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中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研究
作者:陳國川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國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4
主題關鍵詞:地理教材五育均衡發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6)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5
  本研究的主旨,在發展一套編撰國中地理教材的理論模式。研究所持的觀點和立場是:1.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活動,這種活動的方式具有濃厚的「自主性」,難以放諸四海而皆準。因此,外國的教育經驗可以消化後選擇性的參考,但不能橫的完全移植。2.教育必需尊重傳統的連續性,可以漸進改革,但不能激烈革命。3.解決臺灣地理教育問題的有效途徑是,融合教育學的理論與地理學的研究成果於一爐,整合地理學的研究和地理教育的發展於一體。
  根據以上的觀點與立場,本研究首先透過教育哲學和課程理論的探究,並檢討地理教育學家有關地理課程模式的建構內涵,在配合我國教育需求的前題下,研擬一個適合我國使用的「地理教材設計模式」。此一模式指出,設計國中地理教材時,不但在精神上要融合西方的研究成果和我國傳統的教育背景,在目的上要兼顧地理學研究與地理教育的發展,在功能上要整合目標模式和過程模式的長處;更重要的是,還要時時以「有助於」培養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最高指導原則。
  其次,本研究在釐清德、智、體、群、美等五育的內涵及其發展的心理過程之後,配合地理學的性質,分別研擬有助於五育發展的國中地理教材設計原則。第三,本研究再透過教育學家有關教材研究成果的檢視,地理學在學校教育之功能的討論,以及地理教育目標之性質的探究等步驟,而為我國國中地理教材,研擬出三項教材內容的選擇原則。第四,本文也經由地理學研就典範的探究、區域地理之發展趨勢的討論、國外中學地理教材內容的檢視、我國中學地理教材組織傳統的回顧,以及我國社會、政治情境的反省等過程,而研擬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國中地理教材組織架構。第五,本文再先釐清地理學的主要概念和地理概念的學習過程之後,參考國中地理科的課時分配,根據國中地理教育目標的精神及中外固有的歷史、文化特質,而研訂一套區域單元的畫分方式,以作為建構國中地理教材大綱的基礎;並配合前面的研究成果,研擬一套國中地理教材大綱的建構原則。
  最後,本研究根據上述論題的研究成果,而綜合成一個理想之國中地理教材編撰的理論流程,即:1.以國中教育目標為最高指導原則,以地理學的性質和地理學在學校教育的功能為規準,而設計國中地理教育目標;2.根據國中地理教育目標的基本精神,配合國中地理教材的內容選擇原則、組織原則和單元的結構原則,而研擬國中地理教材大綱的建構原則;3.根據國中地理教材大綱的建構原則,研擬國中地理教材大綱;4.根據國中地理教材大綱的規定,編撰國中地理教材。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