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光被四表--中國文化與東亞世界
作者:高明士
書刊名:永恆的巨流;邢義田 (主編)
集叢:中國文化新論;根源篇
頁次:479-517
出版日期:1981
出版項:臺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
主題關鍵詞:中國文化東亞日本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77
期刊論文
1.朱雲影(1966)。中國道教對於日韓越的影響。圖書月刊,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阿部吉雄(1966)。日鮮中三國の新儒學の發展と比較して。東京支那學報,12,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吉野裕子(1976)。五德終始說と白鳳期の皇位繼承。東アジアの古代文化,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雲影(19760400)。中國佛教對於日、韓、越的影響。歷史學報,4,53-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田村圓澄(1979)。漢譯佛教圈の佛教傳來。九州史學,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平子。中國古代天文學烏瞰。大陸雜誌,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明士(19810600)。雲夢秦簡與秦漢史研究--以日本的研究成果為中心。食貨月刊,11(3),122-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田村實造(1969)。アジアの歷史世界とその構造。史窓,27,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雲影(19761100)。從歷史上看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中華雜誌,160/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興植(1981)。高麗科舉制度史研究。漢城:一潮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明士(1977)。日本古代學校教育的興衰與中國的關係。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德坤(1975)。中國文化人類學--中國文化對於人類的貢獻。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謙之(1940)。中國思想對於歐洲文化之影響。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蔭麟(19510500)。中國史綱--上古篇。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池明觀(1979)。韓國文化史。東京:高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井上秀雄(1974)。新羅史基礎研究。東京:東出版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藤吉之(1980)。高麗朝官僚制の研究。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井上秀雄(1978)。古代朝鮮史序說。東京:寧樂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申瀅植(1981)。三國史記研究。漢城:一潮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漢三(1950)。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藪內清(1974)。中國文明の形成。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田鳳德、渡部學、李丙洙(1971)。李朝法制史。東京:北望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島田正郎(1970)。東洋法史。東京:東京教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唐代史研究會(1978)。東アジア文化圏の成立をめぐつて。東京:刀水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錢穆(1951)。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徐復觀(1978)。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湯用彤(1938)。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丸山真男(1952)。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漢三(1981)。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台北:維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西嶋定生。東アジア世界と日本--その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井上光貞(1971)。日本の律令體制。世界歷史。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池田溫(1970)。律令官制の形成。世界歷史。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剛伯(1969)。中華文化的特點之一。中華文化之特質。臺北:教育部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平野邦雄(1967)。大陸との交流。日本歷史シリ—ズ⑵--飛鳥と奈良。東京:世界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吉田孝(1977)。隋唐帝國と日本の律令國家。隋唐帝國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基白(1974)。上大等考。新羅政治社會史研究。漢城:一潮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基白(1974)。新羅六頭品研究。新羅政治社會史研究。漢城:一潮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武田幸男(1965)。新羅の骨品體制社會。歷史學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邊太燮(1971)。中央政治制度。高麗政治制度史研究。漢城:一潮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竹田龍兒(1975)。阮朝初期の清との関係(一八〇二--一八七〇年)。ベトナム中國關係史。東京:山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村上四男(1978)。序説新羅の歷史と五德終始説。古代東アジア史論。東京:古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高平子(1978)。中國古代天文學烏瞰。中國科技文明論集。臺北:牧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37)。中國法律在朝鮮之影響。中國法律在東亞各國之影響。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仁井田陞(1964)。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法典の形成。古代史講座。東京:學生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井上秀雄(1979)。古代朝鮮における唐律令制の影響。中國律令制とその展開。東京:刀水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池田溫(1967)。中國律令と官人機構。仁井田陞博士追悼論文集,第一卷前近代アジアの法と社會。東京:勁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金哲埈。崔承老時務二十八條。韓國古代社會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洪祖顯(1981)。教學大旨および教育軔語に見る儒家思想の受容形態。日本大學紀要。精神文化研究所:教育制度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井上秀雄(1975)。朝鮮での文字の展開。日本古代文化の探究--文字。東京:社會思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金哲埈(1975)。三國時代禮俗儒教思想。韓國古代社會研究。漢城:智識產業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旗田巍(1962)。十〜十二世紀の東アジアと日本。日本歷史。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西鳩定生(1970)。東アジア世界の形成--總說。日本歷史。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藤堂明保(1971)。漢字文化圏の形成。岩波講座:世界歷史。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