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中葉之形音義關係論及其發展
作者:陳志峰
作者(外文):Chih-feng Chen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寶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清代中葉訓詁理論形音義關係論轉語雙聲疊韻之字假借轉注mid-Qingexegetical studiesrelation between characterpronunciationand meaningderivative cognatescharacters with coupled consonants or rhymesphonetic loansglosses using derived cognat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8
本文以清代中葉訓詁學界最具代表性之學者為研究對象,考察其於訓詁理論之建立與實踐之具體內涵。一切論述,俱以其著作中所涉及相關材料進行爬梳、研討與申論,務求從其時代背景與學術環境,客觀而深入地探索其思考脈絡,以得其確切要義。
立場上,不以今日之學術條件為唯一繩準,基於回歸清代中葉時代之思想、理念,以討論諸訓詁學者之相關研究,意不在泥古、崇古,而在還學術之真。其是非固可以今日之科學方法與學術標準進行衡評,然若不能得其確切內容,今日諸多評斷與論述,或仍處於以今律古之境地。
在內容上,涉及之理論探究包涵:「形音義關係論」、「轉語」、「雙聲疊韻之字」、「假借」與「轉注互訓」等五大議題。「形音義關係論」為「體」,係後四者之原理依據;故「轉語」、「雙聲疊韻之字」、「假借」與「轉注互訓」四者為「用」,乃清代訓詁理論之具體呈現。本文於此進行深究,勾勒出其理論體系與架構,而後從其著作中援引例證說明,以見其理論與實踐之關係。此乃本文之主體,亦為訓詁學最為重要之內容。
「形音義關係論」為清代訓詁學最具理論意義之議題,此期重要訓詁學者證成文字形、音、義之關係,建設一套完密之訓詁學原理,為後來之理論與實踐提供學理之依據。循此而論,本文依序闡述清代中葉學者對於「轉語」、「雙聲疊韻之字」、「假借」與「轉注互訓」之內涵及其在訓詁學史之意義。清代中葉學者「轉語」、「雙聲疊韻之字」之研究,與現代同源詞之研究有深刻之關係,為現代訓詁學研究者提供極具參考價值之成果,其中又以「雙聲疊韻之字」研究,最具學術特色;「假借」乃古籍閱讀最大之障礙,清人於此,深造所得,且形成一套研究經典假借之系統;「轉注互訓」之研究,為文字學史上聚訟之處,本文另闢討論視角,從訓詁學之角度探究「轉注互訓」說之理論內涵與學術意義,以為戴震、段玉裁之「轉注互訓」,實其訓詁學體系最重要之目的。
本文之結論,多有異於近現代學者之研究成果,非欲以唐突前人,乃就學術論學術,一切論述,皆有所本。蓋學術之真諦,乃在求真、求實,此亦本文所奉以為圭臬之準則。
This dissertation deals with the exege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of the exegetical studies movement in the mid-Qing era by looking closely at their theoretical endeavors and practice in this field. All discussion will be made by presenting and discussing material taken from their works in order to view their efforts in terms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scholarly environment of their times so that we may investigate their intellectual context objectively and in-depth.
In terms of my own academic stance, when discussing research related to exegetical studies, I propose not taking present academic norms as the gold standard of discussion. Instead, I prefer to try to place myself in the shoes, as it were, of scholars of the mid-Qing era in terms of how they thought and their own scholarly ideals. My intent is not a “return” to antiquity or an idealization of the past, but to discover the truth about such scholarship. The accuracy of such scholarship can no doubt be critiqued by current scientific methods and academic standards. But if we are unable to have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such scholarship in its own terms, much of the modern pronouncements and discourse about this scholarship will run the risk of falling into the trap of treating the past in terms of the present.
In terms of content, theoretical discussion will cover the following five topics that were central to exegetical studies during the Q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written characters,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derivative cognates” (轉語); characters with coupled initials and rhymes (雙聲疊韻之字); phonetic loans (假借); and exegesis using derivative cognates (轉注互訓). The first of these topics, the relation between characters,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will serve as the “essence” (體) , the basis for discussing the remaining four topics, which in turn act as its “function” (用). These topics will be first discussed thoroughly in order to sketch a theoretical system and framework. Subsequently, we will provide examples from individual works to see how theory was put into practice. The above, then, make up the subject of this dissertation as well as being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in exegetical studies.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haracter,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was the most theoretical issu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Influential scholars during this period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hree elements and developed a complete set of exegetical principles that served as the basis for latter efforts in the areas of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Based on studies in this area, we will go on to discuss what was involved in each of the other four topics and their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field of exegetical studies. There is, for instance, a strong relation between Qing dynasty scholars’ work in the areas of “derivative cognates”, “characters with coupled consonants or rhymes”, “phonetic loans”, and “exegesis using derivative cognates” and the modern research on cognates. Indeed, the work of these scholars provided many exceedingly useful points of reference for modern academics. Likewise, research on characters with coupled consonants or rhyme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highest level of scholarship. Phonetic loans, for their part, pose one of the greatest difficulties when reading ancient works, and work in this area on the part of Qing era scholars resulted in the creation of a system for dealing with phonetic loans in texts. Exegesis using derivative cognates, on the other hand, has historically been one of the thorniest issue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aleography. We offer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this issue by looking at its theoretical asp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egetical studies. In so doing, we show the work of Dai Zhen and Duan Yucai in this area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of their exegetical system.
Many of my conclusions are at odds with those of modern scholars. My intent is not to contradict earlier scholars, but rather discuss scholarship on its own terms so that each argument has a basis. Scholarship is the pursuit of truth and fact and that is the spirit in which this dissertation was written.
徵引文獻

1、本目分為「傳統古籍」與「現代著作」二類。「現代著作」之下又分為「專著」、「學位論文」、「單篇論文」三項。
2、「傳統古籍」略依四部分類,「現代著作」以作者姓氏筆畫為次。


壹、古籍之屬
一、經部
《周易注疏》,〔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
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55年。
《尚書古文疏證》,〔清〕閰若璩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尚書古注便讀》〔清〕朱駿聲著
《四庫未收書輯刊》,二輯,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影印民國二十四年華西國學叢書活字本
《毛詩注疏》,〔漢〕毛氏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
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55年。
《讀詩拙言》,〔明〕陳第著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毛詩重言》,〔清〕王筠著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詩類》,第69冊,影印咸豐二年賀容等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毛詩雙聲疊韻說》,〔清〕王筠著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詩類》,第69冊,影印咸豐二年賀容等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毛詩傳箋通釋》,〔清〕馬瑞辰著
北京:中華書局 1989年
《周禮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55年。
《儀禮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55年。
《禮記注疏》,[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
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55年。
《春秋左傳注疏》,[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
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55年。
《春秋三家異文覈》,〔清〕朱駿聲著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4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春秋左傳識小錄》,〔清〕朱駿聲著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25冊
《經典釋文彙校》〔唐〕陸德明著,黃焯彙校
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群經補義》,〔清〕江永著
《清經解》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
《經義述聞》,〔清〕王引之著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影印王氏家刻本
《通義堂經說》〔清〕徐灝著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群經總義》,第17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經學博采錄》,〔清〕桂文燦著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經解入門》〔清〕舊題江藩
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爾雅注疏》,〔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55年。
《駢雅訓纂》,〔明〕朱謀 撰,〔清〕魏茂林訓纂
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影印光緒十二年後知不足齋重刊瀹雅齋藏板
《爾雅翼》,〔宋〕羅願著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9年,據學津討原本排印
《爾雅正義》,〔晉〕郭璞注,〔清〕邵晉涵著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第187冊,影印天放樓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爾雅郭注義疏》,〔晉〕郭璞注,〔清〕郝懿行義疏,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第18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爾雅郝注刊誤》,〔清〕王念孫著
收入羅振玉輯《殷禮在斯堂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爾雅注疏箋補》,〔晉〕郭璞注,〔宋〕邢昺疏,〔清〕任基振箋補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第18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爾雅匡名》,〔清〕嚴元照著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第18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廣雅疏證》,〔清〕王念孫著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影印王氏家刻本
《廣雅疏義》,〔魏〕張揖著,〔清〕錢大昭疏義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第19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疊雅》,〔清〕史夢蘭著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第19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箋疏》〔漢〕揚雄著,〔清〕錢繹箋疏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第193冊 影印光緒庚寅紅蝠山房校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揚雄方言校釋匯證》〔漢〕揚雄著,華學誠匯證
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釋名匯校》,〔漢〕劉熙著,任繼昉匯校
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11月
《助字辨略》〔清〕劉淇著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7年,萬有文庫本
《經傳釋詞》,〔清〕王引之著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影印王氏家刻本
《說文通釋》,〔漢〕許慎著,〔南唐〕徐鍇通釋
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著,〔清〕段玉裁著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10月,影印經韻樓藏版
《說文解字義證》〔漢〕許慎著,〔清〕桂馥義證
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說文句讀》〔清〕王筠著
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說文釋例》〔清〕王筠著
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說文通訓定聲》〔清〕朱駿聲著
北京:中華書局,1984
《六書故》〔宋〕戴侗著,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影印永嘉黃氏敬鄉樓舊藏明影抄元刊本
《轉注古音略》,〔明〕楊慎著
收入李調元輯:《涵海》,《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第588冊,臺北:藝文
印書館,1968年
《六書統》,〔元〕楊恒著
《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字書之屬》,第20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本,1983年
《六書索隱》,〔明〕楊慎著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89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六書假借經徵》,〔清〕朱駿聲著
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玖輯,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影印清光緒十八年刻本
《佩觿》,〔宋〕郭忠恕著
《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字書之屬》第22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本1986年
《正字通》,〔明〕張自烈著
康熙九年刊本
《復古編》,〔宋〕張有著
《四部叢刊》三編,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宋精鈔本,1936年
《字詁義府合按》〔清〕黃生著,〔清〕黃承吉合按
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增修互註禮部韻略》,〔宋〕丁度等著〔宋〕毛晃、毛居正校勘修訂
收入《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韻書之屬》,第23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本,1986年
《韻補》〔宋〕吳棫著
《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第23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本,1983年
《毛詩古音考》〔明〕陳第著
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音論》〔明〕顧炎武著
收入《音學五書》,北京:中華書局 1982年
《唐韻正》〔明〕顧炎武著
收入《音學五書》,北京:中華書局 1982年
《古韻標準》〔清〕江永著
《音韻學叢書》,第11冊,臺北:廣文書局影印陸建瀛刻本,1966年
《聲類》,〔清〕錢大昕著
《嘉定錢大昕全集》,第1冊 南京:江蘇古籍出籍出版社 1997年
《聲類疏證》,〔清〕錢大昕著,郭晉稀疏證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詩音表》〔清〕錢坫著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第245冊,影印渭南嚴氏擁萬堂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詩雙聲疊韻譜》,〔清〕鄧廷楨著
《雙硯齋叢書》,民國十一年江寧鄧氏刊本
《許氏說文雙聲疊韻譜》,〔清〕鄧廷楨著
《雙硯齋叢書》,民國十一年江寧鄧氏刊本
《漢學諧聲》,〔清〕戚學標著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第24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二、史部
《四庫全書總目》,〔清〕永瑢等撰
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武英殿刻本,1989年
《續修四庫提要‧經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
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7月
《二十二史考異》〔清〕錢大昕著
收入《嘉定錢大昕全集》,第2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7年
《戴東原先生年譜》,〔清〕段玉裁著
收入《戴震文集‧附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資治通鑑補》〔宋〕司馬光著〔明〕嚴衍補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第336冊,影印光緒丙子年夏月思補樓校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三、子部
《春秋繁露義證》,〔東漢〕董仲舒著,〔清〕蘇輿義證
北京:中華書局,1992
《論衡校釋》,〔東漢〕王充著,黃暉校釋
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北齊〕顏之推著,王利器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993年
《學林》〔宋〕王觀國著
《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考之屬》第85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本,1986年
《夢溪筆談校證》〔宋〕沈括著,胡道靜校證
上海:上海古籍,1987年
《樹藝篇》〔元〕胡古愚著
《續修四庫全書‧子部‧農家類》第977冊,影印純白齋抄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焦氏筆乘》〔明〕焦竑著
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通雅》〔明〕方以智著
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影印清康熙姚文燮浮山此藏軒刻本
《讀書雜志》〔清〕王念孫著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影印王氏家刻本
《菉友蛾術編》〔清〕王筠著
《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59冊,影印咸豐庚申宋官疃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經史答問》〔清〕朱駿聲著
《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5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攀古小廬雜著》〔清〕許瀚著
《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6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東塾讀書記》〔清〕陳澧著
《四部備要‧子部》,據原刻本校刊,北京:中華書局,1920年

四、集部
《夾漈遺稿》,〔宋〕鄭樵著
《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據清吳省蘭《藝海珠塵》本
排印
《亭林文集》,〔明〕顧炎武著
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西河集》〔清〕毛奇齡著
《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32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本,1983年
《潛邱札記》,〔清〕閻若璩著
《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85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本,1983年
《松崖文鈔》,〔清〕惠棟著
《聚學軒叢書》,第二集,第九,清光緒劉世衍校刊本
《抱經堂文集》,〔清〕盧文弨著
民國十二年直隸書局影印乾隆五十六年抱經堂重刊本
《程瑤田全集》,〔清〕程瑤田著
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戴震全書》,〔清〕戴震著
合肥:黃山書社,2010年
《潛研堂集》,〔清〕錢大昕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嘉定錢大昕全集》,〔清〕錢大昕著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7年
《段玉裁遺書》,〔清〕段玉裁著
臺北:大化書局,1986年
《高郵王氏遺書》,〔清〕王念孫、王引之等著,羅振玉輯: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高郵王氏父子手稿》,〔清〕王念孫、王引之等,李宗焜編撰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年
《新編汪中集》,〔清〕汪中著
揚州:廣陵書社,2005年
《問字堂集》,〔清〕孫星衍著
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岱南閣集》,〔清〕孫星衍著
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校禮堂文集》,〔清〕淩廷堪著
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郝懿行集》,〔清〕郝懿行著
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焦循詩文集》,〔清〕焦循著
揚州:廣陵書社,2009年
《雕菰集》,〔清〕焦循著
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揅經室集》,〔清〕阮元著
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漢學師承記箋釋》,〔清〕江藩著,漆永祥箋釋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顧千里集》,〔清〕顧廣圻著
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夢陔堂文集》,〔清〕黃承吉著
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5月,國學集要初編本
《左海文集》,〔清〕陳壽祺著
收入〔清〕阮元、王先謙輯《清經解‧清經解續編》,第八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

《雙硯齋筆記》,〔清〕鄧廷楨著
《雙硯齋叢書》 據民國十一年江寧鄧氏刊本
《雙硯齋詩鈔》,〔清〕鄧廷楨著
《雙硯齋叢書》 據民國十一年江寧鄧氏刊本
《陶文毅公全集》,〔清〕陶澍著
《清代詩文集彙編》,第52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研六室雜著》,〔清〕胡培翬著
收入〔清〕阮元、王先謙輯《清經解‧清經解續編》,第八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
《傳經室文集》,〔清〕朱駿聲著
南林劉氏求恕齋刊本
《龔自珍全集》,〔清〕龔自珍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籀經堂類稿》,〔清〕陳慶鏞著
《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52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通義堂文集》,〔清〕劉毓崧著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影印南林劉氏求恕齋刊本
《陶樓文鈔》,〔清〕黃彭年著
《黔南叢書》本


貳、現代著作
一、專著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丁邦新:《中國語言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王國維:《王國維遺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3年
王 力:《中國語言學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同源字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清代古音學》,《王力文集》,第十二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
《王力語言學論文集》,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8月
王叔岷:《古書虛字廣義》,北京:中華書局 2007年
王俊義:《清代學術探研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 寧:《訓詁學原理》,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6年
王 寧主編:《訓詁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朱 星:《中國語言學史》,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朱星古漢語論文選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江舉謙:《說文解字綜合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出版社,1970年new window
朴興洙:《說文通訓定聲研究》,香港:香港文匯出版社,2006年
沈兼士:《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何佑森:《清代學術思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何九盈:《中國古代語言學史(新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何九盈:《語言叢稿》,香港:商務印書館,2006年
杜其容:《杜其容聲韻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李孝定:《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論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李曰剛:《辭賦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 19887年
李葆嘉:《清代上古聲紐研究史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
《漢語起源與演化模式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李 開:《戴震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漢語語言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年
李雄溪:《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年
李海生:《樸學思潮》,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吳雁南:《清代經學史通論》,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
吳澤順:《漢語音轉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6年
屈萬里:《先秦文史資料考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new window
周信炎:《訓詁學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周祖謨:《語言文史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周祖謨:《問學集》,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
周大璞:《訓詁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洪成玉:《古今字》,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年
洪 誠:《洪誠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尚 傑:《中西:語言與思想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林 尹:《文字學概要》,臺北:正中書局,1971年
林 尹:《訓詁學概要》,臺北:正中書局,1972年
邵敬敏:《現代漢語通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帥鴻勳:《六書商榷》,臺北:正中書局,1966年
胡樸安:《中國訓詁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年
胡繼明:《廣雅疏證同源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胡奇光:《中國小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唐 蘭:《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年
逢春田、梁苑、楊淑敏:《王力語言學詞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
柯明傑:《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
高 亨:《文字形義學概論》,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
高 明:《高明小學論叢》,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8
孫雍長:《訓詁原理》,北京:語文出版社,1997年
《轉注論(增補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10年
孫中運《論六書之轉注─揭開轉注字千古之迷》,北京:學林出版社,2011年
殷孟倫:《子雲鄉人類稿》,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
殷寄明:《語源學概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徐振邦《聯綿詞概論》,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年
徐道彬:《戴震考據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徐通鏘:《語言論─語義型語言的結構原理和研究方法》,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徐亮工編校:《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香港:三聯出版社,2001年
陳新雄、于大成主編:《文字學論文集》,臺北:西南書局,1979年
陳新雄:《古音學發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9年
《陳新雄語言學論學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陳祖武:《清儒學術拾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陳祖武:《乾嘉學派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陳其泰、李廷勇:《中國學術通史‧清代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盛 林:《廣雅疏證中的語義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郭在貽:《郭在貽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郭 瓏:《《文選‧賦》聯綿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陸宗達:《陸宗達語言學論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陸宗達、王寧:《訓詁與訓詁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許嘉璐:《未輟集─許嘉璐古代漢語論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章太炎:《檢論》,《章太炎全集》,第3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章太炎:《國故論衡》,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10年
章太炎:《訄書》,香港:三聯出版社,1998年
符定一:《聯綿字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1年。
張世祿:《中國古音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32年
張 亨:《荀子假借字譜》,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963年
張以仁:《張以仁語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張舜徽:《廣校讎略》,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張舜徽:《清人筆記條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張舜徽:《愛晚廬隨筆‧學林脞錄》,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舜徽:《鄭學叢著》,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5年
張舜徽《清儒學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舜徽:《霜紅軒雜著》,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張民權:《音韻訓詁與文獻研究》,北京:傳媒大學出版社,2004年
張民權:《宋代古音學與吳棫《詩補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黃 侃:《國學講義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黃侃國學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黃永武:《形聲多兼會意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65年
黃愛平:《樸學與清代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黃易青:《上古漢語同源詞意義系統研究》,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本,1920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華正書局,1979年
舒 懷:《高郵王氏父子學術初探》,武昌: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年
馮 蒸:《說文同義詞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楊家駱:《清儒易經匯解》,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全編‧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楊劍橋:《漢語音韻學講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楊薇、張志雲:《中國傳統語言文獻學》,武漢:崇文書局,2006年
董同龢:《董同龢先生語言學論文選集》,臺北:食貨出版社,1974年
董同龢:《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董蓮池:《段玉裁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虞萬里:《榆枋齋學術論集》,南京:江蘇古集出版社,2001年
漆永祥:《江藩與「國朝漢學師承記」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趙振鐸:《訓詁學史略》,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趙振鐸:《中國語言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趙克勤:《古代漢語詞匯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齊珮瑢:《訓詁學概論》,臺北:華正書局,1999年
廖海廷:《轉語─聲訓詞典》,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劉又辛:《通假概說》,成都:巴蜀書社,1983年
劉師培:《劉申叔遺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劉盼遂:《劉盼遂文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劉昭仁:《戴學小記─戴震的生平與學術思想》,臺北:秀威資訊,2009年
鄧文彬:《中國古代語言學史》,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蔡錦芳:《戴震生平及其作品考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6年
蔣紹愚:《古代漢語詞滙綱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鮑國順:《戴震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
蕭 璋:《文字訓詁論集》,北京:語文出版社,1994年
濮之珍:《中國語言學史》,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0年
龍宇純:《荀子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中國文字學(定本)》,臺北:五四書店,1996年
《絲竹軒小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薛正興:《王念孫、王引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魏建功:《古音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羅 熾:《方以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黨懷興:《六書故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鐘如雄:《說文解字論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二、學位論文
林慶勳:《段玉裁之生平及其學術成就》,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林尹、潘重規、陳新雄先生指導,1979年new window
林慧修:《陳奐之詩經訓詁研究》,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洪國樑先生指導,2006年
洪博昇:《段玉裁之尚書學》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洪國樑先生指導,2009年
馬偉成:《段玉裁轉注假借說之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朱岐祥、宋建華先生指導,2010年new window
陳玉玲:《漢賦聯緜詞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簡宗梧先生指導,2004年
陳志峰:《高郵王氏父子「因聲求義」之訓詁方法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寶三先生指導,2006年
郭乃禎:《戴震聲類表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新雄先生指導,1996年
鮑國順:《戴東原學記》,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高明、林尹先生指導,1978年new window
劉艷清:《清代六書學研究》,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博士學位論文,黨懷興指導,2010年
鐘如雄:《漢字轉注系統研究》四川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論文,宋永培指導,2004年

三、單篇論文
(一)期刊論文
方一新:〈試論廣雅疏證關於聯綿詞的解說部分的成就〉,《杭州大學學報》,1986年9月,第16卷,第3期
石雲孫:〈以字考經,以經考字─讀《說文解字注》後〉,《安慶師範學院學報》,1985年第4期
白兆麟:〈轉注說源流述評〉,《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1期
向光忠:〈審文字之增殖,究轉注之真諦〉,《南開學報》,1995年第2期
朱國理:〈試論轉語理論的發展歷史〉,《古漢語研究》,2002年第1期
汪耀楠:〈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的假借理論和實踐〉,《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4期
呂友仁:〈錢大昕與《說文》兩大家〉,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3期
沈懷興:〈「聯綿字」與語文學史上的相關名詞〉,《古漢語研究》,2007年第3期總第76期
李運益:〈關於戴震的《轉語二十章》〉,《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79年04期
李運富:〈王念孫父子的『連語』觀及其訓解實踐〉(上)、(下),分別刊於:《古漢語研究》,1990年第4期(總第9期)、1991年第2期,(總第11期)
李茂康:〈談談段玉裁的《釋名》校釋書稿〉,《文獻季刊》,2002年10月第4期
李淑萍:〈清儒古今字觀念之傳承與嬗變─以段玉裁、王筠、徐灝為探討對象〉,《文與哲》,2007年12月,第11期,new window
周法高:〈聯綿字通說〉,《文史哲學報》,1954年12月,第6期
周斌武:〈戴震對清代訓詁學的貢獻〉,《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1期
房建昌:〈程瑤田與果臝轉語記〉,《江淮論壇》,1983年,05期,
金小春:〈王念孫『連語』說等四種釋例及重評〈《杭州大學學報》,1989年3月,第19卷,第1期
林開甲:〈讀果臝轉語記〉,《渭南師專學報(綜合版)》,1990年,第2期
冒懷辛:〈論方以智的《通雅》〉,《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1期
姚小平:〈清代語言理論〉,《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年5月,第22卷,第3期
孫欽善〈以智與古文獻學〉《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5期,
殷煥先:〈聯綿字的書寫〉,《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2期
殷煥先:〈聯緜字簡論〉,《語海新探》,第四輯,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班吉慶:〈段注古今字理論的歷史貢獻〉,《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3月,
張壽林:〈三百篇聯綿字研究〉,《燕京學報》,第13期,1933年2月
陳雄根:〈從《廣雅疏證》看王念孫的聲轉理論及其實踐〉,《人文中國學報》,1989年》第20 期
陳雄根:〈王念孫連語理論探賾〉,《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90年,第21期。
崔 黎:〈合音現象簡論〉,《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
婁 毅:〈從方法論上看戴震的訓詁研究〉,《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年第1期
馮 蒸:〈古漢語同源聯綿詞試探─為紀念唐蘭先生而作〉,《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1期總第30期,26頁。
馮 蒸:〈「聲符表義」說與索緒爾的「音響形象」理論─論聲音的聯想性〉,《漢字文化》,1992年第4期
時建國:〈清代“小學”的發展和成就〉,《圖書與情報》,1998年第3期
楊一青:〈朱駿聲轉音理論初探〉,《古漢語研究》,1995年第2期,總第27期
蔣冀野、邱尚仁:〈段玉裁古音學的運用〉,刊入《江西教育學院學報》,1986年,02期
劉又辛:〈談談假借字、異體字、古今字 和本字〉,《西南師範學院學報》,1984年第2期
劉文清:〈訓詁學新體系之建構:從當前訓詁學研究之回顧與反思談起〉,《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2期,2005年5月new window
劉文清〈《毛詩箋》「之言」術語析論〉,《臺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11年12月new window
濱口富士雄著,盧秀滿譯:〈王念孫訓詁之意義〉,《中國文哲通訊》,十卷,第一期,2000年new window
黨懷興:〈聲紐:漢語「音轉」問題的關鍵〉,《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6期,2002年11月
鐘如雄:〈近現代「轉語」方法論之推闡〉,《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2004年
鐘如雄:〈『六書』轉注研究的歷史回顧〉,《史學月刊》,第10期, 2011年
顧之川:〈《通雅》對轉語的運用〉,《古漢語研究》,第2期,1989年

(二)研討會與論文集論文
何大安:〈聲韻學中的傳統、當代與現代〉,《聲韻論叢》第十一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張素卿:〈「經之義存乎訓」的解釋觀念─惠棟經學管窺〉,《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2月
黃愛平:〈清代漢學流派析論〉,《清代揚州學術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劉文清:〈從惠棟《九經古義》論其「經之義存乎訓」的解經觀念〉,收入鄭吉雄、佐藤鍊太郎主編:《臺日學者論經典詮釋中的語文分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