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維美學思想及其美育應用
作者:張美鈴
作者(外文):Mei-Ling Hung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指導教授:李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王維禪宗美學美感教育Wang WeiZenAestheticsAesthetic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研究者深受禪宗藝術的吸引,體認生活禪修寫作的美感,由此跳脫宗教義理,認識生活禪修與藝術創作的關係。因此萌念研究藝術家的創作,作為理論指導實務應用的依據,決定以詩畫禪合一的王維進行研究。蒐集前人研究王維的資料,發現王維以詩歌文學敘事生命故事,美學思想如何在現代美育應用研究闕遺。於是以組詩排序王維的生命歷史,繼而以詩歌文本應用詮釋方法,探究詩歌言的意義,釐清王維美學思想,建立王維的美學思想系統之際,發現王維禪修應用於創作,如同研究者實際禪修寫作的體驗,故以所知天台宗的觀法,同理王維禪修創作的過程,逐漸完成以下研究目的:一、爬梳王維的時代特徵,理解王維參與藝術與宗教文化的才華,以及產生仕隱心理的因素,還有仕隱生活的情調。二、王維詩歌的思想內涵,如何體現唐代儒道釋合一,以及王維閱讀經典產生哪些影響,例如性格、心理、價值觀、審美觀、藝術觀、創作風格、對社會觀察的描述,言如何反映精神心理狀態,禪修與詩畫創作的關係,如何禪藝合流體現文藝理論並且自我超越。三、王維美學的審美規準,如何自我實踐中國真、淡、悟的美學精神,體現中國對藝術家的最高要求,達到內外統一、文如其人的境界。四、王維美學思想的美育應用,不是複製王維的時代背景或生活經驗,而是汲取王維禪修創作經驗作為教學參酌,以研究者作為美育教師,寫作教學實例,現身說法體驗實踐禪式美育應用的經驗,讓本文呈現有體有用的研究結果,進而提出結論與建議。
The researcher is deeply attracted by the art of Zen and has experienced the aesthetics of Zen writing, allowing the researcher can see more than mere religious creeds and come to know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aily practice of Zen and artistic creation. As a result, an idea of studying creative works of artists sprouted in the researcher’s mind, and this idea was taken as the basis for theory instruction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s. Wang Wei, who combined his poetries and paintings with Zen, was chosen as the subject. By collecting previous studies on Wang Wei, the researcher could see how Wang Wei illustrated his own life stories with poetic literatures, as well as how aesthetic ideas are lacking in modern aesthetic education, application, and studies; the researcher therefore put the poetries of Wang Wei in certain a sequence to see his life stories, and then utilized hermeneutics on the poetic texts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meanings of his works as well as to clarify the aesthetic ideas of Wang Wei. While establishing Wang Wei’s aesthetic system,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Wang’s application of Zen practices on creative works was just the same as the researcher’s actual experience of Zen writing. Starting from vipaśyanā of the Tiantai School, of which the researcher has some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Wang Wei’s Zen creation was reviewed to fully see the following study items step by step:
1.How Wang Wei’s talents in engaging with artistic and religious cultures would be in his era as well as the factors and sentiment of his seclusion.
2.The connotations of Wang Wei’s poetic works; the scriptures that influenced his personalities, mentalities, values, aesthetic perspectives, artistic values, creation style, and illustrations of social observation; how these reflected his mindsets and creations; how he combined Zen and art to bring artistic theories into reality and surpassed his former self.
3.Wang Wei’s aesthetic criteria; how he fulfilled the aesthetic spirits of authenticity, plainness, and realization with realistic creative works and reached the goal of unifying inner minds and external expressions, which is the highest request for Chinese artists.
4.The applic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based on Wang Wei’s ideas; applying it doesn’t mean to reproduce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where Wang Wei was at or his life experiences, but to absorb the meaning of his Zen creations as the reference for teaching.
As a lecturer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he researcher shared the experiences of applying Zen o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person while also presented practical and useful study results for subsequent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丁敏(1996)。佛教譬喻文學研究。臺北市:東初。
戈國龍(2001)。《摩訶止觀》之「圓頓」義。載於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發行),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四冊)(頁1-43)。高雄市: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方永泉(2015)。詮釋學理論與教育研究的關係:以呂格爾的詮釋學理論為例。載於潘慧玲(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191-222)。臺北市:心理。
方立天(2001)。佛教與中國文化。普門學報,3,1–19。
方能御(1993)。道德發展心理學(原作者:McLean, George F.; Knowles, Richard T.)。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水月齋主人(2000)。禪宗師承記。臺北市:圓明。
王伯敏(1997)。中國繪畫通史。臺北市:東大圖書。
王克儉(1997)。文學創作心理學。北京市:中央人民大學。
王志清 (2015)。王維詩選。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更生(1997)。文心雕龍讀本。臺北市:文史哲。
王忠林(2015)。新譯荀子讀本。臺北市:三民。
王美緒(編)(2010)。圖解心理學。臺北市:華威國際。
王家琪(2012)。王維接受史:以唐宋為主。臺北市:文津。
王啟興(1988)。唐代詩人和音樂:唐詩繁榮和唐代藝術的關係初探之一。武漢
大學學報,77,45-54。
王國瓔(2016)。中國文學史新講。臺北市:聯經。
王進祥(1979)。論語故事(原作者:下村湖人)。臺北市:國家出版社。
王運熙、顧易生(編)(1991)。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市:五南。
王耀庭(2017)。右丞筆通妙,人物奪真:傳世唐王維〈伏生授經圖〉之名物考與斷代。典藏古美術,296,118-127。
皮述民(1999)。王維探論。臺北市:聯經。
皮朝綱(1995)。禪宗的美學。高雄市:麗文文化。
任亞輝、楊廣學(2005)。超個人心理治療。山東市:人民出版社。
伍曼麗(編)(2000)。舞蹈欣賞。臺北市:五南。
印順(1998)。中國禪宗史。新竹市:正聞出版。
朱光潛(2001)。西方美學史。臺北市:頂淵。
朱光潛(2005)。文藝心理學。上海市:復旦大學。
朱侃如(2004)。焦慮的意義(原作者:Rollo May)。新北市:立緒文化。
朱錦雄(2015)。初唐文學集團與宮廷詩風的發展。彰化師大國文學誌,31,201-217。
何永清(2013)。《論語》「里仁為美」析論。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41,1-22。
吳汝鈞(編)(1994)。佛教思想大辭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吳怡(1996)。新譯老子解譯。臺北市:三民。
吳啟禎(2008)。王維詩的意象。臺北市:文津。
吳肅森(1995)。論王維詩歌的音樂美學特質。載於師長泰(編),王維研究(第二輯)(頁116-130)。西安市:三泰出版社。
呂昇陽(2018)。王維山水詩中的禪宗思想探析。南臺人文社會學報,18,75-107。
呂明、陳紅雯(譯)(1992)。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原作者:Goble, F.G.)。臺北市:師大書苑。
呂春盛(2007)。魏晉南朝的「溪族」與陶淵明的族屬問題。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7,1-26。
呂興昌(1997)。奔騰與內斂:盛唐詩歌。載於蔡英俊(編),意象的流變(頁155-202)。臺北市:聯經。
宋珮(2009a)。看!身體怎麼說話(原作者:Gillian Wolfe)。臺北市:維京國際。
宋珮(2009b)。觀察畫裡的光(原作者:Gillian Wolfe)。臺北市:維京國際。
李中華(1997)。六祖壇經新譯。臺北市:三民。
李元洛(1990)。詩美學。臺北市:東大。
李如珊(2017)。跟著王維去賞畫:唐代山水畫的類型與發展。典藏古美術,296,100-105。
李安德(1998)。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臺北市:桂冠。
李奉儒(2014)。教育哲學研究之詮釋學方法。載於林逢祺、洪仁進(編),教育哲學:方法篇(頁45-76)。臺北市:學富文化。
李長之(1999)。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市:里仁。
李紅霞(2017)。唐代隱逸與文學。臺北市:商務印書館。
李崗(2008)。情緒轉化的美學省思:Differend。載於崔光宙、饒見維(編),
情緒轉化:美學與正向心理的饗宴(頁67-99)。臺北市:五南。
李崗(2016)。美學與美育。載於簡成熙(主編),新教育哲學(頁199-232)。臺北市:五南。
李崗(2017)。教育美學:靈性觀點的藝術與教學。臺北市:五南。
李崗(2018)。臺灣美育應用再商榷:以《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為核心的討論。臺灣教育哲學,2(2),1-19。
李淑珺(2003)。生命的哲思(原作者:A. C. Grayling)。臺北市:心靈工坊。
李淼(1993)。禪宗與中國古代詩歌藝術。高雄市:麗文文化。
李寶玲(2006)。唐代長安佛寺詩歌的寫作風格。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2,153-168。
杜繼文、任繼愈(編)(1995)。佛教史。臺北市:曉園。
沈子丞(2020)。歷代論畫名著彙編。臺北市:世界書局。
周淑卿(2014)。藝術為文本的研究方法:A/r/tography。載於林逢祺、洪仁進
(編),教育哲學:方法篇(頁183-200)。臺北市:學富文化。
林芳兒(2006)。朗誦讓腦袋變聰明了(原作者:川島隆太)。臺北市:尖端。
林真如、夏荷立(譯)(1999)。莫札特效應:音樂身心靈療法(原作者:Don Campbell)。臺北市:先覺出版。
林啟彥(編)(1994)。中國學術思想史。臺北市:書林。
林淑真(2004)。王維輞川詩歌「人物」 在詩景之構圖、作用與體現。國文學誌,9,41-73。
林逢祺(2004)。教育規準論。臺北市:五南。
林逢祺(2008)。美學概論(原作者:Dabney Townsend)。臺北市:學富文化。
竺家寧(2017)。語言風格之旅。台北:新學林
邱上真(2003)。Piaget認知發展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校閱主編)
學習與教學新趨勢(頁86-95)。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金五德(1995)。王維詩中的女性形象。載於師長泰(編),王維研究(第二
輯)(頁226-238)。西安市:三泰出版社。
侯迺慧(1991)。詩情與幽境。臺北市:東大。
俞國良、雷霆、張登印 (2000)。社會心理學導論(原作者:William McDougall)。
臺北市:昭明出版社。
姚衛群(2001)。佛教的般若思想及其在中國的發展。載於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發行),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四冊)(頁45-453)。高雄市: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星雲(1995)。佛教叢書之一:教理。高雄市:佛光出版社。
姜義華(2020)。新譯禮記讀本。台北市:三民書局。
洪修平(1994)。中國禪學思想史。臺北市:文津。
洪惠鎮(2004)。吳道子、王維。河北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洪靳剛(1994)。語言發展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洪蘭(2008)。改變是大腦的天性(原作者:Norman Doidge, M. D)。臺北
市:遠流。
胡旻(2016)。王維研究的多元路徑及英譯本評述:以北美漢學為考察物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胡經之(2003)。西方文藝理論名著教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韋政通(1981),中國思想史。臺北市:大林
凌越(2008)。傾聽:創造100分人生的秘密。新北市:漢皇。
徐宗林(1989)。文化與教育。臺北市:文景。
徐復觀(1997)。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市:學生書局。
袁行霈(1989)。中國詩歌藝術研究。臺北市:五南。
袁行霈(1994)。盛唐的山水詩。載於褚斌傑、公木(編),中國文學史百題
(頁389-398)。臺北市:萬卷樓。
袁行霈(2005)。唐詩風神及其他。香港:城市大學。
高柏園(2001)。禪師的美感經驗及其治療意義。載於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主辦),第七屆文學與美學學術研討會(頁371-388)。
康全誠(2001)。南朝宮體詩說:兼論蕭綱與庾信宮體詩之特色。遠東學報,
19,568-578。
張育英(1994)。禪與藝術。臺北市:揚智。
張欣雲、胡因夢(2004)。耶穌也說禪(原作者:Kenneth S. Leong)。臺北
市:心靈工房。
張法(2007)。美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張紅雨(1996)。寫作美學。高雄市:麗文文化。
張美惠(1996)。EQ(原作者:Daniel Goleman)。臺北市:時報文化。
張美蘭(1998)。禪宗語言概論。臺北市:五南。
張健(編)(1997)。大唐詩佛:王維詩選。臺北市:五南。
張進、侯雅文、董就雄(2014)。王維資料彙編。北京:中華。
張筠(2017)。文人嚮往的夢幻別墅:王維〈輞川圖〉的藝術文化史淺談。典
藏古美術,296,106-111。
張靜二(1994)。文氣論詮。臺北市:五南。
曹俊峰(2003)。康得美學導論。臺北市:水牛。
梁福鎮(2009)。普通教育學:人物與思想。臺北市:師大書苑。
莊申(1971)。王維研究。香港:萬有。
莊稼嬰、默瑞.湯瑪斯、汪欲仙(1987)。兒童發展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連清吉(2001)。中國文學中的情意世界。載於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
第七屆文學與美學學術研討會(頁239-254)。
郭永玉(2002)。精神的追尋:超個人心理學及其治療理論研究。上海市:華中
師範大學。
郭芳(2017)。釋放想像:教育、藝術與社會變革(原作者:Sarah Maxine Greene)。
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
陳允吉(1979)。王維〈雪中芭蕉〉寓意蠡測。上海復旦大學學報,1,81-86
陳引馳(2002)。隋唐佛教與中國文學。南昌市:百花洲文藝。
陳仲庚、張雨新(編)(1889)。人格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陳品秀(2010)。與自己的心靈對畫:三隻筆畫出你的生活禪(原作者:
Heather C. Williams)。臺北市:臉譜。
陳峰津(2011)。杜威教育思想與教育理論。臺北市:五南。
陳進傳(2017)。試論陶淵明飲酒的情境。佛光人文學報,創刊號,1-61。
陳傳席(1997)。中國繪畫理論史。臺北市:三民書局。
陳滿銘(2002)。章法學論粹。臺北市:萬卷樓。
陳慧劍(2016)。維摩詰經今譯。臺北市:東大。
陳鐵民(2009)。王維詩文集新譯。臺北市:三民。
陸尊梧、李志江(編)(1998)。歷代典故辭典。臺北市:建宏。
傅及光(2015)。唐代飲食文化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高雄市。
傅紹良(1999)。盛唐文化精神與詩人人格。臺北市:文津。
喬繼堂(1993)。中國歲時禮俗。臺北市:百觀。
游家政(2014)。詮釋學與教育研究。載於賈馥茗、楊深坑(編),教育學方
法論(頁65-81)。臺北市:五南。
黃可萱(編)(2020)。你不可不知道的101位中國畫家及其作品。新北市:
高談文化。
黃光雄(編)(2000)。教學理論。高雄市:復文圖書。
黃敬家(2009)。禪觀與詩境:禪修體驗對唐代詩人創作方法的啟發。新竹教
育人文教育學報,2(1),153-174。
黃慶萱(2000)。修辭學。臺北市:三民。
黃錦鋐(2003)。莊子讀本。臺北市:三民。
黃懺華(1996)。佛教各宗大綱。臺北市:天華。
楊文雄(1988)。詩佛王維研究。臺北市:文史哲。
楊軍(1988)。〈雪中芭蕉命意辨〉。陝西師大學報,2,126-127
楊廣學(2003)。心理治療體系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葉太平(1998)。中國文學之美學精神。臺北市:水牛。
葉朗(1996)。中國美學史。臺北市:文津。
葉楚傖(編)(1991)。中國文學批評論文集。臺北市:正中。
葛兆光(1995)。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九世紀。北京市:北京大學。
董其昌(2017)。畫禪室隨筆。揚州市:廣陵書社。
董群(2007)。禪與創新。臺北市:東大。
廖堯震(2017)。漁村、小雪山的密碼:王詵的〈漁村小雪圖〉。典藏古美術,
296,115-117。
褚斌傑(1991)。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市:學生書局。
趙殿成(箋注)(1962)。王摩詰全集箋注(原作者:王維)。臺北市:世界
書局。
劉大杰(2001)。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市:華正。
劉友冰(2002)。中國大陸五十年來古典文學研究觀念的演進及思考:以唐代文學研究為主。逢甲人文社會學報,4,15-45。
劉昌元(2005)。西方美學導論。臺北市:聯經。
劉美燕(2018)。唐詩與酒。吉林:暨南大學。
劉衍文、劉永翔(1995)。文學鑑賞論。臺北市:紅葉。
劉衛林(2019)。中唐詩境說研。臺北市:萬卷樓。
劉衛星(1993)。中國佛教文學(原作者:加地哲定)。高雄市:佛光。
劉燁(2008)。馬斯洛的智慧:馬斯洛人本哲學解讀(原作者:Abraham
Harold Maslow)。臺北市:正展。
潘德榮(1999)。詮釋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蔡日新(2002)。禪之藝術。臺北市:文津
蔡玲婉(2003)。盛唐送別詩的審美內涵。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5-
54。
蔡秋桃(1996)。幼稚教育課程通論。臺北市:五南。
蔡英俊(1995)。比興、物色與情境交融。臺北市:大安。
蔡振念(2009)。論唐代樂府詩之律化與入樂。中山人文學報文與哲,15,61-
98。
鄭正慶(1998)。佛教經典傳播之環結:經變。載釋曉雲(編),現代經辨圖
(頁89-112)。臺北市:原泉。
鄭志明(2001)。太上洞玄步虛章:談步虛詞的神人交感。載於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七屆文學與美學學術研討會(頁187-212)。
鄭海文、馬瑤(2017)。隋唐長安尼寺營建的原因及功能初探。禪與人類文明
研究,2,19--34。
蕭麗華(1997)。唐代詩歌與禪學。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錢谷融、魯樞元(編)(2003)。文學心理學。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靜一居士(編)(2005)。禪的智慧。北京市:中國長安出版社。
謝冰瑩等(編)(2018)。四書讀本。臺北市:三民。
簡錦松(2012)。現地研究下之輞川圖、輞川集與輞川王維別業傳說新論。臺
大文史哲學報,77,115-166。
魏慶之(2005)。詩人玉屑。臺北市:世界。
羅志仲(2003)。影響中國的26個名僧。臺中市:好讀。
關津(1991)。珍珠(原作者:Helme Heine)。臺北市:上誼。
釋惠洪(1990)。冷齋夜話。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釋曉雲(1987)。天臺宗論集。臺北市:原泉。
釋曉雲(1991)。佛教藝術講話。臺北市:原泉。
釋曉雲(1994)。中國畫話。臺北市:原泉。
釋曉雲(1996)。禪詩禪師。臺北市:原泉。
釋曉雲(1997)。佛教與時代。臺北市:原泉。
釋曉雲(1998)。佛禪之源。臺北市:原泉。
龔卓軍、石世明(2001)。自由與命運(原作者:Rollo May)。臺北市:立緒
文化。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