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林雲銘《莊子因》「以文解莊」研究
作者:錢奕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en Yi—Hua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周虎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莊子因林雲銘以文解莊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0
《林雲銘《莊子因》「以文解莊」研究》論文題要
  本論文從莊學史中「以文解莊」之詮釋過程與意義為主,以文學角度論述《莊子》,運用文章章法以剖析《莊子》,以《莊子》為文本(text),在歷代注疏《莊子》者,作「可讀的」與「可寫的」無限的揮灑下,後世的讀者,不但在作「恢復」文本原來的意義與脈絡的工作,更是不斷的「開發」文本內涵意義的容量與理論的潛力而努力,歷代的學者,也都在詮釋的角度下,「重建」(reconstruction)經典,發展其內具的潛在力,人人探驪得珠,《莊子》予以後世無限寬廣的空間,在哲學、文學、經學、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生死學、宗教學等等,都蘊含著無窮的意義與潛力。本論文分八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文獻回顧與研究方法,以勾勒出論文之組織架構。
  第二章〈「以文解莊」釋義〉:由縱向的莊學詮釋的歷史中,在歷時研究(Diachronic Study)之下、時空的轉變,人文的進步,無論以古釋今、以今釋古,詮釋的方式一直在尋求突破與創新,猶如歷代莊學無論從義理方面:「以儒解莊」、「以佛解莊」,或從語言文字上的訓詁方式解莊,即使言:「以莊解莊」,何嘗不是在根據自己的特質,闡發莊子之義涵,尋求另一種詮釋莊子之契機。由此歸納出以文學角度詮釋莊子的開啟與發展的軌跡,
  「以文解莊」融合義理與訓詁的詮釋方法,其詮釋方法:由援用莊子到評注莊子,在學術人文歷史的推進之下,從以文評莊、以脈絡評莊,進而到以文解莊。
  第三章〈清初「以文解莊」之形成背景〉:以並時研究(Synchronic Study)為主,作橫向的政治、文化、文章、科考、社會、學術風氣等等影響下,說明「以文解莊」的形成背景,清初林雲銘《莊子因》可說是將《莊子》由文學理念建構成文學理論最具代表的作品。
「以文解莊」的詮釋,結合義理與文學之美,除了歷時的影響外,清初時期的時代背景,政治上的改朝換代予以學者歷史的衝擊,當時學術上由注轉評,社會制義科考、書院教育,都需要選本講學,從宋、明以來讀書風氣、科舉以八股文取士、文章講求文理兼具、讀書人的閱讀習慣都要評點文章,對字、句、段落、大旨、章法上都非常重視,這樣的環境,滋養了「以文解莊」的風氣形成。
  第四、五、六章則專就林雲銘《莊子因》的詮釋理論,以讀者、文本、作家、深層意涵作說明,解讀《莊子因》「以文解莊」之文學理論詮釋系統。
  第四章〈莊子因以讀者角度對莊子之詮釋〉:對清初林雲銘而言,由於古文造詣深厚,著有《古文析義》前後編,故在詮釋《莊子》時,不但以其讀者身分,對世事抑鬱哀憤之情以解莊,更運用其優越的古文造詣,爲後世讀莊者,引導閱讀方向與方法。
  第五章〈莊子因對莊子文本之詮釋路徑〉:林雲銘再就莊子表層的文字、句讀、段落、大旨、章法,提出「眼目所見,精神所匯」以內七篇相因之法,結合外雜篇相因之理,以結構論、形式論、言意詮釋論、批評論說明《莊子》之形式結構。
  第六章〈莊子因以文解莊之深層意涵〉:而《莊子》之深層意涵,林雲銘亦以社會價值、生死觀點、虛靜無為最後化入「道體」,作為其詮釋的方法與理論的建構。
  第七章〈莊子因之影響與評價〉:林雲銘「以文解莊」能掌握《莊子》文本之文學理論的意義,以讀者作家與作品進而化于宇宙之「道」的觀點詮釋莊子,以「因」為全書詮解之主軸,建立《莊子》之詮釋理論,將莊子的文學性與哲學性加以連結,最後運用科學的方法「以文解莊」作論述。
  其理念與做法,是發揮《莊子》之文學理念,而建立一文學理論的方法,自然在詮釋方法的運用上、莊學史「以文解莊」的詮釋上,日本漢學解莊的方法上,及對學術所產生的意義與效用上,都產生一定的影響性。
  第八章〈結論〉:西仲能同時發揮莊子文學與哲學特質,運用有效率、科學的方法解莊,殊屬不易,在《莊子》書中,對存在現象界的描述有虛與實的敘事,在寓言、重言、巵言的論述下,卻泯除一切言語的表象,得其意忘其象,最後進入「道體」的化境,
  《莊子》能在現象世界中給予讀者,超越時間空間泯除一切的智慧,收納天地通為一氣,劃破死生之界與天地合,成為無限創生意義之「道」,林雲銘《莊子因》有系統、有方法的文學理論的建構,的確做到了:哲學、科學與文學的結合之詮釋。
  然而,世間一切皆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因是兩行,永遠沒有絕對的優勢或缺失,《莊子因》從字面意義入手,再進入到形上意義時,則必有一個「正言若反」的困頓與鴻溝,如何運用洞見去看出超越之道,全憑文字、旨意、章法入手,再化諸忘己之工夫、灌注至精神層面、摒除一切,即明顯產生自相矛盾之現象,如何以「因是」解之,因之以自然而又不落言詮,除了理論的建構、方法的運用,亦須藉由東方與西方的對話,古與今之詮釋,期待後學能後出轉精,作更精準客觀的論證。
【參考文獻】

壹、莊學專書
一、注莊專著(注解《莊子》書籍,按時代先後排列)
晉.郭象/莊子注/台北:藝文印書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1冊
宋.蘇軾/莊子祠堂記/台北:藝文印書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34冊
宋.林希逸著、周啟成校注/莊子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3
明.焦竑/莊子翼/藝文印書館據明萬曆十六年長庚館刊本影印/無求備齋莊子集續編第11冊。
明.陳治安/南華真經本義/台北:藝文印書館
明.孫曠撰/孫月峰三子評/中國子學名著集成六十七/明吳興閔氏刊朱墨套印本
清.林雲銘/莊子因/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白雲精舍刊本影印/民61年初版/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18冊,
清.林雲銘/增註莊子因/台北:廣文書局/1968.1
清.林雲銘/吳山鷇音八卷/北京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第三冊/山東:齊魯書社出版
清林雲銘注,日.秦鼎補義,日.東條保標註/標註莊子因/台北:藍臺書局/民58.6初版
清.王夫之/莊子解莊子通/台北:廣文書局/1964.5初版1987.3再版
清.王夫之/莊子解/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同治四年湘鄉曾氏金陵節署重刊本影印/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19冊
清.宣穎著、王輝吉校/莊子南華經解/台北:廣文書局.據中央研究院藏懷義堂藏版/1978.7
清.宣穎著、王輝吉校/莊子南華經解/上海:存古齋石印本(線裝書)
清.宣穎著、胡志章校/南華經解/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同治六年半畝園刊本影印/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三十二
清.胡文英/莊子獨見/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十六年三多齋刊本影印/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21冊
清.吳世尚/莊子解/據民國九年劉氏刊貴池先哲遺書本影印/無求備齋莊子叢書集成初編22冊。台北:藝文印書館
清.劉鳳苞/南華雪心編/台北:藝文印書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24冊
清.陸樹芝/莊子雪/台北:藝文印書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34冊
清.王先謙著/莊子集解/台南:世一書局/1967.4初版1986.6再版
清.姚鼐/莊子章義/台北:藝文印書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35冊
清.高秋月/莊子釋意/台北:藝文印書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31冊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台北:天工書局/1989.9
清.方文通/南華經解/台北:藝文印書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36冊
清.陳壽昌/南華真經正義/台北:新天地書局/1972.11初版1977.7再版
胡遠濬/莊子詮詁/台灣:商務印書館1931.6初版1980.12台二版
錢穆/莊子纂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68.1
陳鼓應注譯/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1983.4第一版1996.7第六刷
黃師錦鋐/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89.9
歐陽超、歐陽景賢/莊子釋譯/台北:里仁書局/1992.9初版1996.7二刷
張默生原著、張翰勛校補/莊子新釋/濟南:齊魯書社/1993.12第一版1996.7二刷
關鋒/莊子內篇譯解和批判/北京:中華書局/1961.6一版
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4二版
二、莊學相關論著(按出版先後排列)
錢澄之《莊屈合詁》〈自序〉《錢澄之全集》合肥:黃山書社,1998,頁3。
郎擎霄/莊子學案/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11
馬森/莊子書錄/1958
嚴靈峰編/老列莊三子知見目錄/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5.1
王叔岷/莊學管窺/台北:藝文印書館/1978.3
葉國慶/莊子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1978.3台四版
葉國慶/莊子研究/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9
曹礎基/莊子淺注/北京:中華書局/1882.10
蔡師宗陽/莊子之文學/台北:文史哲出版/1983.9初版。
張恆壽/莊子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9
陸欽/莊周思想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12
陳品卿/莊學新探/台北:文史哲初版/1984.9增訂再版1997.8三刷
吳怡/逍遙的莊子/台北:東大圖書/1984.10初版1991.4三版
陸永品/老莊研究/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11。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1988.2初版
謝祥皓/莊子導讀/四川:巴蜀書社/1988.3,1991.1二刷
顧俊發行/莊子研究論集新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9
劉紹瑾/莊子與中國美學/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4
莊子與中國文化/黃山文化書院編/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1
錢穆/莊老通辨/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1.12
胡楚生/老莊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出版/1992.10
吳光明/莊子/台北:東大圖書/1988.2初版1992.9再版
胡哲敷/老莊哲學/台灣:中華書局/1993.3
張默生/莊子新釋/台北:明文書局出版/1994.1
黃師錦鋐/莊子及其文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9再版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二刷
蕭萐父、許蘇民/明清啟蒙學術流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1
朱自清、郭沫若、吳唅、葉聖陶編/聞一多全集(二)古典新義/台北:里仁書局/1948.8初版1996.2
張國清/後佛洛伊德主義/台北:揚智文化/1996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2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2
楊大春/後結構主義/台北:揚智文化,1996。new window
封思毅/莊子詮言/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5二版
陶清/民遺民九大家哲學思想研究/台北:洪葉文化公司/1997.6初版
葉舒憲/莊子的文化解析/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8
吳康/老莊哲學/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3九版
連清吉/日本江戶後期以來的莊子研究/台北:學生書局初版1998.12及
姜聲調/蘇軾的莊子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12new window
陳鼓應《老莊新論》〈莊子論道〉台灣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2.3初版,84.4二刷,new window
錢奕華/宣穎南華經解之研究/台北:萬卷樓出版/2000.5。
婁世麗/莊子「兩行」觀/台南:漢風出版社/2002.11。
連清吉/日本江戶時代的考證學家及其學問/台北:學生書局初版1998.12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4。new window
貳、中外參考著作(按出版先後排列)
一、中國著作(按出版先後排列)
侯外廬/中國思想史(中國早期啟蒙思想史)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初版1995.10六刷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商務印館/1965.5三版
清.林雲銘/挹奎樓選稿/清康熙三十五年陳一夔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230/台南:莊嚴文化/1997.6初版
清.鄭祖庚纂修,福建侯官縣鄉土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227號/版籍略卷三氏族
清.遵生八牋卷一/文淵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品之屬/清代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印行
清.林雲銘/楚辭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
清.林雲銘/楚辭燈四卷附《楚懷襄二王在位事蹟考》一卷/遼寧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三十六年挹奎樓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二
羅根澤/諸子考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76.9初版,80.2再版。new window
王雲五編/合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及四庫未收書目禁毀書目/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5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台北:東大圖書/1980.3初版1990.4再版1990.8三版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75.1初版1983.10四版
謝冰瑩、李鍌、劉正浩、邱燮友編/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66.9初版1978.10七版
宋.朱熹/四書集注/台北:學海出版社/1978.8三版
林尹/中國學術思想大綱/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8初版1995,1四刷new window
王煜/明清思想家論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81.5初版1992.4三刷
黃公偉/道家哲學系統探微/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1.8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
羅正鈞纂/船山師友記/台北:明文書局/1985
周駿富編/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6.1
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台北:里仁書局/1987.4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台北:學生書局/1990.10new window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1初版1998.4二刷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1.2
王茂、蔣國保、余秉頤、陶清/清代哲學/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1
敏澤/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下/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1
陳榮華/海德格哲學-思考與存有/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2.4
周國平/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7第一版,2003.4第11刷。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合刊/台北:里仁出版社/1995.2初版new window
羅焌/諸子學述/湖南:岳麓書社/1995.3
董洪利/古籍的闡釋/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6二刷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1995.8九刷
錢穆/國學概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31.5初版1995.9台二版
劉宗賢、謝祥皓/中國儒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8二版
黃漢光/黃老之學析論/台北:鵝湖出版社/2000new window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文化,2000.1
朱棟霖、陳信元主編/中國文學新思維/嘉義:南華大學/2000.7
洪漢鼎主編/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5。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5
清.林雲銘/古文析義/台北:廣文書局民2001.10.九版
張雙英/文學概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10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楊智文化出版/2002.7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台北:三民書局/2003.2
吳承學《中國古代文體型態研究》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
《船山全書》第十二冊,頁539,湖南:嶽麓書社出版,1996.2一版;1998.11二刷。
錢穆:《國學概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31年5月初版)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0new window
黃俊傑〈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傳統研究的現況及其展望〉東亞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3.14-15new window
錢穆《中國思想史》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里仁書局,民國八十四年二月初版,頁1。new window
余英時〈略論清代儒學的新動向〉《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6初版第二十刷
明末陳龍《陳忠裕公全集》卷二一,頁21,嘉慶八年簳山草堂刊本,台灣大學圖書館藏。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民國84.8九刷,頁245。
《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中華大藏經》第二輯136冊,台北:修定中華大藏經會,1968卷十七
蕭萐父、許蘇民《明清啟蒙學術流變》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10。
錢澄之〈與浪亭禪師論莊子書〉《田間文集》《錢澄之全集》卷四,合肥:黃山書社1998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79.2再版
朱榮智《文氣論研究》,台灣學生書局出版,民國75.3初版
施友忠《從文學批評觀點讀莊子》,《中外文學》三卷7期,民國63.12。new window
敏澤《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吉林教育出版社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79.2再版。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中國文學理論史》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
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new window
林崗《明清之際小說評點學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1
孫琴安《中國評點文學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6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4月初版,
二、外國著作(按出版先後排列)
美.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1.9初版、2001.5初版六刷
美.韋勤克‧華倫(Rene & Wellek)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台北:志文出版社/1976.10初版.2000.11再版
英.泰端,伊果頓(Ter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出版/1993.4
美.韋勤克‧華倫(Rene & Wellek)梁伯傑譯/文學理論/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1.11.1初版.1999.2.28三版三刷
德.迦達默爾(Hans-Garorg Gadamer)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4
美.艾布蘭斯(M.H.Abrams)酈稚牛.張照進.童慶生/鏡與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12第一版
美.Howard Gardner著,林佩芝譯/創造心靈/台北:牛頓出版社,1997.6初版。
美.帕馬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2.5初版
德.佛洛伊德著吳康譯/精神分析引論新講/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7
日.湯川秀樹著,周林東譯/創造力與直覺/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9出版
美.帕瑪(Richard E.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5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2第一版
美.羅洛.梅(Rollo May)著,傅佩榮譯/創造的勇氣/台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
日.町田三郎著.連清吉譯/明治的漢學家/台北:學生書局初版2002.12
日.斯波六郎著、黃師錦鋐、陳淑女譯/文選諸本之研究/台中:法嚴出版社2003.11。
參、學位論文(按出版先後排列)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67年。new window
曾春海《王船山周易闡微》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66年。new window
戴師景賢《王船山之道器論》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民國71年。
李素娓/方以智《藥地炮莊》中的儒道思想研究/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連清吉/莊子寓言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林文彬/王船山莊子解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5
簡光明/林希逸莊子口義研究/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1
王中文/莊子思想轉化為文學理論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1992.6。
謝靜惠/莊子養生主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93
李春蕙/莊子思想詮釋的分際/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6
林文彬/船山易學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1994。new window
施錫美/焦竑莊子翼研究/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簡光明/宋代莊學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4new window
林佳蓉/成玄英《道德經義疏》研究/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1
蔡忠道/魏晉儒道互補思想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6new window
王櫻芬/莊子〈逍遙遊〉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論/1999
錢奕華/宣穎南華經解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6。
林育慶/莊子‧養生主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2000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6。new window
黃申如/晚明諸子學的復興-以道家的儒學化為例/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2000.6。
陳琪薇/清代學者「以儒解莊」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6。
余姒倩/宣穎南華經解儒道性格之蠡測﹘以道為核心之開展/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2。
黃憶佳/由養生主看莊子的養生觀/輔仁大學中文系碩士/2002
邱茂波/從「內聖外王」論莊子哲學及其重要詮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劉用瑞/王船山論語詮釋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碩士班/民92new window
莊凱雯《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民92)
涂治瑛《王船山宋論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民91年)
傅淑華《王船山老子衍之研究》(中央大學中文碩士論文,民90)
翁慧宏《王船山詩學理論新探》(成功大學中文碩士論文,民89)
陳民珠《王夫之薑齋詞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碩士論文,民84)
郭鶴鳴《王船山文學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民80)new window
杜保瑞《論王船山易學與氣論進路並重的形上學進路》(台灣大學哲學博士論文,民82)new window
林文淑《莊子內篇修辭探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民國90.3。
徐聖心《莊子「三言」的創用及其後設意義》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7.5
肆、期刊論文(按出版先後排列)
李大華/略論隋唐老莊學/上海:古籍出版,道家文化研究(一)1962.6
黃師錦鋐/從感情、理智、科學的角度,看莊子的文學/幼獅月刊第四十一期/1975.6
黃師錦鋐/阮籍和他的達莊論/台北:師大學報二二期/1977.6
周勤/從莊子到郭象的歷史之必然─試析魏晉玄學中的莊子思想/華東師範大學出版/1981.4
連清吉/莊子書中之孔子/台北:中國文化月刊/1981.12廿六期
余英時/清代學術思想史重要觀念通釋/台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聯經出版/1983
戴師景賢/莊子郭象注參用儒義之分析/高雄中山大學學報第二期/1985.6
金春峰/明清之際儒學的價值觀念/太原晉陽學刊/1988.5
王俊才/明清之際理學的特點及其流派/太原晉陽學報/1989.2
陳鼓應/論道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主幹地位/哲學研究/1990.1
馮達文/儒學與道學的思維方式、思維結構和價值追求比較/廣東社會科學院/1990.2
伊瑟(Wolfgang Iser)著單德興譯/讀者反應批評的回顧/中外文學.第十九卷.第十二期,1991.5new window
羅熾/方以智的道家觀/湖北大學學報/1991.6
簡光明/莊子評註初探﹘以《莊子口義》《莊子因》為主之考察/台中:逢甲中文學報/1991.11
任繼愈/儒道兩家思想在中國何以影響深遠長久不衰/上海古籍出版/道家文化研究(一)1992.6
牟鍾鑒/道家學說與流派述要/上海:古籍出版/道家文化研究(一)1992.6
陳鼓應/莊子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道家文化研究(一)1992.6
裘錫圭/稷下道家精氣說的內容/《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8
王中江/從價值從估到價值認同─郭象與莊子哲學的一個比較/中州學刊/1993第六期
余敦康/從莊子到郭象莊子注/哲學與文化第二一卷第八期/1994new window
金丹元/論明清時期的藝術審美思維/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4第四期
趙吉惠/論荀學是稷下黃老之學/上海:古籍出版/道家文化研究(四)/1994.3
金谷治/《莊子》的生死觀/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輯/1994.11
魏宗禹/傅山哲學中的老莊思想/上海:古籍出版/道家文化研究(五)/1994.11
余敦康/魏晉玄學與儒道會通/上海:古籍出版/道家文化研究(六)1995.6new window
王卡/兩漢之際的儒學與老莊學/上海:古籍出版/道家文化研究(八)1995.11new window
許抗生/簡論魏晉玄學是新道家/上海:古籍出版/道家文化研究(八)1995.11
張峰屹/從莊注之差異看「莊子影響」問題/內蒙古大學學報/1996第六期
劉坤生/莊子兩題─兼論莊子對老子思想的傳承與發展/中國哲學史季刊/1996第一期
黃師錦鋐/道家的審美觀/高雄:中國文學與美學學術研討會(高雄師大)1998.12.1-3
柳秀英/莊子生命美學思想初探/美和技術學院學報第十九期/2001
湯一介/論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北京:三聯書局2002.6第一版。
李剛/成玄英論「有無」/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北京:三聯書局2002.6第一版。
強昱/成玄英建立重玄學的方法/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北京:三聯書局2002.6第一版。
錢奕華/宣穎以文評莊探微/上海:復旦大學2000.11/中國古代文論研究的回顧與前瞻/2002.8。
洪漢鼎/作為想像藝術的詮釋學﹘伽達默爾思想晚年定論/東亞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2004.3.14-15。
趙飛鵬/傳播與回流-「和刻本」漢籍的淵源與價值/台灣日本韓國東亞文獻資源與研究主題學術研討會2004.5.15
陳少明〈現代莊學及其背景〉中國哲學史季刊2002年第一期2002.2.25出版。
季進〈比較文學與中國文學批評〉收入朱棟霖、陳信元主編《中國文學新思維》(上)嘉義:南華大學,2000.7
廖炳慧〈莊子的洞見與不見〉《中外文學》十一卷十一期,1983
錢奕華〈《文心雕龍‧養氣》篇創作的內涵〉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十卷第三期1999.10
簡光明《莊子評註初探─以「莊子口義」「莊子因」為主的考察》《逢甲中文學報》創刊號,民國80.11。
吳承學、曹虹、蔣寅〈一個期待關注的學術領域──明清詩文研究三人談〉載於《文學遺產》1999年第4期
周光慶:〈中國古典解釋學研究當機〉《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3年第2期
丁冠之:〈論明清實學的早期啟蒙思想〉,《山東大學學報》1991年3月
伍、網路資料
張京華〈莊子研究新途徑-略評近十餘年出版的四部莊子研究博士論文〉孔子2000網站www.confucius2000.co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