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宋代后妃祭祀之禮研究:以儀式象徵、禮儀思想及性別秩序為探究核心
作者:施譯涵
作者(外文):Yi-HanShih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素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宋代先蠶高禖祔廟性別秩序Song DynastyHsian ChanGau MeiHwang Hou Fu MiaoGender ord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
本文選擇宋代吉禮中與后妃密切相關的「先蠶」、「高禖」以及「皇后祔廟」之禮為核心,探討宋代女性於國家典禮中的位置。首先透過溯源原始祭儀、禮經以及各時期禮儀的變遷,予以探究宋代如何援引禮制、禮意、禮經,進行后妃參與國家祭祀討論與規劃禮節儀式。其次,依據宋代學術背景、社會秩序與政治因素,以及史料所反映的現實狀況、宋儒之理想、和儀式規劃等方面予以探討。
從上述之討論歸納出四個重點:一、就此三項禮儀於宋代的發展來看,實反映出不同時期學術思想,對於經典、禮文的不同解讀,如何影響禮儀的規劃與制定。不過,對禮儀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現實的政治力,甚至是皇權的裁奪,或可說是經過朝廷認證,取得了政治與學術之間的某種程度的平衡。二、就宋人所堅持的男女性別秩序的原則而言,實以《易經.家人》及《禮記.內則》的「男外女内」倫常規範秩序為主。而為符合這種倫理秩序,他們亦針對不符合「男女正位」之漢唐注疏再次解讀。更且,基於對修齊治平的重視,不單要求女正位於內,亦強調男子修身齊家的重要性。可發現秩序的規範不只約束女性,亦要求男子反求諸己。三、從理學家秉持長幼尊卑秩序,堅持以元配配享,並反對庶生母入廟祭祀。對比宋廷以「母以子貴」之說,讓皇帝庶生母得以配祔太廟之情事,可發現理論與實際、人情孝思與禮法秩序之間的無法避免的衝突。四、關於此三種祭祀禮儀所運用之儀式象徵大抵有四種:(一)傳達人神相接的象徵運用;(二)透由象徵意涵,亦可說是巫術思維之運用,予以達到施行的目的;(三)以陰陽屬性獲得感應,達到祭祀目的;(四)體現辨貴賤、序尊卑的倫理秩序。
SUMMARY
In this paper, the etiquette of “Hsian Chan, known in English as the Godd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Gau Mei, known in English as the God of Marriage and Fertility” and “Hwang Hou Fu Miao, known in English as incense burner reunion ceremony held for the deceased” related to the empress and imperial concubines in Song Dynasty was the core of study. By tracing the changes of religious rites, the Book of Rites and the etiquette in various periods, the author attempted to explore how the code of etiquette, the connotation of etiquette and the book of rites were interpreted and cited in Song Dynasty for the planning and discussions of the empress and imperial concubines’ participation in the state worship ceremony. Moreover, the author examined the roles played by the females in the state ceremony and the influence on females imposed by the academic thoughts in Song Dynasty based on the academic backgrounds, social order and political factors in So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actual situations reflected by historical data, the ideals outlined by the Confucian scholars, and the ceremonies prepared in Song Dynasty.
Key words: Song Dynasty, Hsian Chan , Gau Mei , Hwang Hou Fu Miao, Gender order
INTROD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etiquette of “Hsian Chan”, “Gau Mei” and “Hwang Hou Fu Miao” was discussed with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tiquette in Song Dynasty. Moreover, the etiquette related to Song Dynasty empress and imperial concubines’ participation in worship ceremonies was examined. By tracing the changes of religious rites, the Book of Rites and the etiquette in various periods, the author attempted to explore how the code of etiquette, the connotation of etiquette and the book of rites were interpreted and cited in Song Dynasty for the planning and discussions of the empress and imperial concubines’ participation in the state worship ceremony. Moreover, the author examined the roles played by the females in the state ceremony and the influence on females imposed by the academic thoughts in Song Dynasty based on the academic backgrounds, social order and political factors in So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actual situations reflected by historical data, the ideals outlined by the Confucian scholars, and the ceremonies prepared in Song Dynasty.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is paper started with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etiquette thoughts, using historical data and archaeological literature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etiquettes in different stages as well as the surge of academic thoughts, social backgrounds and political factors manifested in different stages of Song Dynasty. Secondly,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politics, social order, real life and academic thoughts, were put together to analyze the implications of religious rituals of worship ceremony, space of ceremony, costumes, sacrifice laws, and sacrifice vessels so as to explore the symbolic meanings inherent in the ceremony and gender orde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The discussions came up with conclusions which are summarized into four points as follows: (1) Different academic thoughts had affected the planning and formulation of etiquette in different stages. (2) In Song Dynasty, people abided by this ethical standard “Man are breadwinners; women are homemakers to regulate social order. (3) In Song Dynasty, neo-Confucianists and emperors held different viewpoints of Hwang Hou Fu Miao, indicating the unavoidable conflicts between theory and reality,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among human relationship, filial piety and order of etiquette laws. (4) In the worship ceremony, rituals served several purposes, such as the symbolic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s and deities, signifying the exercise of etiquette, using Yin and Yang properties to create extrasensory perception for the worship ceremony, and giving expression to ethical order such as the rich vs. the poor and the senior vs. the junior.
Conclusion
Through discussions, this paper has constructed a full view of “Hsian Chan”, “Gau Mei” and “Hwang Hou Fu Miao” etiquettes in Song Dynasty, and at the same time figured out the similar issues related to gender discussions, social customs, surge of academic thoughts, etiquette thoughts, and variations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Song Dynasty.
說明:
1、徵引文獻分為「古籍」與「近現代論著」兩大類。
2、古籍按照經、史、子、集四部排列,除經部十三經外,餘以朝代先後為序,今人箋注亦附於此。
3、近現代論著分為專書、學位論文、單篇論文。
4、專書與論文皆依作者姓氏筆劃為序,專書部份先列作者,再列書名,次列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月以及叢書名;論文亦先列作者,次列篇名、期刊名(書名)、卷期(年月)、頁碼。
一、古籍
(一)經部
周.左丘明,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漢.公羊壽傳,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魏.王弼,唐.孔穎達疏,《易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漢.盧植,《盧氏禮記解詁》,《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第62冊。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出版公司,1998。漢.劉熙,清.畢沅疏證,王先謙補,《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
姚秦.鳩摩羅什,《妙法蓮華經.觀世音普門品》,《大正藏》,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0,第9冊。
唐.陸淳,《春秋集傳辨疑》,《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經部,第146冊。
唐.陸淳,《春秋集傳纂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經部,第146冊。
宋.王安石,《周官新義》,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王與之,《周禮訂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經部,第94冊。
宋.王質,《詩總聞》,《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第55冊。
宋.司馬光,《書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第142冊。
宋.朱熹,《中庸章句》,《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6冊。
宋.朱熹,《家禮》,《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7冊。
宋.朱熹,《詩序辨說》,《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1冊。
宋.朱熹,《詩集傳》,北京:中華書局,1958。
宋.朱熹,《儀禮經傳通解》,《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3冊。
宋.朱熹,《論語集注》,《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呂本中,《呂氏春秋集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經部,第150冊。
宋.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呂祖謙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第4冊。
宋.李明復,《春秋集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55冊,經部。
宋.李樗,黃櫄,《毛詩李黃集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71冊。
宋.沈棐,《春秋比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53冊,經部。
宋.易祓,《周官總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92冊,經部。
宋.洪咨夔,《洪氏春秋說》,《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56冊,經部。
宋.胡安國,錢偉疆點校,《胡氏春秋傳》,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宋.胡宏,《皇王大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313冊,經部。
宋.范處義,《詩補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72冊,經部。
宋.孫覺,《春秋經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47冊,經部。
宋.家鉉翁,《春秋集傳詳說》,《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58冊,經部。
宋.真德秀,朱人求點校,《大學衍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宋.高閌,《春秋集註》,《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第108冊。
宋.張浚,《紫巖易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經部,第10冊。
宋.張虙《月令解》,《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第80冊。
宋.陳深,《讀春秋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58冊,經部。
宋.陳祥道,《禮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宋.陳傅良,《春秋後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51冊,經部。
宋.陳暘,《樂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211冊,經部。
宋.程頤,《伊川易傳》,《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第9冊。
宋.楊簡,《慈湖詩傳》,《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第106冊。
宋.葉夢得,《春秋三傳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49冊,經部。
宋.趙鵬飛,《春秋經筌》,《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57冊。
宋.輔廣,《詩童子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74冊。
宋.劉敞,《公是先生七經小傳》,《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第12冊。
宋.劉敞,《春秋權衡》,《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47冊。
宋.歐陽修,《詩本義》,《四部叢刊續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第5冊。
宋.衛湜,《禮記集說》,《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17冊。
宋.蕭楚,《春秋辨疑》,《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第108冊。
宋.魏了翁,《禮記要義》,《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96冊。
宋.羅願,《爾雅翼》,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蘇轍,《詩集傳》,《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56冊。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174冊。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四部文明.秦漢文明卷》,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第7冊。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經部,第180冊。
清.皮錫瑞,《駁五經異義》,《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171冊。
清.俞樾,《茶香室經說》,臺北:廣文書局,1971。
清.姚際恆,《春秋通論》,《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經部,第139冊。
清.孫希旦,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陳壽祺,《五經異義疏證》,《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171冊。

(二)史部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0。
漢.司馬遷,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
漢.宋衷注,清.秦嘉謨等輯,《世本八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
漢.衛宏,《漢官舊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第646冊。
漢.應劭,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
晉.司馬彪,梁.劉昭注補,《後漢書志》,北京:中華書局,1973。
晉.常璩,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劉宋.范曄,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北齊.魏收,《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隋.杜臺卿,《玉燭寶典》,《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史部,第885冊。
唐.王涇,《大唐郊祀錄》,見《大唐開元禮》,東京:汲古書院,2004。
唐.杜佑,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唐.房玄齡,《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唐.蕭嵩,《大唐開元禮》,東京:汲古書院,2004。
唐.魏徵等,《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北京:中華書局,2003。
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第308冊,史部。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考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第311冊,史部。
宋.佚名,《宋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
宋.佚名,《歷代名賢確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687冊。
宋.佚名,汪聖鐸點校,《宋史全文》,北京:中華書局,2016。
宋.吳自牧,《夢粱錄》,《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一編》,臺北:新興書局,1978,第2冊。
宋.呂中,《大事記講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686冊。
宋.呂夏卿,《唐書直筆》,《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第114冊。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李攸,《宋朝事實》,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
宋.周密,《武林舊事》,《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第96冊。
宋.孟元老,鄧之誠注,《東京夢華錄注》,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1961。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張淏,《艮嶽記》,《筆記小說大觀十編》,臺北:新興書局,1975,第1冊。
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陳均,《宋九朝編年備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第328冊。
宋.陳耆卿,《嘉定赤城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宋.陳騤,《南宋館閣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宋.曾布,《曾公遺錄》,《宋代日記叢編》,上海:上海書店,2013。
宋.楊仲良,《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89。
宋.趙汝愚,《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宋.劉時舉,《續宋編年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劉清之,《戒子通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3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宋.歐陽脩,《太常因革禮》,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歐陽脩,宋祁,《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宋.潛說友,《咸淳臨安志》,見《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鄭居中,《政和五禮新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647冊。
宋.鄭樵,《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宋.謝深甫,《慶元條法事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
宋・劉時舉,《續宋編年資治通鑑》,《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第116冊。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元.脫脫,《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刊,《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李東陽,申時行等,《大明會典》,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
明.孫承澤,《春明夢餘錄》,《筆記小說大觀六編》,臺北:新興書局,1978,第9冊。
明.徐一夔,《大明集禮》,明嘉靖九年(1530)刊本。
明.郭正域,《皇明典禮志》,《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842冊。
明.楊士奇,《歷代名臣奏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第438冊。
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清.徐松,《中興禮書》,《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822冊。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桃園:聖環圖書公司,1994。
清.張廷玉等,《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79。
清.黃宗羲撰、全祖望補,《宋元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83。
(三)子部
漢.王充,張宗祥校注,《論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漢.班固,《白虎通德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漢.蔡邕,《獨斷》,《筆記小說大觀三編》,臺北:新興書局,1974,第1冊。
晉.干寶,胡懷琛標點,《新校搜神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
晉.干寶,李劍國輯校,《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晉.王嘉,《拾遺記》,北京:中華書局,1988。
唐,徐堅,《初學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890冊。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臺北:台北中國醫藥研究所,1990。
宋,王黼,《宣和博古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840冊。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鄭州:大象出版社,2013。
宋.王明清,《揮麈錄》,上海,上海書局出版社,2001。
宋.王銍,《默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王應麟,《玉海》,上海:上海書店,1987。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2。
宋.王懷隱,《太平聖惠方》,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
宋.司馬光,《家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696冊。
宋.司馬光,鄧廣銘,張希清點校,《涑水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9。
宋.朱肱,《增注類證活人書》,《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民國十二年(1923)北京中醫社修補清光緒間江陰朱文震刊本。
宋.百歲老人袁褧,《楓窗小牘》,《全宋筆記》第四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第5冊。
宋.佚名,《錦繡萬花谷》,《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第73冊。
宋.呂本中,《童蒙訓》,《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宋.李心傳,崔文印點校,《舊聞證誤》,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李如箎,《東園叢說》,《全宋筆記》第五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第10冊。
宋.李昉,《太平御覽》,《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894冊。
宋.周煇、劉永翔校注,《清波雜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
宋.岳珂,《愧郯錄》,《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一編》,臺北:新興書局,1978,第3冊。
宋.岳珂,《愧郯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洪邁,《夷堅志》,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宋.真德秀,《西山讀書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705冊。
宋.秦觀,《蠶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高似孫,《緯略》,鄭州:大象出版社,2013。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1061冊。
宋.張端義,《貴耳集》,《全宋筆記第六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13,第10冊。
宋.曹孝忠等編,元.焦惠等校,《聖濟總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8。
宋.章如愚,《群書考索》,京都:中文出版社,1982。
宋.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子部,第742冊。
宋.程大昌,《演繁露續集》,《全宋筆記》第四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第9冊。
宋.趙佶撰、吳禔注,《宋徽宗聖濟經》,《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宋.趙彥衛,傅根清點校,《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戴埴,《鼠璞》,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羅泌《路史》,《四部備要》,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第44冊。
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全宋筆記》第二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宋.蘇轍,《龍川略志.龍川別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
宋・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第16冊。
宋•黎靖德,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元.王禎,《農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730冊。
明.郎瑛,《七修類稿》,上海:上海書局出版社,2001。
清.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清.王初桐,《奩史》,《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1252冊。
清.倪濤,《六藝之一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832冊。
清.陳立,《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
清.劉文典,《淮南子》,北京:中華書局,1989。
清.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四)集部
宋.王十朋,《王十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宋.王安石,《王臨川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1。
宋.王柏,《魯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1186冊。
宋.王珪,《華陽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1093冊。
宋.司馬光,《温國文正司馬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第41冊。
宋.司馬光,《傳家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1094冊。
宋.石介,《石徂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25冊。
宋.朱熹,陳俊民校訂,《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出版,1990。
宋.呂祖謙,《東萊呂太史全集》,《呂祖謙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第1冊。
宋.李之儀,《姑溪居士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1120冊。
宋.李長民,〈廣汴賦〉,《歷代賦彙》,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第3冊。
宋.李綱,《梁溪先生文集》,《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第37冊。
宋.李覯,《直講李先生文集》,《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第7冊。
宋.周必大,《盧陵周益國文忠公集》,《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第51冊。
宋.周紫芝,《太倉稊米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1141冊。
宋.姚勉,《雪坡舍人集》,《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第131冊。
宋.洪興祖,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宋.秦觀,《淮海先生文集》,《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2。
宋.張守,《毘陵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1127冊。
宋.張孝祥,《于湖居士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宋.張載,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張載,林樂昌編校,《張子全書》,西安:西北大學出版,2015。
宋.張綱,《華陽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第1131冊。
宋.陳鑑,《東漢文鑑》,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
宋.陸游,《陸游集》,北京:中華書局,1976。
宋.程珌,《程端明公洺水集》,《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第71冊。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陽枋,《字溪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1183冊。
宋.楊時,《河南程氏粹言》,《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楊萬里,《誠齋集》,《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2,第54冊。
宋.綦崇禮,《北海集》,《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第38冊。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第81冊。
宋.劉摯,《劉忠肅集》,《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第15冊。
宋.樓鑰,《攻媿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1152冊。
宋.歐陽脩,《歐陽脩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宋.戴復古,《石屏詩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1165冊。
宋.魏了翁,《古今考》,《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第111冊。
宋.蘇軾,孔凡禮點校,《東坡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宋.蘇轍,曾棗莊,馬德富校點,《欒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王安石,李壁注,《王荊文公詩箋注》,《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第87冊。
宋・呂祖謙,《宋文鑒》,《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第1350冊。
宋・樓鑰,《攻媿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第1153冊。
宋.桑世昌,《蘭亭考》,《法帖考》,臺北:世界書局,1962。
金.元好問,《唐詩鼓吹》,《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1611冊。
金.趙秉文,《滏水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第1190冊。
明.胡應麟,《詩藪》,《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1696冊
明.陶宗儀,《說郛》,北京:北京中國書店,1986。
明.程敏政,《篁墩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1252冊。
清.姜紹書,《韻石齋筆談》,《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第50冊。
清.倪璠,《庾子山集注》,《四部備要》,北京:中華書局,1989,第67冊。
清.董誥等,《欽定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85。
二、近現代論著
(一)專書
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61。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
方建新、徐吉軍,《中國婦女通史.宋代卷》,杭州:杭州出版社,2011。
方燕,《巫文化視域下的宋代女性--立足於女性生育、疾病的考察》,北京:中華書局,2008。
王小盾,《中國早期思想與符號研究:關於四神的起源及其體系形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王水照,《王水照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王汎森,《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14。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全漢昇,〈中古自然經濟〉,《中國經濟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1。
朱子彥,《皇權的異化——垂簾聽政》(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頁12。
朱溢,《事邦國之神祇:唐至北宋吉禮變遷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江曉原,《天學真原》,臺北,洪葉文化有限公司,1995。
牟鐘鑒,《走近中國精神》,北京:華文出版社,1999。
何星亮,《圖騰文化與人類諸文化的起源》,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1。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聯書局,2004。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1980。
吳萬居,《宋代三禮學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
吳麗娛,《終極之典:中古喪葬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
吳麗娛,《禮制下移與唐宋社會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新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宋兆麟,《中國生育.性.巫術》,臺北:漢忠文化出版社,1997。
宋希庠,《中國歷代勸農考》,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
宋鼎宗,《春秋宋學發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李亦園,《宗教與神話論集》,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1998。
李伯重,《多視角看江南經濟史:1250—1850》,北京:三聯書店,2003。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
李零,《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5。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2。
那志良,《古玉論文集》,臺北:故宮博物院,1983。
周天游、王子今,《女媧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周何,《禮記:儒家的理想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臺北:明文書局,1991。
孟亞男,《中國園林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昌彼得、王德毅等編,《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77。
易衛華,《北宋政治變革與《詩經》學發展》,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2010。
林素娟,《身體、空間與禮教規訓——探討秦漢之際的婦女禮儀教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
林素娟,《神聖的教化:先秦兩漢婚姻禮俗中的宇宙觀、倫理觀與政教論述》,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6。
林富士,《小歷史:歷史的邊陲》,臺北:三民書局,2000。
林萃青,《宋代音樂史論文集:理論與描述》,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2。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
林麗珊,《女性主義與性別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上海:上海書店,1989。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孫作雲,《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6。
孫國棟,《唐宋史論叢》,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
孫廣德,《政治神話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徐中舒主編,《漢語大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6。
徐燕斌,《禮與王權的合法性建構——以先秦至隋唐的史料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袁珂,《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袁珂,《中國神話通論》,四川:巴蜀書社,1993。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宋代書畫冊頁名品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
康凱淋,《胡安國《春秋傳》研究》,臺北:致知學術出版社,2014。
張文昌,《制禮以教天下——唐宋禮書與國家社會》,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張邦煒,《宋代皇親與政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張邦煒,《宋代婚姻家族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張勁,《兩宋開封臨安皇城宮苑研究》,廣州:暨南大学歷史學博士論文,2004。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書局,2011。
張高評,《論文選題與研究創新》,臺北:里仁書局,2013。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編》,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郭善兵,《中國古代帝王宗廟禮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陳戌國,《中國禮制史.宋遼金夏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陳來,《宋明理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陳芳妹,《青銅器與宋代文化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陳槃,《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臺北,國立編譯館,1991。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庭.婚姻.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
傅亞庶,《中國上古祭祀文化》,長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傅熹年,《中國古代建築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彭美玲,《古代禮俗左右之辨研究——以三禮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
游修齡主編,《中國農業通史.原始農業卷》,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湯勤福,王志躍,《宋史禮志辨證》,上海:上海三聯書局,2011。
馮曉庭,《宋初經學發展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
黃忠慎,《范處義詩補傳與王質詩總聞比較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
黃純怡,《北宋的外戚與政治》,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6。
楊世文,《走出漢學:宋代經典辨疑思潮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楊利慧,《女媧的神話與信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6。
葉國良,《古代禮制與風俗》,臺北:臺灣書局,1997。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1980。
葉舒憲,《高唐神女與維納斯:中西文化中的愛與美主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葉舒憲,《探索非理性的世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葉舒憲,田大憲,《中國古代神秘數字》,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11。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廖小東,《政治儀式與權力秩序--古代中國「國家祭祀」的政治分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聞一多,《神話與詩》,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
裴普賢,《歐陽修詩本義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1。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
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劉枝萬,《臺北市松山祈安建醮祭典:臺灣祈安醮祭習俗研究之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7。
劉惠萍,《伏羲神話傳說與信仰》,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
劉達臨,《中國古代性文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
劉燕儷,《唐律中的夫妻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
劉靜貞,《不舉子:宋人的生育問題》,臺北:稻鄉出版社,1998。
劉靜貞,《皇帝和他們的權力:北宋前期》,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
劉豐,《北宋禮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店,2006。
錢大群,錢元凱,《唐律論析》,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71。
戴維,《春秋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糜文開、裴普賢,《詩經欣賞與研究》,臺北:三民書局,1987。
鍾敬文,《鍾敬文民俗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兩漢、南北朝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饒宗頤,曾通憲,《楚地出土三種文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3。
日.寺地遵著,劉靜貞、李今芸譯,《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5。
日.金子修一,《中國古代皇帝祭祀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2006。
法.列維.布留爾(Lvy-Bruhl,Lucien),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商務印書館,2001。
法.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美.大衛.科澤(David Israel Kertzer),王海洲譯,《儀式、政治與權力》,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
美.包弼德(Peter K.Bol),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轉型》,南京:江蘇人民,2001。
美.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中國的自由傳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
美.楊慶堃,范麗珠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英.弗雷澤,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
英.維克多.特納(Victor Witter Turner),趙玉燕等譯,《象徵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英.維克多.特納(Victor Witter Turner),黃劍波、柳博贇譯,《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德.恩斯特.凱西爾(Ernst Cassirer),黃龍保,周振選譯,《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 (Hans-Georg Gadamer),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
羅馬尼亞.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晏可佳等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二)學位論文
王志躍,《《宋史.禮志》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0。
史冷歌,《帝王的健康與政治——宋代皇帝疾病問題研究》,保定:河北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2012。
朱曉娟,《程朱學派與宋代婦女貞節觀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4。
吳書雷,《北宋東京祭壇建築研究》,開封: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05。
李冬梅,《宋代《詩經》學專題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7。
李建軍,《宋代《春秋》學與宋型文化》,成都,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7。
姜義泰,《北宋《春秋》學的詮釋進路》,臺北,臺灣大學博士論文,2013。
殷慧,《朱熹禮學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博士論文,2009。
馬莉,《宋代女子教育》,開封: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03。
張儒婷,《宋代外戚地位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陳俞志,《朱熹童蒙教育思想及其影響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論文,2007。
陳慈慧,〈從診間到生活世界:婦女不孕治療軌跡〉,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黃才鋒,《貞節抑或貞潔?宋人筆下的女性身體與道德書寫》,台南:成大歷史所碩士論文,2012。
黃忠慎,《宋代之詩經學》,臺北:政治大學博士論文,1984。
趙悅風,《宋代女子教育的內容和成就初探》,開封: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07。
劉楓,《中國古代蠶桑神話和先蠶禮的組織傳播功能分析》,重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4。
鄭娟芝,《漢魏六朝的女性紡織:勞動營生與倫理象徵》,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蕭夙雅,《禮與非禮——北宋士大夫對郊廟祭祀的議論》,新竹:清華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
譚德興,《宋代《詩經》學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5。

(三)單篇論文
尹蕾,〈周代三大祭祀中的樂調研究〉,《音樂研究》2015年第4期,頁59-61。
王娟,〈神力.神職.神祇——漢代「高禖」圖像考辨〉,《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4期,頁80-83。
王海洲,〈政治儀式中的權力結構及其動態分析〉,《南京社會科學》,2011第3期,頁78-82。
王健文,〈西漢律令與國家正當性:以律令中的「不道」為中心〉,《新史學》3卷3期,(1992.09),頁34 。
王曾瑜,〈宋代人口淺談〉,《天津社會科學》,1984年第6期,頁51。
王德威,〈導讀一:淺論傅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1998,頁29。
王德毅,〈宋孝宗及其時代〉,《國立編譯館館刊》2:1 (1973),頁1-28。
王德毅,〈宋高宗評-兼論殺岳飛〉,《臺大歷史學報》17(1992.6),頁175-176。
王鐸,〈略論北宋東京,今開封)園林及其園史地位(續)〉,《華中建築》1993第1期,頁 64-65。
付海妮,〈宋代后妃臨朝不危政原因淺析〉,《固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頁19-22。。
付海妮,〈近十餘年來宋代女性史研究探述〉,《貴州文史叢刊》,2005年第4期,頁10-14。
石元康,〈天命與正當性:從韋伯的分類看儒家的政道〉,《開放時代》1999年第6 期,頁 5-23。
朱傑人,〈朱子詩傳綱領研究〉,《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頁36-40。
朱溢,〈唐至北宋時期太廟祭祀中私家因素的成長〉,《臺大歷史學報》第46期(2010.02),頁35-83。
朱溢,〈唐至北宋時期的皇帝親祀〉,《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4(2010.11),頁1-52。
朱溢,〈臨安與南宋的國家祭祀禮儀──著重於空間因素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8本第1分(2017.3),頁149-154。
吳羽,〈政和五禮新儀編撰考論〉,《學術研究》,2013年第6期,第123-124。
吳經熊,〈中國法律與政治哲學〉,《中國文化論文集》(四),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2,頁413。
吳靜芳,〈明嘉靖朝孔廟祀典改制考析〉,《成大歷史學報》第31期(2006.12),頁113。
李天鳴,〈高宗即位和院藏祥瑞圖的故事〉,《故宮文物月刊》,331(2010.10),頁7-8。
李玉潔,〈古代蠶神及祭祀考〉,《農業考古》,2015年第3 期,頁313。
李威寰,〈論朱熹禮學實踐中的「經權觀」〉,《中國文學研究》第40期(2015.7),頁159。
李豐楙,〈服飾與禮儀:〈離騷〉的服飾中心說〉,《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4期(1999.3),頁1-49。
束景南,〈輯錄說明〉,《詩集解》,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26冊,頁99。
沈宗憲,〈宋帝的宗教傾向與宮中術數迷信〉,《輔仁歷史學報》,第14期(2003.6),頁153-196。
邢定生,〈淺析中國古代帝王感生神話〉,《玉溪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第1期,頁88-89。
周秋良,〈民間送子觀音信仰的形成及其習俗〉,《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頁13-16。
周蓉,〈漢畫像石中的「高禖」形象考辨〉,《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年第6期,頁108-111。
季曉燕,〈論宋代后妃的文化品格〉,《江西社會科學》第10期,1996年),頁55-60。
林素娟,〈土地崇拜與豐產儀典的性質與演變——以先秦及禮書為論述核心〉,《清華學報》39卷4期 (2009 .12 ),頁615-651。
林素娟,〈天秩有禮、觀象制文-戰國儒家的德之體驗及禮文化成〉,《清華學報》47卷3期 (2017/09),頁433-471。
林素娟,〈氣味、氣氛、氣之通感──先秦祭禮儀式中「氣」的神聖體驗、身體感知與教化意涵〉,《清華學報》新43卷第3期(2013.9),頁385-430
林素娟,〈喪禮飲食的象徵、通過意涵及教化功能──以禮書及漢代為論述核心〉,《漢學研究》,第27卷第4期(2009.12),頁3-4。
林素娟,〈喪禮儀式中的空間象徵、遞變與倫理重整──以三禮書之喪禮空間象徵、轉化為核心進行探討〉,《漢學研究》第33卷第4 期(2015.12),頁1-36。
林素娟,〈飲食禮儀的身心過渡意涵及文化象徵意義――以三《禮》齋戒、祭祖為核心進行探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2,2008.3):177-178。
林素娟,〈漢代后妃的嫡庶之辨--以葬禮及相關經義為探究核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6期 ,2005. 03 ),頁321-357。
林慧瑛,〈中國蠶桑文化的女子定位──以嫘祖先蠶與女子化蠶故事為觀察中心〉,《文與哲》21期,2012.12),頁15。
林慶彰,〈朱子《詩集傳.二南》的教化觀〉,《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頁 66。
邵育欣,〈宋代內命婦封號問題研究〉,《歷史教學》,2009年第14 期,頁22-26。
侯步雲,〈蕭楚《春秋》學考略〉,《蘭臺世界》,2015年第3期,頁12-13。
俞榮根,〈法先王:儒家王道政治合法性倫理〉,《孔子研究》,2013年第1期,頁6-7。
俞榮根,徐燕斌,〈名分之禮與王權的合法性認證〉,《法學家》,2007年第6期,頁30-35。
姚彥淇,〈朱熹《資治通鑑綱目》的「胡氏曰」──以卷一至卷三十五為例〉,《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34期(2017.06),頁31-38。
姚瀛艇,〈論唐宋之際的天命與反天命思想〉,收錄於鄧廣銘,酈家駒等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1982年年會編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頁370-384。
姜廣輝,〈「道學思潮與經學革新:二程的經學思想與《伊川易傳》再認識〉,《中國哲學》第25 輯〈經學今詮四編〉,頁286;
姜龍翔,〈論朱子《詩集傳》對二〈南〉修齊治平之道的開展〉,《清華中文學報》第7期(2012 .06),頁61-105。
姜鵬,〈經筵進讀與史學義理化〉,《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頁 117-118。
施譯涵,〈天命、夢兆與婦德實踐:《宋史.高宗憲聖慈烈吳皇后傳》內容試探〉,《興大人文學報》,第56期(2016.3),頁137-162。
施譯涵,〈書寫差異與婦德規訓――以南宋光宗慈懿李后事蹟為探究對象〉,《興大人文學報》,第60期(2018.03),頁187-212。
柳立言,〈南宋政治初探──高宗陰影下的孝宗〉,《宋史研究集第19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89),頁203-256。
胡勁茵,〈北宋徽宗朝大晟樂製作與頒行考議〉,《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頁100-112。
胡厚宣,〈殷代的蠶桑和絲織業〉,《文物》11期(1972),頁5-6。
英.格里.斯托克,〈作為理論的治理:五個論點〉,《治理與善治》,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頁38。
唐兆梅,〈論宋代史學家的「反天命」思想〉,《河北學刊》1993年4期,頁33-34。
唐君毅,〈張橫渠之心性論及其形上學之根據〉,《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頁211-233。
唐啟翠,〈禮儀遺物與「工史書世」新證:從「玉圭」神話看儒道思想的巫史之源〉,《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6期(2012.06),頁49。
孫作雲,〈中國古代的靈石崇拜〉,《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頁349。
徐公喜,〈宋明理學法順人情論〉,《船山學刊》,2014年第3期,頁96-102。
徐利華,〈宋代雅樂樂歌研究〉,《宋代音樂研究文論集》,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6,第4冊,頁230。
徐秉愉,〈正位於內:傳統社會的婦女〉,見杜正勝主編:《吾土與吾民》,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頁156 -169。
徐燕斌,〈天道觀念下中國君權的合法性建構——基於禮的視角〉,《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頁21-26。
殷慧,〈天理與人文的統一:朱熹論禮、理關係〉,《中國哲學史》,2011年第4期,頁41-49。
康凱淋,〈陳傅良《春秋後傳》的解經方法〉,《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9期(2018.5),頁41-75。
張文昌,〈《大周通禮》與《開寶通禮》內容與體例試探──以「通禮」為切入點〉,《早期中國史研究》,第2卷第2期(2010.12),頁109。
張永鋐,〈漢代春秋折獄之法律思想及方法論探微--以政治案件之誅心論及權變思想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9期(2002.05),頁15-70。
張志雲,湯勤福,〈北宋太常禮院及禮儀院探究〉,《求是學刊》,2016年第3期,頁148。
張其凡、白效詠,〈乾興元年至明道二年政局初探:兼論仁宗與劉太后關係之演變〉,《中州學刊》,2005年第3期,頁190-193。
張尚英,〈家鉉翁《春秋》學述論〉,《儒藏論壇》,2012年00期,頁68-84。
張明華,〈論北宋女性政治的蛻變〉,《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頁33-37。
張星久,〈母權與帝制中國的后妃政治〉,《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頁41-51。
張家麟,〈論臺灣民間信仰本土化——以禮斗儀式為焦點〉,《輔仁宗教研究》,17期,(2008夏),頁67-107。
張珣,〈香之為物:進香儀式中香火觀念的物質基礎〉,《臺灣人類學刊》,第4卷第2期(2006.12),頁40-41。
張珣,〈婦女生前與死後的地位:以養女與養媳等為例〉,《考古人類學刊》第56期(2000.6),頁15-43。
張珣,〈馨香禱祝:香氣的儀式力量〉,《考古人類學刊》第65期,2006),頁21。
張高評,〈《春秋》曲筆直書與《左傳》屬辭比事——以史傳經與《春秋》書法〉,《成大中文學報》45期(2014.06),頁1-61。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義」在言外──比事件義與《春秋》學史研究〉,《文與哲》25期(2014.12),頁77-130。
張高評,〈比屬觀義與宋元《春秋》詮釋學〉,《經學文獻研究集刊》第15輯(2016.06),頁81-114。
張高評,〈北宋《春秋》學之創造性詮釋:從章句訓詁到義理闡發〉,《中國典籍典文化論叢》第18輯,北京:鳳凰出版社,2017),頁94-129。
張高評,〈朱熹之《春秋》觀──據實直書與朱子之徵實精神〉,《第八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15),頁353-390。
張高評,〈從屬辭比事論《公羊傳》弒君之書法──《春秋》書法之修辭觀〉,《東華漢學》18期(2013.12),頁135-188
張高評,〈筆削顯義與胡安國《春秋》詮釋學──《春秋》宋學詮釋方法之一〉,《新宋學》第5期(2016.08),頁275-308。
張廣達,〈內藤湖南的唐宋變革說及其影響〉,《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頁5-71
許倬雲,〈從周禮中推測遠古的婦女工作〉《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一輯,臺北:稻鄉出版社,1979,頁51-62。
陳志信,〈詩境想像、辭氣諷詠與性情涵濡─《詩集傳》展示的詩歌詮釋進路〉,《漢學研究》第29卷第 1 期(2011 .03),頁 23。
陳金現,〈論宋代洗兒詩〉,《人文集刊》第8期(2009 .06),頁257。
陳長山,〈高禖畫像小考〉,見黃雅峰主編,《南陽麒麟崗漢畫像石墓》,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頁305-306。
陳政揚,〈張載哲學中的「理」與「禮」〉,《高雄師大學報》18期,2005.6),頁163-178。
陳家寧,〈說簡狄所吞的玄鳥之「卵」〉,《古文字研究》第28輯,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426-430;
陳峰,〈北宋皇室與「將門」通婚現象探析〉,《文史哲》,2004年第3期,頁103-107。
陳弱水,〈初唐政治中的女性意識〉,見鄧小南等主編,《中國婦女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頁115。
陳夢家,〈高禖郊社祖廟通考〉,《清華學報》,第12 卷3 期(1936.7),頁445-471。
彭林,〈論朱熹的禮學觀〉,《宋初經學發展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頁353-369。
彭美玲,〈古禮經說中的「主」制來由蠡測〉,《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4期(2016.05),頁1-51。
彭美玲,〈兩宋皇家原廟及其禮俗意義淺探〉,《成大中文學報》第52期(2016.3),頁67-114。
馮兵,〈「義」、「人情」、「禮樂器數」——朱熹論「禮」的傳承與修訂〉,《哲學動態》2015年第2期,頁41-47。
馮曉庭,〈導言〉,《宋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頁1-16。
黃忠慎,〈經典的重構:論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在《詩經》學史上的承衍與新變〉,《清華學報》新42 卷第1 期(2012.03),頁50。
黃聖松,〈《左傳》「郊」考〉,《文與哲》第25期(2014.12),頁176。
楊果,劉廣豐,〈宋仁宗郭皇后被廢案探議〉,《史學集刊》2008年第1期,頁56-60。
楊治平,〈宋代理學「禮即是理」觀念的形成背景〉,《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2期(2015),頁43-82。
楊建宏,《禮制背後的政治訴求解讀——以北宋官方禮書製作為中心》,《船山學刊》,2009 年第1期,頁103-106。
楊晉龍,〈神統與聖統--鄭玄王肅「感生說」異解探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03),頁496-497。
楊曉靄,〈宋代郊廟儀式聲詩的舒遲和雅風格及其形成〉,《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頁1-5。
葉國良,〈從名物制度之學看經典詮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0、21期合刊(88.12—89.06),頁1-20。
賈志揚,〈劉太后及其對宋代政治文化的影響〉,《宋史研究論文集:國際宋史研討會暨中國宋史研究會第九屆年會編刊》,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頁112-123。
福柯,許寶強,袁偉選編,〈話語的秩序〉,《語言與翻譯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頁3。
趙冬梅,〈先帝皇后與今上生母──試論皇太后在北宋政治文化中的含義〉,收入張希清、田浩、黃寬重、于建設編,《10-13 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388-407。
劉正萍,〈宋代約束后妃規制述評〉,《鹽城師範學院院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 年第5 期,頁43-47。
劉成國,〈論《周官新義》與宋代學術之演進〉,《國學研究》第11期(2003.6),頁147-162。
劉初棠,〈《詩經》婚制婚俗芻議:從高禖談起〉,《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頁50-55。
劉洪濤,〈從趙宋宗室的家族病釋「燭影斧聲」之謎〉,《南開學報》,1989年第6期,頁62-63。
劉復生,〈宋代「政治神學」危機與新「天命」的建立〉,《川大史學(第二輯):中國古代史卷》,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6),頁369-393。
劉增貴,〈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妾〉,《新史學》2卷4期 (1991.12 ),頁8-9。
劉廣豐,〈北宋女主政治中的女性意識——以對劉太后的考察為中心〉,《婦女研究論叢》2014年第6期,頁72-78。
劉廣豐,〈宋代后妃與帝位傳承〉,《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9年第4期,頁430-431。
劉靜貞,〈女無外事?—墓誌碑銘中所見之北宋士大夫社會秩序理念〉,《婦女與兩性學刊》,第4期(1993.3),頁21-46。
劉靜貞,〈宋代母親研究的省思〉,《輿地、考古與史學新說——李孝聰教授榮休紀念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頁292-293。
劉靜貞,〈性別與文本:在宋人筆下尋找女性〉,《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頁239-282。
劉靜貞,〈法古?復古?自我作古?──宋徽宗文化政策的歷史觀照〉,《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頁447-470。
劉靜貞,〈社會文化理念的政治運作:宋代母/后的政治權力與位置試探〉,《宋史研究論文集》,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4,頁10-18。
劉靜貞,〈從皇后干政到太后攝政──北宋真仁之際女主政治權力試探〉,《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1,頁123-161。
劉靜貞,〈略論宋儒的宗教信仰——以范仲淹的宗教觀為例〉,《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 15 期,頁153。
劉麗,張劍光,〈《唐書直筆》與《新唐書》的書法探究〉,《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頁99-104。
諸葛憶兵,〈論宋代后妃與朝政〉,《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頁129-134。
鄧小南,〈『內外』之際與『秩序』格局:宋代婦女〉,見杜芳琴、王政主編,《中國歷史中的婦女與性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頁254-304。
鄧小南,〈從考古發掘資料看唐宋時期女性在門戶內外的活動——以唐代吐魯番、宋代白沙墓葬的發掘資料為例〉,《歷史、史學與性別》,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頁113-127。
顏汝庭,〈近二十年來兩岸宋代婦女史研究概況,1985-2004)〉,《史耘》第11期,2005.12),頁97-115。
魏志江,〈論宋代后妃〉,《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頁42-49。
羅永生,〈唐高宗政治權謀的再認識─兼論高宗朝的武則天〉,《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7期(2012.06),頁51。
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的三種模式〉,《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頁332-334。
黃浩瑞,林衡毅,〈陽痿之中醫治療〉,《北市中醫會刊》,20卷4期(2014.12) ,頁8-12。
翁清松,〈陽痿之中西醫治療〉,《中醫會訊》333期(2015.3),頁3。
楊光華,〈宋代后妃、外戚預政的特點〉,《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頁62。
史廣超,〈《中興禮書》及《續編》版本考述〉,《圖書館雜誌》,2013年第5期,頁85-90。
李俊芳,〈回向三代——以宋徽宗朝《政和五禮新儀》制定為中心〉,《保定學院學報》2018年第3期,頁51-55。
葉芳如,〈明人筆記所見之萬貴妃軼聞〉,《史耘》第8期(2002.9),頁69。
楊宇勛,〈從政治、異能與世人態度談宋代精神異常者〉,《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7期,(2006.12),頁19-47。
日.小島毅,〈郊祀制度の変遷〉,《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08冊(1989.2),頁151。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頁10-18。
日.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國家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第6章〈東アジア世界と日本史〉,頁616。
日.佐竹靖彥,〈《清明上河圖》為何千男一女〉,《唐宋女性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頁803-804。
日.梅原郁,〈皇帝.祭祀.國都〉,收入中村賢二郎編,《歷史のなかの都市——續都市の社會史》,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1986,頁285-292。
日.新城理惠,〈先蚕儀礼と中国の蚕神信仰〉,《比較民俗研究》第4期,(1991.9),頁7-27。
日.新城理惠,〈唐代先蠶儀禮の復元:《大唐開元禮》先蠶條譯註を中心に〉,《史峯》,茨城:筑波大學東洋史談話會,第7號,(1994.3),頁1-33。
日.新城理惠,〈唐宋期の皇后.皇太后──太廟制度と皇后〉,收入野口鐵郎先生古稀記念論集刊行委員會編,《中華世界の歷史的展開》,東京:汲古書院,2002,頁134-137。
日.新城理惠,〈絹と皇后―中国の国家儀礼と養蚕〉,收入網野善彥主編,《岩波講座 天皇と王権を考える3生産と流通》,東京:岩波書店,2002,頁150-155。
日.齋木哲郎,〈程伊川的春秋學〉,《中國哲學》第20輯〈經學今詮四編〉,頁358。
瑞典.高本漢,“Some Fecundity Symbols In Ancient China",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eastern Antiguities, No.2, pp.2-4.
(四)網路資料
東漢伏羲女媧畫像磚。資料時間:2019.8.12日,網址為:http://www.chnmus.net/dcjp/node_5379.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