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閩同源宗族空間組織差異研究--以台北淡水河岸與廈門環西北海域地區為例
作者:王志文
作者(外文):Chih-Wen, Wa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地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薛益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淡水河廈門同安人祖公會角頭宗族祖公會AmoyReligion organizationTamshui RiverTung-an peop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0
台灣的漢人,大多數來自中國大陸東南沿海閩、粵一帶,在移民的過程中,自然也把原鄉祖籍地的生活模式,帶來移墾的新環境中,其中包括宗教民俗以及民間社會組織。只是台灣孤懸海外,環境與原鄉有差異,有原住民的反抗,漢人移墾族群間的競爭;再加上後來的日本統治,海峽兩岸的政治分隔,各在不同的社會與政治制度下發展。這百年來的區隔已經足夠使同一個族群,在文化發展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又有一些是不會更改根深蒂固的價值觀,這些往往會在基層的民間組織中反映出來。
上述之民間組織,是最基層的社會組織,也反應出人民對環境適應與人際網絡互動,是一個社會文化經濟的總體反映;若是同樣的族群在不同的地區,經過一段時間的演變後,再來分析比較兩地之異同,即可了解兩地社會文化影響下,社會空間組織的不同點。
如同自然科學在實驗室中,進行「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因素分析,可更清楚造成差異的原因為何。只是人群複雜因素更多,要靠長時間的實地觀察,深入組織中了解前因後果,才不會被表象所誤導蒙蔽,形成想當然爾的錯誤推論。
所以,本研究是延續《淡水河岸同安人祖公會角頭空間分布:以燕樓李、兌山李、西亭陳、郭子儀會為例》,(王志文,2000)進一步到同安人的原鄉祖籍地,親自去觀察比較民間社會組織之異同之處;再進一步分析其背後原因,以比較兩地間社會文化的差異。
海峽兩岸百年的區隔,其社會基層的民間組織,型態演化、社會功能、辦理活動、管理制度都有很大的不同,在百餘年前都是同安人,並從原鄉帶來祖公會等民間宗族組織。這百餘年來,各自為適應所在地之各種自然人文條件,在時間的發酵醞釀,經由歷史演化下,產生各自的生活方式。
Most of the Han people in Taiwan immigrated from the south-east coast of Mainland China, such as Fukien and Guangdong. During the process, they brought their wags of life to the new environment, including religion and civilian organization. However, due to the environmental differences, the fight of aborigines, the reclamation competition of the Han people, and the government of Japan,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China developed separately in different political system. Hundred years of separation is enough to allow the same ethnic group to develop distinct cultures. Nevertheless, some deeply-rooted values still exist and they can be noticed in some civilian organization.
The civilian religion organizations mentioned above are the most basic social organizations, which reflec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eople and environment and between people and human network. It’s the total reflection of society, culture and economics. If we analyze two different places, which evolve aft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nd have the same ethnic group living on them, we ar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spacial organization affected by culture and economics.
In a laboratory, we can know clearly the reason contributing to the differences after we go on to analyze the factors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However, if what we have to research is concerning people, it’s more complex. We have to undergo long-time on-site observations to understand the causal relationships deeply so that we won’t get misled by the superficial facts and make wrong inferences.
Therefore, for the research this time, which is the continuation of Tung-an people’s lineage organization along Tan-shui River by the territories of their member groups: the cases of Yen-lou Li, Yueh-shan Li, His-ting Chen, and Kuo-tzu-yi-hui, I go to Tung-an’s native province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same and different points of their civilian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person. Then, I take a further step to analyze the reasons and compar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places.
Hundreds of years ago, Tung-an people brought some civilian organizations to Taiwan, such as lineage organization. However, for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has led to lots of changes in civilian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its inner organization and its social function, etc. To adapt to all kind of natural and social terms in Taiwan and Mainland, people in this two places have evolved individual life styles as time passed by.
中日文資料
士林鎮志編纂委員會(1968),士林鎮志,臺北:士林鎮志編纂委員會。
王世慶(1972),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台灣文獻23(8): 1-38。new window
王志文(1999),社子島人文聚落之變遷,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
王志文(2000),淡水河岸同安人祖公會角頭空間分佈之探討─以燕樓李、兌山李、西亭陳、郭子儀會為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內政部(1995),內政部法令解釋彙編(民政類下冊),臺北:內政部。
方淑美(1995),台南西港仔刈香的空間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學位論文獎助專刊(一)。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87),臺北市志,卷二自然志,地理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北市政府地政處(1991),63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祭祀公業基本問題,台北:北市政府地政處。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台灣慣習記事(中譯本),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灣省民政廳(1991),宗教禮俗法令彙編,南投:台灣省民政廳。
台灣省文獻委員(1957),台灣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宗教篇,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灣總督府官房課編纂(1928),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台灣時報發行所。
石田 浩(1985),台灣漢人村落之社會經濟構造,大阪:關西大學出版部。
西岡英夫(1933),浮洲部落─社子,台灣時報,昭和八年十一月份,頁132-140。臺北:台灣總督府。
池永歆(1996),嘉義沿山聚落的「存在空間」:以內埔仔「十三莊頭、十四緣」區域構成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柏煒(1996),大地上的居所─金門國家公園傳統聚落導覽,金門:金門國家公園。
李文良(1999),中心與邊緣: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臺北板橋:北縣文化。new window
李亦園(1998),人類學與現代社會,臺北:水牛出版社。new window
李振坤、李哲宏 編(1991),蘆洲保和宮,臺北:蘆洲保和宮管理委員會。
李國祁(1978),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3): 131-159。
李錫祥(1997),金門地區血緣聚落的社會空間組織。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旭旦譯(1982),James P.E. 原著,「地理學思想史」,臺北:商務應書館。
何國強(2002),圍屋裡的宗族社會─廣東客家族群生計模式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邱彥貴(2001),新街三山國王與五十三莊─北港溪流域中遊的一個客家信仰組織,發表於「第一屆雲林研究學術研討會」,雲林縣社區希望協進會、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主辦,5月31日,台灣雲林。
吳學明(2000),金廣福墾隘研究(下),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new window
林秀英(1998),蘆洲的寺廟與聚落,台灣文獻29(1): 176-180。new window
林美容(1993),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林美容(1998),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刊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林滿紅(1978),茶、糖、樟腦業與晚清台灣,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new window
周宗賢(1983),清代台灣民間的地緣組織,台灣文獻34(2): 1-13。new window
岡田謙(1960),台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陳乃蘗譯,臺北文獻直字9(4): 14-28。
施添福(1987),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new window
施添福(1993),台灣聚落研究及其史料分析─以日治時期的地形圖為例,臺北:自立晚報。
施添福(1994a) 揭露台灣島內的區域性:歷史地理學的觀點,中等教育45(4): 62-72。new window
施添福(1994b),台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二種地圖類(一)~(三),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施添福(2001),國家、環境與台灣內山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中部罩蘭地區為例,2002苗栗客家文化月--兩岸客家『歷史.文化.社區』研討會論文集,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頁34。
查良鑑(1969),台灣民事習慣調查報告,臺北:司法行政部。
洪英聖(1999a),畫說康熙台灣輿圖,台中:行政院文建會中部辦公室。
洪英聖(1999b),畫說乾隆康熙台灣輿圖,台中:行政院文建會中部辦公室。
陳金田譯(1993),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台灣私法第三卷,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翁佳音(1988),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北縣文化。new window
夏黎明(1996),清代台灣地圖演變史,臺北:知書坊出版社。
高賢治(1997),頂北投莊的年例祭典,臺北文獻 直字126:215-246。
高麗珍(1988),台灣民俗宗教之空間活動─以玄天上帝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英章(1974),台灣漢人家族發展的若干問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 113-140。
莊英章(1977),林圯埔─一個台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莊英章(1985),台灣宗族組織的形成及其特性,收錄於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頁93-123。臺北:桂冠出版公司。
張其昀(1933),新地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張珣(2001),百年來台灣漢人宗教研究的人類學回顧,刊於台灣本土研究宗教導論,張珣、江燦騰編,頁201-300,臺北:南天。
張珣(2000),儀式與社會:大甲媽祖祭祀圈之擴展與變遷,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人類學組Ⅱ:民間宗教,中央研究院主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協辦,6月29-7月1日,臺北南港。
陳中民(1967),晉江厝的祖先崇拜與氏族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3: 176。
陳亦榮(1991),清代漢人在台灣地區遷徙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陳銘福(1993),祭祀公業實務,臺北:書泉出版社。
陳正祥(1972),現代地理之觀念與方法,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正祥(1993),台灣地名辭典,臺北市:南天書局:98。
陳其南(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修正版),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陳其南(1990),家族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陳憲明(1981),地理用語釋義:區域概念用語,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友會刊,4: 27-31。
陳憲明(1995),澎湖村落祭祀的空間結構,刊於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編,頁523-542,臺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new window
陳國川(1994),國中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李永裕等編(2001),廈門地志,中國廈門:福建省鷺江出版社。
陳惠滿(1998),北投聚落景觀變遷的研究─人文生態觀點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鴻志(1999),臺北市社子島洪患問題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清富(1996),舍人公與輔順將軍傳記之研究,臺北:臺北陳氏舍人公管理委員會。
許淑娟(1991),蘭陽平原祭祀圈的空間組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嘉明(1975),彰化平原的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36: 65-90。
曹永洋(1996),都市叢林醫生-郭維租的生涯心路,臺北:前衛出版社。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2),尋根探源:台灣開發史蹟展專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鈴木清一郎(1978),臺灣舊慣習俗信仰》,高賢治、馮作民譯,臺北:眾文圖書公司。new window
溫振華(1978),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振華(1991),台灣早期開發─北部地區,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溫振華、戴寶村(1998),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北縣文化。
廈門市民政局(2001),廈門市地名志,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楊萬全(1969),三重市都市計劃機能區的研究,地理教育1: 1-10。
楊萬全(1982),水文學。臺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楊緒賢(1979),台灣姓氏堂號考,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士強(1988),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史前文化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黃振治(1998),臺北市志,卷三政制志,自治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黃清漢(1987),新埔義民廟祭祀圈結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
鄭政誠(1996),三重埔的社會變遷,臺北:學生書局。
鄭慶賢(1994),臺北市社子島開發計畫之社會意義研究,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秋娥(1989),觀音鄉閩客聚落的宗教組織與生活方式,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文彩(1967),北投市街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文彩(1984),洲後村村民對拆遷村的識覺與反應,師大地理系友會刊7: 28-37。
蔡金蓉(1997),「跨部落」的祭祀活動及其人群結合:雲林縣「國姓公過股」為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研究所人類學組碩士論文。
蔡錦堂(1994),日本帝國主義下臺灣的宗教政策,日本東京:同成社
潘英(1992),台灣拓殖史及族姓分佈研究(上)。臺北:自立晚報社。
潘英海(1994),文化合成與合成文化:頭社村太祖年度祭儀的文化意涵,刊於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莊英章、潘英海編,頁235-257,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潘朝陽(1980),〈宗教.寺廟.後龍溪谷地通俗信仰的區域特色〉,《師大地理教育》6,頁79-93。
潘朝陽(1996),台灣宗教現象地理學研究之回顧,思與言34(2): 1-20。new window
賴玉玲(2001),新埔枋寮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楊梅地區為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炎輝(1984),清代台灣之鄉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謝覺民(1976),地理學與中學教育,地理教學1: 4-5。new window
闞正宗(2004),戰後台灣佛教的幾個面向 1949-2003,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勝雄(1978),地理學思想史,臺北:六國出版社。
薛益忠譯(1984),Morrill Richard L.原著,社會的空間組織,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蘆洲鄉鄉公所(1993),蘆洲鄉志,臺北:蘆洲鄉鄉公所。
地圖
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1),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北島,臺北縣汐止市:上河文化,圖:5。
臨時土地調查所(1996[1904]),台灣堡圖,臺北:遠流出版社。
史料
呂氏宗親會(1978),中洲埔呂氏六大柱歷代。
李氏宗親會(年代不詳),兌山李氏族譜。
李氏宗親會(年代不詳),燕樓李家族譜。
陳順記祭祀公業管理委員會(1987),陳順記族譜,臺北:陳順記祭祀公業管理委員會。
郭氏宗親會(年代不詳),汾陽郭氏祖譜。
郭文豪、郭維智(2003),汾陽世第 郭厝祖譜,臺北:郭厝公廳
英文資料
Ackerman, E. A.(1963) , “Where is a Research Frontier”,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53:4, pp.429-440。
Berdoulay, V.(1978), “The Vidal-Durkheim Debate ”Humanistic Geography:Prospoccts and Problems,pp.77-90。
Buttimer,A.(1978), “Charism and context :The Challenge of La Geographie Humaine ”Humanistic Geogrephy :Prospects and Problems,pp.58-76,。
Fustel de Coulange, N. D.(1980[1864]), The Ancient City,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Haggett, P.(1975), Geography:A Modern Synthesis, pp.583-584。
Hartshorne, R.(1958), The Concept of Geography as a Science of Space from Kant and Humboldt to Hettner,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 48, No.2, pp. 97-108。
Lawrence, William Crissman, (1972), Marketing on the Changhua Plan, Taiwan. Economic Organiz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E.W.Wilmott e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orton, W.(1981), Cultural Analysis in Geography: a Course Outline, Journal of Geographers, Vol. 80, No.2, pp. 46-51。
Cryriwgky, Romen A.(1978), Social Aspects of Neighborhioods Change,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 68, No.1, pp. 17-33。
Skinner, William,(1964), Marketing and Social Sturcture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4, No.1, pp. 3-4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