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隋唐五代漢文佛典中的助詞“個”
書刊名:圓光佛學學報
作者:周碧香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ou, Pi-hsiang
出版日期:2002
卷期:7
頁次:頁171-212
主題關鍵詞:助詞句法功能語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15
期刊論文
1.王海棻(1991)。六朝以後漢語疊架現象舉例。中國語文,1991(5),366-3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曹廣順(1994)。說助詞“個”。古漢語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欣(1999)。「個」的功能種種。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汝建(1996)。關於量詞"個化"論的思考。雲南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學報,199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國光(1996)。為什麼量詞多用 "個"。語文建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慧穎(1982)。結構助詞「個」和「動+個+補」式結構。中州學刊,1982(3),100-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志武(1999)。“個” 的非量詞用法及其詞性。煙台師範學院學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趙日新(1999)。說「個」。語言教學與研究,1999(2),36-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慶株(1990)。數詞、量詞的語義成分和數量結構的語法功能。中國語文,199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司徒允昌(1991)。論漢語個體量詞的表達功能。汕頭大學學報,8(1),3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木村英樹(1983)。關於補語性詞尾「著/zhe/」和「了/le/」。語文研究,1983(2),22-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盛璋(1961)。兩漢時代的量詞。中國語文,1961(8)=107,2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碧香(2000)。《祖堂集》句法研究--以六項句式為主(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施其生(1996)。方言論稿。廣東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顏洽茂(1997)。佛教語言闡釋:中古佛經詞匯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曹廣順(1995)。近代漢語助詞。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藍生、曹廣順(1997)。唐五代語言詞典。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俞光中、植田均(1999)。近代漢語語法研究。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堅、蔣紹愚(1995)。近代漢語讀本。上海:上海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堅、蔣紹愚(1990)。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彙編:唐五代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呂叔湘(1995)。呂叔湘文集第二卷--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呂叔湘(1995)。近代漢語指代詞。上海: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1994)。祖堂集。佛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何杰(2000)。現代漢語量詞研究。北京:民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00)。CBETA電子佛典系列。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光磊(1994)。漢語詞法論。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相(1955)。詩詞曲語辭匯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香坂順一、江藍生、白維國(1997)。白話語匯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柳士鎮(1992)。魏晉南北朝歷史語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邢福義(1997)。漢語語法學。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鍈(1986)。詩詞曲語辭例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力(1988)。漢語史稿。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于谷(1995)。禪宗語言和文獻。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俞理明(1993)。佛經文獻語言。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孫錫信(1992)。漢語歷史語法要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吳福祥(1996)。敦煌變文語法研究。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楊伯峻、何樂士(1992)。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世儒(1965)。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朱慶之(1992)。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竺家寧(1999)。漢語詞彙學。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太田辰夫、蔣紹愚、徐昌華(1987)。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太田辰夫、江藍生、白維國(1991)。漢語史通考。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志村良治、江藍生、白維國(1995)。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叔新(1996)。關於助詞的性質和類別問題。語法學探微。天津:南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名凱(1990)。唐代禪宗語錄所見的語法成分。高名凱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德熙(1990)。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化標記“的、者、所、之”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功能。語法叢稿。上海:上海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馮春田(1992)。唐五代某些語法現象淺析。隋唐五代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曹廣順(2000)。試論漢語動態助詞的形成過程。漢語史研究集刊。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波(1998)。論漢語實詞虛化的機制。古漢語語法論集。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紹新(1992)。唐代詩文小說中名量詞的運用。隋唐五代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