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製造業結構轉變之研究
作者:李佩珍
作者(外文):Li, Pei-Zhen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研究所
指導教授:邊裕淵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81
主題關鍵詞:台灣製造業結構轉變鄒氏檢驗法生產方式消費財產業商業經濟BUSINESSECONOM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2
本文採用資本效率生產函數及百分比分析法來分析製造業及各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和
探討製造業結構轉變的趨勢。文中首先依據時間數列資料導出製造業及各產業之資本
效率生產函數,然後利用鄒氏檢驗法(Chow test) 來確定製造業結構及各業生產方式
的轉捩點,從而導出製造業及各業於轉捩點前後期間的資本效率生產函數,最後,由
這些資本效率生產函數之分析可了解製造業及各業(指食品、紡織、化學及化學制品
、電氣機械器材四個產業)轉捩點前後之生產方式。
根據本文實證研究結果,得到以下結論:
一、結構轉變的趨勢方面:台灣製造業的結構是由以消費財產業為主,轉變為相對偏
重中間財產業,然後再轉變為相對偏重於投資財產業。
二、結構轉變的速率方面:第四、五、六期四年經建計劃期間,台灣製造業的結構轉
變速率頗高,顯示民國五十四至六十四年間,製造業結構呈顯著的改變。
三、資本效率生產函數型態方面:台灣的製造業與食品、紡織兩業為Bruno 生產函數
的型態,化學及化學制品、電氣機械器材業則屬於C.E.S.(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生產函數的型態。
四、結構及生產方式轉捩點方面:台灣製造業及食品、紡織兩業的轉捩點均在民國六
十四年,化學及化學製品業無轉捩點發生,電氣機械器材業的轉捩點在民國六十五年

五、生產規模報酬方面:台灣製造業及各業均非固定的規模報酬。製造業與電氣機械
器材業的規模報酬前期原為遞增的,到後期轉變為遞減;食品業與化學及化學製品業
全期均為遞減的;紡織業的全期則增為遞增的。
六、因素邊際生產力的彈性方面:(1)除電氣機械器材業前期的資本投入未達合理
的生產階段外,其他各業各期的因素投入均達合理的生產階段。(2)除紡織業後期
外,其他各業於各期間勞動、資本的報酬遞減率均缺乏彈性,即若增加勞動或資本的
投入,將可增加勞動報酬的分配率或生產者對資本報酬的支付。(3)以生產者而言
,增加因素投入,欲使因素報酬的支付增加較少,製造業與食品業前期宜多增加勞動
投入,後期宜多增加資本的投入;紡織、化學及化學制品、電氣機械器材三個產業全
期均宜多增加勞動的投入。(4)除紡織業的後期之外,各業各期的勞動需求均富於
彈性,顯示台灣勞動的量與質均甚高。
七、資本深化對勞動報酬分配率的影響方面:除食品、紡織業的前期和化學及化學制
品業的全期有不利的影響外,其他各業各期間資本深化對勞動報酬分配率的影響均為
有利。
八、技術創新強度方面:製造業與紡織、電氣機械器材業前期無技術引進,僅加速機
器的汰舊換新,後期則有新的技術引進。食品業於前後期均有技術引進。化學及化學
製品業全期除機器設備的汰舊換新之外還有高水準的技術引進。
九、技術創新偏向方面:製造業前期為勞動極節省型,後期為多用勞動型;食品業前
後期均為多用勞動型;紡織業的前期為多用勞動型,到後期則轉變為勞動極節省型;
化學及化學製品業的全期均屬勞動節約型;電氣機械器材業前期屬勞動節約型,後期
則屬多用勞動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