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哀成叔諸器研究
書刊名:東方人文學誌
作者:鄭憲仁
作者(外文):Cheng, Hsien-jez
出版日期:2002
卷期:1:1
頁次:頁35-54
主題關鍵詞:哀成叔東周古器物銅器墓葬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243
洛陽在1966年5月出土十餘座東周墓,其中的439號墓出土了「哀成叔諸器」,包含有銘文的鼎、豆、□各一件。本文第二節對〈哀成叔鼎〉部分銘文再做探究。此外出土的豆與□其自名現象對古器物定名的探究更添新例,本文對豆形器的各種異稱諸如:□、□、登、盍等做進一步的說明,並對□的器用方面加以探究。第五節則探求「哀成叔器」的時代跨度,認為應定在春秋晚期後段至戰國早期前段為宜。
期刊論文
1.李家浩(1996)。信陽楚簡中的「柿枳」。簡帛研究,2,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芳妹(20000600)。晉侯??鋪--兼論銅鋪的出現及其禮制意義。故宮學術季刊,17(4),53-108+左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洛陽博物館(1981)。洛陽哀成叔墓清理簡報。文物,1981(7),65-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振華(1981)。哀成鼎的銘文與年代。文物,1981(7),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運章(1985)。哀成叔鼎銘考釋。中原文物,1985(4),56-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家浩(1982)。信陽楚簡「澮」字及从「□」之字。中國語言學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明(1982)。??、簠考辨。文物,1982(6),70-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零、劉雨(1980)。楚□陵君三器。文物,1980(8),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呂大臨。考古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東周與秦代文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鍚全(1992)。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湖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容庚、張維持(1958)。殷周青銅器通論。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承源(1986)。商周青銅器銘文選。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薛尚功(1986)。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容庚(1941)。商周彝器通考。北平:哈佛燕京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鳳瀚(1995)。古代中國青銅器。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琳儀(1998)。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學勤(1990)。考古發現與東周王都。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憲仁。豆形器的自名問題─兼論器物定名問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唐蘭(1995)。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陝西扶風新出墻盤銘文解釋。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政烺(1981)。哀成叔鼎釋文。古文字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