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浣紗記研究
作者:侯淑娟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曾永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浣紗記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0
  中國戲劇是文學、音樂、歌唱、舞蹈、武術雜技、書畫美術等多項藝術的綜合表現,它是由劇作家、演員、導演、音樂家、劇場管理、觀眾、讀者、評論家等不同身份的人員所共同參與,共凝智慧與創意的成果表現。若以之為主題,不論從何處切入觀察,皆可有豐碩的內涵可供探索。本論文以梁辰魚的《浣紗記》為主要研究對象,雖然偏重在劇本的文學性研究,但同時也希望能透過此次的分析,挖掘劇作家創作時的舞臺性思考,關照劇本文本內蘊的多方面義涵。
  《浣紗記》的探討與批評自明末以來,便不斷出現在明清文人的筆記小說和曲話、曲論之中,或作為專論的對象,或作為讚美其他劇作的比擬陪襯,或作為南戲傳奇發展的觀察定點,或載相關的遺聞軼事。所論內容有:字句平仄、格律音聲、曲牌宮調、作者生平、曲壇地位、吳越春秋之史實考證、題材、角色之運用、西施范蠡故事之傳說、情節關目之組織結構以及劇作優劣之總評。所涉範圍雖廣,但殘叢小語式的記述和批評常失之主觀,而且有些資料輾轉傳鈔,又隨時增入各種傳說,常有混雜之感 。在近世學者的研究中,它不斷為各種中國文學史、古典戲曲史或戲曲概論所提及;至如崑劇專史(《崑劇演出史稿》、《崑劇發展史》)則必闢專章討論;民國六十年之前,張師清徽在曲學和戲曲的課堂中以之為析論範例,講述「排場」觀念,鼓勵學生探索,因此從梁辰魚到《浣紗記》的研究大多不出其範疇;到了民國六十一年以後,開始有學位論文加入探索行列,朱昆槐先生之《梁辰魚及其作品》首開其風,其後民國六十六年有陳素蘭先生的《浣紗記研究》,六十七年有張恆豪先生之《浣紗記評析》。但自從兩岸戲曲研究之學術交流漸趨頻繁後,南戲研究、聲腔劇種探討、各種戲曲史專題不斷有深入的探索、戲曲理論以及曲學研究不斷有新的總結,古典戲曲的研究開始進入另一新領域;此外,傳統戲曲的不斷再創作也給學者許多研究素材,後人對西施、范蠡、夫差間的情感想像與探索正在突破傳統;在俗文學方面或各類主題性研究中,西施、伍員是引人興味的傳奇性人物,如今也已累積許多研究成果。以往戲曲發展史上模糊籠統的問題,現在在各類專題的不斷探索下已逐漸清晰,南戲、傳奇的區分也漸趨明朗。在此發展中,《浣紗記》的主題思想、創作時間、版本等問題一再被提出探討,它在南戲與傳奇分野的發展中是否具有里程碑性的地位也一再被討論,筆者綜觀戲曲研究的諸項發展,重新為之梳理、定位。
  本論文分上下兩編,上編為《浣紗記》之背景探討,下編為《浣紗記》之文學與藝術研究。上編分五章:第一章為宋元南戲發展簡述;第二章為梁辰魚生平的探討;第三章針對劇本討論《浣紗記》的創作年代、題材運用與版本等問題;第四章探討《浣紗記》在崑劇形成中的地位;第五章則從《浣紗記校注》之商榷談傳奇新校的問題。下編分七章:第一章為《浣紗記》之主題思想與歷來曲家對《浣紗記》關目情節之批評;第二章為《浣紗記》情節結構析論;第三章為《浣紗記》的關目結構;第四章是《浣紗記》之腳色運用與人物塑造;第五章為《浣紗記》曲文賓白的探討;第六章為《浣紗記》之聯套形式;第七章為《浣紗記》之排場的綜合性觀察。最末以〈結論〉總結其成就,探討梁辰魚和《浣紗記》在曲壇中的地位和成就。
主 要 參 考 書 目
(一)、梁辰魚著作
《重刻吳越春秋浣紗記》 梁辰魚 明萬曆間武林陽春堂刊本
《李卓吾先生批評浣紗記》 梁辰魚 明刊本
《浣紗記》 梁辰魚 台灣開明書局 民國75年4月 台二版
《怡雲閣浣紗記》 梁辰魚 《全明傳奇》本 台北:天一出版社 民國74年
《浣紗記》 梁辰魚 張忱石等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 1994年2月 第一版
《浣紗記》(崑劇傳世演出珍本全編) 梁辰魚 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8年10月第一版
《紅線女》 梁辰魚 《盛明雜劇》本 明崇禎己巳(二年)刊本
《江東白苧》 梁辰魚 明吳郡刊本
《江東白苧》 梁辰魚 暖紅室彙刻傳奇附刊本
《江東白苧》 梁辰魚 董氏誦芬室刊本
《鹿城詩集》 梁辰魚 明舊鈔本 台北:國家圖書館
《梁國子生集》 梁辰魚 《盛明百家詩》前編 明隆慶四年刊本
《鹿城詩集》 梁辰魚 清鈔本
《梁辰魚集》 梁辰魚 吳書蔭 編集校點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7月第1版
(二)、元明清劇作
《元曲選》 明 臧懋循編 台北:宏業書局 民國71年9月 初版
《六十種曲》 明 毛晉編 台北:台灣開明書局 民國75年4月 台二版
《琵琶記》 明 高明 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1987年3月 初版
《牡丹亭》 明 湯顯祖 徐朔方 楊校梅校注 台北:里仁書局 民國75年4月 初版
《沈璟集》 明 沈璟 徐朔方輯校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12月 第一版
《長生殿》 清 洪昇 台北:華正書局 民國79年3月版
《桃花扇》 清 孔尚任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73年3月 台四版
《桃花扇校注》 清 孔尚任 俞為民校註 台北:華正書局 民國79年3月版
《蔣士銓戲曲集》 清 蔣士銓 周妙中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93年2月第一版
(三)、子部小說與文人集部專著
《管子》 舊傳周 管仲 四庫全書本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74年2月 初版
《墨子》 周 墨翟 四庫全書本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74年2月 初版
《孟子纂疏》 宋 朱熹集注 趙順孫纂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73年2月 初版
《荀子集解》 清 王先謙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77年6月 五版
《莊子集釋》 清 郭慶藩輯 台北:華正書局 民國74年8月版
《慎子》 周 慎到 四庫全書本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74年2月 初版
《世說新語校注》 晉 劉義慶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74年7月初版
《拾遺記》 秦 王嘉 四庫薈要本 台北:世界書局 子部第33冊 民國75年 初版
《西溪叢語》 宋 姚寬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民國74年 初版
《虞初新志》 張潮 台北:新興書局 筆記小說大觀 民國66年 初版
《山中白雲詞》 宋 張炎 (百部叢書集成初編)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59年 初版
《盛明百家詩》 明 俞憲 輯 明隆慶四年刊本
《李于鱗先生滄溟集》 明 李攀龍 明刊本
《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 王世貞 台北:偉文 民國65年 初版
《太函集》 明 汪道昆 明刊本(萬曆金陵刊本)
《少室山房類稿》 明 胡應麟 明萬曆戊午刊本
《丹鉛總錄》 明 楊慎 四庫全書本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74年2月 初版
(四)、元明清曲論
《中原音韻》 元 周德清 《歷代詩史長編二輯》 冊一 台北:鼎文書局 民國63年2月 初版
《南村輟耕錄》 元 陶宗儀 台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71年5月 初版
《唱論》 元 芝菴 《歷代詩史長編二輯》 冊一
《四友齋叢說》 明 何良俊 台北:新興書局 筆記小說大觀 第七冊 民國66年 初版
《四友齋曲說》 明 何良俊 《新曲苑》(任中敏編) 冊一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59年8月 臺一版
《詞謔》 明 何良俊 《歷代詩史長編二輯》 冊三
《南詞敘錄》 明 徐渭 《歷代詩史長編二輯》 冊三
《曲律》 明 魏良輔 《歷代詩史長編二輯》 冊五
《曲藻》 明 王世貞 《歷代詩史長編二輯》 冊四
《曲律》 明 王驥德 《歷代詩史長編二輯》 冊四
《曲論》 明 徐復祚 《歷代詩史長編二輯》 冊四
《曲品校注》 明 呂天成 吳書蔭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 1990年8月第一版 1994年3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遠山堂劇品》 明 祁彪佳 《歷代詩史長編二輯》 冊六
《客座曲語》 明 顧起元 《新曲苑》 冊一
《梅花草堂曲談》 明 張大復 《新曲苑》 冊一
《衡曲麈譚》 明 張綺 《歷代詩史長編二輯》 冊四
《顧曲雜言》 明 沈德符 《歷代詩史長編二輯》 冊四
《譚曲雜劄》 明 凌蒙初 《歷代詩史長編二輯》 冊四
《絃索辨訛》 明 沈寵綏 《歷代詩史長編二輯》 冊五
《度曲須知》 明 沈寵綏 《歷代詩史長編二輯》 冊五
《潘之恆曲話》 明 潘之恆 汪效倚輯注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8年8月 第一版
《閒情偶寄》 清 李漁 台北:長安出版社 民國79年6月 出版
《劇說》 清 焦循 《歷代詩史長編二輯》 冊八
《今樂考證》 清 姚燮 《歷代詩史長編二輯》 冊十
(五)、史地典籍與人物傳略
《左傳》 舊傳左丘明撰 (十三經注疏本)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78年1月11版
《國語韋氏解》 舊傳左丘明撰 三國吳 韋昭 解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64年8月 三版
《史記會注考證》 漢 司馬遷撰 瀧川龜太郎 考證 台北:洪氏出版社 民國72年10月10日 再版
《越絕書》 漢 袁康 吳平撰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70年5月 三版
《吳越春秋》 漢 趙曄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68年12月 三版
《吳地記》 唐 陸廣微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民國74年 初版
《吳郡圖經續記》 宋 朱長文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民國74年 初版
《吳郡志》 宋 范成大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民國74年 初版
《重修崑山縣志》 明 周世昌 台北:成文出版社 民國72年3月 臺一版 據明萬曆四年刊本影印
《崑新兩縣續修合志》 清 金吳瀾 台北:成文出版社 民國59年10月 臺一版 據明萬曆四年刊本影印
《續書史會要》 明 朱謀垔 周駿富輯 《明代傳記叢刊》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80年 初版
《皇明詞林人物考》 明 顧起綸撰 王兆雲輯 《明代傳記叢刊》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80年 初版 冊17
《吳郡人物志》 清 方惟一輯 周駿富輯 《明代傳記叢刊》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80年 初版 冊149
《明詩綜》 清 朱彞尊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51年 初版
《列朝詩集小傳》 清 錢謙益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74年2月 三版
《明詩記事》 清 陳田 周駿富輯 《明代傳記叢刊》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80年 初版
《靜志居詩話》 清 朱竹垞 周駿富輯 《明代傳記叢刊》學林類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80年 初版 冊九
《方志著錄元明清曲家傳略》 趙景深 張增元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87年2月第一版
《中國大歷史》 黃仁宇 台北:聯經 民國82年初版
《晚明曲家年譜》 徐朔方 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一版
(六)、曲集曲譜
《南北宮詞紀》 明 陳所聞 台北:學海出版社 民國60年5月出版
《玉谷新簧》 明 吉州景居士編 (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初版
《鼎雕昆池新樂府八能奏錦》 明 黃文華編 (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初版
《新鋟天下時尚南北新調堯天樂》 明 殷啟聖編 (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初版
《樂府紅珊》 明 秦淮墨客紀振倫選輯 (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初版
《珊珊集》 明 周之標編 (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初版
《月露音》 明 凌虛子編 (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初版
《新鐫出像點板北調萬壑清音》 (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初版
《新鐫出像點板纏頭百練》 (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初版
《新鐫繡像評點玄雪譜》 (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初版
《新刻精選南北時尚昆弋雅調》 (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初版
《新選南北樂府時調青崑》 明 黃儒卿編 (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初版
《新鐫出像點板怡春錦曲》 明 沖和居士編 (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初版
《群音類選》 明 胡文煥 (善本戲曲叢刊第四輯)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6年 初版
《彩筆情辭》 明 張栩 (善本戲曲叢刊第五輯)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6年 初版
《白雲齋選定樂府吳騷合編》 明 騷隱居士編 (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初版
《吳歈萃雅》 明 周之標編 (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初版
《詞林逸響》 明 許宇 (善本戲曲叢刊第二輯)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初版
《南音三籟》 明 凌濛初 (善本戲曲叢刊第四輯)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6年 初版
《北詞廣正譜》 明 李玉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民國76年11月景印初版
《九宮正始》 清 徐子室 紐少雅 (善本戲曲叢刊第三輯)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初版
《新訂十二律京腔譜》 清 王正祥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初版
《新定十二律崑腔譜》 清 王正祥 台北:鼎文書局 民國61年4月初版
《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 清 周祥鈺編 (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6年11月 初版
《納書楹曲譜》 清 葉堂 (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6年 初版
《南北詞簡譜》 吳梅 台北:學海出版社 民國86年5月初版
《集成曲譜》 王季烈 劉富樑編 上海:商務印書館 民國14年6月初版
《南北曲小令譜》 汪經昌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54年6月
《北曲新譜》 鄭騫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62年4月 初版
《北曲套式彙錄詳解》 鄭騫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62年4月 初版
《崑曲曲牌及其套數範例集》 王守泰主編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4年7月 第一版
《曲譜研究》 周維培 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9年9月第一版
(七)、戲曲史
《宋元戲曲史》 王國維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局 民國75年2月台七版
《中國文學發展史》 劉大杰 台北:華正書局 民國73年8月版
《中國近世戲曲史》 日 青木正兒著 王吉廬譯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25年2月 初版 民國77年3月臺五版
《明清戲曲史》 盧前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60年10月臺一版 民國77年6月 臺三版
《中國戲劇史》 徐慕雲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66年5月臺初版
《崑劇演出史稿》 陸萼庭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0年1月 第一版
《中國戲劇史講座》 周貽白 台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75年6月 初版
《中國戲曲通史》 張庚 郭漢城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民國78年 再版
《崑劇發展史》 胡忌 劉致中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9年6月 第一版
《中國戲曲史》 孟瑤 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民國80年4月 再版
《中國戲曲聲腔源流史》 廖奔 台北:貫雅文化 民國81年 初版
(八)、近世曲學論著
《古典戲曲聲樂論著叢編》 傅惜華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57年9月第一版
《詞餘講義》 吳梅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55年5月 初版 68年4月 再版
《中國戲曲概論》 吳梅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60年4月 初版 69年7月 再版new window
《顧曲麈談》 吳梅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局 民國77年11月 臺四版
《明代劇作家考略》 羅錦堂 香港:龍門書店 1966年9月初版
《散曲叢刊》 任中敏 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民國73年6月 臺三版
《螾廬曲談》 王季烈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局 民國60年7月 臺一版
《景午叢編》 鄭騫 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民國61年1月 初版
《戲曲小說叢考》 葉德均 北京:中華書局 1979年5月 第一版
《曲律易知》 許之衡 台北:郁氏印獎會 民國68年 初版
《宋歌舞劇考》 劉永驥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68年10月 三版
《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 王利器編 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民國69年1月 臺影印初版
《曲學》 盧元駿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民國69年11 初版
《古典戲曲存目彙編》 莊一拂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12月第一版
《明清散曲作家匯考》 莊一拂 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年7月 第一版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 錢南揚 台北:華正書局 民國74年3月版
《戲文概論》 錢南揚 台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77年9月 初版
《明清傳奇導論》 張敬 台北:華正書局 民國75年10月 再版new window
《清徽學術論文集》 張敬 台北:華正書局 民國82年 初版
《長生殿研究》 曾永義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局 民國58年10月 初版 69年2月 二版new window
《中國古典戲劇論集》 曾永義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民國64年出版 75年第5次印行
《說俗文學》 曾永義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民國69年 初版
《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 - 戲劇類》 曾永義 陳芳英編 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民國69年6月 初版
《中國古典戲劇選注》 曾永義 台北:國家出版社 民國73年9月 初版
《詩歌與戲曲》 曾永義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民國77年4月 初版
《參軍戲與元雜劇》 曾永義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民國81年4月 初版
《論說戲曲》 曾永義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民國86年3月初版new window
《戲曲源流新論》 曾永義 台北:立緒文化 民國89年 初版new window
《明傳奇聯套研究》 汪志勇 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民國65年1月 初版
《中國戲曲史漫談》 吳國欽 台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72年8月 初版
《中國古代音樂史稿》 楊蔭瀏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民國74年5月 台一版
《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 王安祈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5年6月 初版new window
《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 王安祈 台北:里仁書局 民國85年 初版new window
《南戲論集》 福建省戲曲研究所 泉州地方戲研究所 莆仙戲研究所編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8年12月 第一版
《比較研究:古劇結構原理》 李曉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9年1月 第一版
《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 蔡毅 編 山東:齊魯書社 1989年10月 第一版
《中國戲劇文學的瑰寶 - 明清傳奇》 王永健 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年11月 第一版
《崑曲清唱研究》 朱昆槐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1年3月 第一版
《宋元南戲考論》 俞為民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4年 初版
《晚明戲曲劇種及聲腔研究》 林鶴宜 台北:學海出版社 民國83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 俞為民 孫蓉蓉 台北:華正書局 民國87年5月 版
《南劇六十種曲研究》 黃麗貞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5年10月 二版
《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出版 民國87年4月
《戲曲編劇淺談》 陳亞先 臺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88年 初版
《世界戲劇藝術欣賞》 布羅凱特著 胡耀恆譯 台北:志文出版社 1974年11月初版 1991年8月 再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3年8月 第一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3年8月第一版
(九)、博碩士論文
《梁辰魚及其作品》 朱昆槐 台北:臺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民國61年6月
《浣紗記研究》 陳素蘭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民國66年6月
《浣紗記評析》 張恆豪 台北:東吳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民國67年6月
《西施故事源流考述》 葉仲容 台北:政治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民國80年1月
《明代戲曲本色論》 侯淑娟 台北:東吳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民國81年6月
《明代嘉靖隆慶時期三大傳奇研究》 黃炫國 台北:政治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 1993年6月new window
《明清戲劇理論之結構概念研究》 侯雲舒 高雄:中山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民國82年
《戲曲搬演論研究-以明清曲牌體戲曲為範疇》 李惠綿 台北:台灣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 民國83年6月new window
《明初南北曲流行概況及其變革之探討》 謝俐瑩 台北:東吳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民國86年6月
《明傳奇排場三要素發展歷程之研究》 許子漢 台北:臺大中研所博士論文 民國87年6月new window
《戲劇中西施形象的嬗變》 郭珮瑱 新竹:清華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民國87年6月
(十)、期刊專文
〈論北曲之襯字與增字〉 鄭騫 《幼獅學誌》 第十一卷第二期 民國62年6月
〈西施那裡去了 - 談西施故事的演變及其下落之謎〉 廖振富 《國文天地》 第29期(第三卷第五期) 民國76年10月new window
〈西施、范蠡舟泛何方〉 廖振富 《國文天地》 第33期(第三卷第九期) 民國77年2月new window
〈西施故事的由來及演變〉 廖振富 中央日報長河版 民國77年5月30日
〈曠代佳麗竟虛無 - 西施的傳奇〉 劉光義 《歷史月刊》 第十二期 民國78年2月
〈國劇本事探源 -「西施」〉 王蒂源 《國劇月刊》第151期 民國78年7月
〈論傳奇徵實風氣之興起-從《浣紗記》、《鳴鳳記》加以探討〉 林立仁 《輔仁國文學報》第十一集 民國84年5月
〈《浣紗記》的創作年代及版本〉 吳書蔭 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 「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單篇論文 民國86年6月10、11日
〈「滾調」再探〉 李殿魁 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單篇論文 民國86年6月
〈明清戲劇批評中的虛實論〉 李惠綿 《臺大中文學報》第九期 民國86年6月new window
〈明清傳奇敘事程式初探〉 林鶴宜 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單篇論文 民國86年6月
〈也談「南戲」的名稱、淵源、形成和流播〉 曾永義 《中國戲曲》 第五輯 韓國光州1997韓中古劇國際學術大會論文 韓國中國戲曲研究會編 1997年12月30日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