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成德之教--《荀子》文獻中「禮」的再探索
書刊名:孔孟學報
作者:陳哲儒
作者(外文):Chen, Che-ju
出版日期:2016
卷期:94
頁次:頁85-110
主題關鍵詞:荀子主體性成德之教性惡孟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69
  • 點閱點閱:132
期刊論文
1.陳哲儒(2015)。天在荀子思想中意涵的再省察。衍學集,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哲儒(20140400)。荀子新探--從當代荀子詮釋的省察說起。孔孟月刊,52(7/8)=619/620,18-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熾成(2012)。荀子乃性樸論者,非性惡論者。邯鄲學院學報,22(4),24-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梁濤(2013)。荀子對「孟子」性善論的批判。中國哲學史,2013(4),33-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貝淡寧、洪浩(2007)。為弱勢者而設計的禮:從荀子到現代社會。求是學刊,200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又銘(20061200)。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漢學研究集刊,3,33-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蔡錦昌(2006)。「不若」說變成「基於」說--檢討臺灣的荀子研究。荀子研究的回顧與開創國際學術研討會,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文獻所 。斗六: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牟宗三(2006)。名家與荀子。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復觀(2007)。中國人性論史。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柯雄文、賴顯邦(1990)。倫理論辯--荀子道德認識論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錦昌(1996)。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與古代思想新論。臺北:唐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牟宗三(20060300)。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路德斌(2010)。荀子與儒家哲學。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Nivison, David S.、Van Norden, Bryan W.、周熾成(2006)。儒家之道:中國哲學之探討。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先謙(2003)。荀子集解。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熹(2003)。四書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梁濤(2008)。郭店楚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迎年(2013)。能定能應,夫是之為成人--荀子的美學精神。上海:上海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牟宗三(20000000)。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佐藤將之(20150000)。荀學與荀子思想研究:評析.前景.構想。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來(2009)。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唐君毅(2006)。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勞思光(2005)。新編中國哲學史。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廖名春(2012)。荀子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Wong, David B.(2000)。Xunzi on Moral Motivation。Virtue, Nature, and Moral Agency in the Xunzi。Hackett。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