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東京/上海:從日本「新興文學」視域重探日、中新感覺派的多重現代性交涉(1920s-1930s)
作者:趙家琦
作者(外文):Chao, Chia-Chi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劉人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新感覺派上海日本新興文學現代性東亞Neo Sensation SchoolShanghaiJapanNewly Rising Literaturemodernityeast-Asi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7
本文以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上海/中國新感覺派」(以下稱「上海新感覺派」)為主要探討對象,試圖在「上海新感覺派」歷來被定位為西方審美現代主義之形式主義流派的觀點外,嘗試以20世紀初現代主義的多重性與日本新感覺派所牽引出的「新興文學」景觀為參考軸,旨在以歷史脈絡化的方式來重探、進而重構「上海新感覺派」文藝活動的複雜性。本文透過分析指出,「上海新感覺派」既非對日本新感覺派的複製,亦不僅限於西方審美現代主義或都會文學圈限下的移植流派,而實為一群青年作家依文藝興趣,透過自辦刊物為主要發展園地,在文藝表現與活動上互有呼應與連繫現象的文友圈,他們身處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中期的上海文學/化場,與同時期其它文藝集團、主義思潮、以及當時時代文藝觀課題與社會環境有著密切交涉與互動。本文便依據此歷史脈絡化的重探視野,試圖闡述「上海新感覺派」文藝活動當中所觸碰到前衛藝術理論之美學先鋒性、都會市民文化通俗現代性、以及馬克思主義社會先鋒性思潮此三大面向,由此勘探討論「上海新感覺派」文藝活動的多元現代性表現。
「上海新感覺派」迄今作為現代中國文學史上的流派概念,主要來自1980年代以降中國大陸地區在重寫文學史風潮下將其建構為相對左翼現實主義傳統的西方「現代主義在中國」代表流派。然而,此典範化過程雖讓這群上海作家重獲重視,卻也讓「上海新感覺派」被視為有特定組織、宗旨而為與社會無涉、僅側重技巧、重都會感官娛樂題材、專注個人內在情感經驗而偏向封閉內省之審美性質的流派。在此觀點下,不僅「上海新感覺派」充滿複雜性的文藝實踐受到遮蔽,亦導致「上海新感覺派」所涉及與1920年代日本新感覺派的實質關聯,長期以來缺乏深入的追蹤探究。
本文即是據以上問題意識而對「上海新感覺派」文藝活動進行重新的檢視與探討。本文發掘,「上海新感覺派」與日本新感覺派所牽引出日本20世紀早期(精確而言,指日本「戰間期」階段,約為1918到1937年)的「新興文學」有著相當程度的交涉,並在此交涉中帶出兩方跨國文學圈之多重現代性的交叉與對應關係。「新興文學」一詞,囊括指涉著日本在20世紀初期世界思潮傳播下,隨著關東大地震後之重建現代化工程、科學主義、馬克思主義潮流以及都會中產市民空間等一系列社會轉型變革所推生出種種的新文藝思潮、文藝觀與文藝實踐——當中既包括西歐前衛藝術、左翼文學與大眾流行文藝等等,而日本新感覺派既屬「新興文學」之一支,亦與其他「新興文學」有著交織互動關係。而以日本新感覺派所觸及的多重現代性為參考座標,可發現「上海新感覺派」的文藝活動不僅在許多方面觸及日本「新興文學」相關議題,其身處的1920到30年代的上海文化場亦如震後東京,為當時中國金融、文化中心而接收世界各方思潮的遠東國際大都會,而「上海新感覺派」便是在上海此世界文化氛圍下而在各種現代性思潮與文藝氛圍下而成就其具多元現代性的「現代主義」實踐。
本文以東京/上海為觀照視域上的地理文化空間,首先釐清日本新感覺派的產生與20世紀早期東京在震後現代化語境與世界新興思潮的連繫互動,特別關注發掘日本新感覺派如何在回應日本新/舊社會之轉型與時代交接思潮下,產生其以科學主義為是尚又別具民族視點回應的文藝理論脈絡與思想痕跡,力圖將日本新感覺派納入大正—昭和時代的知識語境與思想環境來做統整的認知與理解。在釐清日本新感覺派文藝理念與日本20世紀初歷史節點和特定時代語境的緊密關係後,本文主部份將以此為參考軸,進一步探勘「上海新感覺派」所因應於中國語境所體現其觸及日、中現代思想與文藝交流的多重現代性文藝實踐。本文以美學先鋒、左翼摩登和通俗現代性此三大命題來探討「上海新感覺派」與日本新感覺派共享的多重現代性議題,發掘出相較於日本新感覺派文藝活動所貫穿的「主知」脈絡,「中國新感覺派」為凸顯其主要課題在於因應中國在地處境而集中於社會先鋒/藝術先鋒的辯證課題。因此,透過考察「上海新感覺派」形式先鋒創新中所納入左翼理論資源,或是其都會書寫所存在中國在地城鄉視野的社會眼光,抑或其通俗寫作所關乎上海都會作為新型社會結構透過語言再現的課題,這些皆證明了「上海新感覺派」在西方審美主框架外所深刻回應於中國政治處境、本身歷史文化脈絡與時代課題的在地「現代主義」特點。
總體上,本文從歷史脈絡化、文化場域與文藝生產的角度,還原出日、中新感覺派在1920到1930年代東京/上海文學/化生態場域與域內/域外之多方思潮拉捨與互動的動態景觀,此研究方式擺脫了以往從靜態對比的抽樣文本分析來分析日、中新感覺派的異同,而從一個更符合歷史動態景觀的東亞視域來釐清日、中新感覺派的實質交涉;而此以東亞角度為出發的觀察切入點,亦將有助於我們理解日、中新感覺派如何體現他們在東亞政治、歷史與文化脈絡下而對「現代主義」在回應與轉化實踐中所體現的在地性特質。通過日、中新感覺派之現代性交涉的歷史化考察,他們不再受限於西方審美主義之話語框架,而將被挖掘出所具備幅輳出20世紀早期日本(東京)/中國(上海)就東亞現代性議題的位置和重要意義。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so-called “Shanghai/Chinese Neo Sensation School” which has been supposed and established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as a typical genre of aestheticism and formalism inclined literary group deeply influenced by late-19th century western artistic trend. However, instead of regarding “Shanghai Neo Sensation School” as solely western-influenced aesthetic literatu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ulti modernities which “Shanghai Neo Sensation School” had by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Japanese Neo Sensation School and from early-20th east-Asiatic “Newly Rising Literature” angle. In other words, the target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over the complexity of “Shanghai Neo Sensation School” by means of a historical research way, trying to re-examine the literary complicacy of “Shanghai Neo Sensation School” in 1920s-1930s east-Asiatic culture, politics and historic context.
The concept “Shanghai Neo Sensation School” had been firmed as an aesthetic- modernism group opposed to proletarian realism literature since mainland China 1980’s scholarships’ “rewriting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trend. Although the canonization has made “Shanghai Neo Sensation School” got scholarly attention, it let “Shanghai Neo Sensation School” be considered as a pure aesthetic and nonsocial school which only laid special emphasis on writing skill, internal experience and urban life of sensual pleasure. Under the point of view, not only the complex content of “Shanghai Neo Sensation School” has been ignored, but the relation between Shanghai and Japanese Neo Sensation Schools has been lacked subtle and comprehensive survey.
Accordingly, the mo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a little further into the literary practices of “Shanghai Neo Sensation School” historically, trying to sophisticate their significance from modern east-Asiatic social and cultural circumstances.
In fact, “Shanghai Neo Sensation School” was an informal group of young writers gathered by similar literary interests; their literary works respond to each other and presented as relating to early 20th century Japanese “Newly Rising Literature”. “Newly Rising Literature” referred to a series of newly literary practices which arose after 1923 Kantō earthquake Japan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st-earthquake rebuilding, modern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pursuit of scientism, “Newly Rising Literature” widely included western Europe avant-garde, Russian Communist art, Marxism theories, proletarian literature, urban mass culture and so forth which were seen as corresponding to worldly tendency to various “modernities” at that time. To some extent, Japanese Neo Sensation School can be regarded as a sort of “Newly Rising Literature”, it also had frequent interaction with other species of “Newly Rising Literature”. Just like Japanese Neo Sensation School came into being at post-earthquake transformed Tokyo society, “Shanghai Neo Sensation School” likewise had close connection with 1920s-1930s “modern Shanghai” environment, and its literary practices touched the multi modernities of early 20th century Japanese “Newly Rising Literature” phenomena and issues as well.
It is from the above assumption that make this paper set Tokyo/Shanghai as two compared cultural geographic space for analytic framework. Firstly, the primary section of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relation of Japanese Neo Sensation School’s birth and 1920’s Japan post-earthquake culture transformed surrounding. Therefore, in this section, I center on elaborating Japanese Neo Sensation School’s theories about literature, trying to illustrate their literary purpose of scientism by relating to Japan’s Taishō to Shōwa “intellectualism” current of thought, knowledge and the whole society background. After that,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takes aesthetic avant-garde, left practice on proletarian literature and urban mass culture writing as three cross-cultural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s of “Shanghai Neo Sensation School”s practice on multi modernities with Japanese New Sensation School. Compared to Japanese New Sensation School’s core lays on scientism responding to Japan’s early 20th century intellectualism atmosphere, this paper finds out that “Shanghai Neo Sensation School” presented themselves the dialectical issue between artistic/social avant-garde was their substantial concern. For instance, no matter applying Marxism art theories to their experimental urban writing, putting the problem of urban/rural conflict to their urban topic fictions, or presenting narrative innovation in civic creative pieces, “Shanghai Neo Sensation School” showed their writing were neither copy of Japanese New Sensation School nor formalism practices transplant from western aestheticism, but in fact an involution of various modernities according to Chinese language, narrative tradition, political condition and cultural situation.
Overall, this paper tries to clarify the ex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nghai/Japanese Neo Sensation Schools by putting them in 1920s-1930s China-Japan historic context and Tokyo/Shanghai comparative cultural fields and metropolitan space. By this methodology, Shanghai/Japanese Neo Sensation Schools will no longer be seen restrictedly as western-imitating aesthetic genre; on the contrary, their “modernism” practices will be elucidated concerned with east-Asiatic cultural surrounding and China/Japan modern history and thus demonstrate their literary “modernism” as full of Asiatic local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worthy of being re-evaluated 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 原始報刊與書籍

《文藝畫報》總4期,1934. 10-1935. 04。
《婦人畫報》第14-33期,1934. 02-1935. 10。
《現代》總六卷、共31期,1932. 05-1934. 11。
《無軌列車》總8期,1928. 09-12。
《新文藝》總兩卷、共10期,1929. 09-1930. 04。
水沫社編譯,《法蘭西短篇傑作集》,上海:現代書局,1928年。
丘曉滄譯,《現代日本短篇傑作集》,上海:大東書局,1934年。
伊可維支著、戴望舒譯,《唯物史觀文學論》,上海:水沫書店,1930年。
保爾穆杭著、戴望舒選譯,《天女玉麗》,上海:尚志書屋,1929年。
徐志摩主編、徐霞村譯,《現代法國小說選》,上海:中華書局,1931年。
高汝鴻選譯,《日本短篇小說集》,商務印書館,1935年。
張若谷,《都會交響曲》,上海:真美善書店,1929年。
章克標譯,《惡魔》,上海:三通書局,1941年。
蒲力汗諾夫著、雪峰譯,《藝術與社會生活》,上海:水沫書店,1929年。
橫光利一著、郭建英選譯,《新郎的感想》,上海:水沫書店,1929年。
盧那卡爾斯基著、雪峰譯,《藝術之社會的基礎》,上海:水沫書店,1929年。
盧那卡爾斯基著、魯迅譯,《文藝與批評》,上海:水沫書店,1929年。
盧那卡爾斯基著、魯迅譯,《藝術論》,上海:大江書舖,1929年。
戴望舒選譯,《法蘭西現代短篇集》,上海:天馬書店,1934年。
藏原惟人著、之本譯,《新寫實主義論文集》,上海:現代書局,1933年。

 中文期刊文章與書籍

丁瑞媛,〈日本無產階級文學思潮的理論建構與歷史演進〉,《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11卷第2期,2008年12月,頁232-243。
三澤真美惠,《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丸山昇,《通過魯迅的眼睛回顧20世紀的「革命文學」和「社會主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于啟宏,〈中國現代翻譯偵探小說的意義〉,《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7期,2004年7月,頁18-26。
千葉宣一著、葉渭渠編選,《日本現代主義的比較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
川端康成等著、葉渭渠等譯,《日本新感覺派作品選》,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年。
川端康成著、高慧勤主編,《川端康成十卷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編,《「革命文學」論爭資料選編》,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年。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編,《左聯回憶錄》,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年。
孔另境編,《現代作家書簡》(廣州:花城出版社,1982年[據民國25年上海生活書店初版])
孔慧怡,〈還以背景、還以公道——論清末民初英語偵探小說中譯〉,收入王宏志編,《翻譯與創作:中國近代翻譯小說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頁88-117。
文貴良,〈新感覺派:文學漢語與都市體驗〉,《中國比較文學》2008年第2期,頁41-50。
方長安,《選擇、接受、轉化——晚清至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文學流變與日本文學關係》,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王中忱、林少陽主編,《重審現代主義:東亞視角或漢字圈的提問》,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
王天兵,〈與李澤厚先生談《巴別爾馬背日記》〉,《社會科學論壇》2006年第5期(上),頁104-111。
王向遠,《二十一世紀中國的日本翻譯文學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王向遠,《中日現代文學比較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成,〈「左翼」的「文藝大眾化」——左聯「文藝大眾化」討論的日本語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0年第4期,頁27-40。
王志松,〈「直譯文體」的漢語要素與書寫的自覺——論橫光利一的新感覺文體〉,《外國文學評論》2007年第3期,頁146-153。
王志松,〈新感覺文學在中國二、三十年代的翻譯與接受——文體與思想〉,《日語學習與研究》2002年第2期,頁68-74。
王志松,〈劉吶鷗的新感覺小說:翻譯與創作〉,《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2年第4期,頁54-69。
王志松,〈劉吶鷗與「新興文學」——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接受為中心〉,《山東社會科學》總第218期(2013年第10期),頁82-88。
王志松,《20世紀日本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王萍等編,《現代日漢漢日詞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2[19961]年。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王樹福,〈巴別爾在中國:譯介與研究路徑之變遷〉,《外國文學動態》2008年第1期,頁40-44。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教學改革小組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參考資料》第1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
北塔,〈「鷗外鷗」不是劉吶鷗,到底是誰?〉,《新文學史料》2005年第1期,頁144-150。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 [1975]年。
田仲齊、孫昌濟主編,《中國現代小說史》,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4 年。
皮細庚,《日語概說》,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年。
吉明學、孫露茜編,《三十年代“文藝自由論辯”資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朱達秋,《知識份子:以俄羅斯和中國為中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
朱壽桐主編,《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江戶川亂步著、艾波譯,《江戶川亂步傑作選》,台北:華成圖書,2001年。
艾曉明,《中國左翼文學思想探源》,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1年。
何群雄編著,《漢字在日本》,香港:商務出版社,2001年。
吳奕芳,〈魯迅與蘇聯20-30 年代文藝思潮——以魯迅編選之蘇聯木刻版畫為例〉,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舉辦「赤的全球化與在地化:二十世紀蘇聯與東亞的左翼文藝學術研討會(2014年6月5、6日) 會議論文。
吳福輝,《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吳福輝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3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呂周聚,〈孤獨心靈的藝術展示——穆時英的《PIERROT》解讀〉,《名作欣賞》第2期(2001年 3月),頁15-20。
呂德申,〈普洛漢諾夫文藝思想的幾個重要方向〉,《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5期,頁89-91。
宋玉、耿傳明,〈革命與啟蒙的辯證——重思1932年至1935年的「文藝大眾化」討論〉,《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12年第1期,頁101-108。
宋建林,〈1930年代新興電影的理論建設〉,《文藝理論與批評》2011年第2期,頁11-18。
李今,《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李今,《海派小說論》,臺北:秀威資訊,2006年。
李今、嚴家炎編,《穆時英全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年。
李晉生、徐虹、羅藝軍編選,《中國電影理論文選(20-80年代)》,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
李道明,〈劉吶鷗的電影美學觀——兼談他的記錄電影《攜著攝影機的男人》〉,《電影欣賞》第24卷第1期(總第125期),2005年12月,頁44-50。
李歐梵,〈現代性與中國現代文學〉,收入胡曉真編,《民族國家論述:從晚清、五四到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5年。
李歐梵,〈福爾摩斯在中國〉,《當代作家評論》2004年第2期,頁8-15。
李歐梵著、尹慧珉譯,《鐵屋中的吶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
汪介之,〈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在中國的理論行程〉,《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3年3月第1期,頁143-157。
周慧玲,《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
孟慶樞,〈日本自然主義、私小說再探討——近代東西文化交融中的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年3月第1期,頁98-108。
林巾力,〈主知‧現實‧超現實:超現實主義在戰前台灣的實踐〉,《台灣文學學報》第15期,2009年12月,頁79-110。new window
林少陽,〈“文”與“現實”——由東京新感覺派、上海新感覺派至當代香港小說的一個探索譜系〉,《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7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63-80。new window
林少陽,《“文”與日本的現代性》,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林文月,〈我所不認識的劉吶鷗〉,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璀璨波光——2011劉吶鷗國際研討會」,2011年10月9日,會議論文。
林德宏編著,《時空的跨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江西: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
林耀德、鄭明娳,〈中國現代主義的曙光:與新感覺派大師施蟄存對談〉,台灣《聯合文學》第6卷第9期(1990年7月),頁130-141。
施蟄存,《十年創作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施蟄存,《北山散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施蟄存,《沙上的足跡》,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柄谷行人著、趙京華譯,《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
柳書琴,〈摩登尤物:上海新感覺派與殖民都市啟蒙敘事〉,《山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總第222期),頁38-49。
柳書琴,〈翻譯・尤物:上海新感覺派與「滿洲國」藝文志派作家〉,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舉辦「翻譯研究與跨文化理論工作坊」會議論文,2014年1月13、14日。
胡希東,《現代主義之都市表徵——新感覺派之文化精神》,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
胡連成,〈自然主義在日本的產生及其本土化——兼與米洋先生商榷〉,《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6期,2003年,頁32-39。
唐正序、陳厚誠主編,《20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思潮》,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夏衍著、程季華主編,《夏衍電影文集》,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年。
徐秀慧,〈無產階級文學的理論旅行(1925-1937)——以日本、中國大陸與台灣的「文藝大眾化」的論述為例〉,《現代中文學刊》雙月刊第23期(2014年3月),頁34-46。
烏家培主編,《經濟大辭典‧ 數量經濟學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
高天民,〈二十世紀的藝術與政治〉,《二十一世紀》第82期,2003年4月,頁76-97。new window
宿久高,〈片岡鐵兵的「新感覺派」文學理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期,2003年5月,頁111-116。
康來新、許秦蓁合編,《劉吶鷗全集》增補集,臺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
康來新總編輯;彭小妍、黃英哲編譯,《劉吶鷗全集》文學集、理論集、電影集、日記集(上、下),臺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文化局,2001年。
張大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與中國革命文學(下)〉,《新文學史料》1998年第4期,頁144-165。
張京媛,《中國精神分析學史料》,臺北:唐山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張波,〈中國現代都市詩中的「嘗試集」——淺議徐遲20世紀30年代的都市詩創作〉,《安徽文學》2010年第11期,頁247-249。
張秉真、黃晉凱主編,《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張勇,〈現代主義抑或摩登主義——論新感覺派作家文學實踐的特性〉,《勵耘學刊》2008年第6期,頁261-272。
張勇,〈掌控「她者」——1930年代上海都市文學中的厭女現象〉,《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2013年4月,頁96-100。
張勇,《摩登主義:1927-1937上海文化與文學研究》,臺北:人間出版社,2010年。
張國安,〈新感覺:上海與東京的差異〉,《上海文化》1995年第3期,頁32-38。
張廣海,〈創造社和太陽社的「革命文學」論爭過程考述——兼論後期創造社五位主力新成員的入黨問題〉,《社會科學論壇》2010年第11期,頁28-37。
張歡,〈從一次論爭、一篇文章、一部譯著談起——談馮雪峰文藝思想的起步期〉,《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2期,2009年,頁94-100。
梁波,〈愛因斯坦的日本之行——讀金子務的《愛因斯坦衝擊》〉,《自然科學史研究》,第24卷第3期,2005年10月,頁284-89。
許定銘,〈從無名路走過來的詩人——記鷗外鷗〉,《醉書札記》,臺北:秀威資訊,2011年,頁9-16。
許秦蓁,《時/空的重組與再現:臺灣文學與城市論述》,臺北:秀威資訊,2009年。
許秦蓁,《摩登、上海、新感覺——劉吶鷗 (1905-1940)》,臺北:秀威資訊,2008年。
郭建英繪、陳子善編,《摩登上海:30年代的洋場百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陳子善,《迪昔晨光格上海》,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子善編,《脂粉的城市:婦人畫報之風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
陳播主編,《三十年代中國電影評論文選》,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3年。
鹿野政直著、許佩賢譯,《日本近代思想》,臺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
彭小妍,〈浪蕩子美學與越界——新感覺派作品中的性別、語言與漫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8期,2006年3月,頁121-148。new window
彭小妍,《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new window
彭小妍,《海上說情慾:從張資平到劉吶鷗》,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2005[2001]年。new window
焦桐,〈前衛詩〉,《中外文學》第24卷第4期,1995年9月,收入焦桐,《臺灣文學的街頭運動》,台北:時報文化,1998年,頁64-113。
程季華主編,《中國電影發展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1963]年。
馮雪峰,《1928年至1936年的魯迅:馮雪峰回憶魯迅全編》,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黃科安,〈啟蒙‧革命‧規訓—— “文藝大眾化”考論〉,《文史哲》2012年第3期,頁102-116。
黃振華,《論康德哲學》,臺北:時英出版,2005年。
黃麗貞,《實用修辭學》,臺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
黃獻文,〈新感覺派研究述評〉,《海南師院學報》1998年第4期(總第11卷第42期),頁47-55。
楊呈,《從《中國行進》看穆時英小說創作的發展與流變》,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4月。
楊迎平,〈劉吶鷗與日本新感覺派〉,《江西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頁37-40。
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
葉渭渠、唐月梅著,《日本文學史‧現代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9年。
葉渭渠編,《橫光利一文集‧寢園》,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
葛飛,〈新感覺派小說與現代派施歌的互動與共生——以《無軌列車》、《新文藝》與《現代》為中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2年第1期,頁164-178。
解志熙,〈現代及「現代派詩」的雙重超克——鷗外鷗與「反抒情」詩派的另類現代性〉,《文學與文化研究》2011年第4期,頁35-49。
解志熙,《摩登與現代——中國現代文學的實存分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靳明全,《中國現代文學發展中的日本影響因素》,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靳叢林,〈中日新感覺派小說創作之異同〉,《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2年第2期,頁70-75。
趙仲明,〈日本近代從自然主義到無產階級文學運動及其若干理論爭論〉,《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11卷第2期,2008年2月,頁212-215。
趙家祥,《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趙瑕秋、曾慶瑞,《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年。
劉禾著、宋偉杰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2004]年。new window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2000年。
劉崇稜、劉玫瑛,《日本現代文學欣賞》,臺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
劉震,《左翼文學運動的興起與上海新書業》,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輯,《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1981]年。
黎皓智,〈高爾基與十月革命——評析高爾基的革命與文化觀〉,《文藝理論與批評》1997年第1期,頁32-38。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年。
閻振宇,〈中日新感覺派比較論〉,《文學評論》1991年第3期,頁87-96。
應國靖,《文壇邊緣》,上海:學林出版社,1987年。
應國靖編,《施蟄存》,香港:三聯書店,1988年。
謝其章,〈黃俊東的三本書話書〉,香港《東方早報》,2009年11月29日。
謝國平,《語言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new window
鄺可怡,〈兩種先鋒性理念的並置與矛盾:論《新文藝》雜誌的文藝傾向〉,《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1期,2010年7月,頁285-316。new window
曠新年,〈「重寫文學史」的終結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轉型〉,《南方文壇》2003年第1期,頁3-6。
曠新年,〈一九二八年的的文學生產〉,《讀書》1997年第9期,頁25-32。
曠新年,〈另一種「上海摩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4年第1期,頁288-296。
曠新年,《一九二八:革命文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1998]年。
羅朋,《1930年代的中國現代主義文學與政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羅振亞,〈都市放歌——評徐遲20世紀30年代的詩〉,《北方論叢》2001年第1期(總165期),頁103-107。
羅蘇文,〈論聖約翰模式〉,《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88年第3期,頁82-89。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
嚴家炎,《新感覺派小說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
蘆田肇著、張欣譯,〈魯迅、馮雪峰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接受(一)——水沫版、光華版《科學的藝術論叢書》版本、材源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3年第2期,頁174-195。
蘇雪林,《中國二三十年代作家》,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3年。

 日文期刊文章與書籍

《現代日本文學大系月報》第54卷,東京:筑摩書房,1968-1973年。
《新興芸術派文學集》,東京:改造社,1931年。
ポール‧モーラン (Paul Morand) 著、堀口大學譯,「現代佛蘭西文藝叢書5」《夜ひらく》,東京:新潮社,1924年。
丸山真男,《丸山真男集》第10卷,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
小田切進,《昭和文學の成立》,東京:勁草書房,1977[1954]年。
小田桐弘子,《橫光利一:比較文學的研究》,東京:南窗社,1980年。
小森陽一,《構造としての語り》,東京:新曜社,1988年。
山川恭子編,《戦前期『サンデー毎日』総目次》,東京:ゆまり書房,2007年。
山本正秀,《文言一致の歷史論考》,東京:櫻楓社,1971年。
山本捨三,《現代詩の史的展望》,東京:櫻楓社,1975年。
山崎義光,〈形式主義論爭の爭点〉,《日本芸論稿》第23、24合併號,1997年2月,頁44-56。
中河與一,《形式主義藝術論》,東京:新潮社,1930年。
日本大辭典刊行會編,《日本國語大辭典》,東京:小學館,1979-1981年。
日本文學研究資料刊行會編,《橫光利一と新感覺派》,東京:有精堂,1986年。
由良君美,〈「蠅」のカメラ‧アイ〉,《橫光利一の文学と生涯—沒後三十年記念集—》,東京:櫻楓社,1977年,頁15-30。
石川巧,《犯罪科学と乱步ミステリー》,收入藤井淑禎編,《江戶川乱步と大衆の二十世紀》叢書,東京:至文堂,2004年。
伊藤整,《近代日本の文学史》,東京:光文社,1958年。
伊藤整編,《日本現代文學全集》第67卷《新感覺派文學集》,東京:講談社,1980年。
吉田司雄編,《コレクシヨン‧モダン都市文化》第40卷《探偵と小說》,東京:ゆまり書房,2008年。
安藤宏編,《編年體‧大正文學集》第14卷「大正十四年 (1925)」,東京:ゆまに書房,2003年。
牟田和惠,〈新しい女‧モガ‧良妻賢母〉,收入伊藤るり編,《モダンガールと殖民地的近代》,日本:岩波書店,2010年,頁152-162。
和田桂子編,《コレクシヨン‧モダン都市文化》第25卷《變態心理學》,東京:ゆまり書房,2006年。
和田博文監修,《コレクシヨン‧モダン都市文化》大系,東京:ゆまり書房,2004年—。
和田博文編,《コレクシヨン‧モダン都市文化》第1卷《銀座のモダニズム》,東京:ゆまり書房,2004年。
波瀉剛著、白心卉譯,〈昭和モダンと文化翻訳 : エロ・グロ・ナンセンス〉(昭和摩登與文化翻譯——情色、怪奇、無意義的領域),《九大日文》2009年第13期 ,頁47-63。
初田亨,《モダン都市の空間博物學——東京》,東京:彰國社,1995年。
金子務,《アインシュタイン・ショックI : 大正日本を搖がせた四十三日間》,東京:岩波書店,2005年。
金子務,《アインシュタイン・ショックII: 日本の文化と思想への衝擊》,東京:岩波書店,2005年。
青木淳子,〈モダンガールのフアツシヨン——大正末から昭和初期の洋裝化の過程にみる〉,《国際服装学会誌》第16號,1999年,頁75-90。
前田愛,〈Shanghai1925——都市小説としての「上海〉,《文学》第49卷第8號 ,1981年8月,頁1-23。
南博責任編輯,《近代庶民生活誌》卷1‧人間世間,東京:三一書房,1985-[1995]年。
垂水千惠編,《コレクシヨン‧モダン都市文化》第16卷《モダンガール》,東京:ゆまり書房,2006年。
城山拓也,〈穆時英の現実認識――「南北極」と「ナイトクラブの五人」を中心に〉,《中国学志》通號‧賁‧第22期,2007年,頁55-77。
柳廣孝,《心理学‧精神分析と乱步ミステリー》,收入藤井淑禎編,《江戶川乱步と大衆の二十世紀》叢書,東京:至文堂,2004年。
秋田昌美,《性の猟奇モダン》,東京:青弓社,1994年。
島村輝,〈「新感覚派」は「感覚」的だつたのか?〉,《立命館言與文化研究》第22卷第4號,2011年3月,頁109-118。
島村輝,〈為什麼你現代主義者翻譯無產階級文學?——里培進司基的《一週間》與戴望舒、池谷信三郎及其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11中文知識生產與亞洲社會轉型研討會」會議論文,2011年10月28日。
島村輝編,《コレクシヨン‧モダン都市文化》第15卷《エロ‧グロ‧ナンセンス》,東京:ゆまり書房,2005年。
張新民,〈「軟」「硬」映画論争の再認識——中国映画リアリズム論争の発展を通して〉,《中国学志》第14期,1999年,頁101-142。
張新民,〈「劉吶鷗の『都市風景線』について」〉,《人文研究》第56號,2005年,頁91-108。
淺原六朗,《都会の点描派》,東京:中央公論社,1929年。
渡邊裕,《日本文化——モダン・ラプソディ》,東京:春秋社,2002年。
菅野昭正,《憂鬱の文學史》,日本:新潮社,2009年。
鈴木將久,〈裏切りの政治學――中國のモダニスト穆時英の選択〉,モダニズム研究會編,《モダニズムの越境》第二分冊,東京:人文書院,2002年。
鈴木將久,〈瞿秋白言語理論小考——コミュニケ-ション論の視角から〉,《China》第11期,1996年6月,頁259-277。
萩原恭次郎著、特選名著複刻全集進代文學館編輯委員會編,《詩集死刑宣告》,東京:日本近代文學館,1971年[據長隆社書店書店大正14年複刻本重印]。
橫光利一著、保昌正夫校訂,《定本橫光利一全集》,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83年。
錢曉波,《中日新感覺派文學的比較研究:保爾‧穆杭、橫光利一、劉呐鷗和穆時英(日文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年。
篠田浩一郎,《小說はいかに書かれたのか》,東京:岩波書店,1985年。
謝惠貞,〈中國新感覺派の誕生——劉吶鴎による横光利一作品の翻譯と模仿創造〉,《東方學》121卷,2011年1月,頁120-139。
藏原惟人著,《藏原惟人藝術論》,東京:中央公論社,1932年。

 英文期刊文章與書籍

Angles, Jeffrey. “Seeking the Strange: Ryo-ki and the Navigation of Normality in Interwar Japan.” In Monumenta Nipponica 63. 1 (2008 Spring): 101-141.
Bergère, Marie-Claire. Shanghai: China’s Gateway to Modernity. Sandford, Calif.: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Carey, John.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Masses: pride and prejudice among the literary intelligentsia, 1880-1939. Chicago: Academy Chicago Publishers, 2002.
Childs, Peter and Fowler, Roger. eds. The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London ; N.Y. : Routledge, 2006.
Frederick, Sarah Ann. Turning Pages: Reading the Writing Women’s Magazines in Interwar Japan. Hona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6.
Gardner, William O.. Advertising Tower: Japanese Modernism and Modernity in the 1920s.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Gelfant, Blanche H.. The American City Novel.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54.
Gerow, Aaron Andrew. A Page of Madness: Cinema and Modernity in 1920s Japan. Ann Arbor: Centre for Japa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8.
Golley, Gregory. When Our Eyes no Longer See: Realism, Science, and Ecology in Japanese Literary Modernis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8.
Hammer, Joshua. Yokohama Burning: The Deadly 1923 Earthquake and Fire that Helped Forge the Path to World War II.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6.
Hanson, Miriam. “Fallen Women, Rising Stars, New Horizons: Shanghai Silence Film as Vernacular Modernism.” Film Quarterly 54/1 (2000): 10-22.
Hanson, Miriam. “The Mass Production of the Senses: Classical Cinema as Vernacular Modernity.” Modernism/Modernity 6/2 (1999): 59-99.
Harootunian, Harry D.. Overcome by Modernity: History, Culture, and Community in Interwar Japa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 Press, 2000.
Hsia, C. T..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 Third Edi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9[fisrt work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1].
Keene, Denise. Yokomitsu Riichi: Modernist. San Jose; New York: toExcel, 1999.
Knowles, Elizabeth.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 Oxford: Oxford Uni. Press, 2005.
Lecercle, Jean-Jacques. Philosophy of Nonsense:The Intuitions of Victorian Nonsense Literature. London and NY: Routledge, 1994.
Lee, Leo Ou-Fan. Shanghai Modern: 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1930-1945.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Lippit, Seiji M.. Topographies of Japanese Modern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2.
Maruyama, Masao. “Patterns of Individuation and the Case of Japan: A Conceptual Scheme.” In Marius B. Jansen ed., Changing Japanese Attitude toward Modernization. Prinston, NJ: Princeton Uni. Press, 1965, pp. 517-522.
McCalman, Iain, Mee, Jon & Russell, Gillian. eds. An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Romantic Age. Oxford: Oxford Uni. Press, 1999.
McGuinness, Patrick. ed. Symbolism, Decadence and the Fin de Siècle: French and European Perspectives. Exeter: University Press, 2000.
McLelland, Mark. Love, Sex, and Democracy in Japan during the American Occupation.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Morand, Paul. Fancy Goods; Open All Night: Stories by Paul Morand. NY: New Directio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84.
Peter Galison, Stephen R. Graubard, and Everett Mendelsohn eds. Science in Culture.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1.
Rosenstone, Robert A.. Romantic Revolutionary: A biography of John Ree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Sato, Barbara. The New Japanese Woman: Modernity, Media, and Women in Interwar Japa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3.
Scott, John. and Marshall, Gordon. A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Shi, Shu-mei. The Lure of the Modern: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 1917-1937 .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Silverberg, Mariam. “Constructing a New Cultural History of Prewar Japan”, Boundary 2 (1991, 13: 8): 61-89.
Silverberg, Miriam. Erotic, Grotesque, Nonsense: the Mass Culture of Japanese Modern Times.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Tessa, Morris-Suzuki. The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Japan: From the Seventeenth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The Modern Girl Around the World Research Group, The Modern Girl Around the World: Consumption, Modernity, and Globalization.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8.
Tipton, Elise K. and Clark, John. eds. Being Modern in Japan: Culture and Society from the 1910’s to 1930’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0.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or. NY and London: Routledge, 1995.
Winegarten, Renee. “Who was Paul Morand? - A review of Fancy Goods and Open All Night by Paul Morand”, The New Criterion 6 (November, 1987): 73-78.
Wood, Paul. ed. The Challenge of the Avant-Garde. New Haven, CT: Yale Uni. Press.
Yokomitsu Riichi. Washburn, Dennis trans. Shanghai: A Novel. Ann 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1.
Zhang, Yinjing. The City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 Film: Configurations of Space, Time, and Space. Stanfird, Cali.: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Zwicker, Jonathan. “Book Review: When Our Eyes No Longer See: Realism, Science, And Ecology in Japanese Literary Modernis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8: 3 (2009. 08), pp. 980-982.

 英文譯著

奧德加 (Gasset, José Ortegay y) 著、莫婭妮譯,《藝術的去人性化》,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年。
彼得‧蓋伊 (Gay, Peter) 著、梁永安譯,《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從波特萊爾到貝克特及其他》,台北:國立編譯館與立緒文化事業合作翻譯出版,2009年。
瑪莉安‧韓森 (Hanson, Miriam)著,劉宇清、楊靜琳譯,〈大批量生產的感覺:作為白話現代主義的經典電影〉,《電影藝術》2009年第5期(總第328期),頁125-134。
瑪莉安‧韓森 (Hanson, Miriam)著、包衛紅譯,〈墮落女性、冉升明星、新的視野:試論作為白話現代主義的上海無聲電影〉,《當代電影》2004年第1期,頁44-51。
夏志清 (Hsia, C. T.) 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2005 [2001]年。
馬泰‧卡利內斯庫 (Cälinesxu, Matei) 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李歐梵 (Lee, Leo Ou-Fan) 著、毛尖譯,《摩登上海: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傑瑞米‧芒內 (Munday, Jemery) 著、李德鳳譯,《翻譯學導論:理論與實踐》,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2007年。
雷納多‧帕吉歐李 (Poggioli, Renato) 著、張心龍譯,《前衛藝術的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
喬治‧李察波特 (Potter, George Richard) 等編、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組譯,《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11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杰拉德‧普林斯 (Prince, Gerald) 著,喬國強、李孝悌譯,《敘述學詞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
喬治‧薩杜爾 (Sadoul, Georges) 著,徐昭、胡承偉譯,《世界電影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5年。
史書美 (Shi, Shu-mei) 著、何恬譯,《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維‧什克洛夫斯基 (Shklovsky. Viktor Borisovich) 著、劉宗次譯,《散文理論》,南昌:百花洲文藝,1994年。
史景遷 (Spence, Jonathan D.) 著、溫洽溢譯,《追尋現代中國——革命與戰爭》,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10[2001]年。
史景遷 (Spence, Jonathan D.) 著、溫恰溢譯,《天安門:中國的知識分子與革命》,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09 [2007]年。
瑞特 (Wright. A.) 等編、劉川等譯,《愛因斯坦與物理百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英進 (Zhang, Yinjing) 著、秦立晏譯,《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空間、時間與性別構形》,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 碩博士論文
丁培衛,《現代性視野中的新感覺派研究》,山東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7年。
王明君,《中國新感覺派小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6年。
李黛顰,《十里洋場的追尋者:上海新感覺派的都市書寫》,輔仁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年。
周奕君,《通往典範之路:以八○年代現代小說史對「新感覺派」的建構為例》,東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6年。
胡俊,《論新感覺派小說中電影因素的滲透》,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徐明翰,《摩登生活的漫畫及其「無—意義」:郭建英與上海新感覺派 (1927-1935)》,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宿久高,《中日新感覺派文學研究》,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06年。
張厚剛,《新感覺派的空間詩學》,蘇州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9年。
張屏瑾,《上海新感覺:中國現代文學史中“新感覺”的發生與發展研究 (1928-1936)》,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7年。
張曉飛,《1930年代中國左翼電影批評再解讀》,遼寧大學文藝學博士論文,2013年。
許慧琦,《「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 (1900s-1930s)》,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郭惠珍,《中日新感覺派小說創作差異及其原因探究》,華僑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陳碩文,《上海三十年代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 (1927-1937)》,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8年。

 電子網站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default.jsp 
香港文化資料庫:http://markushopakhei.wordpress.co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