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少年逃學、逃家行為的推力與拉力--一項抑制理論的實證研究
書刊名:東吳社會工作學報
作者:趙碧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o, Pi-hua
出版日期:1996
卷期:2
頁次:頁273-304
主題關鍵詞:少年逃學逃家行為實證研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
  • 點閱點閱:43
     由於工業化、都市化、家庭結構解組及學校功能扭曲的影響下,少年逃學逃家問題益形嚴重。而逃學、逃家的少年是眾多少年偏差行為、犯罪行為的前兆,會導致更嚴重的行為問題。目前我國社會對少年逃學、逃家的問題,缺乏有系統的實驗性研究。本研究本諸社會心理學理論探究逃學、逃家原因,作為最具本土化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可供少年逃學、逃家微觀的、臨床的輔導、矯治計劃之用,和巨視的訂定防治少年逃學、逃家對策的參考,此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所在。   有關研究理論基礎,目前我國有關少年逃學、逃家行為研究文獻不多,多為翻譯資料, 本研究佳作有關文獻之整理探討,並提出犯罪學家雷克利斯(Reckless所主張的抑制理論 (Containment Theory,發展出研究架構,即以拉力及推力為主要犯罪行為分析基礎,由於拉力來自外界社會環境、及推力是導源於心理的基本動力,二者相互活動來解釋犯罪行為的發生,該理論後又以內在抑制力及外在抑制力來解釋抗制內在推力及外在拉力,以阻止犯罪行為發生。   研究方法與設計方面,本研究係屬於實證性研究性質,研究資料範圍包括1.文獻 資料: 透過整理國內外有關逃學、逃家少年方面的文章,以建構理論基礎。2.「實證調查訪問資料,以設計問卷為工具,進行集體調查及個別訪問,蒐集研究資料。研究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少年個人基本特質、家庭特質、外在拉力、外在抑制力、內在抑制力、內在推力、 偏差行為狀況、少年逃家、逃學狀況等部份。   量表部份係根據抑制理論所提假設設計修正而來。問卷亦經十位學者專家開會討論提供修正意見,建立內容效度。抽樣方面,係以研究目的,依行為性質分為正常少年、不良有虞犯狀況少年及犯罪少年等三類,共抽取正常少年,指在學少年402位,有效樣本為383位; 不良虞犯狀況少年指保護管束少年、少輔會輔導少年抽取210位,有效樣本為191位 ; 犯罪少年,指少年輔育院少年,以分層集體抽樣,抽取306位樣本,有效樣本為267位,全部抽 取樣本918位,有效樣本計841位,所蒐集之有效問卷資料作為正式分析之用。資料整理分析係利用電子計算機,採社會科學統計電腦程式組(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 處理,問卷經過錄編碼(Coding,依分析架構進行,主要分析分法為次數百分比分析、平均數標準差、卡方分析、皮爾遜簡單相關、變異數分析、t檢定及因素分析等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可歸納為下列數點: 1. 少年有近一半表示曾有逃學三次以上的經驗,這是相當值得注意的嚴重問題。逃學時大多是與二、三人在一起決定,顯示同儕的影響力;逃學後最多數去的地方是以電動玩具店、在街頭到處逛為主;而逃學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學業成績低落、缺乏學習動機、逃避考試、作業未繳、師生關係失調及學校處罰不當而逃學,是值得提供給有關單位解決少年逃學問題的參考。 2. 少年逃家的情形,亦有約三分之一的少年有逃家三次以上的經驗,是相當高的比例。少年大多是與二、三人在一起決定逃家的;離家後通常住在當地的朋友家 ; 離家出走的主因是對家庭生活方式的不滿、負氣爭吵、因嚴重過錯怕被處罰、以及追求獨立成人的地位等。 3. 不同行為類型少年外在拉力上五個共同因素向度,均呈現顯著差異程度,不同行為類型少年其有關外在環境拉力、不良朋友影響、家庭關係影響、接觸不良大眾傳播訊息、接觸偏差行為團體及整體外在拉力方面,平均數呈顯著差異。且一般少年逃學與逃家少年間確有差異存在,一般少年外在拉力小,而逃學逃家少年的外在拉力平均數最高。 4. 不同行為類型少年在外在抑制力上六個共同因素向度上,其中有效監督、合理的規範 及期待、制度的增強力量、有效的訓誡,合理的行動規則及外在抑制力整體,均達到顯著 地平均數差異。僅有認同歸屬意識未達顯著差異。且一般少年的外在抑制力平均數,比逃學逃家少年來得高。 5. 不同行為類型少年內在抑制力方面,七共同因素向度上,有五個因素達顯著差異,分別為良好的導向、降低緊張理由化能力、強化責任感、挫折容忍力、良好的自我概念及整體的內在抑制力均達顯著差異。不同行為類型少年在內在抑制力方面,以一般少年的平均數最高,而逃學逃家少年的平均最低。 6. 不同行為類型少年在內在推力上,兩個共同因素,恐懼不平狀況及攻擊反抗心理均有顯著差異。不同行為類型的少年在內在推力的差異,以一般少年的平均較低,而犯罪少年的內在推力較高。
期刊論文
1.Thompson, W. E.、Dodder, R. A.(1983)。Juvenile Delinquency Explained?: A Test of Containment Theory。Youth & Society,15(2),171-194。  new window
2.洪宏達(1993)。逃家問題處理策略。諮商與輔導,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awrence, R.(1985)。School performance, containment theory, and delinquent behavior。Youth and Society,17(1),69-95。  new window
4.Kammer, P. P.、Schmiclt, D.(1989)。Counseling Runaway Adolescent。The School Counselor,35(2),149-154。  new window
5.林茂達(1984)。少年行為輔導--研究學生逃學、逃家的原因。學生輔導通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賴保禎(19730600)。犯罪少年的犯罪行為類別與心理特質之關係研究。教育心理學報,6,77-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沂釗(19930500)。兒童、青少年拒學行為與輔導。學生輔導通訊,26,34-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康雪卿(19930300)。青少年逃家行為的輔導。諮商與輔導,87,2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楊國樞(1978)。社會變遷中的青少年問題研討會論文專集。社會變遷中的青少年問題研討會。臺北:中研究民族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福榮(1982)。少年竊盜犯家庭、學校、社會環境相關因素及預防對策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明政(1984)。國中少年差別結合與偏差行為--差別結合論之實證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淑慧(1987)。犯罪少年副文化之調查分析--以台灣桃園少年輔育院學生為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White, J. L.(1989)。The troubled adolescent。Elmsford, NY:Pergamon Press。  new window
2.吳錦鳳(1981)。正常少年與犯罪少年在心理動力、需求、與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彰化教育學院輔研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震歐(1981)。少年犯罪及觀護制度。台北: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德輝(1986)。犯罪學理論在少年犯罪防治上之應用。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賴保禎(1966)。少年犯罪心理之研究。台北:中國訓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Long, J. R.(1976)。An Empirical Explication of Issues in Containment Theory。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new window
7.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1989)。個案輔導實務彙編--逃學家少年特質分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震歐(1982)。台灣地區男性少年犯罪與親職病理的研究。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Rey, Bret(1990)。Runaway。Great Britain:F. A. Thorpe ( Publishing ) Ltd。  new window
10.Switzer, Ellen(1992)。Anyplace But Here: Young, Alone, and Homeless: What to do。New York, NY:Macmillan Publish Co.。  new window
11.Hight Crime Committee HK(1981)。Report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Juvenile Crime。  new window
12.Artenstain, Jeffrey(1990)。Runaways, In their own Words: Kids Talking About Living-On the Streets。New York:RGA publishing Group, Inc.。  new window
13.Jauns, Mark David、McCormack, Arleue(1987)。Adolescent Runaway Causes and Consequences。Lexington, Massachusetts:Lexington Books。  new window
14.Reed, Robert D.、Kaus, Danek S.(1993)。Runaway Children: How and Where to find Facts and Get Help。Saratoga, CA:R & E。  new window
15.Rickless, Walter L.(1961)。The Crime Problem。New York:Appleten Ceutury Crofte Inc。  new window
16.Wong, S. W.、Tam, F. C.(1991)。Community Care Approach of Juvenile Crime Prevention。A Community Programme for Youth Gangs and Community Leaders, Shatin District Office。  new window
17.彭駕騂(1985)。青少年問題探究。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香港青年協會(1993)。街頭童黨推力和拉力之研究。青少年問題研究系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