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先秦秦漢隱士對國家興衰與軍事成敗之影響
作者:郝逸杰
作者(外文):HAO,I-CHIEH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羅獨修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隱士隱逸仕隱HiddenHermitageReclu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隱士作為中國文化的特色之一,其出現時間可推至黃帝時期。
隱士的出現,並不意味隱逸思想已然成型。中國隱逸思想的出現,是孔子提出「無道則隱」後才正式確立。孔子的「無道則隱」,是根據歷史中隱士的行誼,及當時的現實環境,為士人所制定仕、隱原則。之後儒家在孔子的理論基礎上持續發展,將士人去就的標準,更進一步的加以確定。道家則是另闢新徑,以「無為有國者所羈」的態度,斷絕一切與身外物相關的欲望,以順乎自然的方式,與道合一。法家則是站在君主、國家的立場,對隱士抱以負面的看法。認為隱士乃屬欺世盜名之徒,將之視為危國的「五蠹」之一。
自三代至兩漢以來的隱者,在行為思想上均有其時代的特質。成湯得伊尹而建商、武丁舉傅說而中興;周文王得姜太公,故武王能克商建周;春秋時代諸侯得隱者之助,故能稱霸諸侯。在軍事上,隱者的參與亦攸關軍事行動的成敗。魯莊公時憑曹劌的「一鼓作氣」,在長勺之役中魯國大敗齊軍;晉文公任用郤缺,擒獲白狄首領,解決白狄長期對晉的威脅;孫臏以「圍魏救趙」、「減竈之法」,兩次大敗魏軍,奠定齊國軍事實力。在國家救亡圖存的事件中,鄭國燭之武退秦師以保鄭國;魏之朱亥、侯嬴助魏信陵君奪取兵權、魯仲連義不帝秦解趙國邯鄲之危,再再證明隱者在國家興衰、軍事行動上的成就。正因為隱者對國家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故歷來君主、帝王均對隱者極為重視。
時至秦、漢,因應時代的需求,隱者不仕的情形並未消退。隱者不願出仕的原因,正反映出各個時代其所面臨的問題不同。大體而言,隱者不仕的原因,可概分為政治及個人的因素。所謂政治的因素,即是儒家所謂的「無道則隱」。王莽篡漢,即是「無道」之時,故士人紛紛退隱不仕。此外,有感政治的險惡,因而退隱不仕。范蠡於滅吳後離開句踐,張良以學「導引之術」之名,淡出政治圈,就是有感政治的險惡,毅然退出以保全其性命。在個人的因素方面,主要是以隱者心性取向而言,或是專注於學問的研究、或是以道家的思想「勿為國所羈」而不仕。王莽篡漢後,政權的掌有者則希望藉由隱者的出仕,獲得人民的認同,以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招聘隱者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穩固其政權的合法性,而非著重隱者的才能。這個趨勢持續發展到東漢,僅重隱者是否具有高名,卻不重隱者是否具有真才實學。
從隱逸思想的產生,以及在各時期隱者對國家、社會等方面的表現,證明隱者對國家、社會所具有的價值。即使到了西漢之後的發展,統治階層所重視的是隱者的支持,而非其治國才能,但也不能抹滅隱者的價值。隱者雖然不仕,但在民間致力文化、教育以及端正風俗,亦有其具體成績。號稱「經學大師」的鄭玄,就是在其閉門期間註疏典籍、並隱居教學,保留中國文化,居功甚偉。透過對先秦至兩漢隱者的分析,證明隱者在政治、軍事、文化上均有其重大的貢獻,絕非今人所謂是一種消極的態度,是失敗主義者、個人失義者。
A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the time of hermit's appearance can be pushed back to the period of the Yellow Emperor.
The appearance of the hermit does not mean that the idea of hermit has taken shape. The emergence of Chinese recluse thought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after Confucius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no way, then recluse". Confucius's "no way is hidden" is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hermit's friendship and the actu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the principle of official and hidden for the scholars. Afterwards, Confucianism continued to develop on the basis of Confucius' theory, and further determined the standard for scholars to go to work. Daoism, on the other hand, takes a new approach, with the attitude of "doing nothing and having a state", cutting off all desires related to external things, and in a natural way, one with the Tao. Legalists, on the other hand, stand in the position of the monarch and the state, and hold a negative view of hermits. They think hermits are deceivers, and they ar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five beetles" that endanger the country.
Hermits from the Three Dynasties to the Two Han Dynastie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n their behaviors and thoughts. Cheng Tang obtained Yi Yin and built a merchant, and Wu Ding was rejuvenated by Fu’s teaching; King Wen of Zhou obtained Jiang Taigong, so King Wu was able to defeat the merchants and build Zhou;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princes got the help of the hermits, so they could dominate the princes. In the military,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hermits is also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military operations. Duke Zhuang of Lu relied on Cao Gui's "one-shot effort" to defeat the Qi army in the Battle of Changshao; Duke Wen of Jin was short of appointments and captured Bai Di's leader, solving Bai Di's long-term threat to Jin; The Law of the Stove", defeated the Wei army twice, and established the military strength of Qi. In the event of national salvation and survival, Zheng Guozhu's military retreated from the Qin division to protect Zheng Guo; Wei Zhi Zhu Hai and Hou Ying helped Wei Xinling to seize military power, Lu Zhonglian Yibu Emperor Qin solved the danger of Zhao Guo's Handan, and then proved the hermit Achievements in the rise and fall of nations and military operations.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the hermit is so important to the country that the monarchs and emperors have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hermit.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the situation of hermits not serving as officials has not subsided. The reasons why the hermits are reluctant to go to work reflects the different problems they face in different era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reasons for hermits not serving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political and personal factors. The so-called political factor is what the Confucian so-called "no Tao is hidden". When Wang Mang usurped the Han, that is, when there was "no way", the scholars retired one after another. In addition, he felt the danger of politics, so he retired from officialdom. Fan Li left Jujian after destroying Wu, and Zhang Liang faded out of the political circle in the name of learning "the art of guidance". In terms of personal factors, it is mainly based on the recluse's sexual orientation, or focusing on academic research, or the Taoist thought of "not being constrained by the state" and not serving. After Wang Mang usurped the Han Dynasty, the rulers of the regime hoped to gai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people through the hermit's official career to prove the legitimacy of their regime. The purpose of recruiting recluses is nothing more than to stabilize the legitimacy of their regime,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the talents of the hermits. This trend has been developed until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only the importance of whether the hermit has a high reputation, but not whether the hermit has real talent and knowledge.
From the generation of hermit thought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hermits to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in various periods, it proves the value of hermits to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Even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ruling clas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upport of the hermit rather than its ability to govern the country, but it could not erase the value of the hermit. Although the hermit is not an official, he also has specific achievements in the folk culture, education and correct customs. Zheng Xuan, known as the "Master of Classic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annotating and commenting on classics during his closed-door period, teaching in seclusion, and preserv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hermits from the pre-Qin period to the Han Dynasty, it is proved that the hermit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in politics, military affairs, and culture. They are by no means a passive attitude, but they are defeatists and personal injustices.
一、文獻史料
(文獻典籍依著作時代先後排列,近人校注、釋義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東周‧左丘明傳,西晉‧杜 預注,唐‧孔穎達疏,浦衛忠、龔抗雲、于振波整理,李學勤主編,《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西漢‧毛 亨傳,東漢‧鄭 玄箋,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李傳書、胡漸逵整理,李學勤主編,《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西漢‧公羊壽傳,東漢‧何 休解詁,唐‧徐 彥疏,浦衛忠整理,李學勤主編,《春秋公羊傳注》(點校本),卷十二,〈僖公三十三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西漢‧司馬遷,《史記》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西漢‧桓 寬,《鹽鐵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
西漢‧劉 向編撰,東漢,高 誘注,《戰國策》,臺北,藝文印書館,2009年。
東漢‧班 固,《漢書》,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東漢‧鄭 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東漢‧鄭 玄注,唐‧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李學勤主編,《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東漢‧鄭 玄注,唐‧賈公彥疏,彭 林整理,李學勤主編,《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東漢‧劉 珍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魏‧何 晏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刻,《論語注疏解經》阮刻本,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1年。
魏‧王 弼注,唐‧孔穎達疏,李 申、盧光明整理,李學勤主編,《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西晉‧陳 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西晉‧皇甫謐,《高士傳》,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西晉‧嵇 康,《聖賢高士傳贊》,臺北,新文豐,1989年。
西晉‧常 璩,《華陽國志》,臺北,世界書局,1979年。
東晉‧袁 宏,《後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周天游編,《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明鈔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8年。
南朝梁‧沈 約,《宋書》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唐‧李延壽,《南史》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郁賢皓注評,《李白全集注評》,卷第二〈樂府一‧梁甫吟〉,南京,鳳凰出版社,2018年。
唐‧顏真卿,《顏魯公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唐‧孔穎達,《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北宋‧李 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北宋‧宋 祁、歐陽修等,《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北宋‧程 頤,《周易傳》,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
南宋‧朱 熹,《詩集傳》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
南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點校本,中華書局,1983年。
南宋‧鄭 樵,《通志》,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
南宋‧曾敏行,《獨醒雜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明‧焦 竑,《焦氏筆乘》,點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明‧焦 竑,《莊子翼》,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明‧王夫之,《莊子解》,臺北,廣文書局,1980年。
明‧周 嬰,王瑞明點校,《卮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長沙,嶽麓書社,1994年。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清‧焦 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出版,1974年。
清‧龔自珍,《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陳運溶輯,《麓山精舍叢書》,長沙,嶽麓書社,2008年。
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清‧趙 翼,《廿二史劄記》,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
清‧黃汝成,《日知錄集釋》,長沙,嶽麓書社,1994年。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史學出版社,1972年。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方玉潤,《詩經原始》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姚際恆,《詩經通論》,臺北,廣文書局,1961年。
清‧王 謨,《小戴禮記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楊 晨,《三國會要》,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馬持盈註譯,《詩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華陸綜,《尉繚子註譯》,〈天官第一〉,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許維遹,《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王利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王利器,《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向宗魯,《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高 亨,《周易古經今注》重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汪榮寶,《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張 濤,《列女傳譯注》,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0年。
黃 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李步嘉,《越絕書校釋》,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南懷謹、徐芹庭,《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屈萬里,《尚書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5年。
高 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何 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張 覺,《吳越春秋校注》,長沙,嶽麓書社,2006年。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6年。
石光瑛,《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黃樸民譯注,《六韜》,長沙,嶽麓書社,2020年。
黃樸民譯注,《孫子兵法》,長沙,嶽麓書社,2020年。



二、專書
(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同姓則以第二字筆劃排列)
(日)川勝義雄著,徐谷梵、李濟滄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澳)文青雲著,徐克謙譯,《巖穴之士:中國早期隱逸傳統》,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年。
木齋、張愛東、郭淑雲,《中國古代詩人的仕隱情結》,北京,京華出版社,2001年。
王仁祥,《先秦兩漢的隱逸》,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5年。
王仲孚,《中國上古史論文集第二本》,臺北,蘭臺出版社,2004年。
王仲孚,《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年。
王德保,《仕與隱》,北京,華文出版社,1997年。
中文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纂,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73年。
(日)佐藤將之,《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何 鳴,《遁世與逍遙─中國隱逸簡史》,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6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冷成金,《隱士與解脫》,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
吳小龍,《適性任情的審美人生─隱逸文化與休閒》,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李靖岩,《隱沒的貴族─當年隱士也瘋狂》,北京,西苑出版社,2012年。
沈剛伯,《沈剛伯文集》,臺北,中央日報,1982年。
周淑蘭,《狂與狷─放達與隱逸的中國名士》,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年。
胡翼鵬,《中國隱士─身份建構與社會影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孫適民、陳代湘,《中國隱逸文化》,長沙,湖南出版社,1997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99年。
翁麗雪,《東漢經術與士風》,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8年。
馬 華、陳正宏,《隱士生活探秘》,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年。
高 敏主編,《隱士傳》,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張冬菜,《隱士》,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年。
張末節,《狂與逸─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兩種人格特徵》,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年。
張立偉,《歸去來兮─隱逸的文化透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
張守中、張小滄、郝建文撰集,《郭店楚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張光裕主編,袁國華助編,陳志堅、洪娟、余拱璧助編,《郭店楚簡研究第一卷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
張 偉,《山中歲月─隱士的生活與心靈軌跡》,濟南,濟南出版社,2011年。
張蓓蓓,《東漢士風及其轉變》,臺北,臺灣大學文史叢刊,2005。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臺北,台灣古籍,2005年。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許建平,《山情逸魂—中國隱士心態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聯經,1989年。
陳 洪,《隱士錄─中國歷史上的隱士》,臺南,笙易有限公司文化事業部,2002年。
陳 洪,《高山流水─隱逸人格》,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
陳獨秀,《獨秀文存》, 香港,遠東圖書公司,1965年。
(日)富士正晴 著,張良澤 譯,《中國的隱者─亂世與知識份子》,高雄,文皇出版社,1975年。
楊朝雲,《中國隱逸文化史》,雲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楊 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趙朝陽,《出土文獻與《尚書》校讀》,臺北,蘭臺網路出版商務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黃俊傑主編,「中國文化史新論─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6年。
劉祖信、龍永芳編著,《郭店楚簡綜覽》,臺北,萬卷樓,2005年3月。
蔣 波,《秦漢隱逸問題研究》,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2014年。
蔣星煜,《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魯 迅,《魯迅全集》,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編,1958。
錢 穆,《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1957年。
錢 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
錢 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1989年。
錢 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網路出版商務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網路出版商務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網路出版商務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錢 穆,《論語新解》,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網路出版商務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錢 穆,《國史新論》,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網路出版商務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韓兆琦,《中國古代的隱士》,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韓復智編,《中國史論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85年。
聶石樵,《先秦兩漢文學史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聶雄前,《中國隱士》,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1年。
藍 旭,《東漢士風與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羅獨修,《史學方法與論文寫作》,2008年。
蘇東天,《詩經辨義》,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顧頡剛,《古史辨》第三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顧頡剛,《古史辨》第七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97年。



三、期刊論文
(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同姓則以第二字筆劃排列)
方再林,〈中國歷代隱士考〉,《中國人才》1988年12期,頁36-37。
王永平,〈魏晉任誕風氣的先聲─略論漢末逸民戴良之「誕節」及其與魏晉風度之關係〉,《江蘇社會科學》第2期,2006年,頁197-202。
王玉彬,〈孔子與隱逸思想——以《論語微子》為中心的考察〉,《管子學刊》2011年第3期,頁75-80。
王 立、劉季贇,〈孟子仕隱觀的社會正義原則及其對文人心態的影響〉,《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2期,2013年,頁98-102。
王自豔,〈淺析中國古代隱士的分類及其文化的哲學基礎〉,《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第4期,頁81-82。
王軍敏,〈先秦到魏晉隱士社會功用流變〉,《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2期,2016年,頁1-4。
王 剛,〈隱逸之士與漢代政治文化〉,《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2005年,頁801-805。
王國勝,〈隱士和隱逸文化初探〉,《晉陽學刊》2006年第3期,頁66-68。
王曉毅,〈東漢安順之際的汝潁名士〉,《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頁1-8。
王寶平,〈春秋戰國的知識階層─士階層於禮崩樂後的超越〉,《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8卷第3期,2009年,頁46-48。
王繼訓,〈也談朝隱與東方朔〉,《濟南大學學報》第12卷第1期,2002年,頁46-47。
王繼訓,〈試論兩漢隱逸之風〉,《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2005年,頁73-80。
王繼訓,〈漢代「隱逸」考辨〉,《理論學刊》2005年第5期,頁99-103。
代凱麗,〈中國古代士人「仕隱」情結的矛盾心理探究〉,《陝西學前師範學院學報》第31卷第4期,2015年,頁40-43。
史 靜,〈論東漢隱士之不應徵辟〉,《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頁131-135。
白 奚,〈略論先秦時期的隱士〉,《甘肅社會科學》1991年第1期,頁64-68。
安 靜、秦學武,〈論儒道文化之隱逸傳統〉,《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3期,2014年,頁53-57。
朱 玲,〈論司馬遷的隱士觀〉,《衡水學院學報》第12卷第5期,2010年,頁63-66。
朱時宇,〈論東漢靈帝時期的宦官〉,《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37卷第5期,2017年,頁5-11。
朱順玲,〈從東漢末年士風裂變看諸葛亮隱與仕的選擇〉,《社會科學戰線》2012年第12期,頁109-114。
朱錦雄,〈東漢末年「黃憲現象」所展現的隱逸型態與理想人格〉,《嘉大中文學報》第3期,2010年,頁43-66。
朱鐵軍、葉貴霞,〈淺論中國隱逸文化的嬗變〉,《文教資料》第20期,2006年,頁。94-95
佐藤將之〈國家社稷存亡之道德:春秋、戰國早期「忠」和「忠信」概念之意義〉,《清華學報》37卷1期,2007年6月,頁1-33。
佐藤將之〈《荀子》《呂氏春秋》「忠」論和「忠信」論之展開及其思想意義〉,《清華學報》39卷3期,2009年,頁473-504。
佐藤將之〈戰國中晚期「忠」觀念之演變與轉折暨其思想意義〉,《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9期,2009年7月,頁55-98。
宋文娟,〈西漢士人隱逸觀〉,《中國古典文獻學叢刊》第七卷,2009年,頁164-186。
李明珠,〈先秦道家「隱」的本質和文化意義〉,《合肥師範學院學報》第31卷第5期,2013年,頁25-28。
李 珉,〈漢朝「以孝治天下」管見〉,《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20卷,1999年,頁221-224。
李紅豔,〈從魏晉隱士看中國古代隱士文化〉,《齊魯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1期,2012年,頁6-14。
杜曉剛,〈中國古代隱士類型簡論〉,《宿州教育學院學報》第12卷第4期,2009年,頁30-32。,
汪武軍,〈「隱士」考論〉,《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第23卷第8期,2011年,頁105-107。
汪武軍,〈論上古及商周隱士對孔、莊思想的建構〉,《學理論》2011年第15期,頁105-107。
汪春泓,〈從黃老到老莊─漢代「老子」學論略〉,《諸子學刊》第二輯,2009年,頁113-133。
肖 鵬,〈《論語》中孔子與隱士的處世觀對比〉,《徐州教育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8年,頁164-165。
辛雪利、王豔,漢代以孝治天下的原因和措施〉,《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第28卷第5期,2009年,頁4-5。
周金華,〈試論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在社會變革中的地位與作用〉,《湘南學院學報》第28卷第4期,2007年,頁21-27。
周燕燕,〈試論先秦時期儒道聖人觀念的差異〉,《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頁172-173。
孟祥才,〈評東漢時期的隱者群〉,《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6期,頁13-21。
岳國文,〈隱逸文化與莊子哲學〉,《社會科學論壇》,2009年第8期,頁11-16。
林麗真,〈由孟子之出處進退觀其風格與人格〉,《孔孟學報》第四十三期,1982年4月,頁199-210。
武奇峰,《論語》中孔子的隱逸思想〉,《忻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6期,2013年,頁10-11。
俞 泉,〈遙遙望白雲懷古一何深——中國古代文人的隱逸文化〉,《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3期,2013年,頁116-120。
洪安全,〈孔子與隱士〉,《幼獅月刊》44卷1期,1976年,頁16-19。
洪安全,〈兩漢儒士的仕隱態度與社會風氣上〉,《孔孟學報》第四十二期,1981年9月,頁115-139。
洪安全,〈兩漢儒士的仕隱態度與社會風氣下〉,《孔孟學報》第四十四期,1982年9月,頁221-254。
唐明亮,〈「禮壞樂崩」與春秋社會變遷〉,《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5期,2009年,頁31-34。
唐 俐,〈儒家仕隱觀及其在中國隱士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船山學刊》2006年第4期,頁92-94。
唐 桃,〈論孔子仕隱觀的變遷〉,《哈爾濱學院學報》第30卷第6期,2009年,頁95-98。
孫明材、溫雪瑩,〈論孔孟「退隱」觀的差異〉,《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3期,2004年,頁30-32。
孫思習、馬邦新,〈淺說歷史上的隱士〉,《南京航空航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2期,2006年,頁78-82。
宮 震,〈淺析司馬遷筆下的隱士形象〉,《劍南文學》2011年第2期,頁39-40。
徐 玲,〈漢代以孝治天下原因探析〉,《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2007年,頁58-61。
郜積意,〈漢代隱逸與經學〉,《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頁7-54。
馬晨雪,〈《論語》中的隱士形象〉,《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10期,2013年,頁30-34。
馬 新,〈略論春秋戰國時代的隱士〉,《文史哲》1993年第1期,頁47-50。
高文金,〈先秦時期隱士及其倫理道德芻議〉,《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頁5-7。
高建立,〈《莊子》與隱逸〉,《開封大學學報》第13卷第3期,1999年,頁40-43。
高 敏,〈我國古代的隱士及其社會的作用〉,《社會科學戰線》1994年第2期,頁51-159。
高 智,〈隱逸思想源于《易經》芻議〉,《中華文化論壇》2013年第10期,頁129-132。
張 宏,〈狂狷入聖:諸葛亮文化人格簡論〉,《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011年第1期,頁5-7。
張 佳,〈論《莊子》中的隱士形象〉,《柳州師專學報》第25卷第4期,2010年,頁34-36。
張婉霜,〈道家與中國古代知識份子〉,《文教資料》2013年第33期,頁102-103。
張 瑞,〈折中‧齊物‧至逍遙———莊子隱士思想探析〉,《南陽理工學院學報》第3卷第3期,2011年,頁40-42。
張 濤,〈漢代「以孝治天下」的德化作用〉,《人民論壇》33期,2017年,頁140-142。
張駿翬,〈試論兩漢隱逸文化中的道統問題〉,《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6期,2000年11月,頁51-56.
張駿翬,〈先秦儒道隱逸觀及其形象表現之不同〉,《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頁10-12。
張駿翬,〈試論屈宋在先秦隱逸文化史上的意義〉,《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2004年,頁70-74。
梅 斌,〈隱士:我國古代士大夫中的一個群體〉,《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8期,頁95-97。
章義和,〈論漢魏六朝的隱逸之風〉,《探索與爭鳴》1990年1期,頁58-63。
郭 媛,〈漢代以孝治天下研究〉,《北方文學(下旬刊)》第7期,2019年,頁282-283。
陳 君,〈漢晉之間的青土隱逸及其文學與學術影響〉,《文學遺產》2015年第6期,頁36-44。
陳政雄,〈陸賈的仕隱思想與遭遇試探〉,《慈惠學報》第11期,2015年,頁167-177。
陳斯懷,〈先秦隱逸思想與士人心態〉,《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4期,2008年,頁101-105。
陳愛娟,〈淺析中國古代隱士的價值觀念和功利取向〉,《滁州師專學報》1999年第3期,頁27-29。
陳 煜,〈論春秋時代的隱士〉,《大連大學掌報》第32卷第2期,2011年,頁51-54。
陳鵬程,〈試論先秦文學中隱士意象的文化意蘊〉,《衡水學院學報》第10卷第3期,2008年,頁24-27。
陳蘇鎮,〈論東漢外戚政治〉,《北大史學輯刊》1期,2010年,頁56-99。
甯稼雨,〈中國隱士文化的產生與源流〉,《社會科學戰線》1995年第4期,頁79-81。
賀雨微,〈在《論語》中尋求心靈的歸隱〉,《廣東青年幹部學院學報》第25卷第84期,2011年,頁92-95。
閔 軍,〈中國古代隱士略論─兼談古代儒道隱逸思想之異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3年第2期,頁49-55。
馮 卿,〈淺論孔子、莊子的隱逸思想〉,《學理論》2014年11期,頁15-16。
黃宛峰,〈論東漢的隱士〉,《南都學壇》(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3期,頁1-6。
黃慶雄,〈論先秦儒家的「隱避思想」─兼談龔自珍〈尊隱〉〉,《孔孟學報》第八十九期,2011年,頁237-254。
黃潔鈺,〈詩經裡的隱士們〉,《大江週刊(論壇)》2011年11期,頁72-73。
楊 倩,〈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文學教育》2013年第2期,頁11-13。
楊海軍,〈試論《莊子》的隱逸思想〉,《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第25卷第1期,2005年,頁88-89。
楊朝雲、李應斌,〈淺釋商周隱逸文化的兩種模式〉,《曲靖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2004年,頁91-93。
鄒亮,〈淺析《論語》中隱士的避世情懷〉,《青年文學家》第20期,2010年,頁14-15。
雷學華,〈試論中國封建社會的忠君思想〉,《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6期,1997年11月,頁84-90。
褚柏思,〈儒家別傳的隱逸派〉,《國魂》第268期,民國1969年9月,頁16-19。
趙玉娟,〈「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理解獻疑〉,《語文學刊》2011年第4期,頁24-25。
齊 濤,〈論東漢隱士〉,《安徽史學》1992年第1期,頁12-17。
劉 政,〈戰國時期的隱士與處士——以《戰國策》為中心〉,《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36卷第2期,2015年,頁76-78。
劉知萌,〈從《史記·伯夷列傳》看司馬遷對隱士和歸隱的看法〉,《華人時刊》2015年,頁212-214。
劉厚琴,〈儒學與後士人的歸隱之風〉,《齊魯學刊》1995年第3期,頁88-92。
劉紀曜,〈仕與隱─傳統中國政治文化的兩極〉,收錄於劉岱總主編,黃俊傑主編,「中國文化史新論─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6年),頁291-343。
劉為博,〈略論《史記》中的隱士〉,《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9期,2008年,頁49-64。
劉修明,〈「漢以孝治天下」發微〉,《歷史研究》1983年,第6期,頁37-50。
劉淑梅,〈先秦隱士產生的社會基礎〉,《學術交流》總第104期,2002年,頁147-149。
劉淑梅,〈淺論先秦隱士的社會地位〉,《蘇州職業大學學報》第15卷第4期,2004年,頁123-124。
蔣 波,〈秦朝的隱逸現象及隱士政策〉,《河北學刊》2013年第4期,頁55-58。
蔣 波,〈隱士對漢代社會的教化作用及當代價值〉,《武陵學刊》第38卷第6期,2013年,頁5-10。
蔣 波,〈略論司馬遷的隱逸觀———兼及太史公與班固隱逸觀的差異〉,《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30卷第3期,2015年,頁-54。
蔣曉亮,〈試析兩漢時期的隱逸與隱士〉,《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1期,2011年,頁62-64。
鄭先興,〈東漢桓靈時期的黨錮事件〉,《南都學壇》第39卷第2期,2019年。,頁1-8。
鄭吉雄,〈從遺民到隱逸:道家思想溯─兼論孔子的身分認同〉,《東海中文學報》第22期,2010年7月,頁125-156。
鄭 均,〈孔子與隱士〉,《孔孟月刊》33卷5期,1995年,頁1-3。
鄭訓佐,〈略論儒道兩家的隱逸觀〉,《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03年第2期,頁51-54。
霍建波,〈古代統治者對待隱士的雙重標準〉,《河北學刊》第27卷第4期,2007年,頁118-120。
霍建波,〈隱士名稱考略〉,《安康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11年,頁34-36。
霍美麗,〈論漢代隱逸文化對先秦隱逸文化的改造與發展〉,《雞西大學學報》第15卷第8期,2015年,頁154-156。
戴顯群、王營緒,〈正史《隱逸傳》反映的隱士隱逸原因及編撰意圖〉,《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2期,2010年,頁76-80。
謝 靜,〈試析孔子的仕逸觀〉,《文學教育》2012年,頁140-141。
韓春平,〈孔子的入仕與退隱〉,《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3年第2期,頁25-28。
聶濟冬,〈遊學與漢末政治〉,《山東大學學報》第2007年第6期,頁70-74。
聶濟冬,〈東漢士人隱逸的類型、特徵及意義〉,《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頁219-228。
羅獨修,〈白起戰功考〉(上),《簡牘學報》第十一期,(臺北,簡牘學會,1985年9月),頁45-70。
羅獨修,〈漢高祖稱臣於匈奴考〉,《簡牘學報》第十二期,(臺北,簡牘學會,1986年9月),頁185-194。
羅獨修〈桃花源記〉種種異說之商榷〉,《史學彙刊》第二十三期,(臺北,文化大學史學系,2009年6月),頁35-53。
羅獨修,〈伊尹事績考〉,收錄於《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第四期,2010年,頁63-82。
羅獨修,〈黃帝對先秦諸子之影響試析〉,《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第八期,2015年6月,頁11-24。
譚慧存,〈先秦隱逸思想淺析〉,《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2期,2011年,頁20-24。
譚慧存,〈關於士人隱逸思想的研究述評〉,《黃河科技大學學報》第14卷第2期,2012年,頁49-53。
譚慧存,〈論東方朔的「朝隱」思想〉,《史學月刊》,2012年第6期頁12-19。
四、博碩士論文
(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同姓則以第二字筆劃排列)
王 洵,《西漢的隱逸思想與隱逸文學》,西北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王 瑞,《論莊子哲學中的自我認識─兼論其超越之路》,上海社會科學院碩士論文,2006年。
史 靜,《東漢隱士家庭關係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宋錫玲,《中國古代正史隱逸傳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李小蘭,《中國隱士的精神蛻變》,浙江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李春燕,《《詩經》中的隱逸者和隱逸詩》,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杜星霖,《道教與隱士心態─漢末至隋前道教與隱逸心態關係研究》,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孟慶茹,《試論先秦文學中的隱逸情結》,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侯曉冉,《秦漢隱逸文化研究》,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徐向真,《中國早期隱逸思的形成及其思想淵源─以文青雲《巖穴之士》為研究中心》,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高海雲,《兩漢之際儒生價值觀念分析—以王莽改制為中心》,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張小密,《漢代隱士群體研究》,西北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張曉雪,《莊子之「遊」研究》,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許春華,《老子道論》,河北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11年。
郭少山,《兩漢隱士文化研究》,山西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黃文星,《君人南面之術:先秦至西漢中葉黃老思潮影響下的修身思想與治國學說》,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博士論文,2004年。
董明明,《東漢黨人研究》,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趙 晨,《東漢辭賦中的隱逸意識研究》,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劉白明,《老莊正義思想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
蔣 波,《秦漢時期的隱逸現象及相關問題研究》,西北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霍建波,《隱逸詩研究(先秦至隋唐)》,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謝承諭,《《莊子》內篇中的隱逸人物之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譚慧存,《秦漢士人隱逸思想研究》,河南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