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南宋羅泌《路史》上古傳說研究
作者:陳嘉琪
作者(外文):Chia-Chi Chen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王文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羅泌路史神話歷史化上古帝王三皇五帝Luo MiLushiancient legendThree Sovereigns and Five EmperorsMyth Becomes Hist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
羅泌《路史》是一部上古史通史性質的史學著作,以緯書十紀作為時間紀年,認為天地開闢至孔子獲麟,共歷「二百二十七萬六千歲」。在十紀的時間觀下,羅泌將伏羲、女媧、神農以降的三皇五帝列為〈後紀〉,於伏羲之前增補了〈前紀〉共增了五十八位上古帝王,全書主要敘述天地開闢以降至夏代的上古歷史。《路史》所建構的上古帝王排序,對後代的古史論述與神話小說具有深遠的影響力。《路史》帝系排序的背後應蘊藏著古史觀念的闡發,彰顯羅泌對於上古歷史與文化進程的思考。換言之《路史》的影響力乃根源於:羅泌所書寫上古史展示了一套完整的古史體系。
立基於上述的問題意識,本文對《路史》的研究面向可劃分為以下幾點:其一,從古史書寫的傳統來看,《路史》以前徐整《三五曆紀》、皇甫謐《帝王世紀》、司馬貞〈補三皇本紀〉、劉恕《通鑑外紀》等,已於上古帝王排序的背後闡發緯書十紀的時間觀、歷史觀,至羅泌《路史》可以說是此系列古史著述的集大成者。羅泌藉由《路史》的古史書寫,所闡述的文化史論述,同時也代表著中國古史書寫傳統下,史家對上古歷史、文化進程的思考。其二,從《路史》多引緯書、道經中的古史敘述來看,羅泌所建構的古史體系應與讖緯、道教史觀密切相關。《路史》帝系建構的依據以及羅泌對神話人物的解讀、詮釋,泰半是透過道教、讖緯史觀的視野,重新賦予神話人物新的歷史形象。以三皇五帝為例,《路史》對「三皇」的定位,已是道教九皇說譜式下「後三皇」的帝王形象,「五帝」的歷史論述則與道教「五老君」神譜的形成密切相關。以道教史觀為線頭,可以幫我們一一釐清《路史》複雜的歷史思想。其三,綜觀《路史》的價值乃在於:羅泌企圖透過對神話的研究,重新理解、建構上古歷史的發展,是一部藉由「神話歷史化」的過程,所記敘的文化通史。值得我們深究的是,羅泌在書寫《路史》的過程中,如何轉化神話人物本有的符號象徵,進而賦予新的歷史意義?換句話說,《路史》並不是單純地集結、抄錄神話傳說的流傳,而是有意識地轉化了神話人物本有的意涵,使得神話人物進入歷史脈絡的書寫時已具有不同的象徵意義。
本文試圖研究闡述《路史》的古史建構,分析《路史》十紀帝系的排列原則。期許透過對羅泌古史觀的討論,能從較為宏觀的史學、文學視野重新定位《路史》在學術史上的價值意義。
Luo Mi's " Lushi " is a comprehensive historical work of ancient history, with the calendar reflecting the 10 ages of the Latitude Book, from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until Confucius' "capture of the Lin unicorn", encompassing "two million, two hundred and seventy-six thousand years". In terms of the 'temporal viewpoint' of the 10 ages, Luo Mi takes the Three Sovereigns and Five Emperors, including Fu Xi, Nu Wa and Shennong and those after, as the "post-Ji", and supplements to the events preceding Fu Xi as the "pre-Ji", altogether detailing 58 ancient emperors, with the main narrative of the book focusing on the ancient historical period from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until the Xia Dynasty.
The order and precedence of ancient kings constructed in the "Lushi"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later discussions of ancient histories and mythological writings by later generations. Within the ancient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embedded behind the order of monarchs promulgated in "Lushi" there should lie an exposition of the same that highlights the thinking and consideration placed by Luo Mi on ancient history and cultural progress. In other words, the source of influence for the "Lushi" lies in Luo Mi's written elucidation of ancient history that displays a whole and complete ancient historical system.
It i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ual question framework described above that this article shall divide the research of various aspects of the Lushi into the following areas: first of all, we can see from the tradition around the writing of ancient history that, before "Lushi", Xu Zheng's "A Chronicle of the Five Cycles of Time", Huangfu Mi's "Age of Kings", Sima Zhen's "Supplement to the Sovereigns of the Millennium", Liu Shu's "External Records of the 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in Government" and so on had already expounded on the temporal point-of-view of the 10 ages and history behind their ordering of the ancient monarchs, even to the point where one could say that "Lushi" is really a large narrative compilation of this series of historical events. Luo Mi uses the historical writings of Lushi, the cultural narrative it expounds, and also acts as a representative of China's tradition of ancient history writing and for historians in terms of their perspectives and thinking on ancient history and cultural progress.
Secondly, from looking at the multiple uses of narratives of ancient history from the Latitude Book and Scripture of the Dao, the ancient historical system constructed by Luo Mi should be closely connected to Confucianist Divination and Taoist history. The basis for the monarchical system constructed in Lushi as well as Luo Mi's reading and explanation of mythological figures, means the re-bestowing of a new historical image for these mythological figures mostly through the perspectives of Taoist and Confucianist Divination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With a Taoist historical viewpoint as a main thread, we can gradually clarify Lushi's complex historical views.
Thirdly, the value of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Lushi is in Luo Mi’s attempt to re-interpret and reconstruct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histor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mythology in a process that involves the “History of Myth”, for the cultural general history thus recorded and narrated. Deserving of more investigation is the fact that Lushi is not simply a pure collection and copying-down of mythology that has been passed down, but a conscious re-purposing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and representation attached to the mythological figures, such that mythological figures entering into the main pulse of a time of written history have already had taken on different symbolic representations.
This article has attempted to investigate and expound on Lushi’s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history, and analyse Lushi’s principles of ordering for the monarchs in the 10 ages. It is hoped that discussion of Lushi’s point-of-view on ancient history can lead to a repositioning of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Lushi in academic history from these relatively ‘macro-level’ historical and literature perspectives.
一、專書
古籍依年代為序,專書、期刊依姓名筆劃序。

(一)古籍文獻
【經部】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1999。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周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年,重栞宋本周禮注疏附校勘記本。
〔漢〕伏勝撰;〔漢〕鄭玄注:《尚書大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據古經解彙函本排印。
〔漢〕蔡邕著;鄧安生編:《蔡邕集編年校注》,石家庄:河北敎育出版社,2002年。
〔唐〕李鼎祚撰;李一忻點校:《周易集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第3次印刷。
〔唐﹞孔穎達疏:《周易注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7年,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四部備要影印。
﹝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四部備要影印。
﹝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台北:廣文書局影印本,1971年。
〔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清﹞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出版;2011年重印。
﹝清﹞焦循:《易通釋》,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清﹞王聘珍撰,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史部】
〔漢〕宋衷注;﹝清﹞秦嘉謨等輯:《世本八種》,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漢〕司馬遷撰;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2003年三刷。
〔漢﹞班固撰;顔師古注:《新校本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楊雄:《蜀王本紀》,收於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晉〕郭璞注:《穆天子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四部備要影印。
〔蜀〕樵周著;〔清〕張宗源輯:《古史考》見新文豐公司編輯部編:《叢書集成新編》第110冊,臺北:新文豐公司,1985年。
〔晉〕葛洪撰;胡守為校釋:《神仙傳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2刷。
〔晉〕常璩:《華陽國志》,成都:巴蜀書社,1984年。
〔晉〕皇甫謐等撰;陸吉等校:《帝王世紀.世本.逸周書.古本竹書紀年》,濟南:齊魯書社,2011年第2次印刷。
〔北魏〕酈道元著;﹝清﹞王先謙校:《合校水經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東晉〕王嘉撰;王根林等校點:《拾遺記(外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史學出版社,1974年。
〔唐〕令狐德棻撰:《周書》,臺北:中華書局,1971年。
〔宋〕司馬光、〔明〕潘榮:《鑑史提綱‧稽古錄》,臺北:老古出版社,1978年。
〔宋〕鄭樵:《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
〔宋〕劉恕:《通鑒外紀》收錄於賈貴榮、宋志英輯:《春秋戰國史研究文獻叢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據《四部叢刊》影印。
〔宋〕蘇轍:《古史》,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六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宋〕胡宏:《皇王大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
〔宋〕羅泌著;羅苹註;﹝明﹞喬可傳校:《路史》,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據《四庫備要》影印。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7年。
﹝明﹞范欽訂:《三墳》,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明〕周游:《開辟衍繹通俗志傳》,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清〕平觀瀾等修;﹝清﹞黃有恒等纂:《廬陵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年,據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刊本影印。
〔清〕王謨輯:《漢唐地理書鈔》,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清〕馬驌撰;王利器整理:《繹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清〕王梓材輯:《世本集覽》(全二十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清〕吳乘權等輯;施意周點校:《綱鑑易知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3刷。
〔清〕龔士炯、蕭一山:《帝王世系圖‧史諱譜例》,臺北:世界書局,2009。
〔清〕陸心源:《宋史翼》,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陳立:《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2次印刷。
〔清〕黄虞稷撰,瞿鳳起、潘景鄭整理:《千頃堂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張之洞:《書目答問》,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郝懿行箋疏;范祥雍補校:《山海經箋疏補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2刷。
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3次印刷。
【子部】
〔周〕尸佼:《尸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四部備要影印。
〔漢〕王符著;〔清〕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賈誼撰;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魏〕王弼注、紀昀校訂:《老子道德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後魏〕賈思勰撰;楊家駱主編:《齊民要術》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唐﹞陸德明釋文;﹝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2011年。
﹝晉﹞葛洪撰;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2007年重印。
〔唐〕歐陽詢等奉敕撰:《藝文類聚》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8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臺北:自由出版社,2000年,據明正統道藏本影印。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集》,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十二集》,臺北:台灣商務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三民書局,1974年。
〔清〕錢熙祚校:《愼子》,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版。
韓復智:《論衡今註今譯》,臺北:國立編譯館,2005年。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2次印刷。
鄭成海:《老子河上公注疏證》,臺北:華正書局,1978年。
王利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5刷。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黃懷信:《鶡冠子彙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黃輝:《論衡校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
鍾肇鵬:《鬻子校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集部】
〔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年。
〔宋〕邵雍:《伊川擊壤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第2刷。
〔宋〕胡銓:《澹菴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
〔宋〕劉才邵:《檆溪居士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
〔清〕裘君弘輯:《西江詩話》,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據清康熙四十二年妙貫堂刻本影印。
郭齊、尹波點校:《朱熹集》,成都 : 四川教育,1996年。
【小說】
﹝明﹞周游:《開闢衍繹通俗志傳》,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明﹞鍾惺:《盤古至唐虞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據明書林余季岳刊本影印。
【類書】
〔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新興書局,1959年。
〔明〕唐順之撰;文霞閣校刻:《稗編》,臺北:新興書局,1972年。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台北:文星書店,1964年。
【出土文獻】
陳鼓應註譯:《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
李秉融、胡信田注釋:《黃帝經通釋》,臺北:天工書局,1998年。
邱修德:《上博楚簡〈容成氏〉注譯考證》,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3年。
范祥雍訂補:《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二)道教經籍

《太上老君開天經》見《正統道藏‧續道藏‧藁字號》第五十八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洞神八帝妙精經》見《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第十九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唐﹞崔融《唐嵩高山啟母廟磚銘》見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四十八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唐末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錄》見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四十五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北宋〕賈善翔《猶龍傳》見《正統道藏‧洞神部‧譜籙類》第三十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南宋〕陳葆光《三洞群仙錄》見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四十八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元﹞趙全陽:《歷世眞仙體道通鑑》(臺北:自由出版社,1974年。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5次印刷。

(三)經學、史學、文獻學研究專著

小野澤精一等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次印刷。
九夷先生:《古史記》,臺北:宏文藝苑,2004年。
中島敏夫編:《三皇五帝夏禹先秦資料集成》,東京都:汲古書院,2001年。
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編:《中國上古史(待定稿):兩周篇之二思想與文化》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85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硏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硏究中心編:《中國文明起源硏究要覽》,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的最後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3次印刷。
王健文:《戰國諸子的古聖王傳說及其思想史意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7年。new window
──────:《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87。new window
──────:《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
王樹民:《曙庵文史雜著》,北京:中華書局,2004。
王家範:《中國歷史通論(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12年。
王利器、文貞珉:《漢書古今人表疏證》,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0年。
王仲孚:《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臺北:五南圖書,1996年。new window
王仲孚編輯:《中國上古史論文摘要》,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王宇清:《國福史學鉤沉》,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玉哲:《中華遠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盛恩:《宋代官方史學硏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鐵:《宋代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王萍:《道家思想與漢代史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
﹝日﹞內藤湖南著;馬彪譯:《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孔令宏:《宋代理學與道家、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田旭東:《二十世紀中國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論》,北京:中華書局,2003。
石衍豐:《無名集─石衍豐宗教研究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艾蘭 (Allan, Sarah ) 著;余佳譯:《世襲與禪讓:古代中國的王朝更替傳說(新譯本)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艾蘭著;汪濤譯:《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和宇宙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艾蘭著;楊民等譯:《早期中國歷史、思想與文化(增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朱維錚編校:《周予同經學史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任映滄編述:《中國遠古史述要》,臺北:中國政治書刊出版合作社發行,1954年。
任乃強:《四川上古史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刑義田主編:《永恆的巨流》,臺北:聯經公司,1981年初版;1997年初版七刷。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硏究》(上、下篇),臺北:允晨文化,2007年3刷。
汪高鑫:《董仲舒與漢代歷史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余嘉錫:《古書通例》,臺北:臺灣書房出版公司,2008年。
何澤恆:《歐陽修之經史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年。new window
何光岳:《炎黃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何炳松:《通史新義;歷史研究法》,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何平立:《巡狩與封禪:封建政治的文化軌跡》,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new window
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
杜正勝主編:《中國文化史》,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3版3刷。
呂思勉:《呂思勉遺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1997年。
──────:《呂思勉說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5次印刷。
──────:《呂思勉論學叢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沈起煒主編:《中國歷史大事年表‧古代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沈長雲、張渭蓮:《中國古代國家起源與形成硏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林明照:《先秦道家的禮樂觀》,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7年。new window
屈萬里:《先秦文史資料考辨》,臺北:聯經出版社,1985年2刷。
昌彼得等編:《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北京:書目文獻,1990年。
李紹連:《華夏文明之源》,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4年。
──────:《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次印刷。
──────:《《史記‧五帝本紀》講稿》,北京:三聯書店,2012年。
李零:《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硏究》,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2版第3次印刷。
──────:《待兔軒文存‧讀史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李衡眉:《中國史前文化》,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李小光:《中國先秦之信仰與宇宙論:以《太一生水》為中心的考察》(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李玉潔:《中國古史傳說的英雄時代》,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
李宗侗:《李宗侗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吳懷祺:《中國史學思想通史‧宋遼金卷》,合肥:黃山書社,2002年。new window
──────:《易學與史學》,臺北:大展出版社,2004年。
──────:《中國古代史學的繼續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國史學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鄭樵硏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
屈萬里:《先秦文史資料考辨》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次印刷。
周紹明著(Joseph P. McDermott);何朝暉譯:《書籍的社會史:中華帝國晚期的書籍與士人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南懷瑾:《易經繫傳別講》,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侯外廬:《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次印刷。
施耐德(Laurence A Schneider)著;梅寅生譯:《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臺北:華世出版社,1984年。
范鳳書:《中國私家藏書史》,鄭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
香港大公報編輯部編:《大公報在港復刊三十周年紀念文集》,香港:香港大公報,1978。
胡樸安:《周易古史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姚瀛艇主编:《宋代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高明士主編:《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硏究1945-2000》,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年。
梁庚堯:《中國社會史》,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夏曾佑:《夏曾佑講中國古代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夏漢寧等著:《宋代江西文學家考錄》,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年。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中國古籍目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年。
徐亮之:《中國史前史話》臺北:華正書局,1974年。
徐炳昶(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初稿本),重慶:中國文化服務社,1943。
徐炳昶(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增訂本),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徐中舒:《論巴蜀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徐中舒論先秦史》,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年
馬今洪:《簡帛:發現與硏究》,上海:上海書店、世紀出版集團,2002年。
陳志明:《顧頡剛的疑古史學─及其在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意義》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年。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年。new window
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道家易學建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陳其泰、張京華主編:《古史辨學說評價討論集》,北京:京華出版社,2001。
許順湛:《五帝時代硏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上、下)》,臺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所主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淺野裕一著;佐藤將之監譯:《戰國楚簡硏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年。
梁啟超:《中國歷史硏究法》(正補編‧新史學合刊),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初版六刷。new window
郭永秉:《帝系新研:楚地出土戰國文獻中的傳說時代古帝王系統硏究》,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郭大順:《追尋五帝:揭幕中國歷史紀元的開篇》,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0年。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庭・婚姻・生活》,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2003年1版2刷。new window
康樂、彭明輝主編:《史學方法與歷史解釋》,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傑克・雷普卻克(Jack Repcheck)著;郭乃嘉譯:《發現時間的人:現代地質學之父揭開地球歷史的故事》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
張舜徽:《四庫提要敘講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張顯成:《簡帛文獻論集》,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張京華:《莊子哲學辩析》,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古史辨派與中囯現代學術走向》,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
馮天瑜:《「封建」考論(修訂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葛兆光:《古代中國的歷史、思想與宗教》,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童書業著;童敎英整理:《童書業歷史地理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童書業史籍考證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楊希枚:《先秦文化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天體、身體與國體:迴向世界的漢學》,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楊寬:《西周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7年。
楊寬:《楊寬古史論文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楊權:《新五德理論與兩漢政治─「堯」後火德說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
賈志揚:《宋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趙鐵寒:《古史考述》臺北:正中書局,1965年。
趙鐵寒先生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趙鐵寒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
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蒙文通:《中國哲學思想探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
──────:《古地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古史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經史抉原》,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蒙文通中國古代民族史講義》,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new window
黃彰健:《中國遠古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6年。new window
黃寬重:《宋代的家族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年。
黃人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硏究》,臺中:高文出版社,2005。
楊希牧:《先秦文化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董作賓:《平廬文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3年。
劉起釪:《古史續辨》,北京:中國社會科学出版社,1997年重印。
劉汝霖:《漢晉學術編年》,臺北:長安出版社,1979年。
賴建誠:《井田辨:諸說辯駁》,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2年。
翦伯贊:《先秦史》,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3年。
潘英:《中國上古史新探:中國上古政治社會變遷之指標》,臺北:文明書局,1985年。
潘美月:《宋代私家藏書史》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燕永成:《南宋史學硏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年。
黎東方:《中國歷史通論‧遠古篇》,重慶:國立編譯館,1946年。
──────:《中國上古史八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3年。
錢穆:《古史地理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2年。
─────:《黃帝》,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再版。
─────:《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國史大綱》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2005年修訂3版。
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臺北:慧明文化,2001年。new window
瞿林東:《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蘇秉琦:《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考古尋根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
饒宗頤:《國史上之正統論》,收錄於《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第6卷》,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年。
顧頡剛:《論巴蜀與中原的關係》,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顧頡剛等著;藍燈出版社編著:《古史辨》七冊,臺北:藍燈文化,1993。
顧頡剛:《史林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顧頡剛:《顧頡剛古史論文集》(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古史辨自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版。
──────:《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顧頡剛著;洪治綱主編:《顧頡剛經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3。
顧弘義:《宋朝方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四)道教、讖緯研究專著

王令樾:《緯學探原》,臺北:幼獅文化,1984年。
安居香山著;田人隆譯:《緯書與中國神秘思想》,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朱越利:《道教答問》,臺北:貫雅文化,1990年。
朱越利:《道經總論》,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
呂凱:《鄭玄之讖緯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2版。new window
呂有云:《道教政治管理之道研究─道教黃老傳統考察》,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2年。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初版2刷。
胡孚琛、吕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增訂版)》,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徐興無:《讖緯文獻與漢代文化構建》,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陳槃:《古讖緯硏討及其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new window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第5次印刷。
詹石窗:《道教與女性》,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2年。
──────:《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
──────:《道教文化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6刷。
歐崇敬:《上古科學與民族知識傳統─從上古到商周史觀的反思》,臺北:傳統思潮社,1993年。
──────:《古代中國社會的認知承傳:從商周到清代的文明史觀》,臺北:傳統思潮社,1993年。
鄭均:《讖緯考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衛聚賢:《古史研究》第三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
潘雨廷:《道藏書目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2刷。
蕭登福:《列子探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周秦兩漢早期道教》,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讖緯與道教》,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源》,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鍾肇鵬:《讖緯論略》,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4刷。

(五)文學與民俗學研究專著

丁山:《古代神話與民族》,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世紀出版公司,2011年。
﹝日﹞大林太良:《神話學入門》,林相泰、賈福水譯,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年。
王小盾:《神話話神》,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2年。
王孝廉:《水與水神》,漢忠文化公司,1998年
──────:《中國神話世界》,臺北:洪葉文化公司,2006年。
王孝廉主編:《神與神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
王樹新、孟世凱主編:《炎帝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王泉根:《華夏取名藝術》,臺北:知書房出版社,1992年。
﹝日﹞白川靜著;王孝廉譯:《中國神話》,臺北市:長安出版社,1986年二版。
中國山海經學術討論會編輯:《山海經新探》,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
茅盾:《茅盾說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英﹞弗雷澤(Frazer,J.G,1854-1941):《金枝》(The golden bough),汪培基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初版二刷。
﹝法﹞列維‧布留爾(Levy-Bruhl, Lucien, 1857-1939):《原始思維》,丁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羅馬尼亞﹞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1907-1986):《神聖與世俗》(Das heilige und das profane),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印順法師:《中國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1991。
冷德熙:《超越神話─緯書政治神話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宋兆麟:《中國‧生育‧性‧巫術》,臺北:雲龍出版社,1999年。
李揚主編:《作家文學與民間文學》,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
李惠芳:《中國民間文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次印刷。
杜而未:《山海經的神話系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中國古代宗教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再版。
祁連休、程薔主編:《中華民間文學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邱宜文:《山海經的神話思維》,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編輯:《2006民俗暨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公司,2006年。
林繼富、王丹:《解釋民俗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日﹞柳田國男:《傳說論》,連湘翻譯,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5。
苑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袁珂:《古神話選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79年。
──────:《神話論文集》,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7年。
──────:《中國神話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
──────:《中國神話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孫廣德:《政治神話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孫作雲:《孫作雲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施愛東:《倡立一門新學科:中國現代民俗學的鼓吹、經營與中落》,北京:中國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德﹞恩斯特‧凱西勒(Ernst Cassirer.1874-1945):《語言與神話》 (Sprache und Mythas),於曉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4刷。
馬卉欣:《盤古之神》,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
馬名超、王彩云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大辭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6。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臺北:漢忠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上、下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2刷。
馬昌儀編:《中國神話故事》,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年。
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臺北:里仁書局,2008。
徐志平編著:《中國古代神話選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夏建中:《文化人類學理論學派─文化研究的歷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
曹書杰:《后稷傳說與稷祀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黃子平主編:《中國小說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
黃悅:《神話敍事與集體記憶:《淮南子》的文化闡釋》,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
﹝日﹞森安太郎著;王孝廉譯:《中國古代神話硏究》,臺北:地平線出版社,1974。
陳平原:《現代學術史上的俗文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陳泳超:《堯舜傳說硏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泳超主編:《中國民間文化的學術史觀照》,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
陳鈞編著:《創世神話》,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陳啟云:《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析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美﹞基辛(R. Keesing):《文化人類學》,張恭啟、於嘉雲合譯,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年。
陳連山:《《山海經》學術史考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陶陽、牟鍾秀:《中國創世神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陶磊:《巫統、血統與古帝傳說》,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陸思賢:《神話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2次印刷。
馮天瑜:《上古神話縱橫談》,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傅錫壬:《中國神話與類神話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賈雯鶴:《神話的文化解讀》,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程憬著;顧頡剛整理;陳泳超編訂:《中國古代神話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出版;1997年第三次印刷。
葉國良等編:《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new window
黃亞平:《典籍符號與權力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鹿憶鹿:《中國民間文學》,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增訂一刷〉。
──────:《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臺灣原住民為中心》,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new window
──────:《中國靑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
──────:《美術‧神話與祭祀》,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2版。
張強:《司馬遷與宗教神話》,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張浩:《思維發生學─從動物思維到人的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張振梨:《中原古典神話流變論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
森安太郎撰;王孝廉譯:《中國古代神話硏究》,臺北:地平線出版社,1974。
楊知勇:《宗教‧神話‧民俗》,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楊明、劉德仁主編:《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哲學思想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年。
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收錄於《古史辨》第七冊,臺北市:藍燈文化,1987。
楊福泉:《華夏諸神─灶神卷》,臺北:雲龍出版社,2000年。
萬建中:《民間文學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美﹞魯思‧本尼迪克特(Benedict, Ruth, 1887-1948):《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趙沛霖:《先秦神話思想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new window
聞一多:《伏羲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劉惠萍:《伏羲神話傳說與信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劉錫誠:《象徵 對一種民間文化模式的考察》,北京:學院出版社,2002。
──────:《2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
劉錫誠、游琪主編:《山岳與象徵》,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劉錫誠、游琪主編:《葫蘆與象徵》,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劉魁立、馬昌儀、程薔編:《神話新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2次印刷。
諾思洛普‧弗萊(Frye,Northrop1912-1991):《諾思洛普‧弗萊文論選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蔡茂松:《比較神話學》,新疆大學出版社,1993年。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重慶出版社,1996年2刷。
蕭兵:《神話學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1年。
──────:《黑馬─ 中國民俗神話學文集》,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91年。
蕭放:《《荊楚歲時記》研究─兼論傳統中國民眾生活中的時間觀念》,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鍾宗憲:《炎帝神農信仰》,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年。
──────:《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臺北:知書房,2005年。
──────:《民間文學與民間文化采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公司,2006年。
謝選駿:《神話與民族精神─幾個文化圈的比較》,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3刷。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臺北:臺灣書局,2007年。new window
﹝法﹞羅蘭‧巴特(Ro1and Barthes, 1915-1980):《神話學》(Mythologies),許薔薔、許綺玲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譚佳:《斷裂中的神聖重構:《春秋》的神話隱喻》,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
饒宗頤:《饒宗頤東方學論集》,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9年。

二、學位論文

王治平:《蘇轍《古史》中的歷史思想》,新竹:清華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
朱仙林:《羅泌《路史》引書研究─以先秦諸子為主》,長春: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羅泌《路史》文獻學及神話學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宋鳳林:《《路史》的文獻價值》,天津:天津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2012年。
殷善培:《讖緯中的宇宙秩序》,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1年。new window
陳忠信:《先秦兩漢渾沌神話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張利鴿:《《路史》音樂思想的初步研究》,西安:西安音樂學院音樂美學碩士論文,2011年。
鍾宗憲:《黃帝研究──黃帝神話傳說之嬗變與有關黃帝學術源流問題之辨正》,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鄭以馨:《道教洞天福地說形成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
蕭百芳:《南宋道教的「洞天福地」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范瑞紋:《時空觀念與黃帝信仰──秦漢改制思想探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new window

三、期刊論文

(一)羅泌與《路史》相關研究

王彥坤:〈《路史‧國名紀一》校訂〉,《勵耘學刊(語言卷)》,2011 年第1期,頁231-243。
朱仙林:〈從羅泌《路史》看中國的「神話歷史」〉,《文藝評論》,2011年第10期,頁37-41。
──────:〈羅泌家世及其《路史》考〉,《古代文明》,2011年第4期,頁59-69。
──────:〈羅泌《路史》版本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3期,頁29-35。
張利鴿〈淺談《路史》的寫作特征〉《通俗歌曲》2013年第8期。
郭明芳:〈「東海」館藏《重訂路史全本》刊印時間再考〉,《東海大學圖館管訊》第150期2015年,頁40-43。
葛兆光:〈《路史》撰人羅泌考〉,《社會科學研究資料》,1983年第17期。
劉宗彬:〈羅泌家世述略〉,《吉安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頁62-65。
劉金:〈羅泌和他的《路史》〉,《書城》,1994年3期,頁19-21。

(二)史學研究

三浦國雄著;王賢德譯:〈洞天福地小論〉《道教學探索》1992年12月,頁233-278。
王仲孚:〈盤古傳說試釋─兼論我國古史系統的開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84年第12期,頁1-21。new window
王中江:〈老子治道歷史探源—以「垂拱之治」與「無為而治」的關聯為中心〉,《中國哲學史》,2002年第3期,頁87-95。
王家範:〈中國通史編纂百年回顧〉,《史林》2003年第6期,頁1-16。
王健文:〈帝國秩序與族群想像─帝制中國初期的華夏意識〉,《新史學》2005年16卷第4期,頁195-220。new window
──────:〈整齊鄉俗與鬼神世界的統一:帝制中國初期的信仰秩序〉,《成大歷史學報》2010年第39號,頁1-40。
白鳥庫吉:〈中國古傳說之研究〉收錄於劉俊文主編;黃約瑟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2次印刷)頁1-9。
吉川忠夫作;洪春音譯:〈蜀地的讖緯學傳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經學研究集刊》第三期2007年10月,頁193-210。new window
──────:〈社會與思想〉收錄於﹝日﹞古川道雄:《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學的基本問題》(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頁299-316。
呂宗力:〈東漢碑刻與讖緯神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報》1982年第5期,頁73、74、30。
──────:〈從漢碑看讖緯神學對東漢思想的影響〉,《中國哲學》第12期1984年4月,頁106-125。
杜正勝:〈中國古代社會史重建的省思〉,《大陸雜誌》第82卷第1期,頁15-30。
杜保瑞:〈邵雍儒學建構之義理探究〉,《華梵人文學報》2004年6月第3期,頁75-123。new window
吳銳:〈論「神守國」〉,《齊魯學刊》1996年第1期,頁91-97。
李學勤:〈《左傳》是研究古代歷史文化的基礎〉,《中國文化研究》2009年冬之卷,頁19-22。
李學勤:〈談祝融八姓〉,《江漢論壇》1980年第2期,頁74-77。
──────:〈論遂公盨及其意義〉,《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頁4-12。
李零:〈論遂公盨發現的意義〉,《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頁35-45。
李冕世:〈民族學的研究與中國上古史的關係〉,《成大歷史學報》,1983年第10號,頁1-76。new window
李冕世:〈中國上古史外編緒論─中國上古史的內涵與史料來源疑古浪潮的衝激與研究途徑的取向〉,《成大歷史學報》,1985年第12號,頁1-49。new window
李時銘:〈作樂思想的理論及其實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6期2003年5月,頁43-64。new window
李凱:〈五帝時期的巡狩與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2008年6月,頁147-152。
李波:〈呂思勉與《古史辨》〉,《史學史研究》2011年第2期,總142期,頁65-73。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997年12月第28期,頁1-77。new window
沙敦如(Dorothee Schaab-Hanke):〈司馬貞為何要補正《史記》的上古觀?〉,收錄於祝平次、楊儒賓編:《天體、身體與國體:迴向世界的漢學》,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頁145-184。
吳粒民:〈古史世系多元說反思〉,《學燈》2010年4月第2期(總第14期)。
──────:〈對上古世系的再分析(上篇)〉,《學燈》2010年12月第4期(總第16期)。
──────:〈對上古世系的再分析(中篇)〉,《學燈》2011年1月第1期(總第17期)。
武利華:〈漢畫像石「榮成(容成)氏」圖像考〉,《先秦兩漢學術》2010年第13期,頁27-42。new window
侯光岳:〈神農氏與原始農業〉,《農業考古》1985年第2期,頁12-24。
徐炳昶、蘇秉琦:〈試論傳說材料的整理與傳說時代的研究〉,收錄於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頁95-124。
徐興無:〈作為匹夫的玄聖素王〉,《古典文獻研究》2008年第十一輯,頁21-42。
唐蘭:〈中國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論大汶口文化是少昊文化〉,收錄於《大公報在港復刊三十周年紀念文集‧上》,香港:香港大公報,1978年,頁23-58。
梁園東:〈古史辨的史學方法商榷〉,收錄於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頁55-93。
翁聖峯:〈《漢書‧古今人表》試論〉(《輔仁國文學報》第13期1998年11月)頁177-212。
陳泳超:〈寒食節起因新探〉《晉陽學刊》1991年第5期,頁70-73。
──────:〈顧頡剛古史神話研究之檢討─以1923年古史大爭論為中心〉,《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1月第1期,頁131-137。
陳進國:〈道家與道教的「理身理國」思想──先秦至唐的歷史考察〉,《宗教學研究》2000年第2期,頁42-50。
陳政揚:〈莊子的治道觀〉,《高雄師大學報》2004年第16期,頁255-272。new window
──────:〈聞一多神話解析〉,《文化研究》2003年第3期,頁20-27。
陳勇:〈疑古與考信──錢穆評古史辨派的古史理論〉,《學術月刊》2000年第5期,頁80-87。
區萬里:〈我國傳統古史說之破壞與古代信史的重建〉,收錄於屈萬里:《書傭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9年,頁362-382。
張廣保:〈緯書的遠古聖王及其文化創造〉,《華學》第3輯,1998年11月,頁55-67。
張越:〈對信古、疑古、釋古說的重新認識〉,《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9月第24卷第5期,頁92-95。
張京華:〈信古、疑古、釋古論評〉,《學術界》(雙月刊)2007年3月總第124期,頁147-155。
郭沂:〈從「疑古」走向「正古」——試論中國古典學的發展方向〉,《孔子研究》2002年第4期,頁80-88。
黃俊傑:〈錢賓四史學中的「國史觀」:內涵、方法與意義〉,《臺大歷史學報》2000年12月第26期,頁1-37。new window
黃坤堯:〈〈禮運〉新說〉,《經學研究集刊》2011年4月第10期,頁9-20。new window
黃惠運:〈廬陵史學特徵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貴州文史叢刊》2012年第4期,頁21-26。
彭友生:〈三皇事蹟及其在文化史上的意義〉,《新天地》1967年第6卷3期,頁14-17。
──────:〈三皇活動之地區及其後裔之分佈〉,《新天地》1967年第6卷4期,頁13-14。
彭明輝:〈現代中國南方學術網絡的初始(1911-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008年5月第29期,頁51-84。
曾德雄:〈讖緯中的帝王世系及受命〉,《文史哲》2006年第一期(總第292期),頁37-46。
楊寬:〈古史傳說探源論〉,收錄於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頁3-54。
楊建軍:〈遠古帝王及三王感生神話考〉,《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頁179-201。
楊希枚:〈再論堯舜禪讓傳說─古史研究方法論例之一〉,《食貨》1977年第7卷第7期,頁297-307。
楊希枚:〈再論堯舜禪讓傳說(二)─古史研究方法論例之一〉,《食貨》1977年第7卷第8、9期,頁380-407。
楊莉:〈「女冠」芻議:一種宗教、性別與象徵的解讀〉,《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167-185。new window
楊念群:〈「文質」之辨與中國歷史觀之構造〉,《史林》2009年第5期,頁82-90。
趙鐵寒:〈禹與洪水〉,《大陸雜誌》1954年9卷6期,頁16-21。
劉全志:〈孔子眼中的舜「無為而治」新論〉,《中國哲學史》2013年第1期,頁37-40。
鄭燦山:〈老子河上公注長生思想析論〉,《孔孟學報》1999年9月77期,頁175-199。new window
鄭和福:〈將神話、傳說「還原」成歷史-徐旭生對中國神話傳說的處理初探〉,《東吳中文研究集刊》2009年9月第15期,頁123-141。
萬斯幸:〈堯舜禪讓〉,《史苑》1979年第49期,頁14-19。
黎東方:〈史後傳說中的史前事實〉,《史學彙刊》1970年第3期,頁1-16。new window
張廣保:〈緯書對經書的闡釋〉《經學今詮初編》(《中國哲學》第22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頁387-435,2000.6,一版。
謝世維:〈中古道教史中的三皇文傳統研究〉《清華學報》新44卷第1期(民國103年3月)頁29-60。new window
羅義俊:〈錢穆與顧頡剛的古史辨〉,《史林》1993年第4期,頁28-36。
羅夢冊:〈說渾沌與諸子經傳之言大象〉(上下)《東方文化》(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9卷1-2期1971年,頁15-56;230-304。new window
關增建:〈中國天文學史上的地中概念〉,《自然科學史研究》第19卷第3期2000年)頁251-263。
饒宗頤:〈中國古代東方鳥俗的傳說─兼論大皞少暤〉,收入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
──────:〈「玄鳥」補考〉,《九州學林》2004年‧秋季,2卷3期,頁2-15。
──────:〈古地辨二篇〉,《九州學林》2005年‧春季,3卷1期,頁2-15。
──────:〈由尊盧氏談到上海竹書(二)的《容城氏》─兼論其與墨家關係及其他問題〉,《九州學林》2006年‧春季,4卷1期,頁2-15。

(三)宗教、神話、民俗與文學研究

丁肇琴:〈華山民間傳說初探〉,《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第6期,2009年7月。
王恢:〈堯舜故事地望考〉,《史學彙刊》第9期,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1978年10月,頁1-16。new window
王孝廉:〈中國神話研究的興起──從古史到神話〉,《民俗曲藝》第25期,頁153-162。new window
──────:〈從古史到神話──顧頡剛的思想形成、神話研究以及富永仲基加上說的比較〉,《民俗曲藝》第30期,頁131-174。
王孝廉:〈王權交替與神話轉換〉,《民間文化論壇》1998年第3期,頁8-14。
──────:〈從古史到神話──顧頡剛的思想形成、神話研究以及富永仲基加上說的比較〉,《民俗曲藝》第30期,頁131-174。
王政:〈孔子「生于空桑」民俗考論〉《孔子研究》2002年06期,頁109-113。new window
王宜峨:〈論道教的婦女觀〉,《中國道教》1995年第1期)頁32-36。
李豐楙:〈傳承與對應:六朝道經中「末世」說的提出與衍變〉,《中國哲學研究集刊》第九期,1996年9月,頁91-130。new window
李素平:〈道教對女性的尊崇〉,《零陵學院學報》第25卷第5期2004年9月,頁104-108。
吳寧:〈試談道教的女性觀〉,《中國道教》2006年第1期,頁57-58。
林素娟:〈漢代感生神話所傳達的宇宙觀及其在政教上的意義〉,《成大中文學報》2010年4月第28期,頁35-81。new window
林素娟:〈豐產儀典與始祖傳說─聞一多古籍詮釋之特色及其對古禮儀研究的啟發〉,《中國學術年刊》第34期春季號2012年3月,頁133-164。new window
姜生:〈論道教的洞穴信仰〉,《文史哲》2003年第5期(總第278期),頁54-62。
孫亦平:〈論《太平經》的婦女觀及其對道教發展的影響〉收錄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6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頁151-161。
徐南洲:〈《山海經》中的巴人世系考〉,《社會科學研究》1985年第6期,頁56-60。
高有鵬:〈中國神話研究的世紀回眸〉,《中國文化研究》1998年冬之卷,頁71-75。
高莉芬:〈神聖的秩序──〈楚帛書.甲篇〉中的創世神話及其宇宙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7年3月第30期,頁1-44。new window
卿希泰:〈試論道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哲學研究》1988年第1期)頁52-56。
張光直:〈中國創世神話之分析與古史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期,1959年秋季,頁47-76。
張勃:〈火燧知從新節變——唐代清明的改火習俗〉《中國文化報》2014年4月7日星期一,第8版。
陳夢家:〈戰國楚帛書考〉,《考古學報》1984年第2期,頁137-158。
──────:〈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1936 年第20 期,頁485-576。
陳麗桂:〈戰國秦漢時期黃帝傳說與黃帝學說的流傳、性質與支系〉,《國文學報》1989年第18期,頁109-131。new window
陳鼓應:〈先秦道家之禮觀〉,《漢學研究》2000年6月第18卷第1期,頁1-22。new window
陳贇:〈絕地天通與中國政教結構的開端〉,《江蘇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頁16-22。
曾美雲:〈父權與平權之間─六朝道教女性觀念探析〉,「第一屆臺灣中國哲學學術研討會-當代與世界中國哲學論壇」南華大學「世界中國哲學研究中心」主辦,頁250-280。
黃復山:〈東漢定型圖讖中的古皇考〉收錄於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頁257-324。
連劭明:〈長沙楚帛書與中國古代的宇宙論〉,《文物》1991年第2期。
郭沫若:〈釋祖妣〉收錄於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一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頁19-64。
──────:〈關於晚周帛畫的考察〉,《人民文學》1953年第11期,頁113-118。
魯瑞菁:〈兩漢「三代始祖感生說」述論〉,《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3 輯2007年11月,頁154 180。
董處平:〈中國上古創世神話鉤沉─楚帛書甲篇解讀兼談中國神話的若干問題〉,《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頁151-163。
葉舒憲:〈老子哲学与母神原型〉,《民間文化論壇》1997年第1期,頁20-28。
楊利慧:〈女媧神話研究史略〉,《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頁96-106。
劉苑如:〈題名、輯佚與復原──《玄中記》的異世界構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1期,2007年9月,頁29-74。new window
──────:〈周穆王欲肆其心?──《穆天子傳》中的巡遊書寫與其事類隱喻〉,《成大中文學報》第38期,2012年9月,頁1-40。
蕭登福:〈漢魏六朝道教經書開天創世說〉,《東方雜誌》復刊第二十二卷第九期,頁12-19。
蕭登福:〈后土與地母─試論土地諸神與后土信仰〉,《世界宗教學刊》第四期2004年12月,頁1-41。new window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語言構成初探〉,《興大中文學報》第二十三期增刊─文學與神話特刊,2008年11月,頁163-191。new window
鍾振宇:〈莊子的氣化現象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13年3月第42期,頁109-148。new window
顧頡剛:〈《莊子》和《楚辭》中昆侖和蓬萊兩個神話系統的融合〉,收錄於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中華文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