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人之隱-文學社會學角度的觀察
作者:林燕玲
作者(外文):Yen-Ling Lin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李建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唐代隱逸隱士仕與隱唐代士人終南捷徑the Tang Dynastyreclusesfalse reclusesthe scholars and reclusesthe scholars in the Tang 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0
  在認知中,隱士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逃離政治、社會的行為,並且這種行為帶著令人崇敬的灑脫。中國的史書自《後漢書》開始有〈逸民傳〉的編寫,雖然這並不代表《後漢書》之前沒有隱士,然其後累代皆有隱逸傳的蒐列,可見隱逸的行為是雖自放草野,自有一定的社會認同。
  隱士並不是唐代的特產,他們的出現與條件的形成有其歷史上的傳承,只是隨著時代的演進,隱逸行為背負了不少附加動機與目的,不再是單純的、消極的反對時政而已。在宋祁、歐陽修眼中的唐隱者是「假隱」自名的 ,因為二人認為唐士人把隱逸當作是仕宦捷徑,已失隱者該有的素節。其實基於各種現實上的考量,隱逸行為在唐代確實呈現了多樣化的面貌,真正無心仕進與進退有據的隱者,根據筆者的碩論統計只占了所有隱士的三分之一 不到。   在唐代,士人隱逸風尚的形成有其歷史背景。僅就政策一項來看,由於要突顯太平盛世,天子聖明,希望能夠「舉逸民而天下歸焉」,於是唐室自建立之初,便對草澤遺民特加重視。一些有心藉此步上仕途之人當然不會放過這樣可獲得不少利益的機會。即使真隱者有心終生放逸山林,雖薦官也不應,但在有心人眼中看來,際遇仍令人羨慕。這樣的行為與際遇,對於那些「假巖壑以釣名」的有心人而言,不能說沒有一點示範的,推波助瀾的力量。
  在唐代隱風之中,較少「以天下為己任」的大胸襟,多是「獨善其身」的隱逸──只為自己,不為別人,在氣度上不免狹隘了些。當然真隱者的行徑令人敬佩,他們不務求競進,頗能為當世典範,以息貪競之風。然由另一角度看來,讀書人要以正常科舉之路出仕,本屬不易,如今有一批又一批的隱士以隱入召禁中,即使不應薦舉,不當官,也有豐賞賜放還舊隱,難免吸引有心於當世者起而效尤,假林壑以求出仕之實?而本論文所著重分析的唐代隱逸風氣即是以真隱以外的隱逸風氣為主,當多數士人對於自己所追求的標的不假掩飾,貪利競進之風明白可辨時,探索唐代隱逸改變的內涵與時代特性是有其價值的。
  本論文所使用的方法是採用新歷史主義與社會文化學者John B.Thompson提出之文化分析模式 ,從文人社群的角度來看文人文本、朝廷掄才制度與社會風尚三者間互動與隱逸風氣形成的過程,觀察唐代隱逸文化的正當性由何處呈現?唐代知識份子又如何藉隱逸行為而為自己定義出什麼是理想的、有價值的、值得追求的文化?他們在創作中顯露了什麼具體的認知?這需要話說從頭的觀念釐清,而這正是本論文第二章所處理的內容,也是探討唐代隱逸文化的基本議題。隱逸觀念的建構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儒家、道家皆有其說法與主張,其後歷經兩漢魏晉六朝階段,隱逸觀念開始由堅守的仕╱隱難兩全的對立企圖找到調和的方式,當然只是有看法與少數的例證達致了調和仕隱衝突的理想。不過,也為唐代人的亦仕亦隱或以隱求仕提供了示範與理由。
  接下來所處理的是文化分析流程中的文本分析,這部份的分析將有助於我們了解隱逸觀念在唐代文本中的呈現:唐代的隱逸風氣事實上受到政治、社會、歷史階段的影響很大,初、盛、中、晚不同階段各有內涵,當然各歷史時期的創作會反應出不同的特質或意義上的改變,例如初唐的觀念承襲、盛唐的標榜隱逸、中唐的亦官亦隱,晚唐的避亂全身,隱逸在不同歷史階段裡確實呈現不同樣貌。
  而隱逸行為,尤其是假隱的部份之所以備受後代的譏諷,就需要有組織、制度的分析。每個時代的文化現象各有其社會環境與結構問題影響著文學作品的創作與流通,唐代士人在企圖調和仕與隱的對立過程中,勢必面對或利用當時的朝廷政策與制度為自己尋找到充分的立足點,於是做唐代掄才制度的全面性觀照可以觀察到隱逸觀念如何影響文人的選擇。
  而社會╱歷史分析,則是社針對社會結構與歷史時期的研究,如果非仕則隱或亦仕亦隱是多數唐代文人的人生選擇,則觀察文人社群如何融入於整體社會結構中,同時也觀察此社會結構也相對影響著當時的政治、經濟活動;當文化(風氣)在文人階層意義逐漸被認同並且形成社會結構的一部分時,必然也對當代的社會結構╱歷史時期產生影響,當某一類的文化於是受到官方機構的支持或被社會潮流所侵蝕時,原始意義便產生質變,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時代或政治環境的改變會影響文化的意涵。以隱逸的意義來看,唐代假隱行為已經使隱逸的原始意義被掏空,成為「終南捷徑」中被利用的符碼,便是此一分析階段可以看見的現象之一。
  二度詮釋,是本論文分析唐代隱逸文化的最後階段。藉由此一觀念,讓我們檢視唐代知識份子藉隱逸為自己所定義出理想的、有價值的、值得追求的文化。不過,批判的觀點當然有其侷限,因為意義總是包含不同層面:認知的、情感的、美學的等層面,所以本論文的二度詮釋著重的是對文本、制度、社會╱歷史層面的綜合性觀察,並不只著重文本意義的探討,此四者皆為文化意義建構過程中的必要組成份子,彼此相互影響而關係複雜,是本論文的結論。
  Perceptually speaking, living in seclusion is not a profession but a kind of intentional escape from politics and the society, and this kind of jaunty behavior is usually highly respected. A chapter in Book of the Later Hanr is titled “The Legends of the Fled,” which is the first record of recluses in Chinese history. Nevertheless, it does not mean that there were no recluses before Book of the Later Han. Actually, there were records of recluses in every following dynasty. Thus, it can be easily seen that the behavior of escaping from politics and the society has gained a certain extent of social recognition.
  Living in seclusion is not a special phenomenon of the Tang Dynasty. Rather, it has some historical causes. With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being a recluse in the Tang Dynasty was no more an innocent behavior with pure intention; on the contrary, this kind of behavior was motivated by various intentions. Some of the recluses in the Tang Dynasty put benefits in the first priority. According to my master’s thesis, only one-third of the recluses really keep a distance from politics.
  In the Tang Dynasty, living in seclusion had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It was actually the result of a policy.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peace and prosperity, as well as the wisdom of the emperor, the government highly valued recluses from the beginning, in the hope of winning the heart of its subjects. It was too good a chance to be missed for those who were interested in politics. In fact, true recluses did not accept the government’s appointment, but such luck was still envied by those “false recluses.” Therefore, the true recluses had unintentionally paved the way for those who wanted to gain fame through playing a recluse.
  Among the recluses in the Tang Dynasty, less of them really took the world as his own responsibility. Instead, most of them wanted to benefit themselves—they were more selfish than selfless. Of course, true recluses are respectable. They did not compete with people and were a model for the general greedy people. But on the other hand, it was not easy for scholars to enter politics through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he recluses were granted a lot of rewards and continued to enjoy their easy life if they refused to be appointed 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All of these encouraged those who were interested in politics to imitate the recluses. Most scholars clearly show their interest in entering into politics, therefore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Tang “false recluses” becomes meaningful and valuable. This essay will focus on the “false recluses.”
  Through the scholar community perspective, I will analyze the formation of the recluse phenomenon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cholar’s writings, the system of selecting intellectuals, and the social trends. How was the recluse culture legitimized? How did the scholars in the Tang Dynasty find an ideal, valuable, and worthy culture through living in seclusion? What kind of concrete ideas did they present in their literary creation?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tracing back to its root is necessary, and this is the main body of Chapter Two—an exploration of the basic issues of the recluse cul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idea of recluse can be traced back to pre-Qin. Both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had their own arguments about recluse. Then in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Six Dynasties, scholars began to seek a balance between entering government and leading a solitary life. Of course there were not many successful stories, but it had set a good example for the scholars in the Tang Dynasty—for those quasi-recluse and those who wanted to get a position in the government through being a recluse.
  In the next chapter, I will analyze the scholars’ writings. The result is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cluse in the text. In fact, the trend of recluse in the Tang Dynast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historical periods, and the word “recluse” has different meaning in the early, prime, middle, and the late Tang. The literary creation in each stage mirrored the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 or meaning of the word. The Early Tang is the time for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 the Prime Tang the praise of recluse; the Middle Tang the quasi-recluse; and the Late Tang escaping war. Recluse shows different meaning in different stages, therefore, the text must be analyzed in light of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Among the recluses, the “false recluses” are distained by later people. This phenomenon needs to be culturally and socially/historically researched. Cultural analysis explores the organization as well as the thought of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its impact upon the members. In every society,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is definitely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condition and structure. The scholars in the Tang Dynasty attempted to find a position between entering the politics and staying away from it. They had to take the advantage of the policy and political system, finding themselves a standing poi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system of selecting intellectuals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see how the idea of recluse had influenced the way of choosing government officials.
  Moreover, social/historical analysis studies social structures and historical periods. If most scholars in the Tang Dynasty choose to be a recluse or to be a politician/recluse, then it will be necessary to observe how scholar community is involved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in turn influences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activities at that time. When scholars are gradually identified as part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they definitely have some impact upo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When specific culture is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or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trends, its original philosophy is also transformed. From the abovementioned, we can see that the meaning of culture changes as the historical time or political circumstance changes. A good social/historical analysis regards analyzing social structure as part of the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Take the term recluse as an example, the false recluses in the Tang Dynasty changed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recluse: it became a shortcut for scholars to develop their political career.
  Re-interpretation is the final part of this essay. Through re-interpretation, we can survey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Tang Dynasty: how do they define a culture that is ideal, valuable, and worthy for pursuit. Nevertheless, my criticism is limited, because meaning is always shown in different perspective: intellectual, emotional, and aesthetical. Therefore, in this essay, my re-interpretation will focus on a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not only of the textual, but also of the organizational, and social/historical analysis. In conclusion, all of the four are essential parts in cultural meaning formation; the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are complicated in relationship.
一、古籍與史料
1、古籍
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修訂版。
《十三經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94年。new window
朱熹集註《詩集傳》。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2年。
朱熹集註、蔣伯潛廣解《四書讀本》。台北,啟明書局,1956年。
蔣錫昌《老子校詁》。台北,東昇出版社,1980年。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台北,漢京文化,1985年。
洪興祖撰《楚辭補注》。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印行,1983年。
許慎《說文解字》。台北,世界書局,1960年。
吳廷燮《唐方鎮年表》。台北,開明書局,《二十五史補編》。
司馬遷《史記》。台北,新象書店,1985年。
《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後漢書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齊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梁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南齊書》。台北,鼎文,1975年。
《新校本南史》。台北,鼎文,1976年
《隋書》。台北,鼎文,1987年。
《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沈炳震合鈔、王先謙補注《新舊唐書合鈔》。台北,鼎文書局。
《唐大詔令集》。台北,鼎文,1972年。
葛洪《抱朴子》。上海,上海書局,1986年。
歐陽詢撰《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司馬光《資治通鑑》(全10冊)。台北,啟明書局,1960年。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20至27唐代部分,船山遺書本。台北,河洛出版社。
劉義慶《世說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王應麟《玉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946冊。
余照春亭編輯《增廣詩韻集成》。台中,增文書局,1980年。

2、史料
皇甫謐《高士傳》。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唐.杜佑《通典》。台北,大化書局,1963年。
唐.李林甫《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宋.王欽若《冊府元龜》。台北,大化書局,景明崇禎15年刻本。
宋.王溥《唐會要》100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清.劉承幹輯《海東金石苑》。新文豐出版公司,1922。
清.張英《淵鑑類函》。台北,新興,1977年。
趙翼《陔餘叢考》。華世書局,1979年。
清.徐松撰《登科記考》。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
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王壽南《隋唐史》。台北,三民書局,1986年。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周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new window
Arthur F.Wright等著、陶普生等譯《唐史論文選集》。台北,幼獅,1990年。
李樹桐《唐史新論》。台灣,中華書局。new window
李樹桐《唐史研究》。台北,中華書局,1979年。new window
《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1969年。
郁賢皓、陶敏《唐代文史考論》。台北,洪葉文化,1999年。
《中國歷史紀年表》。台灣,華世出版社,1978年。

3、雜史、筆記
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文選》。台北,文津,1979年。
陶潛《搜神後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顧俊《隋唐史話》。木鐸出版杜,1988年。
唐.范攄撰《雲溪友議》3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4月。
唐.劉肅撰《大唐新語》13卷。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3月。
唐.康駢《劇談錄》。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6月(另有全唐小說本)。
唐.張鷟撰《朝野僉載》。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唐.李肇撰《唐國史補》3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另有全唐小說本)
唐.段成式撰《酉陽雜俎》20卷、續集10卷。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2月版。
唐.牛僧儒《玄怪錄》。中華書局,1982年9月(另有全唐小說本)。
唐.李復言《續玄怪錄》。中華書局,1982年9月(另有全唐小說本)。
唐.李亢(冗)《獨異志》。中華書局,1983年6月(另有全唐小說本)。
唐.劉餗《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版。
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唐.裴庭裕《東觀奏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版。
唐.薛用弱撰《集異記》3卷(另有全唐小說本)。
《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五代.孫光憲撰《北夢瑣言》20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
五代.王仁裕撰《開元天寶遺事》4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
《歷代筆記小說集成.唐代筆記小說》全2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宋.趙令畤撰《侯鯖錄》8卷。
宋.錢易《南部新書》。中華書局,1958年11月。
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51開。
宋.李昉撰《太平廣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54冊。
宋.趙彥衛撰《雲麓漫鈔》15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版。
宋.姚寬《西溪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版。
宋.莊綽《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版。
沈括《夢溪筆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全5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王士禎《香祖筆記》。學苑出版社,2001年。
《道藏》。台北,藝文印書館發行,1962年影印本。
趙璘《因話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7月版。
周勛初主編 嚴杰、武秀成、姚松編《唐人軼事彙編》精裝上下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
《列仙傳校箴》。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年。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政教、制度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台北,三民書局。
劉伯驥《唐代政教史》。台灣,中華書局,1974年。
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台北,台灣學生,1982年。
陶希聖《唐代經濟史料叢編.第四種、唐代之交通》全一冊。台北,食貨出版社,1982年。new window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潘英編《中國歷代職官辭典》。台北,明文書局,1986年。
毛漢光《中國政治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new window
王道成《科舉史話》。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吳宗國《唐代科貢舉制度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年。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李新達《中國科舉制度史》。文津出版社,1995年。
王穎樓《隋唐官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
劉俊文《唐律疏議箋解》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高明士《隋唐貢舉制度》。文津出版社,1999年。
尚永亮《科舉之路與宦海浮沉─唐代文人的仕宦生涯》。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楊寄林《中華狀元卷.大唐狀元卷、大宋狀元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2001年。
陳飛《唐代試策考述》。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石雲濤《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賴瑞如《唐代基層文官》。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台北,頂淵文化出版,2005年。                                                                                                                                            

5、傳記與其他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年。
楊蔭深《中國文學家列傳》(隋唐五代部份)。台灣,中華書局,1978年。
楊蔭深《中國學術家列傳》(隋唐五代部份)。台灣,西南書局,1979年。
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月。
譚優學《唐詩人行年考》。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傅璇琮、張枕石、許逸民編撰《唐五代人物傳記資料綜合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羅聯添《唐代詩文六家年譜》。台灣,學海出版社,1986年。
譚優學《唐詩人行年考續編》。巴蜀書社,1987年。
林耀福等編《大辭典》。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
《中國歷代名人勝跡大辭典》。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吳文治《中國文學史大事年表》上中下冊。黃山書社,1996年2月2刷。
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台北,博遠出版社,民78。

二、文學總集、別集與評論
韓嬰《韓詩外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逑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山東,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周啟成《新譯昭明文選》。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中國期刊網》。(http://192.83.186.79/index.html)
元智大學羅鳳珠-中國文學網路研究室-唐宋文史資料庫(http,
//cls.admin.yzu.edu.tw)《全唐詩》檢索系統
清.聖祖御定、清.季振宜等奉敕編《全唐詩》九百卷12冊 (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王重民、孫望、童養年輯錄《全唐詩外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清.董誥等奉敕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陸心源編《唐文拾遺》72卷,《唐文續拾》16卷。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唐.孟綮等《本事詩、續本事詩、本事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1年。
王績《王無功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岑參《岑參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瞿蛻園注《李白集校注》兩冊 。臺灣,里仁書局,1980年。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箋注》。台北,河洛圖書。
韓愈《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
唐.柳宗元《四部刊要.柳宗元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
朱金城《白居易集箋校》。中華書局,1988年。
皮日休《皮子文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
宋景昌等點校《甫里先生文集》。河南大學出版,1996年。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國書局,1986年。
宋.李昉等十七人編纂《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宋.魏慶之編《詩人玉屑》人人文庫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宋.嚴羽《滄浪詩話》 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台灣,河洛圖書出版社,1979年。
胡應麟《詩藪》。台北,廣文書局,1973年。
明,胡震亨著《唐音癸籤》。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何文煥編《歷代詩話》上下冊。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清詩話訪佚初編.石園詩話》。台北,新文豐書局,1987年。
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續編》上中下冊。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陳鴻墀纂《全唐文記事》全3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王仲鏞著《唐詩紀事校箋》上下冊。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
夏敬觀《唐詩說》。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陳貽焮《唐詩論叢》。湖南人民國出版社,1981年。

三、唐代文學、文化研究論集
〔日〕松浦友久著,陳植鍔、王曉平譯《唐詩語匯意象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王壽南《唐代人物與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王曉毅《放達不羈的士族》。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余恕誠《唐詩風貌》。安徽大學出版社,1997年。
呂正惠《唐詩論文選集》。台北,長安出版社,民國74年4月。
吳在慶《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態與文學》。合肥市,黃山書社,2006年9月。
吳宗國《科舉制與唐代高級官吏的選拔》,載《北京大學學報》1982期第一期。
吳懷東《唐詩流派通論》。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年6月。
李志慧《唐代文苑風尚》。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李季平《唐代奴婢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李建崑《中晚唐古吟詩人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李浩《唐代園林別業考論》(修訂版)。西北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李浩《唐代關中士族與文學》。台北,文津,民國88年。
李斌城、李錦綉、張澤咸、吳麗娛、凍國棟、黃正建著《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4。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台灣學生書局印行,1986年4月。
杜曉勤《初盛唐詩歌的文化闡釋》。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7月。
卓清芬《唐代詠鶴詩的傳承發展》。國立編譯館館刊,民國85年。
卓遵宏《唐代進士與政治》。國立編譯館,1987年。
周勛初《詩仙李白之謎》。台北,台灣商務,1996年11月。
尚定《走向盛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月。
侯迺慧《詩情與幽境,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台北,東大出版,民國80年。
施蜇存《唐詩百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5月1版1刷。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台北,正中書局,1978年。
孫昌武《唐代文學與佛教》。台灣,谷風出版社民國76年。
孫昌武《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3月。
孫崇恩等主編《辛棄疾研究論文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3年。
孫繼民國《唐代行軍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徐連達《唐朝文化史》。上海,復旦大學,2003年。
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會角色與文學活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8月。
張瑞君撰《大氣恢宏─李白與盛唐詩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
許友根《武舉制度史略》。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
許友根《唐代狀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許總《唐詩體派論》。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3年10月初版。)
陶敏、李一飛《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傅紹良《盛唐文化精神與詩人人格》。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8月臺1版。
傅璇琮《唐詩論學叢稿》。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9月臺1版。
喬象鍾、陳鐵民編《唐代文學史》全二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程千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程薔、董乃斌《唐帝國的精神文明,民俗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葛兆光、戴燕撰《晚唐風韻》。香港,中華書局,1990年8月初版。
葛曉音撰《山水田園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
葛曉音撰《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葛曉音撰《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11月。
廖芮茵《唐代服食養生研究》。台灣學生書局印行,2004年5月。new window
趙榮蔚《晚唐士風與詩風》。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台北,里仁,民國89年。new window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現代佛學叢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new window
羅香林《唐代文化史》。商務印書館,民國35年。
羅龍治《進士科與唐代的文學社會》。台北,精華印書館,民國60年12月。new window
羅龍治《論唐初功利思想與武曌代唐的關係》(參見《史原》1970年7月第1期)new window
羅聯添《唐代文學論集》上下冊 。台灣,學生書局,78年5月。new window
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80年。

四、文化研究、文學理論與其他
1、文化研究
〈Culture〉Chris Jenks著、余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文化》〈Culture〉。台北 巨流圖書公司 ,1998年。
《陳寅恪先生文集》。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
《聞一多全集》。三聯書店,1982年。
王仁祥《先秦兩漢的隱逸,從政治史與思想史角度考察》。台北,台大出版委員會,1995年。new window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台灣書店印行,1999年。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長安出版社,1986年。
王德保《仕與隱》。北京,華文書店,1997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出版,1997年。
李豐楙《探求不死》。久大文化,1987年9月。
周勛初《周勛初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林文月《中古文學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new window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new window
胡適《白話文學史》。胡適紀念館,1974年。
范子燁《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台灣,東華書局,1989年。
孫昌武《詩與禪》。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馬蹟高等《中國古代文學史》。台北,萬卷樓,民國87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new window
張立偉《歸去來兮-隱逸的文化透視》。三聯書店,1995年9月。
淨空法師《淨土五經讀本》。高雄,高雄淨宗學會,民國80年。
許尤娜《魏晉隱逸思想及其美學涵義》。文津出版社,2001年7月。new window
許倬雲《求古編》(台北:聯經出版,1989年。)
陶希聖《辯士與遊俠》。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1月。
傅錫壬《兩晉南朝的士族》。台北,聯經出版,1987年
程千帆《程千帆選集》(上下冊)。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年。
黃長美《中國庭園與文人思想》。台北,明文書局,民國74年4月。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黃山書社出版,1989年。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齊益壽《論史傳中的陶淵明事迹及形象》。民國74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民85。
劉紀曜《仕與隱-傳統中國政治文化的兩極》。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1年。
劉揚忠《詩與酒》。文津出版社,1994年1月。
蔣星煜《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中華書局,1949年。
錢鍾書《管錐篇》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戴武軍《中國古代文人人生方式與詩學特色》。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2、文學理論
Goerge Lakoff著、梁玉玲等譯《女人、火與危險事物-範疇所揭示之心智的奧祕》。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2月。
John B.Thompson著《意識形態與現代文化》(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Stanford University  1990。
束定芳《隱喻學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年。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著、陳中梅譯《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new window
周世箴《語言學與詩歌詮釋》。晨星出版公司,2003年3月。new window
周世箴譯注、雷可夫&詹森著《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出版,1994年。new window
胡壯麟《認知隱喻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韋勒克(Wellek,Rene)、華倫(Warren, Austin)著、梁伯傑譯《文學理論》。台北,大林出版社。
許世瑛《中國文法講話》。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0年。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溤廣藝《漢語比喻研究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簡政珍《語言與文學空間》。台北,漢光文化,1989年。new window

3、其他
Peter France著、梁永安譯《隱士》。台北,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民國90年。
Ziauddin Sarder 原著,陳貽寶譯 《文化研究》。台北,立緒文化, 1998年。
高振鐸主編《古籍知識手冊(2)古代漢語知識》。台北,萬卷樓出版,民國86
張健《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4年。
張健《文學批評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黎活仁等主編《女性的主體,宋代的詩歌與小說》。大安出版社,2001年。

五、論文期刊
文師華 <孟浩然的心態與詩境> 襄樊學院學報 第23卷第1期 2002.1 頁89-93
方連祥 <王績飲酒詩探研> 東方人文學誌第3卷第4期 2004.12 頁29-42
王志清 <流貶,人性詩性的急轉彎-沈宋流貶詩與盛唐山水詩的關係研究>  學術論壇 第5期 2005 頁162-166
王卓華 <唐代士族與文學摭議>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第3期 2005.8 頁10-13
王迎春 <自我放逐者的曠達之歌-試論中古時代隱逸文化及比較阮籍與陶淵明之隱逸人格特徵> 池州師專學報 第18卷第4期 2004.8 頁68-70+118
王建平 <唐代科舉的社會功能>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4期 2005 頁83-89
王 剛 <隱逸之士與漢代政治文化> 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科學版) 第27卷 2006.6 頁801-805
王晶冰 <從唐詩中看古人的交友之道>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 第21卷第3期 2003.9 頁70-72
王壽南 <唐代社會的特質> 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 第4期 1996 頁18-22
王輝斌 <王維「亦官亦隱」說質疑> 唐都學刊 第20卷第1期 2004 頁37-40
王繼訓 <試論兩漢隱逸之風>  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 第22卷第1期 2005.3 頁73-102
 <漢代「隱逸」考辨> 山東大學理論學刊 總第135期 2005 
付興林 <王維與孟浩然隱逸的差異性> 唐都學刊 第20卷第5期 2004.9 頁38-42
田恩銘 <從王維詩作看其仕隱矛盾的解決過程> 安西聯合大學學報 第7卷第6期 2004.12 頁52-54
朱 丁 <盛唐隱逸文化教議> 哈爾濱學院學報 第23卷第1期 2002.1 頁134-138
朱學忠 <唐代士人進取意識的強化與公關意識的自覺>江淮論壇 第1期 2002 頁109-113
池萬興 <試論晚唐詩人的綺艷情思與清高遁世的心態> 武警工程學院學報 第21卷第1期 2005.2  頁48-51
余子俠 <唐代秀才科考論> 中國史研究 第5期 1997 頁62
吳在慶 <略論唐代隱逸詩歌的特色> 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報) 第1期 2004 頁32-38
<唐代文士隱逸生活述略> 寧夏社會科學 第3期 2004.5 頁111-114
<談唐代隱士的隱逸動機與歸隱之路> 周口師範學院學報 第21卷第4期 2004.7 頁26-29,頁33
<略談隱逸對創作的促進及題材的影響>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6期 2004 頁60-69
吳在慶、李菁 <唐代文士貶滴途中的生活與心態述論>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7卷第2期 2005.3 頁90-94
吳思增 <盛唐士流園林和山水田園詩>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20卷第1期 2004 頁87-90
宋大川 <略論唐代士人的隱居讀書> 史學月刊 1989.2
李 松 <唐代知識份子的旅遊生活> 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期 2004 頁112-114
李紅霞 <論唐人對陶淵明的受容> 益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3第第3期 2002 頁68-73
<論唐詩中的垂釣意象>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科版 第12期 2003.12 頁48-52
<論白居易中隱的特質、淵源及其影響> 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2期 2004 頁160-164
<白居易中隱的社會文化闡釋> 江蘇社會科學 第3期 2004
<論唐詩中的尋隱主題> 學習與探索 第3期 2004 頁106-108
<論唐詩中的隱逸旋律> 社會科學家 第2期 2004.3 頁24-27
<唐代士人的社會心態與隱逸的嬗變>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41卷第3期 2004.5 頁114-120
<論唐代園林與文人隱逸心態的轉變> 中州學刊 第3期 2004.5 頁120-122
<論唐詩白雲語詞意象的隱逸情調> 天水師範學院學報 第3期 2004.6 頁33-36
李紹華 <隱逸文化與文學休閒功能> 廣西社會科學 第3期 2002 頁172-173
李 翔 <唐人致仕制度初探> 中國史研究 1991.1
李樹桐 <唐代的政教關係> 師大學報第12期 1967.6
<唐代的科舉制度與士風> 華崗學報 第6期 1970.2
沈明得 <唐代全國人口數字之檢討> 興大歷史學報 第10期 2000.6 頁97-113
周建軍 <孟浩然詩歌隱逸情懷之文化背景追索> 中國韻文學刊第2期 2003 頁45-49
周凌雲 <淺談孟浩然的隱逸及其詩歌的藝術特色> 江蘇社會科學 第2期1999 頁148-152
周期政 <論陶淵明隱逸的表達模式> 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26卷第1期 2004.1 頁48-50
周 蓉 <唐末詩人的隱逸風尚與淡泊情思>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報) 第42卷第6期 2005.11 頁63-66
屈小寧 <唐代儒隱的基本模式> 唐都學刊 總67期第1期 2001 頁47-49
屈小寧、余志海 <儒家隱逸觀與自然觀自先秦至唐的演變> 陝西師範大學學益(哲學社會科學報)第32卷第3期 2003.5 頁51-57
房 銳 <從《北夢瑣言》看晚唐落第士人的心態> 社會科學家 第5期 2004.9 頁52-54
<從《北夢瑣言》看晚唐重進士科之風氣> 唐都學刊 第21卷第5期 2005.9 頁1-4
林晉士 <從《王績集》五卷本看王績用世之志> 中山中文學刊 第2期 1996.6 頁121-144
邱少平 <魏晉隱逸論> 湖南城市學院學報 第25卷第5期 2004.9 頁33-36
金五德、卞慕東 <如何正確看待王維的隱逸思想> 長沙水電師院社會科學學報 第11卷 1996第2期 頁52─57
侯 敏 <「遁乃得通」與「終南捷徑」-《周易》中的隱遁思想及其對盛唐隱逸之風的影響>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4卷第2期 2002.6 頁87-89
俞 鋼 <唐代進士入仕的主要途徑及特點>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報) 第32卷第6期 2003.11 頁94-101
姜榮剛 <取王績非隱士說>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7卷第5期 2004.9 頁20-23
施逢雨 <唐代道教徒式隱士的崛起,論李白隱逸求仙活動的政治社會背景> 清華學報1984.12 頁27-48
查正賢 <論初唐休沐宴賞詩以隱逸為雅言的現象> 文學遺產 第6期 2004 頁36-45
洛入文 <中國古代隱士的人格價值當議> 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4期 1997 頁124-125
胡志國、劉季冬 <試述孔子隱逸思想中的矛盾> 武漢交通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第一卷第3期 1999.9 頁71-72
胡秋銀 <漢魏士人隱逸觀>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第5期 2003 頁50-54
<南朝士人隱逸觀>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8卷第1期 2004.1 頁139-143
胡 遂 <晚唐山林隱逸詩派概論>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第3卷 1992.6 頁142-146
胡遂、饒少平 <試論晚唐山林隱逸詩人> 文學評論 第4期 2003 頁75-79
苑汝杰、張金桐 <唐代河朔幕府納士與士人入幕心理> 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23卷第1期 2003.2 頁42-45
唐啟翠 <從文人心態看盛唐山水田園詩興盛的原因> 青海師專學報(社會科學) 第3期 2002 頁66-67
孫丹虹 <從高蹈走向世俗-從隱逸文化的發展看隱逸文學的轉化過程>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報) 第3期 2005年 頁55-57
孫克寬 <唐代道教與政治> 大陸雜誌 1975
孫崇恩等主編 <辛棄疾研究論文集> 北京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1993 頁270  
徐旭、元弓 <實踐理性與自然情懷的交接-從陶潛、王維看中國隱逸詩人群的審美風範及文化心理> 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武漢) 第2期 1994 頁90-95
徐清泉 <論隱逸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發展中的意義> 文學評論 第4期2000 頁125-133
馬自力 <論中唐文人社會角色的變遷及其特徵>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34卷第6期 2005.11 頁58-64
高 原 <隱逸新概念與亦隱非隱的陶淵明>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2期 1997 頁97-103
張立偉 <隱逸貢獻論>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期 1993 頁61-66
<隱逸的類型> 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 第4期 1993 頁98-105
<莊子論隱逸三要素> 江漢論壇 總163 第2期 1994 頁56-62
<隱逸文化積極因素的消解> 社會科學研究 第2卷 1994.2 頁121-126
<論隱逸的自由要素> 中國古代史〈一〉先秦到隋唐 第6卷 1994.3 頁59-64
<道德尊嚴與文化批判─論隱逸的正義要素> 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第2期 1995 頁65-70
張自華 <陶淵明與王維山水田園詩意境的比較>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4卷第2期 2002.6 頁62-65
張浩遜 <唐代科舉詩論略> 鐵道師院學報 第15卷第2期 1998.4 頁13-16
張曼娟 <王維學佛不得已─從詩中看王維的矛盾衝突>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 1986.2 
張朝富 <初唐下層文人仕路偃蹇探因> 廣西師範大學學報 2002 頁66-69
張濤、章曉嵐 <試論晚唐山林隱逸詩人> 榆林學院學報 第14卷第4期 2004.10 頁67-68
張駿、夏琴 <試論隱逸文化成熟的顯性標志及其他> 天府新論第6期 2003 頁76-79
張駿翬 <試論隱逸文化對文學之影響> 樂山師範學院學報 第17卷第6期 2002.12 頁28-31
梁紅燕 <「逸」從隱逸人格向審美範疇的演進>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1期 2005 頁101-104
梁桂芳 <論唐初唐宮廷文人山水詩>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 第36卷第2期 2004.3 頁91-96
梁德林 <古代詩歌中的雲意象> 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第1期 頁15-21
許友根 <唐代科舉舞弊原因初探>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6期 2002 頁73-77
許尤娜 <魏晉人物品鑑的一個新尺度,隱逸-以《世說新語》(棲逸)篇為例>  鵝湖月刊第24卷第4期總號第280 1998.10 頁1-14
<隱者、逸民、隱逸概念內涵之釐清-以東漢之前為限> 哲學與文化 第25卷第11期 1998.11 頁1061-1074
許鴻翔 <唐代社會風尚與唐詩之繁榮> 大連大學學報 第22卷第3期 2001.6 頁99-101
陳文忠 <唐人「尋隱」之冠走向現代之路-兼談唐人「尋隱」詩> 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33卷第2期 2005.3 頁140-147
陳昌寧 <魚與漁 仕與隱>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第6期 2000 頁102-104
陳邵明 <隱逸文化與古代文學審美視野的拓展>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第2期 1997 頁220-226
陳 飛 <唐代科舉制度與文學精神品質> 文學遺產第2期 1991 
陳貽焮 <唐代某些知識份子隱逸求仙的政治目的> 李白研究論文集 1964.4
陳慧俐 <唐代文人詩歌中的酒> 飲食詩詞篇第7卷第2期 2001.5 頁44-45
陶慶梅 <隱逸,仕途憧憬的逆向緩沖-唐末詩人的隱居與詩歌創作> 常德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報) 第27卷第4期 2002.7 頁70-73
傅樂成 <李唐皇室與道教> 食貨復刊1980.1
傅璇琮 <唐代文學研究,社會-文化-文學>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2期 2005 頁45-48
渠紅岩 <試談孟浩然的隱逸> 徐州教育學院學報 第20卷第2期 2005.6 頁81-83
黃世中 <論唐人山水詩的道意> 益陽師專學報第15卷第1期 1991.1 頁50-53
黃敏枝 <唐代寺院經濟的研究> 台大文史叢刊 1971.12
 <唐代寺領莊園的研究> 思與言 1970.7
黃惠菁 <試論唐代文人二重心理結構的形成與特色> 藝術學報第60卷1997.6 頁191-205
楊乃喬 <文人,士大夫、文官、隱逸與琴棋書畫> 香港浸會大學 人文中國學報 第7期 2000.7 頁49-106
楊文全 <成語中的鏡像─中國古代隱逸文化闡微>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期 1998 頁108-113
楊 柳 <仕與隱──唐代文人難解的心結>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第20卷第2期 2005.6 頁74-77
楊恩成、張英 <佛教對唐代山水文學的影響> 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9卷第4期 2000.12 頁31-36 
楊國宜、陳慧群 <唐代文人入幕成風的原因> 安徽師大學報 第19卷第3期1991
楊華榮 <唐代道教與政治> 文史知識 總78期 1987.12
楊墨秋 <既歡懷祿情 復協滄洲趣─從宋之問的隱逸詩談其性格的兩重性> 古典學知識 第4期 1994 頁56-62
董素貞 <論唐代干謁之風及其對文學的影響> 鷺江職業大學學報 第12卷第3期 2004.9 頁55-57
賈豔紅 <唐代擇官理念變化原因淺析>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6卷第3期 2003.5 頁108-111
寧松夫 <孟浩然隱逸思想定位論> 江西社會科學 第8期 2003 頁40-42
<論孟浩然隱逸思想的成因> 襄樊學院學報 第25卷第4期 2004.7頁78-82
臺靜農 <唐代自然派的詩人-王維、孟浩然> 臺靜農先生遺稿 1991.6 頁1-8
趙明義 <唐代科舉考試述評> 復興崗學報第18期 1978.1
趙 杰 <無奈的退隱 感傷的超脫-晚唐隱逸詩人的生活與創作> 滁州職業校技術學院學報 第3卷第3期 2004.9 頁35-37
趙建梅 <從白居易有關履道池台的詩看其中隱思想>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37卷第6期 2004.11 頁111-1147
<唐大和初至會昌年間洛陽閑適文人群形成的原因>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12卷第4期 2005.7 頁75-80
趙映林 <中國古代的隱士與隱逸文化> 歷史月刊 1996.4 頁30-36
劉海峰 <唐代選舉制度與官僚政治的關係>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版 1989.3
劉淑芬 <客至則設茶,欲去則設湯-唐、宋時期社會生活中的茶與湯藥> 《燕京學報》 新16期 2004。
劉菊湘 <唐代旅遊研究> 寧夏社會科學 第6期 2005.11 頁106-108
劉繼波 <孟浩然「仕」與「隱」的矛盾心態探微> 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第1期 2005.3 頁67-69
鄭小泉 <唐代制舉興盛研究> 中國文化月刊 第264期 2002.3 頁106-110
鄧小泉 <唐代科舉人才區堿分布概況及原因> 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 第5期 2003 頁78-81
鄧民興 <“田園”異趣“隱逸”別情──陶淵明與王維比較> 唐都學刊 第4期 1998.4 頁5-10
鄧安生 <從隱逸文化解讀陶淵明> 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1 頁52-58
霍志軍 <試論盛唐詩人的文化心態> 重慶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5期 2005 頁741-744
霍 然 <論唐代隱逸與山水田園詩的美學意蘊> 浙江社會科學 1997 第6期 頁101-104
薛亞軍 <追求與幻滅--晚唐士子科舉心態的文化透視> 黃河科技大學學報 2001.1 頁122-128
顏進雄 <唐代服食風氣探析> 花蓮師院學報 第10期 2000 頁249-272
羅時進 <晚唐詩人的仕隱矛盾與許渾隱逸詩> 文史哲 總242期 第5期1997 頁65-71
羅斯寧 <宋代隱逸詞研究> 宋詞與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 2001.6
蘇 藝 <從應試詩看唐代社會風氣及士人心態> 北京大學學報(國內訪問學者、進修教師論文專刊) 2004 頁119-125
蘭 翠 <論唐代咏物詩與士人生活風尚> 齊魯學刊 第1期 2003 頁18-22

六、學位論文
毛漢光 <唐代統治階層的社會變動> 政大博士論文 1969
李遠志 <盛唐山水詩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2000
林宏安 <孟浩然隱逸形象重探> 清華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
林珍瑩 <唐代茶詩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2002
林燕玲 <足崖壑而志城闕—談唐代士人的真隱與假隱>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
侯迺慧 <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以全唐詩人的呈現為主>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 1990 
紀志昌 <魏晉隱逸思想研究--以高士類傳記為主所作的考察> 輔仁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1998
高逸華 <唐代佛教寺院功能之探討> 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
許尤娜 <魏晉隱逸的內涵──道德與審美側面之探究>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9
許翠琴 <太平廣記所反映之唐人仕宦觀念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 1992 
陳坤祥 <唐人論唐詩研究> 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1986
陳玲娜 <六朝隱逸思想研究>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5
陳凱莉 <唐代遊士研究>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2
陳雅賢 <唐代干謁詩文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7
陳瑞忠 <唐代選士制度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6
陳璦婷 <當代隱喻理論在小說的運用-以陳映真、宋澤萊、黃凡的政治小說為中心>  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2007.2
傅及光 <唐代茶文化之研究>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 2005
彭壽綺 <唐詩中「雲」意象之承襲與延展─以初、盛唐為主>  中興中文研所碩士論文 1998
黃喬玲 <唐詩鶴意象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
葉美妏 <唐代的文學傳播活動研究>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0
詹宗祐 <隋唐時期終南山區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2
趙國光 <唐代官場文化與飲酒生活>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
劉翔飛 <唐人隱逸風氣及其影響>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6 
歐純純 <唐代琴詩研究>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8
蔡麗雪 <唐代文官考選制度>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1969
顏鸝慧 <唐代茶文化與茶詩> 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 199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