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典籍所述上古史料研究
作者:李偉泰
作者(外文):Li, Wei-Ta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屈萬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77
主題關鍵詞:先秦時代典籍上古史料先秦典籍上古時代史料顧頡剛歷史演進法歷史地理XIAN-GIN-DYNASTYGUJIE-GANGHISTORYGEOGRA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2)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8
先秦典籍所述上古史料(指西周及西周以前的史料),疑信參半。對於這些史料,我
們固然可以就自己所見對它加以考辨,但是因為其中有許多問題的性質是相似的,可
以用同樣的方法及觀點來處理,因此本文不採取個別考證問題的方式,而將注意力集
中於方法及觀點的討論上面。
第一章:緒論。本文的寫作旨趣,重點在於探討處理上古史料的方法及觀點問題。希
望能經由這種討論,提出若干審察上古史料的條例來。
第二章:論顧頡剛的層累造成說及其歷史演進法。
第三章:先秦典籍中的歷史解釋。
第四章:類化所造成的偽史料。是具有下述幾個特點之一的史料,可能是類化出來的
偽史料。一、與典型的史事面貌相似。二、與文獻著成時代的現實情況相似。三、與
文獻作者的思想及史觀相似。因此凡是遇到具有上述特點之一的史料,必需留意審察

第五章:傳說的合流。
第六章”論審察上古史料所應考慮的若干因素。本章首先評介崔述審察史料的標準,
接著討論史料在傳述過程中,必經記錄者、敘述者、保存者、及傳布者之手,但是他
們各有立場,記錄及傳布之時,必然有所選擇及強調,所以史料所呈現的史事,與事
實之間不免會有或多或少的偏差。修正之道,首先即在於認識史料的片面性。其次說
明認清文例與題旨的重要性。其次用較多的篇輻,說明先秦諸子引述史事,目的在於
證成己說,為了使史事與其思想及史觀相配合,所以引述時不僅極富於選擇性,有時
甚至在有意無意間曲解或者偽造史事。因為這個緣故,使得先秦諸子所引述的史事與
其思想的關聯極為密切。個人或少數人如此,結合許多人而成的學派,基本主張既然
相同,他們引述史事的選擇與解釋也就有其共同的特徵。所以孔、孟、荀和墨子不提
黃帝的現象,可從學派因素來加以解釋。
本文所論,目的在為上古史料的審辨尋求若干較為客觀的方法及觀點,使我們在採擇
上古史料時,儘可能不為史料的片面性所惑,儘可能不為史料的經手者所誤。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