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舊詩詮釋學之一論--兼評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
書刊名:中外文學
作者:游志誠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3
卷期:21:11=251
頁次:頁82-116
主題關鍵詞: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詮釋學顏崑陽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
  • 點閱點閱:62
期刊論文
1.Iser, Wolfgang、單德興(19910500)。讀者反應批評的回顧。中外文學,19(12)=228,85-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Todorov, Tzvetan、陳健宏(19900100)。閱讀作為建構。中外文學,18(8)=212,99-1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國良(19890800)。讀者心目中的文本。鵝湖,15(2)=170,47-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維廉(19870300)。美感意識意義成變的理路:以英國浪漫主義前期自然觀為例。中外文學,15(10)=178,4-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于光華(1977)。評註昭明文選。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石文英(1988)。漢詩賞析集。四川:巴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魏耕原(1990)。先秦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姚際恆(1979)。詩經通論。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福海(1992)。文選學論集。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若愚、杜國清(1977)。中國詩學。臺北:幼狮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裴普賢(1983)。詩經評注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孫琴安(1989)。唐七律詩精評。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華山(1992)。意義--詮釋學的啟廸。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衍文、劉永翔(1991)。古典文學鑑賞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新璋(1991)。詩詞鑑賞概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炳隅(1991)。文學鑑賞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霍蘭德.諾曼、潘國慶(1991)。文學反應動力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馬茂元(1988)。古詩十九首探首。高雄:復文岡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奧格登‧瑞查玆(1985)。意義中的意義。倫敦:路特格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姚斯.漢斯羅伯特(1983)。朝向美學的領受。明尼波理斯:明尼蘇達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姚斯.漢斯羅伯特(1982)。美學經驗與文學詮釋。明尼波理斯:明尼蘇達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陸質千(1982)。清代思想史。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顏崑陽(1981)。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蕭統、李善、張銑、呂延濟、呂向、劉良、李周翰(1980)。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朱熹(1978)。詩集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朱守亮(1988)。詩經評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龔鵬程(1985)。文學散步。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方玉潤(1981)。詩經原始。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胡仔、廖德明(1982)。苕溪漁隱叢話。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若愚、杜國清(1981)。中國文學理論。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游友基(1990)。漢魏六朝詩歌鑑賞辭典。北京市:中國和平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啟方(1976)。中國文學批評中的評價問題。中國古典文學論叢。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