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末曹洞宗博山無異元來禪師研究
作者:陳靜芳
作者(外文):CHING-FANG 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振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無異元來博山系曹洞宗無明慧經壽昌派Wuyi YuanlaiBoshan schoolCaodong SectWuming HuijingShouchang Ze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0
無異元來為明代曹洞宗小山宗書(1500-1567)──廩山常忠(1514-1588)──無明慧經(1548-1618)之法傳弟子,是明末時期深具影響力、十分重要的一位禪師,主要弘化地區以江西、福建、廣東為主,晚年禪風流衍到了安徽和金陵,對日後曹洞宗在海外傳播極具影響力,可惜目前學界較少研究。
本文選擇無異元來作為研究對象,在長谷部幽蹊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蒐集海內外圖書館所藏無異元來語錄資料,透過第一手資料的研讀,配合相關禪師語錄、佛寺志、地方志和明人文集,從中梳理出無異元來的生平事略,將之繫年整理成年譜(參見附錄一),並由之開展議題。
首先討論無異元來在當時所必須面對的外在惡劣環境以及佛教內部的困境,他如何由自身悟證之宗教實踐,因應世變風氣而熔鑄成獨特風格的博山禪系,重新建立起曹洞家風,同時塑造了特定僧團的集體記憶和禪修取向,在壽昌禪中獨出一枝。
再者,主要說明無異元來的宗教觀、參禪法要和念佛法。並且重新檢討學者多謂無異元來「禪淨兼弘」的真實情景。無異元來在弘法前期,多教人以參禪、看話頭為主,後期則主要教人念佛,是因應度化因緣不同而採取不同的弘法策略。無異元來在宗脈傳承中堅守法系,卻能不拘泥於單一的門派教法;在實際的弘法度世的行動中,因應世變而採取當時最容易接引眾生的方法。
最後約略提及壽昌派內隱然的法諍現象,但皆無法撼動無異元來在壽昌派中的嗣法地位,以及未來可能發展的研究議題和方向。
Wuyi Yuanlai w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yet largely neglected Zen Master during late Ming dynasty. He was proved to be a worthy successor to Caodong Master Xiaoshan Zongshu (1500-1567), Linshan Changzhong (1514-1588) and Wuming Huijing (1548-1618). And his way of teachings spread mostly at Jiangxi, Fujian and Guangdong provinces, and was disseminated to Anhui and Jingling in his old age and thus having great influences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Caodong overseas.
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Yuanlai’s significant status in the history. The very first step is to build out his personal life history. Based on the study of Dr. Hasebe Yukei, this thesis collects all Yuanlai’s quotations around the world and studies them thoroughly under the assistance of other zen master’s quotations, Buddhist temple Gazetteers, local chronicles and books of other Ming literati. And hence work out the primary product of this thesis, the invaluable chronicle of Yuanlai life that set as the basis of the whole discussion.
In whole, three central questions are addressed in this thesis. Firstly, by proposing and practicing his own way of Zen, Yuanlai created a unique style of Boshan Zen during his lifetime as to response to the severe society circumstances and the difficult positions of Buddhist during Ming dynasty. Under his efforts, Yuanlai recreated the collective memories and the way of practicing zen in the sangha. And hence bringing in a new breath of fresh air to the contemporary Caodong, and forming a unique school in Shouchang Zen.
Secondly, Yuanlai’s religious thought, his unique way of meditation and chanting were discussed thoroughly. In the early days, Yuanlai’s pedagogy mainly focused on practicing meditation and investigating meditation topics. Whereas at his later period, he emphasized on chanting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We can see that although he always persisted to Caodong dharma system but still he could freely use different techniques in his career.
Thirdly, this thesis discusses also the hidden dharma controversy over Yuanlai’s teaching in Shouchang school. But the fact that was beyond controversy was that there is no way to shift his status in the school. Last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s of this research were stated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thesis.
一、古籍
(一)博山和尚語錄、文集
明‧無異元來說,弘瀚、弘裕編,《無異元來禪師廣錄》,《嘉興藏》第40冊/《卍續藏》第72冊/《禪宗全書》56冊「語錄部」21。
明‧無異元來說、成正編,《博山和尚參禪警語》(《參禪警語》),《卍續藏》第63冊/藍富吉編《禪宗全書》第34冊「宗義部」4。
明‧無異元來說、成正編,《參禪警語》,《嘉興藏》第40冊。
明‧無異元來說、成正錄、元賢集,《博山無異大師語錄集要》,《嘉興藏》第27冊/《禪宗全書》第56冊「語錄部」21。
明‧無異元來,《博山和尚復吳太史書》,明天啟七年刊本,日‧東京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藏。
明‧無異元來,《博山大師別古》,明天啟七年刊本,日‧東京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藏。
明‧無異元來,《博山和尚歸正錄》,明刊本,日‧東京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藏。
明‧無異元來,《博山和尚信地說》,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余象斗刊行本,日‧東京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藏。
明‧無異元來說,道嵩、壁如集,《博山老人剩錄》,日‧駒澤大學藏。
明‧守中編,《博山警語鞭影錄》,日‧駒澤大學藏。
(二)藏經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乘妙法蓮華經》,台北:世樺出版社,2002年。
姚秦‧鳩摩羅什譯,唐‧智顗疏,清‧為霖道霈合:《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合疏》,《卍續藏》第26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台北;甘泉寺藏經圖書館印,2008年。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
劉宋‧畺良耶舍譯,《說觀無量壽佛經》,《淨土五經》合刊本,台北:菩提觀音寺,2008年。
北涼‧曇無讖,《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冊。
隋‧吉藏,《大品經遊意》,《大正藏》第33冊。
隋‧智顗,《四教義》,《大正藏》第46冊。
隋‧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第33冊。
隋‧智顗,《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正藏》第46冊。
隋‧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大正藏》第46冊。
隋‧智顗說、灌頂錄,《金光明經文句》,《大正藏》第39冊。
隋‧慧遠,《大乘義章》,《大正藏》第44冊。
唐‧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大正藏》第45冊。
唐‧法藏著、宋‧承遷註,《華嚴金師子章註》,《大正藏》第45冊。
唐‧洞山良价,《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大正藏》第47冊。
唐‧般剌密諦譯,《大佛頂首楞嚴經》,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6年。
唐‧曹山本寂;明‧郭凝之、〔日〕玄契編次,《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大正藏》第47冊。
唐‧淨覺集,《楞伽師資記》,《大正藏》第85冊。
唐‧菩提流志奉譯,《大寶積經》,《大正藏》第11冊。
唐‧荊谿湛然著、永嘉從義注:《始終心要注》,《卍續藏》第56冊。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大正藏》第10冊。
五代‧永明延壽,《萬善同歸集》,《大正藏》第48冊。
南唐‧靜、筠編;孫武昌、日‧衣川賢次、西口芳男點校,《祖堂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北宋‧李遵勗編,《天聖廣燈錄》,《卍續藏》第78冊。
北宋‧張商英,《佛國禪師文殊指南圖讚》,《大正藏》第45冊。
北宋‧惠洪覺範:《石門文字禪》,《嘉興藏》第23冊。
北宋‧惠洪覺範,《智證傳》,《卍續藏》第111冊。
北宋‧惠洪覺範,《禪林僧寶傳》,《卍續藏》第137冊。
北宋‧惠洪覺範,《臨濟宗旨》,《卍續藏》第111冊。
北宋‧圓悟克勤說、紹隆等編,《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大正藏》第47冊。
北宋‧慈受懷深說、善清等編,《慈受懷深禪師廣錄》,《卍續藏》第73冊。
北宋‧道原,《景德傳燈錄》,《大正藏》第51冊。
南宋‧天童正覺,《宏智禪師廣錄》,《大正藏》第48冊。
南宋‧希叟紹曇撰、法澄等編,《希叟紹曇禪師廣錄》,《卍續藏》第70冊。
南宋‧希叟紹曇:《五家正宗贊》,《卍續藏》第78冊。
南宋‧契嵩,《傳法正宗記》,《大正藏》第51冊。
南宋‧高峰原妙:《高峰大師語錄》,《卍續藏》70冊。
南宋‧悟明,《聯燈會要》,《卍續藏》第79冊。
南宋‧普濟,《五燈會元》,《卍續藏》第138冊。
南宋‧智昭,《人天眼目》,《大正藏》第48冊。
元‧高峰原妙門人編,《高峰原妙禪師語錄》,《卍續藏》第70冊。
明.幻輪編,《釋鑑稽古略續集》,《大正藏》第49冊。
明‧見如元謐,《見如元謐禪師語錄》,《卍續藏》第125冊。
明‧宗本,《歸元直指集》,《卍續藏》第61冊。
明‧明凡錄,丁元公、祁駿佳編,《會稽雲門湛然澄禪師語錄》,《卍續藏》第72冊。
明‧幽溪傳燈,《淨土生無生論》,《卍續藏》第61冊。
明‧密雲圓悟,《密圓禪師語錄》,《嘉興藏》第10冊。
明‧密雲圓悟,《闢妄救略說》,《卍續藏》第65冊。
明‧密藏道開:《藏逸經書標目》,藍吉富主編《大藏經補編》第14冊,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
明‧葛寅亮,《金陵梵剎志》,《大藏經補編》第29冊。
明‧晦台元鏡,《晦台元鏡禪師語錄》,《卍續藏》第72冊。
明‧湛然圓澄,《宗門或問》,《卍續藏》第127冊。
明‧湛然圓澄,《慨古錄》,《卍續藏》第65冊。
明‧湛然圓澄,《湛然圓澄禪師語錄》,《卍續藏》第72冊
明‧無明慧經,《無明慧經禪師語錄》,《卍續藏》第72冊。
明‧無明慧經,《壽昌無明和尚語錄》,《嘉興藏》第25冊。
明‧紫柏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卍續藏》第126冊、第127冊。
明‧紫柏真可,《紫柏尊者別集》,《卍續藏》第126冊。
明‧雲棲袾宏,《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新編縮本《乾隆大藏經》。
明‧雲棲袾宏,《雲棲法彙》,《嘉興藏》第32-33冊。
明‧雲棲袾宏,《竹窗隨隨》,台北:佛陀教育,電子書網址連結:http://www.amtb.org.tw/pdf/EB18-01-01.pdf。
明‧漢月法藏,《三峰藏和尚語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
明‧漢月法藏說、弘儲記,《三峰藏和尚語錄》,《嘉興藏》第34冊。
明‧漢月法藏,《五宗原》,《卍續藏》第114冊。
明‧漢月法藏,《弘戒法儀》,《卍續藏》第60冊。
明‧憨山德清,《憨山老人夢遊集》,《卍續藏》第73冊。
明‧憨山德清,《憨山大師全集》,《嘉興藏》第22册。
明‧釋福征,《憨山大師年譜疏》,河北趙縣:虛雲印經功德藏,1994年。
清‧木陳道忞說、真樸編,《天童弘覺忞禪師北游集》《嘉興藏》第26冊。
清‧木陳道忞編修,《禪燈世譜》卷1,《卍續藏》第86冊。
清‧永覺元賢,《淨慈要語》,《大正藏》第108冊。
清‧永覺元賢:《無明慧經禪師語錄》,《卍續藏》第72冊。
清‧永覺元賢說、道濡重編,《鼓山永覺和尚廣錄》,《卍續藏》第125冊。
清‧永覺元賢說、道濡重編,《鼓山永覺和尚廣錄》,《嘉興藏》第27冊。
清‧自融撰、性磊補輯,《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卍續藏》第79冊。
清‧行澤說、宏怤編,《神鼎雲外禪師語錄》,《嘉興藏》第33冊。
清‧性統編,《續燈正統》,《卍續藏》第84冊。
清‧宗寶道獨,《長慶宗寶獨禪師語錄》,《卍續藏》第72冊。
清‧為霖道霈,《為霖道霈禪師秉拂語錄》,《卍續藏》第125冊。
清‧為霖道霈、興燈錄,《為霖道霈禪師還山錄》,《卍續藏》第72冊。
清‧紀蔭編,《宗統編年》,《卍續藏》第86冊。
清‧荊溪行策:《寶鏡三昧本義》,《卍續藏》第111冊。
清‧陳夢雷,《神異典二氏部彚考》,《卍續藏》第88冊。
清‧費隱通容編,《五燈嚴統》,《卍續藏》第80冊。
清‧費隱通融編,《五燈嚴統解惑篇》,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清‧虞執西、嚴培西同錄,《角虎集》,《卍續藏》第109冊。
清‧蕅益智旭:《淨土十要》,《卍續藏》第61冊。
清‧蕅益智旭,《靈峰宗錄》,《大正藏補編》第23冊。
清‧蕅益智旭,《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嘉興藏》第36冊。
清‧覺浪道盛說、大成等較,《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嘉興藏》第34冊。
清‧覺浪道盛說;大成、大奇等編,《天界覺浪道盛禪師語錄》,《嘉興藏》第25冊。
清‧覺浪道盛集,東苑晦台鏡禪師語錄,《卍續藏》第72冊。
清‧聶先:《續指月錄》,《卍續藏》第84冊。
《唐會要、五代會要、明書、明會典選輯》,藍吉富主編《大藏經補編》第17冊,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
《(古今圖書集成)釋教部彙考》,《卍續藏》第77冊。
高麗中期‧普照知訥,《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大正藏》第48冊。
(三)古籍
唐‧李肇,《唐國史補》,明津逮秘書本。
宋‧京圖著、明‧劉基注、清‧陳素庵輯、任鐵樵疏:《滴天髓輯要》
明‧朱元璋,《欽錄集》,《中國佛志彙刊》第1輯第4冊《金陵梵剎志》卷2,台北:明文書局,1980年。
明‧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台北:福智之聲,2010年。
明・徐學聚,《國朝典彙》,明天啓四年徐與參刻本。
明・管志道,《從先維俗議》,《故官珍本叢刊》第477冊,海口巿:海南,2001年。
明‧李景隆,《明太祖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6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元明史料筆記叢刊》 ,北京:中華書局,2007第5刷。
明‧周永年,《鄧尉山聖恩寺志》,《中國佛寺志彙刊》第一輯,台北:宗青圖書,1994。
明‧周汝登,《周海門先生文錄》。
明‧查繼佐:《罪惟錄》,上海涵芬樓影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手稿本(「四部叢刊三編」史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1936年。
明‧雪浪洪恩:《雪浪續集》,故宮博物院據北平圖書館善本書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吳門管覺僊刊本攝製膠片,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7年。
明‧陳文,《明英宗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6年。
明‧陳仁錫,《皇明世法錄》,《四庫禁毀書叢刊》史部第15冊。
明‧程文學編,《仰山乘》5卷,杜潔祥主編《中國佛寺志》第二輯第21冊,影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39年刊本,台北:明文書局,1980。
明.鄭仲夔,《玉麈新譚》雋區卷4(明刻本)。
清‧丁福保箋註,《六祖壇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清‧永覺元賢:《福建泉州開元寺志》,民國十六年重刻本,收入「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點藏」:http://buddhistinformatics.ddbc.edu.tw/fosizhi。
清‧別菴性統,《續燈正統》,《卍續藏》第144冊。
清‧張廷玉,《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71年。
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89年。
清‧陳垣,《清初僧諍記》,藍富吉編《禪宗全書》第30冊。
清‧黃任,《鼓山志》14卷,杜潔祥主編《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49、50冊,影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26年原刊本、光緖2年補刊本,台北:明文書局,1980年。
清‧黃宗羲:《南雷文案》,《叢書集成三編》第53冊,台北:新文豐,1985年。
清‧錢謙益:〈紫柏尊者別集序〉,《牧齋有學集》卷21,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頁873-874。
清‧《黃檗山寺志》,1922年萬福禪寺據道光四年(1824)刊本排印,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收入「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http://buddhistinformatics.dila.edu.tw/fosizhi/ui.html?book=g086&cpage=0244&target=A004681。
郭朋校釋,《六祖壇經校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喻謙等編,《新續高僧傳四集》,民國喻眛輯影本。
林朝成校,明嘉靖版《五部六冊》合校,收錄於「當代台灣佛教文獻」資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6-03.htm。
二、近代著作
于化民,1993,《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台北:文津出版社。
中村元等,1984,《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天華出版社。
方立天,1990,《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方立天,2002,《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毛忠賢,2006,《中國曹洞宗通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王月清,2002,《中國佛教論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王仲堯,2001,《易學與佛教》,北京:中國書店。
王建光,2008,《中國律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
王榮國,1997,《福建佛教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印順,1994,《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出版社。
江國柱等,1997,《中國人性論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江燦騰,1990,《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為中心》,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new window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下)》,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3、4,台北:聯經,2003年。
牟宗三,1985,《圓善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1993,《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1997,《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1999,《心體與性體》一、二、三冊,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何孝榮,2000,《明代南京寺院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何其敏,1994,《中國明代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何宗美,2003,《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何冠彪,1991,《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余英時,2007,《人文與理性的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吳立民主編,1998,《禪宗宗派源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汝鈞,1995,《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吳言生,2001,《禪宗詩歌境界》,北京:中華書局。
呂妙芬,2003,《陽明學士人社──歷史、思想與實踐》,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呂澂,1985,《中國佛教源流略講》,台北:里仁書局。
呂澂,1991,《呂澂佛學論著選集》,濟南:齊魯書社。
李國祥,1995,《明實錄類纂》,武漢:武漢出版社。
李遠杰,2002,《近現代以佛攝儒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李澤厚,1996,《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
杜保瑞,1999,《功夫理論與境界哲學》,北京:華文出版社。
杜繼文、魏道儒,2007,《中國禪宗通史》,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杜繼文等,1993,《中國襌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周裕鍇,1992.07,《中國禪宗與詩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裕鍇,1998.11,《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裕鍇,1999.12,《禪宗語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周裕鍇,2009.05,《禪宗語言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周齊,2005,《明代佛教與政治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
林繼中釋譯,1997,《中國佛教名山勝地寺志》,台北:佛光文化。
邱敏捷,1993,《參禪與念佛──晚明袁宏道的佛教思想》,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new window
南炳文、何孝榮,2006,《晚明社會變遷問題與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南炳文主編,2001,《佛道秘密宗教與明代社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洪修平,1994,《中國禪學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洪修平,1995,《中國佛教文化歷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紀華傳,2006,《江南古佛:中峰明本與元代禪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胡順萍,2004,《永明延壽「一心」思想之內涵要義與理論建構》,台北:萬卷樓。
范佳玲,2001,《紫柏真可生平及其思想研究》,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徐小躍,2001,《禪宗與羅教》,收入《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28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徐復觀,1969,《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徐進夫,1980,《禪的訓練》,台北:天華,1980年。
馬西沙、韓秉方,1992,《中國民間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高柏園,2001,《禪學與中國佛學》,台北:里仁書局。
商傳,1998,《明代文化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張伯偉,1982,《禪與詩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張劍光,1999,《三千年疫情》,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張學智,2000,《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編輯委員會,1977,《明清佛教史篇》,「中國佛教史專集之六」,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
許靖華著、甘錫安譯,2012,《氣候創造歷史》,台北:聯經。
許穎,2010,《近現代禪淨合流研究》,「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郭朋,1982,《明清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郭朋,1993,《中國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郭朋,1995,《中國佛教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陳永革,2001,《晚明佛學的復興與困境》,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
陳永革,2007,《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陳來,2000,《有無之境──王陽明的哲學精神》,高雄: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垣,1987,《明季滇黔佛教考》,台北:彌勒出版社,1983年。
陳揚烱,2000,《中國淨土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陳義孝編、竺摩法師鑑定,2013,《佛學常見辭彙》,台南:台南市淨宗學會。
陳榮捷,1984,《王陽明與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陳福濱,1983,《晚明理學思想通論》,台北:環球書局。
陳錫璋,1996,《福州鼓山湧泉寺歷代住持禪師傳略》,台南:智者出版社。
陳錫璋,1997,《鼓山湧泉寺掌故叢譚》,台南:智者出版社。
陳寶良,1996,《飄搖的傳統:明代城巿生活長卷》,長沙:湖南出版社。
陳寶良,2004,《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麻天祥,2007,《中國禪宗思想發展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勞政武,2003,《佛教戒律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嵇文甫,1990,《左派王學》,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嵇文甫,1996,《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
彭國翔,2003,《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覃召文,1996,《嶺南禪文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開濟,1996,《華嚴襌──大慧宗杲的思想特色》,台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黃卓越,1997,《佛教與晚明文學思潮》,北京:東方出版社。
黃海濤,2008,《明清佛教發展新趨勢》,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慈怡主編,1988,《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
楊惠南,1993,《佛教思想發展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楊惠南,1995,《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楊維中,2008,《中國唯識宗通史(上)(下)》,南京:鳳凰出版社。
董群,2000,《禪宗論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董群,2008,《中國三論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
廖肇亨,2008,《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台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廖肇亨,2013,《忠義菩提:晚明清初空門遺民及其節義論述探析》,台北:中研院文哲所。new window
廖肇亨,2014,《巨浪迴瀾──明清佛門人物群像及其藝文》,台北:法鼓文化,頁138-145。
劉昭民,1992修訂,《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鄭志明,1985,《無生老母信仰溯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潘雨廷,1988,《易與佛教、易與老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潘桂明,2000,《中國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
潘桂明,2008,《中國天台宗通史(上)(下)》,南京:鳳凰出版社。
蔡仁厚,1984,《宋明理學北宋篇──心體與性體義旨述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蔡日新,1998,《禪門悟道公案選析》,台北:圓明出版社。
蔡日新,2008,《臨濟下虎丘禪系概述》,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
蔡日新,2009,《五家禪源流》,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
蔡日新,2009,《南宋元明清初曹洞禪》,蘭州:甘肅出版社。
蔣義斌,1988,《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鄧克銘,1990,《大慧宗杲之禪法》,台北:東初出版社。
鄧克銘,1997,《華嚴思想之心與法界》,台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蕭天石,1975,《禪宗心法》,台北:自由出版社。
賴永海,1995,《佛學與儒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永海,2010.05,《中國佛性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賴永海主編,2000-2001,《中國佛教百科全書‧名山名寺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濮文起,2000,《秘密教門──中國民間秘密宗教溯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謝明陽,2004,《明遺民的「怨」、「群」詩學精神──從覺浪道盛到方以智、錢澄之》,臺北:大安出版社。
謝重光等,1990,《中國僧官制度史》,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韓廷傑,1993,《唯識學概論》,台北:文津出版社。
藍吉富,1997,《佛教史料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魏承思,1991,《中國佛教文化論稿》,上海:新華書店。
魏道儒,1998,《中國華嚴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譚宇權,1995,《中庸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嚴耀中,2000,《江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釋印順,1989,《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new window
釋印順,1994,《中國襌宗史》,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1995,《淨土與禪》,台北:正聞書版社。
釋見一,2000,《漢月法藏之禪法研究》,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釋見憨等,1997,《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上)(下)(譯作,佐藤達玄原著),嘉義:香光書香出版社。釋東初,1979,《般若心經思想史》,台北:天華出版社。
釋果燈,2004,《明末清初律宗千華派之興起》,台北:法鼓文化。
釋恆清,1997,《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釋虛雲,不著出版年月,《增校鼓山列祖聯芳集》,福州:鼓山湧泉寺版。
釋聖嚴,1992,《明末佛教研究》,台北:東初出版社。new window
釋聖嚴著、關世謙譯,1988,《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釋道安,1978,《中國大藏經雕刻史話》,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
顧偉康,1990,《禪宗:文化交融與歷史選擇》,上海:知識出版社。
顧偉康,1994,《禪宗六變》,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顧偉康,1997,《禪淨合一流略》,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龔雋,1995,《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台北:文津出版社。
龔雋、陳繼東著,2009,《中國禪學研究入門》,《研究生‧學術入門手冊》叢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龔鵬程,1994,《晚明思潮》,台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一)國外著作
日‧長谷部幽蹊,1979,《明清佛教史研究序說》,台北:新文豐。
日‧長谷部幽蹊,1987,《明清佛教研究資料》,名古屋:駒田株式會社。
日‧長谷部幽蹊,1993,《明清佛教教團史研究》,東京:同朋社。
日‧荒木見悟,1972(昭和47年12月10日),《明代思想研究:明代における儒教と佛教の交流》,東洋學叢書,東京:創文社。
日‧荒木見悟,1972(昭和47年12月15日),《明代思想研究》,東洋學叢書,東京:創文社。
日‧荒木見悟,1979(昭和54年10月20日),《明末宗教思想研究:管東溟の生涯とその思想》,東洋學叢書,東京:創文社。
日‧荒木見悟,1979,《佛教と陽明學》,東京:第三文明社。new window
日‧荒木見悟,1984,《陽明學の展開と仏教》,東京:研文出版社。
日‧荒木見悟,1992,《陽明學の位相》,東京:研文出版社。
日‧荒木見悟,1995,《中國心學の鼓動と仏教》,福岡:中國書店。
日‧荒木見悟,2000,《憂國烈火禪─禪僧覺浪道盛のたたかい─》,東京:研文出版。
日‧間野潛龍,1979,《明代文化史研究》,京都:同朋社。
Jiang Wu(吳疆),2008, Enlightenment in Dispute: The Reinvention of Chan Buddhism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an, N. 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二)國外著作中譯
日‧木村清孝著、李惠英譯,1996,《中國華嚴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日‧木宮彥泰著、胡錫年譯,1980,《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務印書館。
日‧忽滑谷快天著、朱謙之譯,2002,《中國襌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柳田聖山著、吳汝鈞譯,1992,《中國禪思想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日‧島田虔次著、甘萬萍譯,2005,《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日‧荒木見悟著、周賢博譯,2001,《近世中國佛教的曙光──雲棲袾宏之研究》,台北:慧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日‧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2006,《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聯經出版事業。
日‧望月信亨著、釋海印譯,1991,《中國淨土教理史》,台北:正聞出版社。
日‧野上俊靜等著、釋聖嚴譯,1995,《中國佛教史概說》,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日‧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1999,《作為「方法」的中國》,台北:國立編譯館。
日‧溝口雄三著,索介然、龔穎譯,1997.10,《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
日‧溝口雄三著、龔穎譯,2011.07,《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日‧鈴木大拙著、徐進夫譯,1988,《開悟第一》,台北:志文出版社。
日‧鎌田茂雄著、昱均譯,2003,《何謂禪》,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日‧鐮田茂雄著、關世謙譯,1987,《中國佛教史》,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加‧卜正民著、張華譯,2005,《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晩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美‧牟復禮、英‧崔瑞德編,張書生、黃沫等譯,1992,《劍橋中國明代史》(第7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德‧榮格著,楊儒賓譯,2000,《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三、期刊論文
(一)中文期刊論文
McRae,John R.(馬克瑞),2000.05,〈審視傳承──陳述禪宗的另一種方式〉,《中華佛學學報》,13(上)期,頁281-298。new window
中子,1995,〈曹洞宗博山系弘法嶺南史略考〉,《香港佛教》,416期,頁3-8。
仇江,2010.09,〈清初嶺南佛門史料整理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近世東亞出版文化視野下的宗教實踐與通俗倫理」專輯,第20卷第3期,頁13-60。new window
孔維勤,1985,〈宋釋永明延壽之理事觀〉,《華崗佛學學報》,第8期,頁359-418。http://www.chibs.edu.tw/ch_html/hkbj/08/hkbj0810.htm
方立天,1993,〈中國佛教「心性論」研探二篇〉,《圓光佛學學報》,1期,頁181-200。new window
方立天,1995,〈禪宗精神──禪宗思想的核心、本質及特點〉,《哲學研究》第3期,頁66-70。
方立天,2001.08,〈如來禪與祖師禪〉,《哲學與文化》,28:8=327期,頁716-731、774new window
日‧土屋太祐,2006,〈北宋臨濟宗楊岐派的公案禪〉,《中國哲學史》,2006年第3期,頁67-73。
日‧土屋太祐,2006.05,〈玄沙師備三句綱宗與薦福承古三玄的比較──禪宗思想在唐宋之際的變化的一個例子〉,《普門學報》,第33期,頁93-134。
日‧中野三敏著、鍋島亞朱華譯、鄭雅尹整理,2010.09,〈十七世紀日本儒學界中之陸王學的定位〉,《中國文哲研究通訊》「近世東亞出版文化視野下的宗教實踐與通俗倫理」專輯,第20卷第3期,頁5-12。new window
日‧中嶋隆藏著、廖肇亨譯,2008.09,〈中國中世懺悔思想的開展──郗超、蕭子良、智顗為討論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專輯,第18卷第2期,頁11-20。new window
毛文芳,2001,〈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19卷2期,頁171-200。new window
毛忠賢,2003,〈試析石頭之參同契及其「泯絕無寄」禪〉,《江西社會科學》,3期,頁21-28。
王公偉,2000.05,〈試論中國佛教的禪淨雙修傳統〉,《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2期 ,頁27-30。
王公偉,2003.01,〈淨土宗與禪宗對於淨土觀念的詮釋意趣〉,《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卷第1期 ,頁40-43、78。
王公偉,2005.09,〈永明延壽與中國淨土宗的發展〉,《烟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3期 ,頁18-22。
王公偉,2010,〈論《禪苑清規》中禪、淨與律學思想的互動〉,《宗教學研究》,2010年第3期 ,頁193-195。
王日根,1993,〈論明清時期的商業發展與文化發展〉,《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期,頁86-92。
王月清,1999,〈禪宗戒律思想初探──以「無相戒法」和《百丈清規》為中心〉,《佛學研究中心學報》,4期,頁131-146。new window
王紅蕾,2007,〈從憨山德清的交往看晚明叢林與士林的思想互動〉,《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頁101-102。
王家範,1987,〈晚明江南士大夫的歷史命運〉,《史林》,2期,頁29-38。
王堃,2004,〈淨土宗八祖蓮池大師及其思想特色〉,《法音》,5期,頁11-17。
王惠民,2013,〈西方淨土變形式的形成過程與完成時間〉,《敦煌研究》,2013年第3期(總第139期) ,頁76-85。
王進瑞譯,1981.04,〈曹洞宗修證義〉,《內明》,109期,頁26-29。
王開府,1996,〈《維摩詰經》中直心、深心及其相關概念的探討〉,《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期,頁89-109。new window
王榮國,2000,〈禪宗在福建的傳衍及其法派〉,《法音》,2000年第1期,頁30-33。
田培棟,1996,〈明代人口變動的考察〉,《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總第112期,頁1-9。
任宜敏,2003,〈明代佛門的義學傳承──天台宗〉,《人文雜誌》,2006年第4期,頁129-138。
任宜敏,2006,〈明代佛門教行傑望──淨土宗〉,《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第4期,頁44-50。
任宜敏,2006,〈明代佛門教行傑望──賢首宗〉,《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頁77-85。
任宜敏,2007,〈明代佛門教行傑望──律宗〉,《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頁60-64。
任宜敏,2007,〈明代洞宗法脈傳承考〉,《浙江學刊》,2007年第2期,頁29-42。
任宜敏,2008,〈明代不明嗣承高僧事跡考〉,《浙江學刊》,2008年第1期,頁5-12。
任宜敏,2008,〈明初遣日僧史考〉,《江海學刊》,2008.4,頁52-56。
任宜敏,2009,〈元、明臨濟宗「之善系」法脈傳承述略〉,《浙江學刊》,2009年第2期,頁27-39。
任宜敏,2010,〈元、明臨濟宗松源系法脈傳承考〉,《浙江學刊》,2010年第2期,頁43-55。
任曉蘭,2008.11,〈論明代的僧人群體及其法律規制〉,《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6期,頁75-78。
朱雲影,1976.04,〈中國佛教對於日、韓、越的影響〉,《歷史學報》,4期,頁53-72new window
朱鴻,1990,〈明太祖與僧道──兼論太祖的宗教政策〉,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8期,頁63-75。new window
江燦騰,1986,〈晚明憨山德清中興曹溪祖庭及其中邊問題〉,《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8期,頁225-253。new window
江燦騰,1987.09,〈晚明佛教復興運動背景的考察──以憨山德清在金陵大報恩寺的磨鍊為例〉,《東方宗教研究》,第1期,頁191-202。new window
江燦騰,1992,〈晚明佛教叢林衰微原因析論〉,《諦觀》,38期,頁130-217。new window
何孝榮,2001,〈論明世宗禁佛〉,《明史研究》第7輯,頁164-176。
何孝榮,2004,〈論明代的度僧〉,《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頁26-37,152-153。
何孝榮,2005,〈論明代中後期的鬻牒度僧〉,《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號,頁61-68。
何孝榮,2006,〈《明史‧僧、道錄司》辨誤四則〉,《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第21卷,頁107-111。
何孝榮,2011.06,〈論萬曆年間葛寅亮的南京佛教改革〉,《成大歷史學報》第40號,頁61-92。new window
何孝榮,2007,〈試論明太祖的佛教政策〉,《世界宗教研究》4期,頁21-24。
佛日,1998,〈禪淨雙修論〉,《內明》,306期,頁3-13。
克里斯廷著、王世安譯,1992,〈袾宏和晚明居士佛教〉,《世界宗教研究》,3期,頁24-43。
劭金凱等,2001,〈略論晚明社會風尚的變遷〉,《鹽城師苑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期,頁58-62。
吳汝鈞,1994.11,〈曹洞宗的禪法(上)〉,《菩提樹》,42:12=504期,頁25-28。
吳汝鈞,1994.12,〈曹洞宗的禪法(下)〉,《菩提樹》,43:1=505期,頁30-37。
吳良俅,1996,〈試論希遷大師《參同契》的融合色彩及其對後世佛學發展的啟迪〉,《內明》,280期,頁25-32。
呂妙芬,1999.12,〈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期 ,頁165-211。new window
呂妙芬,2002,〈晚明江右陽明學者的地域認同與講學風格〉,《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6,頁285-326。文獻永久網址:http://dx.doi.org/10.6258/bcla.2002.56.10。new window
呂妙芬,2001.06,〈明代吉安府的陽明講會活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5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197-275。new window
宋會群,2005,〈從寶鏡三昧歌看南禪宗的歷史地位〉,《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頁6-9。
李四龍,2011.03,〈論儒釋道「三教合流」的類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8卷第2期,頁42-51。
李玉栓、王昊,2011.12,〈安徽明代文人結社的特點、成因和作用〉,《黃山學院學報》,第13卷6期,頁45-51。
李光福,2001,〈明清之際世俗功利價值觀的盛行及其意義〉,《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1期,頁11-20。
李利安,1998,〈明末清初中國漢傳佛教各宗派的基本特點〉,《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第28卷(總第98期),頁83-86。
李利安,1998,〈明末清初禪宗的基本走向〉,《宗教哲學》,4卷2期,頁155-164。new window
李志夫,1984.09,〈中國禪宗理事觀〉,《華岡佛學學報》,7期,頁135-198
李宗桂,1992,〈明清之際的文化批判思潮〉,《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期,頁65–70。
李貴蘭,2012.03-06,〈華嚴淨土思想暨念佛法門〉(一)~(四),《慧炬》,第573-576期 ,頁48-53、60-64、58-62、41-47。
李曉燕,2008,〈明末清初中國文化東渡對日本文化的影響〉,《鹽城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頁68-74。
李霞,2000.09,〈論明代佛教的三教合一說〉,《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4卷5期,頁54-62。
李鴻,2013,〈永覺元賢的禪淨思想探略〉,《法音》,2013年第7期(總第347期) ,頁20-27。
杜松柏,1987.03,〈禪宗的體用研究〉,《中華佛學學報》,1期,頁229-243new window
杜保瑞,2003,〈蕅益智旭溝通儒佛的方法論探究〉,《哲學與文化》,30卷6期,頁79-96。new window
車錫倫,1999.12,〈佛教與中國寶卷(上)〉,《圓光佛學學報》,第4期,頁293-323。new window
周湘雁翔,2013,〈《壇經》唯心淨土思想辨析〉,《船山學刊》,2013年第1期 ,頁134-137。
周裕鍇,2003,〈惠洪與換骨奪胎法──一樁文學批評史公案的重判〉,《文學遺產》,2003第6期,頁81-98。
周裕鍇,2008.07,〈惠洪文字禪的理論與實踐及其對後世的影響〉,《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5卷第4期 ,頁82-95。
周驊,2012,〈由禪返淨:晚明佛教發展新論〉,《船山學刊》,2012年第3期 ,頁112-116。
定明,2013,〈費隱通容《五燈嚴統》與曹洞、臨濟的批判、辯說〉,《佛學研究》2013年總第22期,頁324-336。
林亞楨,2013,〈永明延壽首倡「唯識二觀」及其意義〉,《東南學術》,2013年第1期 ,頁189-914。
林義正,1981,〈周易重離卦與曹洞禪〉,《中國佛教》,25卷9期,頁26-32。
林義正,1999,〈儒理與禪法的合流──以大慧宗杲思想為中心的考察〉,《佛學研究中心學報》,4期,頁147-168。new window
林嘯,2012.01,〈《大乘起信論》對淨土宗及其修行思想影響初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1期 ,頁93-97。
林麗月,1991,〈晚明「崇奢」思想隅論〉,《師大歷史學報》,19期,頁215-234。new window
林觀潮,2008,〈費隱通容《五燈嚴統》的毀板與日本重刻〉,《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3期,頁16-25。
邱高興,2001,〈華嚴淨土念佛思想與三種形態〉,《慈光禪學學報》,第2期,頁149-164。
邱惠敏,2004.01,〈溯源與祖師:曹洞宗法脈〉,《人生雜誌》,245期,頁31-33。
洪修平,2003,〈儒佛道三教關係與中國佛教的發展〉,《宗教大同》,2期,頁29-53。
紀華傳,2008,〈中國近現代的曹洞宗法脈傳承〉,《佛學研究》,2008年第17期,頁312-319。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7842214/。
紀華傳,2008,〈永覺元賢《鼓山志》及其文獻價值〉,《世界宗教研究》,2期,頁29-36。
范佳玲,1999,〈紫柏真可禪學思想之研究〉,《中華佛學研究》第3期,頁305-333。new window
韋盛年,2006.01,〈天然和尚函昰與「函」字輩諸人的交往〉,《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1期 ,頁11-15。
夏志前,2007,〈《楞嚴》之諍與晚明佛教──以《楞嚴經》的詮釋為中心〉,《中國哲學史》第3期,頁26-33。
夏邦,2007,〈明代佛教信仰的變遷述略〉,《史林》,2007年第2期 ,頁106-109、181。
夏金華,1994,〈試論佛教曹洞宗對《易》的利用〉,《周易研究》,1994年第1期(總第19期),頁17-32、51。
夏清瑕,2001,〈心學的展開與晚明佛教的復興〉,《宗教學研究》,1期,頁45-51。
夏清瑕,2001,〈從憨山和王陽明的《大學》解看晚明儒佛交融的內在深度〉,《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卷6期,頁10-14。
夏清瑕,2002,〈晚明佛教復興的特點及傾向〉,《五台山研究》,1期,頁12-16。
夏清瑕,2002,〈憨山德清的三教一源論〉,《佛學研究》,29期,頁183-190。new window
夏清瑕,2004,〈明代宗教法律制度〉,《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總第127期,頁86-89。
孫中曾,1992.12,〈明末禪宗在浙東興盛之緣由探討〉,《國際佛學研究》,2期,頁141-176。
徐一智,2013.03,〈一念旋機──論覺浪道盛對佛教苦諦觀念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宗教視野下的試煉與苦難」專輯,第23卷第1期,頁69-99。new window
徐林,2004,〈明中後期狂士的社會交往生活與江南士林風氣〉,《北方論叢》,2004年第2期(總第184期) ,頁70-73。
徐聖心,2007,〈火、爐、土、均──覺浪道盛與無可弘智的統攝之學〉,《臺大佛學研究》,14期,頁119-157。new window
徐輝,2001.08,〈江西人口史若干疑義試析〉,《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3期,頁83-88。
徐興慶,2004.06,〈隱元禪師與黃檗文人的東傳〉,《台大日本語文研究》,第6期,頁155-182。new window
馬海燕,2011,〈明末清初「鼓山禅」的幾個基本問題〉,《東南學術》,2011年第2期,頁154-161。
馬海燕,2012,〈為霖道霈與清初五代疊出諍考論〉,《宗教學研究》,2012年第2期 ,頁102-107。
商傳,1995,〈晚明社會轉型的畸形因子〉,《歷史月刊》,94期,頁89–96。
張文良,1995,〈漢月法藏論祖師禪如來禪〉,《法音》,第3期 ,頁29-35。
張國一,2003,〈石頭宗諸師之「心性」思想〉,《中華佛學學報》,第7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頁135-184。new window
張雪松,2011.03,〈晚明以來僧人名號及譜系研究〉,《玄奘佛學研究》,第十五期,頁247-271。new window
張渝,2011,〈思想的繼承、實踐與流變──王陽明社會教化思想與明中後期江西吉撫地區宗族的發展〉,《哈爾濱巿委黨校學報)》,第6期總第78期,頁6-9。
梁一群,2010,〈明代「三教合一」中異同辨析的意義──基于蓮池《竹窗隨筆》的解讀〉,《浙江學刊》,2010第2期,頁56-62。
莊崑木,2002,〈為霖道霈的生平與著作〉,《正觀雜誌》,22期,頁132-136。
連瑞枝,1996.07,〈漢月法藏(1575~1635)與晚明三峰宗派的建立〉,《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頁167-208。
陳永革,1998,〈從智慧到信仰:論晚明淨土佛教的思想轉向〉,《浙江學刊(雙月刊)》,1998年第2期(總第109期),頁96-102。
陳永革,1999,〈禪教歸淨與晚明佛教的普世性〉,《宗教學研究》,1999年第2期(總第43期),頁59-68。
陳永革,2002,〈心學流變與晚明佛教復興的經世取向〉,《普門學報》,9期,頁53-85。
陳永革,2002.05,〈圓融與還原:晚明佛教復興的思想主題及其特質〉,《哲學與文化》,29:5=336期,頁426-444+486new window
陳永革,2004,〈論晚明居士佛學的思想特質及其效應──兼論晚明狂禪效應〉,《世界宗教研究》,2期,頁41-52。
陳永革,2005,〈明清之際三教交涉及其思想效應:以江南為中心〉,《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6期,頁54-57。
陳玉女,1997,〈明萬曆時期慈聖皇太后的崇佛──兼論佛、道兩勎力的對峙〉,《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3期,頁195-245。new window
陳玉女,1998,〈明華嚴宗派遍融和尚入獄考──兼述隆、萬年間佛教與京師權貴的往來〉,《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4期,頁215-258。new window
陳玉女,2004,〈明代瑜伽教僧的專職化及其經懺活動〉,《新世紀宗教研究》,3卷1期,頁39-87。new window
陳玉女,2009.02,〈從明代僧人著述觀察佛教與民間信仰的關係──以釋宗本的《歸元直指集》為觀察重點〉,《亞洲研究》,第58期,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頁161-190。new window
陳玉女,2010.09,〈晚明僧俗往來書信中的對話課題──心事‧家事‧官場事〉,《玄奘佛學研究》,第14期,頁89-134。new window
陳玉女,2011.06,〈晚明羅教和佛教勢力的相依與對峙──以《五部六冊》和《嘉興藏》刊刻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40期,頁93-128。new window
陳東,2012.08,〈浮山法遠代傳曹洞宗法脈考述〉,《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4期 ,頁100-104。
陳英善,1996.03,〈蕅益智旭思想的特質及其定位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期,頁227-256。new window
陳剛俊、彭英,2010.05,〈行走在正統與異端之間──略論明代江西的方術文化〉,《宜春學院學報)》,第32卷5期,頁73-99。
陳時龍,2003,〈晚明書院結群現象研究──東林書院網絡的構成、宗旨與形成〉,《安徽史學》,第5期 ,頁5-11。
陳榮波,1973.12,〈略談曹洞宗五位頌的宗旨〉,《慧炬》,118期,頁8-15。
陳榮波,1975.04,〈禪宗之一派--曹洞宗的「五位」要義〉,《哲學論集》,5期,頁57-76。new window
陳榮波,1980.10,〈易經離卦與曹洞禪〉,《華岡佛學學報》,4期,頁224-244。
陳榮富,2003,〈蓮池株宏大師的淨土思想〉,《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34卷1期,頁10-17、76。
陳寶良,2002,〈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浙江學刊》,2期,頁153-159。
陶垣如,2009.07,〈博山無異元來家風之考異〉,《現代哲學》,2009年第4期(總第105)期/7月號,頁117-124。
陶迺韓,2001,〈大乘菩薩道精神在明末清初的落實與發展──以天然一系在嶺南(廣東)的發展為例〉,《中華佛學研究》,5期,頁377-410。new window
麻天祥、段淑雲,2006.11,〈概論宋代混融三教的文字禪〉,《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59卷6期,頁728-732。
張愛萍,2014,〈無極明信、無極守愚二僧之考辨〉,《五臺山研究》,2014年3期,頁36-41。
傅偉勳,1993.07,〈大小兼受戒、單受菩薩戒與無戒之戒──中日佛教戒律觀的評較考察〉,《中華佛學學報》,6期,頁73-101new window
華方田,2004,〈明代佛教及明末四大高僧〉,《佛教文化》,第3期,頁28-34。
越傳,2005,〈晚明狂禪思潮的三教論〉,《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1期,頁31-37。
黃仁宇,1986,〈明代史和其他因素給我們新認識〉,《食貨月刊》,13卷9期,頁253-267。
黃仁宇,1992,〈晚明一個停滯但注重內省的時代〉,《歷史月刊》,57期,頁90-104。
黃公元,2010,〈從明末四大高僧看永明延壽對晚明佛教的深刻影響〉,《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5期 ,頁15-25。
黃文樹,2011.09,〈陽明後學與禪師的交往及其涵義〉,《玄奘佛學研究》,第16期,頁85-124。new window
黃兆民,2011,〈從《楞伽經》藏識思想建構漸修頓悟修行架構──解消初期禪宗漸頓諍議的一個可能的模型〉,《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第12期,頁91-123。new window
黃家章,2012.11,〈蓮池的彌陀淨土思想觀和蓮池與印光的比較觀〉,《經濟與社會發展》,2012年第11期 ,頁86-91。
黃國清,2001,〈憨山大師的禪淨調和論與念佛禪法門〉,《慈光禪學學報》,第2期 ,頁213-228。
楊白衣,1985,〈淨土的淵源及其演變〉,《華岡佛學學報》,8期,頁77-133。
楊國榮,1996,〈言說與存在:心學的一個向度〉,《社會科學戰線》,1996年第6期,頁9-17。
楊國榮,1998,〈晚明心學的衍化〉,《孔孟學報》,75期,頁115-134。new window
楊惠南,1987.06,〈惠能及其後禪宗之人性論的研究〉,《哲學與文化》,14:6=157期,頁24-36。new window
楊惠南,1991.07,〈禪宗的思想與流派〉,《國文天地》,7:2=74期,頁15-20。new window
楊曾文,1999,〈唐代宗密及其禪教會通論〉,《中華佛學學報》,12期,頁219-253。new window
楊曾文,2000,〈永明延壽的心性論〉,《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 ,頁457-477。new window
楊維中,,2001,〈中國佛教心性論對儒學心性論的影響〉,《孔孟月刊》,39卷5期,頁22-32。new window
楊維中,1998,〈由「不立文字」到文字禪──論文字禪的起因〉,《禪學研究第三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頁238-252。
楊維中,2011.12,〈論禪宗心性思想的發展〉,《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頁141-169。new window
楊應龍,1994,〈禪宗與淨土宗成佛論比較〉,《江西社會科學》,1994年第5期 ,頁54-58。
廖肇亨,1996.12,〈雪浪洪恩初探〉,《漢學研究》,第14卷2期,頁35-57。
廖肇亨,1999.12,〈禪門說戲──一個佛教文化史觀點的嘗試〉,《漢學研究》,第17卷2期,頁277-298。new window
廖肇亨,1999.12,〈金堡的節義觀與歷史評價探析〉,《中央研究院文哲所通訊》,第9卷4期。頁95-116。new window
廖肇亨,2002.03,〈明末清初叢林論詩風尚探析〉,《中央研究院文哲所集刊》,第20期。頁263-301。new window
廖肇亨,2002.07,〈藥地愚者大師之詩學源流與旨要論考──以「中邊說」為討論中心〉,《臺大佛學中心學報》。第7期。頁257-293。
廖肇亨,2003.02,〈第一等偷懶沙門──雪嶠圓信與明末清初的禪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4分,台北:中研院史語所,頁229-259。new window
廖肇亨,2004.12,〈惠洪覺範在明代──宋代禪學在晚明的書寫、衍異與反響〉,《東華漢學》,創刊號,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頁797-837。new window
廖肇亨,2007.07,〈天崩地解與儒佛之爭:明清之際逃禪遺民價值系統的衝突與融合〉,《人文中心學報》(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第12期,頁408-453。new window
廖肇亨,2008.09,〈藥地愚者禪學思想蠡探──從「眾藝五明」到「俱鎔一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3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頁173-203。new window
廖肇亨,2010.11,〈今釋澹歸之文藝觀與詩詞創作析論:兼探集外佚文篇〉,《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頁697-704。
廖肇亨,2010.09,〈從「清涼聖境」到「金陵懷古」──由尚詩風習側探晚明末清初華嚴學南方系之精神圖景〉,《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7期,台北:中研院文哲所,頁51-94。new window
廖肇亨,2015.03,〈慧業通來不礙塵──從蒼雪讀徹《南來堂詩集》看晚明清初賢首宗南方系的發展歷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6期,台北:中研院文哲所,頁1-29。new window
趙偉,2004,〈晚明「狂禪」考〉,《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 ,頁93-100。
趙偉,2004.05,〈羅汝芳與祖師禪〉,《普門學報》,第21期,頁199-226。
趙偉,2005,〈論晚明狂禪思潮中的禪儒互釋〉,《東方論壇》,2005年第2期 ,頁103-109。
趙偉,2005.03,〈晚明狂禪思潮的三教論〉,《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 ,頁31-37。
趙偉,2007,〈晚明狂禪思潮中特立行為方式的思想史意義〉,《東方論壇》,2007年第2期 ,頁75-83。
趙軼峰,2008.04,〈明代僧道度牒制度的變遷〉,《古代文明》第2卷第2期,頁72-87、114。
劉勇強,2004,〈構建全方位的晚明社會圖景〉,《中國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 ,頁13-15。
劉紅梅,2003.06,〈蓮池大師禪淨關係論〉,《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6期 ,頁42-46。
劉紅梅,2008.12,〈明末文化交融背景下的佛教戒律復興──以蓮池袾宏為中心〉,《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6期 ,頁32-36。
劉貴傑,2010,〈明末清初曹洞禪法的華嚴意涵──以圓澄、慧經、元來、元賢、道霈為例〉,《新世紀宗教研究》,8:4期,頁1-27。new window
劉鳳、敖江彬,2007,〈明代江西地域文化的特徵及其成因分析〉,《成功(教育版)》,第9期,頁148-149。
劉曉東,2001,〈晚明士人生計與士風〉,《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期,頁17-22。
劉曉東,2002,〈三教合一思潮與三一教──晚明士人學術社團宗教化轉向的社會考察〉,《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期,頁21-27。
潘桂明,1990,〈曹洞宗「回互」學說述評〉,《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1期,頁16-24。
蔡振豐:〈諸家禪僧詮釋曹洞宗〈寶鏡三昧〉十六字偈之檢討──兼論覺浪道盛的特殊宗論及其三教論〉,《漢學研究》31卷4期(總第75號),2013年,頁19-51。new window
蔡惠明,1984,〈明代的禪宗著述〉,《香港佛教》,293期,頁13-15。
蔡惠明,1985,〈明曹洞宗的三高僧[慧經、元來、元賢]〉,《香港佛教》,299期,頁33-35。
鄧克銘,2004.12,〈論王陽明之「知為心體」及其與禪宗的比較〉,《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頁299-325。new window
鄧克銘,2009.06,〈方以智的禪學思想〉,《漢學研究》,第27卷第2期,頁303-331。new window
鄧克銘,2011.12,〈即心是佛、無心是道:唐代黃檗希運禪師之心體觀〉,《臺大佛學研究》第22期,頁1-32。new window
鄧繼盈,1991,〈蕅益智旭淨土思想之研究〉,《崇右學報》,4期,頁260–316。
鄭克晟,1994,〈明代的佛教與政治〉,《淡江史學》,61期,頁111-123。new window
靜華,1993、1993.10-12,〈論佛教曹洞宗與「參同契」、「易經」之關係(上)、(2)~(4)〉,《內明》,256、259-261期,頁11-19、19-24、17-22、10-14。
戴繼誠,2005,〈紫柏大師的「文字禪」理論及其實踐〉,《船山學刊》,2005年第2期(復總第56期),頁89-92。
戴繼誠,2008.05,〈晚明禪學三系及其特質〉,《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卷3期,頁31-34。
謝明陽,2001,〈明遺民覺浪道盛與方以智「怨」的詩學精神〉,《東華人文學報》,3期,頁433-462。new window
謝明陽,2008,〈方以智與明代復古詩學的承變關係考論〉,《成大中文學報》,第21期,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頁71-100。new window
謝明陽,2012.03,〈覺浪道盛《莊子提正》寫作背景考辨〉,《清華學報》,新42卷第1期,頁135-168。new window
鍾雲鶯,2010.12,〈清末民初民間教派「三教融合」經典詮釋策略芻議〉,《臺灣宗教研究》,第9卷第2期 ,頁107-128。new window
韓秉芳,1995,〈從王陽明到林兆恩──兼論心學與三一教〉,《宗教哲學》,1卷2期,頁101-117。new window
魏道儒,1991,〈宋代禪宗的「文字禪」〉,《世界宗教研究》,1期,頁37-46。
魏道儒,1991,〈論禪宗與默照禪〉,《人文雜誌》,1991年第6期,頁30-34。
譚世寶,2004,〈略論慧能開創的南禪宗與淨土教的興盛因果〉,《佛學研究》,31期,頁134-139。
嚴雅美,2000.03,〈試論宋元禪宗繪畫〉,《中華佛學研究》,4期,頁207-260。new window
釋有晃,2006,〈元代中峰明本之禪學思想與禪法略探〉,《中華佛學研究》,第10期,台北: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頁199-237。new window
釋見一,1998,〈漢月法藏之禪法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頁181-225。new window
釋見曄,1994,〈明太祖的佛教政策及其因由之探討〉,《東方宗教研究》,新5期,頁68-101。
釋見曄,1995,〈為權力而禱──晚明中國佛教與鄉紳社會之形成〉,《新史學》,6卷4期,頁201-207。
釋見曄,1996,〈以羅祖為例管窺其對晚明佛教之衝擊〉,《東方宗教研究》,新7期,頁116-135。
釋見曄,1998,〈以憨山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復興」內涵〉,《中華佛學研究》第2期,頁231-249。new window
釋宗舜,2001,〈略論禪宗與念佛──以四祖至六祖為中心〉,《慈光禪學學報》,2期,頁1、3-44。
釋延明,2012,〈晚明佛教戒律環境與政治文化的關係〉,《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台北:台北巿華嚴蓮社,頁193-208。
釋法幢(謝謦后),2012,〈徑山刻藏考述〉,《中華佛教研究》第13期,頁53-89。new window
釋果燈,2003,〈明末清初之律學復興──以見月律師為中心〉,《中華佛教研究》第7期,連結網址: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2/bj104419.htm#_ftnref7。new window
釋恆清,1991,〈禪淨融合主義的思惟方式──從中國人的思惟特徵論起〉,《台大哲學論評》,14期,頁229-248。new window
釋惠敏,1993,〈戒律與禪定〉,《中華佛學學報》,7期,頁31-54。new window
釋聖嚴,1980.10,〈藕益大師的淨土思想〉,《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頁331-342。
釋聖嚴,1984,〈明末中國的禪宗人物及其特色〉,《華崗佛學學報》,第7期,台北: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頁1-62。
釋聖嚴,1987.03,〈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中華佛學學報》,第1期,頁1-41。new window
釋聖嚴,1993.07,〈從「三聚淨戒」論菩薩戒的時空適應〉,《中華佛學學報》,6期,頁1-30。new window
釋道昱,1997.10,〈止觀在中國佛教初期彌陀信仰中的地位──以南北朝之前為探討中心〉,《圓光佛學學報》,第2期,頁29-62。new window
釋徹入,2008.11,〈曹洞默照禪質變之關鍵〉,《哲學與文化》,35:11=414期,頁105-127。new window
釋慧嚴,1996,〈明末清初閩台佛教的互動〉,《中華佛學學報》,9期,頁209-242。new window
蘭孟祥,2006,〈論大慧宗杲批評默照禪的真相〉,《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 年第5期第31卷(總第131期),頁90-95。
龔雋,2002,〈念佛禪──一種思想史的解讀〉,《普門學報》,7期,頁141-171。
龔雋,2003,〈在自由與規範之間──略論中國禪的「遊戲三昧」及其與律制的關係〉,《哲學研究》第9期,頁61-67。
龔雋,2008,〈宋明楞嚴學與中國佛教的正統性──以華嚴、天台《楞嚴經》疏為中心〉,《中國哲學史》2008年第3期,頁33-47。
McRae,John R.(馬克瑞),2000.05,〈審視傳承──陳述禪宗的另一種方式〉,《中華佛學學報》,13(上)期,頁281-298。new window
日‧土屋太祐,2006,〈北宋臨濟宗楊岐派的公案禪〉,《中國哲學史》,2006年第3期,頁67-73。
日‧荒木見悟著、連清吉譯,1992,〈宋明思想史概觀〉,《國文天地》,89期,頁15–17。new window
日‧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1999.12,〈覺浪道盛初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卷4期,頁77-116。new window
日‧荒木見悟講、高正哲整理,1993,〈明代楞嚴經的流行〉(上)~(下),《人生雜誌》,123-125期,頁32-37、36-42、31-38。
日‧龍池清,1994,〈明代に於おける賣牒〉,《東方學報》11卷2期,頁 279-290。
(二)外文期刊論文
日‧小早川浩大,2008,〈永覚元賢「三玄考」の考察〉,《宗学研究》,50期,頁141-146。
日‧小早川浩大,2008,〈永覚元賢の覚範批判─「曹山三堕」の解釈から─〉,《宗学研究紀要》,21期,頁97-109。
日‧永井政之,1987 (昭和62年10月),〈日文(曹洞壽昌派的成立與展開─壽昌正統錄本文的介紹,附年譜─)〉,《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第18號,頁220-269。
日‧長谷部幽蹊,1976,〈博山の門流(一)~(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8-49期,頁83-87、251-256。
日‧長谷部幽蹊,1974,〈參禪警語と無異元來〉《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5期,頁330-335。
日‧長谷部幽蹊,1975 ,〈無異元来禅師略伝〉,《禅研究所紀要》,4/5期,頁243-259。
日‧溝口雄三1986,〈論明末清初時期在思想史上的歷史意義〉,《史學評論》,15期,頁99–140。
王芳,2008,〈鳳潭と永覚元賢の曹洞偏正五位理解について〉,《インド哲學仏教學研究》,15期,頁131-143。
徐興慶,1987(昭和62年5月2日),〈心越禅師と徳川光圀の思想変遷試論─朱舜水思想との比較において―〉,《日本漢文學研究》,3,頁31-74。
廖肇亨,2002,〈明末清初の詩禪交涉研究序說〉,《中國哲學研究》,17期,頁177-320。
四、專書論文
方立天,1991,〈禪宗與念佛〉,《19991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慈光禪學研究所,頁85-72。
方立天,1995.04,〈石頭宗心性論思想述評〉,《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頁393-422。new window
王開府,2001,〈佛教「會通」「和會」釋義〉,《慶祝莆田黃錦鋐教授八秩嵩壽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頁133-148。
任繼愈,1994,〈唐宋以後的三教合一思想潮〉,《漢唐佛教思想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頁288-298。
牟宗三,1978,〈如來禪與祖師禪〉,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2冊《禪宗思想與歷史(禪學專集之六)》,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77-120。new window
呂有祥,1991,〈永明延壽的念佛禪〉,《19991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慈光禪學研究所,頁151-158。
杜保瑞,2000,〈永覺元賢禪師援禪闢儒道之基本哲學問題探究〉,鄭志明主編:《兩岸當代禪學論文集》下冊,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頁421-474。
東初,1978,〈中國禪宗歷史之演變〉,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2冊《禪宗思想與歷史(禪學專集之六)》,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278-239。
林子青,1980,〈元賢禪師的「鼓山禪」及其生平〉,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15冊《中國佛教史論集(六)──明清佛教史篇》,臺北:大乘文化,頁79-87。
林義正,1991,〈石頭希遷的禪思想及其教育方法〉,釋聖嚴編:《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臺北:法光出版社,頁69-88。
高永霄,1975.01,〈從中國傳去日本的曹洞宗〉,《中日佛教關係研究》,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頁303-344。
南炳文,1991,〈明代寺觀經濟初探〉,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編:《明史研究論叢》第4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頁331-347。
柳存仁,1991,〈明儒與道教〉、〈王陽明與佛道二教〉,《和風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809-932。new window
徐泓,1989,〈明代社會風氣的轉變〉,《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明清近代史組》,臺北:中央研究院,頁137-159。
陳垣,1977,〈清初僧諍記〉,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15冊《中國佛教史論集(六)──明清佛教史篇》,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193-273。
楊惠南,1999.10.23,〈禪淨雙修的類型及其理論基礎〉,《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屆)‧念佛與禪》,台北:慈光禪學研究所、中華民國佛教禪淨協會,頁83-121。
慧風,1976,〈從禪宗的教學方法、勞動精神中看出宗師們的風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8冊《玄奘大師研究(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179-188。
範佳玲,2002,〈論明末臨濟宗對神聖性的堅持與發展的困境──以密漢之諍為核心〉,《2002年佛學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集》,台中:正覺堂,頁33-65。
蔣國保,1994,〈明末清初時代精神散論〉,宗志罡主編:《明代思想與中國文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頁300–317。
融熙,1978,〈禪宗的三關問題〉,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2冊《禪宗思想與歷史(禪學專集之六)》,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121-128。
釋聖嚴,1980,〈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冊《淨土宗史論》,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319-330。
釋聖嚴,2000,〈明末中國的戒律復興〉,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代──佛教論理與現代社會》,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145-157。new window
釋聖嚴,2000,〈明末的菩薩戒〉,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在──佛教論理與現代社會》,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159-168。new window
釋慧嚴,1995.07,〈從彌陀淨土信仰的漢化到淨土宗的成立〉,《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上輯》,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頁29-48。
五、學位論文
王鳳珠,2003,《永明禪師禪淨融合思想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吳晃昌,2011,《由士人走向高僧:雲棲宏袾之生平與交誼》,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昕朔,2005.07,《中國明清時期的黃天道──宗教與政治層面的考察》,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麗虹,1998,《惠洪覺範禪學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仁展,2004,《覺浪道盛禪學思想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孔楠,2009.06,《明代僧人群體研究》,西寧:青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胡國柱,2000,《從中古到近世的中國佛教「淨土思想」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范佳玲,2006,《明末曹洞殿軍──永覺元賢禪師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徐一智,2001,《明末江浙地區佛教寺院經濟之研究──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海燕,2007,《鼓山禪研究》,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馬海燕,2011.05,《為霖道霈禪師禪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博士論文。
高峰,2006.06,《紫柏大師與萬曆社會研究》,長春:吉林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
張寬如,2006.01,《兩宋曹洞禪學研究──以宏智正覺、天童如淨為主軸》,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
莫曰東,2009,《永覺元賢生平事蹟與淨慈思想之研究》,臺北縣: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
連瑞枝,1993,《錢謙益與明末清初的佛教》,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松柏,1996,《憨山禪學之研究──以自性為中心》,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金鳳,2001,《明末清初律宗千華派之興起──兼論當時諸師之律學思想》,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運星,1990,《儒道佛三教調合論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會通思想為例》,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榮波,1973,《曹洞宗的五位宗旨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興隆,2014.06,《《維摩詰經》心淨即土淨思想與中道菩薩行之研究──以淨影慧遠《維摩義記》為主》,嘉義: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程剛,2007.06,《破山海明禪師研究》,四川: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碩士論文。
黃惠瑞,2005.01,《明代江南比丘尼之社會經濟活動》,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廖肇亨,1994,《明末清初遺民逃禪之風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浩洋,2004.09,《從明清之際的青原學風論方以智晚年思想中的遺民心志》,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蔡淑閔,2005.06,《陽明學派游學活動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釋見曄,1994b,《洪武時期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政策、僧侶、寺院為中心》,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見曄,1998,《明末中國佛教之發展:以晚明四大師為中心》,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釋常雋,2014.06,《南宗禪流派之禪法與華嚴思想的關係》,台北: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畢業論文。
六、現代著作之網路資料
王榮國,1997,〈兩宋明清閩中的曹洞宗〉,《福建史志》,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1054&index=164&。
孔維勤,1985,〈宋釋永明延壽之理事觀〉,《華崗佛學學報》,第8期,頁359-418。http://www.chibs.edu.tw/ch_html/hkbj/08/hkbj0810.htm。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二項念法佛門的發展,http://www.yinshun.org.tw/books/41/yinshun41-39.html。
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第9卷〈中古時代─明時期(上)〉, http://www.b111.net/novel/6/6770/1955188.html 。
朱鴻,1990,〈明太祖與僧道──兼論太祖的宗教政策〉,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8期,頁63-75。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MISC/mag12458.htm#n24。new window
李四龍,2011,〈楚山紹琦及其參究念佛〉,《天台宗與佛教史研究》下編,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785。
李偉穎,2001.09,〈略談曹洞宗的禪風〉,《法光雜誌》,第144期,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13/bj013122209.pdf。
法軍,2002.04,〈華嚴與淨土──雲棲袾宏到為霖道霈〉,《法光雜誌》,第151期,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AN/an122220.pdf。
馬海燕,〈明末清初鼓山為霖道霈禪師生平考述〉,《http://hk.plm.org.cn/gnews/2010822/2010822203985.html。
洪修平,1999.10,〈關於念佛與禪以及念佛禪〉,《華藏》第17期,電子期刊http://www.fozang.org.tw/mag_article_menu.php-issue=15.htmhttp://www.fozang.org.tw/mag_article_menu.php-issue=15.htm。
陳恩維,2016年,〈「似詩」與「自尋出路」──明末清初海雲詩僧的詩學理論及其對詩禪理論的發展〉,《中國文學研究》,01期,http://qk.laicar.com/Home/Content/2075384。
馮國楝:〈雪關禪師生平交游考略〉,http://www.baohuasi.org/gnews/201338/201338277986.html。
黃繹勳,2003,〈永明延壽之淨土法門──以《智覺禪師自行錄》為中心〉,《冉雲華先生八秩華誕壽慶論文集》,台北:法光出版社,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NX012/nx012122512.htm。
趙軼峰,2008,〈明代僧道度牒制度的變遷〉,《古代文明》第2卷第2期,頁72-87。http://max.book118.com/html/2015/0716/21094120.shtm。
蔡日新,〈幻有正傳禪師及其禪法〉,http://www.fowg.cn/fxdg/HTML/fxdg_3825.html
釋宗性,1999.10,〈中國禪宗初創期的念佛論〉,《華藏》第18期,電子期刊http://www.fozang.org.tw/mag_article_menu.php-issue=15.htm。
釋延明,2012,〈晚明佛教戒律環境與政治文化的關係〉,《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台北:台北巿華嚴蓮社,頁193-208。http://www.huayencollege.org/thesis/PDF_format/2012_010.pdf。
釋傅發,1999.10,〈論禪淨自悟與他力思想之開展──從念佛見佛到即心是佛〉,《華藏》第16期,電子期刊http://www.fozang.org.tw/mag_article_menu.php-issue=15.htm。
釋慧嚴,2001.04.10,〈彌陀淨土信仰對漢儒內心世界的影響〉,http://www.hfu.edu.tw/~lbc/BC/5TH/BC0529.HTM。new window
龔雋,〈在自由與規範之間──略論禪風中的「遊戲三昧」及其與律制的關係〉,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eb92f00101lngn.html。
龔雋,〈晚明佛學與儒典解經──以智旭的《四書蕅益解》為中心〉,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6535710/。
龔雋,1999.10,〈略論宋以後之念佛禪〉,《華藏》第15期,電子期刊http://www.fozang.org.tw/mag_article_menu.php-issue=15.htm。
龔雋,2010,〈晚明佛學與儒典解經──以智旭的《四書蕅益解》為中心〉,《哲學門》10卷2期,頁61-78。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653571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