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承接副詞「遂」的來源與用法--兼及與「乃」、「因」、「即」的比較
書刊名:政大中文學報
作者:林怡岑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Yi-che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34
頁次:頁195-235
主題關鍵詞:承接副詞時間副詞SuìConsecutive adverbAdverb of tim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
  • 點閱點閱:0
期刊論文
1.張麗麗(20120900)。從回指到承接--試論「就」與「即」承接功能的來源。臺大中文學報,38,309-3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麗麗(20150100)。「即」、「便」、「就」時間副詞功能的形成。語言暨語言學,16(2),139-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麗麗(20091100)。試論縱予連詞「即」、「便」、「就」的形成。臺大文史哲學報,71,99-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怡岑(20171200)。說「因」緣--論因果標記「因」的演變。漢學研究,35(4)=91,37-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怡岑(2018)。漢語因果標記的歷時演變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法高(1961)。中國古代語法:造句編。台北:中史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詒讓、孫以偕(1987)。墨子閒話。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玉金(2002)。甲骨卜辭語法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夢生(1998)。左傳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Heine, Bernd、Kuteva, Tania、龍海平、谷峰、肖小平、洪波(2012)。語法化的世界詞庫。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北京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榮祥(2005)。近代漢語副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左丘明、韋昭、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1988)。國語。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慶藩(1982)。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熹(1983)。點校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毛亨、鄭玄、孔穎達(2001)。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弼、韓康伯、孔穎達(2001)。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玄、孔穎達(2001)。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呂叔湘(2014)。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武振玉(2010)。兩周金文虛詞研究。北京: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向(1985)。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曹雪芹、高鶚、馮其庸(1984)。紅樓夢校注。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呂不韋、陳奇猷(2002)。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左丘明、杜預、孔穎達(2001)。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范甯、楊士勛(2001)。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孔安國、孔穎達(2001)。尚書正義。藝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韓非、陳奇猷(1987)。韓非子集釋。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司馬遷、裴駰、司馬貞、張守節(1981)。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徐珂(1984)。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老聃、朱謙之(1984)。老子校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荀況、李滌生(1979)。荀子集釋。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