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行健的文學理論及其實踐
作者:林雯卿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皮述民
邱燮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高行健語言流文學理論給我老爺買魚竿戲劇靈山一個人的聖經八月雪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2
二○○○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首度頒給了華人作家高行健,使高行健的長篇小說《靈山》,一夕之間成為大眾爭相閱讀的文學作品。除了《靈山》,高行健的其餘小說創作、戲劇作品與繪畫在國際之間實早已享有盛名。高行健不但創作量產豐富,在創作理論上更與創作並駕齊驅。本論文將高行健的文藝創作:小說、戲劇與其理論與繪畫理論作一統合性研究,以期得一較為全面性的了解。本論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緒論」,就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研究範疇、研究方法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等各方面,作一概略性說明與介紹。
  第二章「高行健文藝創作歷程」,將高行健出生至二○○○年,贏得諾貝爾文學獎之間,區分為五個階段介紹:文藝創作的啟蒙、文革時期、文革後的十年(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七年)以及一九八七年流亡巴黎之後的流亡生活與創作,最後則是高行健與諾貝爾文學獎。
第三章「高行健的小說理論」,高行健的小說理論著作《現代小說技巧初探》、《沒有主義》等統合歸納之後作一分析,
以幾個小節探討高行健對於小說寫作的幾個觀點與創見。
第四章「高行健的小說作品」,所有的小說作品分為四個部分探討,分別對短、中、長篇小說作介紹與分析,以利了解高行健的小說創作總體面貌。
第五章「高行健戲劇理論」,從高行健在大陸早期發表的戲劇理論《對一種現代戲劇的追求》至晚期的「中性演員/三重性」理論,作一歸納、分析,以期了解高行健在戲劇上的追求與理念。
第六章「高行健的戲劇作品」,在本章中將高行健的十八部中文戲劇創作,以幕式區分為五個小節探討:「無場次話劇」、「現代折子戲」、「二幕劇」、「三幕劇」與「四幕劇」。
第七章為本論文之「結語」,探討高行健在文學藝術創作與理論上,一貫的追求與觀點。
參考文獻
一、書籍(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二畫
丁楊忠等譯  《布萊希特論戲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一九九二年四月第二次印刷。
四畫
皮師述民等著 《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月一版。
皮師述民著  《短篇小說構成論例》,南洋大學創作社,一九七四年四月一日出版。
王新民著   《中國當代戲劇史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二月第一版。
六畫
伊沙編     《高行健評說》香港明境出版社出版,臺北縣中和市三友發行社發行,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出版。
朱光潛著   《談文學》,臺南大夏出版社,中華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初版。
朱光潛著   《談美》,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中華民國八十七年三月初版五刷。
李可染著   《李可染畫論》,臺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台一版。
八畫
金健人著   《小說結構美學》,木鐸出版社出版,中華民國七十七年九月初版。
林曼叔編   《解讀高行健》,香港明報出版社,二○○○年十一月初版。
九畫
胡耀恆著   《百年耕耘的豐收》,臺北縣新店市帝教出版社,中華民國八十四年九月初版。
十畫
馬森著    《當代戲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四月初版。
唐翼明著   《大陸新時期文學:理論與批評(一九七七|一九八八)》,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四月初版。
唐翼明著   《大陸「新寫實小說」》,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九月初版。
唐耀、譚學純著《小說語言美學》,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一九九五年一月一版。
十一畫
許國榮編   《高行健戲劇研究》一九八九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陸志平、吳功正著《小說美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初版一刷。
十二畫
童道明主編  《戲劇美學》,台北市洪葉出版社,一九九年年十二月初版。
十三劃
趙毅衡著   《高行健與中國實驗戲劇||建立一種現代禪劇》,臺北市爾雅出版社,民國九十年二月二十日初版二印。new window
十四畫
廖奔著    《戲劇:中國與東西方》,台北學海出版社,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初版。
十五畫
劉再復著   《論高行健狀態》,香港明報出版社出版,二○○○年十一月初版。new window
劉心武著   《瞭解高行健》,香港開益出版社出版,二○○○年十二月初版。
劉世劍著   《小說概說》,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初版。
劉其偉著   《現代繪畫理論》,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出版,中華民國七十三年五月四版。
潘耀明主編  《高行健》,香港明報出版社,二○○○年十月二版。
二、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六畫
朱碧霞    《高行健小說的語言風格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班國語文教學碩士論文,二○○二年六月。
七畫
李啟睿著   《高行健的戲劇理論》,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碩士論文,二○○二年六月。
十一畫
張宴容著   《高行健小說語言藝術之研究》,私立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二○○二年六月。
張獻堂著   《高行健『冥城』的戲劇結構分析》,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八年六月。
三、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四畫
王蒙     〈王蒙致高行健〉,《小說界》,一九八二年第二期,一九八二年六月。
王德威    〈沒有(現代)主義||談「給我老爺買魚竿」及其他〉,《聯合文學》,十七卷四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方梓勳    〈從翻案到另一種戲劇||談「山海經傳」〉,《聯合文學》,十七卷四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方梓勳    〈一雙冷眼、抽身觀審||從高行健的創作論說起〉,《明報月刊》,三十五卷十一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
五畫
石計生    〈虛懸於空中的逃難||評高行健的小說文學〉,《當代》,五十二卷一七○期,中華民國九十年十月。
北明     〈與高行健一百六十分鐘的長談〉,《明報月刊》,三十五卷十二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司徒立    〈幽冥之旅與幽冥之美||讀高行健的畫〉,《雄獅美術》,三○○期,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二月。
六畫
仲維光    〈昆德拉的新作「陌生」||從昆德拉看高行健〉,五十卷一六八期,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
仲維光    〈高行健得獎看德國的學界與媒體〉,《當代》,四十二卷一六○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七畫
李陀     〈論「各式各樣的小說」〉,《十月》文學雙月刊,一九八二年第六期,總第二十四期,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出版。
李陀     〈「現代小說」不等於「現代派」||李陀給劉心武的信〉,《上海文學》,一九八二年八月號,總第五十九期。
李啟睿    〈試探高行健「三重性表演」的實踐方法||以第三人稱表演為例〉,《華岡藝術學報》,第六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四月。
李澤厚、葛浩文、金觀濤〈學者、作家評說高行健獲獎〉,《明報月刊》,三十五卷十一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
李奭學    〈朝聖心學||談「靈山」〉,《聯合文學》,十七卷四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杜秀卿    〈高行健訪臺行腳及相關評論、訪談篇目〉,《文訊月刊》,一八六期,中華民國九十年四月。
杜十三    〈「高行健藝術」的啟示〉,《文訊月刊》,一八六期,中華民國九十年四月。
八畫
吳聰敏    〈攀越靈山而見日出||論高行健「靈山」的小說藝術(上)〉,《國文天地》,十八卷第三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八月。
吳聰敏    〈攀越靈山而見日出||論高行健「靈山」的小說藝術(下)〉,《國文天地》,十八卷第四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九月。
吳月蕙    〈找到自己的座標||訪劉國松談高行健的畫及其他〉,《聯合文學》,十七卷四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林蔭宇    〈高行健印象〉,《華岡藝術學報》,第六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四月。
林秀蘭    〈意象與詩意||「靈山」的寫意之美〉,《中國語文》,九十卷第五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五月。
林建國    〈蓋一座房子〉,《中外文學》,三十卷第十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三月。
金董建平   〈水墨騎士||高行健和他的山水畫〉,《明報月刊》,三十五卷十一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
邱燮友    〈中國語文的優美||兼論高行健「靈山」的語言藝術〉,《中國語文》,八十八卷一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
邱敏捷    〈談高行健「八月雪」〉,《國文天地》,十七卷第八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一月。
周玉山    〈從高行健獲獎論中共的文藝政策〉,《中國大陸研究》,四十四卷二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周慧玲    〈跨文化去身體女性意識||談「生死界」〉,《聯合文學》,十七卷四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九畫
馬建     〈重新開闢的語言境界||高行健與哈金的區別〉,《當代》,六十五卷一八三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
馬建     〈選擇自生自滅||高行健的長篇小說和中國文學〉,《文學世紀》,第八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
馬建     〈無限的遐想||高行健畫中的悲涼與性意識〉,《明報月刊》,三十五卷十一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
馬悅然著、陳邁平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的創作成果||兼談現代中文文學〉,《明報月刊》,三十五卷十一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
馬森     〈弱勢文化的悲哀||對高行健現象的反思〉,《文訊月刊》,一八六期,中華民國九十年四月。
馬森     〈藝術退位與復位||序高行健「靈山」〉,《純文學》,復刊三十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
馬森     〈我所認識的高行健〉,《純文學》,復刊三十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
馬森     〈逃亡:追求個人自由的必經之路||談「一個人的聖經」〉,《聯合文學》,十七卷四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馬森     〈榮譽與幸運||諾貝爾文學獎所給予中國作家的夢魘〉,《當代》,四十二卷一六○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侯作珍    〈男性視角中的女人與性||評高行健《一個人的聖經》〉,《書評》,六十卷,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月。
紀元文    〈評《高行健與中國實驗戲劇|建立一種現代禪劇》〉,《中國文哲研究集刊》,二十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三月。
紀蔚然    〈陰間的鬼魅,陽間的魍魎||談「冥城」〉,《聯合文學》,十七卷四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洪朝雄    〈諾貝爾文學獎的聯想〉,《文學臺灣》,三十八期,中華民國九十年四月。
胡蘭     〈生活是創作的泉源||高行健先生訪談記〉,《亞洲華文作家雜誌》,六十二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三月。
茉莉     〈刺痛從閱讀「逃亡」開始〉,《當代》,四十二卷一六○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茉莉     〈高行健離諾貝爾理想標準有多遠〉,《當代》,四十二卷一六○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茉莉     〈畫出一個「逃」的優美姿勢||評高行健的獲獎演說〉,《當代》,四十三卷一六一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
十畫
徐碧霞紀錄整理〈土地、人民、流亡||葉石濤、高行健文學對話「座談會」〉,《文學臺灣》,四十一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一月。
唐翼明    〈沒有主義的高行健〉,《國文天地》,十六卷第九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十一畫
張檸     〈高行健論||一個時代的病案〉,《當代》,四十三卷一六一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
張裕     〈月旦高行健的文本何在||「高行健離諾貝爾標準差多遠」再質疑〉,《當代》,四十四卷一六二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張瑞芬    〈閱讀的理由||我看高行健及其作品〉,《文訊月刊》,一八六期,中華民國九十年四月。
張瑞芬    〈靈山聖水,何處彼岸||高行健《給我老爺買魚竿》、《靈山》、《一個人的聖經》三書評介〉,《明道文藝》,三○○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三月。
張旭東    〈承認的政治與被承認的期待〉,《二十一世紀》,六十二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陳丹晨    〈也談現代派與中國文學〉,《上海文學》,一九八二年十二月號,總第六十三期。
陳郁秀    〈雪地禪思||高行健與《八月雪》〉,《聯合文學》,十九卷第二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
陳俊啟    〈政治乎?文學乎?||閱讀「高行健現象」〉,《文訊月刊》,一八六期,中華民國九十年四月。
陳建華整理  〈高行健獲獎三人談「李歐梵、王曉明、陳建華」〉,《二十一世紀》,六十二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陳曉明    〈從現代主義到沒有主義〉,《二十一世紀》,六十二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陳邁平整理  〈高行健生平和創作年表〉,《明報月刊》,三十五卷十一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
陳秀慧    〈《八月雪》劇中人物的歷史風貌〉,《台灣戲專學刊||八月雪專刊》,第五輯,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出版。
黃美序    〈高行健的第三隻眼〉,《華岡藝術學報》,第六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四月。
郭楓     〈論高行健的自救策略與小說造作〉,《文學臺灣》,三十八期,中華民國九十年四月。
郭強生    〈彼岸無岸,此心非心||談「彼岸」〉,《聯合文學》,十七卷四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陶洛誦    〈高行健「夫人」〉,《亞洲華文作家雜誌》,六十二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三月。
曹長青    〈皇帝的新衣||評「靈山」〉,《當代》,四十四卷一六二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十二畫
馮驥才    〈中國文學需要「現代派」||馮驥才給李陀的信〉,《上海文學》,一九八二年八月號,總第五十九期。
焦桐     〈混血的戲劇美學||談《周末四重奏》〉,《聯合文學》,十七卷四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傅裕惠    〈新世紀戲曲藝術的領航〉,《台灣戲專學刊||八月雪專刊》,第五輯,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出版。
十三畫
楊小濱    〈非政治的政治性:高行健戲劇〉,《二十一世紀》,六十二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楊文雄    〈臺灣文學的理由〉,《文訊月刊》,一八六期,中華民國九十年四月。
楊昌年    〈天人之際?||析評高行健的《絕對信號》〉,《國文天地》,十六卷七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楊慧儀    〈高行健的「中國情意結」〉,《明報月刊》,三十五卷十一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
十四畫
趙毅衡    〈欲界有禪||高行健筆下的男女肉體與精神關係〉,《明報月刊》,三十六卷一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
趙毅衡    〈大狂大俗,意在言外||談「八月雪」〉,《聯合文學》,十七卷第四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趙毅衡    〈是我,是你,是她;非我,非你,非她||略談高行健的「三重性」人物論〉,《純文學》,復刊三十一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
趙毅衡    〈高行健在世界戲劇史的地位〉,《二十一世紀》,六十二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十五畫
劉心武    〈需要冷靜地思考〉,《上海文學》,一九八二年八月號,總第五十九期。
劉再復    〈高行健與作家的禪性〉,《明報月刊》,三十六卷十二期,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二月。
鄭寶娟    〈自由人高行健〉,《文訊月刊》,一七五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五月。
鄭圓鈴    〈重訪桃花源||高行健對「桃花源記」主題的變形與再現〉,《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十二卷      
四期,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二月。
黎煥雄    〈流放或拘禁(一篇戲劇獨白)||談「對話與反詰」〉,《聯合文學》,十七卷四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蔡耀慶    〈拋去桎梏返歸大地||高行健的畫作〉,《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十一卷十一期,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一月。
潘耀明    〈高行健訪問記〉,《明報月刊》,三十五卷十一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
十七畫
鴻鴻     〈另眼相看自由人||談「夜遊神」〉,《聯合文學》,十七卷四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鍾喬     〈沒有出口的「逃亡」||談「逃亡」〉,《聯合文學》,十七卷四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
十八畫
魏子雲    〈「小說」是什麼玩藝兒||讀「靈山」感言〉,《明道文藝》,三○八期,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一月。
魏子雲    〈人物乃小說主人||讀「靈山」感言〉,《文訊月刊》,一九○期,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
顏純鉤、舒非採訪〈高行健是最好的中國作家之一||訪劉再復談諾貝爾文學獎與中國文學〉,《文學世紀》,八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
十九畫
羅門     〈高行健獲諾貝爾獎的思想主力線||高行健獲獎對從事文藝創作者,確具有高度的啟示與激化作用〉,《藍星詩學》季刊,九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三月。
美德.史格斯德特文、陳邁平譯〈從現實世界到莫須有的彼岸〉,《藝術家》,五十卷四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四月。
Luthersson,Peter著,傅正明譯〈一根草是沒有主義的||評高行健的《一個人的聖經》〉,《明報月刊》,三十六卷一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
Loden,Torbjorn著,傅正明編譯〈高行健的「靈山」「六義」〉,《明報月刊》,三十五卷十一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
(四)、報紙:
兩畫
丁文玲    〈高行健對談馬悅然〉,中國時報,第十二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十一日。
四畫
王開平    〈叫中國太遙遠||訪小說家高行健〉,聯合報,第四十一版,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五月二十四日。
王開平、楊錦郁、吳婉茹、鄭瑜雯〈高行健、沃克特劇場交鋒〉,聯合報,第三十九版,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二日。
王貞文    〈諾貝爾獎與民族主義的省思〉,中國時報,第十五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八日。
王亞玲    〈大陸十年內不會演我的戲||流亡巴黎五年,大陸劇作家高行健抵台〉,中國時報,第二十二版,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十月十二日。
王良芬    〈蘇曉康:個人榮光,與中國人無關〉,中國時報,第二版,諾貝爾文學獎特別報導,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王良芬    〈王丹:領導文學,探索語言之美〉,中國時報,第二版,諾貝爾文學獎特別報導,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王良芬    〈劉賓雁:寬闊視野,打造藝術奇境〉,中國時報,第二版,諾貝爾文學獎特別報導,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方念豫    〈《混沌的靈魂》,藝術的山峰〉,聯合報,第四十一版,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六日。
六畫
朱惠賢    〈女行情慾創作活水,極力擺脫中國情節〉,中央日報,第五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三日。
衣若芬    〈信我者得自由||且讀《一個人的聖經》〉,中國時報,第二十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五日。
江青     〈自由在你心中||側寫高行健〉,中國時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五日。
江青     〈原創最可貴〉,中國時報,第十一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杜十三    〈水與墨的戲劇〉,中國時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四月十八日。
七畫
李瑞騰    〈高行健:一座豐富的文藝寶礦〉,聯合報,第三十九版,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月八日。
李福鍾    〈實驗劇是一種挑戰||高行健:總想對社會搗點亂〉,聯合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
李福鍾    〈踽踽獨行,探人性幽微〉,中央日報,第三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李令儀    〈網路熱論靈山||西方讀者:難探精髓〉,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六月六日。
李令儀    〈沃克特高行健:戲劇靈感來自母親〉,聯合報,第五版,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二日。
李令儀    〈高:最喜歡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聯合報,第五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四日。
李令儀、陳嘉寧〈高行健到台灣:自在無禁忌〉,聯合報,第七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二日。
李令儀    〈出版風雲人物平雲、賴東進出線〉,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十日。
李令儀    〈高行健:沒有主義一身輕鬆〉,聯合報,第五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四日。
李令儀    〈高行健:我的畫非常感性〉,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十四日。
李令儀    〈高行健自剖寫作之路你我他創造三感受〉,聯合報,第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五日。
李令儀    〈法文翻譯《靈山》,預言會得諾貝爾獎〉,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三十一日。
李令儀    〈翻譯高行健作品,馬悅然『聽他的呼吸』〉,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三十一日。
李令儀    〈《一個人的聖經》英文版獲書評肯定〉,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七日。
李令儀    〈學者評述高行健代表作〉,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八日。
李令儀    〈高行健主張女性寫作〉,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八日。
李令儀    〈提出觀省,靜觀另一種審美〉,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十日。
李令儀    〈高行健答客問,幽默中見嚴肅〉,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十日。
李令儀    〈高行健「在台灣寫什麼都可以發表」〉,聯合報,第五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六日。
李奭學    〈敲三下〉,聯合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五日。
李奭學    〈高行健論中文〉,中央日報,第二十一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李奭學    〈八月的雪是怎麼下的〉,中國時報,第二十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六日。
李玉玲    〈水墨創作 高行健:不與傳統比不趕時髦〉,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八日。
李小芬    〈兩岸文化交流「火車」開進高雄〉,中國時報,第十五版,中華民國十月二十四日。
李維菁    〈高行健轉走巴黎,要得意台灣||劇作集、水墨畫在台都有知音〉,中國時報,第二十三版,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李維菁    〈高行健說畫:捕捉心象風景〉,中國時報,第二十一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八日。
吳琬茹、王開平、鄭瑜雯〈大學生:會焦慮未獲獎,高行健:我現在才得獎〉,聯合報,第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五日。
吳迪昌    〈高行健:忠於創作、反對改編劇本〉,中國時報,第十二版,中華民國九十年十月二日。
李春     〈擬頒發高行健榮譽博士香港中大:未受到壓力〉,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九日。
李瑞     〈蘇曉康:高行健改造中國「文學語境」〉,中國時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李瑞     〈流亡巴黎,在彼岸找到新人生〉,中國時報,第二版,諾貝爾文學獎特別報導,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貝嶺     〈高行健、流亡作家、良心文學〉,中國時報,第十五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四日。
杜特萊    〈諾貝爾的生活就像一部小說〉,中國時報,第二十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一日。
八畫
周美惠    〈左腦寫戲,右腦畫畫〉,聯合報,第三十五版,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周美惠    〈禪趣對話,抓準節拍高難度〉,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月十三日。
周美惠    〈高行健細說《八月雪》〉,聯合報,第三十九版,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周美惠    〈八月雪演出成功,全球巡演呼聲起〉,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周美惠    〈高行健抵台,為八月雪尋找全能演員〉,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九月二十六日。
周美惠    〈高行健:八月雪對話充滿音樂性〉,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九月三十日。
周美惠    〈高行健導的八月雪在動作中歌唱〉,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四月二十三日。
周美惠    〈夜遊神讀劇昨演出.八月雪新戲今洽談〉,聯合報,第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五日。
周美惠    〈夜遊神讀劇演出.高行健劇作搬上舞台〉,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九日。
周美惠    〈高行健劇作打破東西元素藩籬〉,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四日。
周美惠    〈諾貝爾文學獎終審名單||馬悅然:沈從文曾兩度名列〉,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三日。
周美惠、李玉玲、曹銘宗〈高行健:有人寫作文學就不死〉,聯合報,第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三日。
周野     〈高行健摘桂冠,全球華人榮耀〉,中國時報,第二版,諾貝爾文學獎特別報導,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林長順    〈墨色畫作、遊走靈性之間〉,中央日報,第五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四日。
林長順    〈中國文化在我身上、在我筆下〉,中央日報,第五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二日。
林長順    〈高行健今水墨賞 發燒〉,中央日報,第十八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七日。
林長順    〈高行健水墨畫水漲船高〉,中央日報,第十八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八日。
林東良    〈高行健、葉石濤談笑過招〉,中央日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十月八日。
林秀蘭    〈為什麼是他?||海外學者作家解讀「高行健現象」〉,中央日報,第十八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十九日。
林怡君    〈異鄉、故鄉、文學||高行健、龍應台電視對談〉(一)|(十二),中國時報,第二十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九日|十九日。(筆者註:(七)略,可能編排上有誤。)
九畫
紀慧玲、賴素玲、陳牆〈沃克特、高行健美麗的邂逅〉,民生報,焦點新聞A3,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二日。
胡耀恆    〈謂諾貝爾的記憶舉杯〉,聯合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四日。
胡耀恆    〈以演員為主軸的戲劇||論高行健的戲劇藝術〉,中央日報,第五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胡耀恆    〈始於法國、盛於法國||高行健的戲劇〉,中國時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十月十四日。
胡耀恆    〈高行健的戲劇〉,中國時報,第二十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七日。
姚白芳    〈保存自我的唯一方式就是跑||胡耀恆訪問〉(上.中.下),中國時報,第二十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二|四日。
南方朔    〈劉放與文學的創世預言〉,中國時報,第二十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三日。
施美惠    〈中法作家對談當代中國文學風貌〉,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二月二日。
洛夫     〈對高行健的期待上.下〉,聯合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四.五日。
柯慶明    〈經歷浩劫之後||談高行健的小說作品〉,中國時報,第二十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九月二十六日。
十畫
袁瓊瓊    〈在床與床之間流浪〉,聯合報,讀書人周報,第四十八版,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五月十七日。
崔哲丰    〈絕不重複自己〉,中央日報,第二十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九月二十八日。
孫梓評    〈如何閱讀高行健?||高行健作品討論會〉上.下,聯合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十三日.十四日。
徐尚禮    〈高行健獲獎,北京當局尷尬〉,中國時報,第二版,諾貝爾文學獎特別報導,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馬建     〈流亡文學是當代中國文學的主流〉(上.下),中國時報,第二十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三十.三十一日。
十一畫
張伯順    〈仰望外人的天空,心想自己的藝術||高行健首次來台傾訴流亡事〉,聯合報,第十八版,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十月十二日。
張伯順    〈《彼岸》登岸||在台首演〉,聯合報,第十七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六月八日。
張必瑜    〈首齣大陸現代劇||高行健彼岸六月登台〉,聯合報,第十八版,中華民國七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張必瑜    〈高行健六月台灣行《彼岸》登台世界性首演〉,聯合報,第十八版,中華民國七十九年五月十七日。
張子樟    〈另一種反思角度〉,中央日報,第二十版,中華民國九十年十月十九日。
張晨     〈高行健作品,盜印版大陸熱賣〉,中國時報,第二十一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二日。
陳郁秀    〈文學桂冠之路〉,聯合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三十日。
陳希林    〈高行健畫展 年底再來||另一個本來也想當畫家的諾貝爾獎得主〉,中國時報,第二十一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三月二十五日。
陳希林    〈水墨創作,添加光影||高行健畫展具特色,史博館推出〉,中國時報,第十二版,中華民國九十年十月五日。
陳映真    〈天高地厚||讀高行健先生受獎演說辭的隨想上、下〉,聯合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月十二、十三日。
陳思和    〈第一個現代主義的風箏〉,中國時報,第十一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陳競新    〈高行健:文學應高於政治,不為政治服務〉,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三十一日。
陳競新    〈創作靈山高行健否認尋根:表示靈山『是一部不斷質疑的書』〉,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一日。
陳競新    〈文學,最重要是獨立〉,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一日。
陳奐廷    〈我印象中的老高〉,中央日報,中央副刊,第二十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陳洛薇    〈高行健:我以為人生總在逃亡〉,中央日報,第三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陳洛薇    〈高行健:中國水墨畫前途無量〉,中央日報,第五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六日。
陳洛薇、陳惠妍、羅茵芬〈藝文界一片歡欣:華人榮耀〉,中央日報,第三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陳洛薇    〈作品成為書市聖經〉,中央日報,第五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四日。
陳文芬    〈杜特萊樂在翻譯,暢談心得〉,中國時報,第二十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五日。
陳文芬    〈馬悅然抵台喜談高行健〉,中國時報,第二十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五日。
陳文芬、江斐琪〈高行健演講即席問答摘要:高行健:貼近當下,高於任何哲學〉,中國時報,第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四日。
陳文芬    〈高行健發表三書,有係有畫有評〉,中國時報,第二十一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六日。
陳文芬    〈高行健:台灣猶如故鄉〉,中國時報,第五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二日。
陳文芬    〈高行健獲獎,馬悅然欣喜〉,中國時報,第十一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四日。
陳希林    〈中國作家協會,駁斥高行健演說||聲明中國文學發展蓬勃,沒被政治弄死〉,中國時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十日。
黃俊銘    〈八月雪「偉大的失敗」〉,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三月九日。
黃碧端    〈作家的故鄉〉,聯合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四日。
黃光男    〈高行健的水墨天地〉,聯合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九月二十五日。
符立中    〈許舒亞,消弭中西扞格〉,聯合報,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月。
張振宇    〈歲月的河流〉,中國時報,第三十九版,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馮翊綱    〈顛沛旅程中的噩夢||《夜遊神》導演筆記〉,聯合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二日。
馬悅然著、北明譯〈無事生非〉,聯合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一日。
郭士榛    〈高行健談讀書開卷有益〉,中央日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十月一日。
郭士榛    〈高行健:未來回歸創作〉,中央日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九月二十六日。
郭強生    〈重新尋找高行健〉,中央日報,第二十版,中華民國九十年十月十九日。
梵璃     〈探訪靈山的說書人||高行健〉,中央日報,第十九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九月二十五日。
十二畫
曾澄     〈高行健談華文文學的離散書寫〉,中央日報,中央副刊,第二十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彭歌     〈高潮之後上.下〉,聯合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九十年四月九.十日。
彭小妍    〈靈山之旅||我的旅途,你的神遊,她的陪伴〉,中國時報,第二十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六日。
游本謀    〈高行健VS黃春明〉,中央日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十月三日。
十三畫
楊年熙    〈高行健寫出諾貝爾文學獎的手接下桂冠〉,聯合報,第三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楊年熙    〈流亡法國十二年,完成兩輩子也做不了的工作〉,聯合報,第三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楊年熙    〈高行健的戲劇〉,聯合報,第三十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三十日。
楊年熙    〈高行健『叩問死亡』在法演出〉,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六月二十八日。
楊年熙    〈當代思潮正在醞釀中||訪高行健於亞維儂〉,聯合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十三日。
楊年熙    〈高行健接受二○○○年諾貝爾獎章證書〉,民生報一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楊年熙    〈高行健:還認一個故鄉的話,就是台灣了〉,聯合報,第五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二十九日。
楊年熙    〈高行健獲法國文化騎士勳章〉,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三日。
楊年熙    〈在友誼中前進||老朋友眼中的高行健〉,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二十九日。
楊年熙    〈女人!女人||高行健的心結和文學企圖(一)|(五)〉,聯合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一|五日。
楊渡     〈流浪、流亡到漂流〉,中國時報,第二十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三十日。
楊錦郁    〈在小說、戲劇與繪畫之間遨遊||高行健第三度來台〉,聯合報,第三十四版,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一月四日。
楊煉     〈流亡的勝利〉,中國時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四日。
十四畫
廖炳惠    〈在創傷與記憶的陰影中〉,中央日報,第二十二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廖朝陽    〈翻譯家的曼陀羅||高行健作品討論會系列〉,中國時報,第二十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七日。
趙家麟    〈高行健:台灣雖小,創作力大〉,中國時報,第二十一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十日。
趙毅衡    〈因情而死,因死而悟||評高行健的《生死界》與《對話與反詰》上.下〉,中央日報,第二十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五.六日。
十五畫
鄭寶娟    〈唯有逃亡才有出路〉,中央日報,第二十二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鄭寶娟    〈有些作家寫性||讀《一個人的聖經》〉,中央日報,中央副刊,第二十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潘罡     〈探訪靈山,體驗高行健語言流〉,中國時報,第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五日。
劉再復    〈高行健狀態上、下〉,聯合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十一、十二日。
劉再復    〈悲劇的詩意〉,中國時報,第十一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十七畫
應鳳凰    〈走上文學大道前的語言實驗||高行健的短篇小說集〉,中國時報,第二十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八日。
鍾行之    〈高行健摘桂冠,大陸打翻五味罐〉,中國時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六日。
鍾玉玨    〈頒獎答謝辭〉,中國時報,第十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鍾玉玨    〈高行健:這是真的嗎?還是個童話?〉,中國時報,第十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賴廷恆    〈八月雪歲末降生舞台〉,中國時報,第二十一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十八日。
賴廷恆    〈高行健再度來台找尋現代東方戲劇〉,中國時報,第十二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九月二十六日。
十八畫
顏開輯    〈高行健在巴黎以回憶寫作〉,聯合報,第三十七版,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韓懷宗    〈「生死界」說中國話〉,聯合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一月八日。
韓秀     〈往靈山朝聖的人||高行健的語言藝術〉,中央日報,第二十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四日。
十九畫
羅奇     〈聯合文學《母親》獻給兒童讀者||小學生讀高行健〉,聯合報,第二十九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七月二日。
羅茵芬    〈法國文化界欣歎交集〉,中央日報,第五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譚志強    〈高行健寫作靈山,不斷質疑自己〉,中國時報,第二十一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一日。
二十畫
釋永芸    〈與一個孤獨的心靈相遇||高行健的絃外之音上.下〉,聯合報,第三十九版,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十九.二十日。
蘇嫻雅    〈大陸前衛戲劇創造者:高行健〉,中國時報,第十一版,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十月十一日。
蘇嫻雅    〈「火車起站」從大陸到台灣||高行健看演出還是激動〉,中國時報,第四十五版,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十月十六日。
蘇嫻雅    〈高行健今離台||兩廳院決為他發行中文劇本〉,中國時報,第二十二版,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一日。
五、綜合報導(按年月先後為序)
〈華人異議文學世紀末文壇綻放光芒〉,中央日報,第三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揭露極權,他為大陸帶來強光〉,中央日報,第三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中國水墨畫,創另一種美〉,中央日報,第三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中共尷尬大陸藝壇低調〉,中央日報,第五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中國作協:諾貝爾淪為政治目的,指高行健已不是中國人,批評西方對中國文學認知偏差〉,中央日報,第五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四日。
〈加國郵報:藝術凸顯暴力本質〉,中央日報,第五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四日。
〈西班牙媒體重視高行健榮耀||認為頒給他有「政治考慮」對大陸是一項警告〉,中央日報,第五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五日。
〈深圳發現盜版高行健作品〉,中央日報,第九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十四日。
〈大陸封殺高行健南非關切||首位中國人獲文學殊榮,不解中共卻查禁其作品〉,中央日報,第九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二十四日。
〈籲當局解禁高行健,大陸民運人士連署〉,中央日報,第九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高行健:作家仍有政治態度〉,中央日報,第九版,中華民國九十年四月四日。
〈高行健獲獎的深刻啟示〉,中央日報,第二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七日。
〈高行健先生的理想主義〉,中央日報,第五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九月三十日。
〈高行健與自由中國的一體〉,中央日報,第二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三日。
〈他到中國找過我||高行健與馬悅然如何相識?〉,中國時報,第十三版,中華民國九十年二月十一日。
〈中國作協:有何值得高興的?〉,中國時報,第十一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四日。
〈異議人士籲中共,讓高行健回大陸||胡耀邦秘書林牧起草公開信,逾六十人連署〉,中國時報,第十四版,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超越國界的文學||為高行健獲諾貝爾文學獎慶賀〉,中國時報社論,第三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四日。
〈中共造成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真空〉,中國時報,第十四版,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九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