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孟子「成德之教」的再詮釋--從當代孟子學的詮釋爭議到孟子人性論的重建
作者:魏敏慧
作者(外文):WEI, MIN-HUI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袁保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孟子人性論成德之教實存哲學主體性MenciusTheory of Human NatureVirtues CultivationPhilosophy of ExistenceSubjectiv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文嘗試透過對當代重要的孟子研究成果之回顧與反省,從中對比其異同,通過詮釋學的反省,將孟子人性論的實踐意涵召喚出來,使理解、詮釋,落實到具體生活實踐中。
本文撰述內容,主要順著以下三個議題展開:
1、孟子的人性關懷裡,是否涵蘊著某種形上學?這種形上智慧又具
有什麼型態,足以與西方傳統形上學有所區別。
2、孟子人性論是一種主體性哲學,還是一種接近海德格實存哲學進
路的人性觀?
3、辨識孟子成德之教,究竟是一種「規則倫理」?還是「德性倫
理」?還是有其他的詮釋進路。
筆者試圖透過對比對前輩研究成果之回顧與反思,提出不同的詮釋,最主要是要跳脫西方哲學思考脈絡,不採用西方本質主義理路,因為「主體性」這個近代西方哲學概念,容易引起誤解,嘗試從「人如何成德」的這個脈絡出發,回到孟子文本進行解讀。孟子的「性」不是被給定的概念,而是不斷向歷史典範人物學習、實踐的過程,涵蓋人的存在的整個生涯,強調其動態的、不斷發展轉化的生命歷程,故將孟子的人性論理解為一種重視實踐、教養、教化,關懷人如何實現自我的生命的學問,將孟子思想義理型態判定為「成德之教」。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contemporary reviews and reflections on Mencius Studies, to call for the practical meaning of his “Virtues Cultivation,” and to implement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s into everyday life.
It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following three issues:
1. It asks whether Menciu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has the Metaphysical connotations. What is the uniqueness of the Mencius Metaphysics, which can be differentiated from the Western Metaphysics?
2. It asks also whether Menciu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s a philosophy of “Subjectivity” or an approach to Heideggerian Existence Philosophy.
3. Then, it asks whether Mencius Virtues Cultivation is a kind of “Normative Ethics” or “Virtue Ethics.” Are there other possible interpretations of it?
In this dissertation, I try to review the achievements of Contemporary Mencius interpretations and go a step further for a different view. Instead of taking it in the sense of Western theories of “Essentialism” or “Subjectivity,” I re-examine Mencius texts and explore the contexts of “how people cultivate virtues.” In this sense, Mencius idea of “nature” is not a given idea, but a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from role models in past dynasties. It covers one’s whole life and features the dynamic and ever-transforming process. In conclusion, this dissertation reads Mencius Theory of Human Nature—Mencius Virtues Cultivation—a life philosophy of self-realization, which gives weight to practice, cultivation and enlightenment.
參考書目
一、傳統文獻
漢.司馬遷,裴駰等三家注:《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8月。
三國.王弼:《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9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2008 年 10 月。
清.焦循:《孟子正義(上)》,(沈文卓點校)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 年。清.焦循:《孟子正義(下)》,(沈文卓點校)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 年。

二、近人論著
(一)、中文專著
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編:2008
《儒家思孟學派論集》,濟南:齊魯書社。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 2004 《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
王慶節 2009 《解釋學、海德格爾與儒道今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
王慶節 2016 《道德感動與儒家示範倫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石元康 1998 《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臺北:東大圖書股
份有限公司。
牟宗三 1970 《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
牟宗三 1987 《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牟宗三 1990 《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1996 《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1998 《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2000 《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2000 《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2002 《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2009 《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
牟博 編 2002 《中西哲學比較研究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明輝 1990 《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李明輝 1991 《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文津出版社。
李明輝 1994 《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中
國文哲所。
李明輝 1994 《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
所籌備處。
李明輝編 1995 《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
李明輝編 1997 《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
李明輝 1998 《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總論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
文哲所。
李明輝 2001 《孟子重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明輝編 2008 《儒家經典詮釋方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晨陽 2005 《道與西方的相遇:中西比較哲學重要問題研究》,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李瑞全 2013 《儒家道德規範根源論》,新北市:鵝湖月刊社。
李澤厚 2008 《新版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杜維明主編:2008《思想‧文獻‧歷史‧思孟學派新探》,北京:北京大
學出版社。
杜維明 2014 《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股
份有限公司。
何淑靜 1988 《孟荀道德實踐理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余紀元 2009 《德性之鏡──孔子與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北京:中國
人民大學出版社。
沈清松 1985 《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沈清松 1992 《傳統的再生》,臺北:業強出版社。
唐君毅 1986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1986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1986 《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1989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1992 《人生之體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1993 《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1993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1998 《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2000 《人文精神之重建》,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2002 《道德自我之建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2005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唐君毅 2006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徐復觀 1987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袁保新 1991 《老子哲學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
袁保新 1992 《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
社。
袁保新 2008 《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家》,臺北:臺灣學生
書局。
陳榮華 1998 《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北:明文書局。
陳榮華 2008 《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陳榮華 2011 《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三民書局。
張世英 2007 《天人之際:中西哲學的困惑與選擇》,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汝倫 2008 《中西哲學十五章》,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張祥龍 2011 《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修訂
第3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郭齊勇主編 2013 《儒家文化研究 第六輯》,臺北:生活‧讀書‧新知三
聯書店。
梁濤 編著 2010 《孟子解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勞思光 1986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
勞思光 1986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臺北:三民書局。
彭國翔 2009 《儒家傳統與中國哲學:新世紀的回顧與展望》,河北:河
北人民出版社。
黃俊傑 1991 《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俊傑編 1995 《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
黃俊傑 2006 《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
黃俊傑編 2006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國立台灣大
學出版中心。
黃俊傑 2010 《孟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俊傑 2014 《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
心。
黃慧英 1995 《道德之關懷》,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傅佩榮 1985 《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傅佩榮 1993 《儒家哲學新論》,臺北:業強出版社。
傅佩榮 2007 《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臺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傅偉勳 1999 《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
公司。
楊伯峻譯注 1990 《孟子譯注》,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楊澤波 2010 《孟子性善論研究(修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劉述先 2010 《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構與詮釋》,臺北:萬卷樓圖書。
劉笑敢 2009 《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
印書館。
錢穆 1981 《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鍾彩鈞 編 1999 《傳承與創新》,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
處。

(二)、外文譯著
(美)安樂哲(Roger T.Ames)、(美)江文思(James Behuniak Jr.)編
,梁溪 譯 2005 《孟子心性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美)安樂哲(Roger T. Ames)著,彭國翔譯 2006 《自我的圓成:中
西互鏡下的古典儒學與道家》,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美)安樂哲(Roger T. Ames)著,溫海明等譯 2009 《和而不同──
中西哲學的會通》,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美)安樂哲(Roger T. Ames)、郝大維(David L. Hall)著,彭國翔
譯 2011 《切中倫常──《中庸》的新詮與新譯》,北京:中國社
會科學出版社。
(英)阿拉斯戴爾‧麥金太爾(Alasdair Chalmers MacIntyre)著,宋
繼杰譯 2011 《追尋美德──道德理論研究》,南京:譯林出版社。
(美)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 Ames)著,施忠連
譯 1999 《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德)康德(Immanuel Kant)著,牟宗三譯 1983 《康德的道德哲學》,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德)康德(Immanuel Kant)著,李明輝譯 2005 《道德底形上學之基
礎》,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德)康德(Immanuel Kant)著,李明輝譯注 2015 《道德底形上學》,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英)葛瑞漢( Angus Charles Graham)著,張海晏譯 2013:《論道者
──中國古代哲學論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三、期刊論文
王其俊<大陸當代孟子性善論研究述評>,《孔孟學報》第92期,2014
年9月。
吳啟超〈當代新儒家與英語哲學界對孟子之「擴充」及「端」 的詮釋─
─以牟宗三、唐君毅與 黃百銳、信廣來為例〉,《鵝湖學誌》第
52期,2014年6月。
杜維明<試談中國哲學中的三個基調>,《鵝湖月刊》第7卷第7期,1982
年1月。
何淑靜<孟、告、荀與亞里斯多德對「人性與道德」一關係之看法比較>,
《鵝湖學誌》第23期,1999年12月。
何淑靜<亞里斯多德與孟子:幸福與成聖>,《中國文化月刊》第238
期,2000年1月。
何淑靜<論亞里斯多德與孟子的「福」概念>,《鵝湖月刊》第28卷5期,
2002年11月。
林安梧、傅佩榮<人性『善向』論與人性『向善』論──關於先秦儒家
人性論的論辯>,《鵝湖月刊》第19卷第2期,1993年8月。
英冠球<《孟子》反映的倫理學型態-從德性倫理學的觀點看>,《哲
學與文化》第37卷第5期,2010年5月。
袁保新〈當代儒學詮釋的分化及其省察〉,《宗教哲學》第 53 期,2010年
9 月。
袁保新〈中國哲學的特質在於主體性嗎?-試論儒學在後現代語境中的
自我定位〉,《鵝湖學誌》第 51期,2013年12月。
袁保新〈先秦儒學成德之教的現代詮釋與商榷─兼論儒學如何與廿一世
紀人類文明接榫〉,《孔孟學報》第92期,2014年9月。
袁保新〈人性與歷史-從當代儒學的詮釋爭議到孟子人性論的新試探〉,
《宗教哲學》,第82期,2017年12月。
高柏園〈論牟宗三先生「逆覺體證」義之運用〉《鵝湖月刊》第259 期,
1997年1月。
高柏園 〈論牟宗三先生《圓善論》的孟子學〉,《鵝湖月刊》第360 期, 2005
年6月。
陳榮華〈海德格在世存有( In-der-Welt-sein)與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
《揭諦》第14期,2008年2月。
勞思光〈對中國哲學研究之省思--困境與出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 20卷第 2 期,2010 年 6 月。
傅佩榮〈朱熹對儒家人性論思辨之商榷〉,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主辦「傳
統中國哲學論辯之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10月
26-27日),頁1.9-1.13。
傅佩榮〈存在與價值之關係問題〉,《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15期,
1992年1月。
傅佩榮〈孔子論人性與群我關係〉,《東吳哲學學報》第1期,1996年3月
傅佩榮〈重新詮釋孔子的「仁」〉,《哲學雜誌》第6期,1993年9月。
傅佩榮、林安梧〈「人性向善論」與「人性善向論」――關於先秦儒家人
性論的論辯〉,《鵝湖月刊》第19卷2期,1993年6月。
楊儒賓〈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從有限的人性論看牟宗三的社會
哲學〉,《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 4期,1988 年 12 月。
楊儒賓〈《孟子》的性命怎麼和天道相貫通的〉,《宋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
文集》,2006年。
鄒琴〈讀劉述先先生的「孟子心性論的再反思」〉,《鵝湖月刊》第42
卷2期,2016年8月。
簡良如:〈性善論的成立-《孟子‧告子上》前六章人性論問題分析〉,《臺
大文史哲學報》第71期, 2009年 11月。
蕭振聲〈論人性向善論──一個分析哲學的觀點〉,《中央大學人文學報》
第51期,2012年7月。
四、學位論文
姜達《原始儒家的基礎倫理學——從海德格基礎存有學重塑儒學詮釋架
構的一項試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羅惠齡《當代《孟子》人性論的省察──以漢學家的詮釋所展開的反思》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
五、報章
劉述先:<牟宗三先生全集出版在今日的意義>,《聯合報》,E 7版,2003
年5月3日。
蔡世昌:<比較哲學視域中的孟子「人性」概念 以安樂哲與華藹仁的爭
論為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8月12日第3版《文
化》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