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近代中國佛教改革思想中「回溯原典」之意涵及其實踐進路--以太虛、印順、歐陽竟無之論點為核心的開展
書刊名:中華佛學研究
作者:周志煌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ou, Chih-huang
出版日期:1997
卷期:1
頁次:頁157-193
主題關鍵詞:唯識如來藏般若歐陽竟無太虛印順支那內學院武昌佛學院激進保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1
     本文對於民初支那內學院與武昌佛學院之法義論諍,基本上是將其置入民初佛教改革思想的氛圍當中來考察。「唯識」與「如來藏」的學說,即分別代表了內院與武院的領導者歐陽竟無與太虛,在面對「什麼樣形式或內容的佛教,能適合於現代? 」這一基源問題的考量底下,所依據的改革思想來源。而由此不同立場所延展開來的改革進路,則是應全盤否定以如來藏說為主的中國佛學,回歸到印度唯識大乘的系統; 抑或在中國佛學的內部當中進行「創造性的轉化」,即可作為改革佛教的立說依據與精神泉源。如此迥異的思索方向,構成了兩院師生論諍的主要課題。 相較於歐陽竟無與太虛,武院另一位佛學思想大師印順,既不同於太虛對於如來藏說的同情,亦有異於歐陽竟無獨宗於護法一系的唯識學說。 其從印度佛教的演進歷程裡,抉擇以《阿含》為主的原始佛教,以及大乘初興的性空之學作為推展「人間佛教」的依據。由此,兩院的法義論諍既涵蓋了武院、內院師生對於佛法的判攝立場,且亦呈現了不同程度的激進或保守之改革傾向, 而「主智論」 (intellectualism) 式的改革態度,尤其有助於佛教走出盲味信仰的「迷思」 (myth),而代之以批判性的反省, 除使佛法能落實於「生活世界」 (life world) 當中,避免傳統中國佛教走向「山林化、鬼神化」的弊端外; 同時亦提供了佛法在入世的過程中,如何避免自我異化以及回應外來勢力挑戰的解決之道。
期刊論文
1.歐陽竟無(1973)。法相大學特科開學講演。內學年刊,2,4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太虛(1985)。論大乘三宗。臺北。2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志煌(1995)。民初佛學「唯識」與「如來藏」之交涉--以支那內學院與武昌佛學院之法義論諍為核心的開展(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印順(1992)。中國佛教史略。佛教史地考論。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釋印順(1988)。印度之佛教。台北:正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釋印順(1993)。唯識學探源。台北市: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印順(1993)。成佛之道。臺北:正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湯錫予(19840120)。魏晉玄學論稿。臺北:里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印順(1971)。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臺北: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Kuhn, Thomas Samuel(1970)。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8.釋聖嚴(1987)。近代中國佛教史上的四位思想家。從東洋到西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印順(1993)。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華雨集(四)。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太虛(1970)。評寶明君中國佛教之現勢。太虛大師全書(第25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太虛(1970)。唐代禪宗與現代思潮。太虛大師全書(第20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印順(1992)。談入世與佛學。無諍之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印順(1993)。遊心法海六十年。華雨集(五)。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歐陽竟無(1988)。唯識抉擇談。歐陽竟無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歐陽竟無(1988)。再答陳真如書。歐陽竟無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歐陽竟無(1988)。與章行嚴書。歐陽竟無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余英時(1976)。從宋明儒學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歷史與思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歐陽竟無(1988)。今日之佛法研究。歐陽竟無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太虛法師(1970)。佛學源流及其新運動。太虛大師全書(第2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印順(1993)。太虛大師年譜。太虛大師年譜。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印順(1993)。法海探珍。華雨集(第4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呂澂(1991)。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呂澂佛學論著選集(第5卷)。山東濟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歐陽竟無。內學雜著。內學雜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太虛(1970)。閱竟無居士近刊。太虛大師全書(第25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太虛(1978)。評大乘起信論考證。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太虛(1970)。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法。太虛大師全書(第1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太虛法師(1970)。相宗新舊兩譯不同論書後。太虛大師全書(第25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太虛(1970)。讀梁漱溟君唯識學與佛學。太虛大師全書(第25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太虛(1970)。十五年來海潮音之總檢閱。太虛大師全書(第25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太虛(1970)。優婆塞戒經講錄。太虛大師全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