄(1975)。スポーツの技術史。東京:大修館書店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武雄(1987)。柔道新詮。臺北: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滄浪、李佐治(1979)。柔道學。臺南市:立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松本芳三(1975)。柔道のコーチンダ。東京:大修館書店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竹內善德、手塚政孝、高橋邦郎、中村良三(1988)。柔道的競技分析。日本:柔道的競技力向上關係研究。全日本柔道聯盟強化委員會科學研究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