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古佛經完成動詞之研究
作者:曾昱夫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fu Tseng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所
指導教授:竺家寧
莊雅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完成動詞完成貌句式中古漢語語法化medieval Chinesethe construction with a perfective aspectual pargrammaticalizationAccomplishment verb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4
  在漢語語法史的研究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yntax study, the academia keep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f “Aspect”, especially focusing on the origin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mechanisms of “Perfective” in Mandarin Chinese. Although some of the scholars put their efforts on the construction with a perfective aspectual particle in medieval Chinese, most of them have their eye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ao” from Early Modern Chinese to Mandarin Chinese. To the form of Chinese expressing perfective, the construction of “Verb + Object + Accomplishment Verb” has been created in the medieval Chinese. Therefore, figuring out clearly the usage of accomplishment verbs in Eastern Han and Six Dynasties is necessary if the changing trace of Chinese perfective will be held. Due to the medieval oral phenomenon mostly preserved in Buddhist scriptures, the title of this thesis would be “The Research of Accomplishment Verbs in Medieval Buddhist Scriptures” to discuss the origination and change of the construction with a perfective aspectual particle in medieval Chinese.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accomplishment verbs in the medieval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focus on the below issues:
1. To analyze the syntactical function and features of accomplishment verbs “pi”, “ch’i”, “ching”, “i” in Buddhist scriptures of medieval Chinese.
2. To discuss the origination of construction with a perfective aspectual particle in medieval Chinese by comparing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secular literature.
3.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accomplishment verbs “pi”, “ch’i”, “ching”, “i” in medieval Chinese.
  The structure and chapters of the thesis would be as following:
  Chapter 1 is introduction which includes the motive, range, roughly description for the past study, selection of texts, method and steps of this thesis.
  Chapter 2 describes the theory foundation of this thesis: identifying accomplishment verb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ime system”, and the change mechanisms of grammaticalization.
  Chapter 3 to Chapter 6 deeply discuss the usage of “pi”, “ch’i”, “ching”, “I” in the medieval Buddhist scriptures. It analyzes the meanings,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syntactical functions by generalizing the sentences in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Chapter 7 focuses on observing double-syllable continuous articles of “i pi”,“i ch’i",“i ching”,“pi i",“ch’i i",“ching i", “pi ch’i",“ch’i ching” and triple-syllable continuous articles of “i pi ching ”,“i pi ch’i" in Chinese-translated Buddhist scriptures in order to discuss if they have contained the grammatical elements of double-syllable or triple-syllable compound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grammatical internal structures.
  Chapter 8 generalizes and analyzes the syntactical function of accomplishment verbs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step further to compare the usage of them in Buddhist scriptures with Chinese literature. Besides, the syntactical features and resources of “pi”, “ch’I”, “ching”, “i” will be initially discussed.
  Chapter 9 zooms in with “lexical” and “syntax”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ccomplishment verbs “pi”, “ch’I”, “ching”, “i”, and discuss the resourc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m in Eastern Han and Six Dynasties.
  Chapter 10 is the conclusion that integrates the discussion from chapter 3 to chapter 9 of the thesis.
主要參考書目

一、佛經:
東漢•安世高:
14. 佛說人本欲生經
31. 佛說一切流攝守因經
32. 佛說四諦經
36. 佛說本相猗致經
48. 佛說是法非法經
57. 佛說漏分布經
105. 五陰譬喻經
112. 佛說八正道經
150A. 佛說七處三觀經
150B. 佛說九橫經
603. 陰持入經
792. 佛說法受塵經
1157. 阿毘曇五法行經

東漢•支婁迦讖:
224. 道行般若經
313. 阿閦佛國經
350.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458.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624. 佛說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
626. 佛說阿闍世王經
807. 佛說內藏百寶經

東漢•安玄共嚴佛調:
322. 法鏡經

東漢•康孟祥共曇果:
196. 中本起經

吳•支謙:
54. 佛說釋摩男本四子經
68. 佛說賴扣M羅經
76. 梵摩渝經
87. 佛說齋經
169. 佛說月明菩薩經
185. 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
225. 大明度經
362.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493. 佛說阿難四事經
532. 私呵昧經
533. 菩薩生地經
559. 佛說老女人經
581. 佛說八師經
632. 佛說慧印三昧經
735. 佛說四願經
790. 佛說孛經抄
1011. 佛說無量門微密持經

吳•康僧會:
152. 六度集經

西晉•竺法護:
103. 佛說聖法印經
118. 佛說鴦掘摩經
135. 佛說力士移山經
154. 生經
168. 佛說太子墓魄經
170. 佛說德光太子經
180. 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186. 佛說普曜經
199.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222. 光贊經
263. 正法華經
266. 佛說阿惟越致遮經
283. 菩薩十住行道品
285. 漸備一切智德經
288. 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
291. 佛說如來興顯經
310(3). 密蹟金剛力士會
310(47). 寶髻菩薩會
315. 佛說普門品經
317. 佛說胞胎經
318.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323.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324. 佛說幻士仁賢經
338. 佛說離垢施女經
342. 佛說如幻三昧經
345. 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
349.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378. 佛說方等般泥洹經
381. 等集眾德三昧經
398. 大哀經
399. 寶女所問經
401. 佛說無言童子經
403. 阿差末菩薩經
425. 賢劫經
435. 佛說滅十方冥經
459. 佛說文殊悔過經
460.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
461. 佛說文殊師利現寶藏經
481. 持人菩薩經
513. 佛說琉璃王經
565. 順權方便經
585. 持心梵天所問經
588. 佛說須真天子經
589. 佛說魔逆經
598. 佛說海龍王經
606. 修行道地經
627.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
635. 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
736. 佛說四自侵經
810. 諸佛要集經
812.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815.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817. 佛說大淨法門經

西晉•法立共法炬:
23. 大樓炭經
211. 法句譬喻經
683. 諸德福田經

西晉•無羅叉:
221. 放光般若經

西晉•安法欽:
2042. 阿育王經

東晉•僧伽提婆:
26. 中阿含經
1506. 三法度論
1543. 阿毘曇八犍度論

東晉•佛陀跋陀羅:
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618. 達摩多羅禪經
643.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666. 大方等如來藏經
1012. 出生無量門持經

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
1425. 摩訶僧祇律
1426. 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

東晉•法顯:
7. 大般涅槃經
745. 佛說雜藏經
1427. 摩訶僧祇比丘尼戒本

苻秦•竺佛念:
309. 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
384. 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
385. 中陰經
656. 菩薩瓔珞經
1464. 鼻奈耶

苻秦•曇摩蜱共竺佛念:
226. 摩訶般若鈔經

前涼•支施侖:
329. 佛說須賴經

苻秦•僧伽跋澄:
194. 僧伽羅剎所集經
1547. 鞞婆沙論
1549.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苻秦•曇摩難提:
2045. 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

苻秦•鳩摩羅佛提:
1505. 四阿含暮鈔

乞伏秦•聖堅:
175. 睒子經
744. 除恐災患經

姚秦•鳩摩羅什:
201. 大莊嚴論經
208. 眾經撰雜譬喻
223.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227.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235.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262. 妙法蓮華經
286. 十住經
310(17). 富樓那會
366. 佛說阿彌陀經
389.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420. 自在王菩薩經
456.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464.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475. 維摩詰所說經
482. 持世經
586. 思益梵天所問經
614. 坐禪三昧經
615. 菩薩訶色欲法經
616. 禪法要解
642.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
650. 諸法無行經
653. 佛藏經
657. 佛說華手經
1436. 十誦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
1509. 大智度論
1521. 十住毘婆沙論
1564. 中論
1568. 十二門論
1569. 百論
1646. 成實論
2046. 馬鳴傳
2047. 龍樹傳
2048. 提婆傳

姚秦•弗若多羅共鳩摩羅什:
1435. 十誦律

姚秦•佛陀耶舍:
1. 長阿含經
1430. 四分僧戒本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
1428. 四分律

姚秦•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
1548. 舍利弗阿毘曇論

北涼•曇無讖:
157. 悲華經
374. 大般涅槃經
387. 大方等無想經
397. 大方等大集經(1-11,13品)
663. 金光明經
1488. 優婆塞戒經

北涼•浮陀跋摩共道泰等:
1546. 阿毘曇毘婆沙論

北涼•道泰等:
1577. 大丈夫論
1643. 入大乘論

北涼•法眾:
1339. 大方等陀羅尼

北涼•釋道龔:
310(44). 寶梁聚會

劉宋•曇無竭:
371. 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劉宋•曇摩蜜多:
277.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409. 觀虛空藏菩薩經
564. 佛說轉女身經

劉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
1421.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1422. 彌沙塞比丘戒本

劉宋•畺良耶舍:
365.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劉宋•求那跋摩:
1582. 菩薩善戒經
1583. 菩薩善戒經

劉宋•僧伽跋摩:
723. 分別業報略經
1441. 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
1552. 雜阿毘曇心論
1673. 勸發諸王要偈

劉宋•求那跋陀羅:
99. 雜阿含經
120. 央掘魔羅經
189. 過去現在因果經
270. 大法鼓經
353.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678. 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

劉宋•沮渠京聲:
452.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620. 治禪病秘要法

劉宋•未w直:
414. 菩薩念佛三昧經
1014. 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

劉宋•智嚴:
268. 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

蕭齊•曇摩伽陀耶舍:
276. 無量義經
1462. 善見律毘婆沙

蕭齊•求那毘地:
73. 佛說須達經
209. 百喻經

梁•僧伽婆羅:
233.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
314. 佛說大乘十法經
358.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468. 文殊師利問經
984. 孔雀王呪經
1016. 舍利弗陀羅尼經
1491. 菩薩藏經
1648. 解脫道論

梁•曼陀羅仙:
232.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310(46). 文殊說般若會

元魏•慧覺:
202. 賢愚經

元魏•月婆首那:
310(23). 摩訶迦葉會
423. 僧伽次g
478. 大乘頂王經

元魏•吉迦夜:
1632. 方便心論

元魏•曇摩流支:
305. 信力入印法門經
357. 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

元魏•勒那摩提共僧朗等:
1520. 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
1611. 究竟一乘寶性論

元魏•菩提流支:
236.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272.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440. 佛說佛名經
465. 伽耶山頂經
573. 差摩婆帝授記經
575. 佛說大方等修多羅王經
587.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668. 佛說不增不減經
671. 入楞伽經
675. 深密解脫經
761. 佛說法集經
828. 無字寶篋經
831. 謗佛經
832. 佛語經
1511.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1519. 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
1522. 十地經論
1523. 大寶積經論
1524. 無量壽經憂波提舍
1525.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
1531. 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
1532.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
1572. 百字論
1639. 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
1640. 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
1651. 十二因緣論

元魏•佛陀扇多:
310(9). 大乘十法會
310(32). 無畏德菩薩會
576. 佛說轉有經
835. 如來師子吼經
1015. 佛說阿難陀目佉尼呵離陀隣尼經
1344. 金剛上味陀羅尼經
1496. 佛說正恭敬經
1592. 攝大乘論

元魏•瞿曇般若流支:
162. 金色王經
339. 得無垢女經
354. 毗耶婆問經
421. 奮迅王問經
578. 無垢優婆夷問經
645. 不必定入定入印經
721. 正法念處經
823. 佛說一切法高王經
833. 第一義法勝經
1460. 解脫戒經
1565. 順中論
1573. 壹輸盧迦論

元魏•毘目智仙:
341.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
1526. 寶髻經四法憂波提舍
1533. 轉法輪經憂波提舍
1534. 三具足經憂波提舍
1608. 業成就論

陳•真諦:
97. 廣義法門經
237.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669. 佛說無上依經
677. 佛說解節經
1461. 律二十二明了論
1482. 佛阿毘曇經
1528. 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
1559.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
1584. 決定藏論
1589. 大乘唯識論
1593. 攝大乘論
1595. 攝大乘釋論
1599. 中邊分別論
1610. 佛性論
1616. 十八空論
1617. 三無性論
1619. 無相思塵論
1620. 解捲論
1633. 如實論
1641. 隨相論
1644.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1647. 四諦論
1656. 寶行王正論
2033. 部執異論
2049. 婆藪槃豆法師傳
2137. 金七十論

高齊•萬天懿:
1343. 尊勝菩薩所問一切諸法入無量門陀羅尼經

高齊•那連提耶舍:
310(16). 菩薩見實會
380. 大悲經
397(15). 大方等大集月藏經
397(16). 大乘大集經大集須彌藏經
639. 月燈三昧經
702. 佛說施燈未w經
1551. 阿毘曇心論經

北周•闍那耶舍:
673. 大乘同性經
993. 大雲經請雨品第六十四

北周•耶闍崛多等:
1070. 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呪經

北周•闍那崛多:
1337. 種種雜呪經


二、中土文獻:
《新校史記三家注》,〔西漢〕司馬遷著,〔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世界書局,台北,1993。
《論衡校釋》,〔東漢〕王充著,黃暉校釋,中華書局,北京,2006。
《抱朴子•內篇校釋》,〔東晉〕葛洪著,王明校釋,中華書局,北京,2007。
《搜神記》,〔東晉〕干寶著,世界書局,台北,1959。
《世說新語校箋》,〔南朝宋〕劉義慶著,徐震堮校箋,文史哲出版社,台北,1989。
《齊民要術校釋》,〔後魏〕賈思勰著,繆啓愉校釋,明文書局,台北,1986。
《齊民要術譯注》,〔後魏〕賈思勰著,繆啟愉、繆桂龍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6。
《水經注校證》,〔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中華書局,北京,2007。
《洛陽伽藍記校釋今譯》,〔北魏〕楊衒之著,周振甫釋譯,學苑出版社,北京,2001。
《洛陽伽藍記校箋》,〔北魏〕楊衒之著,楊勇校箋,中華書局,北京,2008。
《出三藏記集》,〔梁〕釋僧祐,中華書局,北京,2003。


三、專著:
(1)佛教學術類:
小野玄妙著、楊白衣譯 1983,《佛教經典總論》,新文豐出版公司,台北。
王文顏 1984,《佛典漢譯之研究》,天華出版事業公司,台北。
任繼愈 1985,《中國佛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97。
呂 澂 1985,《中國佛學源流略講》,里仁書局,台北,1998。
    1980,《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呂澂佛學論著選集》,齊魯書社,山東,1996。
梁啟超 1936,《佛學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1。
陳 垣 1955,《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書店出版社,上海,2002。
湯用彤 1938,《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灣商務印書館,台北,1998。
劉寶金 1997,《中國佛典通論》,河北教育出版社,河北。

(2)語言學類:
王 力 1943,《中國現代語法》,中華書局,香港,2002。
    1958,《漢語史稿》,中華書局,北京,2004。
王錦慧 2004,《「往」「來」「去」歷時演變綜論》,里仁書局,台北,2004。
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 1987,《中國語歷史文法》(修訂譯本),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03。
太田辰夫著、江藍生、白維國譯 1988,《漢語史通考》,重慶出版社,重慶,1991。
左松超 2003,《文言語法綱要》,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石毓智、李訥 2004,《漢語語法化的歷程──形態句法發展的動因和機制》,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04。
朱德熙 1982,《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北京,2004。
朱慶之 1992,《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文津出版社,台北。
呂叔湘 1957,《中國文法要略》,文史哲出版社,台北,1992。
呂叔湘主編 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商務印書館,北京,2005。
志村良治著、江藍生、白維國譯 1995,《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中華書局,北京。
李維琦 1999,《佛經續釋詞》,岳麓書社,長沙,1999。
    2004,《佛經詞語彙釋》,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長沙,2005。
李佐豐 2003,《先秦漢語實詞》,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北京,2003。
    2004,《古代漢語語法學》,商務印書館,北京,2004。
李鐵根 1998,《現代漢語時制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審陽,1999。
汪維輝 2007,《《齊民要術》詞彙語法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2007。
吳福祥 1996,《敦煌變文語法研究》,岳麓書社,長沙,1996。
    2004a,《敦煌變文12種語法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開封,2004。
    2004b,《《朱子語類輯略》語法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開封,2004。
何 亮 2007,《中古漢語時點時段表達研究》,巴蜀書社,2007。
何樂士編 2004,《古代漢語虛詞詞典》,語文出版社,北京,2006。
竺家寧 1999a,《漢語詞彙學》,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台北,1999。
    2005,《佛經語言初探》,橡樹林文化出版,台北。
周守晉 2005,《出土戰國文獻語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05。
周生亞 2007,《《搜神記》語言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2007。
林新平 2006,《《祖堂集》動態助詞研究》,上海三聯書店,上海,2006。
尚 新 2007,《英漢體範疇對比研究──語法體的內部對立與中立化》,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7。
屈承熹著、紀宗仁協著 1999,《漢語認知弁鉬y法》,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
垓z明 1993,《佛經文獻語言》,巴蜀書社,成都。
施春宏 2008,《漢語動結式的句法語義研究》,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北京,2008。
孫錫信 1992,《漢語歷史語法要略》,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
    1999,《近代漢語語氣詞:漢語語氣詞的歷史考察》,語文出版社,北京。
徐丹著、張祖建譯 1996,《漢語句法引論》,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北京,2004。
張 猛 2003,《左傳謂語動詞研究》,語文出版社,北京,2003。
張美蘭 2003,《《祖堂集》語法研究》,商務印書館,北京,2003。
曹廣順 1995,《近代漢語助詞》,語文出版社,北京,1995。
曹廣順、遇笑容 2006,《中古漢語語法史研究》,巴蜀書社,四川,2006。
曹逢甫著、王靜譯 2005,《漢語的句子與子句結構》,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北京,2005。new window
梁銀峰 2006,《漢語動補結構的產生與演變》,學林出版社,上海,2006。
梁曉虹、徐時儀、陳五雲 2005,《佛經音義與漢語詞彙研究》,商務印書館,北京,2005。
彭利貞 2007,《現代漢語情態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2007。
董志翹、蔡鏡浩 1994,《中古虛詞語法例釋》,吉林教育出版社,吉林,1994。
楊伯峻、何樂士 1992,《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語文出版社,北京,1992。
楊永龍 2001,《《朱子語類》完成體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開封,2001。
趙元任著、丁邦新譯 1980,《中國話的文法》,學生書局,台北,1994。
趙元任著、呂叔湘譯 1979,《漢語口語語法》,商務印書館,北京,2005。
劉景農 1994,《漢語文言語法》,中華書局,北京,2003。
蔣紹愚 1994,《近代漢語研究概況》,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1996。
    2005,《古漢語詞彙綱要》,商務印書館,北京,2005。
蔣紹愚、曹廣順主編 2005,《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綜述》,商務印書館,北京,2005。
鄭良偉 1997,《台、華語的時空、疑問與否定》(第五集 時空關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7。
龍國富 2004,《姚秦譯經助詞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長沙,2005。
魏培泉 1989,《漢魏六朝稱代詞研究》(《語言暨語言學》專刊甲種之六),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台北,2004。
龔千炎 1995,《漢語的時相時制時態》,商務印書館,北京,1995。
Li & Thompson著、黃宣範譯 1983,《漢語語法》,文鶴出版有限公司,台北。
Comrie, Bernard.
    1976 Aspec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pper, Paul J. and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Grammaticalization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ulleyblank , Edwin G.
    1995 Outline of Classical Chinese Grammar. Vancouver, Canada: UBS Press.(孫景濤譯《古漢語語法綱要》,語文出版社,北京,2006)


四、單篇論文:
王寅、嚴辰松 2005,〈語法化的特徵、動因和機制〉,《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4期,頁1-5。
孔令達 1986,〈關於動態助詞“過1”和“過2”〉,《中國語文》第4期,頁272-276。
石毓智 1992,〈論現代漢語的“體”範疇〉,《中國社會科學》第6期,頁183-201。
石定栩、胡建華 2006,〈“了2”的句法語義地位〉,《語法研究和探索》(十三),頁94-112。
朱慶之 1993,〈漢譯佛典語文中的原典影響初探〉,《中國語文》第5期,頁379-385。
    1997,〈試論佛典翻譯對中古漢語詞彙發展的若干影響〉,王云路、方一新編《中古漢語研究》頁125-156,商務印書館,北京,2000。
江藍生 2003,〈時間詞“時”和“後”的語法化〉,吳福祥、洪波主編《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頁181-201,商務印書館,北京,2003。
沈家煊 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頁17-24。
汪維輝 2004,〈試論《齊民要術》的語料價值〉,《古漢語研究》第4期,頁84-91。
吳福祥 1998,〈重談“動+了+賓”格式的來源和完成體助詞“了”的產生〉,《中國語文》第6期,頁452-462。
    1999,〈試論現代漢語動補結構的來源〉,《語法化與漢語歷史語法研究》,頁178-204,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2006。
    2003,〈關於語法化的單向性問題〉,《語法化與漢語歷史語法研究》頁24-49,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2006。
    2004,〈近年來語法化研究的進展〉,《語法化與漢語歷史語法研究》頁1-23,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2006。
    2005,〈漢語歷史語法研究的檢討與反思〉,《語法化與漢語歷史語法研究》頁239-277,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2006。
李宗江 2004,〈“完成”類動詞的語義差別及其演變方向〉,《語言學論叢》第三十輯,頁147-168,商務印書館,北京,2004。
李思明 1997,〈中古漢語並列合成詞中決定詞素次序諸因素考察〉,《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第一期,頁64-69。
李訥、石毓智 1997,〈論漢語體標記誕生的機制〉,《中國語文》第2期,頁82-96。
辛島靜志 2000,〈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文化的饋贈•語言文學卷》頁512-524。
竺家寧 1994,〈論漢語詞義變遷中義位之轉化與補位〉,《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五卷第一期,頁1-18。
    1997a,〈早期佛經詞彙之動補結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八卷第一期,頁1-20。
    1997b,〈西晉佛經並列詞之內部次序與聲調的關係〉,《國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創刊號,頁41-69。
    1998,〈佛經同形義異詞舉隅〉,《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九卷第一期,頁1-33。
    1999b,〈早期佛經動賓結構詞初探〉,《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十卷第一期,頁1-38。
    2003,〈論佛經中的「都盧皆」和「悉都盧」〉,《文與哲》第三期,頁199-209。
    2006,〈《慧琳音義》與佛經中的名詞重疊現象〉,《佛經音義研究論文集》頁83-108,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6。
林永澤 2002,〈《祖堂集》中表示動作完成的幾種格式〉,《漢語史論文集》頁389-413,武漢出版社,武漢,2002。
林若望 2002,〈論現代漢語的時制意義〉,《語言暨語言學》3.1,頁1-25。
武振玉 2005,〈試論“既”字在金文中的用法〉,《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64-66。
周守晉 2003,〈戰國、秦漢表示完結的“已”補正〉,《語言學論叢》第二十七輯,頁313-323,商務印書館,北京,2003。
周小婕 2007,〈《百喻經》中表完成的標記系統〉,《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頁88-91。
易 立 2003,〈關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完成動詞“已”的幾個問題〉,《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5期,頁17-20。
柳士鎮 1992,〈魏晉南北朝期間的動詞時態表示法〉,《漢語歷史語法散論》頁25-35,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洪 波 2003,〈使動形態的消亡與動結式的語法化〉,《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頁330-349,商務印書館,北京,2003。
    2006,〈上古漢語的焦點表達〉,《21世紀的中國語言學(二)》,頁36-51,商務印書館,北京,2006。
洪波、曹小云 2004,〈《漢語語法化的歷程》商兌〉,《語言研究》第24卷第3期,頁67-76。
帥志嵩 2008,〈中古漢語“完成”語義的表現形式〉,《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期,頁46-50。
馬慶株 1981,〈時量賓語和動詞的類〉,《中國語文》第2期,頁86-90。
胡明揚 1992,〈語法意義和詞彙意義之間的相互影響〉,《漢語學習》第1期,頁1-6。
胡敕瑞 2006,〈代用與省略──論歷史句法中的縮約方式〉,《古漢語研究》第4期,頁28-35。
徐 丹 1992,〈漢語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