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再談《牡丹亭》「柳」、「梅」意象
書刊名:藝見學刊
作者:林宗毅
作者(外文):Lin, Tsung-yi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4
頁次:頁71-80
主題關鍵詞:牡丹亭紫簫記紫釵記Peony PavilionWillowPlumPurple Panpipe operaPurple Hairpin oper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
由於論題涉及故事淵源的考證,所以,本論文先釐清《牡丹亭》的因襲,再談它的創新。確定關乎杜麗娘的故事,「折柳」是因襲,「弄梅」是新創,兩者基於「柳枝」寓有「復活」及「容止」的特性,進一步推論出柳夢梅必得「持柳」,杜麗娘也只能「弄梅」,窺知可能來之於典故的制約。湯顯祖《牡丹亭》中的「柳」、「梅」意象雖源於〈杜麗娘記〉中的「折柳」與「梅樹」、「梅子」,且在《紫簫記》、《紫釵記》等愛情劇作中,已約略有柳梅或美人立梅下、手撚玉梅或嗅青梅的場景。但其他托寓之意卻是直到《牡丹亭》才具備且創新的,即與柳之「復活力」有關,在這「死而復生」的故事模式中,「柳」占有極關鍵之地位;而它也是男子容止的借喻,這就確立了「折柳」一方的固定,續而從典故的窺探得知「弄梅」另一方的固定,可能有「青梅竹馬」之喻,後「竹馬」有換替為「楊柳」之跡象;以及可能承自《紫釵記》中的「梅者,媒也」、霍小玉「手撚玉梅」、「也撚青梅做嗅」形象。另一方面,白樸的《裴少俊牆頭馬上雜劇》之「落紅」、「殘花」也為湯氏所承襲,轉為杜麗娘「身似殘梅」的惋歎,遂成今日閱讀文本的面貌。綜觀「柳」、「梅」意象的因襲與創新,除受流傳的杜麗娘故事影響,也轉益自其他文本或典故;同時也在《紫簫記》、《紫釵記》等劇作中醞釀、發展,至《牡丹亭》中匯為一體,突顯「柳」、「梅」意象在湯氏愛情劇中所起的作用,這在其往後《南柯記》、《邯鄲記》等出世思想劇中是看不到的。
In addition to being influenced by the popular story of Du Li-niang, it also benefits from other texts or allusion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brewing in such plays as"Purple Panpipe opera"and "Purple Hairpin opera"Development, to the"Peony Pavilion"in one, highlighting the"Willow" 、"Plum"image in the romantic love drama play a role, which in the later "Nan Ke Ji", "Han Dan Ji"Can not see the play.
期刊論文
1.徐錦玲(2004)。《牡丹亭》藍本綜論。北方論叢,2004(4),38-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向志柱(2007)。《牡丹亭》藍本問題考辨。文藝研究,2007(3),72-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白先勇(2005)。曲高和眾: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現象。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湯顯祖、徐朔方、楊笑梅(1999)。牡丹亭。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立、劉衛英(2002)。紅豆:女性情愛文學的文化心理透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延壽、楊家駱(1985)。新校本南史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震堮(1987)。世說新語校箋。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華瑋、江巨榮(2004)。才子牡丹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錢德蒼、汪協如(2005)。綴白裘。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學奇(1994)。元曲選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1990)。古本小說集成v25、26、84:燕居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朔方(2015)。湯顯祖集全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竹三、馮俊杰(2001)。紫釵記。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竹三、馮俊杰(2001)。紫簫記。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白先勇(2004)。奼紫嫣紅《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夢。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