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秦漢篆文形體比較研究
作者:連蔚勤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ei-chin Lien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許錟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秦篆漢篆說文書寫材質筆勢結構the seal-characters in Chin dynastythe seal-characters in Hang dynastyShuo Wenthe materials of writingthe direction of writing the strokes of wordsthe each part of how to combine to a wor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3
本論文名為《秦漢篆文形體比較研究》,目的在藉由各種書寫材質上篆形之比較與觀察,以區別出秦篆與漢篆之差異,並整理出其特色與規律。
  第一章為緒論。乃先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方法,並介紹前輩學者與此相關之重要著作,最後則對本論文中常用之名詞做一界定。
  第二章介紹許慎與《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首先簡介許慎之生平、仕宦及其撰寫《說文》之目的;其次將目前所知《說文》各種版本之流傳與特色做一敘述,並提出本論文所使用之版本;再者,將目前所見各種版本之篆形略作討論,加以比較,指出其特色及優缺點。
  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別以各主題為單位,討論秦漢時代之篆形。刻石、銅器與瓦當因器物上之篆形有其時代特色,因此各據一章,每章分三期討論;貨幣、璽印、陶器因分期不易,故各為一節。其中,璽印一節包含封泥,陶器一節包含磚、瓦、漆器,乃依其性質共同討論。刻石、銅器、瓦當、貨幣、璽印、封泥、陶器、磚、瓦、漆器等器物上皆有篆形,為主要討論之對象,至於簡帛與骨箋經由討論,其文字形體已非屬小篆,但仍略做介紹,故置於最後。
  第七章為歸納。經由前文各主題之討論,秦篆與漢篆之特色與規律已十分明顯,故本章分別先指出前人在此方面說明之不足,進而提出筆者規納後之條例,希望以這些說明讓人了解秦篆與漢篆之不同。
  第八章為結論。將前數章之討論歸為四項重點,作為本論文之討論結果。
This essay is called “The study of compare the figures of seal-characters in Chin and Hang dynasties”. The goal is wanted to compare and observe the seal-characters written on all kinds of materials. By the methods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s of the seal-characters in Chin and Hang dynasties and regul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The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s. To explain the motive, goals, scope, methods of this essay and the related important writings. Finally, to define some nouns that usually be used in this essay.
Chapter Two introduce Hsu Shen and “Shuo Wen Jie Zih”(the short form of the name is “Shuo Wen”). First, simply introduce his whole life, officials and the goals of wrote “Shuo Wen”. Then narrate the sprea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ll kinds of editions of “Shuo Wen” that we can see now and present the editions that be used in this essay. Third, simply introduce the figures of seal-characters in those editions, compare and indicate their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hapter Three to Chapter Six discuss the figures of seal-characters in Chin and Hang dynasties by all kinds of subjects. Because the figures of seal-characters have their age characters on gravestones, copperwares and tiles, so each of them take possession of one chapter, each chapter is divided to three parts.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 in divide ages in the figures of seal-characters of currency, seals and pottery, so each of them take possession of one sections. The section of the seals includes the figures of seal-characters made by mud and the section of the pottery includes bricks, earthenware and lacquer wares. The distinguish and discuss is according to their materials. The main discuss objects of the figures of seal-characters are gravestones, copperwares, tiles, currency, seals(includes the figures of seal-characters made by mud) and pottery(includes bricks, earthenware and lacquer wares). By the discuss of the figures of seal-characters written on slips of bamboo, drapery and bones, the figures of the Chinese words are not seal-characters. Despite of the words are not seal-characters, I still did some introductions and put them at the final subjects.
Chapter Seven is generalizations. By the discuss of the subj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between to the seal-characters in Chin and Hang dynasties is very obvious. In this chapter I figure out the explanations are not enough at this part the past. Then I present the rules that I generalized. I hope these explanations can make readers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o the seal-characters in Chin and Hang dynasties.
Chapter Eight is conclusions. To combined the discuss from Chapter One to Seven and generalized to four important points. The four important points are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essay.
古籍專書類(按朝代排序):
《周禮》 收錄於《十三經注疏》冊3 台北 藝文印書館 1997年8月
舊傳(周)左丘明撰 《左傳》 收錄於《十三經注疏》冊6 台北 藝文印書館 1997年8月
(西漢)司馬遷撰、楊家駱主編 《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冊1 台北 鼎文書局 1986年10月
(東漢)班固撰、楊家駱主編 《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冊5 台北 鼎文書局 1986年10月六版
(北魏)酈道元撰 《水經注》上冊 北京 華夏出版社 2006年1月
(南朝宋)范瞱撰、楊家駱主編 《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冊2、冊6 台北 鼎文書局 1987年1月第五版
(唐)歐陽詢撰 〈三十六法〉 收錄於徐娟主編《佩文齋書畫譜》冊56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7年5月
(唐)張懷瓘撰 〈書斷〉 收錄於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出版工作委員會編 《文津閣四庫全書》冊269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5年
(南唐)徐鍇撰 《說文解字通釋》(即《說文繫傳》) 清道光19年祁寯藻刊本 台北 文海出版社 1968年6月再版
(東漢)許慎撰、(南唐)徐鉉校刊 《宋本說文解字》 景宋雍熙三年徐鉉等奉敕編平津館校刊本 京都 株式會社中文出版社 1982年4月
(宋)陳彭年等重修、林尹校訂 《新校正切宋本廣韻》 台北 黎明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 1976年9月
(宋)張有撰 《復古編》 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編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25 台灣 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986年3月
舊傳(秦)李斯撰、(南唐)徐鉉摹、(宋)鄭文寶重刻「長安本」 《嶧山刻石》 陜西省博物館編 陜西 陜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
(宋)洪适撰 《隸續》 收錄於李學勤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冊38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1年1月
舊傳(秦)李斯撰、重摹者不詳、(元)申屠駉藏舊拓本 收錄於羅振玉編《秦金石刻辭》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97年3月
(明)楊士奇撰 《東里續集》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1年 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明)豐坊撰 《書訣》 收錄於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出版工作委員會編 《文津閣四庫全書》冊270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5年
(清)顧藹吉撰 《隸辨》 收錄於李學勤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冊39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1年1月
(清)孫詒讓撰 《籀廎述林》 台北 廣文書局 1971年4月
(清)畢沅輯 《山左金石志》 收錄於《石刻史料新編》冊19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77年12月
(清)劉熙載撰 《藝概》 台北 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1985年6月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 《說文解字》 台北 書銘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97年8月八版
(清)孫詒讓撰 《墨子閒詁》上冊 北京 中華書局 2001年4月
(清)錢泳撰 《履園叢話》 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 《續修四庫全書》冊1139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3月
舊傳(秦)李斯撰 《秦 泰山.瑯邪臺刻石》 〈泰山刻石〉為(明)安國藏一百六十五字本、〈瑯琊臺刻石〉為(清)阮元舊藏整紙本 (日)松井如流將之合編 東京 株式會社二玄社 1959年

現代專書類(按出版年代排序):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處合編 《滿城漢墓發掘報告》上冊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30年10月
蔣善國撰 《漢字形體學》 北京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9年9月
張龍文撰 《中國古代書法藝術》 台北 臺灣中華書局 1969年2月
江舉謙撰 《說文解字綜合研究》 台中 東海大學 1970年1月
李國英撰 《說文類釋》 台北 張孟生發行 1975年7月
馬衡撰 《凡將齋金石叢稿》 北京 中華書局 1977年10月
華世出版社編訂 《中國歷史紀年表》 台北 華世出版社 1978年1月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 《五十二病方》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79年11月
湖南省博物館編 《馬王堆漢墓研究》 長沙 湖南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1年8月
國家計量總局主編 《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1年10月
謝國楨、張舜徽合編 《古籍論叢》第1輯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3年5月
梁披雲主編 《中國書法大辭典》 香港 書譜出版社 1984年10月
吳哲夫總編輯、袁旃主編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璽印篇》 台北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 1985年5月
馬敘倫撰 《說文解字研究法》 台北 學海出版社 1986年8月
陜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漢研究室編 《新編秦漢瓦當圖錄》 陜西 三秦出版社1986年11月
袁仲一撰 《秦代陶文》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87年5月
張其昀撰 《「說文學」源流考略》 貴陽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88年1月
李正光編 《馬王堆漢墓帛書竹簡》 長沙 湖南美術出版社 1988年2月
曾榮汾撰 《字樣學研究》 台北 台灣學生書局 1988年4月
徐中舒主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8年4月再版
董希謙等編撰 《許慎與說文解字研究》 開封 河南大學出版社 1988年6月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 7 璽印篆刻》 台北 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8年8月
徐錫臺等編 《周秦漢瓦當》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8年10月
《書法辭典》 台北 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1989年3月
程長新、程瑞秀撰 《銅鏡鑒賞》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9年8月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8.畫像石畫像磚》 台北 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9年
王輝撰 《秦銅器銘文編年集釋》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0年7月
段成桂、陳明兆主編 《簡明書法辭典》 吉林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0年8月
袁維春撰 《秦漢碑述》 北京 工藝美術出版社 1990年12月
馬永強主編、劉向偉等合編 《中國書法詞典》 鄭州 河南美術出版社 1991年7月
譚興萍撰 《中國書法用筆與篆隸研究》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1年8月
中國訓詁學會、許慎研究會合編 《許慎與《說文》研究論集》 鄭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年8月
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等編 《西漢南越王墓》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1年10月
錢君匋等編 《瓦當彙編》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1年11月
劉正成主編 《中國書法全集》冊8 北京 榮寶齋 1992年
李澤奉等編 《古器物圖解》 台北 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3年4月
吳哲夫、張光賓主編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第一冊 銅鏡篇上》 台北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 1993年7月
馬子雲、施安昌合撰 《碑帖鑒定》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3年12月
杜迺松撰 《青銅器鑑定》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3年12月
(日)永田英正編 《漢代石刻集成》 京都 株式會社同朋社 1994年2月
裘錫圭撰 《文字學概要》 台北 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1994年3月
陳振濂撰 《書法學》 台北 建宏出版社 1994年4月
劉江撰 《篆刻教程──漢印的臨習和鑒賞》 杭州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1994年4月
吳福助撰 《秦始皇刻石考》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4年7月
王光鎬主編、陳連勇撰 《古璽印》 台北 藝術圖書公司 1994年12月
余國慶撰 《說文學導論》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年10月
李學勤撰 《中國青銅器概說》 北京 外文出版社 1995年
周祖謨撰 《問學集》下冊 北京 中華書局 1996年1月
陳松長編撰 《馬王堆帛書藝術》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 1996年12月
高文撰 《漢碑集釋》 開封 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7年2月
孫慰祖、徐谷甫編著 《秦漢金文彙編》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 1997年4月
趙超撰 《中國古代石刻通論》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7年6月
金懷英編 《秦漢印典》 上海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97年6月
趙叢蒼主編、戈父編撰 《古代瓦當》 北京 中國書店 1997年9月
葉其峰撰 《古璽印與古璽印鑒定》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7年10月
趙力光撰 《中國古代瓦當圖典》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8年1月
錢君匋、葉潞淵合撰;錢君匋、舒文揚增補 《璽印源流》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8年4月
楊海濤撰 《古錢幣》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年6月
陳根遠、朱思紅合撰 《屋簷上的藝術──中國古代瓦當》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8年7月
陳根遠、陽冰合撰 《方寸之間見世界──中國古代璽印篆刻漫筆》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8年7月
胡偉慶撰 《溢彩流光──中國古代漆器巡禮》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8年7月
何琳儀撰 《戰國古文字典》上下冊 北京 北京中華書局 1998年9月
中國錢幣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 《中國錢幣大辭典》冊2秦漢卷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年9月
尚輝撰 《璽印》 貴陽 貴州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8年10月
郭彥崗撰 《中國歷代貨幣》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8年11月
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中國青銅器全集12 秦漢》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8年12月
董琨撰 《中國漢字源流》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8年12月
王輝、程學華合撰 《秦文字集證》 台北 藝文印書館 1999年1月
趙叢蒼主編、昭明、馬利清撰 《古代貨幣》 北京 中國書店 1999年1月
程章燦撰 《石學論叢》 台北 大安出版社 1999年2月
黎東明撰 《中國書法欣賞叢書.秦漢篆書》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999年7月
李炳武主編、吳鎮鋒分冊主編 《中華國寶.陜西珍貴文物集成》 西安 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
趙平安撰 《《說文》小篆研究》 南寧 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
華人德撰 《中國書法史.兩漢卷》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9年10月
趙超撰 《石刻史話》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0年1月
秋子撰 《中國上古書法史》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0年1月
陳松長撰 《帛書史話》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0年1月
歐陽中石等撰 《書法與中國文化》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年1月
李建偉、牛瑞紅編撰 《中國青銅器圖錄(上)》 北京 中國商業出版社 2000年6月
侯忠明、章繼肅合撰 《書法篆刻藝術》 成都 巴蜀書社 2000年8月
(日)高木聖雨編 《標準隸書字典》 東京 株式會社二玄社 2000年10月
王人聰撰 《古璽印與古文字論集》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2000年
崔陟撰 《書法》 台北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2月
王學理、梁云合撰 《秦文化》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1年4月
陳松長編撰 《馬王堆簡帛文字編》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1年6月
沃興華撰 《中國書法史》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7月
谷松章撰 《中國篆刻創作解讀 漢印卷》 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2001年8月
饒宗頤主編、劉昭瑞撰 《漢魏石刻文字繫年》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2001年9月
湯餘惠主編 《戰國文字編》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年12月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編 《中國國家圖書館碑帖精華》冊1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1年12月
金其楨撰 《中國碑文化》 重慶 重慶出版社 2002年1月
傅舉有撰 《不朽之侯──馬王堆漢墓考古大發現》 杭州 浙江文藝出版社2002年3月
陳根遠撰 《瓦當留真》 瀋陽 遼寧畫報出版社 2002年7月
曹錦炎撰 《古代璽印》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2年7月
傅嘉儀編 《中國瓦當藝術》上、下冊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世紀出版集團 2002年8月
劉松林撰 《學書指要》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2002年9月
郭沫若撰 《郭沫若全集.考古編》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2年10月
孫慰祖撰 《封泥:發現與研究》 上海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2年11月
張顯成主編 《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1輯 成都 巴蜀書社 2002年11月
馬今洪撰 《簡帛:發現與研究》 上海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2年12月
徐自強、吳夢麟合撰 《古代石刻通論》 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 2003年8月
葉其峰撰 《古璽印通論》 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 2003年8月
馮天瑜主編 《人文論叢》(2003年卷)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3年12月
宗鳴安撰 《漢代文字考釋與欣賞》 西安 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4年2月
朱天曙撰 《篆書10講》 上海 上海書畫出版社 2004年6月
何清谷撰 《秦史探索》 台北 蘭臺出版社 2004年7月
王綱懷撰 《三槐堂藏鏡》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4年12月
陳星平撰 《中國文字與篆刻藝術》 台北 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5年9月
陳直撰集 《關中秦漢陶錄》下冊 北京 中華書局 2006年2月
駢宇騫、段書安編撰 《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6年3月
向光忠主編 《說文學研究》第2輯 武漢 崇文書局 2006年6月
王恩田編撰 《陶文圖錄》冊6 濟南 齊魯書社 2006年6月
端方撰 《陶齋吉金錄》 收錄於《金文文獻集成》冊8 香港 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2006年7月
徐玉立主編 《漢碑全集》 鄭州 河南美術出版社 2006年8月
洪石撰 《戰國秦漢漆器研究》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6年8月
(日)黑須雪子編 《大書源》上、中、下冊 東京 株式會社二玄社 2007年3月
浙江古籍出版社編 《官印.私印 秦──南北朝》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
韓建業、王浩編撰 《中國古代錢幣》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年6月
傅嘉儀編撰 《秦封泥彙攷》 上海 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7年8月
徐在國主編 《古老子文字編》 合肥 安徽大學出版社 2007年8月
張意霞撰 《《說文繫傳》研究》 永和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07年9月
張翠雲撰 《《說文繫傳》板本源流考辨》 永和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07年9月
高英民撰 《中國古代錢幣》 北京 學苑出版社 2007年10月
李學勤撰 《東周與秦代文明》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11月
徐正考撰 《漢代銅器銘文綜合研究》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07年12月
彭適凡主編 《中國青銅器鑑賞圖典》 上海 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7年12月
馬承源撰 《中國古代青銅器》 上海 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1月
黃文杰撰 《秦至漢初簡帛文字研究》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8年2月
(日)赤景清美編 《篆隸大字典》 東京 赤景清美發行 2008年3月
葉昌熾撰 《語石》 收錄於王雲五主編人人文庫第43冊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月不詳
邱德修編 《魏石經古篆字典》 台北 學海出版社 出版年月不詳
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 《金文編》 北京 中華書局 出版年月不詳增訂第四版
莫友芝撰 《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箋異》 台北 四庫善本叢書館 出版年月不詳 四庫善本叢書館借中央圖書館藏本景印

期刊類(按發表年代排序):
容庚撰 〈秦始皇刻石考〉 《燕京學報》第17期 1935年6月
趙青雲、劉東亞合撰 〈一九五五年洛陽澗溪區小型漢墓發掘報告〉 《考古學報》1959年第2期(總24期) 1959年2月
蘭磊撰 〈陜西長安洪慶村秦漢墓第二次發掘簡報〉 《考古》1959年第12期(總42期) 1959年12月
陳直撰 〈秦漢瓦當概述〉 《文物》1963年第11期(總157期) 1963年11月
史樹青、許青松合撰 〈秦始皇二十六年詔書及其大字詔版〉 《文物》1973年第12期(總211期) 1973年12月
高明撰 〈說文解字傳本考〉 《東海學報》第16卷 1975年6月
咸陽市博物館撰 〈陜西咸陽塔兒坡出土的銅器〉 《文物》1975年第6期(總229期) 1975年6月
蘇法昭撰 〈說文解字及其功臣的研究〉 《德明學報》第3期 1975年11月
陳文華撰 〈南昌東郊西漢墓〉 《考古學報》1976年第2期(總45期) 1976年2月
楊權喜撰 〈光化五座墳西漢墓〉 《考古學報》1976年第2期(總45期) 1976年2月
高明撰 〈說文解字傳本續考〉 《東海學報》第18卷 1977年6月
杜忠誥撰 〈說隸書〉 《藝壇》第131期 1979年1月
劉得禎、朱建唐合撰 〈甘肅靈台發現的兩座西漢墓〉 《考古》1979年第2期(總161期) 1979年2月
陜西省考古研究所撰 〈陜西戶縣的兩座漢墓〉 《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1期(總1期) 1980年2月
于省吾撰 〈論俗書每合於古文〉 《中國語文研究》第5期 香港 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1980年
吳白匋撰 〈從出土秦簡帛書看秦漢早期隸書〉 《文物》1981年第2期(總297期) 1981年2月
裘錫圭撰 〈讀考古發掘所得文字資料筆記(一)〉 《人文雜誌》1981年第6期 1981年6月
田懷清、楊德文合撰 〈陜西淳化縣出土漢代銅鏡〉 《考古》1983年第9期(總192期) 1983年9月
張遠棟撰 〈漢川南河漢墓清理簡報〉 《江漢考古》1984年第4期(總13期)1984年11月
黃啟善撰 〈廣西貴縣北郊漢墓〉 《考古》1985年第3期(總第210期) 1985年3月
楊建東撰 〈山東微山出土「宜秩高官」銅鏡〉 《考古》1988年第5期(總248期) 1988年5月
王昌富撰 〈陜西商縣西澗發現漢墓〉 《考古》1988年第6期(總249期) 1988年6月
王學理撰 〈始皇刻石與摩崖遺風〉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1期(總第25期) 1989年1月
馮沂撰 〈山東臨沂金雀山九座漢代墓葬〉 《文物》1989年第1期(總392期) 1989年1月
黃啟善、李兆宗合撰 〈廣西昭平東漢墓〉 《考古學報》1989年第2期(總93期) 1989年2月
銳聲撰 〈徐鍇《說文解字繫傳》的學術成就〉 《天津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5期(總86期) 1989年10月
蔡葵撰 〈東漢時期的朱提、堂狼洗〉 《文物天地》1990年第4期 1990年7月
閃修山撰 〈漢鬱平大尹馮君孺人畫像石墓研究補遺〉 《中原文物》1991年第3期 1991年3月
馬驥、咏鐘合撰 〈陜西華陰縣發現秦兩詔銅鈞權〉 《文博》1992年第1期(總46期) 1992年1月
楊重華撰 〈四川三台發現一座東漢墓〉 《考古》1992年第9期(總300期)1992年9月
林素清撰 〈兩漢鏡銘初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2分 台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品編輯委員會 1993年5月
楊力民撰 〈中國瓦當藝術〉 《藝術家》第38卷第2期 1994年2月
賀忠輝撰 〈碑額篆書賞析〉 《書法藝術》1995年第4期 1995年
戴應新撰 〈陜北東漢畫像石墓題刻文字〉 《故宮學術季刊》第13卷第3期1996年2月
孫稚雛撰 〈《說文解字》與篆書藝術〉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總140期) 1996年5月
吳儀鳳撰 〈論李陽冰刊定《說文》之是非──以大、小徐本中所見引者為對象〉《輔大中研所學刊》第6期 1996年6月
梁光華撰 〈《唐寫本說文木部》殘卷略論〉 《貴州文史叢刊》1996年第5期1996年
凌士欣撰 〈漢代碑額篆書藝術鑒賞〉 《美術向導》1996年第5期 1996年
楊平撰 〈淺談秦漢十二字瓦當〉 《文物春秋》1996年第4期(總24期) 1996年
周祖謨撰 〈《說文解字》概論〉 《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春之卷(總15期)1997年2月
蘇鐵戈撰 〈《說文解字》的版本與注本〉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7年第4期(總68期) 1997年7月
史家珍、婁金山合撰 〈新莽墓朱書陶文的書法藝術〉 《中原文物》1998年第3期 1998年
王貴元撰 〈《說文解字》版本考述〉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第6期 1999年
龐雅妮撰 〈秦漢時期的黃金貨幣〉 《中國黃金經濟》1999年第5期 1999年
徐正考撰 〈漢代銅器銘文著錄與研究歷史的回顧〉 《史學集刊》2000年第1期 2000年2月
李華年撰 〈「繆篆」新證〉 《常州工學院學報》第14卷第1期 2000年3月
焦南峰等撰 〈秦文字瓦當的確認和研究〉 《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3期 2000年3月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撰 〈馬王堆帛書《式法》釋文摘要〉 《文物》2000年第7期(總530期) 2000年7月
吳昕撰 〈段玉裁與他的《說文解字注》──評段玉裁的治學方法〉 《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第6期(總175期) 2001年6月
席志強撰 〈馬王堆帛書古隸的美感特徵〉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2期 2001年6月
張秋娥撰 〈徐鍇的語言文字觀〉 《殷都學刊》2001年第4期 2001年
王平撰 〈唐寫本《說文.木部》殘卷與大徐本小篆比較研究〉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年第4期 2001年
吳公勤撰 〈文字瓦當源流考〉 《徐州教育學院學報》第17卷第4期 2002年12月
張春龍、龍京沙合撰 〈湖南龍山里耶戰國──秦代古城一號井發掘簡報〉 《文物》 2003年第1期(總560期) 2003年1月
王卉撰 〈東漢青銅器銘文與書法〉 《寧夏社會科學》2003年第5期(總120期) 2003年9月
熊昭明等撰 〈廣西合浦縣九只嶺東漢墓〉 《考古》2003年第10期(總443期) 2003年10月
王卉撰 〈漢洗文字的特點〉 《寧夏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總127期) 2004年11月
張春蓉撰 〈漫談瓦當的裝飾藝術〉 《安陽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總12期) 2004年11月
盛詩瀾撰 〈從簡帛看隸變的歷程〉 《書畫藝術》2004年第5期 2004年
沈奇喜撰 〈貨幣文字書法藝術考〉 《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6期 2005年11月
梁光華撰 〈《唐寫本說文木部》殘卷的考鑒、刊刻、流傳與研究概觀〉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2005年
王銀忠撰 〈略論漢代碑額文之碑額題尊〉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 2006年2月
查明輝等撰 〈漢代貨幣私鑄探討〉 《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1期 2006年2月
王卉撰 〈漢代金文字形特點研究〉 《寧夏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總135期) 2006年3月
洪燕梅撰 〈秦金文與《說文》小篆書體之比較〉 《政大中文學報》第5期2006年6月
林鯤撰 〈論漢代建築裝飾中文字瓦當的特色〉 《電影評介》2006年第22期2006年
徐海斌撰 〈「繆篆」考論〉 《南昌大學學報》第38卷第3期 2007年5月
錢正盛撰 〈青銅鑄造的王權──中國古代的青銅器〉 《藝苑》2007年第3期 2007年
汪錫鵬撰 〈錢幣書法春秋〉 《中國城市金融》2007年第5期(總246期) 2007年
陳道義撰 〈漢代文字瓦當與磚文的裝飾意味及其文化闡釋〉 《藝術探索》第22卷第4期 2008年8月
顧翔撰 〈許慎《說文解字》的書法意義〉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7卷第6期 2008年11月
王書廣撰 〈漫議瓦當書法〉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8年第6期2008年
邵敏撰 〈徐鉉、徐鍇整理《說文解字》之異同〉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7期第24卷(總199期) 2008年
錢榮貴撰 〈許慎《說文解字》的編纂思想及其體系〉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6期 2009年11月

學位論文類(按成書年代排序):
謝宗炯撰 《秦書隸變研究》 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7月
施拓全撰 《秦代金石及其書法研究》 高雄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2年5 月
劉秋蘭撰 《秦代陶文研究》 台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丁瑞茂撰 《漢鮮于璜碑研究──從鮮于璜碑看漢碑碑形、篆額書風及畫像紋飾問題》 台北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史研究所中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 1996年6月
蕭世瓊撰 《馬王堆帛書文字研究》 台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年6月
申云艷撰 《中國古代瓦當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 2002年5月
許仙瑛撰 《漢代瓦當研究》 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4月
陳英梅撰 《兩漢鏡銘內容用字研究》 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年6月
徐海斌撰 《秦漢璽印封泥字體研究》 南昌大學碩士論文 2005年
王卉撰 《漢代金文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006年4月
林聖峰撰 《大徐本《說文》獨體與偏旁變形研究》 台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年6月
洪阿李撰 《《說文》字形研究以靜嘉堂、汲古閣、平津館、段注本第一卷為對象》 台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6年8月
李新城撰 《東漢銅鏡銘文整理與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2006年9月
李俊憲撰 《戰國秦漢貨幣文字研究》 山東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論文 2008年

其它類:
徐在國編 《傳抄古文字編》電子版
《說文》口部殘卷 中央研究院藏《日本京都東方學報》第10冊第1分〈說文展觀餘錄〉 出版年月不詳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